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1912—1927年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专题五1840-1912年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1840-1912年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要求:
1.对照左面问题自己先过一遍, 哪里卡壳再对照梳理案快速高 效记忆; 2.学有余力的同学把梳理案其 它问题过关。 3.高度重视,抓住主干知识最 后一次补漏的机会,选用自己 最佳的背诵方式过关,提高效 率!!! 8:30视频会议,教师抽查基础、 点拨重点,请同学们及时到 位!!!
一、通史体系 总体特征:中国面临前古未有之变局并向近代社会转型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资本输 出为主
我们应看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
热点考向(一) 列强侵华的双重性——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 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 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 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 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能线索,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在近代中国社会,爱国主义
——摘编自《全球通史》 是中华民族摆脱帝国主义控制的最重要的精神武器。可以说,没
[解读] 材料认为中国近代前期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失 败,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顺应了历史潮流,对新的
了爱国主义,就没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情感依据。可 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政治上自我认同的基础,是由家国 情怀衍生出来的对国家最强烈的认同情操。
专题五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7:50—8:30梳理课 必过问题
1840-1894年(专题五梳理案1)
一、政治:
1.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南京条约》《北京条 约》《天津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2.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纲领、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体现?

专题七中华文明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1927——1949)梳理案-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中华文明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1927——1949)梳理案-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中华文明的觉醒与探索——民国后期(1927——1949)梳理案阶段特征: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长征实现了战略转移,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2.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继续曲折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较快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遭到摧残,濒临破产。

3.思想上: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

4.社会生活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和通信事业、电影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缓慢。

一、政治(一)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南昌起义(1)背景: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经过: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

(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⑥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2)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秋收起义(1)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后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2)1927 年10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5.土地革命(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影响: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6.反“围剿”斗争: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江西瑞金。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从专制政治到 民主化,从人 治到法制化
从迷信愚昧到
科学化
4
唯物史观
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 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文明史 体系
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现代化史观 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
整体史观
.
17
2、过渡时期:春秋奴战国隶(社前会7瓦70解年至,封前建22制1年度)确立
社 1.农业: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 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会 经

2.手工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主要诸侯国
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1.春秋改革: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
(1)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 世纪的希腊和战国时期的中国的异同。
.
21
政治:同——处于分裂状态,希腊是小国寡民,中国是诸侯
并立; 异——希腊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
政治权利。 中国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同——都是经济大发展时期。
异——希腊的工商业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 中国农业发达,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23社会转型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知识分子倡导统治者扶持适应时代潮流24古代中国古代西方文明类型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物质文明经济特征经济思想精神文明思想发展科技文化发展大河农业文明海洋商业文明君主专制公民集体民主制商鞅变法等梭伦改革等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工商业经济重视商业发展儒家思想演变人文精神的起源辉煌的古代科学逐渐产生近代科学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自身的变化3对于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

中国近代史国民大革命 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国民大革命 课件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国民大革命
01
时空框架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1924年(国民党一大)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1927年(“四·一二”政变)
02 通 史 整 合 4、国民大革命(1924——1927)
政治 1、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成为民心所向 2、国民党一大(1924) 革命统一战线(国共第一次合作)背景、方式、基础
1、民族:明确 反帝,民族平等
2、民权:广泛 民主、民权
3、民生:关注 工农、节制资本
总况: 国共合作
同时期西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列强共管中国;共产国际影响加深
03
高考前沿
1.1922年,中共三大指出,“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 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1925年,中共四大决定在全国范围 内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党的基层组织由党小组改为党支部。有3人以上 即可组织支部,同时简化入党程序,积极吸收工人、贫农和一般革命分子 入党。与这一变化有关的是( ) A.五四运动的兴起 B.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土地革命的开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03
高考前沿
4.1923年2月7日,直系军阀吴佩孚动用军队,大肆屠杀工人,镇压京汉 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对此反思道:“这次失败 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教训就是孤军奋斗。此时在政治上是曹(锟)吴 (佩孚)及英帝国主义统治之时,故政治上压迫很严重……”这说明蔡和 森认识到( ) A.必须掌握工人运动的领导权 B.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必须着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必须确立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思想
总况: 同时期西方:
延伸拓展:
辛亥后孙中山 的革命经历
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高考历史复习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第17讲民国初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高考历史复习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第17讲民国初期的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2.史由证来 分析下面的史料,就史料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 特点”进行论证说明。 史料 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 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上的共存、共生、 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 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
毛将焉附”的悲剧。——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等
发现问题 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其贡献表现在工业、 教育、 公益事业等方面。 命题角度 张謇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贡献; 张謇慈善公益事业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2.新思潮冲击下的传统婚姻现状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 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 ……做父 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 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1920年) 发现问题 变化。 命题角度 20世纪初的婚姻习俗现状及成因;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外来 思想对传统婚姻习俗的影响。 20世纪的传统婚姻习俗面临严重冲击,其根源是经济的发展
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
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年——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发现问题 近代中国铁路控制于帝国主义之手,中国近代化进程举步维艰。
命题角度 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和作用;近代中国铁路建设与早期现 代化的关系。
研析考情考向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时间 题号
2017
全国Ⅱ,29

专题0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晚清的近代化转身与救亡图存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

专题06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晚清的近代化转身与救亡图存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
【解析】根据材料“欧洲陆海军之战术方法,并非应有白人所独有,黄人亦能用之……贵 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及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中日甲 午战争的相关信息,李鸿章意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C项正确。
【真题考法】
典例03
(2021·江苏·三模)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 议约互保,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保护”, 而自处于战局以外,是为“东南互保”。这一做法( )
晚清阶段(1840—1912年)即从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 也是中国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政治
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逐渐加深,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汉族地主势力上升,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期间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动了洋务 运动、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成立,晚 清于1912年结束。
2.发展: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统治 土崩瓦解。
【微专题梳理】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大 总统。 2.清朝灭亡: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 中华民国 (2)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成立 的重要文件。 4.官员选拔 (1)机构:考试院。 (2)影响: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 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专题十二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战胜了国内外敌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作用和实践结 人,不是向社会 正确途径,国民经

主义过渡的正确 济迅速恢复,巩固
途径
了苏维埃政权
单一的公有制
前期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但从长远来看,使苏联经济发展逐 渐失去活力
真题感悟
1.(2014·课标全国Ⅰ,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 2.(2015·课标全国Ⅱ,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
料到这一点。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
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
理论 角度
革命 道路 革命 性质
革命 方式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 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 命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革命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这是由当时俄国国情决定的
专题十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20世纪初—1945年)
40分钟梳理课 必过基础知识
一、政治:
要求:
1.一战背景、内容、性质、影响?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进程、特点、意义?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的背景、活动、评价?
1.对照梳理案,快速高效背
诵过关左面8个问题;(最低
4.二战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解读] 农民无偿得到土地和生产资料之后,在生产上又 得到国家的大力援助。新生的政权因此获得农民的认可、支持和 拥护。如果城市暴动成功后得不到农民的支持,任何革命都或早 或晚要遭到失败。巴黎公社已经提供了失败的教训,而十月革命 则是成功的典范。
考向二: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与斯大林模式的不同

明清时期阶段特征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明清时期阶段特征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断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土地所有者依据经济
原则向土地使用者索取的一种收入,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
上的体现。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 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 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 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 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 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乾嘉学派
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发展到康熙中期之后, 逐渐失去了批判的锋芒和启蒙精神的色彩,由 “说经皆主实证”的乾嘉汉学占据了学术界的主 导地位。乾嘉汉学亦称“专门汉学”,“取汉代 经师治经重家法而贵专门之义”。其治经“主实 证”,专事文字训诂、名物考证,与注重义理的 宋学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也称考据学或朴学。由 于它在乾隆、嘉庆时期达到鼎盛,又被人称为乾 嘉汉学或乾嘉学派。乾嘉汉学是继清初的批判、 总结理学思潮之后兴盛起来的,旨在恢复汉代古 文经学家的治经传统,其实是一场经学复兴运动。
• 更名田:亦称更名地。清初,原明朝"藩封之产",或因战乱荒芜, 或因藩王勋戚逃亡后,田地为农民所占有,也有不少田土为当地豪 强侵占。康熙七年(1668),清廷为了加速垦荒,增加赋税收入,下 诏将土地无偿给予原种之人,令其种者"止更姓名,无庸过割",故"谓之更名地"。 更名田,促进了清朝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 清朝前期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文化: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产生早期启蒙思想; 西学东渐开始;传统科技成就显著,但没有 产生近代科技;文艺大众化世俗化。
对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
土地税、地租的区别


两者存在的基础不同。土地税收存在的基础是国家的

大国国别史复习-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大国国别史复习-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大国国别史复习一、英国史一.工业革命前(16世纪—18世纪中期)政治:1640-1688年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和掠夺、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对外: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打败荷兰;18世纪下半叶打败法国,最终确立海上霸主的地位。

科技文化: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二.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政治:1832年议会改革和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使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完善经济: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最终确立“世界工厂”地位。

对外:对中国发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与拿破仑争霸;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俄国。

科技文化: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确立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论;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拜伦和雪莱。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70年代—1917年)政治:国际地位开始下降,殖民体系动摇,但仍占一家地位;经过多次议会改革使君主立宪制进一点完善。

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灭失了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对外:对中国:参加瓜分中国和八国联军侵华。

四.1917年—二战经济:1929-1933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严重衰退;20世纪30年代出现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凯恩斯主义。

科技文化:1926年贝尔德发明黑白电视,1941年发明彩色电视。

五.二战后到今:政治:地位衰落,追随美国,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抗苏联。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所在的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力量。

经济:二战后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调整和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缓助,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0世纪50-6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

1973年后了出现“滞胀”现象,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20世纪70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融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潮流。

清末民初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清末民初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近代工业发展迅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晚清的近代化转身(1840—1912年)
考点突破 晚清政府三次改革 清末新政( 1901—1911 )
(1)宪政改革(预备立宪)(1905-1911)
晚清的近代化转身(1840—1912年)
考点突破 晚清政府三次改革 清末新政( 1901—1911 )
(1)宪政改革(预备立宪)(1905-1911) 目的:遏制革命形势、维护专制统治 过程:五大臣出洋考察,支持立宪
为人民大袁众世同凯清接受政“府二、十北一”洋条军)阀;之间的矛盾
救图共亡存和②等资救产1国、阶方甲级案午开,战始开资争登始产后上探:阶政农索级治民在维舞阶中新级台国派—,建——先立—义后民戊和提主戌团出政变运了治法动君的主道立路宪。、民主
运动 高涨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地主阶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考点突破 晚清政府三次改革 清末新政( 1901—1911 )
1.背景: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 挽救清朝危局,以维持其专制统治
3.内容:(1)新政(1901-1905) (2)宪政改革(1905-1911)
是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环节客。新观政影主要响是的从进经济步、性军事;、文 化 方向方迈面进推进了近代化的进程,而实“预际备作立宪用”的是背从政离治性向近。代化
第四、从改革实际效果看,清末新政是以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 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不仅未能实现王朝自救,反 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民国建立 (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 临时大总统。 (2)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 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专题06 中华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解析版)

专题06  中华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解析版)

专题六中华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政治: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概况(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

主要事例有:控制内阁,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解散议会和国民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复辟帝制,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

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派,交替控制中央政权,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2.五四运动(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

(3)划时代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中国共产党成立(1)背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2)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3)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1)兴起: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2)成就:北伐战争使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结果: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二、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1.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背景①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与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19-1949)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国共关系发展?
国共两党的关系,20年代是“党中有党”(中共党 团员加入国民党); 30年代是“国中有国”(中华民国之内有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 40年代是“一国两制”(中共承认国民政中期以后到80年代“相互敌视”。
数十年间,两党分别在各自控制的区域内进行政治 试验。两种政治体制并存竞争。
官僚资本
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 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 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以后北洋政府由外债 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的一部分。 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 词,主要是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 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 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 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新民主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它代表着各革命阶层的经济利益,是一种特殊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形 式,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 社会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它是既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又有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还有各种形式的个体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多 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其整体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 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建国后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包含:国营 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 济五种经济成份。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逐步走向成熟的? 2.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阶段划分? 3.国民革命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中共创建(1919---1924) 2、国民革命(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第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抗日战争(1931--1937---1945) 5、解放战争(1946---194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表为1850一1913年欧洲部分国家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结合当时欧洲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可知注:①1861—1870年数据②1860—1870年数据A.统一与否是影响工业生产迅速增长的关键因素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工业水平优势不再C.趋向近代化的变革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D.轻工业发展是工业生产能力增长的最主要原因2.1949年之前,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私营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书为主要盈利来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中小学教科书专业出版机构,私营出版商退出了教科书市场。

这一改变A.悖离了“百家争鸣”方针B.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D.意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3.广州湾作为法国租借地,在抗战时期各方政治勢力云集。

尽管背景复杂,立场不一,但民众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抗日救亡活动,掲露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和暴行,声授前线的抗日将士,救助战争难民。

由此可见,广州湾的抗战A.呈现出不分党派全民参与的特点B.得到了法国政府的大力支持C.得到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全力配合D.执行了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4.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署,使新教和天主教一样得到承认,并规定了“谁的地盘,谁的宗教””的原则。

该约签订得益于: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英国革命5.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卢沟桥即尔等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中国近代史--梳理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梳理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 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另一方面中国人 民(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 落后性和时代局限性,都以失败告终;
经济上:一方面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沦为 西方的经济附庸,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在内忧外 患的促动和欧风美雨的刺激下,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开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阶段:
1、中共创建(1919----1924) 2、国民革命(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抗日战争(1937----1945) 5、解放战争(1946----194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中国(近代化孕育、启动)
世界(近代化发展)
政治
列强入侵,破坏主权,民族危机 出现,阶级矛盾激化,中国逐步 沦为半殖半封社会,进入旧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三 元里抗英、 《南京条约》及附件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 发展 。德意志统一及帝国宪法、法国 1875 年宪法;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 经变:法民、族辛资亥本革主命义、①新初文步化发运展动,②他短们暂在的政春、天经、 • 思文:的资舞产台阶上级异的常维活新跃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
学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 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 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 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 Word版含解析

解密06 清末民初救国道路的探索1.(2022年山东枣庄三模)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A.激发国民党人的斗志B.树立民主信仰和凝聚共和力量C.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D.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可知,孙中山宣誓效忠民国效忠共和,以防止专制复辟,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树立民主信仰和凝聚共和力量,B项正确;此时是同盟会,不是国民党,排除A项;材料是强调孙中山宣誓的主要价值,而不是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价值,主要价值应该是一种精神或者是力量,排除D项。

故选B项。

2.(2022年湖北黄冈中学二模)章永乐在《旧邦新造》中指出:“从实力政治上,南方进了袁世凯的‘瓮’,而从法律上,则是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

”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意味着A.中国式的“光荣革命”完成B.辛亥革命成果的丧失C.民主共和的原则得以确立D.民主义目标的实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因此从实力政治上,南方进了袁世凯的‘瓮’;但是南方革命党人通过《临时约法》,确立了人民主权和民主共和等民主原则,从法律上限制了袁世凯复辟的企图,因此是袁世凯进了南方的‘瓮’,C项正确;A项指的是清帝退位,排除A项;B项指的是南方进了袁世凯的‘瓮’,排除B项;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其民主主义目标并未实现,排除D项。

故选C项。

3.(2022年甘肃兰州一模)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为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决议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专题七民国后期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七民国后期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三、思想文化:
6.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每一时期重要的理论 成果有哪些?
要求:
1.对照6个问题自己先过一遍, 哪里卡壳再对照梳理案快速 高效记忆; 2.学有余力的同学把梳理案 其它问题过关,并构建出这 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3.高度重视,抓住主干知识 最后一次补漏的机会,选用 自己最佳的背诵方式过关, 提高效率!!!
一、通史体系与阶段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新中国成立(1927~1949年),主要处于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也是中共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的历史阶段,还是中国近代化曲折前进的时期。
1.政治上,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不断探索革命道路,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 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长征实现了战略转 移,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谋求民族独 立的任务;国共两党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2.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继续曲折发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较快发 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遭到摧残,濒临破产。 3.思想上: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新民主主 义的指导思想。 4.社会生活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和通信事业、电影事 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缓慢。
第四次,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并没有得到完全纠正。 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 条主义的束缚。这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 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

(老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专题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

(3)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斗争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反专 制求民主的斗争。如建立红色政权,在抗日根据地用“三三制”原则建 立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初期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等。民主党派 成立,逐渐走上了与中共联合进行民主斗争之路。
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与 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这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政协组织的正 式建立。
6.抗美援朝战争 (1)原因:美国侵朝,威胁新中国利益。 (2)结果: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3)影响:打击了美帝侵略,维护了东亚和平,保卫了中国主权。
二、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阶级 纲领(主张)
实践活动
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 ①革命性: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
农民 《资政新篇》
第二模块
中国近代史
专题总结
政治专题
专题线索
一、近现代列强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开拓市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 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 20世纪90年
项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世纪90年代初
代以来
表现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由建国初的多种经济结
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
构并存到单一的社会主

专题五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示例一:
论题: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阐述:理学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为“理”,从哲学 高度论证了专制统治和君臣尊卑等级的合理性。理学产生后,大量 信仰理学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跻身封建统治阶层,扩大和稳固 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官僚队伍。同时,一部分儒生与政府合作担当地 方建设和教化的组织者,他们延伸了政府的行政管理功能,实现了 县以下的自治。在理学家修身教化的价值取向引导下,乡约得到推 广,家族团结和建设当成稳定社会及道德秩序的途径,这就大大便 利了中层对基层社会的管理。
综上: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萌生与发展,推动了社会各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改变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而斗争,并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其他:
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四 明清时期必过基础知识
1.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君主专制的加强)措施?
2.明清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 3.明清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
7.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8.宋明的科技文艺?
理解记忆:一模三维设计课题三、课题二十、课题三十四的注、拓、辩、补、联
要求:1.对照梳理案将上述问题准确、高效记忆,可以翻看课本; 2.学有余力的同学把课本或三维相关专题再看一遍。 3.抓住主干知识最后一次补漏机会,动脑动口动手,快速高效。
专题三 限时训练(对答案简化)
论题: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论证: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矛盾成 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面对民族危机,中国人的近代民族意识开始萌发并不断发展。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农民阶级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有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些探索最终归于失败,但 却成为近代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 入中国,中国无产阶级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 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民族国家最终实现了独立自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选 D。“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不能体现民族危机,故 A 项错误; “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信息不 能体现社会的转型,故 B 项错误;“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不能体现北洋 军阀统治腐朽,故 C 项错误;“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进一步发展;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 年巴黎和会上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信息说明中国在这一时期比过 去又有了一些进步,故 D 项正确。
强”“尊师”“西化”的心。
——摘编自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解读] 材料表明要辩证认知北洋军阀的统治,看到其在维 护民族独立,促进中国近代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点演练]
1.(2017·江南十校高三联考)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 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说明( )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民主革命逐步转型 C.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D.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
专题六 民国前期 —中华文明的动荡与转折
40分钟梳理课 必过基础知识
1912-1927年
一、政治:
要求: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概况。2.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 及影响?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一大、二大、三大 的主要内容。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有哪些成就? 失败的原因。
二、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原因、特点
(1)北洋军阀的性质:大地主、大买办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一定的资本
主义近代化的特征。
(2)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时间:1912年——1928年(开始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结束于1928年张学良在东北宣布改旗易帜)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斗争的焦点: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易错练] 民国初年政治斗争的焦点
总结提升:
[怎看待—悟史料实证]
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
材料一 北洋军阀统治从 1912 年开始,到 1928 年结束。北 洋军阀曾是历史书中的白脸奸臣,但随着如今民智渐开,重新引 发民间的热议。在军阀二字的掩盖下,隐藏着一颗颗“爱国”“自
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 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虽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进一步加深,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孕育发展时期。
式上的统一。而且当时外蒙古仍被苏联所
占据,加上原北洋政府仅于西藏设立代表 处而并未实际管辖也并未派驻军队。
点拨 民国初年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共和与专制的斗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度与袁世凯的专制独裁进行 了一系列斗争。答案:A
2.北洋军阀活跃于历史舞台的三大因素
(1)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2.(2017·雅安高三诊断性考试)实行专制统治的北洋军阀,却 常常利用和强调共和这个招牌。议会、内阁这些共和国所拥有 的形式,北洋政府只能利用,却不敢轻易废除。对此最合理的 解释是( ) A.北洋军阀没有现代政治意识 B.军阀统治缺少意识形态支撑 C.共和国形式是军阀统治的基础 D.民主共和理想因军阀统治而泯灭
诵方式过关,提高效
率!!!
一、通史体系
二、主干知识
(一)政治:北洋军阀的统治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概况 (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主要事例有:控制内阁,刺杀宋教仁,镇 压二次革命,解散议会和国民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改国号为 中华帝国,复辟帝制,接受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 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直、奉三派,交替控制中央政权,出现了军阀割据 混战的局面。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
(2)中国共产党成立 (3)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
认知深化1:关于北洋军阀北洋军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 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
1.北洋军阀的统治
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 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
1912年—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斗争, 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 说明当时 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 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 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
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
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 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 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 (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 天白日满地红旗)。 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 形式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 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
三、思想文化:
1.新三民主义出现的原因、内容及影响?与旧三民主义 的对比? 2.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对照问题自己先过一 遍,哪里卡壳再对照梳 理案快速高效记忆; 2.学有余力的同学把梳 理案其它问题过关。 3.高度重视,抓住主干 知识最后一次补漏的机 会,选用自己最佳的背
(2)从国内看 ①19世纪60年代以来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②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袁世凯及时抓 住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3)从国际形势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政策发生了改变:(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 制华”政策;经济面给袁 以有力支持。于是袁世凯依靠外国势力的支持,并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 军阀而成集团,操纵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