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保障职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安全,预防高温引起的职业病和意外事故等,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作业的所有职工。
三、高温作业管理责任1.企事业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和权力,并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责任人要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定,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做好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和防护工作。
四、高温作业环境安全要求1.企事业单位应根据高温作业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高温作业环境的安全。
2.高温作业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保证空气流通,避免高温作业产生的热风和有害气体积聚。
3.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温度监测装置,并定期检测环境温度。
当温度超过规定标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降温或调整工作时间。
五、高温作业设备安全要求1.高温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使用过程中应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高温作业所使用的设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的意外事故。
3.高温作业的工具和设备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不得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问题。
六、高温作业人员的防护要求1.高温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相关标准的防护装备,如防高温服、隔热手套、防护眼镜等。
2.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增强自身的防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3.高温作业人员应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定,不得擅自变更作业程序或违规操作。
4.高温作业人员应定时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防止因劳累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七、高温作业急救措施1.企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高温作业急救组织,负责处理高温作业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和职业病病例。
2.急救组织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急救人员的救援技能和处理能力。
3.企事业单位应为高温作业急救组织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八、高温作业监督管理1.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高温作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进行高温作业安全管理。
高温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员工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安全与健康,预防高温作业引起的各类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岗位及员工。
三、组织与职责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负直接责任。
3. 所有高温作业人员应遵守本制度,确保自身安全。
四、高温作业环境管理1. 高温作业场所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温度、湿度等指标符合国家规定。
2. 作业场所应配备必要的通风、降温设施,确保空气流通。
3. 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高温作业风险。
五、高温作业人员管理1. 高温作业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 新员工在从事高温作业前,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3. 高温作业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隔热服、防护眼镜、防暑药品等。
六、高温作业时间管理1.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高温作业时间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高温作业时间。
2. 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时,应采取轮换作业、缩短作业时间等措施。
3. 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时,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七、高温作业健康监测1. 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建立高温作业人员健康档案,跟踪记录其健康状况。
3. 对患有高温作业禁忌症的员工,应调整工作岗位或给予休息。
八、应急处理1. 建立高温作业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2. 发生高温作业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救治伤员。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九、奖惩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在高温作业安全管理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所有。
高温车间作业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高温车间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高温车间的所有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
三、作业人员要求1.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符合高温作业的生理要求。
2.作业人员应接受高温作业的相关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3.作业人员上岗前需进行体检,确保符合高温作业的要求。
4.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隔热手套、隔热服、隔热帽等。
5.作业人员应遵守高温车间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岗、脱岗。
四、高温作业管理1.车间温度控制(1)车间内温度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温度标准。
(2)车间内应安装温度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车间温度。
(3)车间内应定期进行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
2.作业时间安排(1)高温作业时间应控制在每日6小时以内,每班次作业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2)作业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不得超出国家规定的最高温度标准。
3.作业区域划分(1)高温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2)非高温作业区域应严格控制,不得随意进入高温作业区域。
4.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防护用品,如隔热手套、隔热服、隔热帽等。
(2)车间内应配备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降温用品,如清凉油、冰块等。
(3)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作业。
五、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1.安全检查(1)车间内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安全检查应包括高温作业设备、防护用品、通风设施等。
2.事故处理(1)发生高温作业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事故发生后,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六、附则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补充和修订。
工程高温作业制度
工程高温作业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本制度旨在规定高温环境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健康,减少热射病等高温相关疾病的发生。
适用于所有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工作的工程项目。
二、高温作业定义
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超过30℃或工作场所存在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的热源,如炉窑、蒸汽管道等附近工作的活动。
三、组织结构与职责
1. 项目经理负责高温作业安全的总体监督管理。
2. 安全员负责制定具体的高温作业安全措施并监督实施。
3.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高温作业制度,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四、高温作业管理措施
1. 工作时间安排:尽量避免高温时段作业,如必须在高温时段工作,应采取轮班制,缩短连续工作时间。
2. 休息与饮水:保证工作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和阴凉的休息环境,提供足够的饮用水。
3. 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透气的工作服、防晒帽、防晒霜等。
4. 健康监测: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特别关注热射病的早期症状。
5. 应急处理:制定高温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包括中暑急救措施和撤离程序。
五、培训与教育
1. 对所有参与高温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高温安全知识的培训。
2. 定期组织高温作业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六、监督检查
安全员需定期检查高温作业现场,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工作人员遵守作业规程。
七、记录与报告
建立高温作业日志,记录每日的作业时间、环境温度、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等信息。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
八、持续改进
根据监督检查和实际操作经验,不断完善高温作业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高温环境下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环境下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定义:1.1高温作业主要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的作业。
1.2高温天气是指东莞市气象主管部门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的天气。
我公司主要属于夏季露天高温环境作业。
2一般规定2.1高温作业场所综合温度应符合GBZ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2.2高温天气作业应按照《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防护办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东莞市危险化学品码头高温天气作业指南》,做好劳动防护和作业管理工作;2.3在下列高温天气期间,应当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轻劳动强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日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当日应当停止户外露天工作;(二)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至39℃以下(不含39℃),全天户外露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12时至16时应当暂停户外露天工作;(三)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至37℃以下(不含37℃),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户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2.4各部门应按本制度职责,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计划,采取保障人身健康的措施,并对防暑降温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风险识别高温影响下给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带来的安全风险有:3.1易发生人员中暑安全风险;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及检维修、装卸货、现场作业监护等露天作业时,存在中暑危险因素;具体安全措施:3.1.1应合理安排露天作业时间,避开高温限制时段开展限制性作业,选择轮班作业,减轻作业强度。
3.1.2提供清凉饮料,多喝水,作业环境加强通风和淋水增湿降温。
3.2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安全风险:油罐车、船舱、储罐、封闭危货仓库在装卸作业、储存过程中,由于温度升高,加快物料蒸发,作业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增加,存在火灾、爆炸、中毒危险因素。
具体安全措施:3.2.1在装卸过程中对车体及轮胎、排气管,船舱甲板喷淋降温,密闭装卸,少开盖,减少挥发性物料排放。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高温作业是指在环境温度超过一定限度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由于高温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安全造成较大威胁,为了确保员工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作业的顺利进行,制定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2.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原则根据高温作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以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原则:•安全第一原则: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确保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安全作业。
•预防为主原则:注重事前预防,通过合理的安全措施和培训提高员工对高温作业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防患于未然。
•综合管理原则:将安全管理纳入企业的综合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制度相衔接,形成有机整体,确保高温作业安全的有效实施。
3.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为了落实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设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包括以下职责及权限:•高温作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执行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岗位责任人:负责本岗位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员工:遵守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主动参与培训,积极提出安全改进建议,配合岗位责任人的工作。
4.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为了确保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安全与健康,制定以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作业流程管理:制定高温作业的流程规范,明确高温作业前、中、后各阶段的作业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将其通知到每位参与高温作业的员工。
•个体防护措施:要求员工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隔热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有效防范高温作业对人体的伤害。
•远离高温源:对高温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和规划,尽可能远离高温源,减少高温对人体的直接暴露,通过隔离和屏蔽等措施降低高温作业对员工的危害。
•定期休息和饮水:制定合理的高温作业时段和休息制度,确保员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提供清凉饮水等措施,预防中暑和脱水等高温作业相关的健康问题。
高温作业防暑安全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高温中暑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高温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高温作业人员。
第三条高温作业防暑安全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三)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四)依法管理、科学治理。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温作业防暑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高温作业防暑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高温作业防暑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高温危害,确保高温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第六条各级工会组织应当依法维护高温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参与高温作业防暑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高温作业防暑安全工作实行责任制,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高温作业防暑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章高温作业的定义与分类第八条高温作业是指在工作场所内,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太阳辐射热或高温气体等造成的作业环境温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作业。
第九条高温作业按温度等级分为以下三类:(一)高温作业:工作场所气温达到35℃以上(含35℃)的作业;(二)高温强热作业:工作场所气温达到40℃以上(含40℃)的作业;(三)极高温度作业:工作场所气温达到50℃以上(含50℃)的作业。
第十条高温作业按作业性质分为以下几类:(一)高温冶炼作业;(二)高温熔融作业;(三)高温烘烤作业;(四)高温熔铸作业;(五)高温热处理作业;(六)高温电气作业;(七)其他高温作业。
第三章高温作业防暑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作业进行危害辨识,制定高温作业防暑安全操作规程,并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包括:(一)通风降温设施;(二)隔热设施;(三)防晒设施;(四)清凉饮料;(五)防暑药品;(六)其他必要的防护用品。
高温期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员工在高温天气下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高温作业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高温作业场所及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
三、组织与职责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高温期间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高温作业安全检查,监督各项措施的落实。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高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本部门员工遵守高温作业安全规定。
3. 员工应自觉遵守高温作业安全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1. 高温作业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应保持良好状态,确保作业场所的温度符合国家标准。
2. 高温作业人员应佩戴防暑降温用品,如防晒帽、遮阳衣、手套等。
3. 高温作业场所应配备足够的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确保员工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 严格执行高温作业班次制度,合理安排高温作业人员的休息时间和轮岗制度。
5. 定期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 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7. 加强高温作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及时送医治疗。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高温作业安全规定、积极防范事故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高温作业安全规定的员工,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等处罚。
3. 对因高温作业安全责任不落实导致事故发生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高温期间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员工在高温天气下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高温作业事故的发生,为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概述随着社会的进展,工业生产、建筑工程等行业中高温作业的需求越来越多,但高温作业不仅对工作环境有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较高的威逼。
因此,建立健全的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对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具有紧要意义。
二、适用范围及定义本制度适用于进行高温作业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包括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生产加工、施工、维护及相关作业等。
高温环境是指工作环境温度高于28℃且相对湿度大于50%的工作环境。
三、管理责任1. 单位应当设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机构,明的确在责任人。
2. 负责上报高温作业情况,协调开展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3. 负责订立和完善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通风降温、防暑降温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引导工人加强个人防护,落实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4. 强化高温作业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防高温事故的自救互救本领。
5. 要加强对职工身体健康的关注,进行健康监测和管理,有疑似中暑、晕厥、心慌等症状时,要适时进行处理和报告。
四、操作程序1. 高温作业之前,应当对高温作业现场进行清理,保证通风良好。
2. 依据高温作业的性质和工作环境温度,订立高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并让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3. 在高温作业现场加强通风降不冷不热防暑降温措施,比如喷雾降温、使用降温药品、遮阳帽、伞等,充分保证作业人员的舒适度。
4. 在高温作业现场设立高温作业安全警示标志,通知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5. 严格掌控高温作业时间,尽可能削减高温作业的时间占比。
6. 对作业人员进行身体健康监测,适时发觉中暑、晕厥、心慌等症状,适时处理。
7. 在高温作业结束后,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确保身体情形良好。
五、事故处理1. 当发生高温事故时,现场工人应快速停止工作,并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
2. 管理人员要快速实行应急措施,如立刻送往医院或就近供给紧急抢救等等。
高温露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高温露天作业的岗位和人员。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高温露天作业安全培训,对高温露天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2. 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高温露天作业安全负总责,确保本部门高温露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3. 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高温露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1. 作业时间安排(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当日应当停止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2. 防暑降温措施(1)按规定标准发放高温津贴,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
(2)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晒帽、太阳镜、手套等。
(3)提供清凉饮料、防暑药品,确保作业人员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4)加强高温防护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安全生产培训(1)对新入职的作业人员进行高温露天作业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2)对在岗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对高温露天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加强对作业设备、设施、工具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3)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现状评价,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五、奖惩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在高温露天作业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法规
一、总则为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岗位、工种及作业场所。
三、职责与分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组织开展高温作业安全培训。
2. 各部门、各车间(班组)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本车间(班组)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高温作业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和调整。
4. 工会组织负责对高温作业人员的权益进行保障,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四、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措施1. 高温作业岗位的设置和调整,应充分考虑作业人员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合理确定作业时间。
2. 高温作业场所应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如通风、隔热、防晒等。
3. 作业场所应定期检测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确保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4. 作业人员应穿着适合高温作业的防护服装,佩戴防护用品,如遮阳帽、手套、防护眼镜等。
5.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了解身体状况,对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应调整工作岗位。
6. 加强高温作业现场管理,合理安排作业任务,避免超负荷工作。
7. 作业场所应设置休息室,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休息设施。
8. 为作业人员提供清凉饮料、防暑药品等,保障作业人员的饮食需求。
五、高温作业培训与教育1. 对新入职的高温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使其了解高温作业的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
2. 定期对在岗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对作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培训,使其掌握高温作业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六、监督检查与考核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定期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3. 将高温作业安全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高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高温作业场所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高温作业场所及其相关人员。
三、职责与分工1. 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高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2. 生产部负责高温作业场所的日常管理,确保高温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和设备正常运行。
3. 安全生产部负责高温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落实。
4.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高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负总责。
四、高温作业场所安全管理要求1. 高温作业场所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2. 高温作业场所的通风、防暑降温设施应齐全、有效,确保作业环境温度符合国家标准。
3. 高温作业场所的消防设施应齐全、有效,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高温作业场所的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5. 高温作业场所的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6. 高温作业场所的员工应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高温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五、高温作业人员管理1. 高温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 高温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隔热服、手套、眼镜等。
3. 高温作业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作业程序。
4. 高温作业人员应按时进行休息,避免疲劳作业。
六、高温作业场所事故处理1. 发生高温作业场所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各部门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高温作业场所的安全。
4.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确保工程高温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工程高温作业质量,以及预防和减少工程事故发生,制定本《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工程高温作业范围工程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工程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炼油、冶金、玻璃等行业的高温作业。
第三章工程高温作业人员管理1.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证书方可从事工程高温作业。
2.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需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高温作业的要求。
3.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程序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操作流程或者违规操作。
4.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全身穿着符合高温要求的工作服,佩戴防护用具。
5. 工程高温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停止作业并进行处理。
第四章工程高温作业设备管理1. 工程高温作业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工程高温作业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安装完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3. 工程高温作业设备在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保证各部位运行正常。
4. 工程高温作业设备需定期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
第五章工程高温作业现场管理1. 工程高温作业现场必须进行标识,明确高温区域,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2. 工程高温作业现场必须有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作业过程,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 工程高温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和紧急处理物品,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处理。
4. 工程高温作业现场必须有应急预案,包括应急逃生路线图、应急疏散指示牌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疏散人员。
第六章工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1. 工程高温作业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演练。
2. 工程高温作业应当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工程高温作业应当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工程高温作业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排查,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减少高温作业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岗位和人员。
三、高温作业定义高温作业是指在气温高于35℃的工作场所进行的作业活动。
四、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内容1. 组织领导(1)成立高温作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高温作业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2. 作业前准备(1)对高温作业区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暑降温饮料、防晒霜、遮阳帽等。
3. 作业过程中管理(1)合理安排高温作业班次,尽量避开高温时段。
(2)加强对高温作业现场的温度监测,确保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严格执行高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
(4)确保高温作业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和必要的休息设施。
4. 防暑降温措施(1)加强通风降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作业环境的舒适性。
(2)提供防暑降温饮料,确保高温作业人员有充足的饮用水。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减轻高温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5. 事故处理(1)发生高温作业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高温作业安全。
五、监督与检查1. 高温作业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对违反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高温作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规定为准。
高温作业管理制度(三篇)
高温作业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工业发展,高温作业成为一种常见的工作环境。
高温环境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益都存在很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适用于高温作业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员工的权益和提升生产效率。
二、管理原则1. 以人为本:高温作业管理应始终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益放在首位,以员工的需求和权益为出发点,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
2. 预防为主:高温作业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控制高温环境对员工的伤害,减少高温作业对员工的不良影响。
3. 科学管理:高温作业管理应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通过科学的数据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方案和措施,提升管理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质量。
三、管理内容1. 制定高温作业控制方案1.1 评估高温作业风险:对高温作业的环境进行评估,确定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风险,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1.2 制定工作流程:针对高温作业的具体环境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包括工作时长、休息时间和任务分配等,确保员工的安全和生产效益。
1.3 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为高温作业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防暑降温设备等,保障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条件。
1.4 安排合适的人员:根据工作性质和要求,安排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员工从事高温作业,充分发挥员工的特长和潜力。
2. 健康监测和评估2.1 定期体检: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检测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2.2 健康评估:对高温作业员工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为高温作业的合理安排提供依据和指导。
3. 培训和教育3.1 培训内容: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员工进行相关技能和知识培训,包括防热、防暑和急救等知识,提升员工的应对高温环境的能力。
3.2 培训周期: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制定合理的培训周期,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3 培训考核: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的培训内容和技能能够得到应用。
车间高温作业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高温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车间所有高温作业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切割、铸造、锻造、热处理、炼钢、炼铁等岗位。
三、高温作业的定义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场所空气温度在30℃以上,或者气温在32℃以上,且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作业。
四、高温作业管理职责1. 车间主任负责高温作业管理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本制度。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高温作业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查处。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高温作业的管理,确保本制度在本部门的贯彻执行。
4. 各岗位操作人员负责遵守本制度,确保自身安全和健康。
五、高温作业防护措施1. 车间应根据高温作业特点,配备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如风扇、空调、喷雾器等。
2. 作业人员应穿着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隔热服、隔热手套、隔热帽等。
3. 作业时间应避开高温时段,合理安排作业计划。
4.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高温禁忌症的人员,不得安排其从事高温作业。
5. 加强通风换气,确保工作场所空气流通。
六、高温作业事故处理1. 发生高温作业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启动应急预案。
2.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责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 对事故原因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附则1. 本制度由车间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车间安全生产部门负责补充和修订。
4. 本制度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经车间主任批准,可对有关条款进行解释和调整。
某公司高温作业管理制度
某公司高温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高温作业管理,保护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从事高温作业的全体员工。
第三条公司高温作业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条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高温作业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高温作业管理工作负责。
第二章高温作业分级第五条公司高温作业分为三个等级:(一)一级高温作业:气温高于35℃的作业场所;(二)二级高温作业:气温在30℃至35℃之间的作业场所;(三)三级高温作业:气温在25℃至30℃之间的作业场所。
第六条公司应根据高温作业的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第三章高温作业防护措施第七条公司应加强高温作业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建设,保证作业场所温度符合国家规定。
第八条公司应合理安排员工高温作业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员工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连续作业。
第九条公司应为员工提供足够的清凉饮料,确保员工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及时补充水分。
第十条公司应定期对高温作业场所进行检测,确保作业场所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一条公司应加强员工高温作业培训,提高员工自我防护意识,掌握高温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
第十二条公司应为高温作业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高温作业服、遮阳帽、太阳镜、防暑降温药品等。
第四章高温作业健康管理第十三条公司应定期对高温作业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第十四条公司应关注高温作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减轻员工心理压力。
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高温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高温作业事故的能力。
第五章法律责任与监督第十六条公司违反本制度的,由公司总经理负责纠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的工作,由于高温环境会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制定和执行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供参考:一、总则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包括定期高温环境下作业或临时性高温条件下作业的职工。
三、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机构1.本单位设立高温作业安全管理机构,负责高温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2.管理机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管理经验,在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专业能力。
四、高温作业安全管理要点1.工作环境管理a.在高温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定期检查标志的完好性。
b.高温作业现场应有有效的通风设备,保证工作区域空气流通,并保持室内温度不超过规定的安全范围。
c.注意高温现场清洁,防止杂物堆放、易燃物料存放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
2.技术措施a.采取合理的工艺流程和隔热措施,降低高温对职工的直接伤害。
b.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物料的温度,避免物料燃烧和爆炸。
c.加强设备维护,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职员培训a.高温作业的职工应接受高温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了解高温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b.培训内容包括高温作业的危害、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c.管理机构应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参训人员。
4.个人防护设备a.职工应根据高温作业环境的特点,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隔热服、安全帽、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
b.个人防护设备应经常检查、清洁和维修,遇损坏应及时更换。
5.急救措施a.高温作业现场应设置急救箱,急救箱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设备。
b.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高温作业现场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急救流程。
c.指定急救人员,提供急救培训,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六、高温作业安全监督1.根据相关制度,进行高温作业现场的每日巡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高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止高温对人体的危害,改善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条件,预防中暑,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高温作业职业卫生管理的作业管理,作业环境管理,健康管理及职业卫生教育。
1.3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存在高温的作业场所。
2 引用标准
GB4200高温作业分级
GB934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
GB5701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GB2759冷饮食品卫生标准
GB935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3 术语
3.1 高温
作业场所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作业场所气温高于室外气温2℃或2℃以上时的
第 2 页共 2 页
车间空气温度。
3.2 高温作业
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高温的作业。
3.3 生产性热源
系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和工件等。
3.4 同类岗位劳动时间与平均劳动时间率
系指1个劳动日内各岗位的劳动与休息时间分别归类,统计同类岗位劳动时间。
平均劳动时间率系指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百分比(包括离岗1分钟以上的休息时间),连续跟班记录3天的平均值。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