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魏各州地图

合集下载

中国疆域图(一)夏----魏晋南北朝

中国疆域图(一)夏----魏晋南北朝
为南 北北 魏朝 ,前 红期 色疆 为域 南图

560
时红北 候色周 。为,年
南蓝南 朝色北 陈为朝 ,北后 这齐期 是,疆 北粉域 朝红图 疆色, 域为淡 最西蓝 大梁色 的,为
五胡乱华前北方外族分布图
北魏与南朝宋对峙图
东魏、西魏与南朝梁对峙图
北周、北齐与南朝陈、西梁形势图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一)
夏-----魏晋南北朝
商 朝 全 图
315
年 五 胡 十 六 国 与 东 晋 形 势 图
330
年 五 胡 十 六 国 与 东 晋 形 势 图
369
年 五 胡 十 六 国 与 东 晋 形 势 图
383年前秦南பைடு நூலகம்前 夕
394年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形势图
440
朝淡 宋蓝 。色年

南北朝地图

南北朝地图

南北朝地图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亦是北方少数民族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

东晋末年,天下大乱。

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政权。

当时,先后有很多政权建立。

南北朝(陈齐周)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

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

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

其时,突厥已臣服西域诸国和塞外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东西万余里的大片土地。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宝髻、女国、象雄等南朝宋(420年-479年)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

齐(479年-502年)高宗萧道成、武帝萧赜、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帝萧宝融。

梁(502年-557年)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557年-589年)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艹倩,上下结构。

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南北朝(宋魏)公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是为南朝。

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其时,魏之东北为契丹、室韦、勿吉等。

漠北为柔然、高车、契骨。

西域为乌孙、悦般、于阗等。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党项、女国、象雄等。

南北朝(陈齐周)时期地图北朝北魏(386年-534年)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534年-550年)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年-557年)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西魏(535年-556年)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

北周(557年-581年)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

鲜卑拓跋部终结五胡乱华北魏帝国的崛起之路附高清地图

鲜卑拓跋部终结五胡乱华北魏帝国的崛起之路附高清地图

鲜卑拓跋部终结五胡乱华北魏帝国的崛起之路附高清地图北魏帝国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立。

北魏帝国一统北方宣告五胡乱华的结束,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

拓跋部起源于黑龙江和大兴安岭一带,属于东胡的一部分。

两汉期间,经过大汉帝国对匈奴的持续打击,匈奴人逃离了漠北草原。

鲜卑族拓跋部也是在这一段时间内,慢慢向西迁移,来到了漠北草原。

(大仙感慨,漠北草原是个好地方,不可能一直真空,如果原先某个族被赶出这片地方,一定会有其他游牧和渔猎民族迁徙过来,繁衍生息,逐渐壮大!)315年,拓跋部拓跋猗卢因为帮助西晋对抗匈奴贵族刘聪和羯族石勒,被晋朝封为代公,后来封为代王。

逐步建立了代国政权。

376年,前秦苻坚攻打代国,击败了拓跋部,代国灭亡。

淝水之战后,曾经被苻坚征服的各个异族都纷纷自立复国,拓跋部也趁机重新建立了代国,随后因为和西燕的慕容永争夺故旧魏国的地盘,改国号为魏,既有争夺魏地(战国魏国)的意图,同时魏(三国曹魏)曾经也是中原的王朝,有征服中原的意思。

北魏刚刚成立的时候,先后和同在漠北草原的匈奴剩余的其他部落争夺草原的主导权,借用了后燕慕容垂的力量(大仙相信,慕容垂此举可谓养虎为患),击败并吞并了这些匈奴部落,还向北征服了更为原始的高车族,通过漠北的一系列兼并战争,拓跋部的实力变得非常强大了。

395年,后燕进攻北魏,反被北魏军队在在参合陂重创,并歼灭后燕军队主力,从此后燕一蹶不振。

396年,北魏和后燕之间发生了多次激烈的战斗,北魏军队经过多次胜利和挫折,终于再度重创后燕,并在第二年攻下了后燕国都,并把后燕一分为二。

大仙认为,后燕表面上亡于北燕篡国和南燕独立,但是真正的核心原因还是遭到了北魏的重大打击,慕容垂可谓失策啊!409年,北魏趁刘裕病逝,大举攻击南朝刘宋,夺取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国土。

426年,北魏趁赫连勃勃病逝,大举进攻胡夏,并在随后的战争中消灭了胡夏政权,夺取了关中之地。

424-429年间,北魏和北方的柔然展开多次交战(这正是花木兰故事的时代背景啊),柔然多次被北魏击败,此后势力太减,再也难以威胁到北魏。

地图上的南北朝(14幅地图)

地图上的南北朝(14幅地图)

地图上的南北朝(14幅地图)汉末三国时期,华夏大地战乱频繁,最终蜀汉灭于曹魏,东吴灭于西晋,天下归于一统。

然而好景不长,西晋仅仅持续了51年(若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始为37年),北方又陷入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混乱状态。

虽然前秦短暂统一北方,但在淝水之前秦战败于东晋后,北方再次四分五裂。

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在牛川称王,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称帝,建立北魏。

南方的东晋也叛乱不断,桓玄篡晋,废帝自立。

大将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匡扶晋室,因功掌朝政大权。

东晋偏安江南,不忘北伐,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温等先后北伐未能成功。

公元409年,南燕慕容超纵兵掠淮北,刘裕率军北上,破南燕都城,收复青州、兖州。

之后,刘裕又向西收复巴蜀,趁后秦内乱时,出兵攻克洛阳、长安,灭亡后秦。

但坐镇朝廷的刘穆之病故,刘裕怕大权旁落,匆匆返回建康。

留守长安的晋军内讧,夏主郝连勃勃趁机夺取关中。

刘裕北伐势如破竹,使东晋似乎看到了光复中原的希望之光。

掌握朝廷军政大权的刘裕威望如日中天,野心越来越大。

420年,刘裕废恭帝自立,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公元396年,北魏败北燕,将关东地区收入囊中。

公元427年,北魏攻破夏都统万城。

之后又向北奔袭漠北,大破柔然。

公元430年至439年,北魏夺取关中,并先后灭夏、北燕、北凉等割据势力,统一北方。

至此,刘宋和北魏南北对峙,中国历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北朝(386-581)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朝(420年-589年)有宋、齐、梁、陈四朝。

南朝因嫡传华夏之正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奉南朝为正统。

史书将南北朝起始时间定于公元420年,是因为北魏拓跋珪称帝早于刘裕,尽管当时北方还没有统一。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吸取东晋灭亡教训,重用寒门,压制豪门世族,推行土断等。

宋文帝继位后,继续推行刘裕的治国方略,整饬吏治、兴修水利、轻徭薄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力日强,史称“元嘉之治”。

南北朝(中国历史时期)—搜狗百科

南北朝(中国历史时期)—搜狗百科

南北朝(中国历史时期)—搜狗百科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与中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

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鲜卑化汉人所建。

北魏兴起与汉化运动北魏于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前身为代国。

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在道武帝、明元帝及太武帝的经营下逐步壮大。

拓跋珪与后燕交恶,发生多次战争,并在参合陂之战击溃燕军。

而后他率军攻破后燕首都,迁都至平城。

并在次年称帝,即道武帝。

道武帝性情残忍,后为其子拓跋绍所杀。

同年道武帝长子拓跋嗣平乱继位,即明元帝。

他攻下南朝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

其子拓跋焘继位,即太武帝。

他励精图治,国力大盛,并屡次攻掠南朝宋。

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胁后展开统一华北战争。

在439年攻灭北凉精辟结束「五胡十六国时期」,与南朝宋对峙。

北方至此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然而,还有后仇池,至443年方亡于北魏。

北魏虽国力鼎盛,但北有强敌柔然,以致不能全力南征。

信仰佛教的卢水胡人盖吴率各族百姓起事,太武帝平定。

打击佛教,成为三武灭佛之一。

太武帝统一华北后又灭西域五大强国之一的鄯善,控制了西域。

在450年又反攻南朝宋,直逼瓜步,并扬言渡江。

之后掠夺五万户北返,至此北朝军力压倒南朝,但军力也大损。

太武帝于后期刑罚残酷,最后被宦官宗爱所杀,宗爱之乱至文成帝时方平定。

北魏前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都,后来孝文帝大举实行汉化,政治中心也迁徙到中原腹地洛阳。

献文帝执政时,被其母冯太后毒杀。

冯太后改立献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孝文帝),并把持朝政。

冯太后猜忌多智且滥刑,但使国政平稳。

孝文帝可能因为冯太后的关系而倾慕汉文化,认为鲜卑人应该要深入汉化。

他为人英明好学,在亲政后扩建首都平城为汉城。

基于洛阳较平城繁华,地理位置控制全国,易发兵于江南,可摆脱保守派势力,于493年假借南征南朝齐名义,率众南迁洛阳。

第14表:北朝北魏地理表

第14表:北朝北魏地理表
1北绛县.2新安县
3永安郡辖2县.治永安县
1永安县.2杨县
4北五城郡辖3县
1平昌县.2石城县.3北平县
5定阳郡辖3县
1平昌县.2西县.3五城县
6敷城郡辖1县
1敷城县
7河西郡辖1县
1夏阳县
8五城郡辖3县
1北枣县.2南枣县.3永安县
9西河郡辖3县
1永安县.2隰城县.3介休县
10冀氏郡辖2县
1冀氏县.2合阳县
1东燕县.2平昌县.3白马县.4凉城县.5酸枣县.6长垣县.7长乐县
7北广平郡辖3县
1南和县.2任前县.3襄国县
8林虑郡辖4县
1林虑县.2临淇县.3共县.4魏德县
9丘顿郡辖4县
1顿丘县.2卫国县.3临黄县.4阴安县
10濮阳郡辖4县
1廪丘县.2濮阳县.3城阳县.4鄄城县
11黎阳郡辖3县.治黎阳县
1黎阳县.2东黎县.3顿丘县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第14表:北朝北魏地理表
第14表:北朝北魏地理表洪定国撰
全国合计:64州272郡773县[魏书地形志无全国地理统计数.通典:魏州百十有一,郡五百十有九,縣千三百五十有二。].都魏郡鄴县
一级政区


1司州
12
65
2定州
5
24
3冀州
4
21
4并州
5
26
5瀛州
1水池县.2蓝川县.3蕈州县
4临洮郡辖3县
1武都县.2明水县
38益州辖5郡.10县
1东晋寿郡辖4县
1黄县.2石亭县.3晋安县.4晋寿县
2西晋寿郡辖1县
1阴平县
3新巴郡辖1县
1新巴县

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东晋十六国地图及其说明

中国东晋⼗六国地图及其说明中国东晋⼗六国地图及其说明张书林编辑1.全图2.东晋3. 成前赵前凉后赵4. 前凉前秦前燕代5. 前秦6. 后秦后燕西秦后凉魏7. 后秦魏南凉北凉西凉南燕夏西秦北燕东晋⼗六国时期图说晋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于四世纪初为东汉以来⼊居内地的各族所推翻。

317年镇守江东的琅邪王司马睿即晋王位于建康,次年称帝;以建康在洛阳之东,史称东晋。

传⾄420年禅国于刘宋。

⾃西晋末到刘宋初,各族在中原和巴蜀先后建⽴了⼆⼗多个割据政权,史称其中前后⼆赵、前后西三秦、前后南北四燕、前后南北西五凉及成、夏为⼗六国,并⽤以泛指这⼀时期晋宋以外各国。

这⼀时期各个政权的疆域政区变化极为频繁,本图所画是淝⽔之战前⼀年即382年的概况。

其时⼗六国中的前秦臻于极盛,《禹贡》九州有其七,东晋的版图只限于淮⽔以南、汉⽔的下游、巴蜀盆地的长江以南。

前秦境内共有⼆⼗⼆州:关中为司⾪校尉及秦、南秦、河、凉州;河淮间为豫、东豫、兖、南兖、青、徐、扬州;河以北为雍、并、冀、幽、平州;汉中南阳为梁、洛、荆州;巴蜀为益、宁州。

辖有⼀百多郡。

东晋境内分为⼋州:长江中下游为扬、江、荆三州,江北为徐、豫⼆州,珠江流域为⼴州,越南北部为交州,云贵⾼原为宁州。

辖有⼋⼗多郡。

⼜有兖、青、幽等侨州和若⼲侨郡侨寄在⼤江南北。

前秦的西境尽于敦煌、⾼昌,后⼆年(384)西域三⼗余国降附,始置西域校尉于龟兹以领护葱岭以东,天⼭以南诸国。

其时前秦的东北是⾼句丽、契丹、库莫奚、夫余、⾢娄、寇漫汗、乌洛侯、地⾖于等国族。

北边鲜卑、柔然收⼊境内,境外为⾼车、契⾻、匈奴等族。

西域校尉诸属国的西北是乌孙国。

青藏⾼原羌族有宝髻、孙波、象雄、⼥国、⽩兰等国族,⼜有从辽东迁来的鲜卑、吐⾕浑部建国于黄河河曲⼀带。

淝⽔战后前秦分裂⽡解,延⾄394年为西秦所灭。

东晋乘胜收复了⼀些失地。

⾄安帝义熙中刘裕北伐,六年(410)灭南燕,⼗三年(417)灭后秦,晋⼟遂北以黄河与北魏为界,西有关中,置北徐州治彭城,北兖州治滑台城,北青州治东阳城,司州治虎牢城,雍州治长安以统新得郡县,这是东晋⼀代的极⼤版图。

两晋南北朝年表及地图

两晋南北朝年表及地图

301年
304年
316年 亡于前赵
317年
319年
329年
333年
347年
350年
351年
352年
370年
376年
383年
384年
385年
386年
394年
395年
397年
398年
400年
403年
407年
409年
410年
414年
417年
420年
421年
431年
437年
439年
479年
502年
534年
535年
589年
武王张轨 光文皇帝刘渊 武帝李雄 高祖石勒 灭前赵 文明帝慕容皝 武悼天王冉闵 350-352 惠武帝符洪 灭西晋 改国号为赵 (前赵) 亡于后赵 亡于东晋 亡于冉魏 灭冉魏 亡于前燕 灭前燕 亡于前秦
亡于前秦
灭前凉
淝水之战 济北王慕容泓 成帝慕容垂 泰武帝姚苌 懿武帝吕光 宣烈王乞伏国 仁 亡于后燕 灭西燕
266年 西晋 (216-316) 前凉【汉】 (301-376) 前赵【匈奴】 (304-329) 成汉【氐】 (304-347) 后赵【羯】 (319-351) 前燕【鲜卑】 (333-370) 冉魏 (350-352) 前秦【氐】 (350-394) 西燕【鲜卑】 (384-394) 后燕【鲜卑】 (384-407) 后秦【羌】 (384-417) 后凉【氐】 (386-403) 西秦【陕西鲜卑】 (385-431) 南凉【河西鲜卑】 (397-414) 北凉【匈奴】 (397-439) 南燕【鲜卑】 (398-410) 西凉【汉】 (400-421) 北燕【汉】 (407-437) 胡夏【匈奴铁弗】 (407-431) 北魏【鲜卑】 (386-534) 东魏【鲜卑】 (534-550) 西魏【鲜卑】 (535-557) 北齐 (550-57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东晋 (317-420)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武帝司马炎

三国时期地图

三国时期地图

三国时期地图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三国时期全图司州兖州、豫州、扬州青州、徐州冀州、并州幽州雍州凉州荆州(魏)西域长史府、乌孙益州北部益州南部(庲降都督)扬州(吴)荆州(吴)交州鲜卑等部三国时期图组编例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四幅,简图一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画出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蜀(景耀五年)吴(永安五年)的疆域政区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

魏蜀吴三国境内画出州界、州治、部分郡国治所,和西域长史府的辖境治所以及所辖部分属国的首府。

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并钩出若干条部族的活动范围界。

三、分幅图魏十二州分为八幅,另西域长史府和乌孙为一幅;蜀一州分为二幅;吴三州州各一幅。

魏幽州、雍州、蜀益州北部、吴扬州、交州各附插图一幅。

四、三国地方行政区划为州、郡、县三级,另有王国相当于郡,又有王国、公国、侯国、伯国、子国、男国相当于县。

图中与郡相当的王国以注记相区别,治所符号相同;与县相当的王、公、侯、伯、子、男国用县治符号,注记不分。

五、《三国志》无志,魏蜀吴境内的州郡县建置,据清人吴增仅《三国郡县表》,参谢钟英《三国疆域表》、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画出。

六、蜀汉设庲降都督,统南中七郡,仍隶属于益州。

分幅图益州分南部、北部二幅,南部幅七郡即庲降都督所辖。

南北部各郡之间仍作郡界,不作州界,都督治所建宁郡仍用郡治符号,加注庲降都督四字。

七、魏吴境内设有各级农官,皆画出其治所,注出全称;多数相当于县,即作县级处理,少数作聚邑处理,惟吴毗陵典农校尉领县比郡,作郡级处理。

八、魏设有匈奴中郎将、护鲜卑校尉、护乌丸校尉、东夷校尉,监护北边内附诸族,即在治所旁加注表示。

九、吴于若干幅员辽阔的郡分设都尉领县而仍隶于郡,以东、西、南、北部为名,即在其治所旁加注表示。

十、西域长史府治所用州治符号,其所辖各国用表面注记标示其大致方位,戊已校尉治所高昌城及鄯善、龟兹、于阗、疏勒、焉耆王国首府用郡治符号,其他诸国首府用县治符号。

一统天下有多难——南北对峙下的刘宋与北魏为何不能吞并对方?

一统天下有多难——南北对峙下的刘宋与北魏为何不能吞并对方?

一统天下有多难——南北对峙下的刘宋与北魏为何不能吞并对方?南北朝时期,北魏与刘宋两大政权之间,从景平元年(422年)至元嘉二十八(451年),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多次交战,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三次。

在这期间,两大政权动用兵力都在十数万至数十万,结果都不能制胜对方,从而形成了长期的南北拉锯战。

那么,刘宋和北魏到底孰强孰弱?为何双方都不能吞并对方,统一华夏呢?北魏、刘宋疆域图一、刘宋、北魏两大政权的形成。

01、刘宋政权的形成。

刘裕北伐灭南燕后,使东晋疆土恢复到青、充一带。

接着,又消灭了割据益州的谯纵,恢复了东晋对益州的统治。

以后,刘裕又率军攻灭后秦,将东晋的统治范围再推进到梁、豫州大部地区。

随着征战的不断胜利,刘裕的地位日重,从义熙七年(411年)以后,他先后任东晋太尉、中外大都督、相国,被封为宋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十四日,刘裕迫晋恭帝让位,自立为帝,国号为宋,改元永初,史称刘宋。

刘裕称帝前后,为了争取人心巩固其统治地位,采取了抑制豪强、整顿吏治、奖励农耕、发展生产等措施。

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刘宋王朝一度成为南朝疆土最大、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的政权。

宋武帝刘裕02、北魏政权的形成。

与南方刘宋政权发展的同时,在北方,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也日益强大起来。

拓跋氏原在今东北兴安岭附近,以游牧为生,后来逐渐南移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一带,于成康四年建立政权,定都于盛乐,后为前秦所灭。

晋太元八年(383年)肥水之战后,其首领拓跋珪乘前秦统治瓦解之机,重建政权,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晋太元二十ー年(396年)八月,拓跋珪出兵击败后燕,占领了今山西、河北地区。

同年十二月,拓跋珪称帝,迁都平城。

北魏进入中原地区后,在汉族封建文化的影响下,其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逐步由以游牧为生的奴隶社会向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转化。

到南燕、后秦为东晋灭亡之后,北魏日益发展,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一个政权。

此时,在北方还有柔然、大夏、北燕、西秦、北凉等政权,。

三国时期地图

三国时期地图

精心整理三国时期全图司州兖州、豫州、扬州青州、徐州一、本图组包括全图一幅,分幅图十四幅,简图一幅,插图六幅。

二、全图画出公元262年魏(景元三年)蜀(景耀五年)吴(永安五年)的疆域政区及当时我国边区各族的分布地。

魏蜀吴三国境内画出州界、州治、部分郡国治所,和西域长史府的辖境治所以及所辖部分属国的首府。

边区各族因记载简略,只标注其大致方位并钩出若干条部族的活动范围界。

六、蜀汉设庲降都督,统南中七郡,仍隶属于益州。

分幅图益州分南部、北部二幅,南部幅七郡即庲降都督所辖。

南北部各郡之间仍作郡界,不作州界,都督治所建宁郡仍用郡治符号,加注庲降都督四字。

七、魏吴境内设有各级农官,皆画出其治所,注出全称;多数相当于县,即作县级处理,少数作聚邑处理,惟吴毗陵典农校尉领县比郡,作郡级处理。

十二、水系泽薮除采用《三国志》记载外,一概以《水经》为据。

十三、鲜卑等部简图一幅,以公元236-262年(魏青龙四年至景元三年)为准,画出诸部鲜卑及西北诸部以及境内着名山川和庭帐城邑等;附盛乐附近插图一幅。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1)希望有纯古代图,现代地名以只标注主要参考点和主要河流6)能否以图标明各州郡的疆界以便观看。

7)图可分专业业余两种,专业地图多标一些地名,和经纬坐标。

水域的主要问题。

1)凉洲汉立时曾有西海,按记载应该有比今天更大的湖泊存在。

2)荆一带云梦泽应尚有遗迹,洞廷的面积也远比今日为大。

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滨县之南入海。

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东汉以后河水含沙量又相对有所减弱。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这条大河稳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其间很少有决溢发生,也无大的改流。

因此,魏、晋、南北朝各史多不志河渠,《隋书·地理志》也没有黄河经行的记载。

北朝地理表

北朝地理表

北朝地理表北朝地理表北魏地理简表全国合计:64州272郡773县[魏书地形志无全国地理统计数.通典:魏州百十有一,郡五百十有九,縣千三百五十有二。

].都魏郡鄴县一级政区郡县1司州12 652定州5 243冀州4 214并州5 265瀛州3 186殷州3 157沦州3 128肆州3 119幽州3 1810晋州12 3111怀州2 812建州4 10 13汾州4 10 14东雍州3 8 15安州3 816义州7 19 17南汾州9 18 18南营州5 11 19东燕州3 6 20营州6 14 21平州2 522恆州8 13 23朔州5 13 24云州4 925蔚州3 726显州4 427廓州328武州3 429西夏州2 30宁州431灵州32雍州5 31 33岐州3 834秦州3 12 35南秦州6 18 36南岐州3 37东益州7 16 38益州5 10 39巴州40梁州5 14 41南梁州42东梁州3 4 43泾州6 17 44河州4 11 45渭州3 646原州2 447凉州10 20 48鄯州49瓜州50华州3 13 51北华州2 7 52豳州3 10 53夏州4 954东夏州4 9 55泰州2 756陕州5 1157洛州5 758荆州8 4159襄州6 2060南襄州3 561南广州5 762郢州3 863南郢州12 2964析州5 11全国272 7731司州辖12郡.65县.治鄴县1魏郡辖13县1鄴县.2临漳县.3繁阳县.4列入县.5昌乐县.6武安县.7临水县.8魏县.9平邑县.10易阳县.11元城县.12斥章县.13贵乡县2阳平郡辖8县.治馆陶县1馆陶县.2清渊县.3乐平县.4发干县.5临清县.6武城县.7武阳县.8阳平县3广平郡辖6县.治曲梁县1曲梁县.2平恩县.3曲安县.4邯郸县.5广平县.6广年县4汲郡辖6县1北修武县.2南修武县.3汲县.4朝歌县.5山阳县.6获嘉县5广宗辖3县1广宗县.2武强县.3经县6东郡辖7县1东燕县.2平昌县.3白马县.4凉城县.5酸枣县.6长垣县.7长乐县7北广平郡辖3县1南和县.2任前县.3襄国县8林虑郡辖4县1林虑县.2临淇县.3共县.4魏德县9丘顿郡辖4县1顿丘县.2卫国县.3临黄县.4阴安县10濮阳郡辖4县1廪丘县.2濮阳县.3城阳县.4鄄城县11黎阳郡辖3县.治黎阳县1黎阳县.2东黎县.3顿丘县12清河郡辖4县1清河县.2贝丘县.3侯城县.4武城县2定州辖5郡.24县.治卢奴县1中山郡辖7县.治卢奴县1卢奴县.2上曲阳县.3魏昌县.4新市县.5毋极县.6安喜县.7唐县2常山郡辖7县1九门县.2真定县.3行唐县.4蒲吾县.5灵寿县.6井陉县.7石邑县3钜鹿郡辖3县1曲阳县.2槀城县.3鄡县4博陵郡辖4县1饶阳县.2安平县.3深泽县.4安国县5北平郡辖3县.治北平县1北平县.2蒲阴县.3望都县3冀州辖4郡.21县.治信都县1长乐郡辖8县1堂阳县.2枣强县.3扶柳县.4索卢县.5广川县.6南宫县.7信都县.8下博县2勃海郡辖4县1南皮县.2东光县.3修县.4安陵县3武邑郡辖5县1武遂县.2阜城县.3灌津县.4武邑县.5武强县4安德郡辖4县1平原县.2安德县.3绎幕县.4鬲县4并州辖5郡.26县.治晋阳县1太原郡辖10县1晋阳县.2祁县.3榆次县.4中都县.5邬县.6平遥县.7沾县.8受阳县.9长安县.10阳邑县2上党郡辖5县.治壶关县1屯留县.2长子县.3壶关县.4寄氏县.5乐阳县3乡郡辖4县.治乡县1乡县.2阳城县.3襄垣县.4铜鞮县4乐平郡辖3县1辽阳县.2乐平县.3石艾县5襄垣郡辖4县.治襄垣县1襄垣县.2五原县.3建义县.4刈陵县.瀛州县5瀛州辖3郡.18县6高阳郡辖9县1高阳县.2博野县.3蠡吾县.4易县.5扶舆县.6新城县.7乐乡县.8永宁县.9清苑县7章武郡辖5县1成平县.2平舒县.3束州县.4文安县.5西章县8河间郡辖4县1武垣县.2中水县.3鄚县.4殷州县6殷州辖3郡.15县1赵郡辖5县1平棘.2房子县.3元氏县.4高邑县.5栾城县2钜鹿郡辖4县1廮陶县.2宋子县.3西经县.4腹遥县3南赵郡辖6县1平乡县.2南栾县.3钜鹿县.4柏人县.5广阿县.6中丘县7沦州辖3郡.12县.治饶安县1浮阳郡辖4县.治浮阳县1浮阳县.2饶安县.3高城县.4章武县2乐陵郡辖4县.治乐陵县1乐陵县.2阳信县.3厌次县.4湿沃县3安德郡辖4县.治般县1般县.2重合县.3重平县.4平昌县8肆州辖3郡.11县.治定襄县1永安郡辖5县1定襄县.2阳曲县.3平寇县.4蒲子县.5驴夷县2秀客郡辖4县1秀容县.2石城县.3肆卢县.4敷城县3雁门郡辖2县1原平县.2广武县9幽州辖3郡.18县.治蓟县1燕郡辖5县1蓟县.2广阳县.3良乡县.4军都县.5安城县2范阳郡辖7县1涿县.2固安县.3范阳县.4苌乡县.5方城县.6容城县.7遒县3渔阳郡辖6县1雍奴县.2潞县.3无终县.4渔阳县.5土垠县.6徐无县10晋州辖12郡.31县1平阳郡辖5县1禽昌县.2平阳县.3襄陵县.4临汾县.5泰平县2北绛郡辖2县.治北绛县1北绛县.2新安县3永安郡辖2县.治永安县1永安县.2杨县4北五城郡辖3县1平昌县.2石城县.3北平县5定阳郡辖3县1平昌县.2西县.3五城县6敷城郡辖1县1敷城县7河西郡辖1县1夏阳县8五城郡辖3县1北枣县.2南枣县.3永安县9西河郡辖3县1永安县.2隰城县.3介休县10冀氏郡辖2县1冀氏县.2合阳县11南绛郡辖2县1南绛县.2小乡县12义宁郡辖4县.治沁源县1沁源县.2围城县.3义宁县.4安泽县11怀州辖2郡.8县.治野王县1河内郡辖4县.治野王县1野王县.2沁水县.3河阳县.4轵县2武德郡辖4县1平皋县.2温县.3怀县.4州县12建州辖4郡.10县.治高都县1高都郡辖2县1高都县.2阳阿县2长平郡辖2县.治玄氏县1玄氏县.2高平县3安平郡辖2县1端氏县.2濩泽县4泰宁郡辖4县1东永安县.2西河县.3西濩泽县.4高延县13汾州辖4郡.10县1西河郡辖3县1隰城县.2介休县.3永安县2吐京郡辖2县1新城县.2吐京县3五城郡辖3县1五城县.2平昌县.3石城县4定阳郡辖2县1定阳县.2昌宁县14东雍州辖3郡.8县1邵郡辖4县1白水县.2清廉县.3苌平县.4西太平县2高凉郡辖2县1高凉县.2龙门县3正平郡辖2县1闻喜县.2曲沃县15安州辖3郡.8县.治燕乐县1密云郡辖3县.治白檀县1白檀县.2密云县.3要阳县2广阳郡辖3县.治燕乐县1燕乐县.2广兴县.3方城县3安乐郡辖2县1土垠县.2安市县16义州辖7郡.19县1五城郡辖3县1隰城县.2介休县.3五城县2泰宁郡辖3县1泰宁县.2义兴县.3合阳县3新安郡辖3县1西垣县.2新安县.3东垣县4渑池郡辖3县1北渑池县.2俱利县.3西新安县5恆农郡辖3县1恆农县.2北郏县.3崤县6宜阳郡辖3县1宜阳县.2南渑池县.3金门县7金门郡辖1县1北陆县17南汾州辖9郡.18县1北吐京郡辖4县1平昌县.2北平昌县.3石城县.4吐京县2西五城郡辖3县1西五城县.2昌宁县.3平昌县3南吐京郡辖1县1新城县4西定阳郡辖1县1洛陵县5定阳郡辖1县1永宁县6北乡郡辖2县1龙门县.2汾阴县7五城郡辖2县1五城县.2平昌县8中阳郡辖2县1洛陵县.2昌宁县9龙门郡辖2县1西太平县.2汾阳县18南营州辖5郡.11县1昌黎郡辖3县1龙城县.2广兴县.3定荒县2辽东郡辖2县1太平县.2新昌县3建德郡辖2县1石城县.2广都县4营丘郡辖3县1富平县.2永安县.3带方县5乐良郡辖1县1永乐县19东燕州辖3郡.6县1平昌郡辖2县1万言县.2昌平县2上谷郡辖2县1平舒县.2居庸县3偏城郡辖2县1广武县.2沃野县20营州辖6郡.14县1昌黎郡辖3县1龙城县.2广兴县.3定荒县2建德郡辖3县1石城县.2广都县.3阳武县3辽东郡辖2县1襄平县.2新昌县4乐良郡辖2县1永洛县.2带方县5冀阳郡辖2县1平刚县.2柳城县6营丘郡辖2县1富平县.2永安县21平州辖2郡.5县.治肥如县1辽西郡辖3县1肥如县.2阳乐县.3海阳县2北平郡辖2县1朝鲜县.2新昌县22恆州辖8郡.13县1代郡辖4县1平城县.2太平县.3武周县.4永固县2善无郡辖2县1善无县.2沃阳县3梁城郡辖2县1参合县.2裋鸿县4繁畤郡辖2县1崞山县.1繁畤县5高柳郡辖2县1安阳县.2高柳县6北灵丘郡辖2县1灵丘县.2莎泉县7内附郡8灵丘郡23朔州辖5郡.13县1大安郡辖2县1狄那县.2捍殊县2广宁郡辖2县1石门县.2中川县3神武郡辖2县1尖山县.2殊颓县4太平郡辖3县1太平县.2太清县.3永宁县5附化郡辖4县1附化县.2息泽县.3五原县.4广牧县24云州辖4郡.9县.治归顺县1盛乐郡辖2县.治归顺县1归顺县.2还安县2云中郡辖2县1延民县.2云阳县3建安郡辖2县1永定县.2永乐县4真兴郡辖3县1真兴县.2建义县.3南恩县25蔚州辖3郡.7县1始昌郡辖2县1干门县.2兰泉县2忠义郡辖2县1苇池县.2杨柳县3附恩郡辖3县1西凉县.2利石县.3化政县26显州辖4郡.4县1定戎郡辖2县1零山县.2阳林县2建平郡辖2县1升原县.2赤谷县3真君郡4武昌郡27廓州辖3郡1广安郡2永定郡3建安郡28武州辖3郡.4县1吐京郡辖2县1吐京县.2新城县2齐郡辖2县1昌国县.2安平县3新安郡29西夏州辖2郡1太安郡2神武郡30宁州辖4郡1武康郡2灵武郡3初平郡4武定郡31灵州32雍州辖5郡.31县.治长安县1京兆郡辖8县.治霸城县1霸城县.2长安县.3杜县.4鄠县.5山北县.6新丰县.7阴盘.8蓝田县2冯翊郡辖6县.治高陆县1高陆县.2频阳县.3万年县.4莲芍县.5广阳县.6鄣县3扶风郡辖5县.治好畤县1好畤县.2始平县.3美阳县.4槐里县.5盩厔县4咸阳郡辖5县.治池阳县1池阳县.2石安县.3灵武县.4宁夷县.5泾阳县5北地郡辖7县1富平县.2泥阳县.3弋居县.4云阳县.5铜官县.6土门县.7宜君县33岐州辖3郡.8县.治雍县1平秦郡辖3县1雍县.2周城县.3横水县2武都郡辖3县1平阳县.2南田县.3高车县3武功郡辖2县1美阳县.2汉西县34秦州辖3郡.12县.治上封县1天水郡辖4县1上封县.2显新县.3平泉县.4当亭县2略阳郡辖5县1安戎县.2绵诸县.3陇城县.4清水县.5阿阳县3汉阳郡辖3县1黄瓜县.2阳廉县.3阶陵县35南秦州辖6郡18县1天水郡辖3县.治水南县1水南县.2平泉县.3平原县2汉阳郡辖2县.治兰仓县1兰仓县.2谷泉县3武都郡辖4县.治石门县1石门县.2白水县.3东平县.4孔提县4武阶郡辖3县1北部县.2南五部县.3赤万县5脩城郡辖4县.治广长县1广长县.2平洛县.3柏树县.4下辨县6仇池郡辖2县1阶陵县.2苍泉县36南岐州辖3郡1固道郡2广化郡3广业郡37东益州辖7郡.16县.治武兴县1武兴郡辖4县.治武兴县1武兴县.2景昌县.3石门县.4武安县2仇池郡辖2县1西县.2石门县3槃头郡辖2县1武世县.2苌举县4广苌郡辖2县1苌广县.2新巴县5广业郡辖2县1广业县.2广化县6梓潼郡辖2县1华阳县.2兴宋县7洛聚郡辖2县1武都县.2明水县38益州辖5郡.10县1东晋寿郡辖4县1黄县.2石亭县.3晋安县.4晋寿县2西晋寿郡辖1县1阴平县3新巴郡辖1县1新巴县4南白水郡辖2县1始平县.2京兆县5宋熙郡辖2县1兴乐县.2元寿县39巴州40梁州辖5郡.14县1晋昌郡辖3县1龙亭县.2兴势县.3南城县2褒中郡辖3县1褒中县.2武乡县.3廉水县3安康郡辖2县1安康县.2宁都县4汉中郡辖3县1南郑县.2汉阴县.3城固县5华阳郡辖3县1华阳县.2沔阳县.3嶓冢县41南梁州42东梁州辖3郡.4县1金城郡辖1县1直城县2安康郡辖1县1安康3魏明郡辖2县1汉阳县.2宁都县43泾州辖6郡.17县.治临泾县1安定郡辖5县1安定县.2临泾县.3朝那县.4乌氏县.5石堂县2陇东郡辖3县1泾阳县.2祖居县.3抚夷县3新平郡辖4县1白土县.2爰得县.3三水县.4高平县4隋平郡辖2县1鹑鵤县.2东槃县5平凉郡辖2县.治鹑阴县1鹑阴县.2阴密县6平原郡辖1县1阴盘县44河州辖4郡.11县1金城郡辖2县1榆中县.2大夏县2武始郡辖3县1勇田县.2狄道县.3阳素县3洪和郡辖3县1水池县.2蓝川县.3蕈州县4临洮郡辖3县1龙城县.2石门县.3赤水县45渭州辖3郡.6县1陇西郡辖2县1襄武县.2首阳县2南安阳郡辖2县1桓道县.2中陶县3广宁郡辖2县1彰县.2新兴县46原州辖2郡.4县.治高平县1高平郡辖2县1高平县.2里亭县2长城郡辖2县1黄石县.2白池县47凉州辖10郡.20县1武安郡辖1县1宜盛县2临杜郡辖2县1安平县.2和平县3建昌郡辖3县1榆中县.2治城县.3蒙水县4番和郡辖2县1彰县.2燕支县5泉城郡辖1县1新阳县6武兴郡辖3县1晏然县.2以城县.3休屠县7武威郡辖2县1林中县.2襄城县8昌松郡辖3县1温泉县.2揟次县.3莫口县9东泾郡辖1县1台城县10梁宁郡辖2县1园池县.2贡泽县48鄯州49瓜州50华州辖3郡.13县1华山郡辖5县1华阴县.2郑县.3夏阳县.4敷西县.5郃阳县2澄城郡辖5县1澄城县.2五泉县.3三门县.4宫城县.5南五泉县3白水郡辖3县1姚谷县.2白水县.3南白水县51北华州辖2郡.7县1中部郡辖4县1中部县.2石保县.3狄道县.4长城县2敷城郡辖3县1敷城县.2洛川县.3定阳县52豳州辖3郡.10县1西北地郡辖3县1彭阳县.2富平县.3安武县2赵兴郡辖5县1阳周县.2独乐县.3安定县.4赵安县.5高望县3襄乐郡辖2县1襄乐县.2肤施县53夏州辖4郡.9县1化政郡辖2县1革融县.2严绿县2阐熙郡辖2县1山鹿县.2新冏县3金明郡辖3县1永丰县.2启宁县.3广洛县4代名郡辖2县1呼酋县.2渠搜县54东夏州辖4郡.9县1偏城郡辖2县1广武县.2沃野县2朔方郡辖3县1魏平县.2政和县.3朔方县3定阳郡辖2县1临戎县.2临真县4上郡辖2县1石城县.2因城县55泰州辖2郡.7县1河东郡辖5县.治蒲坂县1蒲坂县.2安定县.3南解县.4北解县.5猗氏县2北乡郡辖2县1北猗氏县.2汾阴县56陕州辖5郡.11县.治陕中县1恆农郡辖3县1陕中县.2北陕县.3崤县2西恆农郡辖1县1恆农县3渑池郡辖2县1俱利县.2北渑池县4石城郡辖1县1同堤县5河北郡辖4县1北安邑县.2南安邑县.3河北县.4太阳县57洛州辖5郡.7县.治上洛县1上洛郡辖2县1上洛县.2拒阳县2上庸郡辖2县.治丰阳1丰阳县.2商县3魏兴郡辖1县1阳亭县4始平郡辖1县1上洛县5苌和郡辖1县1南商县58荆州辖8郡.41县.治穰县1南阳郡辖10县1宛县.2新城县.3冠军县.4舞阴县.5郦县.6云阳县.7西平县.8涅阳县.9上陌县.10西鄂县2顺阳郡辖5县1南乡县.2丹水县.3临洮县.4槐里县.5顺阳县3新野郡辖3县1穰县.2新野县.3池阳县4东恆农郡辖6县1西城县.2北郦县.3南乡县.4左南乡县.5上忆县.6东石县5汉广郡辖2县1南棘阳县.2西棘阳县6襄城郡辖9县1方城县.2郏城县.3伏城县.4舞阴县.5清水县.6翼阳县.7郑县.8北平县.9赭城县7北清郡辖2县1武川县.2北雉县8恆农郡辖4县1国县.2恆农县.3南郦县.4邯郸县59襄州辖6郡.20县1襄城郡辖6县1方城县.2郏城县.3伏城县.4舞阴县.5翼阳县.6赭城县2舞阴郡辖2县1舞阴县.2安阳县3南安郡辖4县1南安南县.2南舞县.3叶县.4南定县4期城郡辖4县1西舞阳县.2东舞阳县.3南阳县.4新安县5北南阳郡辖2县1北平县.2白水县6建城郡辖2县1赭阳县.2北方城县60南襄州辖3郡.5县1西淮郡辖2县1钟离县.2襄城县2襄城郡辖2县1陈阳县.2上马县3北南阳郡辖1县1南阳县61南广州辖5郡.7县1襄城郡辖1县1襄城县2鲁阳郡辖2县1冠军县.2繁昌县3高昌郡辖1县1高阳县4南阳郡辖1县1南阳县5襄城郡辖2县1扶城县.2南阳县62郢州辖3郡.8县1安阳郡辖4县1真阳县.2安阳县.3清阴县.4淮阴县2城阳郡辖3县1平春县.2义阳县.3义兴县3汝南郡辖1县1上蔡县63南郢州辖12郡.29县1北遂安郡辖1县1新安县2冯翊郡辖4县1山阳县.2彭城县.3城县.4建安县3江夏郡辖2县1屈阳县.2郢阳县4马郡辖4县1南新阳县.2西新县.3北新阳县.4新兴县5香山郡辖2县1北新安县.2郧阳县6永安郡辖2县1永安县.2南新兴县7新平郡辖2县1城县.2安城县8永安郡辖2县1刘刚县.2上城县9宕鄀郡辖3县1西新化县.2东平阳县.3安城县10宜民郡辖3县1西新安县.2新安县.3平阳县11南遂安郡辖1县1安兴县12安兴郡辖3县1东新市县.2西新市县.3长安县64析州辖5郡.11县1修阳郡辖2县1盖阳县.2脩阳2固郡辖3县1怀里县.2南乡县.3固县3朱阳郡辖2县1黄水县.2朱阳县4南上洛郡辖2县1单水县.2南上洛县5析阳郡辖2县1西析阳县.2东析阳县东魏地理简表全国合计:70州264郡[中国历代行政区划-:70州264郡].都一级政区郡1司州.治鄴县132洛州.治洛阳县63阳州.治宜阳县34北荆州.治伏流城35北豫州.治虎牢36陕州.治陕城57义州.治陈城78怀州.治野王县29秦州.治河东郡310南汾州.治定阳县211晋州.治白马县1112谯州.治涡阳县413梁州.治大梁城314郑州.治颖阴县316蔡州.治鲖阳县217东豫州.治新息县618财州.治固始县19西楚州.治楚城320广州.治襄城221颖州.治长社县322豫州.治悬瓠县923南兖州.治谯县524兖州.治瑕丘县425西兖州.治定陶县226襄州.治郏县827黎州.治黎阳县28束州.治束城县29冀州.治信阳县430瀛州.治都军城331沧州.治饶安县332定州.治灵奴县433殷州.治广阿县334东燕州.寄治宣都城335安州.寄治幽州北界河桥3 36幽州.治蓟县438平州.治范阳县339营州.治和龙城640宁州.寄治汾州介休城4 41灵州.寄治汾州隰城42西夏州.寄治并州马邑界2 43恆州.寄治肆州秀容郡8 44廓州.治崞山345武州.治雁门川346云州.治祁县界447肆州.治九原县448蔚州.治太原乌县界349朔州.治定襄县550丰州.治武乡县151建州.治建兴县452显州.治西河六壁城453汾州.治西河县354并州.治九原县455光州.治掖县356胶州.治东武县357青州.治东阳县658齐州.治历城县759南青州.治新泰县360济州.治碻磝县761北徐州.治琅邪郡262徐州.治彭城563东徐州.治下邳县464东楚州.治宿豫县665海州.治龙沮城666睢州.治取虑城567绥州.治上郡68岚州.治岢岚县69广州.侨治鲁阳东北边界70东荆州.侨治比阳北界全国264西魏地理简表全国合计:57州183郡[中国历代行政区划-:57州183郡].都一级政区郡1雍州.治长安县62岐州.治雍城43泾州.治临泾县35原州.治高原县26渭州.治陇西47北雍州.治华原县48西安州.治五原县19豳州.治彭阳县310蔚州.治洛蟠县111恆州.治上郡北三水县1 12夏州.治统万城413东夏州.治朔方614-15汾州.北华州.治杏城4 16灵州.治薄骨律镇117显州.治汉阳周县18燕州.治襄洛县19云州.治丰利县20秦州.治上邽县521北秦州122南秦州.治洛谷城723会州.治汉鹑阴县24东益州.治武兴县725河州.治枹罕县726凉州.治姑臧县928瓜州.治敦煌县829南岐州.治固道330华州.治华阴县331陕州.治陕县532南汾州.治华阴杨氏堡33南雍州.寄治华州郑县34洛州.治上洛县335义州.治朱阳县436广州.治鲁阳县737南广州.治南荆界5 38荆州.治叶界639南荆州.治安昌县2 40万州.治穰县341殷州.治城阳县242洞州.治棘阳界43西郢州.治比阳县2 44湖州.治湖阳县445南郢州.治南荆界11 46东荆州.治泌阳县1 47蒙州.治堵阳县148应州.治平氐界149南豫州.治厥西界450襄州.治赭阳县551南襄州.治湖阳县352河东秦.治蒲坂县253析州.治顺阳县554东雍州.治阳汾县355-57郑州.璠州.溱州.同治比阳界全国183西魏曾先后还有52州56郡:一级政区郡1丹州.治三堡镇22-3邵州.燕州.治襄乐县4长州.治太安郡5甘州.治张掖县6朔州.治郁郅县57-8宁州.南豳州.治新平县9廓州.治浇河郡10梁州.治南郑县311金州.治上津县12洋州.治西乡县413集州.寄治梁州14罗州.治竹山县15通州.治汉宁县516石州.治东乡县17迁州.治石鼓县18并州.治关东县19开州.治新宁县420渠州.治流江县121成州.治上禄县22岷州.治渠秣川23武州.治石门县24文州.治阴平县25邓州.治尚安县26利州.治绵谷县527巴州.治垫江县328容州.治垫江县29益州.治成都县1130-31资州.潼州.同治巴西县32邛州.治依仁县33眉州.治齐通郡134江州.治江阳县135戎州.治僰道136泸州.治江阳县37东梁州.治西城郡38上州.为原南洛郡39淮州.治阳平县40辅州.治连谷县41应州.治永阳县142颖州.治定阳县143唐州.治下溠县44鄀州.治乐襄县45-46冀州.拓州.同治夷陵县147基州.治章山县48温州.治新阳县149襄州.治襄阳县650安州.治安陆县51岳州.治孝昌县52温州.治江夏县齊地理简表全国合计:64州[中国历代行政区划-:60余州.通典:齊州九十有七,郡百六十,縣三百六十有五。

北魏诸郡

北魏诸郡
北荆
伊阳 新城 汝北

宜阳 金门
南司
齐安 义阳 宋安

彭 沛 沛 鲁 马头 安定 广梁 北谯 济阳 钟离 陈留 北阳平

汝阴 南顿 南梁 北梁 南谯 庐江 北陈 西汝南

陈 安丰 平原 梁兴 北陈 扶风 北沛 南陈 新蔡 岳安 边城 西沛 淮南 乐安 北颍川 西边城 南颍川

淮阳 谷阳 睢南 临潼 南济阴
怀
河内 武德

高都 长平 安平 泰宁

西河 吐京 五城 定阳
东雍
邵 高凉 正平

密云 广阳 安乐

五城 泰宁 新安 渑池 恆农 宜阳 金门
南汾
定阳 北乡 五城 中阳 龙门 北吐京 西五城 南吐京 西定阳
南营
昌黎 辽东 建德 营丘 乐良
东燕
平昌 上谷 偏城

昌黎建德辽东乐良冀阳营丘

辽西北平

代善无梁城繁畤高柳 内附 灵丘北灵丘

建宁齐安
北江
义阳齐昌新昌梁安光城齐兴

安蛮梁宁永安

沛临淮

京兆冯翊扶风咸阳北地

平秦武都武功

天水略阳汉阳
南秦
天水汉阳武都武阶脩城仇池
南岐
固道 广化 广业
东益
武兴 仇池 槃头 广苌 广业 梓潼 洛聚

新巴 宋熙 东晋寿 西晋寿 南白水

晋昌 褒中 安康 汉中 华阳
南梁
郡县皆阙
东梁
金城 安康 魏明

南阳 顺阳 新野 汉广 襄城 北清 恆农 东恆农

襄城 舞阴 南安 期城 建城 北南阳

两分钟趣味图解,帮你理清南北朝混乱不堪的历史

两分钟趣味图解,帮你理清南北朝混乱不堪的历史

两分钟趣味图解,帮你理清南北朝混乱不堪的历史小编上文提到过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几个时期,南北朝位列其中,且黑暗和动荡程度比起其它几个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历史上南北朝对峙更替,非常复杂。

读者要了解这段历史也经常有心无力。

因此,小编下面选用了四张图,分四个时期去理清南北朝的脉络。

相信各位读者看完后,肯定能有所收获。

刘宋和北魏时期(420-479)南北朝,听名字你就知道是分为北朝和南朝两个部分了。

北朝的前身是五胡十六国,胡人将司马懿后人建立的西晋灭了,然后在北方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胡人政权,名字也不用去记,因为反正最后整个北方被势力最大的一个部落统一了,这个强人就是鲜卑族的拓跋珪,就是历史的北魏政权。

也是北朝的第一个朝代。

南方,汉人建立了东晋政权,然而好景不长。

东晋很快就被刘裕篡位,建立刘宋王朝,东晋灭亡。

这就是南朝的开始。

刘宋王朝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

在北魏和刘宋对峙期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武装冲突。

刘裕一度筹备北伐,可惜筹备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

刘裕去世后就闹内讧不断。

后来刘义隆上台后还举行过两次大规模北伐,可惜都以失败告终。

刘义隆死后,南朝的刘宋又开始内斗。

南齐和北魏时期(479-502)479年,权臣萧道成强迫刘宋最后一位皇帝刘准禅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南齐,刘宋王朝至此灭亡。

年纪幼小的刘准知道大难临头,在禅位大典上怆然哭喊——愿生生世世不再生于帝王家!在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血泪中,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创建的刘宋王朝烟消云散,被惊涛拍岸的历史巨浪砸成了尘埃。

遥远的北方,龙椅上的拓跋宏虽然也只是个孩子,但是北魏并没有上演权臣篡位的历史大剧。

因为在幼小的拓跋宏背后,站着一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冯太后。

在她的支持下,北魏孝文帝开始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南齐前两位皇帝都是贤君,喜欢搞建设,不愿意打仗,与雄踞北方的北魏大致保持着友好往来,尤其是萧赜在位期间,南齐还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盛世,史称“永明之治”。

拓跋部代国北魏东魏西魏世系图

拓跋部代国北魏东魏西魏世系图

桓皇帝 拓跋猗㐌20
惠皇帝 拓跋贺傉23
பைடு நூலகம்
穆皇帝 拓跋猗卢21
思皇帝 拓跋弗18
太祖平文皇帝 拓跋郁律22
炀皇帝 拓跋纥那24
十六国时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建代国,为前秦所灭,其孙 道武帝拓跋珪复国,改代为 魏,史称北魏、后魏、拓跋 魏、元魏,并追尊28位先人 为皇帝。西魏时,文帝元宝 炬改尊道武帝庙号为烈祖。
烈皇帝 拓跋翳槐25
高祖昭成皇帝 拓跋什翼犍26 献明皇帝 拓跋寔 烈祖道武皇帝 拓跋珪
北魏、东魏、西魏帝系
太祖道武帝 拓跋珪1 太宗明元帝 拓跋嗣2 世祖太武帝 拓跋焘3 恭宗景穆 南安王 帝拓跋晃 拓跋余4 高宗文成帝 拓跋濬5
南安惠王 章武敬王 拓跋桢 拓跋太洛
显祖献文帝 拓跋弘6
高祖孝文帝 元宏7 文景帝 元愉 西魏文帝 元宝炬 清河文献 武穆帝 王元怿 元怀 清河文宣 孝武帝 王元亶 元脩15 广陵惠王 元羽 节闵帝 元恭13
拓跋部(献皇帝以前世系不可考) 成皇帝拓跋毛1~节皇帝拓跋贷2~庄皇 帝拓跋观3~明皇帝拓跋楼4~安皇帝拓 跋越5~宣皇帝拓跋推寅6~景皇帝拓跋 利7~元皇帝拓跋俟8~和皇帝拓跋肆9~ 定皇帝拓跋机10~僖皇帝拓跋盖11~威 皇帝拓跋侩12~献皇帝拓跋邻13 文帝 拓跋沙漠汗
献皇帝 拓跋邻13 圣武皇帝 拓跋诘汾14 始祖神元皇帝 拓跋力微15 章皇帝 拓跋悉鹿16 平皇帝 拓跋绰17 昭皇帝 拓跋禄官19
扶风王 元怡
章武王 元彬
肃祖文穆帝 长广王 章武庄武 元勰 元晔12 王元融 孝宣帝 敬宗孝庄帝 元劭 元子攸11 安定王 元朗14
世宗宣武 帝元恪8
肃宗孝明 临洮王 帝元诩9 元宝晖
幼主 西魏废帝 西魏恭帝 东魏孝静 元钊10 元钦 拓跋廓 帝元善见

魏晋南北朝的行政区划资料

魏晋南北朝的行政区划资料

魏晋南北朝的行政区划资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调整。

由于政权的更迭和地理的变化,行政区划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和划分。

在魏晋南北朝的初期,中国分为三个主要的政权:魏、蜀和吴。

这三个政权都是以其所在地的名称命名的。

魏政权的首都是洛阳,其行政区划按照九州制度进行划分,分别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荆州、豫州、雍州、并州和幽州。

蜀政权的首都是成都,其行政区划按照州、郡、县进行划分。

吴政权的首都是建业(今南京),其行政区划按照州、郡、县进行划分。

这三个政权之间相互争夺领土,在行政区划上也有较大的变动。

随着北方五胡乱华的局势的发展,魏政权逐渐被北方胡族政权所取代。

北魏政权成为了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

北魏政权首先将行政区划重新划分为十六个州,分别是并州、九州、冀州、幽州、雍州、凉州、益州、荆州、梁州、秦州、扬州、徐州、豫州、青州、兖州和东州。

这些州内又分为郡和县。

后来,北魏政权又将九州划分为二十五个州。

此外,北魏政权还设立了行台、赤县等职能机构来管理地方事务。

南方吴政权则在楚汉之间成为了南方统一政权。

吴政权在行政区划上也进行了诸多的改革。

其行政区划按照州、郡、县进行划分,与北方的划分方式相似。

吴政权在行政管理上颇为严密,设立有都督府、尚书省等机构。

东晋政权在南方成为了主要的统治者,其首都为建康(今南京)。

东晋政权的行政区划相对稳定,按照四部制进行划分,分别是各州、各郡、各县和各乡。

其中各州下设有刺史,而各郡下设有太守。

与此同时,东晋政权还设立了六部以及和地方两级的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度支等机构。

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南朝陈和南朝宋这三个政权,行政区划基本沿用了东晋时期的制度。

表面上看,南朝梁的行政区划分为州、郡、县和乡,与东晋时期相似。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频繁的战乱和政权更迭,行政区划公务的执行往往受到较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点击“编辑” - “显示比例”进行放大查看
北朝魏-并州、肆州、恒州、朔州、汾州(公元497)
北朝魏-河州、凉州、郭煌镇(公元497)
北朝魏-司州、豫州、荆州、洛州、东荆州、东豫州、南兖州(公元
北朝魏- 武川镇、御夷镇、怀荒镇、柔玄镇、抚冥镇(公元497)
497)
北朝魏-相州、冀州、幽州、平州、瀛州、安州、定州、营州(公元497)
北朝魏-兖州、青州、齐州、徐州、南青州、济州(公元497)
北朝魏- 雍州、豳州、夏州、华州、泰州、东泰州、泾州、岐州、西安州、伏野镇、博骨津镇(公元497 )
VMIWfra

1'«

J3w<*
>*Kt
α

ΛT<
F⅛*il∙√
P 川
Ul

*
r
Λ,
C-J
<*<<
Λ*∣

7
嘶'
安附近
:

J/
N
沃、
W
"宕
*
S M 了2
■ ■
UZ
t V
XRIB Y J SH ^>w ・ ∕ψ^gpC

4ΛO ∙ 1州(IM I P^⅛r ς∕
• √l 飙嗨"・1

! V

西
Γ \. ( > ■
V
、 N ([J 2≡J5 .、⅛-
._《1
∙‰t I
/ ♦ ♦ A
F«® <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