别种定义浅析
浅析网络直播的定义 特点 发展历程及其商业模式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直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 次演示将深入探讨网络直播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及其商业模式,以帮助读者 更好地了解这一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网络直播的定义和特点
一、网络直播的定义和特点
网络直播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将现场事件或表演实时传达给观众的一种传 播形式。与传统的视频播放不同,网络直播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沉浸感等特点。 观众可以在直播过程中与主播进行实时互动,甚至可以影响直播的进程。同时, 直播画面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观众带来了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
网络直播的另一个特点是用户参与度和互动性高。观众可以在直播间实时发 表评论、和送礼物等功能,与主播和其他观众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互动机制不 仅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也为主播和平台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收益。
3、内容丰富程度
3、内容丰富程度
网络直播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游戏直播、娱乐直播、教育直播等多个领 域。不同类型的主播和多样化的内容满足了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观众的需 求,使得更多人可以在直播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用户需求的变化
2、用户需求的变化
随着人们对娱乐和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网络直播的用户需求也将不断发生 变化。未来,观众将更加注重直播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更加主播的个人魅力和 才艺。同时,观众也将更加注重直播平台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对平台的界面设 计、操作流程和互动功能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3、平台竞争格局
2、用户价值生成
2、用户价值生成
网络直播平台通过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吸引和留住观众。观众在观看直 播的同时,也会参与互动和评论,为平台带来更多的流量和热度。此外,观众也 会购买虚拟礼物送给主播,为主播带来收益,从而形成了一种用户价值生成机制。
浅析语言的定义
浅析语言的定义浅析语言的定义赵硕哈尔滨师范大学摘要:什么是语言?尽管很多的语言学家已经给语言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我们仍然无法总结出一个准确、规范的定义,本文中将列举几个对语言的定义,浅析各个语言学家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和考虑的。
关键词:语言学;语言定义;语言学流派语言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宝贵财富,没有了语言,可以说就没有了世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合系统。
”[1]这个定义是为大部分的西方语言学家所赞同的,而之所以能被大部分语言学家所赞同,主要因为这个定义抓住了我们人类语言的独特的特征,也只有抓住了语言的独特特征的时候,我们才能给语言下一个更加准确又全面的定义。
而在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分析语言定义的时,这里有几条原则来去约束他们所提出理论是否科学,分别是客观性、穷尽性、系统性、简洁性、清晰性,这五点原则是语言学家长期的探索中所提出的。
客观性是对语言学家的基本要求,要求他们在一切以事实为基础上提出和不断地修正其假设和理论。
第二条原则是穷尽性是要求在准备和收集资料时要注意尽量的全面和不断的补充,不能马虎潦草的将资料拿出来进行研究。
第三条理论是系统性,语言研究要有系统性,理论内部有联系。
第四条是简洁性,语言的科学研究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华丽的词语去修饰,要注重话语的经济性,用简洁的方式去进行分析和概述。
第五条是清晰性,语言学家需要将理论、概念等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而不能模棱两可,科学清晰的将理论讲解清楚。
这五点要求对语言学家的理论研究在一定自由的范围内又有了科学的限制。
一、乔姆斯基和韩礼德对语言的定义首先要提出的是一位在语言学上极有创见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他认为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个句子的长度都是有限的,并由一组有限或成分构成。
从乔姆斯基对语言的定义来看,他将语言定义为句子,然而并不是乔姆斯基不清楚语境的重要性,而是更加倾向于将从句法的角度去分析研究语言,乔姆斯基曾经举过一个这样的例子,儿童所学的话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却可以说出许多他们没有学习过的句子,也可以说出从未听过的句子。
浅析俱乐部、社团、帮、派、党”等概念之间的异同
浅析俱乐部、社团、帮、派、党”等概念之间的异同一、基础概念剖析1)俱乐部:(又称会所;英文:Club)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娱乐活动的组织团体或者其场所,严格解释是具有某种相同兴趣的人进行社会交际、文化娱乐等活动的团体和场所。
CMAA(俱乐部经理人协会)定义为——一个私有俱乐部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的结合点,比如相似的兴趣、经历、背景、职业等的一群人,以的目的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本文认为现代俱乐部集社交功能、娱乐功能以及商务功能等多种实用于一身而成功的俱乐部能够起到满足安全、地位、社交这三种需求的作用。
2)社团:也称“社团组织”,是为了执行某种社会职能,追求和完成特定的工作目标,依照成员公认的行为规范而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如学校、工厂、政党等。
中国的社团一般具有非盈利和民间化两种基本组织特征。
3)帮:集团:帮会(旧时民间的秘密组织,简称“帮”,如“青帮”、“红帮”)。
帮一般为民间私密组织,具有一定的根据地,较为固定的人员与组织架构,并且内部有一定的章程,部分为联盟性组织,内部存在派别的竞争。
在现代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的今天,帮也开始实现组织企业化。
4)派:宗教、政党或学术团体内因不同主张而形成的各种分支或门派指学术、宗教、政治组织内部的分支或小团体。
派一般有上一级组织领导,但同时也保有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特色。
5)党: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政治色彩较为浓厚。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王浦句力:《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注】以上概念解释均来自百度百科以及google百科二、异同点剖析1)俱乐部入会标准较为严格,一般需要旧会员的介绍以及大量的资金,叫其他4个概念加入组织的门槛高;2)俱乐部可以是盈利性组织,只要经过工商部门注册就行。
俱乐部商业气息比其他4个概念更浓,一般俱乐部都有盈利的目的;3)俱乐部内有较大的私人空间,个人意愿较为容易满足,而其他4个概念则较多服从于组织。
浅析语言的定义
260浅析语言的定义赵 硕 哈尔滨师范大学摘要:什么是语言?尽管很多的语言学家已经给语言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是我们仍然无法总结出一个准确、规范的定义,本文中将列举几个对语言的定义,浅析各个语言学家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和考虑的。
关键词:语言学;语言定义;语言学流派语言是我们人类所特有的宝贵财富,没有了语言,可以说就没有了世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语言是用于人类交际的一种任意的,口语的符合系统。
”[1]这个定义是为大部分的西方语言学家所赞同的,而之所以能被大部分语言学家所赞同,主要因为这个定义抓住了我们人类语言的独特的特征,也只有抓住了语言的独特特征的时候,我们才能给语言下一个更加准确又全面的定义。
而在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分析语言定义的时,这里有几条原则来去约束他们所提出理论是否科学,分别是客观性、穷尽性、系统性、简洁性、清晰性,这五点原则是语言学家长期的探索中所提出的。
客观性是对语言学家的基本要求,要求他们在一切以事实为基础上提出和不断地修正其假设和理论。
第二条原则是穷尽性是要求在准备和收集资料时要注意尽量的全面和不断的补充,不能马虎潦草的将资料拿出来进行研究。
第三条理论是系统性,语言研究要有系统性,理论内部有联系。
第四条是简洁性,语言的科学研究不是文学作品,不需要华丽的词语去修饰,要注重话语的经济性,用简洁的方式去进行分析和概述。
第五条是清晰性,语言学家需要将理论、概念等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而不能模棱两可,科学清晰的将理论讲解清楚。
这五点要求对语言学家的理论研究在一定自由的范围内又有了科学的限制。
一、乔姆斯基和韩礼德对语言的定义首先要提出的是一位在语言学上极有创见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他认为语言是一组有限或无限句子的集合,其中每个句子的长度都是有限的,并由一组有限或成分构成。
从乔姆斯基对语言的定义来看,他将语言定义为句子,然而并不是乔姆斯基不清楚语境的重要性,而是更加倾向于将从句法的角度去分析研究语言,乔姆斯基曾经举过一个这样的例子,儿童所学的话是有限的,但是他们却可以说出许多他们没有学习过的句子,也可以说出从未听过的句子。
质量保证的QA和QC区别浅析
质量保证的QA和QC区别浅析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
这时,质量保证善良结合QA(quality assurance)和QC(quality control)来帮助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形成一个系统的质量保证机制。
本文将通过QA和QC的介绍和比较,分析其重要性,并讨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实现。
一、QA和QC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介绍1.QA和QC的定义及作用解释QA: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是一种预防性的、工程的活动。
其目的是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防止问题的发生,以及进行持续的过程改进。
QC: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工具。
QC是通过从设计阶段到实际运作阶段的整个过程中对有关工作的检查,来确保制造的产品质量符合规范和顾客的要求。
2.QA和QC的主要区别QA和QC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和实施方式不同。
QA的目的主要是预测和预防问题的发生,强调预防性和预测性控制。
通过全面制定质量计划、程序、规定和标准,确保产品在生产前通过预先定义的系统和流程,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符合规范。
QC则主要是进行后期检查、测试和调整,检测已生产出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另外,在时间范围上,QA重在预防和改善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而QC只在生产产品前后的检查阶段进行。
3.QA和QC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无论在生产环境中还是在服务环境中,QA和QC作为两种关键的质量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QA重在提升管理能力,预防问题的出现,优化整个生产与服务过程。
而QC则更加注重消除已经存在的问题和纠正事件,通过检验、测试,来发现和处理各种缺陷,保证质量稳定性。
两者都是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使用的前提是制定好整体的质量管理计划和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QA和QC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在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上相得益彰。
浅析科学与非科学的三种划界标准
浅析科学与非科学的三种划界标准
科学与非科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划分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准是必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浅析科学与非科学的三种划界标准。
首先,我们来看看科学的定义。
科学是一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客观事实的问题。
科学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实践,以及实验和观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它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结果,以便在将来的实验中使用。
其次,我们来看看非科学的定义。
非科学是一种以理论或情感为基础,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知识体系。
它不依赖于实验,而是依赖于主观的认识,以及古老的传统和信仰。
它的目的是给人以某种意义上的解释,而不是客观的事实。
最后,我们来看看三种划界标准。
首先,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界限可以用实践和理论的区别来表示。
科学是实践的,而非科学是理论的。
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由实验和观察所界定的。
其次,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界限可以用定性和定量的区别来表示。
科学是定量的,而非科学是定性的。
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由准确度和精确度所界定的。
最后,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界限可以用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区别来表示。
科学是直接观察的,而非科学是间接观察的。
它们之间的界限是由可观测性和可衡量性所界定的。
以上就是科学与非科学的三种划界标准的浅析。
科学和非科学之间的界限可以通过实践和理论、定性和定量、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区别来界定。
科学和非科学在当今社会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正确理解和划分它们之间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
浅析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几次定义
浅析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几次定义一、AECT与教育技术定义从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由于“技术”形态呈现的先后不同以及学科自身范畴不断扩展,教育技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定义。
现行的“教育技术”定义中,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的AECT94、(以下简称94定义)AECT2008(以下简称98定义)的定义影响最大。
这两个定义对于全世界教育技术界教学设计与实践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在我国,对教育技术定义的讨论也相当丰富,从最初使用的“电化教育”到现在的“教育技术”,几乎国内全部重要学者都曾发表过自己对教育技术定义理解和论文。
但遗憾的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AECT提出的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的二个定义也深深影响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此,对于这两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定义,我们有必要予以关注和深究。
二、AECT94定义1994年,AECT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时5年时间,最后由巴巴拉?西尔斯(Barbara B.Seek)和丽塔?里齐(Rita C.Richey)总结成文的出版了《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对教育技术进行了全面定义。
根据这个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有以下几个特征:1.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辅,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是指广义的学习过程,既包括无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也包括有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
2.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是“教育媒体技术”和“教育设计技术”。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比值定义法浅析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比值定义法浅析在接近二十年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发现物理概念的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目前,在概念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对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不明确,忽视概念建立的条件和背景,断头去尾,取其表面略其质等等。
导致学生对概念只会死记硬背,不能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
本人就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比值定义法中的一种性质量的定义,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的比值去定义另外一个新物理量的方法,应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依据其意义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两个或多个物理量的比值是个常数,或是个定值,属于性质量。
如密度、电阻、电容、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
比值反映的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仅由物质本身决定,与定义式中出现的其他物理量没有关系,由决定式中的物理量决定。
另一类是描写物体物质外在的状态、外在的作用强弱等,并不反映其自身固有性质,属于状态量。
如速度、压强、功率等,它的大小受定义式中出现的其他物理量的影响。
这两类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在教学中是有差异的。
而学生在学习中对第一类定义法理解困难较大,定义式和决定式往往让学生容易混淆。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密度是用比值定义的第一个物理量。
对任何一个实心物体而言,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
(对同一种物质而言)质量加大多少倍,其体积也会加大多少倍,但质量m和体积V这两个变量的比值一定是一个常量。
对不同的物质而言,比值是一个不同的常量,可见,比值的大小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它反映了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这种属性的不同我们一般用密度來表示,即:ρ= 。
这说明,物质密度等于物体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因而我们不能说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只要是同一种物质,无论其质量和体积多大或多小,它仍然是这种物质,密度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由于密度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因而影响密度大小的因素就是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不考虑温度),只要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不变,其密度就不会改变。
浅析英语教学研究的定义
浅析英语教学研究的定义英语教学研究的定义是指对英语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分析、评估和改进的过程。
它涉及到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对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英语教学研究的定义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首先,英语教学研究可以被理解为对英语教学活动的观察和分析。
观察是指对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触察和记录。
通过观察,研究者可以了解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的使用情况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观察的基础上,研究者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材的适用性等问题。
通过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到教学活动的特点和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提供基础和方向。
其次,英语教学研究还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
评估是指对教学活动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价。
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学生考试和教学观察等多种方法来进行。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果的原因,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线索和依据。
同时,评估还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到英语教学的优点和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提供方向和目标。
最后,英语教学研究还需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教学环境中。
通过教学实践,可以检验和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教学实践还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到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提供反馈和启示。
通过不断地研究、实践和改进,可以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起来,英语教学研究的定义是指对英语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观察、分析、评估和改进的过程。
它既涉及到理论研究,也涉及到实践探索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
它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到教学活动的特点和问题;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评估,了解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果的原因;通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浅析钢琴小品的定义与体裁分类
浅析钢琴小品的定义与体裁分类1. 引言1.1 钢琴小品的概念钢琴小品是钢琴音乐中一种独立的曲种,通常是简短而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它不同于大型的交响乐或奏鸣曲,而是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技术展示。
钢琴小品的长度通常在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之间,可以展示作曲家对于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创造力。
这种曲式也常常被用于练习和演奏会上的演奏。
钢琴小品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许多作曲家展示个人风格和创作技巧的重要手段。
通过钢琴小品,作曲家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展现自己的音乐理念,表达情感和思想。
由于其独特的魅力和多样性,钢琴小品在音乐会和各类比赛中备受重视。
钢琴小品是一种非常灵活多样的曲式,它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可以展现作曲家的个性和创造力。
通过钢琴小品,音乐家和听众可以领略到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表达方式,为钢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1.2 体裁分类的重要性体裁分类在钢琴小品的定义和解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不同体裁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钢琴小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形式和音乐特点。
不同的体裁代表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通过分类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辨识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钢琴小品。
体裁分类也有助于钢琴演奏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技术水平和音乐风格的曲目。
不同体裁的钢琴小品有着不同的演奏要求和技巧挑战,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曲目进行练习和表演。
体裁分类还有助于学术界对钢琴小品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体裁的钢琴小品进行分类和比较,可以深入探讨不同风格在音乐史上的发展轨迹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理解钢琴小品在音乐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体裁分类为钢琴小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有助于推动钢琴小品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2. 正文2.1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小品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小品在钢琴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小品的创作达到了高峰。
这些小品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技巧要求深受钢琴演奏家和听众的喜爱。
浅析钢琴小品的定义与体裁分类
浅析钢琴小品的定义与体裁分类
钢琴小品是一种短小精悍的钢琴曲,通常在3~5分钟之内演奏完毕。
它与大型钢琴作品有所不同,钢琴小品对演奏者的技巧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钢琴小品的创作方法比较自由,可以根据作曲者的意愿进行构思。
钢琴小品体裁分类很多,但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一、舞曲类
舞曲类小品通常快节奏,旋律活泼,适合演奏和跳舞。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圆舞曲和波尔卡,比较常见的还有华尔兹,探戈等。
二、画曲类
画曲类小品是以画作或者景物为题材的,通常着重在音乐描写的效果上,旋律悠扬、优美。
例如德沃夏克的《船夫之歌》以及尼古劳斯·梅德纳的《春之声》。
三、情感类
情感类小品是以人类情感为主题的,通常比较抒情,旋律优美、柔和,表达了作曲者对于人类情感的理解与描绘。
其中著名的有肖邦的《夜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
四、民族风格类
民族风格类小品是以各个民族特色、风土人情为主题,通常使用民间音乐作为灵感来源,给人以浓郁的民族气息。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蒙古舞》和格里格的《哈兰舞曲》。
总之,钢琴小品的种类繁多,每一种小品都有着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作为钢琴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小品既具有演奏性,也具备了一定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浅析钢琴小品的定义与体裁分类
浅析钢琴小品的定义与体裁分类钢琴小品是指以钢琴独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短小的音乐作品。
其特点在于曲式多变、内容丰富,通常需要表达出一种情感或场景。
钢琴小品的体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舞曲、夜曲、练习曲、前奏曲、迪斯科、摇滚等。
舞曲是钢琴小品中最常见的体裁之一,它根据不同的舞曲类型分为华尔兹、波尔卡、探戈等。
这类小品在构成上注重反复,曲调流畅,节奏明快,特别适合演奏时展现出舞蹈的欢快感和欣赏的美感。
夜曲是另一个常见的钢琴小品体裁,主要表现深夜里寂静的氛围,曲调柔和、节奏轻缓。
夜曲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迷幻、温馨的感觉,经常被用于描述静谧的场景或内心的情感。
练习曲是一种钢琴练习的必备曲目,在钢琴小品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
练习曲的目的是让钢琴学习者通过演奏,提高自己的技巧和演奏水平。
这类小品的难度各不相同,有的可供初学者练习,有的则需要高超技巧来演奏。
前奏曲是一种钢琴独奏曲,通常会作为其他音乐作品的开篇。
前奏曲通常以强烈、激动的节奏开始,然后通过变化的曲调和不同的情绪,引导听众进入一种不同的氛围。
迪斯科和摇滚是两个钢琴小品中比较特殊的体裁。
迪斯科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流行音乐,曲调快速明快、节奏强劲,这种音乐常常受到舞池中的欢呼声和兴奋的情绪的带动。
摇滚则突出了吉他和钢琴的重要作用,曲调比较激烈,节奏明快,充满了个性和冲击力。
综上所述,钢琴小品是一种既充满美感,又具有挑战性的音乐作品。
在不同的体裁中,它们通过不同的曲调、节奏、音乐元素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场景。
对于钢琴学习者来说,学习这些小品不仅可以提高技巧,还可以增加音乐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浅析钢琴小品的定义与体裁分类
浅析钢琴小品的定义与体裁分类
钢琴小品是指用钢琴演奏或演唱的短小精悍的音乐作品,通常时长在1到10分钟之间。
这些作品通常具有华丽的手法和技艺,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情感和个性化的风格。
钢琴小品的体裁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奏鸣曲:一种具有明确结构的大型钢琴作品,包括三个或四个乐章,通常用于展
示作曲家的技艺和创作手法。
2. 舞曲:一种节奏明快、轻快活泼的钢琴作品,主要用于舞蹈表演,包括华尔兹、
迪斯科、探戈等。
3. 练习曲:一种训练钢琴技巧和手法的作品,通常以一定的技巧、手法为主要特
点。
4. 前奏曲和后奏曲:一种用于引出或结束其他音乐作品的钢琴作品,通常具有优美
的旋律和独特的和声。
5. 变奏曲:一种将某一主题分别通过变化节奏、旋律、和声等形式进行改编的钢琴
作品。
6. 民族风格曲:钢琴创作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作品更具有个性和文化特色,包括古筝曲、二胡曲、京剧曲等。
7. 独奏曲:一种仅由演奏家完成演奏的作品,通常具有高难度和灵活的技巧,展现
出钢琴的独特魅力。
8. 迷你小品:一种时长较短、结构简单、旋律流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的
钢琴作品,也是比较适合初学者演奏的曲目。
以上这些钢琴小品体裁还有其他不同的形式,每种形式的艺术特点和演奏技巧也都有
所不同。
不同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也会根据自己的风格和理念进行一定的改变和创新,使得
每个小品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来料缺陷定义与原因浅析
1.对员工作业方法进行现场 指导;
2.包装方式未起到保护产品作用; 2.重新评估包装方式;
缺陷图片
缺陷名称
A面
B面
C面
凹、凸点、压痕、 划痕
面积小于0.08 mm²,相邻两 缺点间距需大于20mm,每 面不超过2处
面积小于0.1 mm2,相邻两缺 点间距需大于20mm,每面不 超过3处。
面积不超过 0.3mm²
Quality| 缺陷定义与原因浅析(塑胶类)
十三、多胶(也称溢胶) 模具镶件缺损、顶针断缺原因造成产品多胶。
发生原因:
1.镶件缺损; 2.顶针断损;
改善措施:
1.更换镶件; 2.更换顶针;
缺陷图片
缺陷名称
A面
多胶
不接受
B面
C面
不影响装配、外观情况下, 轻微可接受。
不影响装配情 况下,轻微可 接受
来料缺陷定义与原因浅析
Quality| 缺陷定义与原因浅析(塑胶类)
塑胶类主要外观不良类型:
1.料花 2.气泡、气孔 3.熔接线 4.合模线
5.冷料、麻点 6.黑点
7.色差 8.混色、色纹
9.变形 10.飞边(批峰、毛边)11.划伤、刮伤 12.缩水(凹痕)
13.多胶(溢胶) 14.缺胶(欠注) 15.顶白/顶高 16.困气
发生原因:
1.料温太低; 2.射出压力太小; 3.射出速度太快; 4.模具排气不良; 5.模具温度太低 。
改善措施:
1.调整料筒温度; 2.增加压力; 3.调整速射出速度; 4.增加排气槽; 5.调整模具温度。
缺陷图片
缺陷名称 熔接线
A面
B面
轻微可接受,用手模无刮感
轻微可接受,用手摸无明显 刮感
金融产品的定义分类浅析
常见金融产品的浅析
03
03 常见金融产品的浅析 了解几种常见的金融产品:
1.股票 2.基金 3.债券 4.期货
03 常见金融产品的浅析
股票
定义: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 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 种有价证券。
金融产品的分类
02
02 金融产品的分类
按照风险将金融产品划分为四大类:
货币市场类 固定收益类
权益类 另类投资类
02 金融产品的分类
1
2
3
02 金融产品的分类
固定收益类
指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 融债、企业债、可转换债、债券型基金等固定收 益类资产。
我们可以按照银行定期存款、国库券等金融产 品的特性来理解“固定收益”的含义,一般来说, 这类产品的收益不高但比较稳定,风险也比较低。
03 常见金融产品的浅析
期货
定义: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 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 化可交易合约。买卖期货的合同或协议叫做 期货合约,买卖期货的场所叫做期货市场。
交易特征:双向性、费用低、杠杆作用 (保证金)、机会翻番、大于负市场。
03 常见金融产品的浅析
交易分类:
商品期货: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能源期货。
03 常见金融产品的浅析
债券
定义:债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 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 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券 债务凭证。
光滑曲线定义浅析
判定 ( 1)[ 1] : 若曲线 C 由直角坐标方程 y = f (x )表示, 把它看做参数方程时, 即为 x = x, y= f (x), x [ a, b] , 所以 当 f (x)在 [ a, b] 上连续可微时, 称曲线 C 为光滑曲线。
例 3: 曲线 L 由参数方程 x = t2, y = t6, t R给出, 显然 x( t), y( t)在 R 上连续可微, 但 x 2 ( t) + y 2 ( t) = 0, 若根据 定义 1的条件, 是无法判定曲线 L 在 ( 0, 0)点处是否光滑
在 x! ∃ 1处有 y = - 2xy, 而在 x = 1 处 y % & 不存
在, 故 y#也不存在。 但曲线 x2 + 2y2 = 1在 ( 1, 0)处是光滑的, 故一定有曲
率。
椭圆参数方程为 x= cost, y=
2 2
s
int,
0
t
0)对应参数 t= 0
则 x ( 0) = - sin0, x #( 0) = - cos0= - 1,
判定 ( 3): 若曲线 C 由极坐标方程 r= r( ), [ , ]
表示, 把它化为参数方程, 则为 x = r( ) cos , y = r( ) sin , [ , ], 由于
x ( ) = r ( ) cos - r ( ) sin , y ( ) = r ( ) sin +
r( ) cos , 有 x 2 ( ) + y 2 ( ) = r2 ( ) + r 2 ( )
xtytxtytx数学分析中曲率公式的给出是建立在曲线光滑的条k2ty2t322件上的由于光滑曲线这一定义的局限性致使在解决一些问题时无法顺利地运用曲率公式所以只有清楚地认识曲率公式的局限性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浅析初期冲刷定义
浅析初期冲刷定义摘要:城市径流中初期冲刷现象是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同时不同学者对于定义和定量初期冲刷方法及临界条件看法不一。
本文总结了国际上几种主流定义或定量初期冲刷现象方法:基于浓度的初期冲刷定义,基于无量纲化的污染物负荷的初期冲刷定义,基于质量初期冲刷比率的初期冲刷定义和基于实际污染物负荷的初期冲刷定义。
关键词:初期冲刷;浓度;污染物负荷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A初期冲刷现象的本质为初期径流流量中携带的污染物水平高于后期径流流量中携带的污染物水平。
初期冲刷概念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完善雨水水质管理措施(比如更合理设计管道、调蓄池和雨水处理构筑物,优化运行成本等)。
研究者们对于城市暴雨径流的不同部分(雨水,屋面径流,地表径流,合流制和分流制排放管道,受纳水体等)的初期冲刷现象都有研究,但是由于研究者采样策略和数据分析方法不同,以及使用的初期冲刷定义不同,导致结果很难比较。
笔者将几种主流的初期冲刷效应定义方法整理归纳,供国内读者参考。
1.基于浓度定义Thornton和Saul[1]认为在暴雨径流初期的污染物浓度高于后期即为发生了初期冲刷。
这是早期最为流行的基于初始浓度峰的定义。
该定义有明显缺陷:一是浓度峰是相对的,只有通过整场降雨事件的污染物过程线才能表现。
二是没有确定浓度峰的临界值,导致初期冲刷无法定量,只能主观判断初期冲刷存在与否。
U.S.EPA则尝试直接比较两个浓度定量合流制系统中的初期冲刷效应。
令旱季污染物平均浓度为污染物基底浓度,从降雨径流产生到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等于基底浓度,所对应的径流体积就是要截流的水量。
该定义优点在于通过径流污染物浓度和基底浓度的比较定量了初期冲刷效应。
缺点在于:1.定义依赖于流量过程线和污染物浓度过程线,而这两者都会随降雨事件和地点不断变化。
2.若是径流污染物浓度长时间大于基底浓度,那截流量将非常大,那通过截流携带高污染物负荷的小径流量就失去了意义。
3.用旱季污染物平均浓度作为基底浓度未必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别种定义浅析汪澎澜,姚玉成(白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吉林白城137000;黑龙江大学博物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古代民族,其关系纷繁复杂,古代史家常使用种的概念来叙述,渤海族属争论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其的理解分歧。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语言学知识,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尝试给别种下一个定义,支持渤海族属靺鞨说。
关键词: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民族;种中图分类号:K 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2006)0320028204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3]第36号)“渤海国开国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汪澎澜(63———),男,白城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吉林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姚玉成(6———),男,黑龙江大学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中“别种”一词的理解涉及渤海族属和历史归属问题,是解决这方面争论的一把钥匙。
因此,我们将“别种”作为一个语言学概念来理解,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给其下一个定义。
史书中“别种”一词,多用于记述民族关系。
汉魏至宋代史书如《北史》、《周书》、《晋书》、《后汉书》和新旧《唐书》中皆有使用。
对于这个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周一良先生就有研究,他在《论宇文周之种族》一文中总结道:“今按‘别种’之称犹‘别部’,为政治上相统属而种族上十九不相同之部落。
”[1]金毓黻先生在解释“渤海靺鞨大柞荣者,本高丽之别种也”这句话中的“别种”时指出:“大氏之先世,因居于高丽北部近粟末部之旧壤,其是否与高丽同种,当撰旧唐书时已不能详,故称之曰高丽别种,谓尚与高丽正胤有别也。
”[2]对此,张博泉先生认为金氏对“别种”的认识不清[3]。
我以为不然,金先生这段话中并未认为大氏与高丽同族,其中暗含着两者有区别的意思。
他在《东北通史》卷五里讲得很清楚:“愚谓欧宋公撰新书时,得见张建章之渤海国记,所言必有依据,试观唐太宗亲征高丽一役中,有靺鞨兵来助高丽,是其附于高丽已久,大氏一族亦其伦也。
《三国遗事》称柞荣为高丽旧将,亦即靺鞨人仕于高丽之证。
”[4]后来,马长寿先生在他著名的《北狄与匈奴》一书中解释《晋书》记载匈奴入塞“十九种”时也说:“大部分是从匈奴族中分出来的部落,也有一部分不与匈奴同族,但因他们从前是组成匈奴国家的部落或部族,所以可称为‘匈奴别种’。
”由上可见,老一辈史家对别种的理解可以概括为:依附的不同种可以称为“别种”。
然而,朝鲜学者朴时亨撰文《为了渤海史的研究》,将《旧唐书渤海靺鞨传》中“别种”一词曲解为:“这里的别种,并不是什么别的种族,而是同一种族。
”[5]并将此作为证据之一,企图证明渤海国为高句丽的继承国,从而在渤海史界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此后,中国学者针对这种曲解历史的情况做了很多努力,澄清了朴氏的不良影响,其中以姜守鹏先生的文章最有力度。
由于关系到渤海族属的论争,这些文章不可避免地涉及“别种”的理解问题。
姜先生认为“别种”是依附的另外种族。
王成国虽同意他的观点,但更强调《旧唐书渤海靺鞨传》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200-04-08:19194已明言渤海为靺鞨[6]。
朱国忱先生等则认为,不管依附还是别种,都无关大旨,均以渤海是靺鞨作为前题。
孙进己不同意以上说法,他说:“别种表示他们血缘上的渊源关系……别种可以依附,可以不依附;依附的可能是别种,也可能不是别种,北方各族依附于汉族王朝从没称为‘汉族别种’。
”[7]杨保隆虽然同意两者在血缘上有渊源关系,但他认为《旧唐书》此条为误用别种,《新唐书》是对《旧唐书》的补证,应以《新唐书》为准。
张博泉先生《别种刍议》一文是研究别种的专门性文章,文中采纳了老一辈史家周一良、马长寿的观点,明确指出:“‘别种’、‘别部’、‘别族’之别,乃取其‘另’之意。
”[8]后来,刘庆又撰文对别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重点放在寻找史家使用别种的“一定之规”上。
他经过分析认为:“我国古代史家笔下的‘别种’是用来表示民族分离过程中的一个概念,通常‘别种’与母族同源,但由于古代史家往往对政治实体和人们共同体不加详细区别,也有依附后又分出为‘别种’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做具体分析,不能仅以‘别种’为辨别民族源流的标志。
”[9]上述说明,中国学者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对“别种”的理解上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别种”之别有“另”意,别种为依附或隶属的不同族;另一种认为“别种”是同源的两个族,别有‘分’意,别种为同种分出的部落。
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双方各执一端,不能全面辩证地看问题。
韩国学者宋基豪在评伦国际上关于渤海族属争论的原因时,一语道破天机:各国皆以各自国家利害出发,力图将渤海史划入自己国家范畴。
目前来看,都有问题,因为没从实证上下功夫,很难有说服力。
“别种”的争论也是如此。
宋先生在大氏族属问题上主张:大氏是依附高丽并曾任其将领后,逐渐同化的粟末靺鞨人。
表面看,他与金先生的观点相似,但是,他最后却把这个同化过程由于唐灭高丽而中断的事实回避过去了,可见他的客观也是有折扣的,并未跳出政治史学的怪圈。
在“别种”一词的研究上,张博泉和刘庆下功夫最深。
但二者观点相悖,一主异族说,一主同源说。
我认为应从另一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刘庆的研究在方法上还是很有进展的,他提出从古代史家称别种的“一定之规”人手,来理解别种的含义。
这一点在别种研究上是一个质的飞跃,我非常赞同。
可惜他却未找到这个“一定之规”。
最后,只好以一种“疑古”的态度,称古代史家分不清政治实体和民族共同体来自圆其说。
下面列举几条有代表性的史料,试加分析,找出古代史家称“别种”的一定之规,为正确理解“别种”这一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党项羌,在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也。
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其中每姓别自为部落……”[10]。
古析支之地是汉西羌活动的故地,党项羌从汉西羌中分出,成为后来活动在其故地的一个部族,唐时称党项羌。
此段史料中史家称其为西羌别种,意在说明党项羌的来历,这个“别种”的“别”有“分出”之意。
2.“芮芮国,盖匈奴别种。
魏、晋世,匈奴分为数百千种,各有名号,芮芮其一部也。
”[11]芮芮属于匈奴之一部,又叫蠕蠕,《魏书》卷103明确指出:“蠕蠕,东胡之苗裔也。
”可见芮芮是隶属匈奴的异族部落,后来曾在匈奴故地活动。
关于这一点,《宋书》卷95记曰:“索虏(匈奴一部)破慕容,据有中国,而芮芮有其故地,盖汉世匈奴北庭也。
芮芮一号大檀,又号檀檀,亦匈奴别种。
”刘庆认为此条史料证明汉人依附匈奴后分出也可称为“匈奴别种”。
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此条史料只能说明芮芮为依附匈奴的异族部落,后分出,曾占有其故地,所以称为“匈奴别种”。
从以上两条史料中明显可见,依附或同种分出皆可称为“别种”,关键在“分”上。
3.对于高句丽,“东夷旧语以为夫余别种,语言诸事多与夫余同”[12]“东夷相传以为夫余别种,故言语法则多同,而跪拜曳一脚,行步皆走”。
这两条史料说明,高句丽与夫余风俗和语言有许多相同之处,东夷当中传说其为夫余的别种。
其具体细节在《梁书》卷54中讲得很清楚:“高句骊者,其先出自东明。
东明本北夷橐离王子……至夫余而王焉,其后支别为句骊种也。
”这表明高句骊为东明后支衍生、析出。
东明为北夷橐离人,后到夫余称王。
而橐离人,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北夫余人。
正像张博泉先生说得那样,北夫余为秽,高句骊为貊,两者不同族。
因此,高句骊同样以异族依附夫余而后又析出称“夫余别种”。
难怪刘庆在《别种杂说》中对此史料表示不理解,因为他没有了解这几条史料的本意。
4.“奚,盖匈奴别种。
”[13]“尚可孤,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也,代居松漠之间。
”[14]“奚本曰库莫奚,其先东部宇文之别种也。
”[15]“奚本曰库莫奚,东部胡之种也。
”[16]以上所谓东部宇文部是匈奴南单于之后,北上自称鲜卑者。
奚与契丹皆为东胡系,从匈奴中分出,两者不同种。
对此,《新唐书奚传》明言:“奚亦东胡种。
”而《北史》卷94则称:“契丹……与库莫奚异种同类。
”这些史料不仅能说明东胡系的奚与匈奴的历史联系。
从中还可看出古代史家称不同种为“异种”而不叫“别种”的使用习惯。
5.“(突厥)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
”[17]“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魏太武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茹芮,世居金山。
”[18]沮渠氏本为匈奴一部,突厥曾依附之,后其被灭,突厥阿史那氏分出为独立部落。
综上所述,我认为“别种”的理解重点不在同种或异种上,而在一个“分”字上。
《后汉书西羌传》中有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其曰:“(西羌各部)不立君长,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
”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西羌各部的分合规律,是古代民族分离融合的历史缩影。
“别种”一词,从语法意义上讲属于一种概念,应有其内涵和外延。
从内涵上看,别种是古代史家论述民族关系的一个习惯用词,主要是针对历史上民族融合和分离关系的复杂客观情况而用的一种模糊的区别方式,体现了特定时期民族分合的历史横断面。
从外延上看,别种的外延也就是其适用范围,必须涵盖各种可能性,从逻辑上讲,它必须周延。
因此,别种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时间上,别种比所参照族要晚。
2.空间上(亦即地域上)别种与所参照族相邻、杂处或曾占有过其故地。
3.别种与所参照族在历史上联系密切,二者风俗、习惯相同或相近,容易混淆,有区分的必要。
所参照族本身知名度高、影响大,可以作为历史坐标来区分“别种”。
另外,当时的史家,一般对同种叫“某某种”,如“达垢,室韦种也”[];而不同种,史书称“异种”,如“契丹……与库莫奚异种同类;”[20]。
如果说谁是谁的后代则使用“苗裔”一词,如《新唐书室韦传》中称室韦为丁零苗裔。
下面用上述的“一定之规”对以下几条含有“别种”的史料加以分析,以验证别种概念解释的正确性。
1.“室韦者,契丹之别类也。
”[21]“室韦,契丹别种,东胡之北边,盖丁零苗裔也。
”[22]《旧唐书》的这个“别类”,《新唐书》作“别种”,室韦在时间上晚于契丹,二者活动地域相近,虽不是同族,但是两者风俗相近,很容易混淆,故史家针对两者关系密切的情况,以契丹为历史坐标来区分室韦,称室韦为契丹别种,符合以上称别种的条件。
2.“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
”[23]“倭国者,古倭奴国也。
”[24]《旧唐书》称日本国为倭国别种,从历史上看,日本国是由大和族继倭国后在日本列岛所建。
倭国由倭奴族所建,两者在历史上有联系,不是同族,故《旧唐书》分别立传。
而《新唐书》将《旧唐书》中二传合一,称‘日本,古倭奴也”[25],只是从政权沿革角度而言,未注意到两者族别。
正因为日本国在时间上较倭国晚,同时两者活动地域相近,风俗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史家以倭国为历史坐标来区分日本国,符合称别种的条件,故称日本国为倭国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