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皓历史教育学说课
浅谈时空观念素养的学业质量水平分级实践及启示——以2023年历史高考真题为例
系。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上的空间与物理学上的空 间概念不一样,它不仅指物质上的空间,也包括文 化空间、制度空间、社会空间等,它能够帮助学生 理解历史事物的不同是与环境和地域紧密联系的, 学生需要学会在不同历史时空框架下解读历史、寻 找异同。这属于水平 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 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 (如古代、近现代)、较大范围(如跨国家、跨地 区)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其考核的是学生建 立时空联系的思维,任何事的发生都不是单一原因 的结果,它往往涉及到很多时间(前后)、空间(周 边地区、国家)因素。类似的考题还有全国新课标 卷第 42 题,要求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美处 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区别,同样是考核学生建 立时空联系的思维。
例 1【广东卷 .11】图 2 所示历史事件(图略) 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 分析:例 1 要求明确事件或者帝国的时空。时 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在高考考 题中大量出现,这也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就是记 时间、地点等内容的原因,但是,记住时间、空间 其实是属于水平 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 时间和空间框架上”,这是时空观念素养中较低一 级,也是新课标中要求所有高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 水平。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
科教论坛科技风2016年12月下DOI:10.19392/ki.1671 -7341.201624034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王玉欣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石家庄050228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在新课标的提倡下如何提升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则成为了整个教育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需通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来加强学生的提升综合的情感修养,作为历史学科的一名教师,更是有责任将 实际教学中的历史情感灌输给学生,通过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来对历史学科的评价情感教育成果来进行推进。
而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在 实际的历史授课过程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教育方式,通过情感教育策略的研究来完成。
本文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经验,通过对新课程 下推进历史教育情感目标的方式入手,来着重探讨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目标实现,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实践 支撑。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分析一、历史情感教育目标现状新课改推广以来教育界的目标已经由传统的分数教育、应试教育 逐步转变为了对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课程的传 授置于精神情感教育中,如何通过对历史的尊重、Xf人类文明成果的敬 仰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通过对国内、外的趋势发展进行 有效洞察来提升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虽然我国的历史教育中一直包含着情感教育,但传统历史教育中 的情感教育仅仅是局限于一种问答形式和原则性回复,例如“对X X历史 事件的感悟”、“对X X历史事件的意义分析”等,即便学生在引导后给予 了准确答案,也无非是一种照本宣科式的背诵和定位。
这种情感教育方 式对情感目标教育是实现是极其不利的,而且它本身也缺乏一种实操 性。
所以,在新课标的历史教育情感目标实践中我们必须对这种教育方 式尽行改革和创新,必须通过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进行有目标、有 计划的引导,通过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最终实 现情感与理性的合二为一。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周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周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教材章节:《中国古代史》第五章《秦汉时期》第二节《汉朝的兴衰》
2. 内容列举:
- 汉朝的建立与刘邦
- 汉武帝时期的繁荣与扩张
(2)请分析汉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的特点及其意义。
答案:汉朝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王朝与边疆民族的矛盾与融合。汉朝采取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如和亲、设置郡县、开通丝绸之路等,与边疆民族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汉朝的对外交流主要体现在丝绸之路的开通上,使中国与西域、欧洲等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繁荣。这些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的特点及其意义,对于后世中国的民族政策、对外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知识点一:汉朝的建立与刘邦
- 刘邦的身份背景和起兵反秦的原因
- 汉朝的建立过程及其意义
- 刘邦称帝与汉朝的初步巩固
3. 知识点二:汉武帝时期的繁荣与扩张
- 汉武帝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 汉朝的经济繁荣与人口增长
- 汉朝的边疆扩张与民族政策
4. 知识点三:王莽的新朝与东汉的兴起
- 王莽篡位与新朝的建立
- 新朝的政治动荡与经济危机
- 东汉的兴起与汉光武帝的统治
5. 知识点四:汉朝的衰落与三国时期的分裂
- 汉朝晚期的政治腐败与民生凋敝
- 外戚专权与皇权的衰落
- 三国时期的分裂与战乱
6. 知识点五:汉朝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
- 汉朝的政治体制与官制
- 汉朝的法律制度与刑法
河南大学
教案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
院(部)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教研室(实验室) 世界史教研室
授课班级2006级
主讲教师高三圈
职称讲师
使用教材高海林、闫照祥:《世界通史》(中古史卷)
河南大学教务处制
二○○七年八月
教案(首页)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世界上古及中世纪史(二)课程教案。
2013年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一历史教案第12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岳麓版必修3)
二、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师:设置一道关于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谜语,让学生猜测。
(在猜测中,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学生回答。
【过渡】(多媒体显示苏格拉底的图片)很好,大家都猜出来了,他就是古希腊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
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以他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们从客观实际出发,上观宇宙,俯察人生,思考了哲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命题。
他们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知识与智慧,追求真理,闪耀着理性探索的精神光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那么他们都有哪些重要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希腊,去感受一下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
(多媒体显示课题: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三、教学过程:(一)目标提示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点: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及其影响,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其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过渡】(多媒体图片:宙斯神殿)在公元前7世纪以前,古希腊人在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都简单归于以宙斯为首的神灵家族,认为自然界和人类都是神创造的,但在公元前7世纪后,希腊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开始去探索世界的本来面目,于是哲学就产生了。
那么什么是哲学?古希腊诞生了哪些著名的哲学家?在他们身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下面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大家课前的预习情况。
(二)自学检测(多媒体显示检测内容)1、让学生解释一下哲学的含义。
2、让两三个组推荐两三名学生上讲台讲关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故事(既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感受到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智慧与美德,又可锻炼学生的口才,并使教学过程由浅显、形象开始)。
【过渡】对学生所讲的故事进行简单评价后设问:“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哲学研究的对象都有哪些?”(自然、人类社会、人自身)(三)交流讨论,合作探究1、自然哲学的探讨对象是什么?代表人物是谁?有什么主要观点?意义如何?(让学生回答后,做个简单的总结。
2024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2024年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脉络,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及时间节点。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历史剧场、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对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增强历史意识。
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秦始皇统一六国等。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郡县制等。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如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等。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提问学生关于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兴趣点,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系统介绍本课的知识点,包括历史事件、人物、政治制度等。
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提问、解答,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观点。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024中职历史高教版中国历史优秀教案全册
全册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中国古代史部分教案 •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教案 •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 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方案 • 考试评价与反馈机制完善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01
课程背景与意义
01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本课程旨在通过中职历史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
解放战争的胜利与新中国的诞生
阐述解放战争的经过和结果,探讨新中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时期
0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与经济状况
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体制、经济恢复和发展情况。
0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
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得
失。
内容和意义。
洋务运动与近代化探索
02
介绍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化的推
动作用。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03
讲述甲午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阐述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结果,探讨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状况。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教学内容
本教材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事件 和人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教材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理解历史发展的基 本线索和规律;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这些历史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
02 中国古代史部分教案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4年历史说课课件
历史说课课件一、引言历史作为一门学科,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道德和智慧。
历史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课程目标1.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明确历史学习的意义。
2.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内容1.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的演变。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科,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2.历史学科的特点(1)实证性:历史学科要求研究者以事实为依据,通过严谨的考证,揭示历史真相。
(2)综合性:历史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者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3)思辨性:历史学科要求研究者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4)动态性:历史学科关注历史发展的过程,强调历史现象的时空背景。
3.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1)古代文明: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四大文明古国,以及希腊、罗马等城邦国家。
(2)中世纪:以欧洲封建社会为代表,包括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等。
(3)近现代:以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为标志,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
(4)当代:以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全球化等为重要事件。
4.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1)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由前一事件引起的。
(2)历史事件的时空联系:历史事件发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3)历史事件的逻辑联系: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偶然性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解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024年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教学总结(二篇)
2024年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教学总结在2024学年高一历史的上学期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为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学科能力。
以下是对这一学期教学的总结。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注重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在教授历史事件和人物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考证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文献和资料,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方式。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们积极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除了传统的讲授和讲解,我们还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现场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独立思考,通过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另外,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科技应用能力。
我们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电子资源,进行历史知识的查找和整理。
在课堂上,我们还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工具,制作历史展板、PPT等多媒体资料,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展示历史知识和观点。
在学生评价方面,我们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我们还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定期进行小组合作评价和课堂互评,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和写作比赛,展示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文笔水平。
最后,针对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我们采取了个别辅导和选修课程的方式。
在课堂上,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学习能力,提供选修课程和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深入学习。
通过上述教学实践,本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
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历史思想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 实验操作: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指导,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
- 角色扮演: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作品的人物和情节。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注和评分。
2. 指出学生在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②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③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影响
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①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成就,如历法编制、天文观测等
②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的成就
③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④古代中国的农学成就,如农书、农具、农田水利等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
科目:
班: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历史第3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小结与测评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3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8日
十.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
- 医学:了解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
- 农学:掌握古代中国的农学成就,如农书、农具、农田水利等。
2.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 诗词:掌握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 散文:了解古代中国的散文成就,如儒家经典、道家名著等。
- 小说:掌握古代中国小说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摘要:我国是历史悠久且文化灿烂的国家,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历史观的培养,让学生充分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
当今高中生学习历史主要是以应试为目的,并不能注重其中的内涵,要想让他们更好的学习历史,必须培养其核心素养,这样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
教育人员一定要注重历史这一学科,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高中生形成良好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要贯穿核心素养,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初探近些年来,教育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成效,老师的教学任务已经越来越明确,历史教学过程需要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培养核心素养已经刻不容缓,下面将着重的介绍。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良好的心态,并且还包括了学生的爱国思想等方面。
学生如果想要全方面的发展,必须有好的核心素养。
其形成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学生日常学习中逐步养成的。
核心素养也是老师教学的目标,老师教学并不只是为了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帮助学生建立好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从而很好的适应陌生环境,为国家培养符合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高中历史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历史中渗透着家国情怀,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高中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
历史老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帮助他们突破自我。
二、目前高中历史核心培养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分数,还能够帮助学生全方面成长。
但是高中生学习紧张,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以分数为重,忽略了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高中历史老师在讲课时,也只是把知识点讲述了一遍,并没有深入分析,学生也只是跟随老师完成学习任务,没有进一步的思考。
这种情况导致高中生学习的知识有限,仅仅是书本上的内容,没有拓展知识。
-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公开示范课一览表
王城校区教室
林刚
副教授
级旅游管理(酒店 经营与管理方向)
人
月日(星期二)下午 第节一
王城校区教室
王城校区教室
4
酒店督导
王雪芳
讲师
级旅游管理(酒店 经营与管理方向)
人
月日(星期五)上午 第节一
王城校区教室
王城校区教室
5
旅游政策与法规
钟珂
讲师
旅游管理
人
月日(星期一)上午 第节一
王城校区教室
王城校区教室
6
世界中世纪史
董晓佳
讲师
级历史学
人
月日(星期一)上午 第节一
王城校区东梯教室
王城校区西梯教室
7
中国古代史(下)
刘祥学
教授
级历史学
人
月日(星期三)上午 第节一
王城校区教室
王城校区教室
8
旅游资源学
廖文芳
副教授
级旅游管理
人
月日(星期四)下午 第节一
王城校区教室
王城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室
9
世界文化概论
陈国保
讲师
级文化产业管理
人
月日(星期五)上午 第节一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案检查公开示范课一览表
序 号
课程名称
上课教师
职称
授课对象
人数
时间
听课地点
评课地点
1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案论(下)
刘晖龙
副高
级历史学
人
月日(星期一)上午 第节一
王城校区教室
王城校区教室
2
广西地方史(下)
唐凌
教授
核心素养取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
核心素养取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
高敏霞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2()7
【摘要】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教师通过创造相对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高敏霞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运用史料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探究
——以新教材《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2.导学·自学·领学:高中历史课堂深度学习之路径
——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为例3.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课堂
学习任务单的运用——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为例4.基于新教材的史料问题引导教学思考与实践——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5.探究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有效教学模式--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课的“走心”探索——以《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4年》为例
教育界/ JIAOYUJIE2022年第1期(总第477期)▲课程教学一、“走心”创意,从“新”出发从高一到高三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习惯了在教师对教材模块式的教学中学习,所以在学习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历史现象时,他们往往会受到内容框架的限制,而影响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
如果教师在高三第二轮复习中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复习的效果,反而可能会使学生思维变得混乱甚至对知识产生抗拒。
所以历史教师应该走心地创新教学的方式,从新的方向出发,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更多的兴趣,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一)寻找新主题主题的选择关乎后续的复习课程的安排。
第二轮复习是对知识点再次进行回顾,而不适合采用之前细分知识点的教学方式。
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浏览需复习的课文,要清楚地知道这一课所对应的高考大纲的内容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虽然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是要从大局出发进行课程的安排,如此才能有侧重点地教学。
教师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形成整体的认识,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能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例如,本课涉及的历史时期始于1840年,止于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从内容结构看,涉及三本必修教材、四个单元;从高考大纲考查的内容看,涉及十四个知识点。
笔者在备课时经过一番纠结,最终确立本课主题:中国近代化的启动:1840—1894年。
这一主题的选择,主要是从高考的重点和热点考虑的,而且历史中蕴含的正能量亦是笔者想传递给学生的。
中国近代虽然是一段满是血泪与屈辱的历史,但也是一个历经奋斗、走向光明的大转折的时代。
这个大的转折,就是中国不断迈向近代化的历程。
中国迈向近代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各个领域的变迁、进步,而中国对近代化的最初探索是在1840—1894年间。
(二)探索新模式在传统的复习模式下不少教师将历史教科书奉为圭臬,以“纲要信号—基础记忆—习题训练”的模块作为循环开展教学。
第五节 文学、艺术和史学 教案 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人教版中国历史全一册
第五节文学、艺术和史学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人教版中国历史全一册第五节文学、艺术和史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先秦时期文学、艺术和史学的代表作品和成就,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并欣赏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先秦时期文学、艺术和史学的代表作品和成就,理解其文化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理解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职业高中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
但对于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可能了解不够深入,对于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义可能理解不够充分。
因此,教学应采用直观、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知识点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和作品。
教学准备:教材、教辅:列出所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材和教辅。
实验器材: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
多媒体:准备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
教学方法:导入: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导入、故事导入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讲授: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详细介绍每个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总结:对整堂课学习的重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课后作业:设计一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或研究题目,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具体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先秦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如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引导学生进入先秦时期的历史情境。
提问:“这些文物和艺术品反映了先秦时期哪些文化成就?”引出本课主题。
文学(10分钟)首先,讲解《诗经》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介绍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然后,介绍屈原和《离骚》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分析其文学特征和思想内涵。
通过具体的诗歌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感受先秦文学的魅力。
2013-2014学年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3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人
2、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点?
3、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上述问题
2、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后回答)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②佛教的盛行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拓展提升】
1、小组之间分享王羲之的故事?听完这些故事,思考王羲之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你认为怎样才能练得一手好字?
2、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课堂反馈】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成就
反思与重建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教师总结
当堂检测
与作业反馈
导入新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137-139页“大放光彩的书法画艺术”一目,完成自学。
1、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本课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在因果联系,使历史知识建立在科学系统之上。
2、本课课文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应从中吸取宝贵精神财富,提高自身的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活跃 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 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 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 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历史 背景资料,通过图片、配音、录像制造意境,制 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之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要 求在教材的处理上,要合理的组织现有的教学资 源,大胆取舍,补充新材料。使教学过程更加流 畅,衔接更加自然。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 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 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 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 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 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 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王星皓 1403012127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 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 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 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 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 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
三、洋务运动的影响 对于洋务运动的影响,我采取情景教学法、诱思 导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等三种教学法并用的方式 来处理。首先我通过关于洋务运动的影响的录象 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从中获取有关洋务运动的 影响的历史信息。然后我通过设计问题:“洋务 运动为什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假如你是一个 资本家,面对洋务企业的刺激,你会采取什么行 动?你采取的行动会有什么作用?”一步步诱导 和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 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 论证的能力。最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 一步追问,我们应从这场运动中吸取什么教训? 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国际化”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 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及人类价值观念。
三、学法指导
•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 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 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 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 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 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 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 “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新课讲授] 一、洋务派的产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 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本章内 容的第一个子目的学习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 的理念,我先采用情景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放一 段录象,然后根据录象内容和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如下问 题: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洋务派是在什么形势下产生的?他 们的代表人物有那些?他们推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会怎样做?通过情境再 现,学生从历史场景中吸取信息,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发挥 想像,畅所欲言,既能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又能培养丰 富的想象力。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一则材料“购买外洋 器物,……尤其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来 总结洋务运动的原因和目的。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这个目 的,统治阶级内部才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创办军事工业。 自然过渡到第二个子目录——能力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 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 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 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 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 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 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 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 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 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 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设计
•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 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 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 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 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在第二个子目录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述洋务运动中产生 的企业,我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采用有利于加 强学生记忆的直观演示法。首先向学生一一展示洋务派创 办的军事企业和创立者,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洋务派 创办的军事工业,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在学生认识了 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后,我设计了问题“洋务派前期创办的 企业主要集中在军事工业,说明了洋务派是以什么为旗 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随着洋务运动的 深入发展,这些军事工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 窘况。然后我根据这个窘况提问:假如你是洋务派大员, 你打算怎样解决这种问题?过渡到洋务运动第二阶段的内 容。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展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创建的海军图片。要求学生从所 给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洋务运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 并探索不同时期的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和推理能力。最后指出洋务派在后期创办的企业主要 集中在民用工业说明洋务派的旗号发生了变化:由“自强” 发展为“自强和求富”并存。
谢谢欣赏
[小 结] 深入学习后,为了体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 紧密联系,我安排了回顾全文这一重要的 教学环节,将教学回到整体,师生根据整 课板书总结全文,构筑本课的主体知识结 构,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知识巩固与思维拓展]
为拓展思维,学以致用,在教学任务基本完成 之后,我再提出两个探究性课题,要求学生讨论 “1、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 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有什么评 价?2、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时期,正在大力引进外资和向西方学习,请结合 洋务运动的影响,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建议。”学生的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培 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 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 计。 [引入新课] 在新课的引入中,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创 设一个重回洋务运动的历史现场,新颖别致的动 画片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 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动画片我巧妙设问: “片中的曾国藩是什么时代的伟人?与他同一时 代的人物还有那些?”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 “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 在屈辱中掀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洋务运动” 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
五、教学依据
本节设计依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及《历史 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意见,根据省教学指导 意见,结合会考标准,设计时尽可能充分按照新 课程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探究学习, 试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创新精神。并根据历 史新教材专题模块具有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 的特点,进行知识建构,理清专题内部线索,形 成严谨结构;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培养发散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