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探究能力是指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花朵的开放过程,并引导他们思考花朵为什么会开放,以及开放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以主动探索植物的生长规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活动实践性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他们可以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浮力原理时,可以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和制作纸船,然后观察船在不同水位下的浮沉情况。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既能学习到科学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和分工能力。
例如,在研究太阳能的利用过程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针对不同的利用方式进行研究,并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
通过这样的团队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四、科学实践活动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的生长实验,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并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这样的科学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五、鼓励学生提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他们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开放性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欲望。
幼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活动
幼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教学,幼儿能够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实践探究活动在幼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介绍幼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活动,并探讨其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实践探究活动的定义与特点实践探究活动是指通过具体的实践和探究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观察、探索、实验,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
实践探究活动的特点包括:参与性强、操作性强、探索性强、适应性强等。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幼儿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感知和认识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践探究活动在幼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1. 走进自然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幼儿可以亲自接触和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如动物、植物、天气等等。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们去校园或社区的花坛中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或者通过播放自然风景的视频引导幼儿观看。
2. 小实验小实验是幼儿科学教学中常用的实践探究活动之一。
幼儿通过自己亲自进行实验,可以对科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实验技能。
例如,幼儿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水的沸点和凝固点,或者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浮力。
3. 探索科学现象幼儿在探索科学现象过程中,可以培养对事物产生兴趣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观察树叶在秋天掉落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树叶会掉落?或者通过观察可乐和牛奶在碰撞时发生的现象,引导幼儿思考碰撞的原理是什么?4.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幼儿科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的实践探究活动。
通过组织幼儿实地考察,可以帮助幼儿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去动物园观察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或者去工厂参观了解物体的生产过程。
三、实践探究活动的意义幼儿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活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激发幼儿的兴趣实践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中的探究与实验
大班科学教案中的探究与实验在大班科学教学中,探究与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能够帮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班科学教案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探究与实验。
一、探究与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科学探究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具有以下目的和意义:1.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发现和提问。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并正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探究和实验通常需要学生们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探究与实验的组织和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探究与实验,教师应提前做好组织和准备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 制定教案:确保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与教材相符,有针对性地安排探究和实验环节。
2. 准备实验材料:根据教案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和器材,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3. 分组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要求,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充分的参与和实验机会。
4. 模拟演练:在正式实施实验之前,可以进行实验的模拟演练,让学生熟悉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提前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探究与实验的过程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确保探究和实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 引导性问题: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实验主题,并帮助学生预测可能的结果。
2. 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进行仔细的观察,并记录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等内容,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3. 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尽量不给予直接的答案,让他们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探索相关的科学知识。
4. 分享和讨论: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科学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
三 、 强小 组 合 作 。 导 交 流 氛 围 。 断 提 升 学 生 实 践 能 力 加 倡 不 和 创 造 能 力
“ 问题是最好 的老 师” ,只有在课堂教学 中促使学生产生疑 问, 才有 可 能 激起 学 生 探 究 问题 的强 烈 欲 望 。那 么 , 如何 才 能 在 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疑问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针对 教 学 内容有 目的地进 行 设 计 , 论 在 整 节课 的导 人 , 是 某 一 重 无 还 难 点 的 突破 上 , 要 努 力 创设 能弓 起 学 生强 烈 共 鸣 的探 究 情 境 , 均 l 促使学生按着教师意愿去产生疑问 , 进而去思考“ 为什么” 怎 或“ 么会这样 呢”从 而使学生既有强 烈探究欲 望 , , 又能主动 “ 目 有 的” 去 建 构知 识 。 地 在创设探究情境时 , 教师不但应针对教学 目标进行设计 , 而 且 更应 兼 顾 学 生 知识 技 能 与 生 活经 验 , 则 , 法 引 起 学 生强 烈 否 无 共 鸣 , 无法 激 起 学 生 的 问题 意 识 与强 烈 的探 究 欲 。 因此 , 创 更 在 设 探究 情 境 时 , 师 应 注 意 以下 几 个方 面 : 教 1 . 情境应 紧紧围绕教学 目标 , 能指向学生认识 中重点 、 难点 , 能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情境应兼顾学生 实际水平 , . 能通过情境唤起 学生以往知 识经验 , 能促使学生通过努力完成探究任 务 , 任务过难会 “ 激而 不发”任务过易则是“ , 无病 呻吟”都无 法使学 生产生疑问和强 , 烈 的探 究 欲望 。
教案中的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
教案中的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在教案中,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培养其动手实践和探索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这些活动。
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单一的理论讲解,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探索问题的答案。
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其次,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
通过亲自参与实践,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学习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时,通过进行实验,学生不仅能够看到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反应过程,更能亲自验证酸碱反应的性质和特点。
此外,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设计和组织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活动的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适应他们的能力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设置合适的活动内容和难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虽然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但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同样重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提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改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活动的整合和评价。
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不应该孤立存在,而是应该与课程中的其他内容相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教师可以将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适当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不足并改进。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探究式教学法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探究式教学法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从而为他们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成功奠定基础。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探究式教学法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强调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来理解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幼儿园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和应用。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探究式教学法是基于学习者兴趣的,它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它还要求构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对于幼儿来说,探究式教学法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兴趣、需求和表达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舒适和自由。
(2)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幼儿是感性的,情感体验通常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更自觉地学习。
(3)注重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一种有意思的问题,能够启发孩子的思维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科学知识。
(4)提供合适的资源:资源是孩子学习的关键,这些资源可以是真实的或虚拟的,如实验器材、图片、视频、动画等。
同时,这些资源应该是学说曲线和情感状态的,以便孩子更好地学习。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探究式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引导性:教师只是提供问题和资源,而不是直接跟孩子说答案。
孩子们将会主动探究和发现答案。
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但不是直接涉入他们的实验和讨论中。
(2)互动性:探究式教学法的学习过程具有互动性,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协作,共同探讨问题。
教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经验,为彼此提供帮助和鼓励。
(3)灵活性:探究式教学法的学习过程是开放式的,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问题和解决方案。
因此,教师需要适应这种开放性和灵活性,允许孩子们有自主性地探究问题。
(4)参与性:幼儿园的孩子们对于新奇的事物和知识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们通常会热情地参与探究式教学活动。
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的设计
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实验、观察、讨论,从中获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设计一份合理的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份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
一、活动主题: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二、目标:通过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如土壤、水分、阳光等。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离不开这些基本要素。
2. 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教师准备好盆和土壤,让学生在盆里种上植物种子,并加入适量的水分,然后将种子置于阳光充足的位置。
学生将观察种子在不同时间内的变化,比如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等,观察种子是否发芽、发芽的速度等。
3.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当种子发芽后,学生将继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比如幼苗植物长出叶子的形状、颜色,茎的高度和粗度等。
学生还可以在不同时间浇水,观察植物生长的速度和生长情况是否有变化。
4. 总结和讨论:在观察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四、活动工具准备:1. 植物种子2. 盆、土壤3. 水壶4. 实验记录表5. 放大镜6. 讨论小组五、活动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要素和生长过程,分组让学生种植种子。
2. 学生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记录发芽时间、发芽情况等。
3.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苗的高度、茎的粗细、叶子的形状等,并记录下来。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植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并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释。
六、活动评价:1. 学生的观察记录:学生有没有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关键的信息。
2. 学生的讨论情况:学生在讨论中有没有积极参与,并且能提出合理的解释和猜想。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探究方法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专利,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它同样充满了无限的魅力。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科学探究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就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探究方法。
一、观察与发现观察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在幼儿园,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其中的规律。
比如,在自然角,我们可以让孩子们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它们的成长变化。
在户外活动时,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天空、云彩、昆虫等,让他们描述所见所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植物生长观察:在班级里设立一个自然角,种植一些容易生长的植物,如绿豆、蒜苗等。
让孩子们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下叶子的形状、颜色、高度等。
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会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从而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
2.天空观察: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孩子们观察天空的颜色、云彩的形状,让他们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这样,孩子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还能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实验与操作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在幼儿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乐趣。
1.水果电池实验:准备一些水果,如柠檬、橙子等,以及一些金属片。
将金属片插入水果中,连接电路,让孩子们观察水果电池产生的电流。
这个实验既简单又有趣,能让孩子们了解电的来源。
2.彩虹糖实验:准备一些彩虹糖,将它们放入水中。
孩子们会看到彩虹糖在水中慢慢溶解,形成美丽的彩虹。
这个实验能让孩子们了解溶解的原理。
三、探索与发现在幼儿园,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1.隧道探险:在户外活动时,设置一些障碍物,如绳子、垫子等,让孩子们模仿探险家,穿越隧道。
在探险过程中,孩子们会体验到合作、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2.寻找宝藏:在操场上或教室里,藏一些宝藏,如玩具、糖果等。
让孩子们分组寻找宝藏,通过线索找到宝藏的位置。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教学方法
1. 实验探究法呀!就像让小朋友们变成小科学家,亲自去尝试和探索。
比如说,给孩子们一些不同的材料,像纸、塑料、木头之类的,让他们自己去试试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下去,这多有趣啊!
2. 观察法也是超棒的!那就像是给孩子们装上了敏锐的眼睛。
比如带他们去观察蚂蚁搬家,看小蚂蚁们是怎么齐心协力的,哇,孩子们肯定会超级好奇!
3. 提问引导法呀,这就像给孩子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呢!例如,给孩子们看一个会发光的玩具,然后问他们:“这是怎么发光的呀?”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寻找答案。
4. 游戏教学法呢,简直是让学习变得超级好玩的魔法!好比玩一个拼图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多有意思呀!
5. 小组合作法也很不错哟!就像建了一个个小团队。
像一起搭积木比赛,看哪个小组搭得又高又稳,这多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啊!
6. 情景模拟法呀,能把孩子们带到各种奇妙的场景里。
比如模拟一个小商店,让孩子们去当售货员和顾客,在情境中学习买卖东西,多好玩!
7. 故事讲述法呢,如同开启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世界。
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星星的故事,然后让他们去想象星星上会有什么,哎呀,多有吸引力啊!
8. 动手制作法呀,就是让孩子们的小手忙起来!比如一起做个小风车,看着自己做的风车转起来,孩子们肯定会超级开心的!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教学方法都各有特色和好处,能让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真正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是培养幼儿科学思维和探索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科学探究活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实施方法以及一些具体的活动案例。
一、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幼儿能够提高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并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科学探究活动也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幼儿需要进行实验和操作,通过亲自动手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同时,他们还需要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交流和共享,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能。
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方法1. 设计合适的实验问题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首先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实验问题。
实验问题应当与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提问“为什么太阳能照亮地球?”,引发幼儿对太阳、地球和光线的思考。
2. 提供探究材料和工具为了顺利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幼儿需要适当的材料和工具来进行实验。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放大镜、磁铁、酵母、小车等等,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和实验。
3. 引导幼儿提出假设在开始实验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一些关于实验结果的假设。
通过让幼儿提出假设,激发他们思考和猜测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实验的期待和兴趣。
例如,如果进行一个与水有关的实验,可以引导幼儿提出“薄片会漂浮还是沉入水中?”的假设。
4. 进行实验和观察在幼儿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实验和观察是重要的步骤。
幼儿可以根据提出的假设进行实验,并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经历,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5. 分享和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结束后,幼儿可以进行分享和总结。
他们可以将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与其他幼儿分享,让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帮助他们深化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幼儿教育中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
幼儿教育中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拥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有机会亲身参与科学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中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幼儿参与其中。
一、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中,幼儿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记录,帮助他们提高对细节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同时,幼儿还需要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在实验中,幼儿需要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例如混合物质、搅拌溶液等。
这些动作能够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的发展。
第三,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幼儿可以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为什么会出现某种现象、如何改变实验结果等。
这些问题会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科学实验探究活动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在实验中,幼儿有时需要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通过合作,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良好的社交能力。
二、有效引导幼儿参与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为了有效引导幼儿参与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应该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例如,通过“水果电池实验”让幼儿亲身探究水果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其次,教师需要适应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符合他们发展特点的实验活动。
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爱好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幼儿的特点进行活动设计。
例如,通过“沙堡实验”让幼儿探究不同比例的沙与水混合后的流动性。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和策略小学科学课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之一,而科学探究活动是小学科学课堂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与问题入手,探讨有效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
一、科学探究活动的现状与问题1. 知识点强调过多,探究活动不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缺乏探究活动。
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与知识点相关的实践操作和探究活动,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点,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2. 探究活动形式单一小学科学课中的探究活动往往是以实验形式出现,而缺少其他形式的探究,如观察、调查、讨论、创造等,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3. 学生参与度不高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爱玩和好奇心远高于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意积极参与。
但是在现实中,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学生缺乏对自己学习的掌控感和创造性,积极性不足。
4. 不重视思维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活动强化对学生的思维和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但是,在现实中,不少教师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导。
缺乏试错、认识的循序渐进和抽象概括的过程,对学生思维和方法的培养存在疏漏。
二、有效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策略1. 加强对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管理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针对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融入探究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把握探究学习的多样性,多元化探究活动形式除了实验的形式外,可以适当引入观察、调查、讨论、创造等多种探究活动形式。
可以将课堂上的一些常见现象或问题通过调查的方式进行探究,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学习过程中去。
3. 保证探究活动质量,经常反思教学过程教师需要明确探究的目的和任务,并确保探究活动的质量,保证科学探究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科学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强调的是思维过程与方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研活动:科学探究与实验体验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研活动:科学探究与实验体验1. 前言幼儿园科学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家长和老师们的重视。
科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研活动尤为重要,其中的科学探究与实验体验更是其核心内容。
2.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意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对周围的世界进行观察和探究,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科学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研活动的内容(1)科学探究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科学探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通过科学探究,幼儿可以学习如何观察、提问、实验和总结。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如观察花朵的生长过程、比较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等,让幼儿在探究中享受乐趣。
(2)实验体验实验体验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通过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幼儿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增强对科学的理解和兴趣。
可以让幼儿进行水的浸透实验、自然物体的测量实验等,让他们通过实验亲身感受科学知识的奥妙。
4.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研活动的实施(1)教师的角色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教研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材施教,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环境的营造幼儿园科学教育教研活动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室可以摆放一些与科学相关的实验器材和物品,如显微镜、磁铁、实验台等,为幼儿进行科学实验提供条件,同时还可以增加幼儿的科学知识。
5.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教研活动中的科学探究和实验体验非常重要。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科学探索活动
科学探索活动科学探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察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提出问题的方式,主动参与到科学的世界中,从而增强了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科学探索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科学探索活动的重要性科学探索活动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科学探索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
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科学原理,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技巧。
这种亲身参与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科学探索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并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解决。
这种锻炼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科学探索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细节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如何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首先,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水平的科学探索活动。
活动的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活动的难度也应该适当,既能够挑战学生的能力,又不能让他们感到过于困难。
其次,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
教师应该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提出问题和假设,并进行实验和观察。
另外,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索。
这些器材和材料应该与活动的内容相符,且易于使用和操作。
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所有需要的器材和材料都齐全,并安排好实验的步骤和流程。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互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家:实验探究科学教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家:实验探究科学教学活动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活动中,科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科学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幼儿园大班科学家实验探究活动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从科学教育的意义、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活动设计与实施以及个人观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1. 科学教育的意义让我们来看看科学教育对于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意义。
科学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园大班学生可以学习到许多有趣的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中,实验探究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做”来感受科学,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实验探究活动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3. 活动设计与实施在设计和实施幼儿园大班科学家实验探究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活动设计应该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并且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其中。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活动的引导者和观察者,及时给予孩子们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真正地学到知识。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大班科学家实验探究活动,我个人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益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孩子们可以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学到科学知识。
这种方式不仅让科学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
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大班科学家实验探究活动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到活动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性。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科学探究是一种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实践为基础,以发现和探索为目的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从科学探究的特点、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运用和科学探究对学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科学探究的特点科学探究是一种基于实践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科学探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究科学问题,发现新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结合生活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提出各种问题。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从而引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在学习生活常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如“为什么冬天喝热水能取暖?”,“为什么冰会融化?”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究来寻找答案。
2. 进行简单实验引发学生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有趣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实验进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来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学习光的反射时,教师可以利用凸透镜和一些小物体进行实验,让学生实地进行观察和探究,从而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3. 进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除了实验,实地考察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习植物生长规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者田野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从而真实地感受植物生长规律。
幼儿园科学实验课程探究活动幼儿园科学课程
探究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具体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等方面探讨幼儿园科学实验课程探究活动的相关内容。
一、实验课程的重要性1.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科学实验课程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操作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2.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实验课程需要幼儿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幼儿探究精神科学实验课程通过观察、提问、探究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二、设计原则1. 知识与兴趣相结合要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实验内容,确保实验内容有趣又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性,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 安全与简单实验课程要保证幼儿的安全,所选实验材料和仪器要简单易操作,避免复杂的实验步骤和危险的实验操作。
3. 多元体验实验课程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在实验中多方面感知和体验,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和思维。
三、具体实施方法1. 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认知特点,选择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易于操作和观察的实验内容,如观察水的沸腾、颜色的混合、物体的浮沉等。
2. 灵活运用教具利用有趣的教具和教材,如模型、图片、实物等,辅助幼儿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过程,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3. 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在实验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提问、预测等探究方式,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效果评估1. 观察幼儿行为变化在实验课程结束后,观察幼儿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兴趣表现,了解实验课程对幼儿认知能力和兴趣的影响。
2. 收集幼儿作品收集幼儿对实验内容的表述、绘画、模型制作等作品,评估幼儿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定期家长反馈定期与家长交流,了解实验课程对幼儿科学兴趣、学习动机的影响,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科学课程中,科学实验课程探究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既有助于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又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计划中的科学与探索活动
教学计划中的科学与探索活动教学计划中的科学与探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与探索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实验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科学与探索活动,并探讨这些活动在教学计划中的应用。
实证观察与实验实证观察与实验是科学与探索活动的基础内容。
通过实证观察,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事物的变化、现象的形成,并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他们的观察结果。
例如,在物理学中,可以通过小规模实验来研究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在生物学中,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或者动物的行为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科学探究与设计科学探究与设计是指学生通过探索和研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收集、分析数据,从而形成科学结论的过程。
通过这种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条件,学生可以自主地思考并解决问题,并通过实验结果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
科学项目与展示科学项目与展示是科学与探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选择感兴趣的科学课题,开展研究,并最终形成科学项目。
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关于环境问题的科学课题,进行调研和实验,最后通过展示的形式向其他同学和老师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
科学实践与应用科学实践与应用是将科学与探索活动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过程。
学生通过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物理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化学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化学原理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教学计划中的科学与探索活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证观察与实验、科学探究与设计、科学项目与展示以及科学实践与应用,学生能够获得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幼儿园中的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
幼儿园中的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幼儿园地位重要,作为孩子们进入学校教育体系的第一步,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地方,更是培养孩子们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重要场所。
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科学实验是体验科学的最佳途径之一。
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们充满好奇心,他们希望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究事物的原理和规律。
通过科学实验,孩子们能够亲身参与其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从而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科学实验还能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仔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推理和实验验证。
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思维敏捷和善于分析问题的人。
二、1. 探索物质特性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孩子们探索物质的特性。
比如,让孩子们观察水的几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以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可以用冰块触摸水,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变化的速度等。
这些实验能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物质的基本特性。
2. 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幼儿园中的实验也可以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理解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比如,可以通过种植一棵小树来观察和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通过观察沸水中水蒸气的现象来了解水的沸腾原理等。
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加深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能让他们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幼儿园中进行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通常是以小组或整个班级的形式进行。
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让他们互相学习和分享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这样的合作能力将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实施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的方法1. 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在幼儿园中,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不需要过于复杂的仪器和设备,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发展程度,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
王育勇 如何上好科学学科中的探究活动
浅谈科学学科中的探究活动教学济南市商河县韩庙乡明德小学王育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过去的自然课改成了科学课,教学内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探究活动成了主要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也成了学生能力培养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作为科学学科的根本,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充实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那么如何上好科学课的探究活动呢?我认为须从以下几点进行教学:一、导入新课重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兴趣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活动的不竭动力。
很多教师不讲究上课时的激趣导入,要么是直奔主题,要么是说一些听起来与上课内容相关的导语,直白无味,学生的兴趣和好奇没有被充分的调动起来,那么学生探究中也不会有很大的发现。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好导入激趣这一环节,通过小竞赛、游戏等活动,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二、鼓励学生质疑质疑就是能据某一现象提出相关的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整个探究过程就是学生发现、探究、总结,从而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首要本领。
激趣导入之后教师应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
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能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提问,但是由于害怕耽误太多的时间,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往往一带而过。
殊不知,学生肯问实际上是学生在努力的积极思考,寻求发现,教师要耐心听取,适当引导,这样才会使学生敢问、想问、会问。
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抓住事物的关键提问,对于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决不能否定学生的问题,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三、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合作交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用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表述自己认识的过程。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凭现象思考,拿证据说话,学会定向的观察与分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
作者:季晓玮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17期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一、问题凸现的过程;二、猜想、假设生成的过程;三、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四、结论提炼的过程;五、探究活动反思的过程。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过程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索的一种模拟活动或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简约复演”,因此,开展探究活动时不能机械套用科学探索的程序和技能。
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基本遵循着“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样一种程序。
如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使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作为科学老师,关注探究活动的过程,增强探究活动的“过程”意识很有必要。
一、问题凸现的过程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而展开,也因问题得出结论而结束。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状况,学生的智能水平,使新的学习内容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新内容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
向学生呈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本能地产生一种想知道“怎么回事”的冲动,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问题情境,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感受、发现问题,同时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如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航海家的发现》一课,教师创设“古人对大地的形状是如何猜想的?航海家究竟有什么发现?”这一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多而杂时,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理,使探究的问题集中在一个特定的问题,这样就会使问题逐步凸现,更加直观,更加真实。
二、猜想、假设生成的过程
猜想、假设是解决问题的侦察兵,猜想、假设无论被证实,还是被伪证,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就探究问题形成有根据的假设,并在假设的指导下进行探究,限于学生的智能水平,是不会取得理想效果的。
例: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做一杯饮料》,设计自己的饮料配方,其结果怎样,让学生进行预测,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内容,学生能作出有“根据”的预测的,但教师很少让学生说说“根据”。
对有些假设,教师可以作指导性提问,包括一系列可以预想到的,用来指导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师提问。
学生在教师指导性提问的帮助下,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生成的假设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假设,而不是科学性不强的臆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环境,以避免抑制学生的讨论,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众多的假设进行筛选。
三、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
在对探究的问题作出种种可能的假设中,推断出最为合理的一种假设,对这一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实验由教师设计,实验的步骤由教师一步步演示,学生按部就班,或是教师给的材料仅仅是教师预想中的实验材料,就整个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学生看是参与了,其实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心智活动很少。
如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冬季星空》,在学生进行冬季星座发生的变化验证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并充分利用提问指导学生观察,而且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区分什么是观察结果,什么是依据观察结果所作的推理,必要时可让学生重复观察。
课堂上学生表达看法时,教师可及时提问:这是你的推测,还是你的观察结果?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和推理。
四、结论提炼的过程
任何科学探究总是在一定的理论假设指导下的探究,科学理论则在探究过程中步步向真理逼近。
因此,从静态的观点看,没有结果便没有科学的进步。
结论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动脑思考作出一般性的概括、结论或是个人意义上的新结论、新发现。
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间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发现彼此间的差异,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彼此间的不一致。
还可以安排群体间的研讨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其中的规律吗?学生向全班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概括或结论,也便于相互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适当提问能够让学生自辨正误,更有利于对探究结果的提炼。
在对结论提炼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又将会成为下一次探究活动的起点。
五、探究活动反思的过程
探究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教师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教师为学生创造智力活动和交往的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有利于这种探索
的学习目标和认知策略。
对整个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学生间应相互交流,对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解释进行描述,总结得失,为他人提供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归纳结论的策略和方法。
作为教师,对探究活动的反思是教师的角色观念问题。
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应使学生成功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免他们遭受太大的挫折或失败。
另一方面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时应尽量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可能的活动程序,也就是以教师的提问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
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寻求问题情境的意义的过程,这种过程朝向一定的目的即问题解决,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探究活动。
【参考文献】
[1]施良方. 学习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新造. 浅谈自然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