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3单元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什么是文化1、文化的内涵(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与经济、政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4)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3、文化与文明区别:(1)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2)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

联系:(1)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

(2)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4、文化载体(1)含义: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2)文化与文化载体的关系:文化要通过载体来呈现。

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二)文化的功能1、文化的四项功能: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部编政治必修4课件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部编政治必修4课件第3单元第7课第1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思考] 学校开展文化赏析活动,对学生有什么意义? 提示:学生参与文化赏析活动,既可以引导他们对真善美的追 求,又可以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
[辨析] 有人认为,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评价这一观 点?
提示: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 大影响。但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不同性质文化的作用是不同的。 先进的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落后的文化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2.文化与文明 (1)区别 ①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_进__步_和开__化__状态的标志。 ②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 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 化。 (2) 联 系 : 文 化 与 文 明 都 是 实 践 的 产 物 , 其 创 造 主 体 都 是 人 。 先__进__文__化__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2.特点 (1)产生角度:文化是人类社___会__实__践_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 能称为文化。 (2)内容角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 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思考] 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属于文化吗? 提示:不属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 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①属于反映时代和社会变化的文化现象
②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反作用于经济
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
④能够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新期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事件限定:“十大流行语”;角度限定:无
“逆行者”等十大流行语属于文化现象,其背后是抗疫 审材料
大战,指向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物承载着家的温暖和对故乡的眷恋,D 符合题意;“文化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点一、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文化历史的悠久与一脉相传体现文化的源远流长(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即规模大、存留丰(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二(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①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独特性体现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中华文化中的文艺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文艺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艺,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学问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会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与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与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建、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与实践与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化、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气(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气。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

确定的文化由确定的经济、政治所确定,又反作用于确定的政治、经济,赐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化事业、培育各种高素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养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须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合力和创建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第3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3部分  第3单元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4
【构建体系】
重要标志 重要见证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区域特征
民族特性 求同存异
与其他民族文化 自身文化
中华文化 其他民族文化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5
把握 1 个重要原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 深的原因 牢记 2 个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掌握 3 个特性 独特性、区域性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6
1.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易错辨析】
[矫正]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2.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矫正] 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的特性,但不能决定文化的特性。 3.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矫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但不能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必修3 文化生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01
课前自查夯基固本
02
课堂互动命题探究
03
时政链接热点研练
04
课后检测知能提升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3
[重点内容] 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 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3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基础知识梳理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6.1.1 古代辉煌的历程(1)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3)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5)隋唐时期,进入全盛时期。

(6)宋元明延续辉煌,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取得重大成就,产生了宋明理学。

(7)明清时期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6.1.2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2)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4)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规模大,存留丰富。

6.1.3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6.2.1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6.2.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6.2.3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1)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政治3文化大题

政治3文化大题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决定文化。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

3.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提高文化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4.文化与综合国力(可单独考)(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3.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形成后影响深远持久文化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且人们可以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5.人创造文化,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特有的感染力,激励人们创造幸福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三)文化的特点1.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文化生活各具特色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3.文化素养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民族节日(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做好每一个复习,对我们的学习成绩是有利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多元文化“地球村”1、世界文化的特点:丰富性和多样性。

2、节日是一种习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3、怎样看待文化差异?文化存在差异,不分优劣,各有千秋。

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自由生存发展的权利,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都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如果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不复存在,世界将会变得单调而毫无生气。

4、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

在全球化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5、对待不同文化,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不同的文化,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要加强沟通,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既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体现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6、如何对待文化差异?(面对文化差异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加强沟通,既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我们主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

7、怎样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千万不能迷失自己,不能推动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能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学习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8、如何做友好往来的使者?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还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

(1)学习外来的文化,不等于照抄照搬,而要批判的接受。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重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课件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课件

展示 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④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和审美意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解析] 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不是汉字标志着人 类进入文明时代,①不选;我们应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 原则,不应认为自身的文化具有优越性,优于其他民族文化, ②不选;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③正确;汉字具有 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 D。
长的特征,深刻理解中华文 化源远流长这一特点的理解。
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 2.素养提升:体会中华文化源远流
字和史书典籍。
长的基本特征和强大生命力,增强
3. 了 解 中 华 文 化 衰 微 的 原 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明确实现中
因,深入思考如何再创中华 华文化的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
文化新的辉煌。
党的领导。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问题探究| (1)结合材料一,谈谈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什么样的 作用? (2)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国古代史官的设置有什么作用?史 书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什么作用? (3)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栏目 导引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思想政治 必修3 RJ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3)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②要面向 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③要立足社会实践,着 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政治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政治一到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政治基本概念政治的定义: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组织和活动。

政治的基本特征:政治行为具有目的性、合法性、权力性和制度性等基本特征。

政治的基本职能:政治的基本职能包括调解社会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实现社会整体利益。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行为等内容。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指一定的领土、人民和主权的政治组织。

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领土、人民、主权和政权等。

国家的基本职能: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社会权利和利益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等。

第二单元: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组织的形态、结构、法律规范和行政程序等方面的规范与约束。

政治制度的类型:政治制度可以分为民主政治制度、专制政治制度和威权政治制度等类型。

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民主政治制度的特征包括政府的合法性、政府的权力分立、政府的选举制度、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等特征。

专制政治制度的特征:专制政治制度的特征包括政府的权力集中、政府的合法性不足、政府的权力行使受限制和公民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等特征。

威权政治制度的特征:威权政治制度的特征包括政府的权力强制性、政府的合法性有限、政府的行政效率高和公民的政治参与受到限制等特征。

政治制度的运作原则:政治制度的运作原则包括法治原则、平等原则、自由原则、参与原则和公共利益原则等原则。

政治制度的权力机构:政治制度的权力机构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等。

第三单元: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的定义:政治文化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定社会的人们在政治活动中形成的特定观念、价值取向和信仰体系。

政治文化的特征:政治文化的特征包括传统性、复杂性、多元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复习(共33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复习(共33张ppt)
3.一些典型设问分析
(1)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你对“手稿依然有生命力”的理解(2022北京真题)
分析:本题为理解型主观题,侧重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可从文化的功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联系、 认识的发展等方面考虑
(2)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发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 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22山东真题)
法律保障
必修三 第三单元
知识结构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1.时代精神的精华 (什么是哲学)
2.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辩证的唯物主义) 3.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法-唯物的辩证法)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4.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5.寻觅社会的真谛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 6.实现人生的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价值观)
1.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内涵 内容 区 性质 别 作用
文明
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 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
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
促进
联 ①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 系 ②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化与 创新性发展
1、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2、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①标准: ②途径: ③目标:
弘扬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及核心?集中体现/新时代内涵 2.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意义) 3.时代性特征(发展)4.抗疫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4.如何弘扬培育(要求)
对待传统文化(中医药/习俗)-态度+外来+双创要求+实践+人民+科技+大众传媒+体制机制(针对性)

高中政治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8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1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后习题

高中政治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8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1框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课后习题

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一)学考达标练1.假如开展一次以“学校(不)应该支持过洋节”为辩题的辩论赛,作为正方辩手,你认为下列观点可以采用的是(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过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②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文化趋同化,对传统节日与洋节应同样对待③过洋节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借鉴与融合④重视我们的民族节日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作为正方辩手的辩题应该是“学校应该支持过洋节”,①③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而不是趋同化,对传统节日与洋节应区别对待,②错误,应排除;④应该是反对过洋节的理由,与题意不符。

故选B。

2.“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

”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表达了(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材料阐明了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形成世界文化的百花园,①②符合题意;③强调的是文化传播,④强调的是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中国春节的庆祝活动已超越华人的范围,成为吸引不同族群的大事。

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欢庆中国的春节。

中国的春节越来越国际化说明(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②错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世界文化共同繁荣。

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 500多个民族,6 000多种语言。

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备课资料)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三单元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备课资料)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备课资料)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一、单元地位本单元是全书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权利与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中,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初二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时期,这一课内容与学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最接近,与学生的活动最密切。

经济权利也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同样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总之,这一单元是增强学生在受教育方面和经济权利方面的权利观念和义务观念的思想教育的落脚点。

二、主要内容本单元由“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和“消费者的权益”三课组成。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包括两框:“知识助我成长”和“珍惜学习机会”。

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到教育及义务教育的含义、地位和特征,让学生理解教育的作用和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接受教育是自己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

第二框“珍惜学习机会”,是在学生理解了教育的作用和受教育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受教育是自己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己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时候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让学生明确应该珍惜受教育机会,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包括三框。

第一框“财产属于谁”,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我国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

第二框“财产留给谁”,主要让学生知道有关财产继承方面的基本知识,未成年人享有财产继承权,继承人继承遗产除依据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三框“无形的财产”,主要让学生懂得智力成果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勇于发明创造,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由两框构成。

第一框“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主要让学生认识自己作为消费者的角色,了解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主要帮助学生提高鉴别水平,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有效方法。

(完整版)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二政治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B、秦朝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2、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较,从发展结果看,其特征是:A、发源地不同B、传承的民族不同C、传承的范围、地区不同D、传承的时间不同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②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②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③维新运动出现④洋务运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6、中华民族精神是①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③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④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7、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8、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④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放弃使用武力B.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0、勤劳勇敢精神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②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④就是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置个人荣辱、贫富、生死于度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必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必背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必背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注意如果分值大:要加上包容性)2.汉字的作用: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

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③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④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⑤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⑥大力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6.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④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7.回答涉及“某种时代精神”(如红船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类”主观题的答题要点①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某种时代精神特点(具体的精神比如红船精神,表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高中政治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8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3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部编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3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8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3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部编版必修4
(2)“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是一种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 化复古主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 来拿”说明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既不要抱残 守缺,盲目排外,也不要来者不拒,任人摆布,而是运用脑髓,放出眼 光,权衡了利害,自己来拿,辩证的批判吸收,也就是扬弃,才是唯一 正确的道路。
[探究] 运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知识,谈谈网络信息时代, 我们应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
提示:发展当代中国文化,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 秀文化,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同时反 对“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避免“食古不化”和“食 洋不化”。我们不是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面 对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化,我们在开放包容的同时要坚定文化自信,走中 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变式训练
1.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
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
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
对是没有前途的。这告诫国人要( C )
①反对文化复古主义的错误思想 ②主动担当发展中国文化的历史
责任 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 (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克服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 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倾向的“守旧主义”与“封 闭主义”和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倾向的“民族虚无主 义”与“历史虚无主义”。
3.“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区别 (1) 继 承 传 统 , 推 陈 出 新 : 着 眼 于 继 承 、 “ 取 其 精 华 、 去 其 糟 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 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融 合,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 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不同民族文 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5.影响:
⑤极端个人主义导致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的混乱
⑥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做是人类普遍特性
第2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马丁· 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 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第2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 知识点梳理:
文艺复兴
批判对象 涉及领域
天主教神学
启蒙运动
整个黑暗的中世纪(包括天主教 神学和封建制度 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哲 学、科学等) 直接批判,提倡理性的思考和 判断具有政治革命性质 丰富人文主义的内涵,把理性 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文学和艺术 披上宗教外衣 人文主义
批判形式 思想特点
一是启蒙运动继承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在此基础上要求人的彻 底解放,由“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 二是不仅在自由和个性解放上继续追求,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 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义则基本上不涉及 整个国家制度; 第三是提高到哲学角度论述问题,而且还不给宗教留下一块阵地, 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了任何宗教与神学; 第四是为未来的“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 蓝图,而且,其中空想的成份并不很多。像经济自由、人权自由、 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后来都成为绝大多数资本 主义国家奉行的原则,而且行之有效。更有些至今仍在实行。
4.科学
自然科学的进步提供了锐利的武器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
1.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 2.早期代表
霍布斯 “社会契约”
洛克 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17C英国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二、代表人物及思想
3.启蒙运动的高潮: 18C法国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一、古希腊哲学
1.哲学的诞生: BC7 自然哲学
①代表人物及观点: 泰勒斯(万物皆由水生成)
西方“哲学之父”
②意义: 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一、古希腊哲学
2.智者学派: BC5
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
①思想观点: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
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
①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 对维新运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②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 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 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 (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优雅、和谐、高度完美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4.代表及作品:
③扩展:16C
代表人物:莎士比亚 代表作品:《哈姆雷特》 影响: 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5.影响:
①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将人们从神的统治下解 放出来,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其倡导的进取精神,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科学进步和生产 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④对宗教改革也了一定推动作用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练习巩固
3、某班同学在学习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后进行 小组讨论,整理出以下几个结论:①智者学派的出现与 古希腊民主政治繁荣密切相关。②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 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③苏格拉底说服人们不要专 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使自 己成为道德完善的人。④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同智 者学派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认为这几个结论正确的应是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一、古希腊哲学
3.苏格拉底:
承认自己的无知,提出“认识你自己”
①思想: 提出“知识即美德”
知识与道德的统一,追求“善”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 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影响: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①.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②.主张人生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反对禁欲主义 ③.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的愚昧思想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二、文艺复兴运动
4.代表及作品: ①兴起:14C
代表人物:前三杰(但丁、薄伽丘、比特拉克) 代表作品:薄伽丘《十日谈》 倡导人文主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思想内容: 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B
2、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 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说明( )
• ①他提倡自然权利说 ②他强调人民参政议政的 权利 ③他主张人人平等 ④他主张思想自由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
3、在欧洲启蒙运动中,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卢 梭进一步提出了( )
一、古希腊哲学
4.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
①思想: 认识源于感知
创立逻辑学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现代许多科 ②影响: 学门类奠定了基础
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练习巩固
1.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A.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 2、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 右自己。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一、历史背景
1.经济 天主教会腐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发展 西欧各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天主教 2.政治 “一统天下”的局面。
3.思想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4.教会兜售“赎罪券”成为导火索
第2讲: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的过程
1.马丁· 路德改革 ①序幕: 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
思想上:
④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解放了人们 的思想;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三、启蒙运动的评价
国际上:
⑤推动了美国、日本、中国的国家的民主革命斗争
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与启蒙运动的兴起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
•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西欧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③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④君主专制成为资本主 义的严重障碍 •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②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民主政治发展,思想活跃
③产生背景:
工商业繁荣,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第1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复兴
一、古希腊哲学
2.智者学派: BC5
其思想观点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④评价: 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
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过分强调人的主管感受,忽视人认识的共性, 导致相对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出现
积极:
①打破了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动摇了罗马教 皇的权威,冲击了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②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加速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 ③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促进了欧洲各民族文 化的发展
局限: 借助宗教形式,未彻底与封建势力决裂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
(1)时代背景相同:都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 展的结果; (2)性质相同:是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 (3)思想内容:都带有人文主义色彩; (4)都借助了一定的外力: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 典文化,马丁· 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5)影响有相同: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 文化繁荣,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6)范围相同:波及西欧的广大地区
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不同点:
(1)主张不同:前者“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 后者主张“信仰即可得救” (2)对天主教态度不同:前者揭露天主教会的腐 朽,但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后者与天主教决裂 (3)涉及领域不同:前者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文 艺领域和社会上层;后者从德国开始,有着更为广泛 的群众基础 (4)作用不同:前者促进自然科学的产生;后者为 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 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知识点梳理:
一、历史背景
1.经济 资本主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日益腐朽,严重阻碍 2.政治 了社会进步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思 3.思想 想禁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 • •
A、天赋人权与权利平等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政治民主和人个自由 D、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D
4、18世纪的启蒙运动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 义,这主要表现在( ) • A、激烈反对教权主义 • B、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 D、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C
5、康德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更为智慧的大门,是因为 他( )
德 康德 “三大批 国 判”名著
人非工具,而是自身 的目的
最终确立了人 类的主体地位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成熟——启蒙运动
三、启蒙运动的评价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政治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