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范文村民自治的实质是在村民中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抽样调查。
通过对问卷的归纳分析,发现我省村民自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村民自治现状与问题(一)村民选举普遍性低,公正性较差调查表明,对选举持积极态度的样本仅占合格样本(指1299份村民样本,下同)的53%,参加过最近一次选举的村民也只占被调查对象的70.7%。
更突出的问题是:投票方式是逐户收选票,使得这种低普遍性的村民选举带有“暗箱操作”的可能;认为选举前上级打招呼和村党支部指定候选人的样本占31.4%;认为私下做工作和贿选的样本占23.4%;认为宗族势力干扰村民选举的样本占5.1%。
这些因素显然会影响村民选举的公正性,影响村民对选举的态度,从而导致村民选举的普遍性降低。
(二)村民民主监督意识不高,对村务公开的信任度低民主监督是实行村民自治的保障,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村务公开是民主监督的唯一平台。
调查显示,完全知道村务公开的样本仅占35.3%,知道一点的占39.3%,令人遗憾的是竟然还有25.4%的人不知道村务公开,这个比率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经常去看村务公开栏的被调查村民有362人,占27.9%;有34.6%的人根本不去看或根本不知道有村务公开栏。
同时,被调查村民对村务公开的理解比较狭隘,虽有65.6%的村民对村务公开感兴趣,但其中的70.3%仅对“村务账目”感兴趣。
对村务公开内容完全相信的样本仅22.3%,有一点相信的36.9%。
(三)村民民主决策参与意识薄弱,决策者漠视民意被调查村民只有不到50%愿向村干部反映自己的意见,72%认为村里的事情村民没有必要介入;仅有54.5%的村民认为村里的重要事情必须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定。
调查表明,当村民意见和乡(镇)政府指示有矛盾时,有33.5%的村民样本和57.4%的村干部(村干部总样本204份,下同)认为应该按照乡(镇)政府的指示去做,74.9%的村民和78.4%的村干部样本都认为乡(镇)政府的指示应优先,而认为村民意见优先的村民样本和村干部分别只有27.6%和17.6%。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引言•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现状分析•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分析•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改进路径探讨•结论与建议目录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我国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对于保障农民民主权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基层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本次调查范围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组织。
调查目的为深入了解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范围与目的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文献资料等多种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地方政府、学术研究机构等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调查问卷与访谈记录。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02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现状分析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情况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包括村委会、村党支部、村民小组等,这些组织在村庄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问题尽管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等。
村民自治组织建设情况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情况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包括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这些制度为农村基层自治提供了保障。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问题尽管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等。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情况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活动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环节,这些活动是农村基层自治的核心。
村民自治活动开展情况尽管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活动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形式单一、参与度不高等。
村民自治活动开展的问题村民自治活动开展情况03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分析03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基层人才流失严重,优秀人才难以进入村民自治组织,导致组织缺乏活力。
(2023)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一)
(2023)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一)(2023)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调查背景最近,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村民自治问题的调查,主要围绕2023年的情况展开。
调查内容调查对象我们采访了包括村干部、村民代表、普通村民在内的各类人群,共计300人。
调查结果1.村民自治意识普遍增强。
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推进和宣传的普及,村民自治意识有了较大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自治工作中,并积极向村干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2.村干部的工作态度有待改善。
虽然绝大部分村干部都是志愿者,但仍有一部分干部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缺乏工作责任心,导致村民的不满情绪逐渐增加。
3.村民自治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短板。
虽然村民自治意识普遍提高,但是在实际的自治过程中,仍有不少村民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能,对于自治工作的推进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结论本次调研表明,村民自治工作在2023年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需要解决的矛盾。
在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同时,需要给予村干部更多的法制培训和工作指导,同时也需要在村民自治能力提升方面做出更多的投入和支持,才能让村民自治工作走得更稳健、更有成效。
建议1.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为了更好地推进村民自治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同时将其纳入到村级组织机构中。
2.加强村级干部培训。
通过举办法制教育、组织干部学习等方式,提高村级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质,提升干部工作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全面提升村级自治工作水平。
3.支持村民自治能力提升。
加强对村民自治能力的培训和支持,如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工作指导,向村民提供更加全面、规范的自治指南和技术支持。
4.注重村民参与。
村民自治需要村民参与,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如开展村民议事会、走访村民座谈会等方式,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为自治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结语村民自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2023年的村民自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村民自治工作调研报告
村民自治工作调研报告村民自治工作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推进《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落实,促进村民自治和换届工作,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步伐,为吕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吕河镇政协统战联络组开展了村民自治调研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镇村民自治工作的主要成效(一)民主选举日益规范。
民主选举作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受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引起广大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首先是选举法规比较健全。
《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XX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和《选举办法》),是在总结20xx年、20xx年两次换届选举实践经验和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订完善,更加切合基层实际,更加便于操作,是指导村委会换届选举、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蓝本和法规依据。
其次是操作程序更加规范。
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各村(社区)都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做到凡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严格遵照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坚持村民自治的原则,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召集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在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中,各村(社区)选委会都能在征求大部分选民的基础上,围绕县镇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结合实际、更加具体的《选举办法》,依法有序地推进了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民主程度不断提高。
由原先的直接任命,到后来的“两推一选”,再到本届的直接提名候选人,选举的民主程度一届比一届高,运作程序也一届比一届规范,成功换届选举的数量与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截止4月24日,我镇涉及4个社区、14个村的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结束,完成率为100%,成功率100%。
通过换届选举,村委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民主议事制度逐步完善。
村级自治调查报告
村级自治调查报告村级自治调查报告一、引言村级自治是指在中国农村社会组织中,村民通过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服务的一种制度。
村级自治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村发展、提升农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报告旨在探讨村级自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农村治理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二、村级自治的现状1. 村民参与度不高调查发现,许多农村村民对村级自治的了解程度较低,参与度不高。
部分村民对村级自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这导致了村民委员会的决策过程缺乏广泛的民意参与,影响了村级自治的质量和效果。
2. 村干部能力不足部分村干部在管理、协调和决策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导致村级自治的执行效果不佳。
3. 资金使用不透明在一些地方,村级自治中的资金使用存在不透明的问题。
部分村干部未能做到公开透明地使用村级财政资金,导致村民对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不足,难以监督。
三、村级自治问题的原因分析1. 教育和宣传不到位村级自治的理念和制度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和普及,导致村民对其认识不足。
应加强对村级自治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认知水平和参与意愿。
2. 村干部选拔机制不完善部分地方在村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不公正、不透明的问题,导致能力较弱的人担任村干部职位。
应建立公正、透明的村干部选拔机制,确保能力优秀的人才能够担任村干部职务。
3. 监督机制不健全部分地方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村级自治中的不规范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
应加强对村级自治的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村级自治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四、加强村级自治的对策1. 完善村级自治法规应加强对村级自治的法规制度建设,明确村民委员会的权责和职能,规范村级自治的程序和决策机制,提高村级自治的规范性和效果。
2. 提升村干部素质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管理和决策能力。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村干部,推动村级自治的发展。
农村自治情况调查报告
拓宽参与渠道
建立健全村民参与机制,鼓励村民通过合法 途径表达意见和建议。
建立激励机制
对积极参与自治的村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 神奖励,激发村民的参与积极性。
05
结论
农村自治的成就
村民自治意识增强
随着农村自治的推进,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度得到提高 ,村民委员会在村级事务中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
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建立健全村级事务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明确各项事务 的管理流程和责任主体。
推进村务公开透明
加强村务公开工作,确保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 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防止村级财务混乱。
提高村民参与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自 治意识和参与热情。
1 2
村级财务管理
建立规范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村集体资产 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村民参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 生活条件。
3
村级社会事务管理
负责村内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维护农村社会 稳定。
村民参与度
村民代表选举
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利,推选出能够代表村民利益的代 表。
村务公开
村级组织结构不合理
村级组织结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村级事务管理不规范
01
村务公开不透明
村务公开是村民参与自治的重要 途径,但现实中存在公开内容不 全面、不及时等问题。
02
财务管理混乱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导致财 务不透明、不规范,容易滋生腐 败。
03
村级决策程序不规 范
关于村民自治工作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村民自治工作调研报告村民自治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参与决策的重要途径。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村民自治工作的进展情况,探索有效推动农村自治的途径和有效方法,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现行村民自治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对象和范围本次调研的对象为我国某县城的10个村庄,涵盖不同地理、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村庄,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前村民自治的情况。
三、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调研小组成员对每个村庄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村民自治组织的设置、运行机制以及具体工作情况。
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村民对自治工作的认知和参与程度,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3.专家访谈:与相关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听取他们对现行村民自治工作的评价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村民自治组织设置情况:调研发现,在调研的10个村庄中,都设立了村民自治组织,如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等。
大部分村庄的自治组织是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的,但代表选举的方式和程序存在一定的差异。
2.村民自治工作的运行机制:村民自治组织在村庄内起着决策、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村民代表通过开展村民议事活动,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和决策。
3.村民自治工作的发展情况:调研显示,村民自治工作在不同的村庄中存在一定的发展差异。
有些村庄的自治组织运行良好,村民参与度高,村庄发展有明显提升;而有些村庄的自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村民参与度不高,决策执行不到位等。
4.村民对自治工作的认知和参与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村民对村民自治工作有一定的认知,但对于自己在自治工作中的具体角色和参与方式仍存在一些不清楚的地方。
同时,大部分村民表示希望能更加参与决策和管理村庄的工作,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村民自治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村民自治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意义一直以来,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村民自治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
然而,由于农村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以及农村自治机构的薄弱性,导致了一些村民自治的弊端和问题,如权力缺位、决策参与度低等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村民自治的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我们进行了一次村民自治调研社会实践。
此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一是深入了解当前村民自治的现状和问题,二是通过调研取得的数据和调查结论,为改善和健全村民自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村民自治意识,促进农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二、调研方法与过程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和实地观察。
问卷调查是我们调研的起点,通过问卷调查能够广泛地了解村民对村民自治的认知和满意度,以及对目前存在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深入访谈则是通过和村民自治机构相关人员的沟通来深入了解一些问题的具体情况和原因。
实地观察是通过在农村进行实地视察,收集现场数据和信息。
2. 调研过程首先,我们通过向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申请,获取了一些相关资料和数据,并与村委会相关人员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了村民自治的基本情况和问题。
接着,我们设计了问卷,并在当地农村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
然后,我们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与一些村民自治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了沟通,深入了解了一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实地观察活动,深入农村,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了一些特殊情况和问题。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当前村民自治的现状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当前农村村民自治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人员结构上,一些村民自治机构的成员多为老年人,年轻人的参与度较低,导致村民自治机构的决策参与度不够,农村治理效率不高。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查报告
创新治理模式
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创新治理模式,实 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 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 互动,推动农村基层 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发 展。
05
参考文献和致谢
参考文献和致谢
• 请输入您的内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查 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调查背景和目的 • 调查方法和过程 • 调查结果和分析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和致谢
01
调查背景和目的
调查背景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基层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制度在保障农民权利、促进农村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展望和思考
加强基层组织建 设
未来,应着力加强基 层组织建设,提高基 层组织的领导力和执 行力,以更好地推动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的 发展。
提升村民自治意 识和能力
应通过教育和培训等 途径,提升村民的自 治意识和能力,促进 村民更广泛、更深入 地参与农村基层治理 。
政策支持和资源 投入
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 和资源投入力度,为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提 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以解决资源匮乏等 问题。
03
提高民主决策参与度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民主决策的认知和参与意识。同时,完善村
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制度,确保代表能够真正代表民意。
04
结论和展望
结论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取得显著成效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基层村民自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包括完善民主制度、 提高村民参与度、有效利用资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
村民自治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关于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按照全局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工作安排,今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县民政局通过实地走访10余个镇乡,对村民自治工作进行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村民自治基本情况(一)民主选举更加规范2023年县进行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成功率达99%,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成功率达100%。
选举成功率是历届之最。
在整个换届选举中,可以说〃民主〃两字贯穿整个村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全过程。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选村(居)民选举委员会。
为体现民主的广泛性,各村(居)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居)民代表会议或各村(居)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村(居)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被推选为选举委员会主任。
二是推选产生村(居)民代表和村(居)民小组长。
居民代表在选举前通过召开居民小组会议、户代表会议推选的方式产生;村(居)民代表和村(居)民小组长通过召开户代表或者村民小组会议方式产生。
三是正式选举,保障每一个选民的权利。
为了避免个别工作人员因工作疏忽而有被遗忘的〃角落〃和选民,对出公告、发通知等程序和环节,都特别强调要保障每一个选民的参选权利。
有的选民出门在外,工作人员一次又一次的上门寻找,有的用电话联系,想方设法保障每一个选民的权利,从而使这次选举的参选率高达94.74%o(二)民主决策进一步规范为加强村民主政治建设,改变村干部个人说了算的状况,全县932个村都建立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将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和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的项目及经费筹集方案,±地、山林、鱼塘、果园的经营承包方案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村务交由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既体现群众当家作主,又防止决策上的失误,避免给工作造成重大损失。
特别是在第十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各村(居)制定选举办法过程中,村(居)民委员会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居)实际制定选举办法草案,选举办法明确选民登记方式、候选人资格条件、候选人提名、正式候选人确定等重要事项,办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公告实施。
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
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报告当前政府工作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基层涉农矛盾不断凸现,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及阻碍,分析矛盾爆发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很长一阶段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在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矛盾,特别是经济利益矛盾(诸如土地征收、集体经济组织事务纠纷等);另一方面是由于基层组织建设没有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政府对最基层的管理纽带不足,官民互信衰减。
而基层组织建设也是当前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方向,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下,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体现为村民自治,即全体村民在共同选举的基础上施行的村两委班子在一系列制度监督约束下进行的自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本文将以笔者曾挂职某镇所联系的甲村为例(此处略去真实名称),探讨现阶段该旗乃至整个农村基层自治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分析与见解。
一、村民自治的现状我国现阶段的政治体制架构中,村民自治形式是唯一且独特的一级组织形式,无论其为自治组织,还是带有行政色彩,自治形式第一次在我国现有领域内,在村级这一层次上真正实现了其管理负责人由被管理人员直接选举产生,并在一系列监督制度的约束下运行。
自治形式是我国最基层所精心培育的一朵民主之花,其实践性和前瞻性对我国政治体制的发展将具有意义深远的影响。
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施行以来,我国村民自治在实践运行中既有好的一方面,但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好的方面1、民主意识增强,自我服务改善。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约束下的村民自治实施以来,基层民主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村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本人在联系甲村时,通过接触村民,常耳闻老百姓口头诸如:“这是我们村内部事情”、“必须经代表会决策才能实施”等话语,从这些老百姓日常的思维方式及老百姓在处理日常村务时的方式都体现出了其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
村民自治 调研报告
村民自治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村民自治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城市化的推进,传统的村委会治理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权力过于集中、决策难以民主化等。
因此,对于加强村民自治,探索适应农村新形势的治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村民自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应的改革与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共发放50份,有效回收47份,回收率94%。
访谈对象选择了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和部分村民代表。
三、调研结果1.村民自治的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村民对村民自治的概念还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只有15%的受访者对村民自治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另外,有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村民自治模式比较陌生,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
2.村民代表选举方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村级代表的选举方式主要为村民大会推选和直接选举两种形式。
其中,村民大会推选占比较大,达到60%;而直接选举只占20%。
另外,有些受访者反映,村民代表选举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存在一些不合规的操作现象。
3.决策透明度情况关于决策透明度,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受访者认为村民自治决策过程存在一定的不透明现象,其中主要体现在决策结果没有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信息公开不及时等方面。
然而,还有30%的受访者表示村委会在一些重大决策上会与村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4.村民自治成效评价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村民自治的成效表示肯定,认为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村民的需求和利益。
同时,也有部分受访者持保留意见,认为目前的村民自治模式还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效率不高等问题。
四、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1.村民自治理念宣传不到位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村民自治理念在农村地区尚未得到普遍的宣传和推广。
因此,需要加强相关理念的普及,提高村民对村民自治的认识,培育其参与自治的意识。
关于村民自治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村民自治工作的调查报告村民自治工作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利益,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工作。
村民自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农村发展、增强农民参与意识、提高农民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村民自治工作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深化村民自治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立了多个问题组,包括村委会代表、村民代表、发展组织负责人、农户代表等,以全面了解村民自治工作的各个方面。
其次,我们深入到多个村庄进行实地访谈,与村民代表和村庄干部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村民自治工作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村民自治工作进行了以下分析:1.现状分析(1)农村自治意识增强:大部分的村民和村庄干部表示,随着近年来自治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宣传教育的开展,农村自治意识有所增强,村民群众主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管理的意愿也明显增加。
(2)自治程度有待提高:尽管农村自治意识增强,但实际上村民自治程度相对较低。
大部分决策和管理工作仍然由村庄干部主导,村民代表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得不到充分保障。
2.问题分析(1)决策过程不透明:在一些村庄中,村庄干部的决策往往缺乏透明性,决策过程不够公开、公正和民主,导致村民代表和村民群众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2)村民代表参与度不高: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村民代表在村庄事务管理中的参与度不高,无法真正代表和维护村民的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3.建议(1)加强法制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自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确保相关法规得以落地生效,为村民自治奠定基础。
(2)推进农民自治能力建设:政府可以加强对村民代表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激发村民积极参与自治的热情。
(3)加强农村自治监督:政府和相关组织应加强对村民自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村庄自治的评价体系,进一步推动农村自治工作的开展。
关于基层村民自治农村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村民自治农村情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基层村民自治农村情况调研报告一、背景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基层村民自治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机制;2. 分析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的问题和挑战;3. 提出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走访了若干个村庄,与村民代表和村委会成员进行了座谈;2.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对农村居民进行了一定数量的问卷调查;3. 文献资料调研:搜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
四、调研结果1. 基层村民自治的运行方式和管理机制:大部分农村通过选举产生村委会,根据村规民约进行管理,村民代表会议是主要决策机构。
2. 问题和挑战:a. 村干部素质不高,缺乏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b. 村民参与度不高,自治意识淡薄;c. 资金管理不规范、透明度不高;d. 不同村庄之间发展不平衡。
3. 建议和措施:a. 提高村干部的素质,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b. 加强村民自治意识的宣传和教育;c.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增加透明度;d. 促进不同村庄之间的互利合作。
五、结论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在中国农村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然而,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村民自治意识,加强合作和沟通,推动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六、参考文献1. 杨明华,基层村民自治研究[M].北京:中国出版社,2015年。
2. 张凯,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问题研究,2018,(6):38-42.3. 农村村民自治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
以上就是基层村民自治农村情况调研报告的基本内容,供参考。
[农村村民自治的基础]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状况调研报告(一)
[农村村民自治的基础]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状况调研报告(一)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农村基层村民自治工作,加强农村社会治理能力,保障农村稳定和谐发展,都离不开深入调研、把握基层状况真实情况。
本文主要针对我对某县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状况的一次调研信息,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村民自治概况该县下辖30个乡镇,共有450多个行政村,自治管理已全面覆盖,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要加强村民自治的具体实施,村级组织建设仍有不足之处,需要通过强化培训,优化村务公开,完善村级干部岗位责任制等形式手段提升村民自治的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二、经济发展自治农村村民自治运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发展。
近年来,各地政府大力推广“三变改造”等产业转型推动计划,鼓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
但在采取措施、决策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例如如何协力把握市场,合理制定村级财政预算以及协调村内机构,调节和稳定村内经济发展。
三、民主自治“民主自治”是农村基层自治中最关键的问题,其表面、诚信和实际性对于巩固农村社会合唱、建设和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实践层面看,有些行政村村委会的成员非常强势,主导村级事务,甚至忽视村委会内部及村民群众的意见,这是“民主自治”实行困难的根源所在。
四、治安管理自治目前,该县的治安管理工作是相对稳定的,但还不够完善,存在人员不足、职责不清等问题。
某些乡镇派出所的工作人员手脚不够灵活,对反映的线索麻木不仁,有时候甚至拖延处理,这对治安工作的开展形成阻碍。
总之,农村基层自治工作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未来,我们需要加强培训、鼓励民主自治、改善治安管理等方面努力,为本县的经济稳定和谐发展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农村基层村民自治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两种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用于获取村民的意见和看法,实地走访则用于观察基层自治组织的运作情况。
二、调研结果分析1. 村民自治意识较强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村村民对于自己的自治权利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意识,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农村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自治来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和改善社区环境。
2. 基层自治组织运作不够完善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村基层自治组织运作不够完善的问题。
例如,一些村民自治委员会的成员能力不足,导致决策不够科学和合理;另外,一些自治组织的运作机制比较模糊,居民对于自己的权责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参与和监督机制。
3. 部分村民对自治参与意愿不高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村民对于自治参与意愿不高,他们对于自己的权利意识较弱,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中,一些老年人和妇女群体的参与度较低,需要引导和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基层自治中。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1. 基层自治组织的能力建设不足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成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成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和决策能力。
需要加强对于自治组织成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其工作水平和素质。
2. 自治机制不完善农村基层自治的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居民参与和监督机制。
应加强对于自治组织章程的立法,明确居民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的居民投票和监督制度。
3. 缺乏对于村民自治的宣传和教育部分村民对于基层自治的意识较弱,缺乏对于自治的理解和认同。
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村民自治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对于自治的意识和参与度。
四、建议1.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的能力建设加强对于自治组织成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管理和决策能力,以更好地履行自治组织的职责和权力。
某村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
某村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某村村民自治问题调查报告推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党要领导人民,当好家、作好主,必须进一步发扬民主。
为进一步对农村民主建设问题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农村村民自治现状,我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时间到莱阳市古柳树村展开以村民自治为主题的社会调查。
现将对古柳树村村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议、民主监督四方面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一、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问题,关键要克服瓶颈制约,找准平衡基点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选举的理念、选举的功能、选举的技术、选举的程序等构成了一系列民主选举中的理论和实践网络。
据古柳树村村委会领导介绍,古柳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经“海选”产生候选人,然后进一步选举出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
但是,调查问卷显示,村民虽然都对民主选举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和肯定,但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民主选举的主动性和优越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在调查过程中,该村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主选举中的瓶颈制约:(1)法律规定的前瞻性与文化传统的滞后性矛盾。
一般说来,法律规定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与客观现实需求相适应。
我国的村级民主选举,本身是一种法治民主的助推剂,它既是对广大农民的培训,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培训。
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带有一定超前性的民主选举制度,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民主进程。
然而,这种推动作用是个渐进过程。
一方面,在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客观形势亟需法治民主的深化;另一方面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滞后性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
反映在村委直选中,不少选民对村委班子成员的选择并非出于他们的主动,而往往是被“塑造”出来的。
对候选人要素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低于对利益分配的关注或者政治象征背景的联系和与自己的亲疏远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月-=-日,我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前往-------------,针对当地村民自治问题展开调查,现将对-----村民主选举方面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问题,关键要克服瓶颈制约,找准平衡基点,整体推进。
村委会民主选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诸如选举的理念、选举的功能、选举的技术、选举的程序等构成了一系列民主选举中的理论和实践网络。
据------村委会领导介绍,------村村委会由全体村民选举产生,经“海选”产生候选人,然后进一步选举出村委会领导班子成员。
但是,调查问卷显示,村民虽然都对民主选举这一举措表示赞成和肯定,但村民的法律意识普遍较差,民主选举的主动性和优越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在调查过程中,该村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选举中的瓶颈制约:
(1)法律规定的前瞻性与文化传统的滞后性矛盾。
一般说来,法律规定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与客观现实需求相适应。
我国的村级民主选举,本身是一种法治民主的助推剂,它既是对广大农民的培训,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培训。
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带有一定超前性的民主选举制度,推动着我国社会的民主进程。
然而,这种推动作用是个渐进过程。
一方面,在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客观形势亟需法治民主的深化;另一方面
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的滞后性有着较深的传统文化根基。
反映在村委直选中,不少选民对村委班子成员的选择并非出于他们的主动,而往往是被“塑造”出来的。
对候选人要素重要性的认识远远低于对利益分配的关注或者政治象征背景的联系和与自己的亲疏远近。
《村委会选举办法》规定的三种投票形式,流动票箱投票仅作为一种辅助形式,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在具体实施中,大多数村没条件进行大会集中投票,而不少村民又不想去固定的投票场、投票站投票,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卖票”现象。
因而,村级民主选举的规定与选民本身的需求明显地相背离,选举中投票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选民民主意识的强弱。
(2)法律规定的有限性与实际操作的复杂性矛盾。
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同时起步,各种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环境下形成的民主选举制度还是初步的,它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因此,《村委会组织法》对民主选举的条文规定不可能顾及全面。
虽然地方法规的《选举办法》能给一定配套,但也有不少局限性。
在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原则规定与具体措施之间的空隙较大,有的规定过于原则,不便操作;有的虽有行为模式,但没有法律后果;有的内涵模糊,不好统一理解等。
这里仅列举几点,以见一斑:一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标准难把握。
《村委会组织法》十二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委会选举
办法》第十三条对候选人的推选条件作了细化。
如果选举委员会资格审定时,认为虽有被选举权但不符合推选条件的人被海推为候选人后,他可否被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就比较难把握,尤其是在选举委员会与选民有较大意见分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二是选举中的“拉票”现象难处理。
拉票行为,既有正常、合理的行为,也有不合理,甚至带有“贿选”等痕迹的行为,同时又会有两者兼之的。
如何界定它们之间的区别加以妥善处理,法律依据不足就带来了选举中的杂音。
三是选举结果的有效性难认定。
在一些细小环节上难免出现偏差或不妥,有的可以即时得到纠正,有的却事后难以操作,一旦选举结果产生后,如何认定其有效性就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2、民主选举中的平衡基点:村民直选法律运行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中求得自身内部结构的相互协调。
因而,在实际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需求与可能。
任何社会关系都需要相应的社会规范加以调整,以维护正常秩序。
村委直选的有序性也必须根据农村的客观需要,在“收支”平衡的运行中加以实现。
一方面,村委直选具有通过一定法律规范实现广泛的利益需要。
另一方面,乡村客观现实应具有支付法律运行成本的能力。
因此,在规范民主选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社会需求的各个要素对法律规定的制约作用及相互关系。
有时候,就当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而言,具有规范某个法律行为的需要,但不一定具备其相应的成本支付能力。
(2)效益与成本。
在社会支付能力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法律的
运行成本越低,那幺它的效率越高。
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效益,应以最低的运行成本来获取最佳的选举目的。
使一大批素质较好、群众信赖的农民走上村委会工作岗位,是民主选举最直接的目的,从而来辐射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以实现长远的整体效益。
在村级民主选举的法律运行中,如何求得成本与效益的相对平衡,有不少方面值得进一步探讨。
(3)周密与简便。
于法周密和于法简便相结合的原则,是农村民主选举中法律运行的内在要求。
村级民主选举的整个过程必须一环扣一环,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不能怕麻烦,图省事,更不能走过场。
但是受农村客观环境和村民文化心理素质的影响,从选举实践看,能达到同一选举目标,村民更乐于接受简单易行的选举方法。
在有些地方推行的无候选人直选,之所以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并且取得成功,组织严密、形式简便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3、整体推进——民主选举中的对策措施:
(1)在引导与磨合中,强化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
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是农村民主自治的软环境。
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这种理念与思想,再好的民主选举的法律规定也会走样变形。
不断丰富的村级民主选举实践,是营造民主法治环境的大课堂。
对于广大村民来说,只有他们认识到自己由权力的对象不同村里不同的条件所决定。
对于实行民主管理,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通常人口少且居住集中的村采用村民会议,而人口多且居住分
散的村采用村民代表会议。
明确规定村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组成及其条件、职责、权利制定议事内容和议事规则,确定活动方式,活动程序和活动时间,并按规定严格执行。
其次,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明确规定民主议事的内容,凡属村务管理的重大事项以及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都应先召集党员大会讨论,再分别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按大多数人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坚决纠正不顾群众意愿而由几个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
要实行民主管理,还要切实加强群众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
调查中发现,----村在自治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走进他们村委会的办公室,就能看到整整齐齐挂在墙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就如治保调节委员会成员,治调干部规定,治保调节信息员职责、帮教小组及其职责、护村队及其职责、禁毒禁堵宣传小组及其职责等等。
从这上面来看,确实----村的自治制度是比较完善的,而且操作起来还是比较规范。
为使我们的调查更加完整,我们用问卷的方式从村民口中了解一些情况。
通过这个问卷,增加了村领导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的真实可信程度,同时也从村民的看法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
调查的一些数据如下:
(1)有42.1%的村民说没有开过全体村民大会,有36.8%村民不清楚这点,其它的说开过一两次。
(2)有58.8%的村民认为开会的内容是传达中央文件,讨论村
内大事,有35.3%的村民认为开会无实质的内容,走形式。
(3)有76.2%的村民不知道中央要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只有23.8%的村民知道这一点。
(4)85.7%的村民认为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只有14.3%的认为有乱收费。
(5)农民遇到不合理的负担项目,有50%的人士向上级领导,部门反应,有38.9%随大流,有11.1%选择了拒收,几乎没有人知道会向法院起诉。
(6)(6)村民比较愿意统一搞,占了44.4%,另外还有33.3%愿意干部群众干部带头,农民志愿,有22.%的是乡村起头,农民志愿。
实际上的时候有一些看法与这个基本相近。
从以上的这些数据可以表明,农民对村里的村务公开等等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甚至还有些人不知道。
以后应该是农民们对这些事情多了解了,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总体上村民对本届的村委会还是挺满意的,唯一不足指出,要多对本村,以及中央及地方的文件精神进行宣传,使村民更加的了解其内容,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村民自治,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