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导学案
1高三语文复习:诗词鉴赏之修辞导学案
诗歌艺术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前热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第一、二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以彼物喻此物也”。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比喻的喻体和本体必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且必须具有相似点。
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显通俗。
2.比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1)拟人。
直接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思想感情,使得它形象鲜活,表意丰富,生动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2)拟物。
直接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达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3.夸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意夸大或缩小或超前,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夸张。
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
4.借代(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2)以颜色代本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3)以部分代整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4)以具体代抽象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鸡黍”是鸡肉和黄米饭,代指丰盛的饭菜;“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家生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指代战争(5)以工具代本体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牙璋”,古代出兵用的兵符,由两块合成,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帅手中,相嵌合处呈牙状。
这里借指将帅。
诗歌鉴赏修辞导学案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并熟悉诗歌鉴赏中各类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
2、掌握各类修辞手法于诗歌鉴赏中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设问:1、在高考中我们需要掌握哪些修辞手法?2、诗歌鉴赏中,遇到修辞类考题,该如何作答?一、基础知识复习(一)含义:凡是使句子更加(),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
(二)分类:()()()()()()()()()()()()()()()()(三)详解: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与道理,来说明或描述()的、()的、()的事物与道理的一种修辞手法。
表达对象叫(),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叫(),表示相似的词语叫()。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使用比喻修辞,浅显易懂,化()为(),使所表达的事物生动形象。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当做()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比拟可分为()和()两类。
使用比拟,可以使所写的事物形神毕现,栩栩(),引人联想,生动活泼。
特别是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个性,且能使人感到亲切,使所写的事物更具有感染力。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分为用部分代表全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本体三类。
使用借代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揭示事物(),给人启示。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有对称美。
从内容上看,表意集中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使用议论,可使议论内容集中,增强(),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来。
开头设问,带动();中间设问,承上();结尾设问,深化(),令人回味。
8、反问:用()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导学案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导学案(3修辞手法)编写人孔祥飞审核人张琪时间班级姓名组别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学1.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他表现手法的种类2.掌握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及其他表现手法二.自主学习1、(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4)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5)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6)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7)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8)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
(9)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
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10)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11)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
【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准确判定古诗常用的表达技巧,并能略作分析。
2、掌握鉴赏表达技巧题的审题与答题规范要领。
二、先学后教:1、判断下面诗句所用的表达技巧。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4)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7)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10)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4)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方法点拨解答古诗表达技巧题最关键的一步是表达技巧的准确判定。
如何准确判定呢?除了熟练掌握各种常用表达技巧的特征,重点辨析最常见的六种表达技巧外,更要懂得判定的切入角度。
所谓切入角度,主要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四个角度。
那么,对于那些未指明鉴赏类别的试题,哪个角度应优先考虑呢?判定整首诗的表达技巧时,“表现手法”应优先考虑,“修辞手法”不宜优先考虑;判定某一句(联)或某一片时,“修辞手法”应优先考虑,其次才是表现手法。
“结构技巧”一般只有题干上问到了才考虑。
简而言之,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
演练体悟1.指出下面这首诗所用的表现手法。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驿台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分条简析。
答:三、由例及理:1、审题鉴赏古诗表达技巧题的题干一般由范围语和角度语两部分信息构成,“范围语”限定鉴赏范围的大小,依照鉴赏范围大小,试题可分为分析局部题和分析全诗题两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1
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 一分江东。蟾宫曲 阿鲁威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文,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 业绩。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花村。清明 杜牧
第二联用一问一答的设问形式,点出人物(牧童)和地点(杏花村) , 一幅充满想像也富于情趣的画面跃然纸上。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在词的最后进行设问,不仅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而且表明了词人准 备以垂暮之年挑起北伐中原、收复失土这副重担的心情。 小结:设问: 如果开篇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那就是 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⑧有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 卷土来? (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 尾联是王诗针对杜牧《题乌江亭》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 未可知”而使用反问句式,提出看法:项羽人心丧尽,江东子弟不可能 为他卷土重来。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小结:反问作用术语: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 气,表达强烈感情。 ⑨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 双关。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 ,含蓄的表达出一 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 小结:作用术语: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使表达委婉含蓄曲折、 生动活泼,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 互文。在“明月”和“关”两个词之前增加了“秦时” “汉时”两个
装 订 线
高中高三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
编制人:** 审核人:**
课时:1诗ຫໍສະໝຸດ 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学目标:能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并明确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能够运用规范答题步骤,较准确地解答古诗词鉴赏修辞手 法题目。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 性备 课 一、 名句名篇默写 个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5
【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五)一、学习目标:1、整合、辨析相关表达技巧。
2、学会规范答题。
二、先学后教:关于对比与反衬1.概念辨析①对比。
对比是在古典诗歌中运用之广仅次于借景抒情的一种表达技巧。
作为一种表达技巧,它既属于表现手法,又属于修辞手法,这是对比手法的“两栖性”。
高考对对比手法的考查频率较高,而且重现率也高。
高考考对比,更多的是作为表现手法来考的,修辞手法中很少涉及。
不过,如考修辞手法,“对比”绝对可以进入“备选”之列。
考对比手法,一般都要求分析。
分析时应抓住两点:一是点明拿什么与什么对比,二是这样对比的表达效果。
②反衬。
反衬是衬托的一种。
衬托既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也是重要的表现手法,也具有“两栖性”。
反衬,就是用次要的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如乐哀相衬,动静相衬,明暗相衬。
对比与反衬是不同的。
对比强调两相对照,形成鲜明的比较,二者相得益彰,都是作者要表现的重点;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
而反衬则是烘“云”托“月”,描写的重点只有一个,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
不过,有的时候不容易区分,故高考考查时,往往把这两者都算对。
2.演练体悟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7•湖北卷)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答:细节描写1.概念解析细节描写,是指对诗词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
古诗词一般篇幅短小,不会有大量篇幅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也不可忽视其中的细节描写。
运用它,往往可以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2008年山东卷《画堂春》中作者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诗歌鉴赏学案(修辞手法)
年月班级姓名第组高三语文导学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第一课时)设计人:【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判断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
2、能够分析修辞的运用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
3、标清序号,分条作答,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知识链接】1、修辞格:又叫做修辞方式或修辞手法。
它是修辞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表情达意时很少平铺直叙,总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委婉地表达出来。
所以,鉴赏古诗文,如果抓住其中的修辞手法深入研究,就可以事半功倍。
2、常考修辞梳理修辞方法定义、特征举例说明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不期而至的塞外飞雪比喻为春风催开的梨花,新奇生动。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其作用是色彩更加鲜明,表意更加丰富,描写形象更加生动。
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诗人与月亮嬉戏,拟人手法的运用产生一种清新活泼的艺术效果。
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的作用在于: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展开联想,创造气氛。
如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为了形容楼高,诗人在短短的四句诗里两处用了夸张的方法。
先说站在楼下可以摘下星辰,又说在楼上高声说话会惊动天上的仙人。
这样的叙述,使我们对“危楼”的高度,有了极其强烈的印象。
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所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这种修辞方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用“绿”代叶,用“红”代花。
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其作用是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表意凝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导学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导学案编写: 时间:2014/10/29使用者:【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及诗歌鉴赏中修辞技巧的命题特点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技巧的运用。
3.掌握和规范诗歌鉴赏修辞技巧题目的答题步骤。
【学习过程】一、回顾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1、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2、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1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梅尧臣《陶者》)()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1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1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19、“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
一、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思维导图。
修辞方式: 比喻、比拟
表达方式: 描写方法:动静结合、侧面烘托
抒情方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艺术构思
铺垫、呼应
用典
表现手法:
我的问题
二、学生试练,形成答题思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 1 题。(2019 年江苏卷)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心望:希望。
渺渺:渺茫,毫无可能。
功难见:难以实现其事业。见:看见。
区区:小小的。
命已轻:性命轻微。
造次:荒唐可笑。
专精:精诚专一。
计:考虑。无休日:没有终止的日期。
刺客传:司马迁《史记》中有《刺客传》,记述侠客冒死行刺为人报仇之事。
1
不著:没有记载。雠(chóu):同“仇”。 1. 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四.巩固提升, 作业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 3 题。(2019 年全国 2 卷)
投长沙裴侍郎
2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释: 裴(péi)侍郎:即裴瓒(zàn),当时出任考试主考官。 朱门:权贵之门。 孔门:孔子儒家之门。 至公:公正的长者,指裴侍郎。 垂纶(lún):钓鱼。 地:见地,缘由。 等闲:平白无故。 3.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 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1).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五年(810 年),省试为进士出的诗题为《精卫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导学案(教师)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1)高三语文备课组第八周主备人:司徒彩芙一、学习要求:1.熟练掌握鉴赏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种类与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题型。
2. 掌握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类答题技巧二、课前预习:熟记几种常见的表达技巧。
见《全优课堂》P154-156表达技巧又称艺术技巧,是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艺术构思(结构技巧)等的统称。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借代、夸张、对偶、互文、设问、反问、双关、对比……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①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托物言志,借古讽今②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衬托、渲染、烘托、白描、细节描写、色彩搭配3、表现手法(狭义的)①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②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描写(动作、神态等)③对比、衬托、象征、用典、抑扬、联想、想象……4、艺术构思(结构特点)开门见山小中见大对面落笔层层深入伏笔铺垫欲扬先抑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三、课堂实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试分析这首诗主要艺术手法。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四、课后练习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试分析最后两句诗中意象的作用。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问题:试分析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导学案1答案课堂实战答案1、答:采用了拟人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导学案(师用)
高考古诗鉴赏表达技巧专题之修辞手法导学案杜春梅一、学习目标:1、熟悉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 、了解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3、学习解答修辞手法类的诗歌鉴赏题。
二、重难点:解读举例作品,掌握答题规律,有效组织答案,做到准确答题。
三、教学方法:练习、讨论、归纳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案古典诗词讲究语言凝练、语意含蓄,所以常采用多种修辞手法。
运用修辞,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效果)一、常见设问。
1、这首诗某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某形象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二、请分析下列诗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春雨及时和润泽万物的特点,含蓄又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
4.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调了不事权贵的心意,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流露出对权贵的蔑视。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运用设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切的惜花之情。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豪门奢侈浪费与贫民窘困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于百姓的同情和对于豪门奢靡的抨击课堂学习案一、交流讨论预习案第二题各诗句修辞手法的好处,初步感知修辞的妙用。
二、高考链接(总结归修辞手法题型的基本答题步骤)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中古诗词阅读】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案七、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八、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学案七、学习目标一、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二、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八考点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从高考命题来看,所有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是在高考中进行的。
“表达技巧”是诗人用来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情感和阐述观点的各种技巧。
“表达技能”是一个广义的综合概念,有时与“艺术特征”、“表达特征”和“艺术技能(技巧)”等概念同义。
一般来说,“表达技巧”分为四个层次的理解,即修辞、表达、表达和结构特征(意境)。
九、自主学习1.表达能力的分类:1、常见修辞格的表达效果比喻、比拟:生动地描述事物。
传染性增强。
隐喻用于讨论,使深刻的真理简单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借代:从小到大,形象突出,特色鲜明,具体生动。
例如,3月份的“烽火”指的是战争,而远处蓝天阴影中的“帆”代表的是船。
夸张:它能产生丰富的联想,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点,便于表达强烈的情感。
对偶:音节整齐对称,节奏分明,结构美,音乐美。
顶真:它有起伏起伏的旋律美。
比如:回去看天子,天子坐在明堂。
木兰词;突然,我听说海上有一座仙山,这座山很空灵。
长恨歌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互文:这首诗是精炼的,意义仍然存在。
如:烟笼冷水月笼沙。
停泊秦淮河;主人下了马,客人也在船上。
“琵琶线”2、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技术”等几个称谓的综合使用实际上是相似的。
清楚地回答问题,不要困惑。
十、提问法1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对诗歌表达技巧的一点分析。
3这种乐趣是如何表达的?4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导学案)范文
④拟:打算。
⑤舴艋(zéměng)舟:一种形状似蚱蜢的小船。
【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长江万里白如练②,淮山③数点青如淀④;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这首元曲运用的最主要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其中“长江白如练”和“塞鸿一字来如线”两句在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注释】
①塞鸿秋:曲牌名。塞鸿,塞外飞来的大雁。即景:写眼前的景物。
②练:白绢,白色的绸子。
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启用良将,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古诗今译】
答:
5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①,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②?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答:
8题: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蟾宫曲I(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①曹公。紫盖黄旗②,多应惜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③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本曲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全曲简析。
【注释】①槊(shuò):长矛。
②紫盖黄旗:指一种云气,也叫紫云,形状如黄旗紫伞。按照古代迷信说法,黄旗紫盖状的云气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真龙天子。此处指东吴孙权建立了帝业。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题导学案(学生版).doc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题导学案(学生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古诗鉴赏分析表达技巧导学案【导言】诗歌的表达技巧与其艺术价值密切相关。
表达技巧的考查在高考各类文本阅读中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中诗歌鉴赏板块对表达技巧的考查相对更多,而且更为细致。
此考点常常与诗句的赏析、思想感情以及诗歌内容综合考查。
以2012年高考为例,17套试题都或隐或现地涉及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其中有10套涉及到表达方式中的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2012年全国大纲卷两个小题都涉及到表达技巧的考查。
所以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是整个诗词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艺术鉴赏中必须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艺术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规范地表述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学习目标】1.读懂诗歌;2.准确判断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技巧;3.规范答题【课前预习题组】一、你读懂一首诗歌需要关注这首诗歌作品的哪些方面?请你写一写。
二、为了能快速读懂诗歌作品的内容,平时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积累?请你写一写。
三、知识点归纳关”后,完成下面的知识点梳理。
E弄清概念2表达技巧是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C其中描写和fflfl重点。
摘写方式I仃宜接(正而)描写和间接(侧面)描写,具体彳还有工笔(细描)、白描、肖像、动作、心理、景物描写,还有匿旗屈仃宜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有即景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__________ 史抒怀、借古讽今、借事抒情、用典抒怀等。
对比、用典、象征、比兴、渲染、映衬烘托(衬托、反衬、动青反说、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点而结合、欲扬先抑远近着笔、联想想象、意象组合等。
比喻、比拟(为了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夸张、对比突出描述的形象和诗歌主旨)/借代、双关(得体、含营、形片互文(为了使字句更为精巧)。
四、题目设问类型1.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技巧)?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五、分析表达技巧方法第一步:初步读懂诗歌。
高考语文复习:《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导学案
班级:姓名: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掌握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案一、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真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3.doc
【专题复习•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三)一、学习目标:1、掌握“虚实结合”。
2、学会规范答题。
二、先学后教:1、概念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是指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其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回忆之景。
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
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
虚与实之间或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或相反相成,形成强烈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如李白《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心鸠飞。
”“宫女如花”、“满春殿"是李白的想象,这里是虚写,用来描写古代越王豪华奢侈的生活。
“惟有鹅鹄飞”是作者看到的实景,用来描写越王台今门的荒凉破败。
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
辨析“虚实结合”手法,关键在于辨“虚二一般而言,过去将来,梦境仙境均为虚。
有时把侧面描写也叫“虚写”。
虚写一般有标志词,如“忆"、"念”、“想”,带假设关系的连词“纵”等。
2、课内复习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过春风十里,尽芥麦青青()3>感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2013・天津卷)庶鸟鸠天•送廓之秋试①辛弃疾白芒②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②白竺(Zhu):用白色竺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总结答题步骤:三、由例及理: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答问题。
(2010-广东卷)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
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学习目标】一、掌握常见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的类型和知识。
二、掌握答题模式,提高古诗鉴赏的解题能力和水平。
*【导入学习】*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高考对此考点的考查方法也主要在这四个方面进行。
*【自主学习】*考点一修辞手法《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另外,古典诗歌常用的还有通感、互文、双关、顶真等。
高考设题时,不会侧重诗歌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求考生从句子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生答题时要结合句子内容或句子所体现的情感加以分析。
[典例1](2016·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问题。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 【满分指引】第一步:明确这三句使用的比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第二步:分析两种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
抓住“争先”“鏖战”“缴缠”分析比拟手法,从三句元曲整体上分析排比手法。
第三步:指出两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比拟手法重在分析“生动形象”,排比手法重在分析对气氛的“渲染”。
【参考答案】比拟、排比。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姓名: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2、掌握诗歌修辞手法题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案一、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真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
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
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
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析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的第三、四句修辞方法是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析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咏白海棠(薛宝钗)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问: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
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请你做简要分析。
简析:“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
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
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6、设问与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简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简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7.双关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义双关两种形式。
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如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情。
如民歌:“蜘蛛天旱夜结网,想晴只在暗中丝。
”——“想晴(情)只在暗中丝(思)”的实际意思是:想念情人不敢大胆说出来,只能暗暗相思。
8.互文“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的意思是“主人客人一起下马,主人客人又一起上船”)(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秦汉时候的明月和关隘”)(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思是“如烟的轻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水与沙”)9.叠字作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有些叠音词能使诗歌更生动形象。
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李煜《浪淘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10.用典典故是文化积累深厚的表现,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无出处。
所以,了解一些常用典故对鉴赏诗歌十分必要。
古诗词中的用典有:点化前人语句,出自《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引用神话传说,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运用了杜宇的传说。
还有运用历史故事,如: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暗指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练习: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1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梅尧臣《陶者》)()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1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1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19、“终岁不闻丝竹声”、“ 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21、“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二、常见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1、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2、夸张: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3、比拟:促使读者产生联想,将事物人格化,富有情趣,生动形象;突出作者情感。
4、对偶: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5、排比: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6、反复:音节舒缓和谐,朗朗上口;强调主题,形成气势,突出情感;思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
7、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
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8、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9、设问: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10、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11、互文: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
12、用典: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
13、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使语言含蓄、风趣,令人回味。
14、顶真:环环紧扣,引人入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三、明确设问方式:1、这首诗某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刻画某形象?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提问变体: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