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校将增设国学专业
关于在民办高职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几点思考
高[ 0 1 号文件精神 , 2 61 0 6 高职 院校培养的人才规格 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生技能的培养由专业课程 承担 , 高素质应该来 自各方面教育 的综合 。国学课 程 在 培 养 学 生 的道 德 修 养 、 感 品 位 、 化 鉴 赏 能 情 文
力和文 化认 同感 方 面具有 不 可替代 的功用 。
2 1 年第 3 02 期 ( 总第 9 期) 0
福 建省社 会 主义学 院学 报
J OURNA U I I T T E OFS I I M OFF JAN NS I UT OC AL S
No3 2 2 . 01
s ra . e ilNo 90
关于 办高 校开设国 课程的 点思考 在民 职院 学 几
不得不使我们重新思考国学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张 岱 年先 生 曾 这样 定 义 国学 : 国学 是 中 国学 术 的简称 。国学是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 宗 旨是 “ 为天地立心 , 为生 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
万 世 开 太平 ” 1在人 心 浮躁 的 当今社 会 开 展 国学 。[ 1
梁 健
( 广东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 院 ,广东 肇庆 562) 2 0 0
[ 摘
要] 新的时代给国学赋予 了新的意义 ,民办高职院校要 开设 国学课程教育 ,必须要认识国学教育在 民办教 育中的必
要性 ,重新定位 国学教 育在 高校教育 中的地位以及确定如何选定国学教学 内容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 了简单的探讨。 [ 关键词] 国学 ;民办高职 院校 ;教 学
中图 分 类 号 :G 4 . 6 8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0 — 5 3 2 1 )3 0 0 — 3 0 8 8 6 (0 2 0 — 16 0
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
第一 , 高校开展 国学教育要 向广大师生 明确 国学教 育并不是 复古主义 , 要全 面加强对 国学经典 学习重要性 的认识 。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 和社会 主义现 代化 建设 的不断推进 , 在思想文化领域 明显 地呈现 出多 元化 的趋 势 。在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的背景下 , 在高 校开 展 国学教育 , 是对 中华民族几千年经典 文 明进行 复 一 Nhomakorabea、
当前在 高校开展 国学教 育的现 实价值 分析
第一 , 在高校开展 国学教育 能够加快推动我 国高等
教 育更好实现 国际化 和民族 化 。不可否认 的是 , 伴随着 经济全球化 的到来 ,世界各个 国家之间联 系 日益紧密 ,
不司避免 地加速 了世界 范围 内的文化 教育 大发展 和大 繁荣。当前在社会 中对文化教育 国际性和 民族 l 生 共存 的 多元 主义教育价 值观更是 加速 推动 了 国学 教育 在高校 的兴起和普及 ; 社会各个 层面开展 国学教 育足以看 出国 家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对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 。 作 为高等 人才培养 的重要基 地 , 高校所培养 的人才 也要实现在 价 值取 向上更加符合 新时代发展 的方 向 , 使 之培养 出的人
[ 中图分类号 ] G 5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3 ) 1 3 — 0 0 3 2 — 0 2
我 国大力 推行新一轮 的国学教 育是从 2 0世 纪末开 始的, 不仅 在各个 层面 的教育机构组织 开展 国学教 育与 国学学 习 , 而且在 民间也 以各种 形式 出现 了国学学 习的
推行 国学教 育 ,能够 充分地 吸收 和借鉴 国学 教育 的精
国学专业几个学校
人大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29日,国学学院下设经学、子学、国史、国文、国艺、小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边疆研究七个二级学科,有学士、硕士学位。
2005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了“国学院揭牌暨开学典礼”仪式。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等领导亲临典礼并做了重要讲话。
何兹全、任继愈等国学大师和若干位学界泰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国学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决心以此为契机,为振兴国学做出贡献。
国学院师资源力量雄厚。
学校聘请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担任国学院院长(现为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 季羡林、饶宗颐、何兹全、任继愈、叶嘉莹五位先生任国学院学术顾问,王宁、方立天等40余名著名学者组成了国学院的专家委员会。
学院从海内外聘请调入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史学院、哲学院选调部分骨干教师共同组建了国学院的基本学术团队,学院现有在职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学校还对国学院实行教师双聘制,文史哲相关专业的教师同时受聘于国学院,构成了国学院强大的师资阵容;学院聘请傅璇琮、王炳华、韩兆琦、庞朴四位学者为特聘教授,聘请荣新江、段晴等学者为兼职教授。
国学院原有的博士生导师,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在原属学院继续招生。
国学院学制六年,本硕连读,毕业授予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有志于继续深造者,可以继续在本院攻读博士学位。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国学院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进入导师制,由导师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术研究的前沿。
以研究带动学习,是国学院重要的教学方法。
国学院课程设置主要有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六年共180。
课程以元典研读为主,如“《论语》研读”、“《左传》研读”等,此外还有“国学概论”、“海外汉学研究”等课程。
目前,国学院有三个年级的本硕连读学生和2006级博士研究生。
2005年从人民大学在校生中遴选组建了2004(30人)级和2005级(共30人)两个年级,2006年通过高考招收了2006级(35人)。
2016年大学本科专业分类一览表
2016年大学本科专业分类一览表理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体育类、文学、语言类、艺术类、历史学、管理学具体如下:●哲学类哲学类: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经济学类经济学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法学类1.法学类:法学2.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史3.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4.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5.公安学类: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教育学类1.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2.体育学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文学类1.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2.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俄语等3.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4.艺术类: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历史学类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理学1.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2.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3.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4.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5.天文学类:天文学6.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7.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8.大气科学类: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9.海洋科学类:海洋科学、海洋技术10.力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1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12.材料科学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13.环境科学类:环境科学、生态学14.心理学类:心理学、应用心理学15.统计学类:统计学16.生物学类:、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工学1.地矿类: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工科引导性专业)、矿物资源工程(工科引导性专业)2.材料类: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科引导性专业)3.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科引导性专业)4.仪器仪表类:测控技术与仪器5.能源动力类: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6.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工科引导性专业)、信息工程(工科引导性专业)7.土建类:建筑学、建筑学(工科引导性专业)、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工科引导性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8.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9.测绘类:测绘工程10.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11.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12.交通运输类:交通运输、交通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13.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14.轻工纺织食品类: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印刷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15.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16.武器类: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17.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武器系统与工程(工科引导性专业)18.工程力学类:工程力学19.生物工程类:生物工程20.农业工程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式、农业水利工程21.林业工程类:森林工程式、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22.公安技术类: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农学1.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2.草业科学类:草业科学3.森林资源类: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4.环境生态类: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资源与环境5.动物生产类:动物科学、蚕学6.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7.水产类: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医学1.基础医学类:基础医学2.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3.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临床医学、******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4.口腔医学类:口腔医学5.中医学类:中医学、针灸推拿学、蒙医学、藏医学6.法医学类:法医学7.护理学类:护理学8.药学类: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管理学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工程管理2.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3.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农业经济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5.图书档案学类:图书馆学、档案学。
从近代学人对国学分类的探索看大学国学学科设置
从近代学人对国学分类的探索看大学国学学科设置曾光光(暨南大学 历史系,广东 广州 510632)摘 要:国学与我国现行学科目录体系虽然有着一定的冲突,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科研体制之下,国学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科研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取得长足发展,确有将其纳入学科目录的必要。
若将国学纳入现行学科目录体系,国学如何分类分科就是一个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
自近代以来,诸多中国学人于此问题已有不少有益的思考与实践。
借鉴近代中国学人有关国学分类的思考,可尝试将国学划分为经学、国史学、诸子学、文章学、小学、国学理论与国学史等具体学科。
关键词:近代中国;国学;大学;学科设置中图分类号:G522.2;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9)02-0093-07 目前我国大学开展国学教育及研究的途径与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采取通识教育的方式,即在大学开设国学选修或通识课程;二是在大学设置专门研究国学的研究院所,国学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员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申报相关学科的职称,若招收研究生,学生毕业时可按论文研究方向授予相关学科及专业的学位;三是设立国学专业,培养国学专门人才。
前两种方式与我国现行学科目录体系并不冲突,是目前我国大学开展国学教育与研究的主要方式,但要在大学设置国学专业,就涉及将国学纳入我国现行学科目录体系的问题。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科研体制之下,国学要在大学教育科研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取得长足发展,确有将其列入学科目录体系中的必要。
国学教育目前在我国高校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就与国学迄今还未被纳入我国现行学科目录体系密切相关。
国学是否应该被纳入我国现行的学科目录体系中,是学术界近年来争议较多的话题。
①随着国学热在我国不断升温,国学在大学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将国学纳入学科目录体系的呼声也渐高。
若将国学纳入现行学科目录体系,如何对国学进行分级分类是其中一个十分关键与具体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设想与方案,迄今也无较为统一的看法。
国学应该进入大学必修课
公共必修大学英语思修马哲毛概军事理论昨日,记者从西岗区教育工作会上获悉,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培养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创新精神的人才,西岗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
国学研习内容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必修内容包括经典、艺术、健身三部分。
经典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朱子家训》和唐诗,艺术为京剧和书法,健身活动为花样跳绳。
选修内容可根据推荐内容自行选择,小学低中年级以诵读传统蒙学教材为主,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以诵读、研习国学经典篇章和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为主。
不仅学生要学国学,教师也要学。
西岗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全体教职工要学习国学经典,以身作则,为学生示范。
社区教育学院要将国学教育与家长学校结合,努力提升家长国学素养,做子女榜样。
西岗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要将国学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让学生养成儒雅君子之风。
大学推行国学教育琴棋书画成为大学生必修课2006年12月21日12:16 金羊网-新快报新快报讯(记者陈晶晶通讯员刘澜夫)《论语》、《大学》、琴棋书画都成了大学生必修课!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从本学期开始推行国学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该学院昨日举行“名人书画笔会”及“第一届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并聘请了一批国学专家为客座教授。
据介绍,该学院规定,把18学时的《国学精粹》作为全校5000学生的必修课开设,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真正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18学时被均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
理论课以《论语》、《大学》、《中庸》、《老子》、《千字文》等为教材,进行儒、佛、道专题讲座。
而实践课则要求学生必须选择琴棋书画之一进行修习。
“任何实用型人才都需要有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教育。
”该学院国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宋婕表示,国学教育将能提供学生就业的软实力,在有了技术这一硬实力外,多了一个就业的筹码。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要成为大学必修课的一段对话。
开课只是引领,不会一劳永逸王律:为什么那么高兴大学语文列为必修?也觉得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都不够好么?金马洛:对阿,非常不好,我对此特别耿耿于怀,非专业的学生尤其差王律:中国字实在太博大精深了,非专业的学生又要那么多要学的,自然也比较容易放弃自己母语,总觉得都会了,呵呵,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你作为编辑,应该是比较敏感这个啊金马洛:我不能理解。
高职院校开设国学课程必要性浅析
高职院校开设国学课程必要性浅析作者:张佳文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9期【摘要】高职院校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长期忽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及人文内涵的熏陶,而国学课程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必要性,以及研究高职院校国学课程的性质定位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国学 ;课程定位【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116-02早在19世纪末,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斯宾塞就提出了著名的“斯宾塞之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斯宾塞认为,由于我们“生而有涯,学而无涯”,只能选择相对“最有价值”的知识学习。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都被视为“鸡肋”,那么,高职院校开设国学等传统文化课程究竟有无必要?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如何开设,课程设计思路如何契合高职院校实际,这值得不断研讨和实践。
一、课程设置依据首先,《国学》课在高职院校开设的依据主要有三个层面:国家政策的重视、职场技能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一)国家政策的重视早在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传统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门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
国家政策的重视为我们开设国学课程提供了政策层面上的支持。
(二)职场技能的要求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人才培养,更多应面向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职场发展。
我们的毕业生最终将面对的都是职场与社会的考验。
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实用性,应该语言输入能力与语言输出能力并重以适应学生步入职场的需求。
关于高校开设国学教育必修课的思考
孔子的 “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论述 ,这说 理想 与人格教育 。加强国学教育 ,可提高学生人文素
收 稿 日期 :2 1.61 0 00 .0
作者简介:张贤敏 ( 9 O ) ,河南光山人 ,讲 师 17 一 ,女
第2 6卷 第 2期
2 1 年 4月 01
天 中 学 刊
J u n l f in h n o r 6 No 2 ,1 2 . Ap . 0 I r 2 1
关于高校开设 国学教育必修课 的思考
张 贤 敏
( 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 阳 4 4 0 信 6 0 0)
()恰 当运用教学策 略。 国学教育 的 目的是让传 3
() 承 中国传统文化 的需 要 。国学是 中国传统 3传
族得 以生生不息 、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 的重要原 因 ,
是 国之根 、民之魂 。大学 生是 2 世纪的主人 、 国的 1 祖
文化 的主要载体 ,是中华 文明的集 中体现 ,是 中华 民 设 。新 生人校第一学期 可开设经典导读课 ,让学生初 步学习和了解经典 。 第二学期可开设 中国文化概论课 ,
主义 ,既要继 承又要超越 ,并在多元文化的氛嗣中走
专业 能力 的发展提供较深厚的文化底蕴 。
()培养全 面发展人才 的需要 。 目前 ,我 国高等 2 教育在科技与人文 、专业 与文化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科
中西文化融通之路 ,在传承 、批判 、整合 、创 新中构 技和专业教育 ,过于注重 “ 才”的培养而忽视 “ 人” 建 中国当代文化。笔者认同第j种观点 。正如胡锦涛 的建设 ,没有正确处理专业教育与通识 教育 的关系。
【国学经典手抄报图片大全】国学经典手抄报内容_国学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国学教育历史章太炎于1906年9月在东京发起“国学讲习会”,不久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其“广告”云:“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
”1905-1906年,国学保存会印行了刘师培编著的中国第一套也是至今唯一明确标注的中小学“国学教科书”。
这套国学教科书分编有《伦理教科书》2册、《经学教科书》2册、《中国文学教科书》10册、《中国地理教科书》2册、《中国历史教科书》2册。
[14] 2013年,《刘师培国学讲论丛书:中国历史教科书》重刊。
国学强调治学要循序渐进、实事求是。
一直到晚清,中国传统学人的治学,一定都是先由文字、音韵、训诂及目录、版本、校勘等“小学”科目入手,而后才治“史学”,再由“史学”而入“经学”。
传统文化里有“道”、“器”、“艺”的分别。
新办国学教育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在报道中介绍说,目前国家提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
但一些学校认为,学学《弟子规》、背背《论语》就是国学教育了,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经典、艺术、民俗的相互关联性和整体性,没有从各年龄段的差异性去构建完整的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
另一方面,想找到各领域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教师也是个难题。
教国学的老师应该精通儒释道兵医艺多个门类的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但目前,并没有哪所高校专门培养“国学人才”,甚至没有“国学专业”。
1、新教学课题:据悉,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将在高校本科专业增设“国学专业”,目前东北师大、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已经在考虑招收“国学专业”学生。
据了解,至2015年5月末,国家以及教育部的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组已完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成人教育(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海外汉文化教育近700册传统文化标准化教材研发工作。
201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新学科目录【最新精选】
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 孩子的榜样。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 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学生。凡要求学 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要求学生讲卫生,不 随便乱扔垃圾,自己就做到随手捡拾垃圾。要求学生不迟到,在我的 带动下,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讲卫生不迟到,个个讲文明守 纪律。
会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 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 要做到爱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 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爱是一种 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 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1256 工程管理
0851 建筑学
1351 艺术
0852 *工程 注:名称前加“*”的可授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建筑学 ”可授予学士、硕士专业学位;
其它授予硕士专业学位。
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
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班主任工作总结专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 篇
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当孩子 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 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 不足,并帮助他改正。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 苦的工作。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 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 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 况。尽管这样,下面我就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 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于是我制定出详细的班规,要求学生对 照执行,使学生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 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 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于是,我经常利用班
高校国学教育的路径探讨
在近代 .国学 主要指 “ 国故 之学 ” 针对 当时西 [ 1 1 学 的强势 话语 ,很 多学者 提出 了整理 国故 .保 全 民粹
给我们的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源远流长 .
博 大 精 深 .凝 结着 炎 黄 子孙 改造 世 界 的 辉 煌 业 绩 .
拓创新 .进而又形成新的传统。近现代探讨国家兴 衰 之源 最 后 上 升到 文 化层 面 并 全 盘反 传 统 . 国学 教 育离我们渐行渐远 .就是在大学教育中 .也 当成 可
有 可 无 的东 西 .这 一 点 在理 工 科 学 校尤 为 突 出 实 际上 国学 教 育 在 大学 教 育 中所 起 的 作用 主 要 体 现在 人 格 塑造 和人 文修 养 方 面 尽 管 国学 中也 有 中医 等 科 学层 面 的东 西 .但 是 就 当前 而 言 主要 就 是 在 构建
的观点 我们今天来讲国学.主要就是指传统文化而
言 。已经 超越 了近代 国粹 的涵义 。 《 称 。旧版 《 辞源》称 : “ 国
曾经滋养 了中华 民族数千年 .深深积淀在我们 民族
的心理 层 面 。任 何 民族 的传 统 文化 都 是 在 历史 进 程
进 而提 高 自己 的人 文 素养 :另一 方 面 .要 利 用 国学
的魅力 。 增强民族意识,培养民族凝聚力 、自 豪感和 自信心
一
、
增 强 国学教 育重 要性 的认识
热 .通过正确宣传和引导 .把历史名人的精 神底蕴 和 人格 魅 力 展示 出来 .使 得 大学 生有 敬 仰 和崇 拜 的 对象 通过对大家的宣扬 。使学生认识到国学在个
国学本位来建 构精神 家园的努力也 应该包 括进来 所 谓 “ 国学教育” ,就是指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去教育、 影 响受教育 者 ,使 之更好地 了解 我 国国学 .感受 国学
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思考
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思考【摘要】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设置适合高职生特点的国学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授课形式,拓展国学教育课外实践,营造国学氛围。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学教育思考国学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一门学问,国学精髓在弘扬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促进高职生构建心灵世界、提升自身品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部分高职院校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开设有国学教育的选修课,本文就开展高职院校国学教育作初步思考。
一、国学教育是高职生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在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有取之不尽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和源头。
例如,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厚德载物”、“和为贵”等人伦价值,“仁、义、礼、智、信”的人性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价值;道家文化中的“自然”等心性学理论,传统诗歌、音乐和绘画中蕴涵的丰富审美情趣等。
以这些国学精华熏陶高职生,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成为品格健全的人。
高职教育是高校教育,同时又是职业教育,要求培养的人才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学生技能的培养由各专业课程承担,高素质则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国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涵养、生活品位、道德品质以及文化认同感等方面有其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理念比较单一,没有统一的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课程的设计以学生最大限度掌握专业技能为主,比较偏重学生的知识教育和职业能力的教育,国学教育仅设置选修课,讲授的内容由授课教师自定,授课内容由老师对国学的理解来决定,没有统一的规范,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设置课程的初衷。
(二)高职生忽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国学教育不是一门课程一个学期10多个课时就能学好,它是一种如春风化雨、滴水穿石般逐渐熏陶浸润的完整过程。
同时,国学的学习不是立竿见影,它不像其他专业如理工医科类专业,没有直接地产生物质和经济效益。
关于国学与高校德育的几个问题
国学涉及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 领域,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人文素养。
国学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体现
01
丰富德育内容
国学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
育课程的内容。
02
促进知行合一
国学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德育理念。
03
创新德育方式
受到系统的国学教育。
编写专业教材
组织专家学者编写适合高校使用 的国学教材,确保教材的质量和
权威性。
增加实践环节
在课程中增加实践环节,如经典 诵读、文化体验活动等,提高大
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加强国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
01
02
03
选拔优秀教师
从现有教师中选拔具有国 学背景或对国学有深入研 究的教师,担任国学课程 的主讲人。
国学教育在高校中被 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 质和德育水平的重要 途径。
高校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学教育在高校中的课程设置 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 性。
国学教育在高校中的教学方法 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国学教育在高校中的师资力量 不足,缺乏专业性和经验性。
高校国学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校国学教育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支持,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特点
国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广泛的现实意义,是中国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
国学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
培养道德品质
国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
的道德品质。
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国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 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 强文化自信。
国学专业类别-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学专业类别-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国学作为一门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文化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国学专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国学专业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以及就业前景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国学专业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研究国学专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做出贡献。
国学专业在当今社会中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为学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因此,国学专业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会对国学专业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中,将深入探讨国学的历史渊源、国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在结论部分中,将对国学专业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展望国学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最终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以上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国学专业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与发展现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将有所启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国学专业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通过分析国学的历史渊源、国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就业前景,进一步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国学专业的关注,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传承。
通过深入研究国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便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
最终目的是促进国学专业的发展,推动国学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创新。
2.正文2.1 国学的历史渊源国学作为一门专业,源远流长,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在古代,国学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学习。
国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1.古代国学:在古代,国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被认为是人们必须学习的知识。
在这个时期,国学主要围绕着儒家经典和诗词歌赋展开,学习者需要熟读经书、论语等经典著作。
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国学与高职素质教育研究
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国学与高职素质教育研究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如何有效地将国学、工匠精神引入到高职素质教育中去,促进高职学生全面成长,是本文的研究思路。
对此,本文尝试从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国学中挖掘出能促进高职素质教育的资源。
标签:国学;高职;工匠精神;素质教育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不但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更涉及国家、民族的长久繁荣昌盛。
而职业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理应承担工匠精神教育的重任。
尽管推进工匠精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校企对接让名工巧匠进高校课堂等,但是,高职院校要从根本上推进工匠精神与高职素质教育相对接,让工匠精神彻底融入到高职素质教育中去,势必要立足本国文化,追本溯源,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之中寻找工匠精神的文化之根。
而工匠精神,在中国源远流长。
凭借着各种工匠文化的繁荣昌盛,和各种堪称鬼斧神工一个个的艺术瑰宝,工匠精神早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
因此,要提高高职素质教育水平,必须加强国学范畴下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文化教育。
一、以工匠精神为内涵的国学与高职素质教育研究的时代背景当今,当人们在追赶市场经济大潮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出现了心浮气躁、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混乱现象,那些曾经为了品质宁愿坐冷板凳、宁愿守护自己内心那颗品质的灵魂而绝不看中短时效应的精神品质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在这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国家强力实施国家“工匠战略”。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时间,工匠精神响彻大江南北,各行各业兴起“工匠精神”之风。
因而,工匠精神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还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必须以文化素质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国学专业就业前景
国学专业就业前景国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国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主要体现在教育领域。
在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寻根问祖热潮下,国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文化教育、研究机构、高校等方面的工作。
国学专业的就业机会相对较集中,毕业生可以成为高校的国学课程教师、研究人员,或者在文化机构担任文化传播和推广工作,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其次,国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涉及到国际交流与文化事务。
国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外交部门、文化交流机构、驻外使领馆等单位中从事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工作。
在国际上,中华文化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以国学专业为背景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可以为国际交流与文化事务发挥积极的作用。
此外,国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包括研究与策划工作。
国学专业毕业生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研究能力上有一定优势,可以从事文化研究,撰写相关研究报告、论文等,并担任文化展览与策划工作,帮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展示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
然而,国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不容忽视一些挑战。
一方面,国学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的竞争压力较大,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就业岗位相对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与需求有限,使得国学专业的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因此,国学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有更加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较强的综合素养,以在就业市场中有更好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国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主要体现在教育领域、国际交流与文化事务、研究与策划工作等方面。
尽管国学专业的就业市场相对有限,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背景和综合素养,但在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展态势下,国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仍然存在较好的发展机遇。
毕业生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实践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为自己的就业增加更多的竞争力。
国学专业内容
国学专业内容
国学专业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哲学以及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学科。
它涉及的范畴广泛,包括经学、史学、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等多个领域。
其中,经学是国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学包括《周易》、《尚书》、《礼记》、《春秋》等经典的研读、解释和运用,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社会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史学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学科,它包括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和朝代的研究,从而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文学也是国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曲、文言小说等文学形式,通过对于这些文学形式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思想、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此外,艺术、哲学、宗教、民俗等方面也是国学的重要内容,它们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国学专业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它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
- 1 -。
个人学习国学专业背景介绍
个人学习国学专业背景介绍学长简介:COCO武汉大学国学院“弘毅学堂”国学班辽宁省18年文科自招617分是诗词大会掀起的“国学热”,抑或是儿时摇头晃脑朗诵的《三字经》,还是叱咤营销市场的国学培训,甚至气功风水、算命大师?国学是民族文化的砚台,也许你未曾铺陈纸笔,可墨香萦绕从未远离你。
国学,可以是你举手投足间的修养和与人为善的习惯,可以是社会中的浩然正气,还可以是大国情怀与担当。
接下来,我以我所就读的武汉大学国学院为例,介绍大学中的国学专业。
专业概述也许你会惊讶,其实国学本身就像大家对它的认识一样,是个有些含糊不清的概念。
因为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国学”做出统一明确的定义,它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至明清的完整文化、学术体系,泛指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大概是上述缘故,国学这个专业目前并没有被国家认可为一级学科,全国范围内开设国学专业的高校并不多,较为出众的有清华、人大、珞珈(就是武大啦)……陕师大古代文学学科也有下设国学专业。
在武大国学毕业会被授予文学学士、哲学学士或历史学学士学位,并颁发武汉大学“弘毅学堂”特别证书。
珞珈的国学报考注意事项武汉大学国学院自2009年开始招生起,便是通过自主招生入学,至今已有11年历史。
但是今年开始不可以了呦。
国家取消了自主招生,推出了强基计划,目前校方还没有发布具体的官方文件,各位想加入国学班的同学,记得留意国家及校方相关文件。
专业培养目标本院自建立起其培养目标便是培养一批对我国传统经学、史学、子学、文学的基本知识、基础典籍和治学门径有深刻理解,能熟练阅读中国古典文献,至少掌握两门外文,且熟悉当今世界人文学科走向的复合型人才。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主要目标便是中国古代的“文史哲”。
由于在古代中国这三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而只有“国学”这样一个整体式的名词才能对其进行更好的概括。
主要课程武大国学的主要课程可分为:文学(诗经(附楚辞)研读、文选研读、文心雕龙研读、说文解字注导读、广雅疏证导读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古代文体和辞章);史学(史记研读、史学和社会理论);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四书研读、周易研读、礼记研读、老庄研读、荀子研读、古代经学和经典注释学、基督教思想史、印度佛教与早期经典);作为学术工具的“为学之学”(国学通论、国学研究方法论、古典目录学、中国古代小学源流、清代考据学研究、海外中国学研究、逻辑学导论)四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校将增设国学专业
目前全国的“国学教师”有多达百万的缺口,为改变这一状况,明年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课题组执行主任张健介绍说,目前国家提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
但一些学校认为,学学《弟子规》、背背《论语》就是国学教育了,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经典、艺术、民俗的相互关联性和整体性,没有从各年龄段的差异性去构建完整的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
另一方面,想找到各领域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教师也是个难题。
教国学的老师应该精通儒释道兵医艺多个门类的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但目前,并没有哪所高校专门培养“国学人才”,甚至没有“国学专业”。
据悉,从明年开始,教育部将在高校本科专业增设“国学专业”,目前东北师大、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已经在考虑招收“国学专业”学生。
高校设“国学本科专业”值得点赞
国学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处事哲学和做人道理。
在中小学普及国学教育意义深远,学习国学经典是提升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途径。
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开发孩子们的记忆潜能和智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构建健康人格。
季羡林曾说,学习国学还能激发我们整个民族的爱国热情。
可近几年来各地兴起的“国学热”只是停留在“社会热点”的层面。
更多的是一种肤浅的、带有功利性的假象。
也就是说,社会上办的国学班、学校的国学教育并没让孩子们从中得到多少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文化滋养,经典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思想并没有真正浸入孩子心里。
而今,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开设“国学本科专业”,的确是一个利好消息,值得点赞。
笔者以为,这对提升国学的社会地位、促进中小学国学教育、培养更多国学人才、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国学魅力,以及在全社会营造良好国学学习氛围等方面将产生积极影响。
可以说,这是使国学教育向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迈出了可喜一步。
长期以来,国学在高校基本上只是作为选修课存在,说起来重要,其实就是一块鸡肋。
而今,国学在高校单独设立专业,使其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国学在高校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也就意味着国学在高校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和文史哲等专业的附庸,而是同中文、计算机等专业一样,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既然高校设立专门的国学专业,为那些中小学“国学迷”们提供了继续深造、不断发展的途径。
肯定会倒逼中小学国学教育。
为了让喜欢国学的学生考入高校国学专业,学校必然会在国学教育方面做出努力,为孩子们“养正品立”夯实基础。
这对培养孩子的国学兴趣,确保更多年轻人立志传承和研究国学是很有益处的。
除此之外,这给公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国学是主科不是偏门,已登大雅之堂。
就好如“足球成学校必修课”自然会带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引发“足球热”一样,高校设“国学专业”也必将有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国学、学习国学的浓厚氛围,推动国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习近平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 要想真正提升全民国学素养,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国学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师资瓶颈、教材编写、如何吸引学生报考、毕业生就业等问题都需要认真面对。
国内首套《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出版国家领导干部要学“国学课”
今天上午,国内首套《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出版。
这是自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来,除中小学之外的,第二大群体即将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性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领导干部正心、修身、治国的理论资源和文化基础将有本可依,今年9月开始,这套教材将成为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的研修课程。
此套《全国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系列教材》,由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立项,是国家文化战略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研究》和“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并题研究的科研成果。
这套教材由国家行政学院多名教授参与编写,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系列教材除《中华和合文化的国际比较优势》一书作为导论以外,其余10册分别从修身之道、处世之道、用人之道、治兵之道、应急之道、廉政之道、执法之道、谋略之道、治国之道、天人之道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当代行政管理的内在有机联系和相互融合,为提升各级行政领导的执政思想、强化决策能力、创新执行策略、扩大用人视野、融入德性思维等方面,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策略指导,体现了“为人修身、为政以德、为官有法、公正和谐”的新时期执政理念。
记者看到,在“天人之道”一册中,共有“大道之行,阴阳之化”、“天地为炉、造化为工”、“万物之灵、天下之贵”、“时空之维、人物之际”等八个章节,各章中选择的段落篇目分别来自《黄帝内经》、《易传》、《列子》、《礼记》、《左传》、《吕氏春秋》等多本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