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本店铺整理的《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篇一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习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习题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质点1.定义:质点是指在物理学中,用来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理想模型,它被假设为质量集中于一点,体积和形状都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
2.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尺寸和形状对研究运动规律没有重要影响,物体内部各点的质量分布均匀。
二、参考系1.定义:参考系是指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准系统。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来选取,但是选取的参考系必须是惯性参考系。
三、坐标系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有:A。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2.在下列运动员中,可以看成质点的是:A、百米冲刺时的运动员。
3.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4.对于同一个运动物体,在不同参考系观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速度大小可能不同。
B。
运动方向可能不同。
C。
在某参考系其运动轨迹可能为直线,而在另一参考系则可能为曲线。
D。
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第二节时间与位移一、时刻与时间间隔时刻:指某一事件发生的瞬间。
时间间隔: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反映了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时间。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2.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B。
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
C。
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
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度。
位移: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位移矢量,大小与初末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2.路程:大小与初末位置及运动轨迹有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概念: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补充:直线运动的图象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移⑵、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⑴、图线向上倾斜表示物体沿正向作直线运动,图线向下倾斜表示物体沿反向作直线运动;⑵、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⑶、比较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看两物体S—t图象中直线或切线的斜率........大小2、从V—t图象中可求:⑴、任一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⑵、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0........表示减速....,a<0...表示加速⑴、图线纵坐标的截距表示.........0V...时刻的速度即初速度........t=0⑵、图线与横坐标所围的面积表示..........,在t.轴下..;在t.轴上方的位移为正....相应时间内的位移方的位移为负......;某段时间内的总位移等于各段时间位移的代数和.....................;⑶、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速度相同⑷、比较两物体运动加速度大小的关系补充: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较Array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⑴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⑵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⑷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⑴若a与V方向相同...;....,V..都增大....时,不管..a.如何变化⑵若a与V方向相反...;....,V..都减小....时,不管..a.如何变化★思维拓展: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吗如:电流强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为边线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作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挑选出就是民主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恒定,但被指出就是恒定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就是,把物体精简为一个点,指出物体的质量都分散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作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搞对应状态)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备相对性,而不具备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加速度时间与时刻1.钟表命令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作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就是秒,符号为s,常用单位除了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加速度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存有向线段称作加速度,就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搞单向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的大小等同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相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阻攻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拿下一系列的城才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阻攻记时器——火花阻攻,电磁阻攻记时器——电磁阻攻);通常拿下两个相连的点的时间间隔就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作速度。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够展示运动的过程,而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瞬间。
需要正确理解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如第4秒末、4秒时、第5秒初等,它们在时间轴上分别表示一段时间间隔和一个时刻。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一个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速度和速率都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速度是一个矢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而速率是一个标量,只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速度的两种表示形式,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瞬时速度的大小由速率决定。
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瞬时速度没有方向。
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速度、加速度和速度变化量都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速度是一个矢量,加速度是一个矢量,而速度变化量是一个标量。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由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决定,而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所受的力决定。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而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x-t图象和v—t图象能够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x-t图象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而v—t图象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Chapter 2: Study of Uniformly Accelerated Linear nTopic 1: XXX n1.Basic Formulas:1) Velocity-Time Formula: v = v0 + at2) Displacement-Time Formula: x = v0t + 1/2at^23) Displacement-XXX: v^2 - v0^2 = 2axIf we know any three of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in these formulas。
物理高一必修一第1章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第1章知识点归纳高一物理必修一第1章知识点归纳第1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量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和物质内部结构与性质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它关注的是物质和能量的相互关系,探索宇宙的奥秘。
二、物理学的基本量和单位物理学采用国际单位制,通过规定基本量和导出量的单位来量化物理现象。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包括: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物量(摩尔,mol)和发光强度(坎德拉,cd)。
三、物理学的基本量和导出量物理学中有些重要的量是通过其它基本量的组合而导出的,例如:速度(m/s)、加速度(m/s²)、力(牛顿,N)等。
这些导出量在物理学中也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
第2章:运动的基本概念一、参照系和参照系的选择参照系是观察和研究运动时所处的参考对象,常用的参照系有地面、地球、太阳等。
在研究运动时,选择合适的参照系非常重要,它会影响到运动的描述和分析。
二、位移、位矢和位移大小的计算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矢量差,它的大小等于位移矢量的长度。
位矢是指从参照点指向物体位置的矢量,它的大小等于物体到参照点的距离。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始终以相同的速度做直线运动;而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会发生变化。
四、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加速度是指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当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时,就会有加速度的存在。
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一定律描述了质点的惯性。
二、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即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高中学生仅仅有想学的念头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
要讲究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为大家准备了高一物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物体与质点1、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而言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时,为研究问题方便,可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做一个有质量的点,这个点叫做质点。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条件:①研究的物体上个点的运动情况完全一致。
②物体的线度必须远远的大于它通过的距离。
(1)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2)平动的物体可以视为质点平动的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完全相同的物体,这样,物体上任一点的运动情况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可用一个质点来代替整个物体。
小贴士:质点没有大小和形状因为它仅仅是一个点,但是质点一定有质量,因为它代表了一个物体,是一个实际物体的理想化的模型。
质点的质量就是它所代表的物体的质量。
参考系1、参考系的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外的物体。
2、对参考系的理解:(1)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例如,肩并肩一起走的两个人,彼此就是相对静止的,而相对于路边的建筑物,他们却是运动的。
(2)同一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例如司机开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以车为参考系,司机是静止的,以路面为参考系,司机是运动的。
(3)比较物体的运动,应该选择同一参考系。
(4)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
小贴士:只有选择了参考系,说某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物体怎样运动才变得有意义参考系的选择是研究运动的前提是一项基本技能。
坐标系1、坐标系物理意义: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从而,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2、坐标系分类:(1)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适用于描述质点做直线运动,研究沿一条直线运动的物体时,要沿着运动直线建立直线坐标系,即以物体运动所沿的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概念: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
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②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分子和原子物理学基础知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第一节: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中介绍了分子和原子,其中介绍了在同一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分子的种类不同,但生成的分子的种类却相同。
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2、第二节:在化学反应中介绍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摩擦力也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我们把分子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还讲述了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且随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可以改变。
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3、第三节:有关分子、原子的一些定义和公式。
通过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温度计算等问题都要涉及到分子热运动的有关内容。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对这部分内容要牢记。
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4、第四节:学习完“质量”这个概念后,就要开始讲解有关密度的问题。
要让学生明白密度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在同一温度下,所含物质的多少跟物体的体积和物质的质量是有关系的。
另外,通过大量实验探究密度跟压强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去解决问题。
4、第四节:学习完“质量”这个概念后,就要开始讲解有关密度的问题。
要让学生明白密度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在同一温度下,所含物质的多少跟物体的体积和物质的质量是有关系的。
另外,通过大量实验探究密度跟压强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去解决问题。
5、第五节:讲解“体积”这个概念,通过实例了解体积的含义。
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6、第六节:知道了密度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讲到物体质量的问题。
在高一阶段,这个内容很重要,它不仅是整个物理科目的基础,而且也会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
要学好物理,对质量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理解质量的含义,才能知道质量的意义;才能知道怎样测量物体的质量,知道质量与物体的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
因此,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
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7、第七节:通过研究汽车运动的一段视频,引出质量守恒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 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 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
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2)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1) 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2) 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1)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 ,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2)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2aT x =∆,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 (1) 逐差法()()21234569T x x x x x x a ++-++=(2)v —t 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v —t 图象),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项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B.某人用15 s 跑完100 m C.早上6 h 起床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 从天津西站发车 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7、一辆汽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全程的32的路程,接着以v 2=20 km/h 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 =28 km/h,则v 1应为( ) A.24 km/h B.34 km/h C.35 km/h D.28 km/h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 2, 它的意义是( ) A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B .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 .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 .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 9、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B.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D.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相等, 则物体一定匀速直线运动C.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1m, 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 / sD.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1m, 则1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1m / s12、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1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14、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 t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A.运动时间B.速度C.位移D.加速度1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B.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习题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选择题:1.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2.图2—18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3.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A.5sB.7sC.9sD.3s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5.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A.4 mB.36 mC.6.25 mD.以上答案都不对6.匀变速直线运动是()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 m/s与2 m/s2B.0与4 m/s2C.4 m/s与4 m/s2D.4 m/s与09.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A.6 mB.8 mC.4 mD.1.6 m10.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A.5 m/s B、5.5 m/sC.4 m/s D、3.5 m/s1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2.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1所示,则图2—1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13、如图3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图3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向南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15.汽车正在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 - 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A.9.67m B.3.33m C.3m D.7m1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D C C C B A C C D B B B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