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4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苏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下学期苏教版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高一语文下学期苏教版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启迪思维:
文章最后孟子指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 至焉”如何解呢?
一种超前夸张,表明了孟子行仁政的愿景 ……
就这幅当 代摄影,谈谈 社会、家庭和 我们应当为老 人做些什么才 符合孟子的“ 仁政”理想?
归纳文言知识
寡人之于国也 移其民于河东 于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对于 到 比 在 跟、与
归纳文言知识
通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无失其时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无:通“毋”,不 要 无通“毋”,不 要
颁同“斑”, 花白 涂同“途”, 道路
本课的成语:
弃甲曳兵 五十步笑百步
文章感知: 本文通过孟子与魏王的谈话,表明了 “仁政”主张 ,是不是一开始就指出的,在何基础上提出的?
先破后立,否定了魏王及邻国之政——比喻
“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本质一样:都不是“仁政”而是“ 暴政”,只是量不同:跑的距离不同而已 。
文章感知:
孟子的主要思想:
民本论 性善论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
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 yè)兵 (2)涂(“涂”通“途)”有饿piǎo(“莩”通“)殍” (3)鸡豚狗彘(zhì)之畜( xù) (4)数( cù)罟( gǔ)不入wū ( 洿 )池 (5)无(毋wú)失其时 (6)谨庠( xiáng )序之教 (7)颁( 斑 bān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悌 )之义
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数
例句
出处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高一语文苏教必修4(江苏专用)课件1.4 寡人之于国也

高一语文苏教必修4(江苏专用)课件1.4 寡人之于国也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请以战喻(介词,用) (3)以 以五十步笑百步(介词,凭,拿) 以时入山林(介词,按)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用) 填然鼓之(助词,补足音节) 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之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代词,这些) 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5)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副词,不过) 系向牛头充炭直(名词,同“值”,价格、价值)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6)于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在)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形容词,尽)
(7)胜
驴不胜怒,蹄之(动词,经得住,能承担) 日出江花红胜火(动词,超过,胜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形容词,优美的)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字形辨认 惠(恩惠) 慧(智慧) 罟(数罟) 罡(罡风) 詈(詈骂) 憾(无憾) 撼(震撼)
3.通假字 (1)则无 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勿”,不要) . (2)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同“斑”) .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同“敛”,收敛) . (4)涂 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2.探寻背景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攻城略地,征战不断,社会混乱,礼制崩坏,大国 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 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梁惠王三十五年(前 335),孟子应邀来到魏 国,梁惠王迫不及待地向孟子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寡人之于国也》 就是孟子与梁惠王之间的一次对话。 3.文体知识 诸子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 说文。 从语言形式来看,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朴到 开拓。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 周密的论说文。如春秋战国之交的《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 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战国中期 的《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 而到了战国末期,以《庄子》《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的论说文逐 步兴起并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专题《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专题《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1

研讨第一部分(1)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
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没有像 考察 饥荒,荒年
国君谦 称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
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
这样
当 权 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者
更加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 国也,尽心焉耳矣。河
用于主语与介词结构之间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 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
多于邻国也。”
助词:主谓之间
特殊句式
1、或……或…… 有的……有的……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 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例子: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有些峰峦得着阳光,有些峰峦得不着。 2、直 …… 耳,是 …… 也 只是……罢了,这是……
“不违农时,谷不可
耽误 粮食 吃完。胜,尽 细密的网 池塘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
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细网不进池塘,鱼类就 会吃不完。斧头按一定 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 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 与鱼鳖吃不完,木材用 不尽,这就使百姓对生 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 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 什么不满,这就是王道 的开端。”
《孟子》
•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 子的思想。其中主要是对话 式论辩文,每章围绕一定的 中心展开。它的写作特色主 要有:(一)善于雄辩,具有气 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 畅的风格;辩论方式多样, 逻辑谨严。特别是发问方式 灵活多变。(二)善用比喻和 寓言引君入毂,陈述事理, 辩论是非。
听朗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赏析:本段用排偶句式有何表达效果?
连用“不可胜…… 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 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 力。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专题一《寡人之于国也》 (共100张PPT)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专题一《寡人之于国也》 (共100张PPT)

第9章 扩孟声系子统调的音 仁政思想
一、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 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二、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 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孟子》——乱世的哲思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 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 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 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与《论 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 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儒家的经 典著作之一。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 近 作 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
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思想家、教育家。相 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 庭贫困。据《史记·孟子列传》载,他是子思(孔 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魏等 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 孟子颂“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远离 实际而不被采纳。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轲之 门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七篇”。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 说。他重视民心向背,主张“民贵君轻”。他把 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仁、义、礼、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孟子长大后,被孔 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 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 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 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 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 是 有 人 类 以 来 最 伟 大 的人, 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 想。

2018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1单元《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2018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1单元《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 )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 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 而幽香( ) . 野芳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 . (5)发 其志士之悲哉( 扼腕墓道,发 . 使人发书至赵王 ( ) . 于畎亩之中( ) 舜发 . 百中 ( ) 百发 .


民之多于邻国也( 则无望 . 吾尝跂而望矣( ) . ( ) (6)望以绝秦望 . 尊( ) . 先达德隆望 ( ) 在丁卯三月之望 .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 ( )
(6)动词,希望/动词,向远处看/名词,念头/名词,名望、声望/名词,农历 的每月十五日 (7)语气词,不译/疑问代词,哪里/疑问副词,何必/兼词“于
之”,在这件事上/代词,他,代毛一鹭/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填然鼓 之 . (2)树 之以桑 . (3)五十者可以衣 帛矣 . (4)然而不王 者 . (5)谨 庠序之教 . (6)是使民养生 丧死 无憾也 . . ( ( ( ( ( (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王廷相 5.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 吴书》)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粟 ( . 洿 池( . 鸡豚 ( . 庠 序( . ) ) ) ) 曳 兵( . 衣帛 ( . 狗彘 ( . 孝悌 ( . ) ) ) ) 数罟 ( . 鱼鳖 ( . 饿莩 ( . 五亩之宅 ( . ) ) ) )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第一模块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苏教必修4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第一模块寡人之于国也课件 苏教必修4
今义: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④王无罪 岁 .. 古义:不要归罪于。 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罪过。
六、特殊句式
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②非我也,岁也(判断句)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④树之以桑(介词结构后置)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后置)
七、名句名篇 谷不可胜食也 。_______________ 数罟不入洿池 , ①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 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 __________________ 可胜用也。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五亩之宅,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 起来感到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 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 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思考】 这首诗通篇句首都用叠字,且富于变
化,有良好的表达效果,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王好 战 (hà o) 弃甲曳 兵而走(yè ) . . 数罟 不入洿 池 (cùɡǔ wū) 养生丧 死无憾 (sānɡ) .. . . 衣帛 (bó ) 鸡豚 狗彘 (tú n zhì ) . . . 谨庠 序之教 (xiá nɡ) 孝悌 之义(tì ) . . 然而不王 者 (wà nɡ) 涂有饿莩 (piǎo) . .
五、古今异义 ①河内 凶 .. 黄河北岸的魏地。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越南首都。 ②则无望 民之多于邻国也 ..
不要盼望。 古义: 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希望。 ③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教版:1.4寡人之于国也(共37张PPT)课件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苏教版:1.4寡人之于国也(共37张PPT)课件
大家好
1
寡人之于 国也
2
孟子
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 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 故有斯人慰寂寥。

[赏析]这是王安石借孟子抒发情志的诗。这首 诗开头两句,是说诗人把逝去的孟子以及他留下的 作品视为精神寄托、精神支柱;把孟子的“风标”,即品 格,视为楷模。暗示了诗人要继承孟子的事业,推行其 政治主张,实现变法革新的抱负。最后一句,古人(孟 子)视“我”为朋友,安慰“我”,温暖“我”,感动“我”,使 “我”寂寞的心灵充满活力,故始终以“天变不足畏,祖 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的气魄,不屈不挠,
9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填然鼓之(助词,补充音节) 王道之始也(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 (7)之 立性) 五亩之宅(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他们,指百姓) 请以战喻(介词,拿,用) (8)以 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 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拿,用)
【目标一】 理清行文思路,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1.文章开篇,梁惠王提出了什么疑问? 提示“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但“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梁惠王 的“移民移粟说”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态?应如何看待梁惠王的这些做 法? 提示(1)自我表白,“尽心”治国,高度肯定,近乎陶醉。(2)梁惠王“拆 东墙,补西墙”的救灾措施,并非从根本(发展经济)上来解决百姓疾苦。 3.本文体现了孟子的哪些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 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4.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以看出孟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政治家、辩论家。擅设喻,聪明机智;求王道,爱民重民;敢讥讽1,5 无畏无私。

苏教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共62张PPT)

苏教必修四课件: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共62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 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做比喻,说明梁惠王 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兵
(1)弃甲曳兵而走
兵器:
(2)上使外将兵
军队
(3):可汗大点兵 士兵
(3):兵旱相乘 军事、战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 凶
逢凶化吉
(1)不吉祥、不幸: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庄稼收成不好
汉初遭冒顿凶黠
(3)凶恶、残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翻译第二段: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孟子对曰:“王 请:请允许我。
好战,请以战喻。 喻:打比方。
填然:击鼓声。
填然鼓之,兵刃 鼓:击鼓,名→动。 既接,弃甲曳介凭兵词借,。 之:音节助词。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导入新课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 《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 。作为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 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 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那 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近孟子,学习他的《寡人之 于国也》。
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孟子名 轲,字 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 学派代表人,后人把 他与孔子合称 孔并孟尊 称他为 ,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
仁、政 民贵君思轻想 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昔孟母,择邻处;
童 年
子不学,断机杼。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15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15张)

背景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 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 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 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 之急。
孟子见梁惠王
第一次: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 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 已矣。”(孟子观点:仁义比利益重要)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
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
之民至焉。”
返回
1.本文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2.孟子的“王道”具体指什么? 3.孟子是如何说服惠王的?
制作 11
2008年上学期
第1段
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什么疑问?
民不加多
预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
习 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
馈 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第5-7段
1、实现王道之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 2、达到王道之成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 3、第5、6段已经把施仁政、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
分透彻了,最后一段可否删去?为什么?
民 提出疑问
天 下
不 加
剖析原因 施行王道
之 民
多 阐述措施


写作特点
结构严谨 善用比喻 多用排比
返回
《孟 子》——气势夺人的论辨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37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PPT(37张)
答案
2.理解词语 (1)解释下列加颜色的词语 ①河内凶: 收成不好,荒年。 ②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考察。 ③兵刃既接:动词,接触,交锋。 ④树之以桑: 动词,种植。 ⑤勿夺其时:错过,失去。 ⑥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 ⑦申之以孝悌之义: 反复陈述。 ⑧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这回,孟母带着孟子远离中国到国外去了。谁知到了美国定居后,孟 母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由于恐怖主义的存在,他们经常受到恐吓,甚至 袭击。孟子在此惊慌下,得了精神病。
孟母大哭道:“与他为邻,伤我孩人格;与你为邻,害我孩身体。到 底是为何?难道找一个好的‘你’作邻居都没有吗?为何要为难我们这些 想要廉洁的人?为何要我们与那些世俗不堪的人为邻?”
答案
弃甲曳兵而走:_兵__器__ 穷兵黩武:_战__争_ ④兵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__队__ 草木皆兵:_士__兵__
⑤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___ 驴不胜怒,蹄之:能__承__受__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__利___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__过___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__美__的__
专题一 我有一个梦想
文本4 寡人之于国也
文本导学
文内文外
学习重点 1.归纳积累“数、直、发、兵、胜”等实词的义项,翻译重点 句子,背诵全文。 2.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晨读积累
文本名句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返回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专题《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1专题《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

阅读与思考
孟子听了梁惠王的话,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 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便于启发对方。 王好战,请以战喻 投其所好,便于启发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引王自己回答,自我否定 王如知此 层 层 推 进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以五十步笑百步
※如何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母三迁

三岁时父亲逝世, 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 命。孟母非常疼爱自 己的儿 子,曾经为 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 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 家。孟子自小便受严 格的管教,据说他自 从搬家以后,便十分 认真读书,稍大一点, 孟子变得十分贪玩。
孟子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 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 乎诸侯而为大夫。
读准下列字音
移其粟( sù)于河内 弃甲曳(yè )兵
王好( hào)战
衣(yì )帛( bó)
cù )罟( ɡǔ)不入洿( wū)池 数(
tún 鸡豚( )狗彘(zhì)之畜( xù ) 庠( xiánɡ )序 申之以孝悌( tì ) 饿莩( piǎo )
然而不王( wànɡ)者
第一段
到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这样 取独 考察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 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 使动,使…迁移 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魏国都城在大梁,故 又称梁国,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尽心
移其民
移其粟 无如寡人之用心
民不加பைடு நூலகம் 民不加少
感到 困惑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探究讨论
• 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 力。” ——《韩非子》 倍感忧虑?

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

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
目录
孟子、《孟子》简介 词语讲解 分析结构 语言现象 典型例题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 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 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 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 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 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 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 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 “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 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 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 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 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 书,遂成《孟子》。
使民 养生 丧死 无憾
王道之始也
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重点字词 树:种植 衣:yì ,动词,穿 畜:xù,畜养 谨:认真从事 庠xiá ng序:学校 申:反复陈述 悌:tì 敬爱兄长 义:道理 颁:同“斑” 王:wà ng,为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养民 教民
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之〗,在否定句中,“之” 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 了“有”的前面。
返回
典型例题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返回
例题1
1、下列有关“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 其他三项的是 • A.树之以桑 • B.以五十步笑百步 • C.请以战喻 • D.愿得补黑衣之数,以为王宫 答案:D 返回
层 层 推 进
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民 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 熟悉的事例设喻,说明梁惠王比 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 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 区别。
重点字词 胜:shēng ,尽 数:cù,密 罟:gǔ ,网 洿:wū,洼地积水 丧:sāng,办丧事

高中语文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ppt

高中语文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ppt

高中语文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ppt
高中语文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ppt
ppt简介:
《寡人之于国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的重点篇目,该文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辩能力。

新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精品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精品课件

2.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本文中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 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文章内容 画龙点睛,又强化了文章内部的联系,使文章层层递 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 的雄浑、缜密、深刻的特点。
课文小结
退出
探究一 【提问】 文章一共写了孔子与冉有三次对话。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括三次对话 的主要内容。
【点拨】
措施
实质
效果
王道之 始:恤 民养民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发展生产, 兴旺副业, 促进物资生 产,打好生
活基础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使 民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 成:保 民教民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4.二、三、四段用了个什么成语,有何作用?用意 何在?
点拨: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说“不可,直不百步,是亦走也。”(没有 本质的区别),不知不觉地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 的区别。
说明移粟、移民与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实质上没有 什么区别,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难点解析
问题探究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 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写法品析
1.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的修辞方法 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义深刻。排偶 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 第4段的3种措施和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 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 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简析PPT文档2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简析PPT文档24页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专题 《寡
人之于国也》课文简析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专题一4. 寡人之于国也 (共34张PPT)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专题一4. 寡人之于国也 (共34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在“亚圣”孟子生活的那个 “家天下”的时代,天下一切,包 括黎民百姓,都是国王的。要使高 高在上的国王关注百姓,与民同乐, 那决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战国时期, 就有这样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人,他就是孟轲。他想说服梁惠 王,实行仁政。他是怎样游说的? 他成功了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 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 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 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 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 河内;河东凶亦然。
语气助词 复杂的情感,自矜的心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意思? “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4.下面这些句子应如何断句?
(1)上\\如知此,则 \无\ 望 民\\之 多\\于 邻国也。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斯天\\下之民 \至\ 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 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 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 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 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 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 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 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 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 古的政事问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
写作手法的作用
本文的写作手法对于表达主题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话体的形式,作者能够更加直接地展现出梁惠王和 孟子的思想和观点,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同时,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得文章更加 生动有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03
重点字词
重点实词
寡人
古代国君的自称,这里指梁惠王。
著作
《孟子》是孟子的著作集,共七篇,包括《梁惠王》、《公孙丑》、 《滕文公》等。
时代背景
01
02
03
战国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之间 频繁发生战争。
儒家思想
在战国时期受到重视,成 为许多国家治理的思想基 础。
诸侯割据
各国诸侯割据一方,各自 为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作品背景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一篇,主要论述了孟子对于治理国家的看法。 文章中通过与梁惠王的对话,阐述了孟子对于仁政、王道以及民生问题的主张。
和人生观。
06
课后练习
选择题
• 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对“寡人之于国也”的“寡人” 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选择题
A. 寡言
C. 君主自称
B. 少数人
选择题
D. 孤独的人 选择题2: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思想?
选择题
01
A. 重视农业
02
B. 提倡节俭
03
C. 关注民生福祉
主题思想的意义
本文的主题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具有 重要的意义,它指出了人口问题的重 要性,并提出了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 措施。同时,本文的主题思想对于现 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提醒 我们要关注人口问题,采取有效的措 施来促进人口数量的合理增长。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新课讲知课件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1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新课讲知课件3

自读检查
1、正音
王好战 数罟 五十者可以衣帛
矣 鸡豚狗彘之畜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然而不王者 涂有饿莩而不知

(hào) (cù ) (gǔ) (yì) (zhì) (xù ) (xiáng) (tì) (wàng) (piǎo)
弃甲曳兵而 (yè) 走
谷不可胜食 也
(shēng)
数罟不入洿 (wū)
喻 [1]比方:比~。譬~。
[2]明白,了解:不言而~。家~户晓。
[3]说明,使人了解:晓~。~之以理。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
步的士兵,可以吗?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
姓比邻国多了。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
重点习惯句式
1、或……或……
译为“有的……有
的……”
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
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
译为“只……罢了。”
例“直不百步耳”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
3、是……也
译为“这是……呀。”
例“是亦走也”
那也是逃跑啊。
• 4、是何异于…… 译为“这同……有什
谨:形—动 认真从事
4、找出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
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通“斑”,花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通“途”,道路
1、梁惠王的困惑是什么?
梁惠王的困惑: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提
•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 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 ,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 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 学宫附近,便十分认真读 书,稍大一点, 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 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 麻布般,变成一 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 教诲立志成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