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本草文献看附子的应用

合集下载

附子(历代本草汇言)

附子(历代本草汇言)

附子(历代本草汇言)附子附子(黑附子、黑附、附片)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均系栽培。

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

味辛、甘,性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临床用名有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子)。

乌头记:云阶冻顶寒附子乌头热【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

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

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御览》引云:为百药之长,《大观本》,作黑字)。

生山谷。

《吴普》曰:附子一名莨,神农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或生广汉,八月采,皮黑肥白(《御览》)。

《名医》曰:生楗为及广汉东,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御览》)。

案《范子计然》云:附子出蜀武都中,白色者善。

《名医别录》:味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

又堕胎,为百药长。

《本草拾遗》:附子醋浸削,如小指,内耳中,去聋。

去皮炮令拆,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开宝本草》:味辛、甘,大热,有大毒。

疗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

又堕胎,为百药长。

《本草衍义》: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只以大小、长短、似像而名之。

后世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及半两以上者。

其力全不僭。

风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

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

此用乌头、附子之大略如此。

余三等,则量其材而用之。

其炮制之法,经方已著。

《药类法象》:其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肾中寒甚。

以白术为佐,谓之术附汤,除寒湿之圣药也。

温药中少加之,通行诸经,引用药也。

及治经闭。

《药性赋》:味辛,性热,有大毒。

浮也,阳中阳也。

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除六腑之沉寒,补三阳之厥逆。

《汤液本草》:气热,味大辛,纯阳。

辛、甘,温,大热。

有大毒。

通行诸经引用药。

入手少阳经三焦、命门之剂。

附子的临床应用1

附子的临床应用1

附子的临床应用(云南省中医医院吴生元)一、前言附子(Radix Aconiti Carmichaeli praeparata),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卡氏乌头的侧生子根。

经加工炮制切片入药,通称为附片。

人类对乌头的应用始于何时,尚无确切文字记载可考。

相传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用生乌头根做为箭头药,用以捕猎动物。

Aconitum名词,由希腊文“Akon"—“矢”演化而来,亦示本品与箭药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古印度及古希腊,都有将乌头供医药用的历史,《神农本草经》(公元100-200年)就有关于乌头、附子的记载,认为“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癥坚积聚,血瘕金疮。

”提出了它的某些临床效用,但是没有能够明确地区别出它的治疗作用与毒性作用,笼统地被认为是一种“大毒”药品。

公元200-210年我国东汉末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其中《伤寒论》部分记载有113个方剂,使用附子的有20方,《金匾要略》部分记载262个方剂,使用附子的有11方,在他的著作中还比较明确地提出有关于附子的临床适应证候、剂量、方药的配伍及禁忌、简单炮制以及煎煮服用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中医临床治疗学应用附子的一个典范,迄今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亦有较详细的记载,引述使用附子的方剂达160个之多。

下此以往,历代许多中医中药文献都有不少关于附子的论述。

对附子临床应用效用和范围都有补充和发挥,均证实了附子做为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首要药物是有它一定实践基础的。

若干年代以来,附子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早已显示了许许多多卓越而肯定的疗效,然而限于历史条件及科学水平,对附子的性味、功用、药理特性及临床治疗的机理等方面还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尚未被人们透彻地了解,也不易确切地被广大群众所掌握。

对附子的药理特性,除了学习中医传统理论之外,多数来自临床经验的积累,有关的研究报道亦属支零片语,非经使用,则不易掌握其规律性。

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之附子

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之附子

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之附子附子,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有一种被誉为“起死回生神药”的药材,那就是附子。

附子,中医学中称为“附子”,是一种植物性药材,其药用来历史悠久,被尊为至宝。

附子不仅具有强大的药性效能,而且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炮制步骤,以确保其药效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子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温阳补虚、祛寒湿、温经止痛等方面。

附子具有温肾散寒、祛寒温经、止痛等功效,对于寒冷症状引起的疾病以及阳虚寒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同时,附子还具有镇痛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酸软、胃痛腹泻等疾病。

此外,附子还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因此,附子在中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治疗方案中。

附子的炮制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首先,附子会被晒至七成干,然后研磨成粉。

接着,附子粉会用米糊或冷水搅拌,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甘草粉。

随后,将搅拌后的附子浆放入专用药锅中,用旺火煮沸,煮沸后加入食盐,继续用旺火搅拌至糊状。

糊状附子会被捞出晾凉,然后晒至表皮干燥,再次研磨成粉。

最后,粉末附子再次入锅,用中小火炒至干燥,即成为成品附子。

通过这样繁琐的炮制过程,附子的毒性得以消除或减弱,同时保留了其药性成分,使其安全有效。

附子作为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在历史中不乏壮举。

相传,汉代名医华佗曾以附子救治过匈奴大将窦武。

窦武因受到刀剑重伤,一度命悬一线,生命垂危。

华佗利用自身医学技术与附子的药性,成功让窦武通过恢复元气,起死回生。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附子神效的经典例证,也使得附子在中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尽管附子具有强大的药用效能,但由于其毒性较大,应用时需要慎重。

中医学中有云:“以毒攻毒,甚者屡毒其身。

”这也意味着使用附子时,要根据病情和患者体质来合理调配剂量,避免中毒的发生。

同时,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守炮制步骤,以保证附子的药效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附子作为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具有温阳补虚、祛寒湿、温经止痛等药用价值。

名老中医附子用法 3

名老中医附子用法 3

名老中医附子用法《危症难病倚附子》序朱良春附子是中药四大主帅之一,又称‚药中四维‛,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功效之卓著。

历代医家盛赞其回阳救逆、善温五脏之殊功。

汉〃张仲景可谓善用附子之典范,在《伤寒论》中使用附子之方达到六分之一强,被后世广为应用。

明〃张景岳在《本草正》中称其‚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

‛明〃倪朱谟指出:附子是‚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

(《本草汇言》)虞抟说得更为具体:‚附子以其禀雄壮之资,而有斩关夺将之势,能引人参辈并行于十二经,以追复其失散之元阳;又能引麻黄、防风、杏仁辈发表开腠理,以驱散其在表之风寒;引当归、芍药、川芎辈入血分行血养血,以滋养其亏损之真阴。

‛(《医学正传》)现代医家善用附子者,尤不乏其人,如雅称祝附子(味菊)、吴附子(佩衡)者,乃其代表人物。

先师章次公先生亦擅用附子,他在求学时曾亲见其师黄体仁先生用通脉四逆汤加吴萸、黄连,曹颖甫先生用四逆汤治愈霍乱症垂死患者,曹先生用生附子常七八钱至两许。

可惜这些医案都没有流传下来。

章师与祝附子(味菊)、徐小圃先生为好友,常相过从,还曾为祝先生的大作《伤寒质难》作序,称赞其治病‚心狠手辣‛。

章师用附子十分广泛,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祝、徐二老的影响。

如在其儿科医案中,即运用温潜法,并在案语中说明‚此徐小圃先生法也‛。

祝、徐二老,我也均曾接触过,他们的事迹耳熟能详。

师长们善用附子的经验于我印象深刻,这些宝贵遗产值得发扬光大。

邢斌同志喜读书,善读书,勤临床,是青年中医之佼佼者。

他对附子有较多研究,为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攻克急危重症,近年来广泛收集、系统整理了现代近七十位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并加按语,画龙点睛,撰写导论,系统归纳。

读之如亲炙诸大名师之垂教,顿获醍醐灌顶之灵感,得启悟之欣快。

因对附子之功效、运用、剂量、配伍以及毒性和防治方法,有全面之阐述,有助于消除医患之畏惧心理,从而安全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为中医事业之振兴,人类健康之维护,做出有益贡献。

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之附子

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之附子

古代的起死回生神药之附子中药附子是最为常见的扶阳药材,在明代时期神医张介宾就将附子誉为中药的“四维”,指出附子、大黄为药之良将,人参、熟地黄为药之良相,在古代附子被誉为常见的报名之发,将附子视为续命起死回生之药。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附子温阳益火,除寒湿只要是内伤外感以及虚寒者都可以服用,并且有非常好的疗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附子性大热有毒味辛、甘,归心、肾、脾经,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是性热纯阳之药。

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下补肾阳以益火,是回阳之要药。

常用于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肢冷脉微、阳痿、冷宫、心腹冷痛、大吐大泻、大汗亡阳脱症。

我们在养生中一定要掌握标准尺度。

附子有大毒,性烈力雄,不可轻用。

但附子可用于一切寒证,不论大寒证、小寒证、虚寒证、实寒证皆可用。

附子的著名方剂有:四逆汤、白通汤、参附汤、附子汤、姜附汤、术附汤、附子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里边几乎都有附子。

最有名的四逆汤,则是以附子为君药,加上干姜,桂枝、甘草,救四肢逆冷濒临绝气的人,十分神效。

附子日常保健养生方法:(1)制附子100克,党参200克,白术150克(炒),干姜100克,甘草100克。

制成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2)制附子、骨碎补各30克。

共研粗末,加醋60克浸泡7天,用棉蘸浸剂涂患处,每天不得少于3次,用于治疗斑秃。

(3)生附子、生川乌、生天南星各30克,花椒、雄黄、樟脑、丁香各18克,干姜12克,麝香1.2克。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3克,用蜡纸包好。

用时先找腰部压痛点,将丸化为糊敷于患处,以橡皮膏固定,用电吹风吹热并按摩,每天1次,每次20~30分钟,用于治疗腰痛。

每日一中药——附子

每日一中药——附子

每日一中药——附子温里药,顾名思义便是温中散寒,主要治疗里寒证的药物,温里药又被称为“祛寒药”。

这类药物大多味辛性温燥热,能温通脏腑经络,治疗里寒之证。

《内经》:寒者热之。

《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

均属此意。

说到温里药,附子首当其冲。

附子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可见其在回阳救逆这方面“重如泰山”的地位。

附子属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字根加工品。

乌头大家都知道属于有毒之物,附子自然也是有毒之品。

因此在使用时务必严格把握使用剂量。

附子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区,采挖后将母根及多余的根须去除,保留子根,洗净后得到的便是“泥附子”,附子有毒,必须加工再使用。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

有毒!归心经、肾经、脾经。

其主要的功效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前面也说到了,附子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附子能助三焦之阳,上助心阳,中助脾阳,下助肾阳。

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亡阳证。

亡阳证症见:吐泻大汗出,手足厥冷,四肢拘急,脉微欲绝。

取附子、干姜、甘草组成经典的“四逆汤”,能很好的回阳救逆,另有“参附汤”、“回阳急救汤”等经典名方均在治疗阳气大量流失的证型里面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亡阳之下,轻症见于阳虚者,附子自然能治疗阳虚证。

阳虚则阴盛,阳虚者多见于腰膝冷痛,脘腹冷痛,四肢不温等,附子能温煦肢体,大补元阳,助火制阴。

因此阳虚者可根据不同脏腑需要配伍不同的药物进行扶助阳气。

前面提到的皆是助阳补阳,附子既为温里药,自然善于祛寒。

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寒痹证。

附子温热之力强悍,走而不守,善温通经络,驱逐经络脏腑风寒湿邪,有很好的散寒止痛之效。

凡属于寒湿所致的周身关节骨节疼痛者,均可以取附子入药治疗。

附子有毒,入药宜先煎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再入其他药物同煎。

孕妇、阴虚阳亢等患者不宜使用附子。

“十八反”明确指出“半蒌贝蔹及攻乌”,附子属于乌头的子根,自然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等药,因此不可同用。

使用时应注意,避免中毒。

从古代本草文献探讨附子的临床应用

从古代本草文献探讨附子的临床应用
2 1 年 8月 01
15 3
从 古 代 本 草 文 献探 讨 附子 的临 床 应 用
王 新 刚 ’ 刘敬 花
关 键 词 : 子 附
中图分 类 号 : 2 21 R 2. 9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பைடு நூலகம்6 0 7 ( 0 1 1 — 1 5 0 10 — 9 9 2 1 )6 0 3 — 2
附子 在 临床 上为 常用 药 , 为历 代 医家所 重 视 。 载 于《 首 神农本 草 经 》称 之 为 “ , 百药 之 长 ” 张景 岳 《 经 》 其 为 “ 中 四维 ” 并 , 类 称 药 , 在《 景岳 全 书》 中将其 称 为 “ 世之 良将 ” 陈修 园 在《 乱 , 本草 经 读 》 中 更 是将 其称 之为 “ 回阳救 逆第 一 品 药 ” 近代 “ 神派 ” 。 火 以大 剂量 广 泛 地应 用 附子而 屡起 沉 疴 而著 称 于 世 。 因此 , 古代 本 草文 献 中 从 寻找 附子 临 床 应用 指 征 , 结 历 代应 用 附子 演 变 规 律 , 指 导 现 总 对 代 临床 具有 重要 的 现实 意 义 。 附子 一药 , 首见 《 农 本 草 经 ・ 经 》 “ 神 下 : 附子 , 辛温 , 风 寒 味 主 咳逆邪 气 , 症 坚积 聚 , 破 血瘕 , 疮 。 湿蹊 蹙 , 挛 , 痛 , 能行 金 寒 拘 膝 不 步 。” 述 附子 的应 用有 7 。 代 本 草文 献 多在 此 基础 上发 挥 , 描 个 后 其 临 床应 用 已 非常 广 泛 , 达 26症 , 高 0 这是 中 医理 论 的发 展 与 一 千多年 来 的临床 实践 相 互融 合 的结 果 _ 1 】 。 总结 前 贤众 多 医家 应 用 附 子 的 经 验 , 抵 不 越 “ ”“ ” 大 虚 、寒 二 字 。 内经 》 谓 “ 即《 所 阳虚则 寒 ” 虚 指 阳虚 , 见于脏 腑 功能 衰 弱性 。 多 疾 病 ; 指表 寒 、 寒 里寒 、 湿凝 滞 筋 骨脉 络 等 。 而 述之 , 历代 本 寒 分 将 草文献 中附子 临床应 用 总结 如 下 。

仲景用附子总结

仲景用附子总结

仲景用附子总结一、附子用于温阳散寒仲景认为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因寒邪入侵导致的各种疾病。

例如,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将附子配伍桂枝、芍药等药材,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关节疼痛等症状。

二、治腹痛胃痛附子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胃痛等症状。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附子配伍干姜、炙甘草等药材,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腹痛等症状。

三、调理四肢厥冷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调理四肢厥冷的症状。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附子配伍人参、甘草等药材,用于治疗因阳气不足导致的四肢厥冷、畏寒肢冷等症状。

四、用于月经不调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等症状。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附子配伍当归、芍药等药材,用于治疗因寒邪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五、增强机体抵抗力附子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人体免疫力。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附子配伍黄芪、白术等药材,用于治疗体虚感冒、疲劳综合征等症状。

六、改善血液循环附子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附子配伍川芎、红花等药材,用于治疗因寒凝血瘀导致的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七、缓解风湿关节痛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风湿关节痛的症状。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附子配伍独活、桑寄生等药材,用于治疗因风寒湿邪导致的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八、配合其他药材使用仲景在使用附子时,常常将其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以提高药效并降低副作用。

例如,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将附子与干姜、炙甘草等药材配伍使用,以增强温阳散寒的作用。

此外,附子还可以与黄芪、白术等药材配合使用,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九、用量用法需谨慎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用量和使用方法。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指出,附子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情况而定,用法上需要注意煎煮时间和用药方式。

同时,为了降低副作用的风险,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附子。

附子在古代医籍中应用和功效的研究

附子在古代医籍中应用和功效的研究

附子在古代医籍中应用和功效的研究附子在古代医籍中应用和功效的研究赵则阔汉中附子生长状态(2017.4.2)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其主根为川乌和草乌的块根(即乌头)。

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命名为附子。

后世出现多种分类,从治法上分为三类生附子,水制附子,火制附子。

水制附子又有白附片,黄附片,黑顺片,盐附片。

附子炮制不同,功效略有差异,比如破阴实----生附子为主。

补火助阳---应以砂炮附子为主,生附子稍弱。

.伏火固本应以土煨附子为主,亦用砂炮附子,最符合火伏土中之意。

阴中求阳可参用砂炮附子或土煨附子。

【1】《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痿。

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2】《本草纲目》中,辛温,大毒。

主治1少阴伤寒,麻黄附子甘草汤主之。

2.少阴发热,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3.少阴下利,四逆汤主之。

4阴病恶寒者,芍药甘草汤主之。

5.阴盛隔阳者,霹雳散主之,汗出乃愈。

6.中风痰厥者,五生饮主之。

7.风病瘫痪者,神验乌龙丹主之。

8.风寒湿痹者,可用附子的根茎——乌头。

9.小儿囟陷,慎用。

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中记载,附子味辛甘,大热大毒。

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脚疼,冷弱不能行步,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

又堕胎,为百药长。

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

9.厥证,(厥证有外感与内伤之别,其伤于内者,多由下元亏损,阴阳偏颇,气血逆乱而成。

前贤治厥证,必究其为气、为血、属痰、属食、伤酒、伤色等不同病因而分别处理。

观先生此案,以药测证看来,选用右归饮出入,以温补肾阳,于肾阴中求肾阳,似为色厥。

惟色厥发生于入房时。

此患者之厥,乃起自跌扑,故色厥之假说,似难以服人。

姑存疑,录之以备一格。

”严,女,骤然跌扑,将苏,津津冷汗;数年来发作数次,其甚者小溲自遗。

按其两脉沉细欲绝。

明天麻、熟地、潼白蒺藜、龙眼肉、山萸肉、枸杞子、炮附块、浮小麦、大川芎、肉桂末(分二次吞)、清炙草”)【3】《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

附子功效的本草考证

附子功效的本草考证

附子功效的本草考证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 AconitumcarmichaeliiDebx. 的子根的加工品,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

附子味辛气温,走而不守,温经逐寒,彻内彻外,为宣通气血之第一利器,有其他药物无法比拟的回阳救逆之功,能起沉疴、拯垂危,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2010 年版中国药典将附子的功用归纳总结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本文通过对附子本草学、方书、医籍的考证,整理其功效的历史沿革,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1 回阳救逆功效的沿革附子的功效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温,痿躄。

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本经》并未明确指出附子有回阳救逆之功。

但正如《本经逢源》言:“《本经》所主诸证,皆阴寒之邪,乘虚客犯所致。

”肯定了附子的温阳散寒之力。

汉代的张仲景善用附子回阳救逆,为后世医家运用附子治疗危重症树立了典范。

他创设了回阳救逆的名方“四逆汤”,阴盛格阳之寒厥下利的通脉四逆汤,治疗蛔厥的乌梅丸,均是取附子回阳救逆之功。

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有霹雳散,治阴盛格阳,燥热而不欲饮水者。

用大附子一枚,烧存性,研为末,蜜水调服。

逼散寒气后使热气上升,汗出乃愈。

亦是取附子回阳救逆之功。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寓下于温药之中,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

宋代出现了较多含附子的基础方,如《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妇人大全良方》中的参附汤,在这些方剂的影响下,后世医家逐渐将人参、附子或黄芪、附子作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基本配伍结构。

金元时代四大家之中,刘完素认为附子能通行诸经,言其“无所不至,为诸经引用之药”。

李东垣则认为,附子能“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可应用于多种内伤杂病。

名家对麻黄附子的评价

名家对麻黄附子的评价

名家对麻黄附子的评价
麻黄附子作为中医药中的重要药材,受到了许多名家的评价和推崇。

以下是名
家对麻黄附子的评价:
1. 《本草纲目》作者李时中认为麻黄附子具有祛风湿、通络活血、疏肝理气的
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厥逆等病症。

2.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家,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一书中称麻黄附子为"尤异
之药",赞扬其作用于通经络、解表散寒,并可用于治疗症状严重的感冒。

3. 明代医家李时敏认为麻黄附子可用于舒筋活络、通经络、消肿散瘀,对于治
疗痹证、痈疡肿毒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4. 清代医家王孟英在《本草正义》中指出,麻黄附子有温阳祛寒、通络活血的
作用,可用于治疗寒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5. 现代名医张仲景认为麻黄附子是治疗风寒湿痹痛的重要中药,他的著作《伤
寒论》中详细描述了使用麻黄附子的方剂和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名家对麻黄附子普遍认为其具有通经络、祛风湿、解表散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然而,使用麻黄附子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安全性,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药性歌括》之附子

《药性歌括》之附子

《药性歌括》之附子1.附子“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这是中医里面很重要的一味药,属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掌状分裂,有光泽。

秋天开花紫碧色,也有白花,其状如帽。

一般在冬天采它的根做药用。

一般我们都说川附子,所以四川的附子最好,陇县、棉县一带的附子最好。

附子大辛大温,有大毒。

《神农本草经》讲,“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

寒湿、痿痺、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所以附子可以治疗一些寒病,是驱寒温里的药物,尤其是温暖脾胃,还能够暖肾,附子是阴症的要药。

在《伤寒》、《金匮》里用的很多。

但是附子有大毒,李时珍说:“乌附毒药,非危病不可用。

”所以附子这味药确实很厉害,用好了能救命,用不好能杀人。

药物就是要用它的偏性,附子我们用的就是它大辛大热大毒的偏性。

(1)为什么叫附子呢?因为它是乌头的子根。

乌头块根旁边长出的子根,它是附在块根旁边的,所以叫附子。

一般是人工种植的,因为草乌是野生的,乌头是人工种植的。

一般在四川头一年的冬天就把块根种下去,到第二年的小满,把种的乌头的块根旁边的土挖开,看看附在旁边相连的子根有多少个了,摘掉多余的,过十天再把另一边的土挖开,再摘掉多余的,那么整个植物一共就留2到3个子根,因为留太多,它长不大,等到了秋天,再把这个子根挖出来,就叫生附子,因为还没经过炮制。

如果全株植物只留一个子根,那么这一个就会长的很大,这就叫天雄,所以天雄和附子是同一个植物,只不过天雄就是独一个,所以叫天雄,它的力量比较强,营养都在这一根上了。

如果子根不去掉那么多,都让它长会怎么样呢?那么每一个都会很小,这叫侧子,力量比较小了。

(2)附子的种类生附子我们一般不敢用,因为毒性太大,有很多的炮制方法,它的目的都是为了把附子的毒性减低,因为毒性太强了,我们不敢用,一般情况下,不到救命的时候,没有十足的把握,谁也不敢用生附子。

张仲景的方子大家可以看一下,真正用生附子的情况很少,所以一般都是用炮制过的附子,去掉它的毒性,附子品种非常多,过去品种没有这么多,比如现在有盐附子,黑附片,姜附,半附片。

《本草求真》:附子“通行十二经”

《本草求真》:附子“通行十二经”

《本草求真》:附子“通行十二经”附子“通行十二经”一说,见于清代医家黄宫绣所著《本草求真》一书,其云:“附子味辛大热,纯阳有毒,其性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为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

”黄氏对中药附子功能持如此评价,确令人玩味。

一、关于“通行十二经”的含义“通行十二经”者,应谓人身手足三阴三阳,其外而皮肤肌肉,内而五脏六腑、筋脉骨髓,当无所不赅,查阅本草诸书,药性能有如此广博者,鲜也,正出于此,古代医家从长期之临床实践中观察记述了附子这一药理特性。

如《汤液本草》:“…浮中沉,无所不至,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

”《别录》:“…为百药之长。

”《本草正》:“附子,因其性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回阳气。

”《本草经读》:“附子,味辛气温,火性速发,无所不到…”“附子能使自上而下而脉生,周行通达而厥愈。

”《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要药,外达皮毛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

”《本草经疏》:“附子气味,皆大辛大热,…其性走而不守。

”《本草备要》:“附子辛甘有毒,大热纯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

能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治三阴伤寒,中风、中寒、气厥、痰厥、咳逆、呕哕、噎膈、脾泄、冷痢、寒泻、霍乱转筋、拘挛风痹、症瘕积聚、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小儿慢惊,痘疮灰白,痈疽不敛,一切陈寒痼冷之征,……。

”从以上部分医药学专书记载,可见中药附子是一味潜力颇大的药物。

二、以附子组方之方剂分析中药用之于临床治疗,多以组方的形式出现,为了反映附子之临床药理效应,尤其擅长“通行十二经”的特点,笔者收集了部分以附子组方的古方,作一粗略归类,以兹佐证。

其归类之出发点在于,附子一药既能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那么以附子组方用之临床,必然能广泛取效于人体内外上下不同病位,为此,分两部归类:第一部分以反映附子作用于人体各局部病变的方剂;第二部分以反映附子作用于人体整体阴阳的方剂。

唐宋元医家对附子的论述与应用

唐宋元医家对附子的论述与应用

唐宋元医家对附子的论述与应用唐宋元医家对附子的论述与应用汉中附子研究所刘志超编(一)春秋·范蠡《范子计然》附子,出蜀武都,中白色者,善。

乌头,出三辅,中白者,善。

(二)汉·无名氏《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

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生山谷。

(三)魏晋·吴普《吴普本草》附子,名莨。

神农:辛。

岐伯、雷公:甘,有毒。

李氏:苦,有毒,大温。

或生广汉。

八月采。

皮黑,肌白。

(四)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附子,味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

又堕胎,为百药长。

生犍为及广汉。

八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

(五)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附子,味辛、甘,温、大热,有大毒。

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

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

又堕胎,为百药长。

生犍为山谷及广汉。

八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

(地胆为之使,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乌韭。

)附子以八月上旬采也,八角者良。

凡用三建,皆热灰炮令坼,勿过焦,惟姜附汤生用之。

(六)南北朝·雷zaozi003《雷公炮炙论》附子,雷公云:凡使,先须细认,勿误用。

有乌头、乌喙、天雄、侧子、木鳖子。

乌头少有茎苗,长身乌黑,少有旁尖;乌喙皮上苍,有大豆许者,孕八九个周遭,底陷,黑如乌铁;天雄身全矮,无尖,周匝四面有附孕十一个,皮苍色,即是天雄;并得侧子,只是附子旁,有小颗附子如枣核者是;木鳖子只是诸喙、附、雄、乌、侧中毗患者,号曰木鳖子,不入药中用,若服,令人丧目。

若附子,底平、有九角、如铁色,一个个重一两,即是气全,堪用。

屋下平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于中一宿,至明取出,焙干用。

夫欲炮者,灰火勿用杂木火,只用柳木最妙。

无滥无遗用附子

无滥无遗用附子

无滥无遗用附子附子是临床上一味重要的中药,《神农本草经》虽列之下品,但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却把它应用得十分自如且得力,可谓出神入化,充分发挥了其温经散寒、止痛,通脉、强心、回阳救逆等功效,开后世扶阳学说之先河。

《伤寒论》一个“寒”字,已寓温阳治法之不可或缺。

后世凡宗仲景法用附子者,往往效验昭彰,甚至可挽救危急之症,但如不明其机窍,而用失其宜,则多谓可“祸不旋踵”。

故历代以降,中医界有人畏乌附为蛇蝎,避之不用或少用,似将之遗忘或束之高阁,因噎废食,此诚为憾事。

附子的使用范围要正确地使用附子,做到不滥用也不遗漏用,就必须先弄明白附子之性。

附子性温,味辛烈而气雄健,沉著而柔,以气为用,兼入血分,有毒,入心、脾、肾经,驱寒不避虚实,可伸阳、振阳、助阳、回阳,是公认的扶阳第一要药。

邹润安曰:“沉而柔者,无处不可到,无间不可入。

”故《本经》言其上则“风寒咳逆上气”,中则“癥坚积聚、血瘕”,下则“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无一不能治。

附子实兼备乌头和天雄二物之长,既能外达腠理(如乌头之发散),又能内入筋骨(如天雄之敛藏),故其用较二物为广。

明代医家虞抟认为“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失散之元阳”。

用附子之大旨,即其所针对的病机应是阳虚阴壅,或阳消阴长,或阳衰阴逆,或阳衰不能化阴,或阴盛迫阳等。

其所表现的症状如腹痛,腰脚冷弱,手足拘急疼痛,小便不利,腹满;产后中风兼项强,烦躁;下后胸满恶寒;水肿、肾厥头痛;小儿慢惊;暴泻脱阳,霍乱转筋等阳虚之证。

另外,据卢崇汉先生讲,“阴虚的本质仍然是阳的不足,这是由于阳气化生阴精的功能受到影响”,“所以,对于阴虚病人,只要姜、桂、附配伍适当,不但不禁用,反而能起到辅助协同作用”。

这样,就大大扩充了附子的使用范围,突破了教科书上所讲的附子的应用与功效,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

看仲景如何用附子既然张仲景是最早和善于使用附子者,我们就有必要探寻其是如何应用附子的。

从古代本草文献看附子的应用

从古代本草文献看附子的应用

从古代本草文献看附子的应用史瑞锋, 初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110032)摘要: 历代本草的研究发展都与临床应用密不可分, 它既是对前一时期临床应用的总结与补充, 又能指导当代以及后世的临床使用。

以时间为线索, 对历代主流本草中所记载的附子功用进行总结与归纳, 并提出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本草学的发展折射了中药的临床应用的进展, 每一个历史时期, 每一味中药功效的扩展, 都是对前期临床应用的总结。

通过对古代本草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对中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附子作为一味重要温里药, 《本经》称它为“百药之长[1]”, 张景岳称其为“药中四维[2]”,近代兴起的一个中医独特流派———“火神派[3]”更是以大剂量、广泛地应用附子屡起重疴而著世, 因此从古代本草文献中寻找附子应用指征具有现实意义。

1 文献来源以九五期间国家重要的电子出版物《中华医典》[4] 为检索来源, 以“附子”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的“本草类/ 综合本草”下进行检索, 共检索出997 条,剔除检出的白附子、香附子条目、乌头类条目并将各时代主流本草中所载的附子的药效主治进行统计备用。

2 统计与分析2. 1 唐代以前本草( 包括唐代) 对附子的应用这个时期的本草著作主要有以《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为代表。

附子味辛、甘, 温、大热, 有大毒, 其中《神农本草经》中描述附子的应用有7 个,即主风寒咳逆邪气, 温中, 金创, 破症坚积聚, 血瘕, 寒湿, 踒拘挛, 脚痛不能行步; 《本草经集注》附子的主治与功效有16 个, 新增: 膝痛, 脚疼冷弱, 腰脊风寒, 心腹冷痛, 霍乱转筋, 下痢赤白, 坚肌骨, 强阴, 堕胎; 《新修本草》附子的主治与功效有16 个, 同上。

在药物七情方面, 地胆为之使, 恶蜈蚣, 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乌韭。

在配伍方面, 皆须甘草, 或人参、干姜相配正以制其毒故也, 唯姜附子汤及膏酒中生用, 其余皆灰火炮炙, 令微坼, 削去黑皮乃秤之。

医家又爱又恨的药物――古代医家应用附子的经验

医家又爱又恨的药物――古代医家应用附子的经验

医家又爱又恨的药物――古代医家应用附子的经验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

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

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

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炮附子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

一般用一枚(约9g)或一两(约3g),多则用三枚(约27g)或六两(约18g)。

常与干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配伍,树立了附子应用的规范。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

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

宋代有关附子的创新方增多。

如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

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三生饮,由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木香等组成,为治疗中风偏瘫语謇之名方。

还有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

明代的陶华在《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特别是方中有麝香,增强了附子的温通开窍作用。

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附子'附方'下记录了可以治疗的104种病证,并含有配方。

还记述了三位常服用附子年至耄耋仍'康健倍常'的验方。

李氏认为,'他人服一粒即为害,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规概论也。

'这种从实践经验中悟出的论断,诚实可信。

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乃治病保命之要)。

并依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医家推崇为调节肾阴阳代谢的代表方剂。

先秦至唐对附子的认识和使用

先秦至唐对附子的认识和使用

先秦至唐对附子的认识和使用原创:杨凯志超编录汉中附子先秦至唐对附子的认识和使用———兼论中药材发展演变规律杨凯,于赓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要]先秦至唐对附子的认识和使用经历了种种嬗变。

从“凶毒之药”到“百药之长”,人们对附子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具体化。

附子的药用价值不断被发掘出来。

此外,附子还被广泛运用于酿酒技术、农业生产、佛教道教和节日习俗中,其功用日益多样化和日常化。

借此可以窥见中药材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如药物与毒物、药与非药之关系; 医书记载之传承与整合; 中药材功用泛化、日常化等等。

今人研究我国古代对附子认识和使用,多从秦汉时期考镜源流,着重于依据历代医书药典考察其药用价值的演变。

如叶俏波、邓中甲的《附子运用的历史沿革》,秦凯华、宋健平、叶俏波的《附子功效的本草考证》[1],王新刚、刘敬花的《从古代本草文献探讨附子的临床应用》[2]均认为,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然而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可能已经开始认识附子。

从那时起,附子的功用越来越广泛,还被频繁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其他领域。

1 药之凶毒———对附子的认识发展过程有学者认为,“唐以前,古人对于乌头、附子及其他衍生药物的关系有所混淆。

”[3]实际上,此期对于附子的基本属性,以及它与乌头、乌喙、侧子、天雄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1. 1 对附子的毒性的认识《史记》[4]载,“苏秦曰: ‘臣闻饥人所以饥而不食乌喙者,为其愈充腹而与饿死同患也。

’”此处《正义》对“乌喙”的注释是: “《广雅》云,爑,奚毒,附子也。

一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

”而《索隐的注释则是,“音卓,又许秽反。

今之毒药乌头是。

”苏秦卒于前 284 年,是战国时期人。

这说明,战国时期已经对乌喙、附子有所认识,而且首先是从认识它的毒性开始。

成书于西汉初的《淮南子》云: “天下之物,莫凶于奚毒,然良医汇而藏之,有所用也。

附子历史渊源

附子历史渊源

附子历史渊源附子系常用药物之一。

它作为药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周代(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256年)就已经用来治病,并指出附子是一种毒性植物药。

到了公元前220年《神农本草经》记载了附子的性能效用,并列为下品;继该书之后,历朝历代的医药学家,对附子的名称、产地、栽培、采集、炮制、成分、药理、适应症、临床应用以及毒性等诸多方面,均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我们后来者学习与应用,提供了正反两方面借鉴。

关于附子来历,曾有过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附子是山中的一种野生植物,没被人们发现它的价值。

那时候乾元山一带的人体质很差,生病的多,冬天又特别寒冷,到了冬天有不少人被冻死了。

在金光洞修炼的太乙真人很同情民间的疾苦,就提炼丹药给穷人治病。

可是生病的人多,炼的丹药往往不够用。

太乙真人发现山里长了一种野苗苗,根底长了一个圆果子,可以加工成一种乌黑发亮的片子。

太乙真人就把这种药片叫做乌药。

人吃了这种药能增强体力,冬天吃了又能起防寒的作用。

太乙真人就把这种药的加工方法教给了乾元山一带的人。

后来他又收了哪吨做徒弟,师徒俩又在原来加工乌药的基础上再创造新方法进行加工,加工出了一种药效比乌药更高的新药来。

人们误以为太乙真人和哪吨是两父子,便把这种新药称为“父子药”。

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师徒关系,于是就把“父”字改为“附”字,称这种药为“附子”。

四川江油栽种附子,始于宋代以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

由于因土壤气候适宜种植,又有传统栽培技术和独特的加工工艺,所以江油特产的盐附子和附片可谓是道地药材。

近年来,国内外虽有很多部分地区引种附子,但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栽培技术和制作工艺各异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其质量、疗效均较江油地道附子稍有逊色。

由于其历史悠久,乃为驰名中外的地道药材。

解放前,在江油附子市街的附片局,石牌面上有一副对联写得好:“裕国通商,回阳返本”。

由此可见,附子主产于四川江油市(中坝),即道地药材川附子的产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代本草文献看附子的应用史瑞锋, 初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110032)摘要: 历代本草的研究发展都与临床应用密不可分, 它既是对前一时期临床应用的总结与补充, 又能指导当代以及后世的临床使用。

以时间为线索, 对历代主流本草中所记载的附子功用进行总结与归纳, 并提出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本草学的发展折射了中药的临床应用的进展, 每一个历史时期, 每一味中药功效的扩展, 都是对前期临床应用的总结。

通过对古代本草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对中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附子作为一味重要温里药, 《本经》称它为“百药之长[1]”, 张景岳称其为“药中四维[2]”,近代兴起的一个中医独特流派———“火神派[3]”更是以大剂量、广泛地应用附子屡起重疴而著世, 因此从古代本草文献中寻找附子应用指征具有现实意义。

1 文献来源以九五期间国家重要的电子出版物《中华医典》[4] 为检索来源, 以“附子”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的“本草类/ 综合本草”下进行检索, 共检索出997 条,剔除检出的白附子、香附子条目、乌头类条目并将各时代主流本草中所载的附子的药效主治进行统计备用。

2 统计与分析2. 1 唐代以前本草( 包括唐代) 对附子的应用这个时期的本草著作主要有以《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为代表。

附子味辛、甘, 温、大热, 有大毒, 其中《神农本草经》中描述附子的应用有7 个,即主风寒咳逆邪气, 温中, 金创, 破症坚积聚, 血瘕, 寒湿, 踒拘挛, 脚痛不能行步; 《本草经集注》附子的主治与功效有16 个, 新增: 膝痛, 脚疼冷弱, 腰脊风寒, 心腹冷痛, 霍乱转筋, 下痢赤白, 坚肌骨, 强阴, 堕胎; 《新修本草》附子的主治与功效有16 个, 同上。

在药物七情方面, 地胆为之使, 恶蜈蚣, 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乌韭。

在配伍方面, 皆须甘草, 或人参、干姜相配正以制其毒故也, 唯姜附子汤及膏酒中生用, 其余皆灰火炮炙, 令微坼, 削去黑皮乃秤之。

2. 2 宋元时期本草对附子的应用这个时期的本草著作主要以《证类本草》、《汤液本草》为代表。

《证类本草》中描述附子的应用36 个, 新增(20个) :耳聋, 喉痹, 风疹, 疔疮肿甚, 偏风半身不遂, 冷癖疰, 口噤卒不开, 卒忤, 呕逆翻胃, 久患口疮, 热病( 吐下水及下利,身冷脉微, 发躁不止) ,元脏伤冷及开胃, 脚气连腿肿满、久不瘥, 大泻霍乱不止, 眼暴赤肿( 碜痛不得开, 又泪出不止) ,耳聋风、牙关急不得开, 阴盛格阳伤寒, 头痛, 头风。

常配伍酒、醋、盐、葱、姜、枣、蜜、茶、绿豆等。

《汤液本草》为元代王好古代所著, 当时已有药物归经理论, 因此从气、味、升降浮沉、归经描述药物较多, 附子气热,味大辛, 纯阳。

辛、甘, 温, 大热, 有大毒。

通行诸经引用药。

入手少阳经三焦、命门之剂, 性走而不守, 浮中沉无所不至, 为阳中之阳, 故行而不止, 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 新增主治经闭。

配伍白术, 为治寒湿之圣药, 湿药中少加之, 通行诸经引用药也。

2. 3 明清时期本草对附子的应用这个时期的本草著作非常多, 既有本草巨著《本草纲目》, 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 又有以医家个人临床诊治经验为基础的小型本草, 例如《本草蒙筌》、《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备要》、《本草新编》、《神农本草经读》、《本草求真》等等。

《本草纲目》中描述附子的应用有129 个, 比前述本草中新增93 个: 湿淫腹痛, 胃寒蛔动, 脊强而厥, 阴毒寒疝, 中寒中风, 痰厥气厥, 柔痓癫痫, 小儿慢惊, 风湿麻痹, 肾厥头痛, 暴泻脱阳, 久痢脾泄, 寒疟瘴气, 久病呕哕, 反胃噎膈, 痈疽不敛, 久漏冷疮, 虽身大热而脉沉, 厥冷腹痛、脉沉细, 唇青囊缩, 气虚热甚, 脉微细、但欲寐、小便色白,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 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 伤寒已发汗不解、反恶寒, 昼日烦不得眠、夜而安静、脉沉微, 房后受寒( 少腹疼痛, 头疼腰重) ,腹痛身冷, 疟疾寒多, 口眼㖞斜, 产后中风, 言语謇涩, 遍身麻痛皮肤瘙痒, 妇人血风, 头痛目眩, 肠风脏毒、下血不止者, 痛风挛搐、颐颔不收, 诸风痫疾, 涎壅厥逆, 小儿项软,小儿囟陷, 手足麻痹, 瘫痪疼痛, 腰膝痹痛, 打扑伤损闪肭、痛不可忍, 风痹肢痛, 十指疼痛、麻木不仁, 搜风顺气, 风毒头痛, 头痛连睛, 偏正头痛, 头面多汗恶风, 气虚头痛, 鼻渊脑泄, 耳鸣不止、无昼夜者, 聤耳脓血, 风虫牙痛, 中寒昏困, 小肠气痛, 心痛疝气, 手足逆冷、不仁身痛不能眠, 肋心腹皆痛, 腹痛肠鸣, 阴疝小腹肿痛, 胃冷有痰, 脾弱呕吐, 痎疟, 小便虚闭、两尺脉沉, 阴水肿满, 大肠冷秘, 老人虚泄不禁,冷气洞泄, 阳虚吐血, 溲数白浊, 虚火背热、虚火上行、背内热如火炙, 经水不调, 血脏冷痛, 断产下胎, 折腕损伤, 痈疽肿毒, 痈疽肉突, 足钉怪疾, 久泻尫羸, 脐风撮口, 木舌肿胀, 牙痛难忍, 奔豚疝气作痛, 阴囊肿痛。

常配伍麻黄、细辛、生姜、干姜、甘草、葱白、芍药、人参、南星、木香、糯米、黑豆、荆芥、青矾、五灵脂、全蝎、雄黄、威灵仙、绿豆、白僵蚕、巴豆、朱砂、茴香、山栀、延胡索、半夏、大黄、丁香、生地、沉香、薏苡、赤石脂、山药、肉蔻、莲子、白术、当归、薄荷、龙骨、牡蛎、蜈蚣、麝香、龙脑等。

其它明清本草与《本草纲目》相比新增应用主治78 个, 其中《本草新编》31 症: 脾阴不足、饮食无味, 喜饮冷浆及鲜果, 血虚腹痛、按之即止, 火炎欲呕, 干霍乱, 大疟寒热并盛, 老人精绝, 阳痿, 少年纵欲伤精, 阴精不守, 精滑, 脑漏, 妇人血枯无子, 血枯经闭, 肾虚小便余沥, 梦寐纷纭, 行履重滞, 痹症, 中风僵仆不语, 中风口眼歪斜: 中风言语謇涩, 中风半身不遂, 中风痰多神昏, 阴症痈疽未溃。

《本经逢原》23 症: 气虚热甚, 肥人多湿, 身体疼烦不能转侧, 风虚头重眩, 心下痞而恶寒汗出, 胁下偏痛、发热、脉弦紧, 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 四肢疼痛自利、利下、脉微。

若厥逆无脉, 干呕而烦, 面色赤妊娠脉弦、发热, 胎胀、恶寒, 小腹如扇, 安胎, 夹阴头痛, 自汗, 痰饮食积瘀, 血壅塞胃口, 寒痰胃冷, 痈疽不敛, 峻补元阳。

《本草求真》17 症: 四肢厥逆、直过肘膝不温, 唇与爪甲青黑、欲引衣倦卧, 二便清利、不渴, 腹痛泄利清谷, 凛凛面如刀刮, 口吐涎沫, 干呕呃逆、脉来沉细无力, 肾气上攻、头项不能转移, 小腹紧痛,外肾搐缩, 面黑气喘, 冷汗自出。

《本草撮要》2症: 手足冻裂, 吐胶痰。

《得配本草》 4 症: 两足心凸肿,头黑硬如钉, 胫骨生碎孔、骨髓流出不止, 身发寒颤, 但思吃酒、不想饮食。

3 附子的临证探讨通过以上统计, 可以看出在历代本草中, 附子的应用非常广泛, 高达206 症, 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7个翻了近5 倍, 这是中医理论的发展与一千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相互融合的结果。

对上述206 个症状进行辨别总结, 其中: 痛证38 个占18%; 寒证32 个占15%;风证31 个占15% , 有热、肿、渴、呕吐、烦躁表现的为30 个占14%; 痰、湿证23 个占11%; 血证15 个占7%; 其它包括脉证、汗证、痈疽、疔疮、耳聋、喉痹等占20% 。

经分析, 通常在下列几种情况下, 可以考虑使用附子。

3. 1 对虚寒引起的诸症附子多为主药附子气温,性大热, 善于祛五脏寒, 由气虚、阳虚引起的内寒诸症,均可以应用附子。

临床可见畏寒肢冷, 漏汗自汗, 舌润苔白, 手足易冷, 呕恶下利, 便不成形, 腹部隐痛, 头身痛, 心悸, 奔豚, 喘咳, 痰声漉漉, 口不渴、喜热饮, 脉沉弦、沉滑、重按无力等。

常与人参、黄芪、甘草、干姜、以及淫羊藿, 补骨脂等补肾药相配伍。

3. 2 对风寒湿三者引起的病症附子为配用缪希雍曰: “附子, 《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 寒湿踒躄, 拘挛膝痛, 脚疼冷弱, 不能行步, 以此诸病, 皆由风寒湿三邪客之所致也。

邪客上焦则咳逆, 邪客下焦则成踒躄, 拘挛膝痛, 脚疼冷弱, 不能行步。

此药性大热而善走, 故亦善除风寒湿三邪, 三邪祛则诸证自瘳矣[5] 。

”甘草附子汤证, 附子汤证, 三生饮证就是其中的代表。

临床可与祛风散寒药相配伍。

3. 3 少量使用配伍补益药附子可作引经用附子气味辛、甘, 性大热。

阳中之阳也。

其性浮中有沉, 走而不守, 因其善走诸经, 故曰与酒同功[6] 。

故虞抟曰:“附子禀雄壮之质, 有斩关夺将之气, 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 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 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 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7] 。

”临床可与各类补益剂相配伍。

3. 4 对于阴盛格阳虚阳外越寒厥阴厥证附子用量宜大这种情况常伴有热证出现, 临床须与阳明热证,阴虚热证、热厥、阳厥相区分, 一但用错, 生死攸关。

陈士铎曰: “夫附子, 阳药也, 以阳治阴, 最为相宜, 以阳治阳, 自然相恶。

阳主热, 而阴主寒, 有如冰炭, 何至错误。

惟阳似阴, 而阴似阳, 以假乱真, 往往杀人, 惨于刀刃也[8] 。

”仲圣的通脉四逆汤证、白通汤证、白通加猪胆汁、真武汤证、麻辛附子汤证都有热证表现, 辨证尤须精准。

此种情况, 常配伍引火归原的肉桂, 潜镇的龙骨、牡蛎、龟甲, 以及通阳的葱白、薤白等。

在服法上须冷服, 或用反佐药, 如黄连、猪胆汁、童便等。

3. 5 对于阴阳两虚证于补阴药中酌加附子例如仲景的肾气丸, 酌加附子与肉桂, 取阳中求阴, 阳生阴长之意。

与此相仿还有刘河间的地黄饮子。

此外对于阳厥证, 热深厥深, 可于三黄石膏汤中加附子一片[8], 作反佐药使用。

3. 6 作为外用药使用附子可治疗某些疑难杂症例如, 醋浸塞耳, 可治耳聋风; 附子末, 津调, 涂涌泉穴可治背内热如火炙者; 去皮炮令拆, 以蜜涂上炙之, 令蜜入内, 含之, 勿咽其汁, 主喉痹; 大附子以水浸透, 切作大片, 厚三分, 安疮口上, 以艾灸之, 可治痈疽久漏, 疮口冷, 脓水不绝, 内无恶肉等。

此外附子味大辛, 发散之力虽不及乌头, 但对肾躁, 中风, 瘀血等证, 经过适当配伍, 均有较好的疗效。

笔者认为附子用于阴证无热表现的病症一般不易出错, 只有在真寒假热、阳证阴证疑似的情况下, 才容易出现差错, 所以临床辨证必丝毫无误, 至于阴证、阳证的辨别标准, 可以参阅《中医火神派探讨》一书, 必能有所裨益。

附子功效卓著, 关于其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毒理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