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八项常规项目检测操作细则

粉煤灰八项常规项目检测操作细则
粉煤灰八项常规项目检测操作细则

粉煤灰操作细则

一、含水量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称取粉煤灰试样50g,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2、计算公式

W = [(W1-W0)/ W1] × 100

式中:W ——含水量,%;

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

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计算至0.1%。

二、细度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将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50 g,准确至0.01 g,倒入45μ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开始筛析;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可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 g。

2、计算公式

F = (G1/G)×100

式中:F ——45μm方孔筛筛余,%;

G1——筛余物的质量,g;

G ——称取试样的质量,g。

计算至0.1%。

三、烧失量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约1 g,放入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在950℃~1000℃的高温下灼烧30min,取出,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量。

2、计算公式

Loss =(m -m1)/ m×100

式中:Loss ——烧失量的百分含量,%;

m ——灼烧前试样的质量,;

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

四、需水量比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1)胶砂配比按下表

(2)试验胶砂按GB/T17671规定进行搅拌。

(3)搅拌后的试验胶砂按GB/T2419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130㎜~140㎜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130㎜或大于140㎜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130㎜~140㎜为止。

2、计算公式

X = (L1/125)×100

式中:X ——需水量比,%;

L1——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130㎜~140㎜时的加水量,ml;

125 ——对比胶砂的加水量,ml。计算至1%。

五、游离氧化钙的试验方法(乙二醇法)

1、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粉煤灰试样05,置于干燥的250锥形瓶中,加入15~20乙二醇—乙醇溶液,摇动锥形瓶使试样分散,放入一根搅拌子,装上小型冷凝器,置于游离氧化钙测定仪上,开启电源开关待循环泵正常工作后,调整工作时间到3分钟,以较低转速搅拌溶液,同时升温将电源表指针调到150~220V左右的位置上,当冷凝下的乙醇开始滴下时,按启动键,开始计时,稍降温度电压到150V左右,稍增

大转速,定时结束后,萃取完毕,取下锥形瓶,用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溶液滴不定期至红色消失,计下体积,按启动/停键,关闭仪器总电源开关。

2、计算公式

TCaO ×V

XfCaO = ———————×100

m×1000

式中:

XfCaO ——游离氧化钙的质量百分数,%;

TCaO——每毫升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mg/ml;

V ——滴定时消耗苯甲酸无水乙醇标准滴定溶液的总体积,ml;

m ——试样的质量,g。

六、三氧化硫的试验方法(离子交换法)

1、操作步骤

称取约02粉煤灰试样,精确到00001,置于已盛有5树脂、一根搅拌子及10热水的150烧杯中,摇动烧杯使其分散。向烧杯中加入40沸水,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加热搅拌10,以快速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涤烧杯与滤纸上的树脂4~5次。滤液及滤纸收集于另一装有2树脂及一根搅拌子的150烧杯中(此时溶液体积在100左右)。再将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用快速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烧杯与滤纸上的树脂5~6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于300烧杯。

向溶液中加入5~6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至微红色。

3、计算公式

TSO3×V

XSO3 = ———————×100

m×1000

式中:XSO3 ——游离氧化钙的质量百分数,%;

TSO3——每毫升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三氧化硫的毫克数,mg/ml;

V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总体积,ml;

m ——试样的质量,g。

七、安定性的试验方法(雷氏法)

操作步骤:

(1)将两个雷氏夹分别放在两块玻璃板上,立即将拌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环模。装模时一手扶住环模,另一手用宽约10㎜的小刀插捣模内净浆数次以密实,抹平。然后盖上75~85的玻璃板。

(2)将成型好的试件立即放入养护箱内,养护24±2。

(3)脱去玻璃板,在膨胀值测定仪上测量并记录每个试件两指针尖端间距(A),精确至05㎜。

(4)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蓖板上,指针朝上,互不交叉,在30±5内煮沸,并维持3±5。到时放水、开箱、冷却至室温。

(5)取出试件,在膨胀值测定仪上测量并记录指针尖端间距(C)。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时,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大于4㎜时,应重做试验。再如此,为不合格。

(6)雷氏夹由于结构质薄圈小针长,且对弹性有严格要求,因

此在操作中应小心谨慎,勿施大力,以免造成损坏变形。新雷氏夹在使用前应检查其弹性;正常使用的雷氏夹每一年检查一次,当遇到有距离增加超过30㎜的情况,应检查弹性。上述检查只要弹性符合标准要求仍可继续使用。

八、粉煤灰活性指数的测定

按照胶砂比称取水泥、粉煤灰装入不锈钢盘中,然后将标准砂(1350±5g)装入胶砂搅拌机的下料漏斗中,在搅拌机出于待工作的状态下依次将精确量取的225±1mL水、水泥粉煤灰混合物加入搅拌锅中。低速搅拌30s,在第二个30s开始时打开下料漏斗加入砂,然后自动搅拌制成胶砂(在中途停止90s的前15s内将叶片、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

胶砂制备好后立即成型,在成型20~24h后脱模。然后在养护箱内养护28d。养护完成后立即做抗压试验。

活性指数的计算公式:

H28=(R/R0)×100(计算直1%)

式中:

H28——活性指数,单位为百分数(%)

R——试验胶砂28天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R0——对比胶砂28天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粉煤灰三氧化硫含量作业指导书

粉煤灰三氧化硫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测依据: GB/T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6.5硫酸盐三氧化硫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基准法)。 试样制备: 采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约100g,经150μm方孔筛筛析后,除去杂物,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的金属铁。将筛余物经过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孔径为150μm方孔筛,充分混匀,装入干净、干燥的试样瓶中,密封,进一步混匀供测试用。 提示:尽可能快的进行试样制备,以防吸潮。 试剂制备: ①盐酸1+1:将50mL的水加入洁净的适量容积的烧杯中,然后加入50mL的市售盐酸(浓度36%),边加边搅拌。然后转移入试剂瓶中。 ②氯化钡溶液(100g/L):将100g氯化钡(BaCl2·2H2O)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必要时过滤后使用。 ③硝酸银溶液(5g/L):将5g硝酸银(AgNO3)溶于水中,加入1mL 硝酸,加水稀释至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试验步骤: 1、称取约0.5g试样(m1),精确至0.0001g,置于200mL的烧杯中,加入40mL的水搅拌试样使其完全分散。

2、在搅拌下加入10mL的盐酸(1+1)①,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慢慢的加热溶液直至水泥完全分解。 3、将溶液加热微沸5-10min,用中速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10-12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与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250mL,玻璃棒底部压一小片定量滤纸,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在微沸下从杯口缓慢逐滴加入10mL热的氯化钡溶液②,继续微沸数分钟使沉淀良好地形成,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2h-24h,溶液的体积应保持在约200mL。 4、将静置过的溶液用慢速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用胶头擦棒和定量滤纸片擦洗烧杯及玻璃棒,洗涤至检验无氯离子为止(用水冲洗一下漏斗的下端,继续用水洗涤滤纸和沉淀,将滤液收集于试管中,加几滴硝酸银溶液③,观察试管中的溶液是否浑浊。如果浑浊,继续洗涤并检验,直至用硝酸银检验不再浑浊为止)。 5、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灰化完全后,放入800-950℃的高温炉内灼烧30min以上。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2)。 6、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 ωso3=(m2-m02)×0.343÷m1×100 式中: ωso3——硫酸盐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 m2——灼烧后沉淀的质量,单位为克(g);

见证取样实施细则详解

见证取样细则 项目名称:祥营安置区U62-04地块 编制人:贺学斌 总监理工程师:杨爽 编制日期: 河南沪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见证取样人员及职责 (1) 三、见证取样的程序 (1) 四、建筑物资进场见证抽取样品 (2) 五、本工程施工试验、检验试件成型及抽取的监理见证存样、送样项目: (2) 六、见证存样送样编制台帐和旁站日记 (3) 七、附录常用原材料及施工过程试验取样规定(见后附表) (3)

见证取样监理细则 见证取样和送检是指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以下简称“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见证取样送检时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必须抓好,切实保证工程材料和工序质量。 一、编制依据 1、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2、湖南省关于见证取样的有关规定。 二、见证取样人员及职责 工程项目总监对建筑工程项目相关见证取样及送样负全责。 本工程由项目总监挑选确认最少一名责任心强,了解建筑物资性能,明确需要复试的材料种类及抽样标准,代表批量等的监理人员。专门负责该建筑工程的建筑物资复试前的见证取样和送样,并负责对施工过程的试验和检验及试件的成型制作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样。 监理见证取样及送样过程视为旁站监理过程,必须见证建筑材料和各种试件取样的真实性以保证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合格标准,消除隐性的工程质量缺陷。 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应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 三、见证取样的程序 1、在施工过程中,见证人员应按照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对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见证人员应制作见证记录,并将见证记录归入施工技术档案。 2、见证取样的试块、试件和材料送检时,应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委托单应有见证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字。检测单位应检查委托单及试样上的标识和封志,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检测。 3、检测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出具公正、真实、准确

检验科新进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医学检验科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医学检验科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实验室工作除医学检验以外还可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检验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因此医学检验科人员培训包括医学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养,检验技师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及应用,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检验医师熟悉内科临床诊疗技能,在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训专业及培训周期 检验技师的培训在医学检验科内部各专业进行,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和输血检验 7 个专业,轮转完成之后1年内要取得检验技师资格证书。 检验医师的培训除检验技师的培训内容以外,还要在内科范围内包括心血管、肾脏、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感染性疾病 7 个专业轮转学习。并在

完成之后1年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检验技师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临床基础检验专业 1. 轮转目的 掌握 : 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 :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 基本要求

3. 较高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①尿液分析质控≥ 5 次。尿沉渣细胞与管型的标准化定量检查≥ 10 例 ; ②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各种标本≥ 5 例。 (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 ①全自动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2 次。参数与图形含义及临床病例分析≥ 20 例 ; ②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使用及结果分析≥ 5 次 ; ③粪便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 3 种寄生虫病例 ; (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 800 个单词 .2 小时) ; 写一篇文献综述(≥ 2000 字)。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 1. 轮转目的 掌握 : 血细胞发育理论 ; 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 ; 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 ; 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 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 ; 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DIC 的实验诊断 ; 凝血仪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比浊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学特点。 了解 : 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常用参数的意义。 2. 基本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

粉煤灰检测实施细则 1.适用范围、检测参数及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适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砂浆时作为掺合料的粉煤灰及水泥生产中作为活性混合材料的粉煤灰。 1.2检测参数 细度(45卩m方孔筛筛余)、含水量、安定性、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 1.3技术标准 1.3.1产品标准(判定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 GB/T 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1.3.2试验方法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 a. G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b. 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c. GB/T 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 d. GB 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 e.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2.检测环境 普通混凝土、砂浆用粉煤灰的设施环境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2.1试件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C±2C、相对湿度不低于50%。 2.2试件养护池水温应保持在20C±1C范围内。 3.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 3.1检测设备 见表3.1

3.2标准物质 3.2.1 GSB14-1511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粉 322 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 4.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 4.1对于同一产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连续进场且不超过10d的掺合料为一验收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宜超过200t。不足200t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 4.2每一编号为

一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的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 4.3取样方法按GB 12573-2008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10 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6kg。 5.检测方法 5.1细度(45卩方孔筛筛余) 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试样核对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1.3检测与计算 5.1.3.1检测 检测方法依据标准:GB/T 1596-2005。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a?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C ~110C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 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b?称取试样约10g,准确至0.01g,倒入45卩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c.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 d ?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6000Pa若负压小于 4000 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e. 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f.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 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 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g。

超声波检测耗材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超声波检测耗材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工业示范区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7983.98平方米(折合约71.94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2.00%,建筑容积率1.5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3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4.4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7983.9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4951.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814.6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2218.0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5536.48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66台(套),设备购置费5087.82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650439.80千瓦时,折合79.94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7729.94立方米,折合1.51吨标准煤。 3、“超声波检测耗材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650439.80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7729.94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81.45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3.2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0.72%,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工业示范区发展规划,符合某工业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规 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 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 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8860.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985.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15%;流动资金4875.5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8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粉煤灰细度作业指导书

粉煤灰作业指导书 粉煤灰细度作业指导书 1、检测目的 为了有效地进行粉煤灰的物理性能检测工作,统一检测方法,确保可操作性和试验数据。 2、检测标准 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3、检测设备 负压筛析仪、天平 4、实验步骤 1、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箱内烘干至恒温,取出放在 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 、称取试样约10g,精确至0.01g,记录试样质量m2,倒在0.075mm方孔筛网上, 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3 、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开始筛析。 4、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 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5、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6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 颗粒呈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精确至0.01g,记录筛余物质量m1。 7 、称取试样约100g,准确至0.01g,记录试样质量m3,倒入0.3mm方孔筛网上,使粉煤灰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粉煤灰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为止。记录筛子上面粉煤灰的质量m4。 5、结果计算 45μm方孔筛筛余按下公式计算: ×100 F=1G G 式中:F-45μm方孔筛筛余,单位为百分数(%); G1-筛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 G-称取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6、其它事项 筛网的校正 筛网校正采用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或其它同等级标准样品,按4条方法测定。筛网的校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K=0m m 式中: K-筛网校正系数

粉煤灰八项常规项目检测操作细则

粉煤灰操作细则 一、含水量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称取粉煤灰试样50g,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2、计算公式 W = [(W1-W0)/ W1] × 100 式中:W ——含水量,%; W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 W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计算至0.1%。 二、细度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将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50 g,准确至0.01 g,倒入45μ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开始筛析;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6000Pa,若负压小于4000P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可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 g。 2、计算公式 F = (G1/G)×100 式中:F ——45μm方孔筛筛余,%; G1——筛余物的质量,g; G ——称取试样的质量,g。 计算至0.1%。 三、烧失量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约1 g,放入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在950℃~1000℃的高温下灼烧30min,取出,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量。 2、计算公式 Loss =(m -m1)/ m×100 式中:Loss ——烧失量的百分含量,%; m ——灼烧前试样的质量,; 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 四、需水量比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1)胶砂配比按下表

安全检查管理实施细则

安全检查管理实施细则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湖北长江路桥三江港疏通道路项目一期项目部 安全检查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安全检查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环境和生产秩序、保证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做到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化、经常化,特制定并执行本细则。 第二章范围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项目部所属部室及与项目部有劳务协作关系的单位或个人。 第三章职责 第三条安全部负责制定、修订本规定,负责组织项目部安全检查与监督;负责对各部室及施工队的安全检查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负责安全隐患的纠正管理、复查与考核。 第四条各部室及施工队负责组织管理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第四章管理内容 第五条安全检查的原则 一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全检查就坚持检查与整改相结合,边检查边整改和检查促进整改的原则。安全检查必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责任制度。 二安全检查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项目部或所属部室及施工队的安全检查应成立由各级负责人、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 第六条安全检查的内容

一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基础工作与现场安全管理两个部分,主要是查领导、查思想、查纪律(包括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查制度、查违章、查事故隐患,尤其是要加强对关键生产区域、重点生产部位、安全死角的检查。 二基层班组及岗位的安全检查内容应突出作业环境、人机安全状况、安全操作及遵章守纪等。 第七条安全检查的频次 项目部对部室的安全检查或抽查,每月集中组织一次,安全部安全检查每天一次,生产班组每天二次,岗位工人坚持每日巡检。 第八条安全检查的方式 安全检查采取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检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 一日常检查 1、生产岗位工人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认真作好班组维护作业的检查; 2、主管领导或专职安全监督员坚持每周对所管辖范围内进行系统的检查; 3、非生产岗位人员应根据本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在工作前、工作中和下班前进行检查; 4、项目部领导和各部室应经常深入现场,在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5、安全部应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的经常性检查,各级安全监督员应加强对直接作业环节的安全检查;

粉煤灰分析作业指导书

粉煤灰分析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保证粉煤灰分析的准确性和操作的规范性。 2 范围 粉煤灰化学分析。 3 引用标准 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 熟料分析操作规程 生料分析操作规程 4 主要内容 4.1 测定方法 准确称取约0.5g已在105℃烘过2小时的试样,置于银坩埚中,加入6~7g氢氧化钠,盖上坩埚盖(应留有一定缝隙),放入已升温至400℃的高温炉中,继续升温至650~700℃后,保温20min( 中间可摇动熔物一次)。 取出坩埚,冷却后放入盛有100mL热水的烧杯中,盖上表面皿,适当加热,待熔融物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热水和盐酸(1+5)洗净坩埚及盖,洗液并入烧杯中.然后一次加入25mL盐酸,立即用玻璃棒搅拌,加入数滴硝酸,加热煮沸,将所得澄清溶液冷却至室温。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4.1.1二氧化硅的测定 吸取25mL溶液,放入250~300mL塑料杯中,加入10~15mL硝酸,搅拌,冷却至30℃以下,加入氯化钾,不断仔细搅拌至饱和并有少量氯化钾析出。再加2g氯化钾及10mL

氟化钾溶液(150g/L )仔细搅拌(如氯化钾析出量不够,应再补充加入),放置15~20min 。用中速滤纸过滤,用氯化钾溶液(50g/L )洗涤塑料杯及沉淀3次。将滤纸连同沉淀取下,置于原塑料杯中,沿杯壁加入10mL 30℃5氯化钾---乙醇溶液(150g/L )及1mL 酚酞指示剂溶液(10g/L ),用[c (NOaH )=0.1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中和未洗尽的酸,仔细搅动滤纸并随之擦洗杯壁直至溶液呈红色。向杯中加入200mL 沸水(煮沸并用氢氧化钠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以[c (NOaH )=0.1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到微红色。 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ωm V T m V T SiO SiO SiO *100*100*10** 222== 式中T SiO 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对二氧化硅滴定度,单位为毫克每毫升(mg/mL ); V ——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m ——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 4.1.2三氧化二铁的测定 吸取25.00mL 溶液放入300mL 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100mL ,用氨水(1+1)和盐酸(1+1)调节溶液pH 值在1.8~2.0(精密pH 试纸检验),将溶液加热至70℃,加入10滴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用0.015mol/L EDTA 标准滴定溶液缓慢滴定至溶液呈亮黄色(终点时温度应不低于60℃)。保留此

GBT17431.2-1998轻骨料检测实施细则

轻骨料检测实施细则 1、 检测依据 1.1《轻骨料及其试验方法第二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GB/T17431.2 — 1998) 2、 适用范围 2.1 本细则适用于于粉煤灰陶粒和陶砂、粘土陶粒和陶砂、页岩陶粒 和陶砂、天然轻骨料等到多孔轻骨料 的检验。 取样 从每批产品中抽取有代表性的试样。 初次抽取的试样不少于10升,其总料量应多于试验用料量 —81中表1)的1倍 初取试样可在下列场合中抽取。 ① 对均匀料堆进行取样时,以每300m 3 为一批,不足一批亦以一批论, 试样再从料堆锥体 自上而下的不同部位、不同方向任先10个点抽取,但要注 意避免抽取离析的及面层的材料; ② 从袋装料抽取试样时,应从10袋的不同位置和高度中抽取。 2.2.4 初次抽取的试样拌合均匀后,按四分法缩减到试验所需的用料量 (按 GB2842 — 81 表 1 规 定)。 轻骨料各项试验的试样用量表1 试 样 用 量(L ) 序号 2.2.1 2.2.2 (GB2842 2.2.3 轻砂 Dmax < 20mm Dmax>20mm 颗粒级配 松散堆积密度 轻粗骨料的吸水率 轻粗骨料的筒压强度 轻粗骨料的软化系数 轻粗骨料的颗粒密度 轻粗骨料的坚固性 轻粗骨料的煮沸质量损失 有机物含量 10 30 20 40 10 4 2 10 4 4 4 4?10 2.3 需要烘干的试样,应在恒定温度105?110 C 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处 理、烘至恒定质量。 3、颗粒级配测定 适用范围:适用于筛分法测定轻骨料的颗粒级配。 主要仪器设备 烘箱:温度控制在105 ± 5 C 。 台称:称量粗骨料用10kg 台称(感量为5g ),称细骨料用1kg (感量为1g ) O 标准筛:筛分用骨料用筛的规程如下:园孔筛孔直径为40.0、 16.0、10.0、和5.0mm 六种,附有筛底和筛盖;筛分细骨料的筛 3.1 3.2 3.2.1 3.2.2 的托盘天平 3.2.3 30.0、 20.0、 2.2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检测实施细则适用于搅拌站内部试验室检测粉煤灰、矿粉时应执行的检测内容。本细则具体说明了检测项目、取样方法、使用设备、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等。 二、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 三、检测环境 1、试验室温度为20 ℃±2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粉煤灰矿粉试样、 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2、养护箱的温度为20 ℃±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 %; 3、矿粉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 ℃±1 ℃范围内。 四、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 1、滴定溶液等标准物质 1.1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c (HCL) =0.1 mol / L > 1.1.1 将8.5 ml 盐酸加水稀释至1L,摇匀。 1.1.2 称取0.1g 已烘过2-3 h 的碳酸钠,精确到0.0001 g ,置于250 ml 锥 形瓶中,加100 ml 水使其完全溶解,加入6-7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转变为橙红色。将锥形瓶中溶液加热煮沸1-2min,冷却至室温,如此时返色,则再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橙红色。 1.1.3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

浓度c (HCL) =(碳酸钠质量×1000)/(滴定时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53.0)1.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NaOH) =0.06 mol / L > 1.2.1 将24 g 氢氧化钠溶于10L 水中,充分摇匀,贮存于带胶塞的硬质玻璃瓶或塑料瓶中。 1.2.2 称取约0.3 g 苯二甲酸氢钾,精确到0.0001 g ,置于400 ml 烧杯中,加入约200 ml 新煮过的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的冷水,搅拌使其溶解,加入6-7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1.2.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溶度计算公式: 浓度c (NaOH) =(苯二甲酸氢钾质量×1000)/(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204.2) 2、检测设备

2[1].粉煤灰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土建试验室对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依据。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砼中粉煤灰的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的检测。 3编制依据 3.1 GB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3.2 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3.3 JCJ28-86 《粉煤灰在砼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范》 3.4 GB/J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3.5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3.6 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4作业项目概述 4.1细度:测定粉煤灰的细度,作为评定粉煤灰等级的质量指标之一 4.2测定粉煤灰需水量比,作为评定粉煤灰等级的质量指标之一 5作业准备 5.1人员 有建筑材料试验岗位证书试验员、记录员各一人,所有试验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5.2仪器设备 气流筛(包括控制仪与气流筛座); 工业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与真空泵); 旋风分离器; 金属标准筛(筛网孔径45μm); 筛余物收集瓶;其它:软管、毛刷、木锤。试验筛(负压筛或水筛)、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胶沙搅拌机,跳桌.等。 6作业条件 试验室温湿度:?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7作业顺序和方法 7.1细度试验方法 7.1.1将吸尘软管一头插入工业吸尘器的吸口,另一头通过调压接头插入气流筛的抽气

安全检查管理实施细则(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检查管理实施细则(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检查管理实施细则(通用版) 第一章目的 第一条安全检查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环境和生产秩序、保证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做到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化、经常化,特制定并执行本细则。 第二章范围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项目部所属部室及与项目部有劳务协作关系的单位或个人。 第三章职责 第三条安全部负责制定、修订本规定,负责组织项目部安全检查与监督;负责对各部室及施工队的安全检查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负责安全隐患的纠正管理、复查与考核。 第四条各部室及施工队负责组织管理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

第四章管理内容 第五条安全检查的原则 一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全检查就坚持检查与整改相结合,边检查边整改和检查促进整改的原则。安全检查必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责任制度。 二安全检查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项目部或所属部室及施工队的安全检查应成立由各级负责人、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 第六条安全检查的内容 一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基础工作与现场安全管理两个部分,主要是查领导、查思想、查纪律(包括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查制度、查违章、查事故隐患,尤其是要加强对关键生产区域、重点生产部位、安全死角的检查。 二基层班组及岗位的安全检查内容应突出作业环境、人机安全状况、安全操作及遵章守纪等。 第七条安全检查的频次

蒸压粉煤灰砖作业指导书

蒸压粉煤灰砖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实验方法适用于以粉煤灰、生石灰为主要原料,可掺加适量石膏等外加剂和其他集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制成的砖。 2、引用标准 《蒸压粉煤灰砖》JC239-2014 3、规格及试验项目 3.1 规格 砖的外观为直角六面体。砖的公称尺寸为长度240mm,宽度115mm,高度53mm。生产其他规格尺寸产品,由用户与生产厂协商确定。 3.2 强度级别 根据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级。 3.3试验项目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外观质量。 4、技术要求 4.1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

项目指标 尺寸允许偏差, mm 长度L +2,-1 宽度 B ±2 高度H +2,-1 缺棱掉角 个数,不多于(个) 2 三个方向投影尺寸不大于, mm 15 层裂不允许 裂纹 裂纹延伸的投影尺寸累计不大 于,mm 20 4.2强度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平均值不小于单块值不小于平均值不小于单块值不小于MU30 30.0 24.0 4.8 3.8 MU25 25.0 20.0 4.5 3.6 MU20 20.0 16.0 4.0 3.2 MU15 15.0 12.0 3.7 3.0 MU10 10.0 8.0 2.5 2.0 5.试验方法

5.1抗折强度试验 5.1.1仪器设备: 材料试验机:实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1%,预期最大破坏荷载应在量程的20%~80%之间。 抗折夹具:抗折试验的加荷形式为三点加荷,其上压棍和下支棍的曲率半径为15mm,下支棍应有一个为绞接固定。 钢直尺:规格为400mm,分度值为1mm。 5.1.2试样 试样数量:10块。 试样处理:样品应放在温度为(20±5)℃的水中浸泡24h后取出,用湿布拭去其表面水分进行抗折强度试验。 5.1.3试验步骤 5.1.3.1样品测量:测量试样宽度B和高度H,分别测量两次取平均值,精确至1mm。 5.1.3.2调整抗折夹具下支棍的跨距为砖规格长度减去40mm。但规格长度为190mm的砖,其跨距为160mm。 5.1.3.3将试样大面平放在下支棍上,试样两端面与下支棍的距 离应相同,当试样有裂缝或凹陷时,应使有裂缝或凹陷的大面朝下, 以(50~150)N/S的速度均匀加荷,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破坏 荷载P。 5.1.3.4结果计算与评定 每块试样的抗折强度(Rc)按式(1)计算,精确至0.01MPa。

粉煤灰八项常规项目检测操作细则

粉 煤 灰 操 作 细 则 一、 含水量的试验方法 1、 操作步骤 称取粉煤灰试样50g ,准确至0.01g ,倒入蒸发皿中;将烘干 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g 。 2、 计算公式 W = [(W 1- W 0)/ W 1] × 100 式中:W —— 含水量,%; W 1 —— 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 ; W 0 ——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 计算至0.1%。 二、 细度的试验方法 1、 操作步骤 将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50 g ,准确至0.01 g ,倒入45μm 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开始筛析;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4000Pa ~6000Pa ,若负压小于4000Pa 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可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 g。 2、计算公式 /G)×100 F = (G 1 式中:F ——45μm方孔筛筛余,%; G ——筛余物的质量,g; 1 G ——称取试样的质量,g。 计算至0.1%。 三、烧失量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试样约1 g,放入已灼烧至恒量的瓷坩埚中,在950℃~1000℃的高温下灼烧30min,取出,稍冷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量。 2、计算公式 Loss =(m -m1)/ m×100 式中:Loss ——烧失量的百分含量,%; m ——灼烧前试样的质量,; m1——灼烧后试样的质量,。 四、需水量比的试验方法 1、操作步骤 (1)胶砂配比按下表

试验检测监理实施细则(定稿).

监理文件注意保密项目编号:C C S I-B J-S-06-34 文件编号: C C S I H Z W-X Z-04 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结构表面防腐涂装工程试验与检测 监理实施细则

目录 1、项目概述 (2 2、试验检测依据 (2 3、检测人员、检测设备、检测项目 (3 4、岗位职责 (5 5、涂装材料的质量控制 (6 6、试验检测设备仪器的控制 (8 7、涂装质量检验控制 (10 8、试验检测流程与涂层检测 (13 9、试验室管理制度 (15 10、附录 (19 1、项目概述 本细则明确了监理项目部试验检测各级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责、工作权限和实施要求,旨在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为了确保杭州湾跨海大桥混凝土表面涂装工程质量得以保证。全体试验检测人员应严格执行《试验检测监理实施细则》的各项规定,确实保证工程质量。 2、试验检测依据 01.《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077-95; 02.《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监理规程》(2003年;

03.《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 04.《中国建筑色卡CBCC》(GSB/16-1517.1-2002; 05.《涂料粘度测定法》(GB/T1723-1993; 06.《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GB1725-1979; 07.《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GB6750-1986; 08.《涂料细度测定法》(GB1724-1979; 0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1728-1979; 1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1720-1979; 11.《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1731-1993; 12.《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GB/T1730-1993; 1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2-1993; 14.《漆膜耐磨性测定法》(GB1768-1979; 15.《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GB/T1865-1997; 16.《交联型氟树脂涂料》(HG/T3792-2005; 17.《高压无气喷涂典型工艺》(JB/T9188-1999; 1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13452.2-1992; 19.《涂料灰分测定法》(GB1747-1979; 20.《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GB/T6040-2002; 21.《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GB9722-1988;

流态粉煤灰作业指导书

流态粉煤灰作业指导书 流态粉煤灰台背回填是河北省高速公路施工中推广的一项新材料和新工艺,它利用了流态粉煤灰自重轻、密实性好、压缩性小的特点,大大减小了台背后基底上的附加应力,有利于减少了桥台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对减少桥头跳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该法适用于台背面积狭窄,不适合机械作业以及软土地基和距粉煤灰料源较近地段。液态粉煤灰应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用罐车运到现场浇筑。其施工要求如下: 1、材料要求: (1)粉煤灰: a、粉煤灰中Sio2、A1203、和Fe2O3的总含量大于70%; b、烧失量不应超过20%; c、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cm2/g; d、干粉煤灰和湿煤灰都可以用,干粉煤灰如堆放于空地上,应防止飞扬造成污染,湿粉煤灰含水量不宜超过35%。 e、施工拌和之前应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或过筛,同时清除有害杂质。 (2)水泥:宜采用P.O.32.5普通水泥,水泥堆放应注意防潮; (3)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施工; (4)外加剂:承包人自己根据要求配置。一般采用减水剂,其性能应能激发粉煤灰的早期活性,并具有早强、增稠和减水的作用,具体的技术标准如下 a、细度:比表面积不得小于300m2/kg、筛余量(0. 08mm)不得超过8%; b、抗压强度符合下表规定: c、初凝时间不得大于30min; d、单浆可泵时间不得小于24h凝固。 施工之前应进行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配合比设计时各项材料参考用量为水泥:粉煤灰=4.96—10.90,外加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1%左右,具体材料用量应以混合料试验强度确定,强度应满足7d达到0.4MPa,28d达到0.6 Mpa。混合料含水量应控制在50%—60%;稠度:可用砂浆稠度仪检测,一般控制在13—15s(注:稠度控制、施工流动速度是流态粉煤灰能否正常施工的关键)。 混合料拌制要求如下: (1)拌制混合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材料的含水率,应经常地进行检测,据以调整水泥和水的用量。配料数量允许偏差:(质量计)水泥:土2%,粉煤灰:士3%水、外加剂:士2% (2)混合料应使用机械搅拌,最好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搅拌时间不应小于3分钟,。 (3)外加剂应先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再掺入拌和。 3 混合料浇筑 A、浇筑之前基坑的准备:当采用流态粉煤灰进行台背回填时,应将台背回填范围内清理

交工试验检测项目实施方案

典型试验检测项目实施方案 公路工程交(竣)工试验检测项目实施方案(拟稿) 海南路桥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第三试验室 2015年4月

第一部分交(竣)工验收工程质量检测实施方案 一、交工验收前工程质量检测实施方案 1 项目概况(1)、主要技术指标;(2)、主要工程量;(3)、参建单位 2 项目委托及检测依据 项目委托委托单位:委托文件: 检测依据 (1)、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2004】第3号令),2004;以下简称:“《验收办法》”; (2)、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2010,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3)、住建部《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008;以下简称“《城镇验收规范》”; (4)、住建部《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2008,;以下简称“《城市桥梁验收规范》”; (5)、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2004,以下简称“《验评标准》”; (6)、交通运输部:《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2008;(7)、住建部:《城市桥梁设计荷载准则》(CJJ 77-98),1998; (8)、住建部:《城市桥梁设计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2007; (9)、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003; (10)、交工验收检测合同书; (11)、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及施工中有关设计变更的来往文件; (12)、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和试验规程。 3 主要检测内容 交工验收工程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工程实体质量检测、工程外观质量检查、质量保

粉煤灰三氧化硫含量作业指导书

粉煤灰三氧化硫检验作业指导书检测依据: GB/T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硫酸盐三氧化硫的测定——硫酸钡重量法(基准法)。 试样制备: 采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约100g,经150μm方孔筛筛析后,除去杂物,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的金属铁。将筛余物经过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孔径为150μm方孔筛,充分混匀,装入干净、干燥的试样瓶中,密封,进一步混匀供测试用。 提示:尽可能快的进行试样制备,以防吸潮。 试剂制备: ①盐酸1+1:将50mL的水加入洁净的适量容积的烧杯中,然后加入50mL的市售盐酸(浓度36%),边加边搅拌。然后转移入试剂瓶中。 ②氯化钡溶液(100g/L):将100g氯化钡(BaCl2·2H2O)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必要时过滤后使用。 ③硝酸银溶液(5g/L):将5g硝酸银(AgNO3)溶于水中,加入1mL硝酸,加水稀释至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试验步骤: 1、称取约试样(m1),精确至,置于200mL的烧杯中,加入40mL的水搅拌试样使其完全分散。

2、在搅拌下加入10mL的盐酸(1+1)①,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慢慢的加热溶液直至水泥完全分解。 3、将溶液加热微沸5-10min,用中速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10-12次,滤液及洗液收集与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250mL,玻璃棒底部压一小片定量滤纸,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在微沸下从杯口缓慢逐滴加入10mL热的氯化钡溶液②,继续微沸数分钟使沉淀良好地形成,然后在常温下静置12h-24h,溶液的体积应保持在约200mL。 4、将静置过的溶液用慢速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用胶头擦棒和定量滤纸片擦洗烧杯及玻璃棒,洗涤至检验无氯离子为止(用水冲洗一下漏斗的下端,继续用水洗涤滤纸和沉淀,将滤液收集于试管中,加几滴硝酸银溶液③,观察试管中的溶液是否浑浊。如果浑浊,继续洗涤并检验,直至用硝酸银检验不再浑浊为止)。 5、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灰化完全后,放入800-950℃的高温炉内灼烧30min以上。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m2)。 6、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 ωso3=(m2-m02)×÷m1×100 式中: ωso3— — 硫酸盐三氧化硫的质量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