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一节 教案五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洪宪帝制梦的破产 第四章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五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洪宪帝制梦的破产第四章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俄国对外蒙古和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活动:日本侵入山东和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中华革命党成立;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二、思想教育目标通过介绍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对外出卖国家权益、对内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以后,处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仍行不通,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历史国情的教育。
三、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复辟帝制及其失败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与本质、历史原因与结果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1.袁世凯控制内阁实权。
依据孙中山颁布的《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从原来由临时大总统兼任行政首长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国务院)总揽行政权,通过分掌大总统部分权力的政治体制来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
因此,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临时政府的内阁人选问题立即成为各种政治力量注意的焦点,内阁实权的归属之争成为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与袁世凯走向专制独裁的一次政治较量。
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一职由袁世凯的老部下、刚刚加入同盟会的唐绍仪出任。
在确定内阁十个部长时,袁世凯采取以退为进的手段欺骗革命党人,表面上,南北双方代表席位比例是5∶5,同盟会会员(包括唐绍仪)与袁世凯嫡系的比例是5∶3;实际上,袁世凯的亲信掌握了军事、财政、外交、内务等要害部门,同盟会会员主管的司法、教育、农林、工商在当时不过是闲散的冷衙门。
袁世凯掌握了北洋军阀政府首届内阁的实权。
在这一回合的政治斗争中,袁世凯在摆脱革命党人限制、建立独裁统治的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一节 教案三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第四章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三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第四章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和宋教仁案;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和五九国耻;中华革命党的成立;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二)思想认识:1、袁世凯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三)能力要求:从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二次革命的失败来分析认识其原因,总结教训,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论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和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教学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顾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为什么能篡夺革命果实?进而导入新课。
一.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在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是怎样逐步建立起独裁专制统治的?(1)政治上,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2)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教师分条进行讲述:在政治上,袁世凯把其亲信安排在军事、财政、内政、外交等要害部门,同盟会员只能担任一些“冷衙门”的总长(王宠惠、蔡元培、宋教仁、陈其美分任司法、教育、农林、工商总长)。
之后,袁世凯又迫使唐绍仪内阁辞职,强迫参议院通过他所提名的新内阁,使之完全成为听命于己的御用工具。
在军事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6小字内容)概括袁世凯政权的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使学生明确:(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目的——A通过改组,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
B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轨道。
2、宋教仁案(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是“宋案”的幕后策划者,其目的是为阻止国民党组阁,扑灭革命势力。
教师解释“《真理画报》刊登刺杀宋教仁的有关人犯”,五人分别为主谋袁世凯,同谋国务总理赵秉钧,联络者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指挥者上海大流氓袁的长江侦察科长应桂馨,行凶者流氓兵痞武士英。
北洋军阀的统治优秀教案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目标】1.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教学重难点】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难点: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
它的主要内容有:(一)袁世凯复辟(二)军阀割据混战二、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宋教仁遇刺案。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2)发展过程: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便迫不及待地从破坏、践踏民主共和制转入彻底取消民主共和制、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
(3)产生的结果: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护国战争爆发。
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绝望而死。
结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逐渐分裂。
2.接着,我们再来学习下一个内容:军阀割据混战。
课文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1)原因: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
【配套K12】高中历史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一、内容与解析本章要学的内容旧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的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指的是北洋军阀统治前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等,其核心是这一时期政治上资本主义力量与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的较量,即民主共和与独裁专制的斗争,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是黑暗与光明并存,理清本章的三条基本线索,一条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而进行了一系列坚决的斗争;第二是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封建复辟势力破坏民主共和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乘辛亥革命的春风和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无暇东顾的有利商机,进一步得到发展。
(当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可以归纳到“探索史”线索中去。
)掌握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两大主要矛盾合流;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民主革命运动和近代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这主要体现了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两大历史潮流。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可以说是光明与黑暗、奋进与反动并存。
这一时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很重要。
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内容:(1)甲午中日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变化很大,在抗争与探索方面出现了多种派别、多种选择方案,要注意综合归纳分析。
(2)注意从世界史的角度复习本章内容。
20世纪初的民主革命发展与亚洲觉醒;20世纪西方列强关系及对侵华方式的影响;一战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等内容的联系。
学生已复习过辛亥革命,本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辛亥革命的“余波”,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也与第五章内容(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联系密切,所以本章内容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
本章教学的重点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
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注意这一时期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把握好这一历史时期的基调:黑暗中看到曙光,抓住当时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历史发展潮流,历史地唯物地进行分析。
高一历史最新课件-[原创]北洋军阀的统治(人教版) 精品
第一节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导入: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妥协性,使革命的成 果被袁世凯所窃取,辛亥革命亦以失败而告终。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2018/7/1
2
袁世凯在窃取了政权之后,便开始逐步建立 起以北洋军阀为核心的独裁专制统治。
(1)、国民党内部不统一,力量涣散, 行动不一致,独立各省彼此观望 (2)、北洋军力量强大,帝国主义大 力支持袁世凯 (3)、没有组织和发动群众是不能取 胜的重要原因
三、袁世凯称帝
1、称帝的过程: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③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 ④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取得终身总统特权; ⑤称帝.
定年号“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之 皇 帝 ; 承 天 。 建 极 , 传 之 万 世
各 省 代 表 人
世 凯 为 中 华 帝 国
恭 戴 今 大 总 统 袁
谨 以 此 国 民 公 意 ,
“ 推 戴 书 ”
国 民 代 表 大 会
1993
袁世凯1912年3月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孙中山的《讨袁宣言》 3、梁启超与袁世凯的决裂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4、蔡锷在云南组建“护国军”讨袁
5、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
唐继尧 李烈钧
总结:
自从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 深入人心;任何倒行逆施的行径均将遭到 人民的反对。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旗帜。 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使其革命必然以 失败告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共 和方案是无路可行的。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名称: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目标: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
2. 掌握重要军阀的事迹和统治方式。
3.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北洋军阀的兴起和统治。
2. 军阀的政治手段和经济活动。
3. 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掌握重要军阀的统治方式和对中国的影响。
2.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演示、课件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学习材料和笔记。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约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讲述北洋军阀的概念和背景,引发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兴起和影响的兴趣。
Step 2:学习北洋军阀的兴起和统治(约15分钟)通过PPT演示、课件或教材等,介绍北洋军阀的兴起和统治方式,包括军阀的政治手段、经济活动以及他们在地方政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Step 3:分组讨论(约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的北洋军阀进行研究,并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 该军阀的统治方式是怎样的?2. 他的统治对当地和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3. 该军阀是否参与了经济活动?如何影响当地经济?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Step 4:整体讨论(约15分钟)对所有小组的汇报进行总结和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
Step 5:归纳总结(约10分钟)结合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评,总结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北洋军阀与中国历史的关系。
Step 6: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约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认识。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阻碍和影响。
扩展活动:为了加深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理解,可以组织参观或参与相关主题的展览、研讨会或体验活动。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及其影响。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增强国家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后,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北洋军阀统治的局面?(2)板书课题: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2.讲解新课(1)介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的背景。
(2)讲述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包括袁世凯的上台、帝制复辟、护国运动等。
(3)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如军事独裁、割据一方、政治腐败等。
3.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事件,如“二十一条”、“洪宪帝制”等,让学生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影响。
(2)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4.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为什么会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1)引导学生从北洋军阀统治的教训中,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树立国家意识,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
四、课后作业2.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增强国家意识,为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五、教学反思1.在讲解历史事件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避免单向灌输。
2.在案例分析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历史素养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一课学习了辛亥革命,那么你们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吗?”2.讲解新课(1)教师:“我们要了解袁世凯这个人物。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高中一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起因。
2. 掌握北洋军阀统治的过程和特点。
3.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2. 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思考北洋军阀统治的合理性和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参考资料和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北洋军阀统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2.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问题引出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起因。
二、讲解新知(10分钟)1. 讲解背景和起因:简要介绍晚清时期的政治混乱和民国建立的过程。
2. 讲解过程和特点: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过程和特点,如冯国璋成为军阀领袖、北洋政府的建立、军阀割据等。
3. 分析影响:讲解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国家分裂、民主运动的停滞等。
三、讨论互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合作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3. 教师点评:对各组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北洋军阀统治的合理性和问题。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学习案例:介绍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一个典型案例,如张勋复辟。
2. 创设情境:通过学习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北洋军阀统治的合理性和问题,如政治的无序、社会的不稳定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小结内容: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2. 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北洋军阀统治是中国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和影响。
2. 写一篇短文,论述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高一历史: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 旧人教版
历史: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教案(旧人教版必修1)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袁世凯专制统治: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军事: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3、复辟帝制⑴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临时大总统;⑵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⑶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⑷修改总统选举法⑸1915年接受卖国二十一条,袁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4、对外卖国: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史称“五九国耻。
(“二十一条”的实质是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一)二次革命(1913年)1、背景(1)袁世凯专权。
(2)1912宋教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3)1913年刺宋案(实质:民主共和和专治独裁的斗争),武力镇压国民党。
2、经过:1913孙中山号召,江西都督李烈钧湖口起义,江苏、广东、安徽相继独立3、败因:国民党力量涣散。
4、影响:使袁世凯的势力更加巩固(二)护国运动1、背景: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
2、经过:(1)革命派:孙中山《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
(2)立宪派: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
(3)护国战争: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通电讨袁,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各省纷纷独立。
(4)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3、结果: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原因:1、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2、一战期间,欧洲各国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高一历史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人教版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课时安排 1课时知识体系阶段特征主要表达“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两大历史潮流;二者相互影响,但都不能走向成功。
具体表现为:〔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这些斗争都不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正确的道路。
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尽头。
违背历史潮流,倒行逆施者终将受到历史的惩罚,袁世凯及张勋的下场即是证明。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和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点难点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
剖析: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接着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不久,又废除了《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他还修改了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并有世袭的权利,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袁世凯称帝心切,急于取得日本的支持,不惜出卖国家主权,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极,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护国运动兴起后,袁世凯在战场失利、内外交困,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取消帝制。
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剖析: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反动独裁统治。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一系列斗争:①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改组为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由代理事长宋教仁主持。
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结果在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②二次革命: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指使凶手于1913年3月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宋教仁,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名称: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概述:本节课的主题为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通过此课,学生将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环境,探究北洋军阀起源、发展和统治的特点,并思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环境的变迁;2.了解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统治特点;3.分析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北洋军阀的起源和发展;2.北洋军阀的统治特点;3.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北洋军阀起源和发展的背景;2.分析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材: 相关历史教材和资料;2.多媒体设备: 播放历史影片或图片;3.课堂练习题和活动。
教学过程:[导入] (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晚清时期的特点,谈谈晚清时期的乱局和政治混乱。
[知识讲解] (15分钟)1.简要介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环境,包括清朝内忧外患、战败割地、政治腐败等。
2.解释北洋军阀的概念和起源,说明北洋军阀的军事力量来源以及主要统治地区。
[案例分析] (20分钟)1.通过展示历史影片或图片,介绍北洋军阀的主要统治者和地区。
2.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什么?b.为什么北洋军阀能够统治中国?c.分析北洋军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课堂练习] (15分钟)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测试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理解。
2.进行课堂讨论,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对回答错误或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解释和补充。
[知识总结] (5分钟)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历史知识,包括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统治特点。
[课后拓展] (15分钟)1.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进一步扩展对北洋军阀统治的了解。
2.建议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细节,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晚清时期的政治混乱和北洋军阀的起源、发展和统治特点,使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019-2020年高一历史 第一节 教案三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第四章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一节教案三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第四章教学目的:(一)基础知识: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和宋教仁案;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和五九国耻;中华革命党的成立;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二)思想认识:1、袁世凯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代表,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三)能力要求:从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二次革命的失败来分析认识其原因,总结教训,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论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袁世凯的复辟帝制和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教学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顾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为什么能篡夺革命果实?进而导入新课。
一.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在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是怎样逐步建立起独裁专制统治的?(1)政治上,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
(2)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教师分条进行讲述:在政治上,袁世凯把其亲信安排在军事、财政、内政、外交等要害部门,同盟会员只能担任一些“冷衙门”的总长(王宠惠、蔡元培、宋教仁、陈其美分任司法、教育、农林、工商总长)。
之后,袁世凯又迫使唐绍仪内阁辞职,强迫参议院通过他所提名的新内阁,使之完全成为听命于己的御用工具。
在军事上(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6小字内容)概括袁世凯政权的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使学生明确:(1)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目的——A通过改组,联合中间力量,造成中国第一大党,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内阁。
B企图通过民主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把中国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轨道。
2、宋教仁案(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是“宋案”的幕后策划者,其目的是为阻止国民党组阁,扑灭革命势力。
教师解释“《真理画报》刊登刺杀宋教仁的有关人犯”,五人分别为主谋袁世凯,同谋国务总理赵秉钧,联络者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指挥者上海大流氓袁的长江侦察科长应桂馨,行凶者流氓兵痞武士英。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中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标题: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级别:高一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2. 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原因和影响;3. 讨论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2. 北洋军阀统治的原因;3. 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事件,例如辛亥革命之后的混乱局面,使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感兴趣,并了解相关的背景。
Step 2:讲解北洋军阀统治的背景和特点(15分钟)教师介绍北洋军阀统治的起源、背景和特点,包括北洋政府的建立、军阀之间的勾结与争斗、对民众的压迫等。
Step 3: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原因(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北洋军阀统治的原因,包括辛亥革命后的权力真空、北洋政府的无力管理国家、军阀的军队优势等。
Step 4:讨论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的影响(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进行总结汇报。
Step 5: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提醒学生掌握课程重点,并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教科书和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汇报,评价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北洋军阀统治的影响的短文,进一步检验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拓展延伸:此教案可以进一步与其他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连结,例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以帮助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更全面的理解。
高一历史教案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键入文字]
高一历史教案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二十一条五九国耻;中华革命党;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2.通过学习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封反帝的革命任务;通过学习袁
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以深入人心。
3.(1)通过对袁世凯对内专制、独裁、复辟、践踏民主共和、镇压民主革命的内容的
教学,使学生认识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反动性。
(2)通过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教学,使
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等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坚
持民主主义的立场是进步、正义的,有着积极的意义,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可歌
可泣。
教学建议
教学地位分析
本节主要讲述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又进一步走
向专制、独裁,再进而复辟帝制,结果走上灭亡之路。
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中国社
会进步力量在逐渐认清袁世凯本质后,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先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
国运动。
虽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形式上恢复了民国,但政权仍掌握在封建军阀手中,中国革命的道路仍漫长而又艰难。
重点分析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是重点。
袁世凯在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打着民
主共和的招牌,对内实行专制独裁,对外则卖国、投靠帝国主义,一步步地实现了帝
1。
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高一历史教案范文: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标题: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案目标:1.了解北洋军阀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和原因;3.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定义和特点:简要介绍北洋军阀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指北洋政府时期,以袁世凯为首的一群军事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的军事割据势力,以军队为主要支撑力量,统治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
2.建立过程和原因:a.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介绍袁世凯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段,以及袁世凯推翻清朝后建立临时政府等过程。
b. 北洋军阀统治的原因:解释光绪时期的政治混乱、清朝的政治弱势和外国势力的干涉等原因。
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1.对政治的影响: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政治形势和政府结构;2.对经济的影响: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经济发展和财政状况;3.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状况。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开展讨论,让学生就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及其影响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北洋军阀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拓展与延伸(10分钟)布置课后拓展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并写下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案评价: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过程和原因,以及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既让学生了解了历史背景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案通过讨论和总结,增强了学生的合作与创造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采用案例分析、史料解读、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3.结合时事政治,进行历史与现实对话,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责任感。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纪录片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6.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人物、事迹,并撰写一篇关于某位历史人物或事迹的介绍,不少于800字。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重质量,力求做到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文字通顺。
2.教师应加强对作业的批改与反馈,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帮助他们提高。
3.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以提高作业质量和学习效果。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格局及其代表人物。
2.简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及其影响。
3.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5.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尊重历史、敬畏历史。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与分析能力。然而,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一章节,由于历史背景复杂、政治动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1.提问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如“辛亥革命后,我国进入了哪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有哪些显著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四章 第一节 北洋军阀的统治的建立 人教版
第一节北洋军阀的统治的建立基础知识目标: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宋教仁案;善后大借款;二次革命;俄国对外蒙和英国对西藏的贫血;日本侵入山东;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中华革命党成立;护国运动和洪宪帝制的破产。
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介绍大地主在买办阶级的政权代表袁世凯为建立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对外出卖主权,对内践踏民主革命,认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仍是反帝反封建,从而进行中国历史国情教育。
2.通过介绍袁世凯洪宪帝制的破产,使学生认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违反历史潮流终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从而进行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教育。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复辟帝制及其失败的介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与本质、历史原因与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帝国主义贫血的加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斗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为什么能在中国实现反动统治但又迅速垮台?教学过程:(甲)导入新课:先要求学生阅读引言,导入学生思考:中国社会性质有没有改变?社会矛盾有没有改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前面,先进中国人已经有几种阶级试过?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它们都失败了,那么,哪个阶级可以呢?只有无产阶级了。
引导学生掌握末段。
转入新课,教师提问:袁世凯上台后,孙中山为限制袁专权维护民主共和采取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设疑:袁上台后,这些措施能否发挥作用呢?如果无效,又将如何与袁作斗争?结果倒底会怎样?(乙)讲授新课一、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1.袁世凯内阁掌权军事、财政、外交、内务——袁系亲信内阁(总理)唐绍仪司法、教育、农林、工商——同盟会员2.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标志:明确标志是什么?理解为什么?唐绍仪内阁迁于北京,理由是这摆脱了革命党对其束缚。
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学案(旧人教版)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学案【本章教学目标】本章主要叙述1912年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的基本史实。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以后,一步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独裁统治。
从袁世凯到段祺瑞,都实行对内独裁复辟,维护封建制度,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的政策,中国历史进入政治极为黑暗的时期。
革命党人与之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共和的问题。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先后发动了反袁的“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及反段的护法运动,但却以失败告终,表明旧民主主义革命已走到尽头了,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乘中国政局动荡之机,加紧进行侵略,特别是俄国对外蒙古的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对外蒙古的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对山东的侵略尤为严重。
由于北洋军阀政府屈服于列强的压力,实行卖国政策,中国外交连遭失败,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一战时期,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之辛亥革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的积极性和“实业救国”的爱国热忱,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为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学习建议】袁世凯专权的措施二次革命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步骤护国运动经过及结果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知识点拨】1.关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败亡的原因复辟原因:①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是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②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实行彻底的废除封建土地所制的改革,没有摧毁封建势力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封建地主阶级在中国社会仍保持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帝制复辟发生的经济政治基础。
③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不敢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甚至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但帝国主义不会允许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它们支持扶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这是帝制复辟发生的外部原因。
第20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上承《辛亥革命》一课,是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直接体现,下启第七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新旧并存、曲折前进的特点。
四个子目“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进入北洋时期后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一些表现。
本课内容容量大,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北洋时期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军阀割据、新文化运动已经有了大致了解。
通过对《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已经有了一定认识。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这一时期涉及到的历史专业书和小说等都非常的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还是很有兴趣的。
但具体来看,学生对北洋时期的时空定位还不够清晰,缺乏对这一时期社会状况的全面客观认识,小说、电视剧等又存在诸多虚构成分,所以学生会存在比较多的误区,需要教师为其正本清源,进行更科学的解读。
三、教学目标1、知道民国初年袁世凯独裁复辟,军阀割据混战及革命党人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相关史事,提升时空观念素养。
2、通过对文字、图表、图片等史料的研习,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复杂性。
在史料实证的过程中,合理解释这些历史现象,提升历史批判性思维。
3、从唯物史观出发,归纳北洋时期政治统治的特点,理解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感悟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及勇于担当的家国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北洋时期的专制统治与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民国初年社会生活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二)教学难点:袁世凯复辟帝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恰同学少年》片段。
学生观看青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求学视频,对这一时期的“沉沦与发展”双重特征形成整体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北洋军阀的统治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体系
阶段特征
主要体现“民主共和”和“实业救国”两大历史潮流;二者相互影响,但都不能走向成功。
具体表现为:(1)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这些斗争都不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正确的道路。
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尽头。
违背历史潮流,倒行逆施者终将受到历史的惩罚,袁世凯及张勋的下场即是证明。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的发展和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
剖析: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接着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不久,又废除了《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他还修改了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并有世袭的权利,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袁世凯称帝心切,急于取得日本的支持,不惜出卖国家主权,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底,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极,年号“洪宪”,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护国运动兴起后,袁世凯在战场失利、内外交困,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取消帝制。
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剖析: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逐步建立起北洋军阀反动独裁统治。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一系列斗争:①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改组为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由代理事长宋教仁主持。
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保障
《临时约法》的实施,结果在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②二次革命:为阻止国民党组织责任内阁,袁世凯指使凶手于1913年3月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宋教仁,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掀起了“二次革命”。
7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
随后,江苏、广东、安徽等省相继独立。
但是,国民党力量涣散,很快被镇压下去,从此南方的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
③护国运动: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高举反袁大旗,成立“中华革命党”,发表《讨袁宣言》宣布以扫除专制,建立完全民国为目的,维护共和制度。
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领导反对帝制的讨袁护国战争。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重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剖析:(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些限制民族工商业的樊篱被冲破,禁令被取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投资发展民族工业;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
③辛亥革命后,全国人民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也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及特点:①从1912年到1919年,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一亿三千多万元;②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轻工业部门,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③“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有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主要是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独立工业体系,在资金、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国;②民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
技术设备落后,这是民族工业的特点;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经济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时的民族工业是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的空隙中,进一步发展的。
大战结束不久,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难点:无产阶级的壮大。
剖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产业工人已增加到二百多万人。
工人的斗争方式有了较大的发展,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工人先后爆发了130多次罢工斗争,有的是全行业的同盟罢工,开始出现工人带有政治性的罢工和斗争。
无产阶级的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例题精解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从根本上是由于
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解题思路:该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结论的能力。
经济事件的原因可从政治角度去找,也就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这里的政治状况不是指阶级的特性,而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状况,答案为C。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壮大 B.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解题思路:本题为程度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对民族工业发展影响的理解和认识。
涉及到新旧民主革命两个不同的概念,特别是两个概念主要不同是领导阶级,A、C、D是民族工业发展的直接结果,故本题答案为B。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内阁成员方面,袁世凯本来认为:“革命人才,鲜当人意”,因而他开始拟定内阁名单。
“概属亡清旧吏,无一纯粹新人物”,使南方各界“咸怀不平”,但是为了表示这个新总统总算有几分“诚意”,他也作了些微小的让步。
──摘自《辛亥革命史》
材料二袁世凯曾向杨度透露:“我现在不怕国民党以暴力夺取政权,就怕他们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权,把我摆在无权无勇的位置上。
”
──摘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袁世凯“微小的让步”表现在哪里?
(2)结合政治知识说明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并据此指出材料二体现的袁世凯的想法。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历史与政治两科知识。
知识点有北洋政府的性质、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阐释和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1)将司法、教育、农业、工商等“冷部门”交给同盟会控制。
(2)在近现代,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力量。
任何阶级要夺取国家政权,掌握和巩固国家政权,通常需要自己的政党。
袁世凯正是害怕这一点。
他惧怕国民党的壮大,提防国民党通过竟选以合法手段打破其独裁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