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汇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精品教育.doc
高中地理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
高中地理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是经常出现在地理学和气象学领域中的两个术语。
这两个现象经常发生在太平洋的赤道附近,对于世界各国的气候和生态系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谈谈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是一种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气候现象,通常发生在每隔几年一次,持续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段内。
这种现象导致温暖的海洋水流从西太平洋流向东太平洋,通常引起海平面升高和降雨量增加的情况。
它对全球气候有重大影响,因为厄尔尼诺会改变海洋和大气的循环,从而影响全球气候模式。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也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地区的气候现象,与厄尔尼诺相反,它会导致海洋表层温度下降和降雨量减少的情况,其中通常会包括干旱灾害。
由于局部的气候变化,拉尼娜和其它一些卫星现象可以导致世界各地的气候异常变化。
以上两个现象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例如,在厄尔尼诺期间,大气动力系统会发生大规模变化,而拉尼娜时期,这些系统将
会逆转,导致一些区域进行显着干旱。
这些气候现象通常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
总的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它们的出现与否通常会对全球经济和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和关注。
高考地理小专题——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高考地理小专题——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介绍本文将探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由海洋温度变化引起的气候现象,它们对全球气候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我们将分析这两个现象对洪涝、干旱、风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科学原理。
厄尔尼诺现象与自然灾害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赤道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较低,而厄尔尼诺现象时海水温度升高。
这种温度变化会导致气候模式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发各种自然灾害。
1. 洪涝灾害:厄尔尼诺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加剧了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这可能导致降水增加,引发洪涝灾害。
在厄尔尼诺年份,一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袭击。
2. 干旱灾害:尽管厄尔尼诺可能导致某些地区遭受洪涝灾害,但它也可能导致其他地区出现干旱。
该现象会导致降雨减少,土地干燥。
这可能导致作物歉收、水资源短缺等干旱灾害。
3. 风暴灾害: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伴随着大气环流的变化,这可能增加风暴的发生概率。
一些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年份更容易发生飓风、台风等风暴灾害。
拉尼娜现象与自然灾害拉尼娜现象则是赤道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
相比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气候模式的影响相反,但同样可能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
1. 干旱灾害:拉尼娜现象导致降雨减少,从而可能导致干旱灾害的发生。
一些地区可能面临降雨不足、农作物受旱等问题。
2. 洪涝灾害:虽然拉尼娜一般导致降雨减少,但也有可能引发极端降水事件,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拉尼娜之后的阶段。
3. 风暴灾害:拉尼娜现象通常伴随着不稳定的大气环流,在某些地区可能增加风暴发生的可能性。
这可能导致飓风、台风等风暴灾害的发生。
科学原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由赤道太平洋海洋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这种温度变化会影响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改变全球气候模式。
具体而言,温暖的厄尔尼诺事件会导致热带大气环流发生变化,而拉尼娜则导致相反的效果。
高考一轮复习-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 Niño), 又称圣婴现象,与另一现象南方涛动合 称为ENSO。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 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 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 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 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 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二、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尼诺现象(“圣婴”)
③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大气环流状况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a海洋生态灾变;海洋捕鱼量减少。 b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c农业减产。
厄尔尼诺对我国气候产生严重影响。
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 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其次,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 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 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 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第三,次年,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 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 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 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 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 冬。
厄尔尼诺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即为何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东高西低?
多数科学家认为,东南信风减弱可能是引发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原因
思考:东南信风减弱,甚至会转为西风?
气压西高东低,且 地转偏向力极小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 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 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 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是西班牙语 “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 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 “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 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 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 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 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El Niño)和拉尼娜(La Niña)是地球上气候系统中重要的现象,它们对全球气候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这两个现象的周期性变化,引发了许多对气候变化的研究。
本文将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进行详细探讨,并分析它们对地球气候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一种短期的气候现象,通常发生在太平洋地区。
它是指东赤道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变化。
厄尔尼诺的发展以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温变化:厄尔尼诺期间,东赤道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温度升高,导致全球海洋循环发生变化。
例如,厄尔尼诺引发的海洋温度上升可能导致珊瑚礁白化和破坏,同时也对渔业资源影响较大。
2. 降雨分布:厄尔尼诺会导致降雨模式的改变。
在厄尔尼诺年份,一些通常湿润的地区可能会遭遇干旱,而有些地区则会面临洪涝灾害。
这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以及自然灾害防范等方面都会带来重大挑战。
3. 风速变化:厄尔尼诺时期,东赤道太平洋地区的风速也发生明显变化。
这对于海洋生态系统、飓风形成以及航海安全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向现象,在东赤道太平洋地区引起海温异常下降。
与厄尔尼诺相比,拉尼娜现象产生的影响相反。
以下是拉尼娜现象的主要特征:1. 水温变化:拉尼娜期间,东赤道太平洋的海温下降,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冷。
这一现象会对全球气候引起诸多影响,例如导致洋流系统改变等。
2. 降雨分布:拉尼娜也会对降雨模式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原本干旱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大量降水,而原本湿润的地区则可能遭受干旱。
3. 气候极端事件:拉尼娜还会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概率,如干旱、洪水、风暴等。
这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等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人类的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的几个方面:1. 农业生产:这两个现象对全球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笔记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笔记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是地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自然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从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的原因、表现、影响以及近年来的变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太平洋区域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一种异常状态。
它的主要特征是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温度明显升高,通常持续数月至一年以上。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个周期性现象,每隔2-7年左右会出现一次。
1. 原因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与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东太平洋表面海水被厚重的冷水向下压没,形成“厄尔尼诺”(西班牙语意为“小男孩”)之名。
但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正常的环流被干扰,导致东太平洋表面海水温度升高。
2. 表现厄尔尼诺现象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气温升高,这也是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与“暖事件”等效描述。
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导致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的降雨增多,世界各地的气候出现巨大变化。
3. 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影响有:改变全球风向和降雨分布,导致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温度分布,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渔业资源,改变海洋生态系统。
二、拉尼娜拉尼娜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向现象,也被称为冷事件。
它与厄尔尼诺现象一样,是热带太平洋海洋和大气之间的异常相互作用。
1. 原因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表现为东太平洋表面海水温度明显偏低。
它与一系列复杂的海洋环流和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2. 表现拉尼娜现象主要表现为东太平洋地区的气温下降。
此外,拉尼娜还会导致热带西太平洋降雨减少,气候异常等现象。
3. 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它会导致全球降水分布不均匀,引发洪灾和干旱等灾害;同时对温度分布、海洋资源和植被等方面也产生较大影响。
三、近年来的变化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不仅在频率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持续时间和强度上也有所不同。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复习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
相反
沃克环流
加强
拉尼娜
对气候影响:大洋东岸少雨,西岸多雨。
信风 海水向 西流 东岸冷海 水补偿 东西部洋 面温差 沃克 环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厄尔尼诺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 2.原因:东南信风减弱 3.水温:太平洋东岸升高,西岸降低 4.沃克环流:减弱或消失甚至相反 5.赤道逆流:增强 6.气候:东岸降水增加,西岸降水减少 7.我国气候:当年暖冬(因为南方气压偏高,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 次年南涝北旱(赤道附近西太平洋表层水温偏低,副高偏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偏弱), 台风减少(赤道附近西太平洋表层水温偏低,不利于台风形成) 拉尼娜现象 1.定义: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降低. 2.原因:东南信风增强 3.水温:太平洋东岸降低,西岸升高 4.沃克环流:增强 5.赤道逆流:减弱 6.气候:东岸降水更加减少,西岸降水增加 7.我国气候:与厄尔尼诺相反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四章 海气作用 4.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K12课件
(2)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盛行年份,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 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升高,导致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北移,东亚夏 季风增强,使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向北偏,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 多雨,江淮流域少雨的可能性增大。该年份,我国南海和西太平洋 的台风次数将比多年平均次数多。
厄尔尼诺的形成发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 大气环流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又反作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 异常。
9
K12课件
解析: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厄尔尼诺现 象过程、地理整体性原理。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的 形成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 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东流。这一异常现象,一 方面导致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上升流减弱或停止;另一方面使太平洋 表层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浮游生物骤减,鱼类与鸟类大量死亡。同时, 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使热带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上升气 流活跃,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而热带太平洋西岸地区因暖性海 水减弱,表层水温相对下降,下沉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导致旱灾。厄 尔尼诺的形成发展说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大 气环流的改变,引起洋流的变化,而洋流的改变,表层海水温度的变 化,又反作用于大气圈,引起降水异常,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 鲁寒流向西流动
生物
秘鲁沿岸上升流带来丰 富的饵料,形成渔场
该海区上升流减弱,水温升高,营养 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 亡
3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K12课件
正常年份
高中地理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高中地理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El Nino”,原意为“小男孩,圣婴”。
19世纪初期,在南美洲厄瓜多尔、秘鲁等国家的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的3月南太平洋东岸的海水温度就会明显升高。
该地区盛行的本来是秘鲁寒流,随着寒流移动的冷水鱼群使秘鲁渔场成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但这股暖流的出现,冷水鱼类就会因不能耐受高温而大量死亡,渔民也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因为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圣诞节前后,渔民把这种现象称为上帝之子:圣婴。
影响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仅会对赤道太平洋两岸产生气候影响,还会对全球其他地方造成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也很明显,北方地区的夏季容易出现高温和干旱,而南方夏季容易发生低温和洪涝。
在中国,较为严重的洪水,都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发生。
厄尔尼诺现象给中国北方带来的高温,不仅使北方夏天更热,也常常让北方容易出现暖冬。
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如同双胞胎兄妹一样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
拉尼娜现象是东南信风过强所致。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
影响拉尼娜对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但它的到来也可能会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一般是冬季更冷夏季更热。
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令人记忆深刻,拉尼娜就是幕后“推手”之一。
而夏季会导致主要雨带有80%比较偏北,华北到河套一带多雨,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台风)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
并且东北夏季气温明显偏高而形成热夏。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讲解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讲解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两个重要的现象。
它们分别指的是热带太平洋上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高和异常低的现象。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两个现象的成因、特点和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上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
它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风场异常:在厄尔尼诺发生期间,东太平洋交替的东北风和东南风减弱,而暖流的增强则导致海表温度升高。
2. 太平洋海洋环流异常:由于厄尔尼诺发生时海洋环流发生异常改变,热带太平洋的暖流向东太平洋的海水水温增加。
厄尔尼诺现象通常会带来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海洋温度异常:厄尔尼诺发生时,热带太平洋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明显偏高,可能比平均温度高出1至3摄氏度。
2. 降雨分布异常: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海洋环流异常,会影响大气运动。
通常,与厄尔尼诺相关的大气运动会导致热带太平洋地区的降雨量明显增加。
3. 全球气候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的影响。
比如,它可以导致亚洲季风减弱,从而影响亚洲地区的农业产量。
二、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热带太平洋上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
它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风场异常:在拉尼娜发生期间,东太平洋交替的东北风和东南风增强,而冷流的加强则导致海表温度降低。
2. 太平洋海洋环流异常:由于拉尼娜发生时海洋环流发生异常改变,热带太平洋的冷流向东太平洋的海水水温降低。
拉尼娜现象通常会带来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海洋温度异常:拉尼娜发生时,热带太平洋热带东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明显偏低,可能比平均温度低出1至3摄氏度。
2. 降雨分布异常:拉尼娜现象通常导致热带太平洋地区的降雨量降低,可能引发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3. 全球气候影响: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同样产生广泛的影响。
它可能导致大气环流异常,进而对全球各地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如影响大气环流和降水模式。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笔记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笔记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指发生在太平洋地区的气候现象。
以下是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一些笔记:
1. 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起的气候现象。
在厄尔尼诺事件中,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升高,导致大气环流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会导致降雨量减少,气温升高和风向改变。
厄尔尼诺事件一般持续6到18个月。
2. 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向过程。
在拉尼娜事件中,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温度下降,使得大气环流发生逆转。
这样的变化会导致降雨量增加、气温下降和风向改变。
拉尼娜事件的持续时间和影响可以与厄尔尼诺事件相似。
3. 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模式和地区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们可以导致干旱、洪水、风暴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南美洲的降雨量减少,非洲的降雨量增加。
这些气候变化对农业、渔业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4. 监测和预测:科学家利用浮标、卫星观测和气候模型等工具来监测和预测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这些数据和模型可以帮助政府、农民和其他相关人员做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决策。
5. 全球影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不仅对太平洋地区
有影响,还会影响全球气候系统。
例如,它们对全球海洋温度分布、大气环流和海洋生态系统等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研究对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19高考地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必背知识点精品教育
2019高考地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必背知识点精品教育地理是2019年高考中涉及的重要科目之一,地理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地理现象和相关的知识点。
其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地理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 厄尔尼诺现象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指的是南美洲赤道附近海域出现异常温暖的现象。
它通常伴随着海洋温度的上升和风向的改变,导致全球气候产生相应变化。
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原因是海洋温暖异常。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赤道附近温暖的海洋水被一股来自东太平洋的冷水流破坏,温暖水域得以保持较小范围。
然而,当这股冷水流减弱或消失时,温暖的海洋水就会向东太平洋蔓延,形成大范围的异常温暖现象,即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影响。
首先,它会导致全球部分地区的降雨模式发生变化。
常年处于干旱状态的地区可能会迎来丰沛的降雨,而原本湿润的地区则可能出现干旱。
其次,厄尔尼诺现象也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由于海洋温度的改变,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渔业资源和生态平衡。
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对全球风暴、飓风和洪灾的形成和强度产生影响。
2. 拉尼娜现象的定义、形成原因和影响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是指南美洲赤道附近海域出现异常低温的现象。
它也伴随着海洋温度的下降和风向的改变,对全球气候产生相应变化。
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原因是海洋温度异常降低。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当赤道附近的海洋温度异常偏低时,就会形成拉尼娜现象。
这通常是由于来自南美洲西部的冷水流加强或扩展,破坏了赤道附近的温暖水域。
拉尼娜现象同样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影响。
它会导致全球部分地区的降雨模式发生变化,造成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
此外,拉尼娜现象还会影响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对水域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3.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周期性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地理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1.沃克环流 1.沃克环流
赤道
℃ C 27℃
30℃ ℃
D
℃ A30℃
22℃ ℃
27℃ ℃
B
EFBiblioteka 22℃ ℃沃克环流“沃克环流” 沃克环流”
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在20 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在20 世纪20年代首先发现 年代首先发现, 世纪20年代首先发现,是 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循 环的主要动力之一。 环的主要动力之一。
G.T.沃克 沃克
赤道
27℃ ℃ ℃ C 27℃ 30℃ ℃
D
℃ A30℃
22℃ ℃
B
E
F
22℃ ℃
沃克环流
水温高,气压低, 水温高,气压低, 气流上升 堆积下沉, 堆积下沉, 形成深厚的暖水层
水温低,气压高, 水温低,气压高, 气流下沉 赤 道 暖 流 上升流
信风 秘鲁 寒流
思 考 (1)若东、西部温差变为0,沃克 若东、西部温差变为0 环流是否还能存在呢? 环流是否还能存在呢? (2)若东部的海水温度大于西部 沃克环流将是怎样的呢? 的,沃克环流将是怎样的呢? (3)若东、西部温差变小时,又 若东、西部温差变小时, 将怎样变化呢? 将怎样变化呢?
2.厄尔尼诺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
温度 距平值/ 距平值/℃
温度距平值小甚至为负 值→温度降低 B
温度距平值大,为正 温度距平值大, 值,→温度升高 A
结论: 结论: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差异 减小,沃克环流减弱。 减小,沃克环流减弱。
2.厄尔尼诺现象 2.厄尔尼诺现象
(1)含义: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 含义:
《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讲义
《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讲义一、引言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复杂多样,其中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两种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的自然现象。
了解它们对于我们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
二、厄尔尼诺现象(一)定义与特征厄尔尼诺现象,又被称为圣婴现象,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
这种变暖现象并非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在某些区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通常,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域,信风会从南美洲吹向亚洲。
这股风推动着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动,使得西部海平面比东部要高。
而在厄尔尼诺期间,信风减弱,甚至出现反向的风,导致温暖的海水回流到东部,从而使太平洋东部的海水温度升高。
(二)形成原因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目前尚未有完全确切的定论。
但一般认为,它与大气环流、海洋环流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动,比如赤道附近的东风减弱,是引发厄尔尼诺的一个重要因素。
海洋内部的波动和洋流的变化,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厄尔尼诺的发生。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温室气体的增加等因素也可能对厄尔尼诺的频率和强度产生影响。
(三)影响1、气候方面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模式发生显著变化。
在太平洋周边地区,它可能引发干旱、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
例如,在南美洲的西海岸,通常干旱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大量降雨,而在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则可能面临严重的干旱。
对于全球范围来说,厄尔尼诺年份冬季往往更加温暖,夏季的气温和降水分布也会出现异常。
这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产量,给农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2、生态系统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温度的升高可能导致珊瑚白化、鱼类大量死亡以及海洋食物链的紊乱。
陆地生态系统方面,干旱和洪水等极端天气可能破坏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多样性的减少。
3、经济方面在农业领域,由于气候异常导致农作物减产,会影响粮食市场的供应和价格。
高二地理厄尔尼诺与拉尼亚知识点
高二地理厄尔尼诺与拉尼亚知识点高二地理厄尔尼诺与拉尼娅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注地球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而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亚现象则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气候现象。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二地理中关于厄尔尼诺和拉尼亚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其定义、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等方面。
一、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异常上升并伴随着大气环流的异常现象。
它通常在每隔2-7年出现,并持续数月到数年不等。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候和几乎所有地理环境均有重要影响。
1. 成因厄尔尼诺现象主要由于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洋温度异常增暖引起。
它与太平洋表层海洋压力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2. 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引起全球范围内降水分布的改变。
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南美洲西部和北美洲南部降水量减少,而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则可能出现异常降水。
其次,厄尔尼诺现象还会导致全球海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
它会使得原本温暖的太平洋海水向东移动,对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厄尔尼诺现象还与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有关。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上升,海洋膨胀,从而使得海平面上升。
3. 应对措施针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例如,加强气象监测,及早预警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加强国际合作,分享气象数据和研究成果;向受灾地区提供救援和援助等措施。
二、拉尼亚现象拉尼亚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异常下降并伴随着大气环流的异常现象。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对应,拉尼亚现象在地理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1. 成因拉尼亚现象主要由于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洋温度异常下降引起。
它与太平洋表层海洋压力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2. 影响拉尼亚现象对全球气候和地理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拉尼亚现象会导致全球降水分布的异常。
例如,拉尼亚现象会导致南美洲西部和北美洲南部降水量增加,而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则可能出现异常干旱。
高考地理小专题——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海洋环流变化
高考地理小专题——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
海洋环流变化
引言
本篇文档将重点介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海洋环流的影响
及其相关知识。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地球气候的变化和环境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它通常来自于中美洲的厄尔尼诺海滩,影响范围广泛。
厄尔尼
诺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模式的变化,造成各种地区的天气异常。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下降的现象。
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系统发生变化。
它通常与厄尔尼诺现象相互作用,形成了气候现象的周期性波动。
海洋环流变化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对全球海洋环流产生显著影响。
厄尔尼诺期间,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的热源会向东移动,导致海洋环流发生变化。
拉尼娜现象则会导致热源向西移动,进一步改变海洋环流模式。
影响与应对措施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地球气候和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们需要了解这些现象的特点和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例如,通过全球合作和气象预测,可以提前对可能的气候事件进行预警和减灾。
此外,加强气候研究和环境保护也是应对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关键。
结论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地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变化模式。
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些现象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研究和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适应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笔记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在20世纪频频光顾地球,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每次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都会造成或大或小的灾难。
为了解厄尔尼诺的形成,气象学家进行了细致而广泛的研究,但是,至今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1982 ~ 1983 年,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严重的厄尔尼诺事件。
在这次厄尔尼诺事件中,许多地方都遭受了灾难。
特大飓风袭击了夏威夷群岛,多处房倒屋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出现严重干旱和森林火灾;巴西北旱南涝;北美洲大陆热浪与暴雨交替出现,当地居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欧洲酷暑难熬;非洲由于干旱发生了灾荒;中国北旱南涝,冬天到来时,以严寒著称的东北地区气候温暖,一向温暖的华南、西南地区却奇冷无比。
1986 ~ 1987 年,厄尔尼诺再次横行全球。
巴西东北部、美国、南亚及非洲北部发生了严重干旱;秘鲁、苏丹、孟加拉国暴雨成灾;时速高达320千米的强烈飓风袭击了加勒比海。
20世纪90年代,厄尔尼诺像常客一样频频光顾地球,几乎一年一次。
这一时期,全世界连续发生4次厄尔尼诺事件,分别是1991年5月~ 1992年8月、1993年4月~1994年1月、1994年10月一19995 年6月、1997 年4月~1998年7月。
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
其中,199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最为强烈,危害也最大。
厄尔尼诺导致澳大利亚发生了山林火灾,相当于2个英格兰面积的地区被烧得一干二净; 非洲暴发洪水,淹死牛群,毁坏庄稼;美国南部遭到了龙卷风的猛烈袭击,海浪侵蚀了整个西,这些灾害导致超过700人死亡,并造成超过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厄尔尼诺现象最早是被南美洲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的居民发现的。
当时,每到圣诞节前后,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鱼产量就会锐减。
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原来南美西海岸附近海域的海水温度,每到圣诞节前后就会升高。
生活在这一带的浮游生物和鱼类适应了冷水环境,水温升高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渔场因此而减产。
《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讲义
《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讲义一、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它对我们的地球气候有着重大的影响。
简单来说,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发生在太平洋的大规模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异常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地区,存在着一种被称为“沃克环流”的大气环流模式。
温暖的海水在西太平洋积聚,使得那里的海面温度较高,空气上升,形成降雨;而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相对较低,空气下沉,气候较为干燥。
然而,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这种正常的环流模式被打乱。
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比常年平均温度高出好几度。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气候变化。
首先,厄尔尼诺现象会带来异常的降水模式。
通常干旱的地区可能会遭遇暴雨和洪水,而原本多雨的地区则可能出现干旱。
例如,在南美洲的秘鲁和厄瓜多尔等国家,厄尔尼诺年常常会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则可能遭遇严重的干旱。
其次,它对渔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由于海水温度的变化,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渔业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许多依赖渔业为生的地区,经济会受到重创。
二、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那么,厄尔尼诺现象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完全确定其确切的原因,但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海洋温度的异常变化是一个关键因素。
当赤道附近的东风减弱时,温暖的海水不再被推向西太平洋,而是在东太平洋积聚,导致海面温度升高。
大气环流的变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当大气中的压力系统发生异常时,会影响风的模式,进而影响海洋表面的水流和温度分布。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随着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海洋和大气的能量平衡发生改变,使得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
三、什么是拉尼娜现象说完厄尔尼诺现象,咱们再来说说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可以被看作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面”。
在拉尼娜现象发生期间,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会异常降低。
地理查漏-自己归纳的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含义——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升高现象。
这种周期性的海洋事件产生的异常热量进入大气后影响全球气候。
成因——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
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互作用的产物。
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海温的异常增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破坏了大气环流原来正常的热量、水汽等分布的动态平衡。
这一海气变化往往伴随着出现全球范围的灾害性天气:该冷不冷、该热不热,该天晴的地方洪涝成灾,该下雨的地方却烈日炎炎焦土遍地。
一般来说,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基本特征——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
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影响——在全球各地导致破坏性干旱、暴风雨和洪水1.厄尔尼诺与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地的干旱,赤道中太平洋岛屿、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厄瓜多尔、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国的异常多雨有着密切的关系,与西北太平洋、大西洋热带风暴的减小、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我国的降水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2.对中国:使来自东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风强度减弱,造成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出现南方暴雨成灾、北方旱象严重的异常现象。
6~8月期间,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出现异常高温,首都北京这一时期天气闷热异常,夏季高温所在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重庆、武汉、南昌、南京四大"火炉"却有两个"熄火"。
地处北方的山东等省份因持续高温,出现了罕见的旱灾,南方许多地区的雨量大大高于往年,十一月左右全国大范围降温导致南方平均温度比常年低了十多度冬天早了十五天,东北及北方比常年平均温度低了大约十五度冬天早了一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汇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
象
【】2019年高考已经进入第二轮的复习,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一些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汇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把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简要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什么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EINino的音译,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
现已用来专门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的现象。
拉尼娜为西班牙语La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
用以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表面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以赤道太平洋北纬5度至南纬5度,西经150度至西经90度区域内的海表面温度平均值连续6个月以上高于或低于正常0.5℃分别作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怎样形成的
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片东风(称为信风),大洋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蓄,使得西部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40厘米,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29℃。
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
向东延伸,海温在太平洋西侧下降,东侧上升,形成厄尔尼诺。
相反,当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太平洋东侧表面暖水被刮走,深层的冷水上翻作为补充,海表温度进一步变冷,就容易形成拉尼娜。
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1.厄尔尼诺年,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一带少雨干旱。
拉尼娜年正好相反。
2.在厄尔尼诺年的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
拉尼娜年的秋冬季我国降水的分布为北多南少型。
3.在厄尔尼诺年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可能性较大。
拉尼娜年我国则容易出现冷冬热夏。
4.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拉尼娜年比常年多。
四、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
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的迅速升高,首先直接导致了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也使得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干旱。
厄尔尼诺还常常引起非洲东南部和巴西东北部的
干旱、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北部暖冬以及美国南部冬季潮湿多雨;它与日本及我国东北的夏季低温、日本和我国的降水等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此外,厄尔尼诺常常抑制西太平洋热带风暴生成,但使得东北太平洋飓风增加。
拉尼娜的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但影响程度及威力较厄尔尼诺小。
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降雨偏多,但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
以上就是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汇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