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级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最新文档1.doc

合集下载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班级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中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

那么班级应采取怎样的管理,才能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呢?现代管理学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80年代初对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它与传统管理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从以物(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从“独断式”“监督式”管理发展到“参与式”“激励式”。

知识经济的浪潮已经向我们涌来,为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教师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教学过程将由传统的传授知识变成学生发现信息、捕捉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对学生的管理过程也将由以事为中心的监督式管理发展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的管理。

因此,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的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现在的中学生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对班级管理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为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和满足知识经济对人的要求作好一切准备。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也就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无论社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周围的环境有多么的复杂,而要把握自己的命运,保持自己的追求,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依靠自己学会选择,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学校的任务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积累、保存和传递上,班级管理的任务不能只是将学生训练成一味听话的“乖宝宝”,依令行事的被动者,而要构建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具有创新能力,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知识经济的新型知识人才。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首先要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着手,新型师生关系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情感关系。

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或充满信任的和睦关系,使师生心理距离达到和谐的程度,要把教师的奉献融入学生生命的成长过程当中。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最新文档1.doc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最新文档1.doc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最新文档1“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那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本人认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是达成优秀班风建设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与应用“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抓住他们的个性特点,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的素质、鲜明的个性,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凝聚力、创造力。

1.用心用心管理是班级工作得以高质量运行的基本准则,而“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精神实质就是:“作为人来说,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及其动力,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代人本管理就是从人出发,依靠人、为了人的管理理念与系统方法。

2.用情在班级管理中,要注入情感,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的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谐、不惧怕教师,在心里佩服教师。

注重以情感人,使学生得到温暖而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

3.因人而异“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切忌千篇一律、程序化和公式化。

处在成长、不断求知的过程中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对变化着的班级环境、管理措施、手段应推陈出新,作出相应的调整。

管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人生理想的差异。

故此,注重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等各个细节,创造性地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二“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体现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以理服人的,而不是专横地实施压制。

“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doc

“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doc

“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1“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说起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许多人可能不会陌生,这位教育学的鼻祖,他在代表作《大教学论》中阐述了和谐教育的思想,即热切期望所有的人都能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他认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在身心各方面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素,教育就是要使这种因素真正得以发展。

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知识、道德、身体和艺术等方面去全面发展人,从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

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那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有效地做到每一位学生“里外都是一种和谐”呢?笔者以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手段。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教育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

”(《现代师德修养》)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一、以人为本,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

因为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最重要时期,由于经验上的不足,辨别能力差,易受外界的影响。

我们应该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努力从过去单一的封闭的德育内容中挣脱出来,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去吸引学生、感化学生,从而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观念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观念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以人为本观念的应用一、班级组织结构的设计及其功能实现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班级组织结构的设计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个合理的班级组织结构能够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持,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

因此,班主任在设计班级组织结构时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规划班级组织结构。

首先,班级组织结构应当反映其学习和管理特点。

班级组织结构应该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班级中的所有成员,特别是学生。

因此,在设计班级组织结构时,班主任应该考虑班级的人数、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和其他相关情况,以便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次,班级组织结构应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

班级组织不应仅仅是由班主任构建的,而应该是一个多样化的、可灵活调整的结构。

因此,班主任应结合班级实际情况,灵活设计班级组织结构,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最后,班级组织结构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班级组织结构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以确保组织结构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得到贯彻和执行。

同时,班级组织结构应该能够保证班级工作的目标达成,促进班级学习和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班级学风建设与班级管理班级学风建设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点之一。

在这方面,班主任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为此,班主任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班主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德和文化素质。

班级学风建设应着重培养学生道德观念,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修养。

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挖掘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班主任应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明确国家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完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保证每个学生的权益得到保护,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果。

最后,班主任应该推进班级教育改革,在教育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探索,提高班学生参与和合作的能力和兴趣,更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三、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在班级管理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李佩敏(化州市合江中学广东·茂名525100)摘要高中班主任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

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因此高中班主任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进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促进高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中班主任班主任管理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在学生进行高中学习的过程中,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学校、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

随着近几年我国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使得以人为本理念逐渐成为班级管理的新内容。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1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1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忽视学生个人价值在传统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通常只会关注学校价值及集体价值,而不会注重学生的在班级整体中的价值体现。

学校价值、集体价值、学生个人价值之间均不存在冲突,其中的每一种价值都独立存在而且不需要额外支撑,而只有将学校价值与学生个人价值相互联系在一起,才可以共同促进、实现双赢。

因此,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应将这些价值平等看待,不应过于重视哪一方面价值,应注意将多种价值进行有效统一。

只有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人价值才可以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的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是将学生看做是完成工作的工具,在没有充分掌握、了解学生基本状况的前提下擅自为学生布置工作任务,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人价值,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一定阻碍,甚至可能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通过课堂学习得以显著提升。

1.2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忽视学生个人差异高中班主任在进行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通常会将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作为管理原则。

浅谈“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人的因素是企业最需要关心的因素”——这是现代管理中常常被提到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员工、学生和相关人群为中心,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在金钱、政策等外部因素之外,更注重关注人性和人类本质。

在高中班主任的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也逐渐被应用,通过贴近学生和与教师合作来达到更好的班级管理。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且详细讨论现代高中班主任需要了解并使用的管理技能。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的意义1.获得信任。

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班主任的存在、管理、激励和帮助,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开拓视野都是至关重要的。

班主任可以提供有关消息、支持和建议,让学生们获得信心和方向,有助于发挥自己的能力并拓展自己的眼界。

2.提高耐心和人性化的建议。

班主任更需要精力集中于完成任务和聆听他人的情感、需求等,建立与学生的稳定沟通渠道,以了解他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

3.建立稳定关系。

对于高中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他们每个人的需求其实都是不一样的,班主任要开放心态,理解学生们,建立友好的关系和可靠的感觉。

这样可以保证在需要的时候,同学们方便地倾诉和寻求帮助。

4.提高工作效率。

班主任需要与学生们建立稳定关系,让学生们理解和信任自己,这样有助于班主任更快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二、高中班主任的管理技能1.建造团队合作。

班主任需要处理分歧问题,如何解决分歧问题?如何使班级内不同的群体之间不会发生冲突?班主任可以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利用教育活动或其他团队建设活动来促进学生发现从中学习班级潜力。

2.有效沟通。

高中班级管理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进行有效沟通。

班主任可能会面对不同背景和语言母语的学生以及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班主任需要了解底层之后,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做出特定的沟通方法和实施步骤。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推崇以人为本的理念也被广泛地应用和实践。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什么是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是一种关注人的终极目的和站位的思维方式。

在教育领域中,以人为本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这个架构的核心。

这种理念注重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支持,帮助学生发展更多的技能并获得更多的经验。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以人为本理念都是推动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应用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具有显著的意义和价值。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下,高中班主任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同时,高中班主任应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处理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与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高中班主任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的思维局限,注重个性化差异,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

通过与个体差异和特点相互协调来实现个性化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高中班主任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关注和帮助:学习方面高中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现状,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高中班主任应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尽可能地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生活方面高中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关注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班主任应该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卫生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对健康的意识,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

同时,高中班主任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上的一些问题,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支持。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3-30T16:32:41.2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3月总第259期作者:鲁秀美[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实质入手,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255000摘要:班级管理是优秀班风建设的关键,在班级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设良好的班风。

本文通过分析“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实质入手,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高中班级管理一、核心概念界定1.“以人为本”的内涵。

所谓以人为本,简单地说就是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从现实生活中广大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最终实现整个社会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强调一切历史创造都要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促进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

2.“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实质。

人性不是物性,人有各种需要,人需要关心、需要呵护、需要理解。

人进行有意义的活动、主动性的追求发展都是因为人有需要。

满足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内容之一。

所以班级管理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为原则,选择适合学生的班级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的实质性问题是: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这种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高中班级管理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二、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首先,班级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方略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应用张君摘要:高中阶段班级管理有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展开,有助于高中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主导作用,发挥课堂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本文将分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与应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以人为本;教学技术一、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高中班主任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思想道德工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学生仅仅成为学习、考试的工具,思想价值观念被忽视,导致学生的成长缺失,长期不进行引导,学生会产生心理问题,形成错误的思想观念。

家长和学校只注重考试成绩,认为高考迫在眉睫,学生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不停的输入知识,对学生的判断缺乏其他的评判指标,教师也会对学生产生刻板印象,认为差生就是坏学生,在学习上做不好,在其他方面也都做不好。

鉴于高中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与应用(一)践行“生本”理念,班级管理制度灵活化高中生的情感丰富,敏感,班主任应该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在管理学生时,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首先要积极的了解学生、认识学生,摸透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的优点提出表扬,对于他们的缺点,给予指导。

把学生看做平等的交往者,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在和高中生的沟通交往中,尽量的将他们当做成人看待,将学生看做平等的朋友,注重以情感人,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和班主任交流自己的想法,消除师生之间的隔膜。

在班级管理中,要保持公平、公正的思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要给予关注和尊重,从后进生身上挖掘闪光点,长善救失,并给予后进生正确方向的引导。

班主任要充分的尊重问题学生,对待他们要投入更多的耐心,使其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逐步的改正。

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中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摘要】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基础单位, 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港湾, 一个学校的管理要从班级开始抓起, 因此班级的地位显而易见。

班级管理能够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 作为班级里面的组织建立者, 班主任直接参与班级管理, 他将他的教学理念、工作方法都体现在班级管理中, 影响并感染着每个学生学习并对他们的生活以后也产生重大的影响。

班主任作为指导者, 不仅管理学生还要培养他们他们的个性发展。

班主任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学生, 按照学生的特点结合实际, 尊重他们为前提, 用创新等理念, 培养学生。

【关键词】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教育伴随着我国教育的深入改革, 素质教育的运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策略, 是以人为中心, 保障人权, 管理学生的同时不忘尊重学生, 鼓励信任学生,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会做一个优秀的人。

本文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验, 以“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进行探讨和研究一、目前班级管理中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教育上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国中学教学管理上的一大弊端来源于素质教育制度本身。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施行下其实重视的是应试教育管理。

不仅学生们家长们重视的是分数, 连学校最在乎的也是分数, 把分数作为鉴定教育好坏的天枰, 按分数排班级, 排座位, 就连开家长会家长都以孩子成绩差为耻辱, 只把分数作为恒定孩子好坏的标准无疑扼杀了学生天赋。

到最终学校都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时候不注重“以人为本”, 形式主义泛滥存在, 一人专权, 空有口号, 不仅没把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好而且可能成绩也提升不上去。

(二)管理上教师“专权”, 学生没有参与感所谓教育其本质是正确的爱, 赏识, 理解, 尊重, 放手, 反思, 引导。

教育不只是叫人走上“光明”的前途, 更是教人懂得规矩礼数。

当前很多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方面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 认为自己是班级领导者, 管理者, 指导者, 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 不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培养, 抹杀学生的个性和天赋。

“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最新资料1.doc

“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最新资料1.doc

“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最新资料1“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以人为本”就是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尊重学生人格,通过一系列繁琐的、具体的管理方法,使学生在班级日常活动中自我发展,提高能力,促进思想健康发展。

本文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实践谈谈“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一、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在班级管理中,以往我们都是采取班主任推荐提名,学生表决通过的方法产生班干部,现在对班级管理的要求变了,产生班干部的方法也应有所变化。

为了更好地反映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在班干部的产生上,笔者采取了学生自荐、学生表决通过的程序。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对班主任盲从、依懒的心理,导致自荐过程冷场了,之后我通过和学生谈话了解到自荐冷场有三个原因:一是怕同学们不服,选不上丢面子。

二是怕选上了干不好挨批评。

三是怕当了班干部分散精力,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这三个原因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原因,缺乏管理班级的自信心。

要在班级管理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意识,必须在学生的自信心上多花功夫。

后来我有意识地在班级工作点评中表扬工作主动的班干部和同学,强调主动参与意识。

班干部培养中自信心的培养只是基础,就班级管理而言,这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多地设一些管理职务,让更多的同学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机会,激发同学们参与管理的意识。

二、孕育热爱班集体的气氛,强化学生主体意识1.注重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

班主任由于特殊的地位,在小学生的心里有崇高的地位。

我在日常工作中特别注意关心同事,数学老师因为身体不好,我班教室又在三楼,平常在早自习中,如遇到数学自习,我协助数学老师让同学们认真学习数学。

在遇公开课时,主动检查教学设施,安排同学们布置教室并邀请数学老师在教室里出谋划策,从而给学生们树立了团结协助的榜样。

另外,对班上出现的关心班集体、热心助人的事例我大加赞扬。

一次测验中,我要求同学使用十六开纸,测验开始后,一个同学坐着没动,原因是他没带十六开纸。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12-02T11:45:14.8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作者:李杰[导读]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到班级风气李杰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第二中学(口镇) 271100摘要: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到班级风气,也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提升。

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时刻将学生放在心中,一切管理行为都围绕学生的成长开展,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途径;方法在高中阶段,学生不管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逐步向成人方向发展,有了自己的主见,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更希望能够遵循自己的想法,而不愿意被动接受班主任的管理。

因此很多班主任认为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为了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班主任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使学生在更加民主、轻松的氛围下实现成长。

一、加强沟通,了解学生需求很多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往往强硬地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而没有对学生的真正需求进行了解。

久而久之,学生将会产生逆反心理,给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

班主任应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到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班级管理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

例如,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严格遵循班级的制度和学校的制度,如果存在着一些困难,使学生会存在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应提前与班主任进行沟通。

但是有的学生会害怕班主任对自己进行批评。

我告诉学生,只要是正当的理由,我都会接受的,会以学生的需求优先。

我也会对学生的动态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反常现象的时候,都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能够放心地说出自己的迷惑,并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进行解决。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方面,班主任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惑。

关注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情感关怀与心理支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些做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

结论指出,“以人为本”理念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班主任工作应更加贯彻这一理念,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理念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人本理念、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个性化教育、自主学习、情感关怀、心理支持、师生关系、学生成长、促进作用、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理念是指在教育管理和服务中,将关注人的需求和尊重个体价值作为首要任务。

这一理念强调将学生作为管理和服务的中心,从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情感关怀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积极的态度。

通过引入“以人为本”的理念,高中班主任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情况,从而更加灵活地制定管理策略和教育方案。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互信和情感联系。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个性化的管理和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2 阐述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在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强调将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精品文档1.doc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精品文档1.doc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精品文档1“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0引言在高中学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中,班主任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教师不只是学生的朋友与引导者,更是学生、家庭与学校、社会之间的桥梁。

在教学改革的近几年来,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用以人为本理念更新个人教学管理手段。

将以人为本理念与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是促进班级管理工作升级的前提。

1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理念缺失的现状1.1忽视学生个人价值在传统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过于强调学校的价值以及集体的价值,没有关注学生个人价值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

无论是学校价值、集体价值,与学生个人价值是没有冲突的,每一种价值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学校价值只有与学生个人价值相互促进与联系,才能获得双赢。

在高中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不得厚此薄彼。

只有关注学生的个人价值,才能促进学生实现个人成长目标。

但大多数高中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会将学生视为实施工作的工具,在给学生安排任务时,从不考虑学生的感受,不重视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现。

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甚至会给学生带去负能量。

1.2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是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重要原则。

在很多时候,班主任要要求学生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除去特殊情况,教师忽视学生个人成长需求是错误的。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成为统一的人才。

高中学生在学校内接受的教育与其个人成长目标不相符,个人需求就得不到满足。

班主任只关注学生的共性,扼杀学生的个性,不关注学生思维的创新,使学生的个性化优势难以表现出来。

1.3忽视心理道德教育一直以来,很多高中班主任认为自己是班级建设中的管理者,并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管理班级的重要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规范学生的行为。

“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文献标识码】 B1 “以人为本”内涵的理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可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为人本,说到底就是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以人为本是我国进行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成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1]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管理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把以人为本思想渗透到班级管理的每一项工作之中,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使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成长的园地、成才的摇篮。

2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实践2.1 自主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所谓自主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班委会为核心,学生对班级的各方面事务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自主计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以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使学生达到最佳的成长状态的一种管理模式。

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既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大学生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他们正在或已经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道德观念、观察力、判断力,并具有较高的自主管理、自主组织、自主发展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最新文档1.doc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最新文档1.doc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最新文档1“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经常会听到许多资深教师说:“现在的高中生跟以前的学生太不一样了,难以管束。

在学生面前就需要树立威信,氛围严肃,否则以后学生就不会听从教导。

”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我是不太赞同这种观点的。

学生都迫切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师的关爱与真诚对待。

只有学生信赖教师,教师的教诲才能发挥真正作用。

结合我国高中班级管理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关心爱护学生班主任扮演着多重角色,即是朋友,又是教师,也是父母。

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多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找到学生的问题点,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尊严上是相互平等的,教师与学生交谈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面对自尊心强的学生,不要以一幅长者的姿态要求学生如何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

首先,班主任要像朋友一样倾听学生的想法,换位思考接受学生的观点,面对学生的缺点时,应该有一颗包容的心,与学生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悦。

在相处中,当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后,会逐渐产生上进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为博取更多的关爱,可能会在某学科方面展现潜力,可以说被尊重是学生上进的动力来源。

比如:面对班上的某差生,作为班主任从来没有嫌弃过他的表现,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在班级活动上却默默无闻的为班级做出贡献,表现出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经过及时的鼓励与查漏补缺,加上该学生努力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

另外,班主任需要理解学生的想法,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给学生,例如:当学生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时,不能加以打击与嘲笑,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能用自身的价值观念去评价学生的发展。

二、建立师生平等关系班级管理主要涉及两种关系的管理:一种是学生之间的同学情谊,一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
用-最新文档1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那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本人认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是达成优秀班风建设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与应用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抓住他们的个性特点,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的素质、鲜明的个性,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凝聚力、创造力。

1.用心
用心管理是班级工作得以高质量运行的基本准则,而“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精神实质就是:“作为人来说,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及其动力,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代人本管理就是从人出发,依靠人、为了人的管理理念与系统方法。

2.用情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入情感,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的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谐、
不惧怕教师,在心里佩服教师。

注重以情感人,使学生得到温暖而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

3.因人而异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切忌千篇一律、程序化和公式化。

处在成长、不断求知的过程中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对变化着的班级环境、管理措施、手段应推陈出新,作出相应的调整。

管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人生理想的差异。

故此,注重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行为习惯等各个细节,创造性地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二“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班主任的工作应该是以理服人的,而不是专横地实施压制。

因为高中学生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最为叛逆,他们讨厌高压政策,反感专政。

所谓压迫越大,他们的反抗就越大,压制只会使他们的不满愈加积累,虽然可能不会直接对抗,但会暗中较劲,或背地里用更恶劣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强调说理,以理服人。

教师要保持高度的思想觉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平等待人,尊重学生。

1.设立有效而符合本班实际的目标
目标是追求的方向,是前进的动力。

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设立有效而符合本班实际的目标。

既有个人目标,又有班级目标。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

作为班主任,应常常引导学生尝试战胜自我的快乐,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感情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如高三年级在春季学期开学初,教师与学生一起在板报上画出一个倒计时钟,每天由一名学生去换写一个数字,这个数在逐渐减少,距高考还有多少天,随时在学生心中产生一定的效应,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2.运用激励机制管理
表扬鼓励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

班主任要认真、细致,善于发现,只要学生表现良好,不论是多么细小的事,都要加以表扬,加大表扬的力度,这样在学生心目中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学生更加奋发地学习。

在班级管理中,对于那些问题多、难管的、意气用事的学生,要时刻关注他的行为,用情感去感染他,他就会听从你的教诲。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和个性特点的不同,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也要具有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要。

总之,管无定法,管必有法,贵在得法!对待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教师采取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

所以,每位班主任要力争把握好管理机智问题,只要做到管而有理,管而有度,管而有
序,那么就会达到管而有效!
“异地高考”背后更需义务教育公平
【高考热讯】
中新网杭州10月31日电(记者马海燕)江苏靖江女孩赵嘉琪过去两个月成了浙江的“名人”。

作为浙江“省内”第一份异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收到者,她今年9月进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以来,不断收到记者的采访请求。

去年底中国各省市公布纷纷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浙江的方案规定,从2013年开始,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具有在浙高中学籍、并有完整的高中阶段连续学习经历,可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享受与浙江省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据统计,2013年浙江可参加高考的外省籍毕业生,普高有3800余人,职高7000余人。

而当年首批在浙江参加高考的外省籍学生为984人,报名人数占全国随迁子女考生总数22.4%,实际录取人数650人。

赵嘉琪是其中之一。

赵嘉琪说,自己从小学三年级就因父母工作原因从家乡转学到杭州,初中进入了当地一所民办学校,但学习成绩不是理想,进入职高就读,在高二选择工作还是高考时,父亲觉得她还小决定让她高考。

赵嘉琪的父亲本想决定在杭州买房办户口以解决高
考门槛问题,“异地高考”政策一出,赵家取消了买房计划,而赵嘉琪也顺利入学。

赵嘉琪等人能够升学的前提是在浙江具有完整的高中学习经历。

据了解这在浙江并不困难。

这些年浙江已逐步建立起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体系。

据统计,2006年以来,浙江先后对符合条件的进城民工子女免除学杂费和借读费、课本费。

2009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6.9亿元人民币,完成民工子弟学校建设改造项目172个。

各地鲜有拒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目前,浙江全省有130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75.6%。

而对于中国许多大城市的随迁子女来说,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难度不亚于取得高考资格。

也因为如此,浙江经验引起了教育部高度重视。

如果都能在流动人口流入地接受公平的教育,对于接下来的中、高考改革推进的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本着‘积极而又条件’的原则,按照分类把关、分级管理、就地升学的思路即高考条件全省统一、中考政策由各市县区别制定,根据自己的承载能力,研究制定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浙江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说,浙江并没有硬性指标,但各市县完成得非常好,随迁子女在当地入学都没有问题。

当然,韩平也承认,在大规模接受随迁子女入学后,对浙江本地的教育也产生一定影响。

比如推进教育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小班化”,浙江本来前些年已经做得不错,班级
控制在30人以内没有问题,但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许多30人的班级要增加到40多个人甚至50人,这种情况下,浙江教育厅仍然要求各学校首先保证所有孩子都有书读。

调查还发现,在有着2200万流动人口的浙江,随迁子女压力最大的是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小学段外来人口占全部小学生的25%,但在初中这一段比例就降至10%。

原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一般初中就转回家乡去了,准备参加升学考试。

所以,在“异地高考”放开的大背景下,压力最大的是来自中小学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的全面开放和均衡。

韩平认为推进教育公平还需从深层次上做到如下方面:第一,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重点抓好标准化学校建设;第二,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特别是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促进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中小学校广泛辐射;第三,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第四,在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教育工作的同时,探索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促进教育公平,是教育的永恒任务,是教育人的永远追求。

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韩平说,我们不仅要重视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更要注重结果公平,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平。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