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密室逃脱”——净化密闭空间中CO的实验探究

合集下载

co中毒实验报告

co中毒实验报告

co中毒实验报告CO中毒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一氧化碳(CO)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并探讨其中毒机制,为预防和治疗CO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健康成年人志愿者10名。

2. 实验组与对照组: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人。

3. 实验条件:在密闭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温度保持在25℃,湿度保持在50%。

4. 实验过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暴露于一定浓度的CO气体和纯净空气中,每次暴露时间为2小时,共进行5次。

三、实验结果1. 实验组表现:实验组成员在CO气体暴露后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症状逐渐加重。

其中3名实验组成员在第3次暴露后出现意识模糊,丧失行动能力。

在第5次暴露后,实验组成员有2人出现昏迷状况。

2. 对照组表现:对照组成员在纯净空气中暴露后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

四、实验分析1. CO中毒机制: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其中毒机制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与CO结合形成CO血红蛋白,阻碍了氧气的运输和释放,导致组织缺氧。

此外,CO还会干扰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直接损害。

2. CO中毒程度与暴露浓度和时间有关:实验结果显示,随着CO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的增加,实验组成员的中毒症状逐渐加重。

这表明CO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暴露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3. 个体差异:实验组中有部分成员在较短暴露时间后就出现了严重中毒症状,而其他成员则相对耐受。

这可能与个体的生理差异、代谢能力以及暴露前的健康状况有关。

五、实验结论1. CO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CO中毒可导致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轻度症状,严重时还可引起意识模糊、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应高度重视CO中毒的预防和治疗。

2. 暴露浓度和时间是影响中毒程度的关键因素:暴露浓度和时间越高,中毒症状越严重。

3. 个体差异需要考虑:不同个体对CO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预防和治疗CO中毒时应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

CO教学设计

CO教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二课时)1、教材分析内容分析:关于一氧化碳的教学,教材主要通过一些课件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它的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

教材还注意到了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讨论的形式提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等一些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2、教学思路与设计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木炭的有关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比较、研究得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区别与联系,木炭、和一氧化碳这两种常见的还原剂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操作、现象等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有害气体的实验,注意培养学生能根据其性质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尾气处理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演示实验加深对一氧化碳毒性的理解,培养安全意识;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课件演示实验,强化实验操作的细节和规范;通过讨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尾气如何处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讨论交流、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氧化碳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探究,懂得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事物;培养勤于思考的科学习惯。

关注与一氧化碳有关的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为保护环境、美化地球献计献策。

二、教学内容分析设问质疑、呈示目标——通过课件(煤气中毒的新闻报道),引出教学任务(一氧化碳),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

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不同,决定了两者性质的差异,使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好奇)并对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

互动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

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装置

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装置

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装置简介: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

它具有高度的还原性,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CO的还原性质以及相关实验现象,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研究一氧化碳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性实验装置的搭建和实验操作,探索CO的还原性质,并分析实验结果,深入理解一氧化碳在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一氧化碳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够参与各种氧化还原反应。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一氧化碳气体与氧气反应的观察。

实验材料和设备:1. 一氧化碳供应器2. 气体收集瓶3. 氧气供应器4. 烧杯5. 火柴或点火器6. 过滤纸7. 实验台8. 试管架9. 试管夹10. 试管刷11. 密封胶带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一氧化碳供应器和氧气供应器分别连接到气体收集瓶上。

2. 准备实验样品: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放入烧杯中。

3. 点燃一氧化碳:使用火柴或点火器点燃烧杯中的一氧化碳气体。

4. 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一氧化碳燃烧的火焰颜色和火焰的强度,并记录下来。

5. 过滤烟雾:将过滤纸放置在试管架上,用试管夹夹住过滤纸的一端。

将过滤纸的另一端放在烧杯上方,将实验现象产生的烟雾过滤掉。

6.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过滤纸上的颜色变化,并结合之前观察到的火焰颜色和强度来分析CO的还原性质。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保持实验室的通风良好。

2. 在进行实验前,确保实验装置连接稳固,避免气体泄露。

3. 进行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火焰的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4.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洁实验装置和实验台,避免有毒气体残留。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述,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操作,并观察到了一氧化碳燃烧的现象。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一氧化碳燃烧时产生的火焰是蓝色,并且火焰呈现出一定的强度。

同时,我们通过过滤纸的观察发现,实验产生的烟雾颜色明显变黑。

柯洛克密室逃脱极限实验攻略

柯洛克密室逃脱极限实验攻略

柯洛克密室逃脱极限实验攻略摘要:1.引言2.柯洛克密室逃脱极限实验介绍3.关卡分析与攻略4.实用技巧与建议5.结语正文:【引言】柯洛克密室逃脱极限实验是一款备受玩家喜爱的解谜游戏。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运用智慧和勇气,克服各种困难,成功逃离密室。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享受游戏,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各个关卡的攻略,希望能为你的冒险之旅提供有益的帮助。

【柯洛克密室逃脱极限实验介绍】柯洛克密室逃脱极限实验是一款以悬疑、惊悚为主题的密室逃脱游戏。

游戏中,玩家将被困在一个充满谜题的房间,你需要寻找线索、破解谜题、解锁机关,一步步走向真相。

游戏共有10个难度逐渐升级的关卡,考验你的智慧和胆量。

【关卡分析与攻略】1.初级关卡:以寻找线索为主,解谜难度较低。

攻略:仔细搜索房间,留意细节,培养观察能力。

2.中级关卡:涉及一些简单的机关解锁,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

攻略:尝试与房间内的物品互动,学会运用物品间的关联性。

3.高级关卡:谜题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能。

攻略:梳理线索,善于总结规律,大胆尝试。

4.终级关卡:挑战玩家的极限,考验团队合作与应变能力。

攻略:充分沟通,分工合作,勇于担当。

【实用技巧与建议】1.截图记录线索:在游戏中,可以随时截图记录重要线索,以便后续参考。

2.创建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帮助自己分析和推理。

3.保持冷静: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冷静分析局势,寻找解决办法。

4.多尝试:不要怕犯错,多尝试不同的方法和组合,有时会意外解锁线索。

【结语】柯洛克密室逃脱极限实验是一款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游戏。

希望通过本文的解析,你能更好地应对游戏中的各种谜题,成功逃离每一个关卡。

净化密闭空间一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净化密闭空间一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净化密闭空间一氧化碳的实验探究作者:赵骏波梁京梅李书沐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8期摘要:一氧化碳(CO)是毒性很强的污染物。

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员安全为目标,笔者探索了净化密闭空间中CO的实践方法。

从有效、经济方面考虑,重点实验探究了基于不同pH值的氯化亚铜溶液(CuCl)对CO的吸收特性,发现强酸性CuCl溶液,能够比较好地吸收净化密闭空间中的CO,而且CuCl溶液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化学材料,还可以为分离和再生CO提供实验思路和新的应用。

关键词:一氧化碳氯化亚铜吸收绿色化学中图分类号:TD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a)-0095-02一氧化碳(CO)是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它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对人体生命带来极大危害。

然而,CO的产生,主要原因碳物质燃烧不充分。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工农业快速发展,随之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要问题,CO已成为工业中由于碳物质燃烧不充分排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排放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人民生活带来很多隐患,做好污染物CO的净化是现代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且,CO排放多发生在煤矿开采、爆破作业、瓦斯爆炸等密闭空间,在短时间由于释放大量CO,给环境中人员生命带来隐患。

另外,冬季寒冷,家庭的房间通风普遍差,遭遇取暖设备质量不合格,极可能造成全家人的CO中毒。

据统计,我国每年仅在冬天收治的家中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竟为上千人。

所以,如果能推广采用简单、经济的方法,迅速净化密闭环境空气中的CO,降低其含量,不仅可以减少工业排污量,改善大气环境,而且对保护家庭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密闭空间CO净化问题开展实验探究工作。

1 CO净化方法为寻找简单、高效的密闭空间CO净化实验方法,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在应对环境污染过程中一直积极探索。

目前,大型化工企业通常采用的净化CO方法有:(1)低温催化氧化法;(2)光催化法;(3)甲苯的吸收法;(4)亚铜溶液吸附法[1-2]。

(CO,C)还原实验的探究

(CO,C)还原实验的探究

还原实验的探究一、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操作】①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 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③集中加热; ④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 2↑ ⏹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木炭在反应C+2CuO 2Cu+CO 2↑中作还原剂。

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这是整套装置,但只需掌握虚线框中内容,并且下文的操作、现象、结论仅针对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

1-稀盐酸2-大理石3-碳酸氢钠溶液4-浓硫酸5-木炭6-氧化铜7-氢氧化钙溶液【实验操作】①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②点燃尾部酒精灯③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④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⑤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⑥最后熄灭尾部酒精灯。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 2【注意事项】①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②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③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④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退”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Cu+O 22CuO )。

救生舱内一氧化碳去除药剂去除性能的实验研究

救生舱内一氧化碳去除药剂去除性能的实验研究

救生舱内一氧化碳去除药剂去除性能的实验研究矿用救生舱可以在事故发生后为避险人员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赢得较长的待救援时间。

其中CO的去除是舱内空气净化系统的一项主要功能。

文章通过对救生舱特点的分析及市场调查,选定了两种CO去除药剂:非贵金属催化剂触媒和贵金属催化剂W905。

并对两种催化剂在无干燥剂及有干燥剂两种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CO去除实验。

分析比较了两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效果,得到添加干燥剂后触媒的活性时间与去除率均延长一倍,但使用中均极易失活;而添加干燥剂前后W905的去除率均可达到100%,将CO的浓度由50ppm降至24ppm所需时间缩短33%,去除效果远远优于触媒。

从而确定W905更适用于救生舱内的CO去除。

标签:救生舱;一氧化碳;空气净化引言矿难事故发生后,遇险人员在救生舱中等待救援时,由于矿井中空气逸入、人体新陈代谢、设备工作等原因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其中,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

[1-3]当救生舱内的CO浓度升高到人体能够承受的极限上限时,人体会出现轻度甚至中度的头疼和不适,有强烈的不愉快感,暴露时间不宜超过2h。

尤其开舱门进入救生舱内时,会涌入大量的CO,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尽可能快的将其降到人体的安全极限以下。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救生舱内CO去除药剂的性能。

[4-5]1 救生舱内CO去除药剂的选定救生舱在救援状态下,无外界电力供应,空间狭小,救援时间长,对CO去除效果要求高,因此,多采用催化转化法。

CO是一种中性气体,在正常条件下基本不与酸和碱发生反应,催化转化法是指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将CO转化为CO2[6]。

通过市场调查,本文主要选取了两种常温常压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触媒和贵金属催化剂W905 ,并在模拟矿井救生条件下,对两种催化剂进行去除性能实验。

[7,8]1.1 非贵金属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选定为浙江省江山市浙安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霍加拉特剂(别称:触媒),是经特殊加工而成的活性碳及铜、铁、银等化合物经高温反应而得,黑色条状。

净化密闭空间一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净化密闭空间一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95DOI:10.16660/ki.1674-098X.2017.28.095净化密闭空间一氧化碳的实验探究赵骏波1 梁京梅1 李书沐2(1.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 100102;2.中科院化学所 北京 100190)摘 要:一氧化碳(CO)是毒性很强的污染物。

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员安全为目标,笔者探索了净化密闭空间中CO的实践方法。

从有效、经济方面考虑,重点实验探究了基于不同pH值的氯化亚铜溶液(CuCl)对CO的吸收特性,发现强酸性CuCl溶液,能够比较好地吸收净化密闭空间中的CO,而且CuCl溶液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化学材料,还可以为分离和再生CO提供实验思路和新的应用。

关键词:一氧化碳 氯化亚铜 吸收 绿色化学中图分类号:TD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a)-0095-02一氧化碳(CO)是对血液和神经系统毒性很强的污染物,它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对人体生命带来极大危害。

然而,CO的产生,主要原因碳物质燃烧不充分。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工农业快速发展,随之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要问题,CO已成为工业中由于碳物质燃烧不充分排放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排放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人民生活带来很多隐患,做好污染物CO的净化是现代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且,CO排放多发生在煤矿开采、爆破作业、瓦斯爆炸等密闭空间,在短时间由于释放大量CO,给环境中人员生命带来隐患。

另外,冬季寒冷,家庭的房间通风普遍差,遭遇取暖设备质量不合格,极可能造成全家人的CO中毒。

据统计,我国每年仅在冬天收治的家中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竟为上千人。

所以,如果能推广采用简单、经济的方法,迅速净化密闭环境空气中的CO,降低其含量,不仅可以减少工业排污量,改善大气环境,而且对保护家庭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基于PowerPoint的化学密室逃脱设计——氧化还原反应

基于PowerPoint的化学密室逃脱设计——氧化还原反应

基于PowerPoint的化学密室逃脱设计——氧化还原反应基于PowerPoint的化学密室逃脱设计——氧化还原反应密室逃脱游戏在近几年中越来越受欢迎,人们可以在游戏中通过解密、破解密码等方式逐渐逃离密室。

而本文将以化学密室逃脱为主题,利用PowerPoint软件设计一个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密室逃脱游戏。

1. 游戏背景及目标在这个游戏中,玩家被困在一个实验室中。

该实验室中有许多化学试剂、设备和装置,需要通过解密谜题和进行实验来逃离。

玩家的目标是使用氧化还原反应解锁密码锁或打开机关门,最终逃离实验室。

2. 游戏规则玩家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室中的线索和提示,推断出正确的化学反应,并将反应物添加到实验器具中。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以设置一些捷径触发器,例如获取正确答案、解开密码锁等。

3. PowerPoint设计使用PowerPoint软件进行密室设计,可以设置游戏主界面、配音和音效、提示和线索、实验室区域等。

设计时可以运用动画效果和图片等元素,营造出真实的实验室氛围。

4. 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完成。

在密室逃脱游戏中,可以设置多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玩家需要根据线索和提示来推断所需的反应物,并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

例如,将游戏玩家引导至实验室中的第一个实验台,放置一些试管和化学试剂,其中包括硫酸和铜片。

提示中可以写道:“找到适当的反应物,使得铁离子(Fe2+)氧化成铁离子(Fe3+),将其滴入试管中。

”此时,玩家需要在实验台上找到一小瓶高锰酸钾溶液,用滴管吸取适量高锰酸钾溶液滴入试管内,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成棕色。

5. 解锁机关设计在游戏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设置一些机关门或密码锁,需要根据之前的线索和实验结果来解锁。

例如,玩家在进行完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后,可以得到一张化学方程式。

这个方程式可以作为密码,玩家需要在密码锁上输入正确的方程式来解锁。

如果输入正确,机关门将开启,玩家可以进入下一关继续挑战。

密闭小空间内CO净化方法探究

密闭小空间内CO净化方法探究

密闭小空间内CO净化方法探究佘阳梓;蒋彦龙;李俊;徐雷;邵翔宇【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1(036)009【摘要】对人体在密闭空间中产生CO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考察了人是否抽烟以及人的年龄对CO产生量的影响。

在研究国内外净化处理CO方法的基础上,对霍加拉特催化剂在模拟工况和真人工况下净化CO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在密闭空间中产生CO的量与人是否抽烟、年龄以及所处环境密切相关;霍加拉特催化剂在常温下可有效催化燃烧CO,其净化CO速率与CO浓度有关;霍加拉特催化剂在净化人体代谢产生的CO时,受其它代谢气体的干扰,其净化CO的能力受到抑制,不能有效催化人体代谢积累的CO。

【总页数】5页(P1519-1523)【作者】佘阳梓;蒋彦龙;李俊;徐雷;邵翔宇【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江苏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江苏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江苏南京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江苏南京210016;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公司,河南平顶山467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1.41【相关文献】1.密闭环境的有害气体净化--一种气体净化处理设备和方法 [J], 侯立安;左莉;刘晓敏2.密闭电石炉气净化技术的改进——废热锅炉替代干法净化工艺的实践 [J], 陆旭芝3.色谱法检测密闭空间内空气净化设备对丙烯醛的净化性能 [J], 郭晶晶;王娜;胡玉良;徐玲;王桃4.某设备内密闭小空间火灾数值模拟及分析 [J], 杨海;顾平道5.长距离小空间共同沟内大口径能源管道安装技术 [J], 曹晓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密室逃脱”——净化密闭空间中CO的实验探究

CO“密室逃脱”——净化密闭空间中CO的实验探究

CO“密室逃脱”——净化密闭空间中CO的实验探究
赵骏波;梁京梅;李书沐
【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
【年(卷),期】2018(000)005
【摘要】一氧化碳(CO)毒性很强,它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给人体带来极大危害。

CO主要由碳物质燃烧不充分而产生。

近年来工农业快速发展,随之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的问题,CO已成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赵骏波;梁京梅;李书沐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中科院化学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净化密闭空间一氧化碳的实验探究
2.密室逃脱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3.密室逃脱游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4.密室逃脱游戏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进展
5.网络综艺真人秀中受众体验对娱乐教育说服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网络综艺真人秀《密室大逃脱》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通入CO排净装置中的
空气。
3.点燃加热尾气的酒精灯。
4.加通入CO至装置冷却.
7.停止点燃精选尾ppt 气。
1
• 注:①先通入CO一会儿 ,是为了防止玻璃管 内的空气没有排尽,加热时发生爆炸.
• ②继续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却为止,是为了 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为氧化铜.
精选ppt
3
• 总之:"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也 说“先通后点防爆炸,先熄后停防氧化。”
• ③用酒精灯点燃是进行尾气处理:防止一 氧化碳污染空气,使人中毒.
• 注:此试验最好 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防止 没除净的CO使人中毒
精选ppt
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CO,C)还原实验的探究

(CO,C)还原实验的探究

还原实验的探究一、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操作】① 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②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③ 集中加热;④ 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 2↑ ⏹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木炭在反应C+2CuO 2Cu+CO 2↑中作还原剂。

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这是整套装置,但只需掌握虚线框中内容,并且下文的操作、现象、结论仅针对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

1-稀盐酸 2-大理石 3-碳酸氢钠溶液 4-浓硫酸 5-木炭 6-氧化铜 7-氢氧化钙溶液【实验操作】① 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②点燃尾部酒精灯③ 点燃酒精灯给玻璃管内的物质加热;④ 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⑤ 再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⑥最后熄灭尾部酒精灯。

【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一氧化碳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CO+CuO Cu+CO 2【注意事项】① 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② 一氧化碳“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③ 一氧化碳“早来”,酒精灯“迟到”的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④ 一氧化碳“晚走”,酒精灯“早退”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Cu+O 22CuO )。

实验室中一氧化碳还原氧气现象

实验室中一氧化碳还原氧气现象

实验室中一氧化碳还原氧气现象引言: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但它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毒气。

当一氧化碳与氧气相遇时,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一氧化碳还原氧气的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中一氧化碳还原氧气现象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一、实验现象: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种简单的实验来观察一氧化碳还原氧气的现象。

首先,我们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氧气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然后点燃一根火柴,将其放入容器中。

观察到火柴点燃后,产生了明亮的火焰,并且火焰能够持续燃烧一段时间。

这一现象表明,在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中,一氧化碳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将氧气还原为能够支持燃烧的氧气。

二、化学原理:1. 燃烧反应:一氧化碳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 O2 -> 2CO2从方程式中可以看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燃烧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一氧化碳是一种强还原剂,它能够将氧气还原成氧化碳。

2. 燃烧反应的能量释放:在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燃烧反应中,大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

这是因为在燃烧反应中,化学键被断裂,新的化学键被形成,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在一氧化碳和氧气的燃烧反应中,能量的释放使得火焰能够持续燃烧一段时间。

三、实验原理:在实验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被点燃后,会发生燃烧反应。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氧气还原为二氧化碳。

同时,大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形成明亮的火焰。

实验中容器的密闭性能够保证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充分反应,并且防止一氧化碳泄漏造成危险。

四、实际应用:一氧化碳还原氧气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气,其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将一氧化碳与氧气进行还原反应,能够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一氧化碳还可以作为燃料使用,例如在煤气灯中使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通过与氧气的反应产生热能。

总结:实验室中一氧化碳还原氧气的现象是一种令人着迷的化学反应。

co验纯防爆炸的方法和现象

co验纯防爆炸的方法和现象

co验纯防爆炸的方法和现象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 CO 验纯防爆炸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 CO 啊,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要是不小心没伺候好它,那可就麻烦啦!为啥要验纯呢?这就好比你要出远门,得先检查检查自己的行李带齐了没,别到时候缺这少那的。

CO 要是不纯,就跟那埋着的小炸弹似的,指不定啥时候“嘭”地一下就炸了,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那怎么验纯呢?这可得有点小技巧。

咱可以先收集一试管的 CO 气体,就像把那小精灵先抓住关起来。

然后呢,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这就好比给小精灵的家上了把锁。

接着,把试管移到酒精灯火焰附近,松开大拇指,听,“噗”的一声,这就说明 CO 比较纯啦。

要是没这声“噗”,或者听到了很响很尖锐的声音,那可就得小心了,这说明里面杂质不少呢,就像小精灵带了一群捣蛋鬼朋友,得重新再来一遍验纯的操作。

再来说说这防爆炸的事儿。

这就跟咱过日子一样,得处处小心。

比如,在使用 CO 之前,一定要保证周围环境安全,别有什么火源啊之类的,这就好比家里不能放太多易燃物一样。

还有啊,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能马虎大意,要是不小心把 CO 弄得到处都是,那可就危险啦!你想想,要是没做好验纯和防爆炸的措施,那不就跟走在雷区一样嘛!万一爆炸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不仅东西可能被炸坏,人也可能会受伤啊!这可不是吓唬你,这种事情可是发生过不少呢!所以啊,咱可得把这验纯防爆炸的方法牢记在心,就像记住回家的路一样。

咱平时做事也得这样,不能马马虎虎,得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

别小看这小小的 CO 验纯防爆炸,这里面可有着大学问呢!你说是不是?咱可不能因为觉得麻烦就不去做,或者随便糊弄一下,那可不行!就像盖房子,根基不打好,房子能结实吗?这 CO 验纯防爆炸也是一个道理,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保证安全呀!总之,CO 验纯防爆炸可真是重要得很呐!咱可得重视起来,不能掉以轻心。

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财产的保护,也是对身边人的负责呀!大家一定要记住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
利用低温催化氧化法对CO 进行净化时多采用Pt 和Pd 等贵金属进行,这些贵金属金属粒径小、分散度高、活性表面积大、表面能高。

采用贵金属催化剂Pt/SnO 2或Pd/SnO 2对降温后的CO 进行净化有一定的实验效果,但该方法成本较高。

光催化法工作原理简单,但需要二氧化钛(TiO 2)电极,利用TiO 2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对CO 产生光催化加速分解的原理,把CO 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该方法虽然原理简单,但需要非常干燥的工作环境,还要有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TiO 2电极,在常温环境中难以实施。

用甲苯吸收法看似简单,但甲苯使用不当易造成二次污染。

文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赵骏波梁京梅中科院化学所李书沐
———净化密闭空间中CO 的实验探究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把实验探究的目标锁定在采用绿色环保的亚铜材料进行化学吸附的方法上。

二、基于氯化亚铜化学吸附净化CO 利用亚铜材料对CO 进行净化和吸附,是因为Cu +能与CO 结合形成羰基络合物,氯化亚铜溶液(CuCl )在工业界属于“绿色化学”环保材料,其吸收CO 是基于化学反应CuCl+CO→Cu (CO )Cl。

Cu (CO)Cl 并不稳定,加热可以破坏配位键,从而又分解释放出CO。

所以,利用CuCl 溶液不仅可以吸收CO,还提供了回收利用CO 的思路。

实验前,我们进行了简单计算,0.5mlCO 理论上可以被约0.0009gCuCl 完全吸收。

按照以上原理,我们制定了CO 净化的实验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来到中科院化学所进行了以下两组对比实验。

实验一
1.将0.5gCuCl 配制成100mlCuCl 水溶液。

将1gCuCl 配制成100ml 水溶液。

2.在通风橱内,分别取15mlCuCl 溶液于烧瓶中,用翻口塞盖好,室温下分别向烧瓶中通满氮气,再分别通入30mlCO,根据容器瓶中通入CO 后CuCl 溶液的颜色变化程度和速度,判断反应进程。

结果表明,选用不同浓度的CuCl 水溶液吸收CO 时,CuCl 溶液呈中性时为淡绿色,反应后静置一段时间,颜色稍微变暗,但仍为浅绿色,颜色变化速度均不明显,说明反应不充分。

主要原因是,中性CuCl 溶液中Cu +很不稳定,吸附效果差。

实验二
1.选取盐酸作为CuCl 的稳定剂,在容量
瓶中分别配制。

2.将0.5gCuCl 配制成100ml 盐酸溶液,将pH 值调为4。

将0.5gCuCl 配制成100ml 盐酸溶液,将pH 值调为2。

3.在通风橱内分别取15mlCuCl 溶液于烧瓶中,用翻口塞盖好,再分别通入30mlCO,根据容器瓶中通入CO 后CuCl 溶液的颜色变化程度和速度判断反应进程。

结果表明,通入CO 后,pH 值为2的CuCl 溶液迅速变为蓝绿色,颜色变化非常明显。

pH 值为4的CuCl 溶液通入CO 后,反应速度和颜色变化介于pH 值为2的CuCl 溶液和中性水溶液之间。

这说明,酸性CuCl 溶液能更好地吸收CO。

三、实验结论
酸性CuCl 溶液能较好地吸收和净化密闭空间中的CO,而且溶液的酸性越强,净化效果越好。

采用酸性CuCl 溶液不仅可以净化废气中的CO,而且对吸附后的溶液进行有效处理后,还可以回收C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