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商品经济一般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商品内部的矛盾及货币的形成、本质和职能,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运用本章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了解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和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及意义;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第四章资本积累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明确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资本积累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和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产业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理论。

理解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以及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学习重点导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明确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般了解)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一般了解)第一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其规律(要求系统讲授)学习要求:学习这一章,使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与明确商品和货币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掌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为学习和掌握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全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市场经济一、自然经济(概念)二、商品经济(概念)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三、市场调节与市场机制(概念核心)。

1、价格机制2、供求机制3、竞争机制第二节商品(重点)一、商品的二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二重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四、商品的价值量1、价值量的决定2、劳动复杂程度与价值量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第三节货币(重点)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三、货币流通规律四、纸币和纸币流通1、通货膨胀2、通货紧缩第四节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三、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二章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和积累过程学习要求: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和基本生产方法,认识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关系,明确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积累的实质,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以及与此密切相连的资本主义工资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

2.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2.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价值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 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3.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竞争与垄断- 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4. 政治经济学的政治体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比较5. 政治经济学的国际视野-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观点。

2.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和问题。

3. 小组研究:组织学生参与小组研究项目,提高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4. 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实际运用的理解。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政治经济学导论》2. 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案例分析》- 《政治经济学概论》六、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与作业表现(占总成绩15%)。

2. 期中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30%)。

3. 课程论文:撰写一篇政治经济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占总成绩25%)。

4. 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30%)。

七、教学团队主讲教师:XXX助教:XXX八、其他要求1. 学生参加课程前需提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课程作业和论文需按时完成,不得抄袭或剽窃。

3. 学生应保持课堂纪律,不得影响他人学习。

以上为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安排仅供参考,教学团队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促进深入学习和讨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评估和解释不同政治经济模式的优缺点;3. 强调政治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参与到当代政治经济问题的讨论中。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演讲、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和辩论不同的政治经济观点。

3. 个人研究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四、课程内容1.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1.1 政治与经济的概念和定义1.2 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1.3 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经济理论2.1 供给与需求理论2.2 边际效用理论2.3 成本与效益分析2.4 市场失灵理论3. 政治经济体制3.1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2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3.3 混合经济体制3.4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4.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4.1 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4.2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4.3 公共政策与社会公正4.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个人研究论文:对学生完成的个人研究论文进行评估,考察他们对政治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考试:设立中期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 A. C. Pigou,《政治经济学原理》2. Joseph E. Stiglitz,《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学》3. Robert Cooter,《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政治经济学概述与课程介绍2. 第二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3. 第三周:经济理论4. 第四周:政治经济体制5. 第五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6. 第六周:复习与总结以上为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教学框架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政治经济学英文名称: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编码:02102B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总学时:64总学分:4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先选修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课系部:政法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政治经济学课程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又是一门经济理论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经济现象、经济运行的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毕业后能较好地开展工作,奠定正确的思想立场观点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内容与要求】本本章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认识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1、重商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了最初的理论考察。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

3、在传统的经济学说史上,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之后的若干资产阶级经济学说被称为“庸俗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了解)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19世纪。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唯物史观的创立;古典政治经济学。

3、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掌握)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重点)1、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针对本科层次特点,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后续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政治经济学课程对前继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要学好政治经济学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经济发展及运行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既着重于理解领会内容,又可融会贯通地把握住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政治经济学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经济类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类经济学科提供理论指导的科学,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及其提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对各种经济类学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因此,必须要学好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发展和联系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为财经类各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和自学。

重点: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难点:货币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地租理论、社会经济发展。

五、建议学时分配(共计20学时)《政治经济学》教学,共20学时:第一讲:商品(5课时);第二讲:货币(5课时);第三讲:资本主义经济(5课时);第四讲:社会主义经济(5课时)六、课程考核课程论文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张维达主编:《政治经济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大陆高校中经济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以下是包含在这门课程大纲中的一些主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
*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 阶级分析和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

政治经济学方法论: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政治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国家与市场:
* 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 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平衡。

创新与发展:
*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

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方向:
* 数字经济与政治经济学;
*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大纲的具体内容可能因教学机构、教师和课程目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需了解最新的教学大纲,请联系相关学校或教育机构。

1。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英文名称:《Political Economics》(Capitalist)学 分: 2 总学时: 36实验(上机)学时: 无开课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资产评估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业管理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的基本问题,了解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从而科学地认识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二、预修课程:无三、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章 节 内 容 学时 第一章 导论 2课时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名称的由来。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的特点。

经济规律的类型和体系。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阶级性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6课时第一节商品商品的两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价值量。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货币流通规律。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三节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和作用。

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外在表现。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4课时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和区分及其意义。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以下是一个政治经济学课程大纲的示例:一、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二、课程代码:[课程代码]三、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四、学分:[学分]五、总学时:[总学时]六、适用专业:[适用专业]七、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

它在整个经济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为其他经济学分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八、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九、教学内容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商品与货币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4.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5.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十、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4. 课外阅读:布置课外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十一、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期末考试成绩占比]%,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平时成绩占比]%,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3. 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课程论文占比]%,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撰写一篇政治经济学相关的论文。

政治经济学 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  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总则一、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经济学理论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为学习经济学专业课程奠定理论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起到奠基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知识体系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生产的总过程,并以此顺序构成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商品、货币、价值规律、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和经济危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与利息、资本主义信用和资本主义地租等。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课上反复讲授和提问、答疑相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教师与学生讲授相结合、师生互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三)考核方式课程期末考核经济学专业采用口试方式进行,其他专业采用笔试方式进行;本课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四)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参加所有教学活动,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通过文档或演示文稿形式认真准备课堂讨论内容,以便于课堂展示。

课后作业必须按时完成,不能抄袭。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上课周数:16周学时: 4授课对象:经济学院一年级本科生四、教学内容导论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章教学组织和设计:教师讲授与课堂提问相结合。

本章的学习标准:掌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学习意义。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等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转型经济学总学分:3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教学目的与要求:政治经济学是本科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之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是一门全面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既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有助于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导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政治经济学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经济规律涵义、特点。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唯物辩证法。

科学的抽象法。

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现代科学和经济方法的借鉴和应用。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意义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科学依据。

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基础。

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有力武器。

学习专业理论的基础。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第一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

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

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含义。

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第二节所有制与产权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意义。

所有权。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产权。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

第三节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一、生产力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二、分工、协作与大机器生产分工。

协作。

机器化大生产与生产的社会化第四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一、生产方式生产方式。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导论(6学时)【考核要求及要点】一、识记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5、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

6、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7、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客观的物质经济关系。

8、生产关系所有制形式,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9、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10、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有: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二、领会与应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在矛盾的运动中紧密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3、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和类型。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精髓是科学的世界观、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10学时)【考核要求及要点】一、识记1、商品是用来交换(或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某种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构成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它是一个永恒范畴。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4、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上进行的劳动,它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B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0700741)
适用年级:2009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是否双语:是否
*该课程当前已录入的适用年级有2005,2006,2007,2008,2009。

*若您需要将某份教学大纲(请先确认适用年级)复制到其他年级,请点击适用年级2009 非双语
一、课程中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政治经济学B
英文名称Political economy
二、授课对象与学时
授课对象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统计学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总学时32 其中实验(上机)学时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
课程教学目的:①知识方面: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社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在经济与管理课程体系中,是提供理论基础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各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能运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丰厚的经济理论功底。

③素质方面:通过本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客观规律性,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好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更好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使学生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务真求实的良好素质。

五、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
1.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2学时)
知识点:政治经济学萌芽;重商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重农学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及其演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

重点: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重农学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

难点: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重农学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与发展;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

2.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2学时)
知识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重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难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3. 商品和商品经济(3学时)
知识点:商品与商品经济;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商品的价值量;劳动价值论及其发展;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重点: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难点: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4. 货币、信用与金融机构(2学时)
知识点: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信用的特征、形式和工具。

重点: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难点: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5. 生产的实质和目的(3学时)
知识点:货币转化为资本;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工资;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和目的。

重点:货币转化为资本;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难点:货币转化为资本;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6. 企业制度、经营机制与经营方式(1学时)
知识点:企业财产制度和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机制与经营方式。

重点:企业财产制度和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

难点:企业财产制度和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

7. 企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2学时)
知识点:再生产的形式和内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与历史作用。

重点:再生产的形式和内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与历史作用。

难点:再生产的形式和内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过剩人口;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与历史作用。

8. 企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2学时)
知识点:企业资本的循环;企业资本的周转。

重点:企业资本的循环;企业资本的周转。

难点:企业资本的循环;企业资本的周转。

9. 生产的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2学时)
知识点: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与私人垄断;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重点: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与私人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难点: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与私人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0. 国民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1学时)
知识点:社会总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重点: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难点: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1.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3学时)
知识点:平均利润的形成与分配;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土地所有制与地租;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重点:平均利润的形成与分配;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土地所有制与地租。

难点:平均利润的形成与分配;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土地所有制与地租。

12.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1学时)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原则;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

重点: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原则。

难点:我国现阶段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原则
13. 现代市场经济(1学时)
知识点:资源配置方式和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架构;我国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市场经济的重要运行方式——虚拟经济。

重点: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架构;我国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难点: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架构;我国对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14. 商品流通与市场(1学时)
知识点:商品流通的一般原理;市场与市场机制;市场分类与现代市场体系;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重点:市场与市场机制;市场分类与现代市场体系。

难点:市场与市场机制;市场分类与现代市场体系。

15. 消费的一般原理(1学时)
知识点:关于消费的一般理论;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消费的地位和作用。

重点: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消费的地位和作用。

难点:消费结构与消费模式;消费的地位和作用。

16.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发展(2学时)
知识点: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重点: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难点: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17. 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2学时)
知识点: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重点: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难点:经济周期的一般理论;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18. 对外经济关系及其发展战略(1学时)
知识点: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国际间经贸往来的作用、形式和规则;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重点: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难点: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当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

六、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新编政治经济学》涂晓今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
参考资料
1.《政治经济学》于良春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顾学荣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
5.《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
6.《西方经济学说史》胡寄窗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
执笔人:涂晓今
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