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三_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_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第二单元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
第二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课: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 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他们各自的特点:理解 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 深刻的影响。 第四课: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 化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道理 第五课: 1、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绵延的重要根 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 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 化 创 新 的 途 径
(2)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克服错误 的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一)知识网络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纵向网络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要求 第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 二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传播 单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元 文化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 要求 化 文化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传 文化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 要求
本单元考纲考点要求: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课件(共22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课件(共22张PPT)
应对同措样施的:还把有文美化国建人设根作据为我社国会历主史义传现说代《化花建设的 重木要兰战略》任制务作,的增大强片全也民让族我文们化国创人造五活味力杂,陈提。高国家文
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 神思动考力:和上强述大材的料智给力我支们持带。来什么启示?如何应对?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彰显
A.◇参观自然博物馆。文化 B.◇到跳蚤市场上购物。经济 C.◇改造老房子开民宿。 经济 D.◇就图书馆开放时间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政治 E.◇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文化 F.◇参加教育收费听证会。政治
文化与经济、政治
人们在国内 政治生活和 国际政治关 系等方面的 种种活动
资源的供求、价格、竞争等 经济生活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我和我的祖国》的上映带来哪些影响?
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电影让各大 影院赚的盆满钵溢。
有着极强的政治意义。献礼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9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 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 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功夫熊猫》是由美国导演马克导演的一部
动画片,以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利用中 国的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主题,一举拿下了36届 安文妮化奖在的综最合佳国动力画竞长争片中、的最地佳位导和演作、用最越佳来故越事突出。 我版国等在1文5项化大发奖展。上该面影临片严在峻中挑国战内。地上映三周时 间就获得了超过 1.35亿的票房。

(1)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化
1、相互影响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与 经 济


与 经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PPT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一轮复习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PPT
(2)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文化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 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具有后天性)
(3)文化与物质的关系:----文化须以物质为载体
文化活动是一种依托物质载体的活动。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 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具有间接性)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表现: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 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 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产业
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 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文化事业
是指通常由政府购买的、无偿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
•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 ②国际角度: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 的重要内容。
•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 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 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相 互 交
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 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劳动者角度:提高劳动者 素质越来越重要
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 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 的文化素养
融 生产力角度:文化生产力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
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 不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段复习课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段复习课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学案课件:阶 段复习 课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共9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期中考试总复习课件:《文化生活》(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期中考试总复习课件:《文化生活》(共21张ppt)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2.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如何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必要性+重要性) 4.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 5.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加上66页最上面的话) 6.文化创新如何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7.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7.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8.当前,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2021/8/5
4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感受文化影响2.文化塑造人生
重要观点: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 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2.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是无形的、非 强制的。 4.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 非选择题注意: 文化对人的影响可转换表述为某种优秀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主要答前5条内容,密切结合材料。原理+材料,分点分段。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7.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
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15
【2014·浙江卷】
中 官方华参美考食答文案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 婆 (2豆)腐①、文浙化江作杭为州一的种笋精干神老力鸭量煲,、对贵社州会雷发山展的有糯深米刻稻的花影鱼响…。…中 风 华传味统美美食食数承不载胜着数亲。情各乡地情美,食能多够就维地系取社材会,生应活时,而促作进,社搭会配和姜 、 谐,葱增、强蒜民、族椒认等同多和种凝辅聚材力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 腌 ②中、华或美酿食,文精化制能而够成促。进一经道济道发美展食。让介人绍垂中涎华欲各滴地。美无食论的是纪独录自 品 片在尝央,视还播是出与后家,人无邻数里食、客远闻客风近而友动共,享有,利都于会带让动人旅感游受业到及一相方 水 关产土业的的恩发遇展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 不 ③中易华,美一食饮文一化啄能饱丰蘸富苦人辣的甜精酸神。世近界期、,增一强部精介神绍力中量华、各促地进美全食 的 面发纪展录。片品在尝央各视具播特出色,的无家数乡食美客食闻,风引而发动了,对众家多乡游、子民平族添、乡国愁 。 家的热爱,愉悦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 的积极意义。(10分)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期末复习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期末复习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 (2)本质: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 (3)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 文学、艺术等。
• (4)特点: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 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 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②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 形成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 A.文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反映
•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C.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D.其实经济并不能决定文化
• 3.荀子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 之俱黑。”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 与之体现的道理一致的是( )
• ①孟母三迁 ②郑人买履
• ③东施效颦 ④耳濡目染
ppt课件
• 5.有着80年悠久历史深厚人文底蕴的福建明 溪第一中学举办体育节、艺术节和科技节 等一系列活动,学子们积极参与,展示风 采,并在活动中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这说明( )
•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 C.文化与教育相互交融 • D.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ppt课件
• 6、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 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 明( )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 7、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 化实现对人的影响的主要来源是( )
ppt课件
•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3)

政治:《文化生活》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3)
(4)我国应如何应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 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 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 (理解 P13-P14)
(如何传播:途径、手段传媒)
6.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了解)P34-35
(1)文化传播:(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 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 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多种途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国之间 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 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 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 化传播的途径。
怎么看
第 三 单 元 中 华 文 化 与 民 族 文 化
怎么办
第 四 单 元 发 展 先 进 文 化
体味文化
文化是什么
第 一 单 元 文 化 与 生 活
文化与 社会 文化与经 济、政治
三者关影 响 文化 塑造 人生
影响特点
文 化 在 综 合 国 力 竞 争 中 的 地 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 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从国内看)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从国际看)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 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复习(共37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复习(共37张PPT)

第 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知识内容索引
1、文化影响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点、表现 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 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核心突破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及表现 (1)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 活动。
(2)表现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主观题训练
3、(2018·全国Ⅰ,节选)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 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 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 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 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 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 “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 作用。(10分)
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D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核心突破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 [2]
文化与政治
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积极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消极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①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第一,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越来越重要。第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 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第一,政治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实践的产物。(2)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 是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 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
表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 5.文化交流的意义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 化,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2)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
《文化生活》复习
《文化生活》 整体结构
是什么 第 一 单 元 文 化 与 生 活
为什么 第 二 单 元 文 化 传 承 与 创 新
怎么看

华 文 化 与 民
第 三 单 元



怎么办 第 四 单 元 发 展 先 进 文 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考点: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无形的、非强制
难以抹去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二、文化塑造人生
一、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 动,丰富自身精神世界。
二、优秀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一、 感受文化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 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因素: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 少的色彩。
3、
尊重文 化多样 性的
认同本民族文化 正确态度是
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原则: 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 解个性,和平共处)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意义
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4、文化交流作用:促进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考点: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指的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 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更高的文化素养。 第二,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
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越来越成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应如何应对: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 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高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 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 智力支持。
1、文化传播指的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 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 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 途 径: 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及其他活动
3、传媒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传媒开始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 标志是 印刷媒体的推广
所谓大众传媒是指: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三、优秀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 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 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
考点: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 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意义,而且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1、文化多样性 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构成的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
活 动及其产品。 它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如: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等; 也包括非意识形态 的部分,如:语言、文字。自然
科学和技术等。
我们所讲的“文化”是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特文点化:。(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文化的社会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文化与综合国力
第一单元内容目标 教学重点: 1、文化的内涵、特点。 2、文化的社会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文化塑造人生。
一、 体味文化
1、文化“万花筒” (1)文化无时不在 (2)文化无处不在 (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1.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 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交融
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和政治、经济相互影响。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 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 济以重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