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工程地质勘查作业

合集下载

地大20新上《工程地质与勘查》在线作业二_180

地大20新上《工程地质与勘查》在线作业二_180

(单选题)1: 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该矿物可定名为()。

A: 石膏
B: 食盐
C: 方解石
D: 白云石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斜坡的破坏方式有滑坡和下列何项()。

A: 流动
B: 松动
C: 流砂
D: 崩塌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下列哪项可用来表征岩石的抗冻性()。

A: 渗透系数
B: 吸水率
C: 软化系数
D: 强度损失率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下列哪项为地层单位()。

A: 宙
B: 界
C: 纪
D: 世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流纹状构造反映了岩浆岩的哪种形成环境()。

A: 喷成相
B: 浅成相
C: 深成相
D: 河湖相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地下洞室围岩分类中,对岩体结构进行分类的方法是()。

A: 岩体质量指标法
B: 岩石质量指标法
C: 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法
D: Baiton分类法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7: 风化作用在岩石中形成的结构面()。

整理工程资料的步骤(资料员必看

整理工程资料的步骤(资料员必看

整理工程资料的步骤(资料员必看)1、开工前(具备开工条件的资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报审表、审批表),开工报告(开工报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报审),质量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收集报审),特殊工种上岗证(收集报审),测量放线(报审),2、基础施工阶段:钢筋进场取样、送样(图纸上规定的各种规格钢筋),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方案、技术交底,地基验槽记录、隐蔽、检验批报验),垫层(隐蔽、混凝土施工检验批、放线记录、放线技术复核),基础(钢筋原材料、检测报告报审,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钢筋隐蔽、钢筋、模板检验批、放线记录、技术复核,混凝土隐蔽、混凝土施工检验批,标养、同条件和拆模试块),基础砖墙(方案、技术交底,提前做砂浆配合比,隐蔽、检验批,砂浆试块),模板拆除(拆模试块报告报审,隐蔽、检验批),土方回填(方案、技术交底,隐蔽、检验批,土方密实度试验)。

3、主体施工阶段:一层结构(方案、技术交底基础中已包含,钢筋原材料、检测报告报审,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取样、送样,钢筋隐蔽、钢筋、模板检验批、模板技术复核)。

二—四层(同上)。

4、装饰装修阶段:地砖、吊顶材料、门窗、涂料等装饰应提前进行复试,待检测报告出来报监理审查通过后方可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隐蔽、检验批)。

5、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卷材等主要材料应提前复试,待复试报告出来报监理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屋面施工阶段(方案、技术交底,隐蔽、检验批)。

6、质保资料的收集:材料进场应要求供应商提供齐全的质保资料,钢筋进场资料(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证明书),水泥(生产许可证,水泥合格证,3天、28天出厂检验报告,备案证,交易凭证现场材料使用验收证明单),砖(生产许可证、砖合格证,备案证明、出厂检验报告,交易凭证,现场材料使用验收证明单),黄沙(生产许可证,质量证明书,交易凭证现场材料使用验收证明单),石子(生产许可证,质量证明书,交易凭证现场材料使用验收证明单),门窗(生产许可证、质量证明书、四性试验报告,交易凭证现场材料使用验收证明单),防水材料(生产许可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测报告),焊材(质量证明书),玻璃(玻璃质量证明书),饰面材料(质量证明书),材料进场后设计、规范要求须进行复试的材料应及时进行复试检测,其资料要与进场的材料相符并应与设计要求相符。

工程地质勘查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勘查复习重点

1.岩土工程: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

2.岩土工程问题:是指据岩土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可由岩土工程条件具体表征)互相矛盾、互相表征而引起的,对建筑物自身的顺利施工和安全运营或对周边地质环境也许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

3.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测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讲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规定标会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它勘查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4.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场地或建筑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的空间分布以及各界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

5.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的研究。

6.现场检查:在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7.现场监测:在工程勘查施工以及运营期间,对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岩土体性状和地下水等进行监测,其目的是为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营,全包安全。

8.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在变形允许和维系稳定的前提下,单位面积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9.钻孔柱状图:是钻孔观测与编录的图形化,它是钻探工作最重要的成果资料。

10.岩土参数标准值:是岩土工程设计时所采用的基本代表值,是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估值。

11.岩土参数设计值:母体平均值μ可靠性估值fk(即标准值)按下式求得P(μ<fk)=α,α为风险率,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小概率,复合上式的是单侧置信下限。

当采用此下限值作为设计值时,意味着参数母体平均值可以推断为一个大约率大于设计值,而仅有一个小的风险率也许会小于此值12.反分析:通过工程实体实验或施工监测岩土体实际表现性状所取得的数据,反求某些岩土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验证设计计算、查验工程效果以及分析事故的技术因素。

工程地质勘查时间安排方案

工程地质勘查时间安排方案

工程地质勘查时间安排方案一、前言工程地质勘查是在工程设计前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勘查结果提供给工程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依据。

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勘察队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合理安排勘查时间,确保勘查的全面、准确性。

本文将具体介绍工程地质勘查时间安排方案,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二、勘查范围和目标1. 勘查范围:本次工程地质勘查范围包含工程设计和施工区域内的地质环境,包括地质构造、地貌地层、地下水情况、地震地质条件等。

2. 勘查目标:通过地质勘查,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精确的地质资料和依据,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和经济。

三、时间安排方案1. 准备阶段(1周)1.1 制定勘查计划:勘查队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勘查范围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勘查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

1.2 准备勘查设备和材料:对勘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准备必需的勘查工具、材料和相关文献资料。

1.3 安排勘查人员:确定勘查队伍的人员组成,分工明确,确保每位成员都了解自己的任务内容和工作安排。

2. 实地勘查阶段(2周)2.1 第一次实地踏勘:勘查队首先进行第一次实地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地层情况,初步掌握工程区域的地质特征。

2.2 野外工作:勘查队进行详细的野外工作,包括野外调查、测量、取样等,全面了解地下水情况、地表情况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

2.3 完成勘查数据记录:在野外工作结束后,勘查队对所有采集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整理,准备进入数据分析和研究阶段。

3. 数据分析和研究阶段(3周)3.1 地质资料整理和分析:勘查队对采集的地质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地质剖面、地质统计资料等,确定地质构造情况、地层厚度和岩性分布等详细信息。

3.2 地质勘查报告编制:根据分析结果,勘查队编制详细的地质勘查报告,包括地质情况分析、地质灾害评价、地下水资源评价等内容。

3.3 报告审核和修改:报告编制完成后,进行内部审核和修改,保证报告内容准确、完整,符合勘查要求。

工程地质勘查知识点整理

工程地质勘查知识点整理

工程地质勘察笔记《工程地质勘察》,张倬元重点章节(红色)绪论一掌握勘察的等级确定的依据及方法第一章工程地质测绘一掌握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比例尺和精度第二章工程地质勘查中的勘探工作一工程地质钻探特点以及其查明的主要问题二掌握采取土样要求和方法第三章工程地质勘查中的野外试验工作第四章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长期观测工作第五章天然建筑材料的普查勘探工作第六章工程地质勘查的室内工作第七章城市及工业民用建筑的工程地质勘查第八章道路建筑工程地质勘查道路线路选择工程地质论证、桥基选择工程地质论证第九章桥梁建筑工程地质勘查桥基选择工程地质论证第十章隧道及其他地下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第十一章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勘查第十二章海港及岸外工程的工程地质勘查第0章绪论一工程地质勘察的学科性质二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与任务1 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2 任务: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地质资料和依据,解决有关的地质问题,以便使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适应,既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安全、经济合理、运行正常、使用方便,又尽可能避免因工程的兴建而恶化地质环境,引起地质灾害,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目的。

三掌握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的基本概念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要素。

2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和岩土体稳定性问题等。

四掌握勘察的等级确定的依据及方法五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勘察阶段的划分及依据、各勘察阶段的主要任务六掌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方法(由研究对象决定)及相互关系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要采用工程地质学所有的研究方法:地质学方法、试验方法、工程地质类比法、模型实验法、概率统计法和理论计算法。

矿区水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作业指导手册

矿区水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作业指导手册

矿区水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作业指导手册目录第一章矿区水文、工程地质勘查设计编制 (146)第二章区域和矿区水文地质测绘 (147)第三章矿区工程地质测绘 (149)第四章矿区环境地质调查 (150)第五章矿区水文、工程地质钻探 (152)第七章矿区坑道和竖井工程地质编录和水文地质工作 (157)第九章矿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 (159)第十章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 (160)第一章矿区水文、工程地质勘查设计编制第一节要求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

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第二节勘探工作基本任务1.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

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估,提出供水水源的方向。

2.查明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结构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结钩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建议。

第三节设计前准备工作1.收集与勘探区相关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和遥感资料,了解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基本情况。

2.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富水空间特征,将充水矿床初步定为孔隙充水矿床、裂隙充水矿床和岩溶充水矿床等三种类型中的一类。

如果是岩溶充水矿床,又可分为以溶蚀裂隙为主,以溶洞为主和以暗河为主等三个亚类。

3.根据主要矿体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地表水与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程度,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的富水性、导水性等,将各类充水矿床勘探的复杂程度初步划分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和复杂三型。

第四节设计内容根据矿区勘探程度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参照GB12719—1991规范中4.2勘探程度要求、4.3勘探工程布置原则及工程量、4.4勘探技术要求等确定矿区勘探的设计内容。

地质勘查主要技术环节作业细则

地质勘查主要技术环节作业细则

地质勘查主要技术环节作业细则地质勘查是指对地球表层及其下部岩石地质构造、成矿规律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的科学方法。

地质勘查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资料调查与分析、地质实验室分析、野外地质勘探、化探与物探、地面勘探、井工作业和岩芯分析等。

下面将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一、资料调查与分析资料调查与分析是地质勘查的起点,通过收集、整理、筛选和分析各种地质资料,了解勘查区域的地质背景、岩性构造、矿产分布等信息,为后续的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

二、地质实验室分析地质实验室分析主要包括对岩矿样品进行理化性质测试、岩石薄片鉴定、矿物分析等实验室工作。

通过实验室分析,可以获得岩石的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矿物组合等信息,为后续的勘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野外地质勘探野外地质勘探是地质勘查工作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主要包括野外观察、野外测量、野外采样等工作。

通过野外勘探,可以直接观察、记录和采集地质现象和样品,获取勘查区域的地质信息,为后续的勘查工作提供直接依据。

四、化探与物探化学探矿和物理探矿是地质勘查中重要的技术手段。

化探主要通过对地表水、土壤、植物等进行采样和分析,探测潜在矿产的存在与分布;物探主要通过地震、电磁、重力、磁力等方法,探测地下的岩石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

五、地面勘探地面勘探主要指针对地下矿体进行详细调查和勘探,包括井工作业、巷道探矿、探槽等工作。

通过地面勘探,可以获取地下矿体的三维分布、形态、矿质参数等信息,为后续的勘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六、井工作业井工作业是地质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钻探、工艺井和生产井等工作。

通过井工作业,可以获取地下的岩石结构、矿体分布、矿化程度等信息,为后续的勘查工作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数据。

七、岩芯分析岩芯分析是指对通过钻探等方式获得的岩石样本进行切割、制备薄片和分析等工作。

通过岩芯分析,可以获取岩石的构造、岩性、成矿物质等信息,为矿床成因和资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地勘工程是指对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进行勘察、调查和评估的工作,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前期的规划和设计。

为了确保地勘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地勘工程人员一个清晰的工作指导,使其能够准确地进行地勘工程的各项任务。

同时,通过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规范要求,确保地勘工程的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地勘工程的调查、勘察和评估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调查、地质勘察、水文测量、地形测量等。

四、作业流程1. 任务准备阶段1.1 确定任务目标和范围,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

1.2 组织编制调查计划和设计方案,包括勘察方法、测量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排。

1.3 准备必要的工作材料和设备,如测量仪器、采样工具等。

2. 野外作业阶段2.1 按照调查计划和设计方案,组织工作人员进入野外进行勘察和测量工作。

2.2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和方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 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3.1 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制作相应的图表、报告和评估结果。

3.3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4. 报告编制和提交阶段4.1 根据任务要求,编制地勘工程报告,包括调查、勘察和评估结果等。

4.2 报告内容应准确、清晰,结构合理,符合规范要求。

4.3 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者委托方,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反馈。

五、作业要求1.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测量设备和处理数据。

3. 野外作业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数据处理和分析应准确、科学,采用合理的方法和工具。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地质背景该地区位于山脉腹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页岩组成。

地表地貌以起伏的山地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震活动频繁,属于高地震烈度区。

三、勘察范围和方法本次勘察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500米范围内。

采用的勘察方法包括现场地质调查、岩石和土壤取样、地下水勘查、地球物理勘测等。

通过对勘察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获取了大量的地质数据。

四、地质情况1.岩石特征勘察区域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岩性坚硬,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地下存在一些断层和节理,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注意。

2.土壤情况勘察区域的土壤主要分为黏土、砂土和砾石土。

黏土含水量较高,容易发生液化现象;砂土排水性较好,适宜作为基础填料;砾石土孔隙率大,透水性好。

3.地下水情况勘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水量充足。

地下水受地层裂隙和断层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利用和控制。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和地震活动情况,对勘察区域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地质灾害风险,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工程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以下工程建议:1.地震设计要求: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重要性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地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和土壤工程性质,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地质灾害防治: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边坡、设置防护网等,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表明,勘察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地勘工程是指对地下资源进行勘探和开发的工程活动,包括地质勘探、地质灾害评估、地下水资源评价等。

地勘工程的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地勘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而编制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

二、标准格式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如下:1. 封面- 指导书名称: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编制单位名称和标识- 编制日期- 项目名称和编号2. 目录- 列出指导书的主要章节和小节,包括页码。

3. 编制说明- 说明指导书的编制目的、依据和适用范围。

- 列出参与编制的人员和单位。

4. 引言- 对地勘工程的背景和目标进行简要介绍。

- 引导读者了解指导书的结构和内容。

5. 作业概述- 对地勘工程的任务、范围和目标进行详细描述。

- 说明作业的时间计划和工作流程。

6. 作业条件- 描述地勘工程的工作环境、地质条件和气候要素。

- 列出可能影响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

7. 作业方法- 详细介绍地勘工程的作业方法和技术。

- 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工具。

8. 数据采集与处理- 说明地勘工程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流程。

- 描述数据处理的步骤和方法。

9. 质量控制- 介绍地勘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 强调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10. 安全管理- 提供地勘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注意事项。

- 强调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的重要性。

11. 报告和记录- 说明地勘工程的报告和记录要求。

- 列出必须提交的文件和报告。

12. 附录- 包括与地勘工程相关的参考资料、图表和数据。

13. 术语和缩略语- 列出地勘工程中常用的术语和缩略语的解释。

三、内容要求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具备以下要求:1. 明确目标和任务:指导书应明确地勘工程的目标和任务,确保作业的方向和目的一致。

2. 详细描述作业流程:指导书应详细描述地勘工程的作业流程,包括时间计划、工作步骤和所需资源。

3. 提供作业条件和要求:指导书应提供地勘工程的作业条件和要求,包括工作环境、地质条件和气候要素,以及可能的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

(2021年整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2021年整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完整)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完整)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的全部内容。

(完整)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规范是固体矿产(金属、非金属、煤下同)矿区(或井田、矿段下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工作的基本准则,规定了勘探类型、勘探程度、工程量、勘探技术要求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评价和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1。

2 本规范适用于固体矿产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是制订勘探设计、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报告编写、审查批准的依据.2 引用标准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3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J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3 总则3。

1 勘探工作的基本任务3.1。

1 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

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3。

1。

2 查明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露天采矿场岩体质量和边坡的稳定性,或井巷围岩的岩体质量和稳固性,预测可能发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

3 评述矿区的地质环境质量,预测矿床开发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3.2 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应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阶段相适应,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阶段.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勘查阶段可简化或合并.但提供矿山建设设计作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均应达到勘探阶段的要求。

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方案模板

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方案模板

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方案模板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X工程地质调查项目地点:XXX地区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XXX地区,是一个XXX规模的工程项目。

由于地质情况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工作。

二、工作目标1. 了解项目区域地质构造及地质地貌情况;2. 掌握项目区域的岩石、土壤、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3. 分析项目区域地质环境对工程施工的影响;4. 提出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地质问题;5. 提出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风险及防治措施。

三、工作内容1. 野外地质调查(1)地质地貌调查:采用地面实地调查和航空遥感技术,了解项目区域的地貌特征,包括地形、地貌、地貌演化过程等;(2)地球物理勘查:通过重磁、电阻率、地震等勘探手段,探测地下的地质情况,为实地调查提供依据;(3)岩土地质调查:进行岩土样品采集和岩土工程勘察,获取项目区域的岩土地质情况;(4)水文地质调查:调查项目区域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情况,包括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水文地质勘探等。

2. 室内资料整理和分析(1)对野外调查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处理;(2)分析地质构造、岩土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绘制地质图、地形图、岩土剖面图等;(3)评价工程地质环境对工程施工的影响,提出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质问题。

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1)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评估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风险;(2)提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四、工作方法1.野外调查工作采用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航空遥感、遥感卫星影像等手段获取地质地貌信息;2.岩土地质调查采用现场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岩土样品进行室内分析;3.水文地质调查采用地下水位监测、水文地质勘探等手段获取地下水信息。

五、工作保障1. 人员配备:组建由地质学、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和水文地质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工程地质调查小组;2. 资料和技术支持:准备所需的工程地质调查仪器设备及相关资料,并与相关地质科研单位合作,获取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3. 安全保障:严格遵守地质勘察和施工安全规范,确保工程地质调查工作的安全进行。

(整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作业程序及地质选线

(整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作业程序及地质选线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作业程序及地质选线一、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的作业程序一般按勘察准备、地质调绘、勘探、测试、原始资料整理及图件编制五个作业程序进行。

(一)勘察准备:包括以下内容1接受生产任务,学习和掌握任务书的各项要求2搜集研究既有地质资料及有关规范、细则;进行遥感资料判释3拟定勘察大纲,制定统一技术要求4人员、机具、材料的配备(二)地质调绘1、现场踏勘,概略了解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交通人文等情况2、现场实测地层剖面,统一认识,确定标志层,为分组填图打下基础3、地质调绘1)调查、测绘的方法一般应在遥感图象判释的基础上,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由宏观到微观,微观推广至宏观的调查方法,沿导线、中线左右蛇行穿越;做好地质观测点的选择:包括地貌、构造、地层、地下水点、不良地质等做成观测点卡片;观测路线的记录。

地质观测路线记录是野外地质现象的综合反映,是整理成果资料的主要依据,应按里程顺序将看到的一切地质现象记录下来,每天调查终了,或一个地质地貌单元调查结束,应作总结性的记录描述2)外业填图掌握地质的布置密度(包括地质观测点、勘探点、原位测试点等,按地形地质的复杂程度,所填地质图比例尺的大小,测绘的目的及要求确定,总的原则是对铁路工程有较大影响的地质现象和地质界线都要有地质点为依据。

一般地,比例尺≥1/2000,地质点间距不大于10cm,比例尺<1/2000,地质点间距不大于5cm;工点纵横断面上的地质点间距10~20cm,结构面产状间距200~300m)。

填图方法及精度要求:填图方法一般根据地形地物用目测法进行,或以导线、中线为控制,用罗盘仪交会法进行,以及采用小型GPS,重要的地质点线用经纬仪及GPS实测;观测点位精度在地形图上点绘的误差为±2mm,高程误差不超过1/2等高距等;观测路线宜垂岩层走向、构造线、地貌变化显著,沿河谷、地下水露头多的地方;测绘点宜布置在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不整合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井、泉、岩溶水点,各种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处等。

(整理)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整理)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绪论一、地质测量与工程地质测绘实习的意义作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理论基础和从事野外地质工作技能的素质。

只有具备上述条件,才能更好地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的专业课程,并在今后从事勘查技术与工程的工作中能正确使用勘查技术,合理布置勘查工程,取得最佳的勘查效果。

因此,按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要求,在该专业二年级开展地质测量与工程地质测绘实践教学,对于深化已学过的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课程内容,进行野外地质调查能力的培养,为新学年各门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都是十分必要的。

这也是地学类专业学生培养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通过野外教学实习,可以培养同学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对艰苦生活、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激发同学们从事地质工作的热情。

二、实习内容1.地质测量地质测量工作是地质调查、开展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中的基本方法。

属于基础地质工作。

其方法是通过对地表出露的地质现象观察和标测方式,确定测区内各类岩石、土的岩性,成份,成因、地层单位,时代与层序;查明区内地质构造类型与分布规律,研究地质演化规律,并给予地质环境和矿产资源评价,调查区内地形地貌形态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将各项地质要素用不同的花纹、线条、符号和颜色表示在地形图上。

地质测量工作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工区已有地质资料,在分析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拟定踏勘计划。

第二阶段:开展野外地质踏勘,在工区内通过选定的若干条有代表性的踏勘路线,了解区内地质、地形特征,统一思想认识,统一地质术语,统一岩石定名和地层划分标准,统一工作方法,选定详细工作的实测地质剖面。

第三阶段:实测地质剖面测量,通过实地测量地形剖面,标定出剖面上各类岩石的岩性、位置、产状、层序、接触关系、厚度及含矿性质;确定地质构造性质和地貌特征。

在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和综合柱图的基础上,建立本区的层序系统和确定地质填图单位。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地勘工程是指为了获取地下地质信息、地下水文信息以及地下资源信息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地勘工程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勘察数据,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地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勘工程的作业指导,包括前期准备、工程施工、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前期准备1. 项目立项:确定地勘工程的目标、范围、工作内容和时间计划,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2. 资料调查:收集相关地质地貌图、地下水文资料、历史地质灾害资料等,对工程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3. 地质勘察设计: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地质勘察方案,明确勘察方法、勘察点位、勘察深度等。

三、工程施工1. 勘察点位布设:根据地质勘察设计要求,在工程区域内合理布设勘察点位,保证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钻探工作:采用钻探设备进行钻孔勘探,获取地下地质信息。

钻探过程中,应注意钻孔位置、孔深、钻探方法、钻孔直径等参数的记录。

3. 取样工作:在钻孔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取样工作,包括岩土样品、水样等。

取样时应注意取样位置、取样深度、取样方法等的记录。

4. 岩土工程测试: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岩土工程测试,包括土壤密度、含水率、抗压强度等测试。

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测试位置、测试方法、测试结果等的记录。

四、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对勘察过程中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勘察点位坐标、钻孔数据、取样数据、测试数据等。

整理后的数据应进行编号和归档,便于后续使用。

2. 数据分析: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地下地质信息、地下水文信息以及地下资源信息。

分析结果应进行图表展示,便于工程设计和决策。

3. 报告撰写:根据项目要求,编写地质勘察报告,包括项目背景、勘察方法、勘察结果、分析结论等内容。

报告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

五、质量控制1. 现场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作业,确保钻孔、取样、测试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质勘查工作细则

地质勘查工作细则

前言为了提高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加强地质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实施,特编制《地质勘查工作细则》,作为工作中的技术要求,各班组务必组织认真学习,并在工作中遵照执行.本工作细则如与国家和上级办法的技术规定有矛盾之处及未列入本工作细则的技术工作方法与要求,一律以上级规定为准.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工作细则一、总则(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是根据工作中取得的各项原始地质编录、矿物、岩石鉴定研究成果、岩矿化验、物理性质测定和加工技术试验、抽水试验、动态观测、水质分析及物化探资料等,而进行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通过这一工作,编出各种必要的图表,用以研究、了解区域地质矿产生成分布规律,了解矿床产状、规模、生成地质条件、矿石类型、工业品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开采利用经济条件,以评价矿床并指导勘查工作;根据这些资料和研究的成果,编制地质报告。

(二)资料综合整理是野外地质工作的继续,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综合整理,才能把野外获得的丰富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保证对工作区的地质、矿床情况及其特征的认识逐步深入,不断提高,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根据新情况和新认识修改原有的工作设计和施工部署,达到获取最佳的地质成果,及时提交地质报告的目的。

(三)资料综合整理工作应在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的领导下,根据分工(分组)规定由有关地质、水文、物探人员负责进行,重要的综合图件,如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储量计算图等须有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亲自参与编制,或经过他们的检查,以确保工作质量。

(四)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的原始资料,必须按规定经过三级检查,确认合格,方能开始整理;在整理前,要编制统一图例。

(五)资料综合整理是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及时地、不间断地进行。

二、基本要求(一)编制图件时,应事先考虑图的布置、方向、图幅大小、包含内容。

图的方向:平面图的上方为北方,剖面图的右侧为北或东。

工程地质勘查实训报告(精选7篇)

工程地质勘查实训报告(精选7篇)

工程地质勘查实训报告(精选7篇)工程地质勘查实训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工程地质勘查实训报告(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程地质勘查实训报告1一.实习概述1.实习任务依据:激发波在不同地层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划分地层和岩层;2.实习内容:单边排列激发的平面波速实验法;孔中波速测试,地面波速测试,陆地声纳法探测基岩深度;根据触探试验划分地层和基岩面;认识多功能钻机的操作过程,岩心编录;望峰岗煤矿现场参观认识煤矿建设及生产过程。

3.实习老师:王兴阵..蔡劲松..4.实习地点:资环系办公楼东南角及望峰岗煤矿5.实习安排:11月15日:钻机操作认识实习,岩心编录及保存11月16日:平面波速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11月17日:望峰岗煤矿实习11月18日:静力触探试验及电法测井及三维电测深11月19日:王兴阵老师介绍实习报告的具体写法6.实习要求:(1)实习中主动动手去做,去思考并遵守纪律(2)文字简练,图表清晰,结论正确,建议合理。

二.XY—1型多功能钻机主要设备:钻机钻进深度100米;泵量95L\min;平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75mm;钻机质量620Kg;最大起重量10KN;最大泵压1.2Mpa;柴油机功率12马力;压力表0-2.5Mpa;柴油机型号ZS1105;标定功率12.1Kw;标定转速2200r\min;净质量160Kg地下部分主要由钻杆和钻头组成,钻头有五颗钻齿,合金刚成分。

当碰到强度大的基岩时,用钢砂管取岩心。

麻花钻用来取土心。

垫叉起支撑钻杆重量的作用。

自由钳用来换钻尜和钻头。

我们首先到达系楼的东南角。

在钻机开启前,工程师师傅向我们介绍了钻机的结构,钻机主要由柴油机,传动装置,钻掘装置组成。

钻进装置由水压机,油压机,钻头,钻杆组成,钻头的较较钻杆粗,直径约10厘米,钻头钻进材料为合金钢,主要是在较软的土.页岩泥岩等较软的岩石或土中钻进,用于中小型钻机的配置。

工程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工程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工程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工程地质勘探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勘探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地质勘查安全生产标准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工程地质勘探单位从事各类型地质勘探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三条工程地质勘探单位应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条工程地质勘探作业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地质灾害、爆破作业、电气设备、高处作业、物料搬运等,作为勘探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切实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五条工程地质勘探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全体勘探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安全总则第六条工程地质勘探单位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工作职责。

第七条工程地质勘探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负责全面协调和组织安全生产工作。

第八条勘探现场应设有安全岗位,负责监督和指导勘探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第九条工程地质勘探单位应保证勘探作业现场的安全出口通道畅通,并设置合适的疏散路线和应急救援设施。

第十条工程地质勘探单位应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及时更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三章危险因素控制第十一条工程地质勘探作业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应得到有效控制,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灾害控制:对于勘探作业地区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要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勘探人员的安全。

(二)爆破作业安全:在进行爆破作业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防护,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爆破措施,保证周围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电气设备操作: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

地勘工程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地勘工程是指通过对地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获取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构造特征,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地勘工程的作业指导。

一、前期准备工作1.1 确定调查区域: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确定调查区域的范围和边界。

1.2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包括地图、地质图、遥感影像等。

1.3 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区域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包括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和调查技术等。

二、地下地质调查2.1 地质勘探方法:根据调查区域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钻探、露天勘探和地质测量等。

2.2 地质勘探内容:进行地质勘探,包括地层描述、岩性鉴定、构造分析等,获取地下地质信息。

2.3 地质勘探技术:使用各种地质勘探仪器和设备,如钻机、测深仪等,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三、地球物理勘探3.1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根据调查区域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测量、地磁测量和电磁测量等。

3.2 地球物理勘探内容: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包括测量地下重力、磁场和电阻率等参数,获取地下物质分布情况。

3.3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使用各种地球物理勘探仪器和设备,如重力仪、磁力计和电阻率仪等,提高勘探效果和数据准确性。

四、地球化学勘探4.1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根据调查区域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包括岩石、土壤和水样的采集和分析等。

4.2 地球化学勘探内容:进行地球化学勘探,包括采集样品、分析样品中的元素和化学组成等,获取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

4.3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使用各种地球化学勘探仪器和设备,如岩石采样器、光谱仪和质谱仪等,提高勘探精度和数据可靠性。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5.1 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

5.2 数据处理:使用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绘制地质剖面图和地球物理图像等。

工程勘察的施工工序(3篇)

工程勘察的施工工序(3篇)

第1篇一、前期准备1. 现场勘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工程地质、水文、环境等基本情况。

2. 编制勘察方案: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案,包括勘察范围、勘察内容、勘察方法等。

3. 组织施工队伍:根据勘察方案,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施工队伍。

4. 购置设备:根据勘察方案,购置必要的勘察设备,如钻探设备、取样设备、测试设备等。

5. 获得相关许可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勘察许可证等相关手续。

二、勘察施工1. 钻探:按照勘察方案,进行钻孔作业,以获取地下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2. 取样:在钻探过程中,采集岩土样品,用于实验室分析。

3. 测试:对采集的岩土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获取相关数据。

4. 观测:对施工现场进行观测,包括地质现象、水位、气象等。

5. 数据记录:对勘察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质量控制:在勘察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勘察成果的准确性。

三、室内试验与分析1. 样品制备:对采集的岩土样品进行制备,包括粉碎、筛分等。

2. 实验室测试:按照相关标准,对制备好的样品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得出勘察成果。

4. 编制勘察报告:根据勘察成果,编制勘察报告,包括勘察范围、勘察方法、勘察结果等。

四、成果验收1. 成果审核:对勘察报告进行审核,确保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成果验收:组织相关专家对勘察成果进行验收,确保勘察成果符合要求。

3. 成果应用:将勘察成果应用于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五、后期服务1. 技术咨询: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咨询,解答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2. 质量监督:对勘察成果的应用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勘察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持续改进:根据项目进展和实际情况,对勘察成果进行持续改进。

总之,工程勘察的施工工序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银20111003347 0421121,对滑坡,岩溶,泥石流要从哪些内容,哪些方面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一)(1)查明滑坡的现状,包括:滑坡周界范围、地层结构、主滑方向;平面上的分块、分条,纵剖面上的分级;滑动带的部位、倾角、可能形状;滑带岩土特性等滑坡的诸形态要素。

(2)查明引起滑动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分析滑坡的现状和滑坡历史的基础上,找出引起滑坡的主导因素;判断是首次滑动的新生滑坡还是再次滑动的古老滑坡的复活。

(3)获得合理的计算参数。

通过勘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反算和经验比拟等综合分析,获得各区段(牵引段、主滑段和抗滑段)合理的抗剪强度指标。

(4)综合测绘调查、工程地质比拟、勘探及室内外测试结果,对滑坡当前和工程使用期内的稳定性作出合理评价。

(5) 提出整治滑坡的工程措施或整治方案。

对规模较大的滑坡以及滑坡群,宜加以避让;防治滑坡宜采用排水(地面水和地下水)、减载、支挡、防止冲刷和切割坡脚、改善滑带岩土性质等综合性措施,且注意每种措施的多功能效果,并以控制和消除引起滑动的主导因素为主,辅以消除次要因素的其他措施。

(6)提出是否要进行监测和监测方案。

(二)工程地质测绘(1)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一般包括滑坡后壁外一定距离,滑坡体两侧自然沟谷和滑坡舌前缘一定距离或江、河、湖水边;测绘比例尺1∶500~1∶2000,可根据滑坡规模选用;用于整治设计的测绘比例尺为1∶200或1∶500。

(2)注意查明滑坡的发生与地层结构、岩性、断裂构造(岩体滑坡尤为重要)、地貌及其演变、水文地质条件、地震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关系,找出引起滑坡复活的主导因素。

(3)测绘、调查滑坡体上各种裂缝的分布,发生的先后顺序、切割关系;分清裂缝的力学属性,作为滑坡体平面上的分块或纵剖面分段的依据。

(4)通过裂缝的调查、测绘,藉以分析判断滑动面的深度和倾角大小,并指导勘探工作。

滑坡体上裂缝纵横,往往是滑动面埋藏不深的反映;裂缝单一或仅见边界裂缝,则滑动面埋深可能较大;如果基础埋深不大的挡土墙开裂,则滑动面往往不会很深;如果斜坡已有明显位移,而挡土墙等依然完好,则滑动面埋深较大;滑坡壁上的平缓擦痕的倾角,与该处滑动面倾角接近一致。

(5)对岩体滑坡应注意缓倾角的层理面、层间错动面、不整合面、断层面、节理面和片理面等的调查,若这些结构面的倾向与坡向一致,且其倾角小于斜坡前缘临空面倾角,则很可能发展成为滑动面。

对土体滑坡,则首先应注意土层与岩层的接触面,其次应注意土体内部岩性差异界面。

(6)应注意测绘调查滑动体上或其邻近的建筑物(包括支挡和排水构筑物)的裂缝,但应注意区分滑坡引起裂缝与施工裂缝、不均匀沉降裂缝、自重与非自重黄土湿陷裂缝、膨胀土裂缝、温度裂缝和冻胀裂缝的差异,避免误判。

(7)调查、测绘地下水特征,泉水出露地点及流量,地表水自然排泄沟渠的分布和断面,湿地的分布和变迁情况等。

(8)围绕判断是首次滑动的新生滑坡还是再次滑动的古老滑坡进行调查。

(9)当地整治滑坡的经验。

(三)勘探工作要点(1)勘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滑坡体的地质结构、滑动面的位置、展布形状、数目和滑带岩土性质,查明地下水情况,采取岩土试样进行试验等。

(2)勘探线应在测绘、调查基础上,沿滑动主轴方向布设。

根据滑坡规模和分块、分条情况,在主轴线两侧亦应布设勘探线或勘探点;在各勘探线上勘探点的间距,一般不宜大于40m。

在预计设置排水和支挡构筑物的地段,应有一定数量的勘探点。

(3)为直接观察地层结构和滑动面,或为原位大型剪切试验,宜布设一定数量的探井或探槽。

为准确查明滑动面的位置,对于土体滑坡,可布设适量静力触探点;对于岩体滑坡,可采用合适的物探手段。

(4)一般性勘探点的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滑动面;少量控制性勘探点的深度,应超过滑坡体前缘最低剪出口标高以下的稳定地层内一定深度。

(5)在滑坡体内、滑动面(带)和稳定地层内,均应采取足够数量的岩土试样进行试验。

(6)为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各层地下水位、含水层厚度、地下水流向、流速、流量及其承压性质,应布设专门性钻孔,或利用其他钻孔进行上述水文地质测试,必要时应设置地下水长期观测孔。

(7)滑坡勘探宜采用管式钻头、全取芯钻进,土质滑坡宜采用干钻,钻进过程中应细致地观察、描述和注意钻进难易的记录。

以下迹象可能是滑动面(带)位置:①通过小间距取样(0.5m或更小),测定和绘制含水量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含水量最大处,可能是滑动面(带);②所采取岩心经自然风干,岩心自然脱开处可能是滑动面;破碎地层与完整地层的界面也可能是滑动面位置;大型、超大型滑坡可能出现地层重复现象,结合测绘调查分析判断是否属滑动面(带);③孔壁坍塌、卡钻、漏水、涌水、甚至套管变形、民用水井井圈错位等都可能是滑动面位置,但应结合其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四)测试和监测工作1、测试工作为了验算滑坡的稳定性,必须对滑带土进行抗剪强度试验,以求取c、φ指标。

一般滑坡取样作室内试验即可,根据需要作原状土或重塑土试验,试验方法应与滑带土受力条件相似,采用快剪、固结快剪或饱和固结快剪,获得的峰值和残余强度参数以备用。

大型和重要的滑坡,则除采样进行室内试验外,还需作滑带土的原位测试,试验要求和方法参见第五章第三节。

2、监测工作规模较大以及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滑坡,应进行监测。

滑坡监测的内容包括:滑带(面)的孔隙水压力;滑体内外地下水位、水质、水温和流量;支挡结构承受的压力及位移;滑体上工程设施的位移等。

有关滑坡地面位移、岩土体内部变形及滑动面位置监测的内容和要求,详见第六章第三节。

滑坡监测资料,结合降雨、地震活动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综合分析,可作为滑坡时间预报的依据。

岩溶一、勘察的目的和要求岩溶场地勘察的目的在于查明对场地安全和地基稳定有影响的岩溶化发育规律,各种岩溶形态的规模、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可溶岩顶部浅层土体的厚度、空间分布及其工程性质、岩溶水的循环交替规律等,并对建筑场地的适宜性和地基的稳定性作出确切的评价。

根据已有勘察经验,在岩溶场地勘察过程中,应查明与场地选择和地基稳定评价有关的基本问题是:(1)各类岩溶的位置、高程、尺寸、形状、延伸方向、顶板与底部状况、围岩(土)及洞内堆填物性状、塌落的形成时间与因素等。

(2)岩溶发育与地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及不同岩性组合的关系,结合各层位上岩溶形态与分布数量的调查统计,划分出不同的岩溶岩组。

(3)岩溶形态分布、发育强度与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褶皱形式、地层产状、断裂等结构面及其属性的关系。

(4)岩溶发育与当地地貌发展史、所处的地貌部位、水文网及相对高程的关系。

划分出岩溶微地貌类型及水平与垂向分带。

阐明不同地貌单位上岩溶发育特征及强度差异性。

(5)岩溶水出水点的类型、位置、标高、所在的岩溶岩组、季节动态、连通条件及其与地面水体的关系。

阐明岩溶水环境、动力条件、消水与涌水状况、水质与污染。

(6)土洞及各类地面变形的成因、形态规律、分布密度与土层厚度、下伏基岩岩溶特征、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及人为因素的关系。

结合已有资料,划分出土洞与地面变形的类型及发育程度区段。

(7)在场地及其附近有已(拟)建人工降水工程,应着重了解降水的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及空间与时间的动态。

据此预测地表塌陷的位置与水位降深、地下水流向以及塌陷区在降落漏斗中的位置及其间的关系。

(8)土洞史的调查访问、已有建筑使用情况、设计施工经验、地基处理的技术经济指标与效果等。

勘察阶段应与设计相应的阶段一致。

各勘察阶段的要求和方法如表9-2所列。

表1 各阶段岩溶地区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要求和方法表二、勘察方法的使用(一)工程地质测绘测绘的范围和比例尺的确定,必须根据场地建筑物的特点、设计阶段和场地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而定。

在较初期设计阶段,测绘的范围较大而比例尺较小,而较后期设计阶段,测绘范围主要局限于围绕建筑物场地的较小范围,比例尺则相对较大。

重点研究内容是:(1)地层岩性: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组、含水层和隔水层组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可溶岩层的成分、结构和可溶解性;第四系覆盖层的成因类型、空间分布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2)地质构造:场地的地质构造特征,尤其是断裂带的位置、规模、性质,主要节理裂隙的网络结构模型及其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不同构造部位岩溶发育程度的差异性。

新构造升降运动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3)地形地貌:地表水文网发育特点、区域和局部侵蚀基准面分布,地面坡度和地形高差变化。

新构造升降运动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4)岩溶地下水:埋藏、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水位动态及连通情况,尤其是岩溶泉的位置和高程;场地可能受岩溶地下水淹没的可能性,以及未来场地内的工程经济活动可能污染岩溶地下水的可能性。

(5)岩溶形态:类型、位置、大小、分布规律、充填情况、成因及其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系。

尤其要注意研究各种岩溶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组合规律。

当需要测绘的场地范围较大时,可以借助于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来提高工作效率。

在背斜核部或大断裂带上,漏斗、溶蚀洼地和地下暗河常较发育,它们多表现为线性负地形,因而可以利用漏斗、溶蚀洼地的分布规律来研究地下暗河的分布。

在判读地下暗河方面,利用航空红外扫描照片效果较为理想。

(二)钻探工程地质钻探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下伏基岩埋藏深度和基岩面起伏情况,岩溶的发育程度和空间分布,岩溶水的埋深、动态、水动力特征等。

钻探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掉钻、卡钻和井壁坍塌,以防止事故发生,同时也要做好现场记录,注意冲洗液消耗量的变化及统计线性岩溶率(单位长度上岩溶空间形态长度的百分比)和体积岩溶率(单位面积上岩溶空间形态面积的百分比)。

对勘探点的布置也要注意以下两点:(1)钻探点的密度除满足一般岩土工程勘探要求外,还应当对某些特殊地段进行重点勘探并加密勘探点,如地面塌陷、地下水消失地段;地下水活动强烈的地段;可溶性岩层与非可溶性岩层接触的地段;基岩埋藏较浅且起伏较大的石芽发育地段;软弱土层分布不均匀的地段;物探异常或基础下有溶洞、暗河分布的地段等。

(2)钻探点的深度除满足一般岩土工程勘探要求外,对有可能影响场地地基稳定性的溶洞,勘探孔应深入完整基岩3~5m或至少穿越溶洞,对重要建筑物基础还应当加深。

对于为验证物探异常带而布设的勘探孔,其深度一般应钻入异常带以下适当深度。

(三)物探在岩溶场地进行地球物理勘探时,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高密度多极电法勘探、地质雷达、浅层地震、高精度磁法、声波透视(CT)、重力勘探等。

但为获得较好的探测效果,必须注意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以及具体场地的地形、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当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物探方法综合对比判译。

电法是最常用的物探方法,以电测深法和电剖面法为主。

它们可以用来测定岩溶化地层的不透水基底的深度,第四系覆盖层下岩溶化地层的起伏情况,均匀碳酸盐地层中岩溶发育深度,地下暗河和溶洞的规模、分布深度、发育方向、地下水位,以及圈定强烈岩溶化地段和构造破碎带的分布位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