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扶持企业的技术转移政策及其启示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
摘要:企业创新是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在立法支持、财政与税收支持以及创新服务支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对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分析提炼其主要特征,力图为我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的政策借鉴。
关键词:美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业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在技术和创新能力上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企业创新现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我国企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
只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美国的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企业主体,尤其在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上凸显了一定优势。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财政税收政策,以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等手段,大力推动和促进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进步,使之成为实现国家创新计划的主要力量。
本文试图梳理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分析提炼其主要特征,力图为我国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有益的政策借鉴。
一、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一)立法支持政策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立法支持,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自我创新能力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
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以鼓励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创新力度、推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
以《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为核心,美国政府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史蒂文森一怀特勒创新法》、《国家竞争技术转移法》、《联邦技术转移法》、《专利法》、《知识产权法》、《商标法》、《反垄断法》等,建立了一个涉及多方面、多角度的法律体系。
这些法律法规将技术创新和解决就业确立为中小企业的两大功能,就中小企业的科技计划的设立与实施、技术转移、技术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欧美国家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解析及启示
欧美国家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解析及启示一、标题1. 欧美国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概述2. 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核心3. 法律保护与技术转移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4.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5. 启示:中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之路二、欧美国家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策概述欧美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欧洲联盟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创新支持机构,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研发资金以及市场开发方面的支持。
欧盟还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并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中心,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
美国政府也将中小企业的创新和发明纳入国家创新计划,并为创新公司提供了各种政策保障和创新支持服务。
三、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核心资金支持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核心。
欧美国家政府广泛推行的资本风险投资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便利。
美国创业投资政策以及欧洲创新方案,也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融资资源。
四、法律保护与技术转移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保护创新成果所涉及的知识产权。
欧美国家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并制定了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此外,技术转移也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环节。
欧美国家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和技术专利引入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服务。
五、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资金、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困难。
针对此类困难,欧美国家提出了多种政策措施。
一是加强训练和人才培养;二是建立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三是加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研究机构等组织的合作;四是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协调。
六、启示:中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之路作为中国的中小企业,需要吸收欧美国家的创新政策以及优秀的自主创新经验,建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长效机制。
政府应该加强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博士、副研究员 王 艳Ξ(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038)摘 要:本文分析了美国二战后科技政策的演变过程,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文章介绍了每个阶段美国的科技政策及其背景、研究开发的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经费情况、与科技发展有关的重大计划、与科技政策有关的相关法律。
重点介绍了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最后,文章还就美国科技政策及其演变过程对我国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美国 科技政策 启示 美国目前是全世界的经济大国、军事大国。
其经济和军事的发展,都同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对美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分析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特点,可以对我国的科学技术政策的调整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美国科学技术政策的演变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美国的科技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求。
二战后,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但为了强调美国现政府的科技政策,本文还重点介绍了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
111 二战后(1945-50年代)在这个时期,政府一方面支持基础研究,于1950年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一方面大力加强国防技术发展,同时增加联邦政府的科技使命。
联邦政府采用合同方式外包科研任务,直接和执行任务的各种科技力量打交道,加强了政府对大学、企业界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影响。
同时,美国从其他国家大量引进人才,对美国科技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一时期,国家安全是政府关注的焦点。
从1945-1957年,国防研究开发支出占整个联邦研究开发经费的80-90%。
大量的国防研究使得美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而且,部分国防研究成果若干年后得到了商业应用,如在民用航空、先进材料、计算和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
医学从50年代开始也成为美国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112 冷战(50年代末-60年代)1957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竞争空间优势就开始成为美国科学技术的重要使命。
技术转移政策解读
12
成果转化的8大方式
(1)技术许可。通过技术市场把技术从发明者或拥有者手中转移给接受 者,即大学和科研院所拥有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同时允许企业在工业 中应用该科研成果。 (2)技术合作。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合作还包括 双方互派人员访问或学习。 (3)技术外包。包括企业委托大学或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企业开展的技 术研发活动。 (4)技术服务。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企业进行技术帮助和指导。 (5)技术购买。企业购买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技术购买还包括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员向企业流动。技术购买还包括企业对技术设备和 软件的购置。 (6)技术创业。主要指科研人员的通技术创业或技术入股。 (7)企业孵化器。 (8)信息传播。包括文献信息、数据库信息,可通过现场、会议或新闻 媒介交流技术方面的经验、技能或进行样品、样机的展示,或通过报刊、 杂志、书籍、音像等资料等形式传播,这种方式由于传播的信息具有分 散性和隐性等特点,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或模仿能力。
转移的条件:新技术拥有比较优势, 对客户有显著的
性能改善和价值提升.但可能价格更高. 技术转移是使命取向(mission-oriented)的科技机构 的本质使命. 技术转移的有效性是衡量使命取向科技机构生产率 的重要指标. 组织,制度和战略规划的障碍会限制技术的转移. 存在着好的技术转移的方法. 如用户的介入有助于 技术转移
20
实践
导致科学政策实现突破和对研究的公共投资出现
增长的真正原因可能是因二战的结束和冷战的开 始。 洛斯阿拉莫斯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强调了科学和技 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令对科学(特别是物理, 化学和生物)进行大量投资的想法变的看似可行, 应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似乎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种增加对科学投资的压力在美国和苏联之间的 军备、航天竞争中又被大大增加了。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这给西方, 特别是美国带来了格外巨大的压力,导致其对防 御和空间研究进行大量投资。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1. 引言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美国作为全球创新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
本文将介绍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并探讨其借鉴意义。
2.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2.1 制定鼓励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美国政府通过制定鼓励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来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支持。
例如,美国创新政策法案通过多种手段,包括财务补贴、税收减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来鼓励企业的科技创新。
2.2 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美国政府设立了多个科技创新基金,用于资助和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
这些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和创新创业辅导,帮助企业实施创新项目并推动其发展。
2.3 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器美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众多科技创新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技术支持和创业辅导等服务。
这些孵化器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帮助企业加速科技创新的步伐。
2.4 鼓励科技创新合作美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之间进行科技创新合作。
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和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不同实体之间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跨界融合。
2.5 增加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推广美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中小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认知和意识。
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展览、组织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潜能。
3.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的借鉴意义3.1 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美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非常大,这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创新服务。
3.2 建立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美国政府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孵化器等机构,构建了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其他国家可以学习借鉴美国的模式,通过建立类似的支持机构,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资源。
军民一体化视角下美国小企业发展举措与启示
军民一体化视角下美国小企业发展举措与启示李廷伟美国小企业作为国防工业基础的重要组成,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履行国防使命意义重大。
近年来,美国为了克服小企业参军面临的进入壁垒高、程序复杂等问题,进一步筑牢国防工业基础、提高国防供应链弹性和韧性,从强化统一管理、满足国家安全关切、提高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推动小企业军民一体化创新发展。
为此,我国应提升小企业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谋划切实可行的小企业融合发展路径、创新小企业政策支持方式,进一步夯实国防工业基础,支撑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一、美国小企业军民一体化发展现状(一)美国小企业的现状按照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标准,一般将员工少于500人,年收入低于500万美元的企业界定为小企业。
美国小企业数量众多、体制灵活、富于创新,在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美国经济的脊梁。
根据美国官方最新公布数据,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务、建筑制造、零售贸易、卫生健康和社会保障等行业,总数约3020万家,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吸纳了全美近5900万人的就业,占全体就业人数的50%,同时,具有出口资质的小企业有28万多家,占全部出口企业的97%,出口额高达4400亿美元,占全美出口总额的33%。
美国小企业不断产生新的产品、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和新的理念,从根本上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美国小企业的国防地位和作用经过多年军民一体化发展,美国小企业已成为国防工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和国防使命的重要贡献者。
从行业结构层次看,目前,美国形成了少数顶级承包商、大量中型企业和海量小型企业的三层金字塔结构行业格局,而小企业处于基础地位。
从行业规模角度看,根据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美国军力指数2021》报告,美国约有10万余家涉军小企业,占国防工业体系全部公司总数的73%,占国防部科研任务的约70%,生产任务的90%。
从技术创新视角来,小企业获得美国国防部超25%的国防合同,这些企业创造的高科技就业岗位约占全美高科技岗位的43%,同时,平均每家企业的专利成果个数是大企业16倍。
美国DARPA牵引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BSERVATION 观察科技中国 2021年2月 第2期20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各国纷纷把目光聚焦到高新技术发展的增长点上,布置新一轮的科技战略棋局。
高新技术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和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2020年5月,美国参议院民主党议员向国会提出了《无尽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计划让国会向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并新成立技术部门,借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管理模式,对高新技术发展进行监督管理。
DARPA 管理模式成功阐释了政府对高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成为美国长期保持世界科技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
DARPA的成功,促使美国政府在国土安全部、能源部等众多部门成立了类似DARPA的高级研究计划局,引发俄罗斯建立了先期研究基金会(FPI,负责高新技术的研发与管理工作,每年同时实施25~35个创新研发项目,保证俄罗斯国防安全和武装力量现代化),日本开展了革新性研发项目(ImPACT,计划实施的5年间,共选拔出16名有志于完成“高风险、高影响”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项目经理,实施了一批能在产业和社会方面带来巨大变革的创新研发项目)。
可以说DARPA模式已经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牵引高新技术发展的经典模式。
我国在《“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的系统部署,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战略高度强调应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可见发展高新技术创新是完成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从国家对高新技术管理的角度,研究DARPA如何牵引高新技术创新发展并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战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启示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启示关于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启示目录I. 简介II.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重要性III.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构建1. 国防技术转移体系的组成2. 政策制定和实施IV.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启示1. 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和支持2. 建立更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政策和法规3. 协调国内和国际技术转移4. 建立公正的技术转移程序5. 促进公开合作和知识共享V. 案例分析1. 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转移管控2. 美国军用技术研发的开放性和保护性之间的平衡3.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和军用技术转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4. 美国国防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的交流和转移5. 美国国防部门自主研发与采购外部技术的比较VI. 结论I. 简介美国一直被视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之一,拥有先进、高科技的军事系统和装备。
这些实现了美国的防御优势,也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支持。
然而,为了维护其军事优势,美国必须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对新技术的控制和转移,保护其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
这不仅关乎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确保其地位,同时也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构建和完善这一体系以保护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此外,本文还将列举一些案例,分析美国在技术转移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II.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重要性技术转移是指从一种应用或使用领域向另一种应用或使用领域转移技术或知识产权的过程。
对于美国来说,技术转移可以帮助其扩大军事优势、提高国家安全和保持竞争力。
正如美国国防部所说,技术转移可以通过提高武器系统的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可靠性等方面帮助美国实现更好地保护国家安全的目标。
因此,美国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和政策,以确保技术的有效转移和利用,同时保护其技术和知识产权,以维护其防御和军事优势。
III.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构建1. 国防技术转移体系的组成为了构建一个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美国需要协调政府、军方、企业、学术机构和民间社会的力量。
美国对产业政策的反思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20年9月,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发布报告《从产业政策到创新战略: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历史经验》(下称《报告》)。
《报告》回顾了日本、西欧、美国实施产业政策的做法,并提出了未来美国产业创新应坚持的原则,以重振美国在前沿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如何更好地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对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报告》中各国产业政策的得失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西欧及美国产业政策回顾日本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产业政策。
从总体看,不同于美国的加大国防应用投入,日本主要聚焦于商业技术,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补贴、优惠融资和贸易保护等“硬性”措施支持国内战略性产业发展。
日本的成功得益于自身的劳动力素质,以及积极引进外国技术、培育出口导向型企业等政策举措。
比如,为了发展半导体产业,日本成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研究协会;为支持该协会的研究,日本经济产业省不仅建立了合作实验室,而且还投入1.16亿美元作为补贴,并采取日美共建合资企业等举措来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西欧国家战后的产业政策。
战后西欧国家并未采取过多的以价格控制、行政指导和贸易保护为主的“硬”的工业政策干预市场,而主要是通过采取包括补贴研发投资、降低竞争规则等在内的措施,保护特定技术免受竞争规则限制并刺激新的需求,比较注重市场发展的软环境建设。
西欧成功的产业政策大都建立在现有制造业基础之上。
在某些情况下,单靠财政补贴并非一定能见效,同时还需要有市场需求和稳定的政治基础。
比如,西欧在支持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发展、制定丹麦“绿色产业政策”等方面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抗衡G o o g l e、打造自己搜索引擎(“Quaero”与“Theseus”)方面却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产业政策的前期论证不足、盲目性较大,且研发资金投入的持续性和强度较Google有很大差距。
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鼓励了风险投资加大对科技企业 的支持力度 。2 0 世 纪6 0 年代 , 在《 政府采购法》 的推动下 , 美 国政府购买
※本文是 吉林 省社科基金项 目“ 吉林 省创 业投 资基金发展的 障碍与对策研 究” ( 项 目编号 : 2 0 1 2 B 8 1 ) 的 中间研 究成果。
— —
8 4— —
通过 《 中小企业投资法》并建立美 国小企业管理局 ( S B A) ,为科 技 型 中小 企 业提 供 资金 和人 才 支 持 , 鼓
励 和支持 风 险投 资扶持 符 合 国家产业 、 经 济政 策 的科 技企 业 。政府 支 持 的小 企 业投 资公 司 对创 业 型 科 技 企业 进行 长期 投 资 , 并 通过 资本 市场 来促 进企 业创 业 和创 新 。 2 0世 纪 8 0年 代后 , 美 国先 后推 出《 小 企业 技
了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 有完善的风 险投资运作机制、 广泛的资金来源和先进的人 才培养机制 , 极 大地推动 了 风 险投 资对 科技 企 业 的 支持 。我 国正在 进行 创 新 型 国 家的建设 . 这 就 需要 推动 风 险投 资 的 高度发 展 来促进 科
技 企 业 的 自主 创新 , 因此 , 总结 美 国风 险投 资 支持科技 企业发展 的经验 . 对 我 国发展 风 险投 资 大有裨 益 。
、
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经验
1 . 提供 坚 实的 法律 法规保 障
美 国风 险投 资的成 功 和科技 企业 的飞速发 展 . 很 大程 度 上得 益 于美 国政 府 的 大力 扶 持 。美 国制 定 相 关 的法律 法规 , 为 风 险投资 支持科 技 企业 发展 提供 了 重要保 证 。美 国 1 9 5 3年制 定 了《 小 企业法 》 ,1 9 5 8年
美国科技创新政策与战略分析
美国科技创新政策与战略分析一、介绍美国一直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其科技政策和战略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科技创新政策和战略,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科技创新政策1.创新支持政策美国政府为了支持创新活动,实施了一系列政策。
例如,美国在1980年颁布了一项法案,改革了专利法,促进了技术创新。
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税收政策、研究基金等方式支持创新活动,鼓励企业和个人在技术创新方面投资和研究。
2.教育培训政策美国政府一直以来注重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
美国政府在高校和研究机构设立了大量的科研项目和基金,支持青年学者和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此外,美国政府也致力于培训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保证科技领域的人才储备和培养。
3.合作支持政策在科技创新方面,合作和共享是十分重要的。
美国政府鼓励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更好地利用它们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三、科技创新战略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前科技创新的热点领域。
美国政府在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了人工智能是其关注的重点领域。
美国政府鼓励企业和机构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同时也在政策和法律方面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2.生物医药生物医药领域也是美国的重要发展方向。
美国政府鼓励企业和机构在基因技术、生物制药等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
同时,美国政府还通过医保和研究金融等方式支持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
3.新能源新能源是实现低碳经济和环保目标的关键领域。
美国政府支持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同时也鼓励发展核能技术。
四、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1.开放创新开放创新是一种新兴的科技创新模式,以开放的方式参与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国际合作,更好地利用全球材料、技术和人才优势,为经济创新注入新动力。
2.落地创新跨界、融合、创新是落地创新的三大特征。
在落地创新中,打破学科、领域、国界的障碍,引入多方参与,创造产学研一体化的整合效益。
美国招商引资政策对我国启示
美国招商引资政策对我国启示作者:王云平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5期美国招商引资政策对于美国推进制造业回流、保持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我国要充分借鉴美国招商引资政策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资和招商引资政策,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一、美国招商引资政策的主要特征表现(一)实施以补贴为主的优惠政策美国补贴政策主要类型有四项:一是大额支付(Megadeal),指美国的州政府或地方政府向企业发放的单项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补贴,以创造就业岗位、维护就业稳定、扩张商业活动为目的的“一揽子”补助计划。
二是拨款与联邦拨款,美国各级政府或联邦政府为了实现公共目的向企业直接给予的财政支持计划。
三是税收优惠,包括税收抵免与退税、财产税减免、联邦税收抵免、企业区企业可以享受税收抵免或补助等。
四是税收增额融资,地方政府将特定规划区域内未来开发建设所产生的土地财产价值增长所带来的税收证券化,获得的融资用于该区域开发。
美国每一项补贴都有相应的法律作为依据,如《国内税收法》《综合拨款法案》等。
大额支付是美国最重要的补贴工具,约占美国产业补贴总额的34%;拨款与联邦拨款所占份额仅次于大额支付,与税收优惠相当,拨款与联邦拨款、税收优惠总额各占美国政府补贴总额的31%左右。
税收优惠使用频率最高,占比约为50%;拨款与联邦拨款使用频率紧随其后,占比约为33%。
州政府是补贴政策实施主体,约占全国产业补贴总额的45%;联邦政府次之,约占全国产业补贴总额的29%;地方政府位列最末,约占全国产业补贴总额的11%;还有一些补贴由多级政府共同发放,约占全国产业补贴总额的15%。
美国政府补贴惠及的行业分为四大类,即战略性产业、公用事业、军工业和其他。
近年来,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各国厂商争相落户美国。
曹德旺在俄亥俄州莫瑞恩市投资福耀玻璃工厂。
莫瑞恩市层面承诺,雇佣人数达到1500人,从第3年开始每年补贴20万美元,5年至少补偿100万—180万美元,雇佣员工越多补偿额越高。
美国日本发展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日本发展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及启示近年来,科技创新一直是全球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
为了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许多国家都设立了政府投资基金来支持科技领域的研发和创新项目。
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科技实力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它们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重点探讨美国和日本发展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1. 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明确发展方向美国政府一直重视科技创新,通过制定明确的科技创新政策,明确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美国政府通过设立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等机构来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推动科技创新。
这些机构不仅提供资源支持,还联合行业和学术界,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2. 鼓励创新创业,完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美国政府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科技创新孵化器等机构,来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
美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对研发的投入。
美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比较完善,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美国政府通过向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研发经费、设立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来支持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美国政府还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1. 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创新2. 建立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日本政府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孵化平台、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来支持创新创业活动。
日本政府还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科技创新领域。
3.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专业人才支持日本政府通过设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金、科技人才奖励计划等方式,鼓励更多人从事科技创新工作。
日本政府还注重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包括简化创业流程、提供创业辅导等。
1. 明确政策方向,强化政策支持美国和日本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成功经验表明,明确的政策方向和强化的政策支持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
美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域 。美国出现 了硅谷 、南加州 、波士顿等微小
技 术领 域的 六大 经济 中心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
当 前 , 一 些 国 内 外 专 家 称 中 国 已 经 变 成 “ 界 工 世
,
2 、重要技术仍主要依靠从 国外引进
重 大 技术 装 备主 要 依靠 进 口 ,主 要产 品的 更新 换 代离
事 实上 ,我 国 制造业 总 体规 模仅 相 当于 美 国 的五 分 制造 业 的工 业 增 加 值 仅 为 美 国 的 2 . %、 日本 的 21 4
划。
研 经费 占科研 经费总额 的比例 ,8 年代前为5 —6%。 0 0 0 2 0年 ,制造业所从事的研发活动占全美的7%,所提供 02 1
的研 发 经 费约 占6%。 由于 对 制造 业 的大 量研 究 和 开发 投 6 入 ,美 国 制造 业 的专 利 数量 占全美 专 利 总量 的9%,技 术 0 创 新 最为活 跃 。 三 是 出台 了一 系列 配套 政 策为 制造 业 技术 创新 提供 制 度 保 障 。比 如 ,17年 的 “ 术评 估 法 ” ,18年 的 “ 92 技 94 国
优势”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针对制造业实施的技 术创新政策起到了相 当重要的作用。美国制造业的规模和
技 术水 平 曾在 全球 市 场中 拥有 绝对 优 势 ,占到 全球 制造 业
份额的4 % 0 左右 ,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地位 ,为 美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2世纪7年代 o 0 和8年 代 ,无 论是 在本 土还 是在 国际 市 场上 ,美国 制造 业 0
P AG E5 2
I NN0咖
oN 口 自主 创 新
美国金融支持高科技产业政策变迁制度特点与经验启示
美国金融支持高科技产业政策变迁制度特点与经验启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一直以来都对高科技产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重视。
在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美国金融政策也经历了不断的变迁和改革,形成了独特的制度特点和经验启示。
一、美国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变迁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美国政府主要采取了直接投资和政策引导的方式来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在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和支持。
这一时期,美国政府通过向大型企业提供政府采购订单和军事合同等方式,刺激了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培育了一大批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竞争,美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放松对高科技产业的直接干预,而是更加注重打造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
在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减税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基金等,引导和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美国高科技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和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美国政府又开始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措施就是提出了科技创新政策和战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1. 多管齐下,政府主导在美国,高科技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来完成的,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部门参与的政府主导型制度。
联邦政府通过国家科技创新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等相关政策和措施,对高科技产业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各州政府也通过投资引导、税收优惠等方式,为当地的高科技企业和机构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
2. 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美国政府在高科技产业政策中非常注重鼓励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
通过科技创新基金、奖励补贴等方式,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激励,同时也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执法力度,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研发。
美国产业技术政策的转变与启示
进入 2 世纪 , 国政府加强 了对未来 l 美
美 国具有完 整的工业体系 ,但政府并 界前列有直接关 系。
产业技术发展 的战略部 署 。2 0 0 6年 1 , 不是对每个 产业 都制定鼓励发展政策 。美 月
与应用 。
美 国 国家科 学技 术委员 会在 19 96年 两院及 白宫拨款委员会对创新 政策或计划 益》 , 中 将美 国技 术政 策 的发 展 演变划 分 未 获 国会 通 过 。
为五个时期 : 7 代 尼克松政府 时期 , 0年 由于 石 油 危
发布 的一 项技 术政策文件 《 术与 国家利 仍持有怀疑甚至否定 的态度 ,因而该计划 出政策 的国家 目标 、战略部署 和技术转 移 技 克林 顿政府 在 19 9 3年 发表 的政策声
策发 生 了变 化 。 美 国产 业技 术 政 策 的艰 难 转 变
施民用工业技术计划 ( TP) 但这一 时期 件 ,正式提 出美 国国家技 术政策制定的基 CI 。 美 国对创新还未形成社会共 识 ,国会参众 础 、 目标 以及实施 的战略和方案 。 9 年 代后 , 0 美国产业技术 政策更加 突
催 生 了凯 恩 斯 主义 ,美 国 政 府 开 始 干 预 经 变化 。肯尼迪 政府 认为政府应在创新 中起 产业技 术政策提 供政策咨询 。1 9 9 0年 , 布
济生活 。2 世纪 8 0 0年代 , 国产业技术政 直接 的 、 美 活跃 的作用 , 并于 16 9 2年提 议实 什政府 向国会 呈送 了 “ 国技术政策”文 美
感受美国的技术转移
组织 的 云南 科技 管理 代表 团赴 美 国学 习考察 。在 美期 间 ,结合 考察 学 习美 国科 技管理 、科技 创新 体制 、管 理机 制和 科研 成果 转 化 ,主要 考察 了美
国 的斯坦 福 大学 、 I M 总 部 、 I E B NT R公 司 、思
知识产 权 时 ,必须 优先 考虑 在美 国 的企业 ,尤 其
是 中小 企业 ;另外 ,大 学可 以 向企业 出售 知识 产 权 或 颁 发 独 占性 许 可 证 ,使 其 能 进 行 商 品化 开 发 。大 学 向企 业 的 技 术 转 移 有 教 研 人 员咨 询 服 务 、人 员流 动 、专利 许可 、对 新成 立公 司技 术入 股 、企业 资助 研 究活 动 、高技 术企 业孵 化器 、大 学企 业联 合研 究 中心 等主要 方 式 。对 马里兰 大学 技术 转让 办公 室进 行 考察时 ,该 办公 室 生命科 学 技术管 理 主任 瓦马 博士 介绍 :技 术转 让办 公 室的
14
及的一些复杂的政策和法律问题进行研讨 ,以求
不 断创新 和 完善技 术 转让 的过程 。在 联邦 实验 室 的 技术转 移 方式 中 ,许可证 与合 作研 究是 两种 主 要 的途径 。近 年来 ,联 邦 实验 室 技 术转 移工作 的 压 力越来越 大 。为此 ,联 邦政 府 有关 部 门 ,如能 源 部 、国防部 、农业 部 、交通 部 等也先 后成 立了 技术 转移办 公室 ,加 强与 州和 地 方政府 、联 邦 实 验 室 、大学 、企 业和 技 术开 发 网络的合 作 ,促进
维普资讯
L| 。 NC A N G KJ|
特 我
美国对外技术转移的政策与实践
美国对外技术转移的政策与实践自二十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和转移推动了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
美国一直是全球技术创新的领袖之一,其对外技术转移政策和实践也一直备受关注。
一、美国对外技术转移政策美国对外技术转移政策主要是通过出口管制、技术出口许可制度和外国直接投资监管等手段实现的。
出口管制是指限制技术和商品在出口前遵循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出口规定。
技术出口许可制度是指需要政府批准的技术出口。
外国直接投资监管是指政府机构在外国企业收购美国企业时审查并限制技术转移。
美国政府通过出口管制、技术出口许可制度和外国直接投资监管等手段限制技术转移,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虑。
这些手段可以有效控制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转移,保护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地位,但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二、美国对外技术转移实践实践上,美国拥有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创新。
通过技术的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美国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
同时,美国的创新能力也吸引着众多外国企业前来投资和合作,并且通过技术合作和创新,从中获得更多经济利益。
但是,美国对外技术转移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技术转移可能会导致知识产权被侵犯和窃取,进而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
其次,技术转移可能会导致敏感技术落入恶意企业和国家的手中,进而威胁国家安全。
这些问题一直是美国政府一直面临的难题。
三、美国对外技术转移的未来未来,美国的对外技术转移政策和实践将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首先,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背景下,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也会发生改变。
其次,技术和创新领域的竞争也在加剧,这将进一步影响技术转移。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美国在对外技术转移的政策和实践上也会不断调整和完善。
美国政府将会更加关注到技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以确保技术和创新的安全流通和转移。
同时,美国政府还将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合作的监管,预防技术流失和不当转移等问题的发生。
总之,美国对外技术转移的政策和实践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理天地 ] 管
美 国扶 持 企 业 的技 术 转 移政 策及 其启 示
潘 文 华 , 丽华2 黄
( . 北 农 业 大 学 , 龙 江 哈 尔 滨 10 3 ;. 尔滨 工 业 大 学 , 龙 江 哈 尔 滨 ,5 06 1东 黑 50 0 2 哈 黑 10 0 )
PAN e W n—HH . a HUANG —Hu Li a
( . o hat gi l r nvri , abn103 , hn ;. abnIsteo T cnlg , abn10 0 ,hn ) 1N r es A r ut a U i sy H ri 5 0 0 C ia2 H ri ntu f ehooy H ri 50 6 C i t c ul e t i a
f ci e g a a te rc n e s n o e h o o r n fr t p e p t e t c n l gc la h e e n s e t u r n e s f o v ri ftc n lg ta se o s e d u h e h oo i a c iv me t、 v o o y
Ab ta tTe h ooyta se san c sayl kfrsin ea d tc n lg oraiev le sr c : c n lg rnfri e es r i o ce c n e h oo t e l au .Ameiaweec nrne t h ln efo J p n s n y z r r o f tdwihc a e g rm a a e e c o l
[ 摘
要 ]技 术转移是科学技 术的经济价值得 以实现 的必经环 节 , 美国面临 日本科技 与经济 的挑 战 , 建立
起 一 套 完善 的技 术转 移 政 策法 律 体 系 , 企 业 尤 其 是 小企 业 的 技 术创 新 提 供 了法 律 保 障 , 国也 从 中得 出 : 为 我 坚
持技术转移法治化 , 秉承技 术转移政 策法律 制定的循 序渐进性 , 重新 定位政 府职 能, 以及 大力扶持 小企业技 术 创新等启示 , 以期从 法制角度 完善技 术转移政 策体 系, 为企 业加快技 术成果转化提供有 力保障。 [ 关键词 ]美国; 企业 ; 术转移政 策 ; 示 技 启 [ 中图分类号 ]F7 . [ 2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12 2 0 ) 3 0 3— 3 17 —7 1 (0 8 0 —0 1 0
t c n lg n c n my,s e man y e t b ih d a c mp e e sv e a y t m ft c n l g r n fr p lce ,p riu a l h mal b sn s e e h oo a d e o o y h i l sa ls e o r h n ie l g ls se o e h oo ta se oi is y a tc l r t e s l u i e s s y t c n lg n o ai n o p o i ea l g lp o e t n.Ch n e r e o f e s n r m h i d Sa e n l d n Te h o o y ta se s d e e e h oo i n v t s t rv d a r tc i y o e o i a la n d a lt s e sfo t e Un t tt si cu i g: c n lg n f r ol e r mu t h r a
Te hno o y T r n f r o he Po ii s o ppo tn c l g a s e ft lce fSu ri g Ent r ie e prs s
i he Un t d a e n t lg e m e t n t ie St t s a d i En i ht n s n
t h i fl w;u h l k n e a o ii sf rt c n l g r n f rg a u l n r e l o tenl o e a p od ma i g l g lp l e e h oo ta se r d al a d o d ry;r c o y y e—p st n te f c in ft e g v r me t o s p o ii h un t s o h o e o o n n ;t u —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3期 总 第 10期 0
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RNAL OF HARB N UN V S T OF C OU I I ER I Y OMME E RC
No. 2 08 3, 0
p r e h o o ia n o ai n fs l e t r rs s mp o et e l g ls se o i a e h o o y ta se o t e p r p ci eo w a d p o i e e- o ttc n lg c l n v t so ma l ne p ie .I r v h a y t m f i o e Ch n  ̄tc n lg r n frf m h e s e t f a n r vd f r v l
Ke r s h n td sa e ;e t r rs s t c n l g r n f rp l i s n i h e me t y wo d :T e u i t ts n e p e ;e h oo ta se oi e ;e lg t n n e i y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