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 登泰山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碧霞元君 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 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 老母,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碧 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带 有浓重的道教色彩,是对道教女神的尊称。 传说其为东岳大帝之女,司职为使妇女多 子,并保护儿童。
8
课文探究
1. 开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作者鸟瞰泰山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
4
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 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 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 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 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 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5
知识卡片
记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 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如:《小石潭 记》写景,借凄清的景抒发作者被贬后的凄凉之情;《核舟记》状 物,通过对核舟的介绍说明,赞扬古代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桃花源记》叙事、写景,表现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 不满;《岳阳楼记》借为重修岳阳楼作记的机会写景、议论,表明 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登泰山 记》写景、叙事,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 情。
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的。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
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
偻。
12
7.第4 段写泰山的人文景观,重点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
文章紧紧围绕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 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 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带领我们感受祖国 山河的壮美,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
14
主题归纳
这篇游记生动地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 山观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 色和日出的雄浑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 热爱。
15
深入探究
1. 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游泰山时的所见所思的?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
作者按照“交代泰山地理形势、位置—记叙登山过程—描绘 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的顺序描写的。
这是在山顶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居雾”以静 写动,写出了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 以小喻大,写出了云雾的具体形状,烘托出泰山的高峻 雄伟。整句话描绘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 飘逸美的特殊风韵,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 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11
wenku.baidu.com.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 写景物变化的?突出了泰山日出的什么特点?
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
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代表作品如方苞的《送左
未生南归序》《武季子哀辞》、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桐城派散文特
点:提出“义法”主张。“义”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法”指表达中心
的形式技巧。“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重点写了日观亭附近的建筑和下山路上的石刻等名胜 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 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
8. 结句“雪与人膝齐”能否删掉?
不能。结句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 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既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又留有 令人回味的余地。
13
内容小结
登泰山记
1
素养目标
1. 了解作者姚鼐及桐城派的相关知识,了解游记的文体特点。 2.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背诵全文。 3. 学习本文烘托手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本文简练的 语言特色。
2
作者简介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榖,清代桐城 (今属安徽)人,因书斋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 清代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 “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 《四库全书》纂修官等。乾隆三十九年(1774)辞官,就在 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其后 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歙县紫阳、南京钟山等书院四十年。
6
资料链接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
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
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
辞著名,世称桐城派)。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
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桐城派主张
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诗序、 碑传之类。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 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3
题目解说
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 山水游记。“泰山”点明浏 览的地点,“登”表明侧重 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的经过 和所见所感。
9
3.请梳理作者的登山路线。 由南麓登→循中谷入→越中岭 →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是写泰山山顶雪后美景的名句,请赏析。 “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
“烛”字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
10
5.有人说,“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句是神来之笔,试 分析。
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 然 后 以 古 长 城 作 为 参 照 物 , 表 明 泰 山 最 高 峰 ——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是 “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做好了铺垫。
2.从作者由京师来泰山的路线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旅程的什么特点?由 此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形象特点?
旅程特点:艰苦。“乘风雪”的“乘”字,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 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把从京 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既与实际情况吻合,又充分表现了旅途 的艰苦。天气恶劣,路途遥远,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登山,由此我们看到了 作者的形象特点:风尘仆仆,不辞辛苦,登山的心情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