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2015年教育纲要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五章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最全的纲要复习资料,涵盖本科目所有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国民党在僵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1、[单选]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

2、[单选]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控制金融业。

3、[单选]国民党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发行法币。

4、[多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着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次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5、[简答]国民党是如何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答:(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保安队。

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和“军统”,主要任务就是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已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此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单选]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汉口秘密召开党的临时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它是大革命失败的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2、[单选]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三湾改编。

3、[单选]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文章是《反对本本主义》。

4、[单选]毛泽东提出以农村为中心,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文章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单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井冈山土地法。

6、[单选]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进行的一个原则性改动从而保护了中农利益的是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2015教育政策法规复习要点提纲

2015教育政策法规复习要点提纲

第一章导论1.结合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加强依法治教、推进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依法治教,就是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规范教育行为。

依法治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迫切期望。

必要性:(1)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3 )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

(4 )是培养新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

2.我国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这些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根本性原则:①起点上的平等一一入学上的平等(2)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一]②过程中的平等一一就学过程的平等③终点上的平等一一学业成就上的平等(3)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①教育活动必须对国家和人民负责,不对个人或小集团负责。

②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

③教育活动必须接受国家和社会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

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4)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有什么样的权利就有什么样的义务。

②权利与义务相依存,权利人权利的享受依赖于义务人履行其义务,义务人如果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就不可能享受权利。

③权利与义务相联系,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未履行义务,也就放弃了相应的权利。

(5)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3•当前应采取哪些措施推进我国的依法治教?(1)提高教育法律意识,转变教育管理观念。

(2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教育法规网络,保证有法可依。

(3)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和深化教育改革。

(4)初步建立新的运行体制,不断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5)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与监督工作。

4.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异同同: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在本质上式一致的。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四章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最全的纲要复习资料,涵盖本科目所有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单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五四运动。

2、[单选]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民主与科学。

3、[单选]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4、[单选]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5、[单选]李大钊是最先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6、[单选]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

7、[多选]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1)北洋军阀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2)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3)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8、[多选]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著作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 的胜利》。

9、[多选]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是(1)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3)新文化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10、[多选]北洋政府迫于五四运动的压力罢免的亲日派官僚是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11、[多选]1919年6月5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为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包括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12、[论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答:五四运动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历史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学反封建的彻底性。

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三十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三十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三十-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1.班主任的颂导影响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的、民主的、放任的。

(三)班主任是处理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一)了解学生,研究学生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了解学生的方法(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1)班主任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

(2)要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

(3)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做出全面安排。

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1)协助团队组织制订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与团队组织计划要步调一致。

(2)帮助团队组织贯彻、落实计划,为他们创造活动条件。

(3)帮助团队干部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

3.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同步练习】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

答案:的民主的放任的2、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____”的领导方式,二是“____”的领导方式。

答案:教学中心集体中心3、班主任是班级的____、____和____,是学校办学思想的____,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____,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____。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九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九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九-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教师的本质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性的专业组织。

(二)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二、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1)特殊的复杂性;(2)独特的创造性;(3)鲜明的示范性;(4)显效的长期性。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专业知识;(2)专业伦理;(3)专业训练;(4)专业发展;(5)专业自主;(6)专业组织。

(二)对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要求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

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

2015年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

2015年教育纲要基础复习归纳

教育学基础归纳made by vivien主要题型:1.选择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案例分析题5.论述题第一章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概念和定义1.教育的概念(1)中国古代的“教”,原本是一种政治活动;甲骨文表征中国教育方式-上施下效,孟子把教育二字连起来,可以理解为是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者成善,手段是模仿,核心内容是道德教育。

(目的、手段)(2)西方教育意味引出人身体潜在的素质和能力;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社会性)1.从教育的产生来看,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需要2.从教育自身的发展来看,教育自诞生以来,就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3.从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来看,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活动制约,反作用(2)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3)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说明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对象是人,目的是培养人)2.教育的定义(背诵)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或体力的一种活动,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娱乐、运动、无组织的自学、家庭社会上的辅导,适合于正规和非正规教育,适用于各年龄组,还要包括校外的教育)教育学要素和形态(重点)教育要素:构成教育活动的必不可少、最基本的因素。

(1)教育者--教育活动主体、发挥主导作用、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广义教育者是运用特定的内容和手段对他人的身心发展施加直接影响的人;包括家长、家庭教师、兼职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师;狭义是主要指在专门教育机构中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为专门职业的人,教师。

2015年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

2015年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

2015年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2015年研究生入学的初试开始时间提前至2014年12月27日!时间紧迫,请大家调整好复习进度!对我们考研的同学来讲,其中一件大事就是一年一度的新大纲公布!今年9月13日新大纲如期与大家见面了,我们三人行教育的老师就今年的大纲情况给大家做了以下几点分析,以供大家在复习中参考!一、《2015年教育学考研大纲》变化情况:无变化与去年的教育学考研大纲相比,2015年的新大纲在考查目标、考试时间、答题方式和试卷内容结构、试卷题型结构方面都没有变化。

1、教育学学科统考的科目不变,同样是四科: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各个科目的分值也没有变化,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史,是考核的重点。

3、题型仍然没变。

单项选择题侧重于考查考生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

关于辨析题,考生更应该重视提高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辨析题的关键在于审题,找到问题的题眼,然后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逐步地进行分析;同时,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全面性和语言的逻辑性。

4、从之前些年教育学统考简答题的设置来看,考核的内容都比较基础,考查的都是考试大纲中的基本理论知识,所以,三人行教育提醒大家:简答题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得分点;对于分析论述题,考生要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论述过程中注意全面、逻辑地进行阐述。

二、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复习战略思想:知此知彼,厚积薄发既然今年的大纲无知识的变化,我们就要从历年的教育学试卷的分析中发现其中的“变”与“不变”,从过去的真题中发现命题规律。

对比分析前几年统考的教育学试卷,我们发现,“不变”的是对四门学科所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

因此,三人行教育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系统掌握,牢固把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变”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对于考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提高、命题形式更加灵活等方面。

从近几年的考试内容和命题形式的特点来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二十六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二十六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二十六-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概念: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手段、方法、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

二、德育模式1.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①关于道德发展规律(自我中心-他律-自律);②关于道德发展的动力(源于儿童主体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因此他特别强调儿童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③关于道德原则和方法(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活动);④关于课堂应用(鼓励学生参与道德问题讨论;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合理奖惩)。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2.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教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提出。

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对道德发展而言,给机会表达心中的感受是至关重要的;认为在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关心、体谅别人,只要儿童能形成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出来考察自己的道德行为,就能发展成有道德的社会公民。

其理论假设是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

基于此学校应做到①营造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的气氛;②教师在关心体谅他人上起道德表率作用。

3.社会模仿模式是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

4.价值澄清模式(美国的拉斯、哈名、西蒙等)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通过选择、赞扬、实践过程)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这一过程的基础就是避免观点说教并促使人们在确立价值观方面使用有道理的推论;认为价值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点或是永恒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社会经验上的一种指南。

2015-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全

2015-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全

2015教育学重点复习资料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有三种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答:(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有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

6、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美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联赞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

7、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

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为断变化的过程。

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承的,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8、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遗传决定论(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环境决定论(美国的华生)、二因素论(美国的吴伟士和徳国的施太伦)。

2015教育学考试大纲

2015教育学考试大纲

2015教育学考试大纲2015年的教育学考试大纲是针对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设计的,目的在于评估他们对教育学基本理论、方法、实践以及相关领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2015年教育学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理论1.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2.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 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3. 教育与社会- 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教育的社会影响4.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教育学方法论5. 教育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教育实验、调查、观察等研究方法6. 教育测量与评价- 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标准7. 教育统计与数据分析- 教育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教育统计方法的应用# 第三部分:教育实践8. 教育制度与政策- 教育制度的类型和特点- 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9. 教育组织与管理- 教育组织的类型和结构- 教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0. 教育课程与教学- 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11. 教育技术与媒体-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育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12.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3. 学习动机与情感- 学习动机的类型和理论- 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影响14. 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教育对认知发展的影响15. 社会情感发展与教育- 社会情感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教育对社会情感发展的作用# 第五部分:特殊教育与终身教育16.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的对象和需求- 特殊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7. 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实践-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六部分:教育伦理与法律18. 教育伦理- 教育伦理的原则和问题- 教育工作者的伦理责任19. 教育法律- 教育法律的基本内容- 教育法律的实施和监督# 第七部分:教育改革与发展20.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的动因和目标- 教育改革的策略和实践21. 教育发展趋势- 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未来教育的展望# 结语2015年的教育学考试大纲涵盖了教育学的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教育学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二十五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二十五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二十五-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校会、周会、晨会和时政学习;(6)班主任工作。

(一)说服法这是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二)榜样示范法它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榜样有教育者、人物、学生等。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树立的榜样要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2)选定的榜样要真实可靠,具有导向性。

(3)榜样的崇高和伟大要能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4)教育者的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实际锻炼法它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运用实际锻炼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与评价。

(四)陶冶法它是只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1)创设良好的情景,如美观、朴实、整洁的学生、生活环境;团结向上、民主平等的班风、校风;清洁、舒适、雅静的家庭学习、生活必需品环境及民主和睦、文明上进的家风等。

(2)教育者的人格感化。

(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五)表扬与批评处分法它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

用品德评价法时,应注意如下要求:(1)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惩罚、批评为辅,切忌体罚、心罚。

(2)要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

(3)发扬民主,注重实效。

1、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2、____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总复习《第八章:教学理论与方法》大纲及习题(有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总复习《第八章:教学理论与方法》大纲及习题(有答案)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考编教育学总复习《第八章:教学理论与方法》大纲及习题(有答案)主要纲目: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第二节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第三节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基本概念:教学;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规律主要问题:1.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学生角度分析)。

理解: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是什么?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工作(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以教学为中心),对个体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3.学校教育工作为什么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校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学—学校教育—教育)。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就学校工作安排而言,制学校应将大部分时间、财力、物力和人力用于教学),但并非“教学第一”,搞教学压倒一切“教学压倒一切”。

学校工作应该在保证“教学为主”的前提下,全面统筹,合理安排。

4.我国普通中学的教学任务是什么?(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双基”)--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发展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培养美德)。

(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促进个性)。

5.什么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什么?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学》复习提纲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学》复习提纲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教育的要素
2、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
3、什么是制度化教育
4、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
5、教育学萌芽和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第二章教育与人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育如何促进个体个性化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
1、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功能
2、教育的文化功能
第四章教育的制约性与独立性
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性
2、经济对教育的制约性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五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涵
第六章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3、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第七章教师
1、教师职业的特点
2、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3、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第八章学生
1、学生的本质特征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第九章课程
1、学科课程结构理论
2、课程的类型
第十章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
1、常用的教学方法的类型
2、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
3、任务驱动法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
4、教学艺术的概念
第十一章班级管理艺术
1、班集体的功能
2、班级管理的内容
第十二章
1、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2、常用的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
3、教学测量的指标体系。

广技师15年1学期师范班 教育学考试复习指南

广技师15年1学期师范班 教育学考试复习指南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论&&1.概念:教育、教育学教育的定义: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并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要素。

教育学的三个要素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

没有教育者,学习者就得不到有效地引导;没有学习者作为活动对象,教育活动本身就不存在了;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无法开展,教育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3.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是从非制度化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教育机构和组织,以及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4.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

⑴学前教育⑵义务教育⑶普通初等、中等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5.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第二章教育与人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⑴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①遗传决定论②环境决定论③辐合论④诸因素交互作用论⑵内发论与外铄论①内发论②外铄论⑶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⑸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亦称“生物因素决定论”,是一种单因素决定论,它认为人的机体构造、形态,神经系统机制、能力和性格的发展以及差异的形成都是由遗传决定的。

4.学校教育在人的社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⑴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⑵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⑶教育培养个体职业意识和角色第三章教育与社会1.概念: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在系统内部为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即个体功能;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教育又表现为对整个社会发展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即社会功能。

2015教综大纲

2015教综大纲

(一)时事政治模块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2.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模块1.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0号)(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8)《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9)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10)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11)《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 2.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三)教育学模块1.教育学及其发展2.教育及其发展3.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3)教育与科技文化4.教育与个体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5.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2)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6.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7.教师与学生(1)教师的职业角色(2)教师劳动的特点(3)教师的专业素养(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5)学生的特点(6)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7)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8.课程(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9.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3)教学原则及其运用(4)教学方法及其运用(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6)教学组织形式(7)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10.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11.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1)德育及其意义(2)德育的目标与内容(3)德育过程的规律(4)德育原则及其运用(5)德育方法及其运用(6)德育的途径(7)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8)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12.课外活动(1)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2)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3)课外活动的组织(四)心理学模块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2)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3.个性发展与教育(1)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2)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培养(3)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4)性格及其结构、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4.学习心理与教育(1)学习及其分类、学生学习的特点(2)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学习动机及其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4)学习动机理论(5)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6)迁移及其种类、迁移与教学(7)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直观的类型、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8)技能及其种类、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9)学习策略及其种类、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5.品德心理与教育(1)品德的心理结构(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3)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4)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内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2)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及其目标、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7.教师心理(1)教师成长的阶段和途径(2)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二十九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二十九 -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二十九- 【教育学】教育学复习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集体的教育价值(一)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或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二)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班体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____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

答案:明确的共同目标2、____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答案:班集体3、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____、____以及____。

答案: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一定的活动节律4、班集体教育活动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主要由____和____两大部分组成,所涉及的内容有____、____、____等。

答案:日常性的教育活动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5、____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答案:良好的班风6、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答案:(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7、班集体的教育作用:___________答案:(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8、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___________答案:(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复习资料选择题与零碎的概念1.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或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概括来说,教育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

3.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

这是以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得程度为标准划分的两种教育形态。

4.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

这是以教育活动的存在范围所划分出来的三种教育形态,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种教育形态。

5.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利托尔诺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19世纪后期)英国教育家沛西·能也持同样观点。

6.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19C~20C7.20C 40~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形成了教育起源于人类劳动的观点。

8.教育现代化的内容:A.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B.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C.课程的现代化D.教育技术的现代化9.在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价值问题的是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斯宾塞。

10.教育学上将人的发展分为两大层面,即人的身体(或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11.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A.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循序渐进。

B.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这要求我们因材施教。

12.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

13.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A.遗传及其作用 B.环境及其作用 C.教育的作用D.发展主题的主观能动性14.教育社会价值的主要内容: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人口价值15.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简明地说明了教育、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6.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的认识,在思想上对教育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计。

17.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论个体本位论18.教育内容的构成及其性质: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19.我国的学校德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20.教师的角色:学习者和研究者知识的传授者和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心灵的培育者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21.教师的若干重要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22.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

教师中心说,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持此观点。

学生中心说,此观点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所提出。

23.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

A.影响师生关系形成的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环境因素B.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理解宽容教学相长合作对话C.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策略: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尊重、关爱、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与学生沟通完善自我,提升人格魅力24.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25.课程评价的主要类型:自评价与他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26.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A.新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B.新课程的结构调整: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C.新课程的内容选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D.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合作 E.新课程的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 F.新课程的管理策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27.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起源于美国的桑代克。

20C初期28.认知教学理论源于科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

19C末28.情感教学理论来源于罗杰斯,他的《论人的形成》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20C中期29.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一般划分为:引起动机——感知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30.第十四章教学原则与方法(大题)重点看启发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研究,自觉地把握相关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C.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材施教原则要遵循一下几个要求:A.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B.为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

讲授法和谈话法。

讲授法:讲授法是指教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讲解、讲演几种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教师合乎逻辑系统的讲解、分析、论证以及设疑、解疑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系统进行思想教育。

要求:A.讲授内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

B.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C.讲授注意语言艺术。

谈话法: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获取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特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额积极性,培养语言表述的能力。

是师生间的信息双向交流,有利于师生双方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有助于调正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

尤其适合小学低年级。

要求:A.准备好谈话计划和具体问题。

B.提出的问题要准确。

31.17世纪,夸美纽斯率先提出班级授课制,后经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发展基本定型。

3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33.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恰当教学能力(教师专业素养)突出教学效果优异34.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字是《学记》。

35.苏格拉底发明了“产婆术”也叫“问答法”,直到今天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36.夸美纽斯在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西方也是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37.卢梭的《爱弥儿》提出了“自然教育”的主张;最早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是康德。

38.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本现代教育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首次运用心理学原理来研究和解释教育问题,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学的新体系。

大题名词解释广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属于狭义教育的一种,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学校这种人为创设的教育场所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或体力,高效率、高质量地促使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人的发展:教育学上将人的发展分为两大层面,即人的身体(或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认得身体发展是指人的生理组织构造的完善及其技能的增强过程。

这一发展过程是全面而复杂的,教育学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大脑的发育及其功能的不断完善。

人的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伴随身体的发展而在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

关于人的发展,教育学特别强调一下几点:第一,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关系密切,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也为前者提供了保证。

第二,能够称得上发展的变化是指那些向好的、不可逆转的方向进行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时有顺序地次递展开的且能够保持相当长的时间。

通过这些变化,个体具有对外界刺激更强的适应性,能够产生水平和效率更高、性质更为复杂的行为。

人的心理发展尤其如此。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的认识,思想上对教育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计。

教育目的规定者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体现着一定的教育价值观。

一般来说,教育目的由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一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成员,这是对教育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规定,反映了教育所培养的人与外部社会的关系;二是在教育对象身上所形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反映了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素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育目的的这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教育工作的管理、教育质量的评价等,无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课程:课程涵义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对学生实施影响的教育内容和活动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的具体科目及进程。

注意:1.课程包含某类学校的学生在校学习的全部内容。

既包括知识、技能、技巧的内容,也包括影响学生智能发展和品德、个性发展的内容,是学校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全部内容。

2.课程不局限于学生课内所学的各门学科的内容,还包括课外各项活动的内容。

而且随着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成熟,以及社会对于课程要求的变化,课程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3.对课程内涵的理解还由于课程使用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或者由于使用的情景不同而存在差异。

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分别从各个科学领域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根据一定的逻辑体系,将选出的内容分门别类地设置而形成的课程体系。

这种课程类型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文化知识,更好地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

但是这种课程也有较为明显的缺点,主要是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和理论化,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容易忽视学生的需要,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从广义看,教学是学的人通过教的人的教授、指导等而获得知识的认识活动。

从狭义看,专指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活动,是学校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下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

其他大题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答:学校教育,是制度化教育的一种,是人们有意识地创设的专门的培养社会新生代的活动,因而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更为集中和巨大,特别是对社会新生代的发展起着主导和限定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1.教育目的明确。

在教育目的中,有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使人向善,所以教育活动会尽量排除消极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指导,使受教育者具有特定的思想品德和观点,沿着社会所期望的好的方向发展。

2.教育内容系统。

制度化教育的内容是根据明确的教育目的筛选出来的文化科学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