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馆的珍宝
五、殷墟博物馆的珍宝
五、殷墟博物馆的珍宝殷墟博物馆是在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期间新诞生的一座殷墟文物精品博物馆。
如果按照《中国博物馆学概论》所说的“从博物馆所在的位置”、“藏品的性质和博物馆所反映的内容来划分”,殷墟博物馆因坐落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东侧的洹河河曲环抱处,即今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处东侧,所陈列展示的文物和建筑遗迹及自然遗物皆为殷墟考古出土之物,故该馆属全国最具盛名的殷墟遗址文物精品博物馆。
博物馆的职能是对特定时期、范围内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并借助陈C列展示的藏品艺术形象,向广大公众传播相关的人类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知识,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求知的需要,艺术欣赏的需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
这当然也是殷墟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或者说博物馆的功能。
在国际博物馆界,公认的博物馆功能基本上包括了三方面,即博物馆的收藏保护、研究和传播,而陈列、展览通常被划入博物馆传播的范畴。
殷墟博物馆同样也具备了这三种功能,尤其是研究功能,在世界上是第一流的水平,就“传播”功能而言,要借助于殷墟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悠久和文物的精美艺术形象向国人乃至海外观光者昭示灿烂的殷商文明,寓史于教,因此说,该馆是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有关展厅还利用电脑、灯箱、三维动画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殷墟发掘的部分实况、文物及相关知识,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并用文字或图片介绍了相关背景知识。
1、殷墟博物馆的兴建殷墟博物馆是一座殷商王朝文物精品博物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安阳市市委、市政府共同建设,2005年9月25日开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图四二)殷墟博物馆外景(图四二)殷墟博物馆坐落在宫殿宗庙遗址东侧的洹河河曲环抱处,古老的洹水从其东侧蜿蜒流经。
周边树木葱茏,风景宜人。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馆藏文物内容的设计、陈列艺术的设计等,都是大手笔的杰作,给人以大器、古朴、典雅、厚重的殷商文化氛围。
安阳殷墟妇好墓玉器浅赏
安阳殷墟妇好墓是20世纪我国重要的考古发掘,是目前发现出土随葬品最多的商代王室墓葬,随葬品种类齐全、制作精美,尤其是众多玉器的出土,向世人展示了3000多年前商人的高超琢玉技术和审美理念,为我们研究商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下面以河南博物院藏的若干玉器为例进行介绍、赏析。
青玉跽坐人形佩(图1、图2)1996年出土的商朝玉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该玉器用圆雕手法雕刻,造型独特,正反两面呈现完全不同的内容。
正面为“虎首人身”形象,虎首高昂,大口暴张,人身呈跽坐状。
背面为一完整的鸱鸮形象,呈蹲立状,与正面的虎首人身完美结合。
鸮,古代人称之为鸱鸮、枭和鸱枭等,俗称猫头鹰,从考古资料可知,鸮形器物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商代开始盛行,被奉为神鸟,是战争胜利的象征。
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在椅子还未被发明的先秦时期,跽坐是最符合“礼”的标准坐姿。
在重鬼尚祀的商代,巫师作法时所佩戴面具也常为虎和鸮的形象。
因此虎、鸮、人三种形象的结合,让该器物披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虽然目前已发现不少商代人兽合体或兽兽合体的造型,但人和两种兽形结合的形象却极为少见,它的出现或许为我们解锁商朝的信仰体系,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青玉鸱鸮佩(图3、图4)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高4.9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整体为青玉圆雕出站立状鸱鸮,双脚及宽尾支撑身躯。
头两侧有对称弯钩形角,似羊角,两眼圆凸,胸部微鼓,双翼并拢紧贴于两侧及背部,宽尾下垂。
身饰云纹、鳞纹,均以双阴线雕刻。
头顶中部有一对穿斜孔可悬挂。
玉佩造型以写实与夸张手法相结合,技法娴熟,雕刻精致,整个纹饰图案显得刚劲有力。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在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崇尚勇武的道德观与审美观决定了鸮类在商代备受尊崇,出土的大量鸮形器物及鸮纹器物,说明了在殷民心中鸱鸮的重要地位。
商人以玄鸟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赋予其神权。
妇好墓中的鸟类形象众多。
青玉鹦鹉形玉佩(图5、图6)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厚0.5厘米,宽2.5厘米,通长10厘米,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作文殷墟博物馆
作文殷墟博物馆我最近去了殷墟博物馆,这地方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虽然一开始我对古代文明的兴趣不大,但这个博物馆却让我彻底改观了。
你知道,殷墟博物馆就是那个在河南安阳的地方,传说中的古代商朝的遗址。
刚进博物馆的大厅,我就被眼前的展品惊呆了。
那里有个大屏幕,展示着古代商朝的一些神奇的东西。
我朋友小李一边看一边感叹:“哇,这些古人真是能干,连这么复杂的青铜器都能做出来。
”我好奇地问他:“你说的复杂的青铜器指的是哪一件?”小李指了指一个大鼎,说:“就是这个大鼎,感觉它不只是个器皿,简直像是古代的‘高科技’产品!”我们逛了几圈,来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那里展示了大量的甲骨文。
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对着甲骨文的展品好奇地问他爸爸:“爸爸,这些字怎么读?”他爸爸笑着说:“这些字已经很古老了,现在没人能完全读懂。
但是它们帮我们了解古代人的生活和想法呢!”旁边的一位老奶奶听了也忍不住插话:“对呀,这些甲骨文可是我们了解商朝文化的重要线索。
真是让人觉得古人很聪明。
”继续走,我们遇到了一个讲解员,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博物馆里的各种展品。
她指着一个青铜器问我们:“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小李立刻举手:“这是古代的酒器吧?我之前在书上看到过。
”讲解员笑着说:“对极了!这个青铜器是用来盛酒的,它的形状和装饰都很讲究,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
”我和小李互看了一眼,心里都觉得这博物馆真的是一座宝藏。
这里不仅仅展示了古代的文物,更像是一本活的历史书,让我们能更生动地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互动区域,那里的展品可以用触摸屏进行操作。
我看到小李在玩一个虚拟的甲骨文拼图,拼到一半时,他满脸兴奋地说:“这玩意儿比我玩过的任何游戏都有趣!”我忍不住笑了:“看来你今天真的是收获满满啊!”这次的博物馆之行让我觉得,不管我们对历史有多么的陌生,实际上它离我们并不远。
通过这些生动的展品和有趣的讲解,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去理解和感受那些古老的智慧。
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介绍作文
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介绍作文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可真是个宝藏地方,嘿,听我慢慢道来。
你走进那儿,首先就被那宏伟的建筑给震撼了,简直像是穿越回了几千年前。
外面的一片绿树成荫,像是在欢迎每一个到访的朋友,仿佛在说:“来吧,快进来看看我们的历史。
”我一推开大门,哇,里面的布置可真不简单,各种古董展品让人眼花缭乱,简直像是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
你知道吗,那些青铜器、甲骨文,统统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古代的故事,真让人忍不住想要深挖一下。
一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闪闪发光的青铜器,简直让人想大喊一声:“牛逼!”它们的造型各异,有的威武霸气,有的则精致细腻,感觉每一个都在默默诉说着它的历史和辉煌。
旁边还有个工作人员特别热情,跟我讲解着这些器物背后的故事,听得我可认真了,心想这可是我最爱听的了。
他说有些青铜器是用来祭祀的,那些古人可真是费尽心思啊,没事就搞搞祭祀,真的是有文化的人民啊。
再往里走,展厅里还有一块巨大的甲骨文碑,仿佛是在向我们传达什么古老的秘密。
听说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简直就像是古代的“微信聊天记录”,用来记录当时的生活和事件。
站在那块碑前,我感觉自己仿佛能听到古人的声音,时光在我面前悄悄流转。
这种感觉太神奇了,让我忍不住想要抚摸那些文字,想象着它们当时的使用场景。
不过,这里可不仅仅是看看的地方哦,还有各种互动体验项目。
像是模拟考古的环节,简直让我这个爱好者乐开了花。
工作人员发给我一把小铲子,让我在沙堆里“挖掘”古代文物,嘿,虽然最后挖出来的都是塑料玩具,但我却玩得不亦乐乎,仿佛成了真正的考古学家,心里乐得开花。
而且,新馆里还有个专门的影院,定期播放关于安阳历史的纪录片。
看着那些古老的影像,我时不时感叹:“哇,这真是文化的传承啊!”虽然我不是历史学家,但我感觉这真是个充实心灵的地方。
电影播放结束后,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简直像是在进行一场知识的“辩论赛”,热火朝天,气氛好得不得了。
走到最后,博物馆的礼品店也是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安阳殷墟的宝藏与谜团
安阳殷墟的宝藏与谜团安阳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地。
殷墟是商朝时期的遗址,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见证。
在殷墟的发掘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还揭示了商朝社会的许多面貌。
然而,安阳殷墟也隐藏着许多谜团,这些谜团至今仍然让人们感到神秘和好奇。
一、宝藏:殷墟的珍贵文物安阳殷墟被誉为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一城”,其发现的珍贵文物堪称宝藏。
在殷墟的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当属商朝的青铜器。
青铜器在商朝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用于日常生活,还被视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工艺精湛,造型优美,体现了当时的高超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这些青铜器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除了青铜器,安阳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玛瑙器等。
这些文物不仅在数量上丰富,而且在质量上也极具价值。
玉器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祈福的象征,殷墟出土的玉器工艺精细,雕刻精美,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此外,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这些陶器在形制、纹饰上反映了商代的生产生活和宗教信仰。
玛瑙器则展示了商代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二、谜团:殷墟的未解之谜尽管安阳殷墟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但仍然有许多谜团至今没有被完全揭开。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殷墟的建筑结构和商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关于殷墟的建筑结构,考古学家们一直在探讨殷墟的宫殿、祭祀场所等建筑的布局和功能。
殷墟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复杂,反映了当时商代社会的繁荣和发达。
然而,关于这些建筑的具体用途和结构特点,仍然存在许多疑问。
比如,殷墟的王宫究竟是什么样的结构?祭祀场所的布局是否与商代的宗教信仰有关?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答案。
另一个谜团是商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关于商代的政治组织和权力结构,历来存在争议。
有学者认为商代实行的是世袭制度,王权至高无上;也有学者认为商代实行的是宗法制度,贵族家族共同参与政治决策。
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
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殷墟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这座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殷墟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还呈现了古代中原地区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
参观殷墟博物馆,我被展品的丰富程度深深吸引。
博物馆内展示了从商朝早期到晚期的大量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和甲骨文等。
这些展品充分展现了殷墟作为商朝首都的繁荣景象。
此外,博物馆的陈列十分清晰,通过不同主题的展厅,将展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化演进。
殷墟博物馆的氛围也非常舒适,游客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仔细观赏文物。
服务人员态度热情,为游客提供专业的讲解和咨询服务。
此外,博物馆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殷墟文化。
在观后感中,我认为殷墟博物馆展示了中原地区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青铜器展厅中的各种器物,反映了商朝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甲骨文展厅则向游客展示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
举例来说,博物馆中的一件青铜器——亚丑方鼎,引起了我的关注。
这件器物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
它代表了商朝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巅峰,也是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参观完这件展品,我深感古代文明的辉煌与伟大。
总之,殷墟博物馆观后感令人深思。
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原文明的繁荣与辉煌,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感受历史的重要窗口。
这次参观让我对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敬仰那些为中华文明做出过贡献的先辈们。
殷墟博物馆不愧为一部鲜活的历史巨著,值得每一个热爱历史的人去探访和感受。
关于殷墟博物馆的作文儿
关于殷墟博物馆的作文儿殷墟博物馆好神奇呀!我跟爸爸妈妈去参观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一进门,我就看到好多好多古老的东西,都比我家里的玩具多好多!“哇,这是什么呀?”我指着一个又大又黑的石头问。
爸爸笑着说:“这是古代的青铜器,非常珍贵呢!”哇,青铜器听起来就像是魔法的道具一样!它们有的像大碗,有的像小盘子,上面还有好多神奇的图案,真像是古代的画画一样!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大的房间,里面有很多古老的陶器。
陶器上面有红红的花纹,像是古代人给陶器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我看到一个特别有趣的陶器,它像一个小猪猪,爸爸说那是“猪形器”,古代人用来祭祀的东西。
我笑着对爸爸说:“古代人真有趣,连猪都可以用来做神圣的器皿!”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古代的文字,爸爸告诉我那叫“甲骨文”,是古代人用来记事的。
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些奇怪的符号,我都搞不懂是什么,但爸爸说那些符号其实是古代的“字”,是古代人用来记住重要事情的。
哇,这样的文字真神秘!然后我们又去看了一个特别大的展览区,里面有一座古代的神庙模型。
这个模型真的很大很大,我站在前面都感觉自己像个小蚂蚁!爸爸说这是根据考古学家发现的古代神庙还原的,古代人真的是非常聪明,他们建造了这么大的神庙来供奉他们的神灵。
我还遇到了一位特别亲切的讲解员叔叔,他用很简单的语言告诉我很多古代的故事。
我问他:“叔叔,古代人是不是都穿很奇怪的衣服?”叔叔笑了笑:“其实古代人的衣服和今天的人差不多,只是风格不同而已。
”参观完毕的时候,我真的有点不舍得离开。
我对爸爸妈妈说:“殷墟博物馆真是太棒了!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回到了古代的世界,学到了好多好多新东西!”爸爸妈妈也都很开心,说下次还要带我去其他的博物馆参观。
我心里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带上我的小本本,记录更多有趣的知识!殷墟博物馆真的是一个梦幻般的地方,我希望能经常来这里,和古代的朋友们见面!。
参观殷墟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殷墟博物馆观后感在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
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之旅,使我对中国古代历史与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殷墟博物馆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系统发掘的城市遗址之一。
通过参观,我得以一窥殷墟的繁荣和文明历史。
首先,博物馆内展示的文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古老的器物和艺术品展现了殷商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
我看到了 bronzes 和 jade artifacts,它们的精美工艺让我惊叹不已。
同时,馆内还展示了许多古代文字和文献,对于我来说,这是了解殷商文化和文字起源的重要窗口。
其次,参观殷墟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和独特之处。
殷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带给我很大的震撼。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位继承制度的起源地,同时也是青铜文明的发源地。
这个古老的城市遗址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根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最后,我必须提及博物馆的布展和解说工作。
整个博物馆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参观者了解殷商文明的演化历程。
它配备了现代化的设施,如电子导览和多媒体展示,为参观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此外,博物馆内还有专业的解说员,他们耐心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并将古代历史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殷墟博物馆提供了一扇窗口,使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这个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我相信,这次参观将对我以后的学习和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安阳殷墟出土文物有哪些
安阳殷墟出土文物有哪些殷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甲骨片,玉器甲骨文照亮煌煌中华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
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广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目前,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释读。
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走遍华人社会,即使方言难以交流,方块字写在纸上,一目了然——亲不亲?文字根![编辑本段]青铜器世界独一无二“殷墟出土了大量青铜器,这么精美的青铜器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谈到殷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周室主任杜金鹏这么评价。
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杜金鹏说,安阳殷墟在1978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青铜容器4000余件,这些青铜器中,司母戊鼎是殷墟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实际上,安阳其他一些证据证明,这并不是殷墟最大的青铜器物。
2003年,考古工在安钢进行考古发掘时,曾经发现过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工厂,那个工厂现场有一个铸造青铜器的内范,而这个内范表明它是一件圆形青铜器,这个圆形青铜器的口径达到1.6米,比司母戊要大得多,这样来讲,如果它是一个圆形的鼎,那比司母戊鼎壮观多了。
这种规模、体型的青铜器要进行铸造必须有一批熔化青铜器的炉同时工作,而且有大量的铸造工人,这个浇铸是不能间断的,能把各个工种有机协调起来,可见当时的社会组织已经非常严密。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文物哎呀,提到河南安阳的殷墟,咱们就得说说那些了不起的文物。
你知道吗?殷墟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地方,那里可是古代商朝的都城!就像是古代的“都市”,里面藏着不少惊人的宝贝。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让人惊叹的出土文物,顺便瞅瞅这些文物背后的小故事。
1. 文物的“明星”们1.1 青铜器的华丽首先,青铜器可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你想想,古人居然会用铜来制作器皿、武器,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创意。
那些青铜器的形状五花八门,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则像盛满美味的盘子。
看着它们的光泽,真是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
不过,摸是绝对不敢的,毕竟这都是几千年的老古董了,咱可不能糟蹋了这些文化遗产。
1.2 陶器的朴实再说说陶器,虽然它们没那么奢华,但可真是实用。
殷墟出土的陶器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用的,像碗、罐子之类的。
每一件陶器上面都有一些花纹,甚至有些还是手工绘制的,听说这可是当时的流行艺术呢!想象一下,几千年前的匠人为了把泥巴变成好看的碗,得费多大劲儿啊!这也让人不禁感叹,工匠精神真是世代相传。
2. 文物背后的故事2.1 祭祀与信仰说到殷墟,这里可不仅仅是个出土文物的地方,还是个“灵异”的场所。
那些文物中,有不少都是用于祭祀的。
商朝的人特别信奉祖先,祭祀的时候总要准备很多祭品,包括青铜器、陶器等。
这些器物不仅仅是为了祭祀,更是古人对神灵和先人的一种敬畏与信仰。
想想看,古人在进行这样的仪式时,那种虔诚的心情一定特别动人。
2.2 社会生活的缩影再者,殷墟出土的文物其实也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
比如那些精致的玉器,说明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
再想想那些兵器,说明古代的战争与和平不是一条直线。
文物就像是历史的时光机,带我们穿越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年代,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3. 殷墟的现代意义3.1 文化自信的源泉现在,殷墟的文物不仅是考古学家的“宝藏”,更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一段历史,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根在哪里。
殷墟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殷墟博物馆,让我对商朝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殷墟博物馆的建筑和布局非常独特。
整个博物馆由多个展厅组成,每个展厅都展示了不同的文物和历史时期。
展厅的设计非常有创意,通过场景还原和实物展示,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商朝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殷墟博物馆的文物非常丰富。
在展厅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如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商朝时期的高超工艺水平,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状况。
通过这些文物,我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商朝的历史和文化。
第三,殷墟博物馆的讲解员非常专业。
他们不仅对每个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还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和疑惑。
通过他们的讲解,我不仅了解了商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还对考古学和人类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参观殷墟博物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之一,其文化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
通过参观殷墟博物馆,我不仅了解了商朝的历史和文化,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参观殷墟博物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体验。
通过观察文物的展示和讲解员的讲解,我不仅了解了商朝的历史和文化,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也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区域之一。
远在3300年前的殷商先民对其都城王宫的称谓,在甲骨卜辞中为“兹邑”、“大邑商”。
史册称“殷邑”。
殷墟考古发掘的王宫夯土基址及诸多遗迹,规模宏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的杰作。
1. 埋在古老夯土里的王宫殷墟考古发掘证实,商代王室宫殿宗庙区的建筑材料是以土木材料为主,史册称“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宫殿建筑风格。
当时的先民已有择吉居住的环境意识和宫殿居住区规划的初步理念,并掌握了夯土、版筑、木架结构、日影定向、以水测平和以茅草盖屋等技术。
这种土木建筑,在商代是一种综合性的手工业。
其中夯土术、木架结构等技术传承至今,可见其科学性及影响深远。
殷王宫四周虽然未发现城墙,但考古研究认为,王宫的东北有洹水河曲的天然屏障,西南有人工开挖的巨大壕沟,这样洹水可以流入大壕沟,将王宫围在中间,起到“护城河”防御、防洪的作用。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展示鸟瞰20世纪30年****古发现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主要建筑群分布在小屯村东北地,夯土建筑基址面积大,是殷墟最重要的遗址。
在那里共发现建筑基址53座,由南向北排列。
考古学家石璋如将它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基址15座,乙组基址21座,丙组基址17座。
据考察,这些基址的用途又分为宫室、宗庙、祭坛、铸铜作坊等。
已揭露的遗址,其上部都已毁坏无存。
遗存下来的夯土基址,现可辨识形状的有长方形、近正方形、凸形、凹形、条形、圆墩形等七种。
基址的大小不等,其中规模最大的乙八基址,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14.5米;中等的南北长约46.7米,东西宽约10.7米;丙组基址较小,最小的只有2.3×1.85米。
这些建筑的朝向,多面向南,也有面向东或西的。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及殷墟博物馆位置示意图YH127甲骨发掘装箱前的“灰土柱”193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此窖穴中的“灰土柱”内叠压着1万余片甲骨文。
国宝级文物后母戊鼎,还存在着3大未解之谜
国宝级文物后母戊鼎,还存在着3大未解之谜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后母戊鼎,在我国是一件妇孺皆知的国宝级文物。
它出土70多年以来,先后逃过了被拆解的命运,躲过了抗日战争的炮火和文物迁台的危机。
它从安阳殷墟开始,辗转南京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走过了一条曲折的世纪之路。
围绕这件“镇国之宝”,至今还存在着许多争议和未解之谜。
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一、“后母戊鼎”和“司母戊鼎”之争1939年,后母戊鼎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
由于当时处于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导致学术研究停滞,后母戊鼎一直被称为“商朝大铜炉”,这是安阳当地人给它取得的名字。
1959年,后母戊鼎从南京博物院被送到国家博物馆,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根据鼎内铭文将其命名为“司母戊大方鼎”。
他考证“戊”就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司”是“祭祀”的意思,这是她的儿子制作的祭祀礼器。
从此以后,“司母戊鼎”成为这件国宝级文物的正名,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写进了中小学校的教科书中,一直被使用了50余年。
2011年,国家博物馆公开展览时将“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实,主张“后母戊鼎”的观点从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
后母戊鼎铭文1976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出土了“后母辛鼎”。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另一位王后,“后母”应该是“母亲的身份是王后”的意思。
考古学是一门严禁的科学,学术界自然不会随意修改国宝的名称。
专家们基于的理由主要有3点:1.商朝金文有“正写”和“反写”的特点,“司”反过来就是“后”。
2.在有关妇好的一篇甲骨文卜辞中,同一占卜内容前后出现了“司”和“后”两种写法,证明它们是同一个字。
商朝甲骨文卜辞3.考古学家在商朝的15万片甲骨中,已经发现了90多个“后”字。
结合上下文内容,“王后”的观点更为合理,如果是“祭祀”的意思,部分内容解释不通。
二、后母戊鼎的一只鼎耳是仿制的作为一件重要的国宝级文物,竟然不是原装的?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河南殷墟博物馆观后感
河南殷墟博物馆观后感
一走进河南殷墟博物馆,嘿,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嗖的一下,我从现代都市直接蹦跶到了几千年前的商朝。
这地界儿,历史味儿浓得能拧出水来,感觉每一块石板路都藏着故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青铜器,哇塞,简直是匠人精神的活化石!大鼎小爵,闪着幽幽的绿光,它们静静地站在那儿,却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
我伸手轻轻摸过冰冷的器身,心里头却热乎乎的,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工匠们锤子落下时的那份执着与匠心独运。
再往里头走,甲骨文展区简直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我这文化小白最开眼界的地方。
那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歪歪扭扭的,像是小孩儿的涂鸦,可仔细一瞧,嘿,每个字都有它的来头和意义。
我仿佛能看见古人在火光下,一笔一划地记录着生活、祭祀、战争……这些文字,就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密码,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最让我震撼的,还得是那些墓葬坑。
一排排、一列列,密密麻麻的,看得我心里直发毛。
但转念一想,这些可都是古代贵族的安息之地啊,他们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要带着这些宝贝长眠地下。
我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不仅仅是一堆堆白骨和陪葬品,更是那个时代社会制度、文化信仰的缩影。
逛完一圈下来,我是又累又兴奋。
累的是脚板子,走这么多路可不是闹着玩的;兴奋的是心窝子,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历史文化的洗礼。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味着那些青铜器的光泽、甲骨文的神秘、墓葬坑的震撼……心里头暗暗发誓,以后有机会还得再来,毕竟,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的。
殷墟博物馆详细介绍
殷墟博物馆详细介绍
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殷墟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全面反映商代都城遗址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
全馆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展览面积约1500
平方米。
2001年7月6日正式开馆,2002年9月被评为全国
一级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
馆舍是仿商代宫殿建筑群设计的,整体布局分为两层,共十个展区。
一层主要是介绍商代历史,二层主要是介绍殷墟的考古发现和保护状况。
其中以“古代中国”、“殷墟之谜”、“考古现场”、“大司空村遗址”和“甲骨文馆”五个展区最为知名。
“古代中国”展区介绍了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过程。
内容包括陶器、玉器、青铜器、陶器与瓷器等各个方面的展览。
在参观完殷墟博物馆之后,我不禁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肃然起敬。
—— 1 —1 —。
殷墟博物苑景点介绍
殷墟博物苑景点介绍
殷墟博物苑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又称为“大邑商”,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得名,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和甲骨文的发祥地。
殷墟博物苑属于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余座宫殿、宗庙遗址,宏伟壮观,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等珍贵文物,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约有15万片甲骨文和4500多个单字,内容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大方鼎。
殷墟博物苑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还通过现代化的展示手段。
通过殷墟博物馆的亚长牛尊,体现出彼时工匠对水牛特征的精准把握。
通体遍饰龙、鸟、虎、象等神性动物纹样的牛尊,不仅是一件祭礼的酒器,更是殷商时期人神沟通的媒介,担负着沟通天地的神圣职责。
殷墟博物苑以其独具风格、规模巨大、规划严饬的宫殿建筑和商王陵墓体现出恢弘的都城气派而卓绝一时;以制作精美、纹饰细腻、应用广泛的青铜器而闻名中外。
殷墟博物馆观后感600
殷墟博物馆观后感600
嘿,你知道殷墟博物馆不?那地方可太有看头啦。
有一次,我跟着家人一起去了殷墟博物馆。
一走进那大门,哇,就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一样。
我们先去看了那些青铜器。
哎呀呀,那些青铜器可真壮观。
有的特别大,感觉好几个我都抱不过来。
上面的花纹也特别精美,我就在那儿想,古代的人咋这么厉害呢,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
然后我们又去看了甲骨文。
那些刻在龟壳和兽骨上的字,虽然我看不太懂,但是感觉特别神秘。
我就凑得特别近,想看看清楚那些字到底是咋写的。
我还在想,古代的人是怎么想到用这种办法来记录事情的呢。
接着,我们看到了一个模拟的古代宫殿。
那宫殿虽然是假的,但是做得可逼真了。
我都能想象出古代的国王和王后在里面生活的样子。
我还在那宫殿里走了一圈,假装自己是个古代的大臣,可有意思了。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些古代人的生活用品,像碗啊、盘子啊啥的。
那些东西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也能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从殷墟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想着那些看到的东西。
我觉得古代的人真的很有智慧,能创造出这么多了不起的东西。
以后我要是有机会,还想来这里看看,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好玩的东西呢。
总之,殷墟博物馆真的是一个让人难忘的地方。
它让我对古代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更加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介绍一下安阳殷墟博物馆作文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胜古迹。
我们安阳的名胜古迹有:文峰塔、岳飞庙、殷墟去年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殷墟博物馆。
我们安阳以甲骨文的故乡而文明世界,“一片甲骨惊天下,三千年前是帝都”,位于安阳市西扎交洹河之滨的殷墟博物馆保存着大量的甲骨文,吸引着中外学者前来参观。
走进博物馆,我们首先看见一座特别的门,听导游说,它是仿甲骨文这些字的写法而建造的。
这座门庄严大方、古色古香,已成为古都安阳的标志。
再往里走,我们看到了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鼎高1.33米,长0.78米,重量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
鼎只是一种炊具,后来逐步演变成权利和等级的象征。
博物馆还有许多殷都宫殿遗址复原的仿殷大殿,宏伟庄严、古朴典雅。
大殿里有许多展览柜,陈列着著名的甲骨古堆积坑模型,是1936年前在小屯北地川土的,是目前殷墟发现甲骨最多的一次,总共17096片,大部分是龟甲组成的,上面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结果,以及商朝的天象,历法、农业、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这个甲骨坑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妇好墓,车马坑。
这次参观,我有很大的收获,殷墟已经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为自己是安阳人而感到骄傲!。
殷墟: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及6000多件青铜器
殷墟: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及6000多件青铜器殷墟: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及6000多件青铜器国学堂之说文解字 2016-12-21 23:34殷墟遗址,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核心区域包括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洹北商城遗址。
目前,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范围为414公顷,缓冲区的总面积为720公顷。
殷墟,古称“北蒙”,是中国商朝晚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构成。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
它以象形为基础,有4500个单字和固定的语法结构。
源于殷墟甲骨文的中国汉字,其书写形式虽然经过了3000多年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至今仍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摇篮。
1928年,考古人员对殷墟进行了正式发掘,这标志着我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殷墟遗址的发现名列我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300多年,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点,以其完整的都城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我国青铜文明最杰出的代表。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制作精美、工艺精湛、纹饰神秘,是沟通人、神关系的祭祀礼器。
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殷墟青铜器,采用独有的片范铸造法和复杂的铸铜工艺,达到了古代东方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峰。
以妇好墓玉器为代表的殷墟玉器,采用圆雕、俏色、双勾阴线为主要技法,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形象,堪称世界玉雕艺术宝库中的精华。
现存铜器、玉器作坊遗址和数量惊人的出土青铜器、玉器等,构成了古代东方发达的青铜文化和艺术的杰出见证。
78年来发掘表明,殷墟地下遗存十分丰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殷墟博物馆的珍宝殷墟博物馆是在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期间新诞生的一座殷墟文物精品博物馆。
如果按照《中国博物馆学概论》所说的“从博物馆所在的位置”、“藏品的性质和博物馆所反映的内容来划分”,殷墟博物馆因坐落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东侧的洹河河曲环抱处,即今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处东侧,所陈列展示的文物和建筑遗迹及自然遗物皆为殷墟考古出土之物,故该馆属全国最具盛名的殷墟遗址文物精品博物馆。
博物馆的职能是对特定时期、范围内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并借助陈C列展示的藏品艺术形象,向广大公众传播相关的人类历史、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知识,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求知的需要,艺术欣赏的需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生活。
这当然也是殷墟博物馆的基本职能,或者说博物馆的功能。
在国际博物馆界,公认的博物馆功能基本上包括了三方面,即博物馆的收藏保护、研究和传播,而陈列、展览通常被划入博物馆传播的范畴。
殷墟博物馆同样也具备了这三种功能,尤其是研究功能,在世界上是第一流的水平,就“传播”功能而言,要借助于殷墟得天独厚的地理历史悠久和文物的精美艺术形象向国人乃至海外观光者昭示灿烂的殷商文明,寓史于教,因此说,该馆是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有关展厅还利用电脑、灯箱、三维动画等现代科技手段,展示殷墟发掘的部分实况、文物及相关知识,增加展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并用文字或图片介绍了相关背景知识。
1、殷墟博物馆的兴建殷墟博物馆是一座殷商王朝文物精品博物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安阳市市委、市政府共同建设,2005年9月25日开馆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图四二)殷墟博物馆外景(图四二)殷墟博物馆坐落在宫殿宗庙遗址东侧的洹河河曲环抱处,古老的洹水从其东侧蜿蜒流经。
周边树木葱茏,风景宜人。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馆藏文物内容的设计、陈列艺术的设计等,都是大手笔的杰作,给人以大器、古朴、典雅、厚重的殷商文化氛围。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营建在地面以下,这是响应联合国世界古迹理事会(ICOMOS)“严格保护古遗址景观”新理念的结果。
展室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外形酷似甲骨文“洹”()字。
位置及自身结构表达着两个意思:一是寓意古老的洹河孕育了以甲骨文化为特色的殷商文明;二是寓意“博物馆内的殷商文物永远栖身洹河怀抱”之意。
当然,这样的设计,最终体现的还是为了不影响殷墟的景观。
游客从地表望去,洹河岸边视野开阔,隐隐可见一幢方正的青铜墙体建筑被如茵绿草托起,提示着博物馆的位置。
这一设计朴素大方,获得世界文化遗产中心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
观光者进入博物馆需要穿越螺旋式“回”字形“历史走廊”,由高向低,“历史走廊”假定以今天地面为“当代”,而以博物馆陈列室所在的地面为3000多年前的“商代”,在由今天的地面通向博物馆入口处的走廊内侧,以用青石做成的一条“时间线”,将公元前1046年商王朝灭亡至1911年辛亥革命约3000年的历史,按所经朝代存亡长短标出清、明、元、宋(五代)、唐、隋、南北朝、两晋、三国、东汉、西汉、秦、战国、春秋、西周、商不同朝代。
游客沿着这条“历史走廊”,可以准确找出商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时间定位。
博物馆的徽标设计也很别致,徽标取自殷墟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子)字,颇具动感,似在向游人招手欢迎。
更重要的是,据学者研究,“子”字正是商族的“姓氏”。
青铜墙位于博物馆的正中心。
外形方正,墙体上部的每一个外侧面都设有浮雕青铜兽面纹饰,下部饰以殷商文物中常见的“乳钉纹”。
由于该墙体是整个博物馆唯一明显高于现代地面的建筑,它起着提示游人的作用。
游客沿着“历史走廊”进入“商代”地面,首先看到的是“青铜墙”下一处方正的庭院。
庭院的正中是一方池水。
池水波光荡漾,池中隐约可见有一片褐色龟甲,甲上以古老的甲骨文书体铭刻着“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诗句。
诗句选自甲骨学家、首位到殷墟进行考古发掘的著名学者董作宾先生的书法作品。
池水中“水上风来自成文”寓意安阳洹水之滨是甲骨文的发祥地。
游客由“水院”便可进入馆室,馆室分五个展厅陈列展品。
2、殷墟博物馆的陈列内容殷墟博物馆陈列室分大邑商厅、青铜厅、玉器厅、文字厅、特展厅共五个展厅,所陈列的均为商代文物中的精品,其中的青铜器和甲骨文也是全世界最精美的同类藏品。
五个展厅共同诠释着一个概念:殷商文明!大邑商厅:三千年前的繁华都邑大邑商厅陈列有关殷商先民的生活用具、食物遗存、建筑遗存、货币和部分自然遗物,共计244件,并描绘了洹河之滨的部分殷商时期的四合院景观,使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们进入“大邑商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列柜上的各种陶器,陶器是商人的日常用器,其种类有鬲、甗、甑、簋、豆、罐、觚、爵、壶等,各种器物体量大小不等。
旧中国被盗墓贼瞧不起的这些陶制品,为什么在博物馆里却倍受器重,而成为陈列座上的“贵宾”呢?(图四三)BDA、大邑商厅B、殷代陶三通水管及白家坟西地三通水管出土情形。
水管每节长42厘米,管外径21.3厘米。
出土时三通水管呈“T ”形,南北一条水管保存17节,全长7.9米;东西向的一条保存水管11节,全长4.62米。
C、殷墟出土的白陶罐D、妇好墓出土的陶埙乐器(图四三)追溯世界考古史,原来这些古代的陶器有独特的妙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活动的历史轨迹。
《殷墟的发现与研究》书中说:“我们进行殷墟文化分期,是以文化层叠压关系和常见日用陶器的变化为主要依据,其他文化遗物,根据陶器分期寻找其演变规律。
”殷墟出土的各期陶制品的陶质、器类与纹饰的演变;各期陶器形制的演变是殷墟文化分期和殷商考古的主要内容之一。
商代的白陶质地精致,显示出制陶业的高水平,此外还烧制出硬陶和原始瓷器,为瓷器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器类上,生活用具占绝大多数,建筑用的陶器也迅速发展。
陶器出土的数量极多,对研究当时社会的经济生活及各时代的文化分期、断代,都有重要意义。
殷墟出土的常见日用陶容器,按其用途不同大体可分为炊器、食器、盛贮器等三大类。
炊器有鬲lì、甗yan、甑zèng;食器有豆、簋guǐ、盂;盛贮器包括酒器和水器等,有尊、壶、卣yǒu、罍léi、瓿bù、觯zhì、斝jiǎ、罐、盆、盘等。
其他陶制品按其用途大体可分为建筑材料、工具与生活用具、乐器、艺术品和杂器五大类。
建筑材料有陶水管一种,多系泥质灰陶,散见于少数遗址中。
如殷墟白家坟西地发现的两条管道,呈“T ”字形排列,南北向保存的一条水管17节,全长7.9米;东西向保存的一条水管11节,全长4.62米。
交接处用一节三通水管相沟通。
三通水管的两端也与其他齐口水管相同,只是中部向外伸出一个圆形管孔,构造相当巧妙。
长42厘米,直径21.3厘米。
工具与生活用具有砂轮、“将军盔”、陶垫、陶制印模、网坠、纺轮、调色器等。
乐器有灰陶埙和白陶埙。
艺术品有人像和人头像、牛头、龙头、鸮和杂器等。
大邑商展厅的陈列还通过电脑动画展示了“会说话”的“子商”,“子商”是根据2003年殷墟孝民屯西M9出土的陶制人头设计展示的。
该件陶制人头被放置在一件独立展柜内,每当参观者走近展柜观看时,会自动触发感应器,于是展柜正面将出现这件文物的电脑动画,并伴随着地道的“安阳话”:“你好,我的名字叫子商。
子商这个名是考古学家给我取的。
我原本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对于殷墟出土的商代玉雕、石雕人和陶塑人面具等,以“放大表现”“聚光展示”的手法,将商人的形象展示在参观者面前。
这种“以人为本”的展示理念,在当今博物馆中并不多见。
商族死亡平民的人骨体质人类学测量和考古发现的商代人像写实艺术品,表明商人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
青铜厅:殷商文明的精髓青铜厅陈列殷墟出土的青铜器160件。
殷墟是中国境内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的遗址。
这些器类包括容器、兵器、工具、车马器等。
大部分青铜器,特别是容器,除其实用功能外,还作为礼器使用。
各类器物或庄重伟岸、或小巧精致、或装饰精美,代表了中国青铜时代鼎盛时期的水平。
展厅集中了考古发掘的商代青铜器的精华。
展品的种类、规格、铸造工艺均列全世界各博物馆所藏商代青铜器之首。
著名的青铜器包括司母辛鼎、戍嗣子鼎、M160有盖提梁鼎、司母大方壶、郭家庄M160号墓出土的铜尊等均是稀世珍品。
(图四四)A BCD E(图四四)A、青铜厅B、司母辛大方鼎礼器此鼎共发掘二件,成对,其形状基本相同是殷代的大型炊煮器。
其中标本789,口下长边一面的内壁中部有铭文“司母辛”三字。
重128公斤,另一件重117.5公斤。
C、殷墟郭家庄M160出土铜方尊通高44.3厘米,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发掘。
方尊的肩部四角各铸有象头,象鼻上卷;四角的中部各铸一“多齿角龙头”。
形制精美。
D、司母大方壶肩部铸有一条“一头两身”的龙。
龙角为“长颈鹿角”形。
E、M160墓出土的有盖提梁鼎通高33厘米,口径21.6厘米。
出土时盖与器口锈蚀,粘连的十分紧密。
揭开盖后,鼎内有猪肉,肉的体积占器腹之大半。
此鼎造型奇特,在殷墟首次发现。
3000多年前的猪肉,如何保存至今,这个“肉文物”是个待解之谜。
如殷墟青铜器中的龙纹极为丰富多彩,有爬龙纹、卷龙纹、一体两头龙纹和一头双身龙纹等。
另有龙头、蛇头合身纹、四足尖角龙纹等。
由于龙纹是由各种角型的兽头和蛇的躯干组成的形象。
因此,按其角型可以分为长颈鹿角龙纹、多齿角龙纹、虎耳角龙纹、后卷角龙纹、前卷角龙纹、曲折角龙纹、螺旋形角龙纹和尖角龙纹等。
殷墟青铜器中的龙纹饰变化奇异,反映了龙这种幻想中的动物之族类繁多,青铜时代的龙则主要是把它看做自然力量的形象而加以崇拜。
铜器和玉器上的龙纹艺术,表现了殷人的宗教意识和审美情趣。
长颈鹿角龙纹和一头两身龙纹。
如青铜厅妇好墓铜壶,有盖。
标本794号,腹上部四面中部各有一条一头两身的龙,龙口向下,一双长颈鹿角竖起,足内屈,长身卷尾。
龙身饰菱形纹。
壶的圈足四面各饰对称的前卷角龙纹。
殷墟郭家庄160号墓出土的铜尊,肩部四边中部各饰一圆雕多齿角龙头。
青铜器陈列强调四点:一是通过展出陶范及珍贵的制范工具解读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二是将若干商代贵族墓中出土的青铜器成批、成套展出,反映商代不同青铜器之间组合关系;三是专门对青铜器进行分类解读;四是通过切割展厅空间,局部抬升地面和局部增亮等手段,辟出礼乐展台,解读商代青铜器与礼乐文化的关系。
商代的的进攻性兵器包括戈、矛、钺、刀、短剑、镞等;防御性兵器则有胄、甲和盾。
陈列柜上还展示着一个战死沙场的商人士兵头骨:头骨上的兵刃损伤痕共4处。
人头骨的体质特征表明死者是一名男性。
他可能为保卫自己的国土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甚至战死,但终究如何返回殷王都邑,又如何归葬于自己的家族墓地呢?这至今仍是个谜……玉器厅:美石背后见证商人用玉玉器厅陈列殷墟出土的玉器1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