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身份认同研究
媒介使用角度下的“洛丽塔”亚文化群体身份认同建构研究
文献综述
2、文化政治与身份认同。在“洛丽塔”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中, 文化政治因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内的自我认同和对他者 的区隔上。
文献综述
3、文化经济与身份认同。随着“洛丽塔”亚文化现象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经 济因素也成为了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一环。例如,“洛丽塔”服装、周边产品等 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消费符号,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该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感。
内容摘要
四、个人经验分享我自己也经常利用关键词来建构身份认同。在写作中,我 会使用特定的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如“创新”、“创业”、“生活 美学”等。这些关键词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的想法,还可以引导他们与 我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使用关键词的乐趣和成就感。
内容摘要
一、LiveHouse的背景
一、LiveHouse的背景
LiveHouse起源于美国,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艺术、科技等多种元素的综合 性文化业态。与传统的音乐厅不同,LiveHouse通常以小型演出为主,强调与观 众的互动和体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LiveHouse逐渐成为世界各地的青年亚文 化群体所钟爱的文化业态之一。
内容摘要
对于潮玩玩家群体来说,媒介使用和身份认同之间具有密切的。首先,媒介 使用是潮玩玩家身份认同的重要体现。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潮玩收藏和 玩法,玩家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审美,并得到同好们的认可和肯定。其次, 媒介使用也促进了潮玩玩家群体的身份认同。在社交媒体上与其他玩家交流、互 动,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和归属感,形成更加紧密的文化社群。
内容摘要
二、关键词与媒介使用在媒介使用中,关键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关 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找到所需内容。在海量信息中,只有使用关键词才能 准确、高效地找到我们感兴趣的内容。其次,关键词可以促进交流和分享。在社 交媒体中,人们通过关键词来分享自己的观点、经验和感受,同时也通过关键词 来了解他人的想法和看法。
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与身份认同研究
文学作品中的民族与身份认同研究文学作品是我们表达和探究民族与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媒介。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历史背景以及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部经典文学作品来探讨民族与身份认同在文学中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
一、《红楼梦》中的身份认同与家族观念《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对贾府家族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家族观念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在这个小宇宙般的贾府中,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地位和角色,这决定了他们的身份认同。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子孙,他的身份认同就与贾府紧密相连,他对家族的情感和责任感是他身份认同的核心。
二、《傲慢与偏见》中的民族认同与阶级观念《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家族的阶级观念描写,展示了英国社会对于身份认同的重视。
小说中的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通过对达西先生的认识和了解,逐渐改变了自己对于上层社会的偏见,最终实现了民族认同的转变。
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打破了一些框架下的固定观念,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创作。
三、《骆驼祥子》中的身份认同与社会阶层《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于骆驼祥子的描写,展示了中国社会的身份认同问题。
在这部小说中,骆驼祥子这个普通人物通过努力和奋斗,试图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实现身份认同的提升。
小说中对于社会阶层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身份认同的困境。
通过以上几部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民族与身份认同在文学中的重要性。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通过身份认同的塑造,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同时,文学作品也给予了人们对于身份认同的思考和思索,引发了对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在文学作品中,民族与身份认同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
有些作品通过对于家族观念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家族和血脉对于身份认同的影响。
媒介仪式的效果:认同与实践共3篇
媒介仪式的效果:认同与实践共3篇媒介仪式的效果:认同与实践1媒介仪式的效果:认同与实践媒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介不断演变,也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媒介除了能够传播信息、扩大知识面,还可以成为一种仪式性的表达形式。
媒介仪式的出现不仅补充了传统仪式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对我们对于身份的理解以及对于身份的认同和实践意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介仪式作为一种社会行为,通常关注的是集体价值,强调的是个体以外的东西。
在媒介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介形式,将个体内在的情感,或是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这些表达形式达到集体认同的目的。
例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平台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互动性媒介与人们构建身份密切相关。
在网络平台上,人们通过自我建构,将自己的存在感、自我认同等分享给他人,并通过他人的反馈不断调整并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不断提升对于社群的归属意识。
另一个例子是运动员的仪式行为。
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闭幕式,运动员在仪式中会通过特定的场景、音效、表演等手段,传递出参与者所代表的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特色、精神风貌等元素,以强化个人身份的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
此外,媒介仪式还具有强大的实践意义,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行动。
例如,身处灾难环境中的人们可以通过搭建网站、发布视频等方式,把求助信息传递给更广泛的社群,强化援助的力量,进而获得更多的援助和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媒介仪式通过信息传递的方式,使援助活动更快、更准确地完成,提升个体的实践意义,减轻灾民的困境。
总体而言,媒介仪式的效果并不是简单的展示或表达,而是通过仪式本身的意义与情境,构建身份认同意义,加强人们的集体意识,激发人们的实践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媒介仪式的作用和效果,并积极运用它,不断扩大身份认同和实践的能力媒介仪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身份认同和集体意识的建构,激发了人们的实践行动,对于社会和个体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社会媒体对身份认同与自我形象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身份认同与自我形象的影响现代社会充满了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和Instagram等,这些平台已经成为人们展现自我、表达观点以及与他人交流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增加,人们对于自身身份认同和自我形象的追求也开始受到了其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对身份认同和自我形象的影响,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 社交媒体的盛行对身份认同的影响•社交媒体为个人提供了建立自我身份认同的平台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人们可以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兴趣和价值观。
通过发布照片、视频和文章等内容,个人可以向他人展现自己的独特特征和认同。
•社交媒体强化了个人身份认同的多样性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加入各种特定的社群或兴趣小组,从而进一步巩固自身身份认同。
无论是某个特定的音乐风格、运动爱好还是社会议题,社交媒体都让人们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相同身份认同的他人,从而获得认同感和支持。
•社交媒体对身份认同形成了外部认可的需求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分享和评论等功能让人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许。
个人的身份认同往往会通过这些外部的认可得到增强,使其感觉更有自信和存在感。
2. 社交媒体对自我形象的影响•社交媒体促使人们精心打造在线形象为了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赏,人们倾向于精心打造自己的在线形象。
这意味着他们会选择合适的照片、美化自己的外貌,并在文本中展现成功和有趣的一面。
这种塑造自我形象的过程与传统媒体上的广告宣传类似,会导致人们在网络上表现出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形象。
•社交媒体的滤镜和编辑功能影响个人的自我形象观念社交媒体的滤镜和编辑功能使得人们可以轻松修改自己的照片,使之看起来更加美丽或者更加完美。
然而,这种美化效应会导致人们对于自身真实外貌的不满,甚至给他人营造出一种虚假的形象。
•通过社交媒体展示的成功和幸福生活加剧了自我形象的压力社交媒体上常常出现的精心策划的生活照片,使得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高的期望。
《2024年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消费行为和身份认同——以TFBOYS粉丝为个例》范文
《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消费行为和身份认同——以TFBOYS粉丝为个例》篇一一、引言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粉丝文化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粉丝的消费行为和身份认同呈现出新的特点。
本文以TFBOYS的粉丝为例,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粉丝的消费行为和身份认同的演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
二、TFBOYS粉丝群体的特点TFBOYS作为中国流行乐男子演唱组合,其粉丝群体具有年轻化、高度活跃、消费能力强等特点。
这一群体多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形成了独特的粉丝文化。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消费行为(一)消费多元化在新媒体环境下,TFBOYS粉丝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除了传统的购买专辑、周边产品等实物消费外,粉丝还通过虚拟礼物、打榜投票等方式进行消费。
这些消费行为不仅满足了粉丝的娱乐需求,也成为了他们表达对偶像支持与喜爱的方式。
(二)社交媒体驱动的消费社交媒体在粉丝消费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粉丝可以了解偶像的最新动态、参与线上活动、与其他粉丝互动等。
这些互动行为不仅增强了粉丝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进一步推动了相关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粉丝身份认同(一)身份认同的构建在新媒体环境下,TFBOYS粉丝通过参与各种线上活动、分享与偶像相关的内容、与其他粉丝互动等方式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
这种身份认同不仅是对偶像的支持与喜爱,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
(二)集体身份认同的强化新媒体为粉丝提供了一个集体的交流平台,使得粉丝之间能够更容易地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符号。
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共鸣,粉丝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强化了集体身份认同。
五、结论新媒体环境为粉丝的消费行为和身份认同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可能性。
在消费方面,粉丝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元化和社交媒体驱动的特点;在身份认同方面,粉丝通过参与线上活动、分享与偶像相关的内容等方式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并强化了集体身份认同。
社交媒体对社会身份认同的影响分析
社交媒体对社会身份认同的影响分析当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还塑造了我们的社会身份认同。
社交媒体对每个用户来说都具有不同的影响,正面或负面。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对社会身份认同的影响,并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社交媒体对个人认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成就等等,以此构建自己的个人形象。
例如,一个人在Instagram上发布精心拍摄的旅行照片,就可能被认为是一个热爱冒险和探索的人。
这种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方式,可以让他人对我们的认识产生偏见,从而塑造我们的社会身份认同。
然而,这种社交媒体的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
许多人倾向于过度关注别人的生活,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进行比较。
这种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评估与他人形成了不健康的对比,会导致自尊心受挫。
例如,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朋友发布了一张豪车照片,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卑感,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生活相对平凡。
这种社交媒体上的比较也可能使人陷入虚荣心的陷阱,追求虚幻的社会认同。
除了对个人的影响,社交媒体还在社会层面上对社会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可以迅速传播,从而塑造或改变一群人的集体认同。
例如,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我是女强人”活动,吸引了许多女性参与并分享她们的职业成就。
这种活动可以加强女性的自尊心,激发她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并鼓励她们对社会的贡献。
然而,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也可能引发社会身份认同的分化和冲突。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会迅速组成互相支持的阵营,形成各种社会身份认同的集体。
这种集体认同可能会导致偏见、歧视、甚至对立。
例如,在某些社交媒体平台上,存在着针对特定民族、宗教或性别的仇恨言论和攻击。
这种集体认同的聚集和冲突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总之,社交媒体对社会身份认同具有深远的影响。
社交媒体在个人层面上通过展示个人形象和与他人比较,塑造了我们的社会身份认同。
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
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电视剧传播框架中女性形象的建构与身份认同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电视剧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如何塑造和传达女性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如何影响观众对女性的认知与认同。
本文将从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类型、角色表现、角色关系等多个维度展开研究,揭示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多重面貌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本文还将探讨女性观众如何通过对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认同,形成自身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念。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视剧在塑造和传播女性形象方面的作用,以及女性观众在观看电视剧过程中如何构建和强化自身的身份认同。
二、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建构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视觉呈现,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复杂而多样的建构。
这些建构不仅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刻板印象,也影响了观众对女性身份和角色的认知。
在电视剧中,女性形象往往被赋予多重社会角色,如母亲、妻子、情人、职业女性等。
这些角色往往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期待和价值观。
例如,母亲角色通常被塑造为无私奉献、照顾家庭的形象,强调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而职业女性则常常被描绘为能力强、独立自主的个体,突出了女性在职场中的能力和价值。
然而,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也存在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
在一些剧集中,女性往往被描绘为外貌至上、情感脆弱、依赖男性的形象。
这种刻板印象不仅限制了女性角色的多样性和深度,也对观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了对女性形象的刻板认知和偏见。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建构还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呈现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古代历史剧中,女性往往被描绘为贤良淑德、忍辱负重的形象;而在现代都市剧中,女性则更多地展现了独立、自信、追求自我价值的一面。
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它不仅受到社会期待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也与观众的认知和审美密切相关。
《微博MBTI超话社区中的用户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研究》范文
《微博MBTI超话社区中的用户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交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超话社区。
其中,MBTI超话社区因其独特的个性分析和人群定位,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参与和互动。
本文旨在研究MBTI超话社区中用户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影响。
二、研究背景MBTI即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一种人格类型理论,通过四个维度(外向E与内向I、感觉S与直觉N、思考T与情感F、判断J与知觉P)将人格划分为16种类型。
在MBTI超话社区中,用户通过分享自己的类型、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信息,进行自我呈现和身份认同的构建。
三、用户自我呈现1. 自我描述:在MBTI超话社区中,用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描述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2. 类型标签:用户通常会使用自己的MBTI类型作为标签,以便其他用户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和行为模式。
3. 互动交流:用户之间通过评论、点赞、私信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进一步强化自我呈现的效果。
四、身份认同构建1. 群体认同:在MBTI超话社区中,用户通过与同类型的人交流互动,形成群体认同,从而增强自己的身份感和归属感。
2. 类型标签的认同:用户不仅使用自己的类型标签进行自我呈现,还会对其他用户的类型标签产生认同感,进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
3. 性格特质的认同:用户在社区中寻找与自己性格特质相似的其他用户,通过互相支持和鼓励,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身份认同。
五、心理动机与社会影响1. 心理动机:用户在MBTI超话社区中进行自我呈现和身份认同构建的心理动机主要包括寻求认同、表达个性、满足社交需求等。
2. 社会影响:MBTI超话社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平台,有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性格类型的认知和评价,为性格类型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中国美剧网上迷群研究
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中国美剧网上迷群研究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中国美剧网上迷群研究摘要:本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从媒介使用的角度探讨中国美剧网上迷群的形成及身份认同建构。
通过对该论坛的观察、访谈及内容分析,揭示了迷群成员的身份认同建构与媒介使用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章认为,媒介使用不仅是身份认同的表达平台,也能够塑造和加强用户的身份认同。
而迷群的形成,则是媒介使用中个人身份认同的集体流动和碰撞。
最后,文章提出了对于中国美剧迷群研究的启示和展望。
关键词:迷群;媒介使用;身份认同;伊甸园美剧论坛;中国美剧一、引言美剧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电视剧,自从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热爱者的追捧。
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下,中国美剧爱好者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在这个互动空间中,网上迷群逐渐形成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本文试图通过对其进行观察、深入访谈和内容分析,揭示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关系对于迷群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二、中国美剧网上迷群的形成1.网络媒介与美剧迷群的连接网络媒介为美剧迷群的形成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通过论坛、社交媒体等渠道,美剧迷群成员可以分享观剧心得、讨论剧情发展等,这种交流互动不仅满足了个人的情感需求,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2.身份认同的集体流动和碰撞在进行媒介使用的过程中,个体的身份认同得到了塑造和加强。
美剧迷群的形成,推动了身份认同的集体流动和碰撞。
迷群成员通过与他人互动、观剧、分享心得等方式,逐渐塑造出自己在迷群中的身份认同。
同时,与其他迷群成员的互动也对个体身份认同产生了影响。
三、伊甸园美剧论坛的特征1.开放与包容的讨论环境伊甸园美剧论坛提供了一个开放且包容的讨论环境,允许迷群成员自由表达观点和情感。
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为迷群成员的身份认同建构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体文化与身份认同研究
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体文化与身份认同研究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媒体如何影响社会和个人的学科。
媒体文化与身份认同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媒体对于个体身份认同和文化建构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体文化与身份认同研究,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媒体文化与身份认同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媒体的影响力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
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着塑造个体认同和文化意识的重要角色。
通过传递特定的价值观、观念和符号,媒体能够影响人们对于自己的认同感以及与他人的群体归属感。
在媒体文化与身份认同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理论框架被广泛运用。
其中之一是符号互动主义理论。
符号互动主义理论认为,人们通过与社会中的符号进行互动来构建自己的认同和意义。
媒体作为一个重要的符号系统,通过传递特定的符号与意义,影响着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同。
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是认同理论,该理论强调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认为个体的认同是通过与特定群体的联系来建立的。
媒体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影响着个体对于特定群体的认同感。
除了理论框架,媒体文化与身份认同研究还使用了各种研究方法来探索问题。
内容分析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对媒体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意义和对身份认同的影响。
调查研究是另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收集个体关于媒体对身份认同影响的主观感受和看法。
此外,还有实验研究、观察研究等方法可以用于媒体文化与身份认同的研究。
媒体文化与身份认同研究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研究媒体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个体的变化。
媒体在传播文化、思想和价值观方面具有强大的力量,了解媒体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预测社会的趋势和变化。
其次,研究媒体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出政策建议。
媒体对身份认同的塑造作用不容忽视,了解这种影响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干预措施。
社交媒体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塑造研究
社交媒体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塑造研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成为了当代人们无法撇开的一部分。
它们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对个人的身份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塑造,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
首先,社交媒体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来展示自我。
通过分享生活点滴、发布个人照片和观点,人们能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独特且有吸引力的形象。
例如,一个热衷于健身的人可以发布自己的锻炼成果,展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形成健康活力的形象。
社交媒体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平台来凸显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塑造自身的身份认同。
其次,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性也对个人的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交媒体是一个交流的空间,人们可以通过与他人互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人们参与各种社交群体、讨论话题,与他人互动时,会受到他人的认同和评价。
这些反馈和互动,对个人的身份认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如果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和赞同,他们的自尊心和认同感会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身份认同。
然而,社交媒体的虚拟性也不可忽视。
在社交媒体上,个人可以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隐藏自己的不足。
由于只有有限的信息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被分享,人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内容来判断个人的身份认同。
这容易引发人们对他人的偏见和片面认知。
例如,一个人通过社交媒体上展示的成功和幸福照片,可能会被他人看作是一个完美无暇的人。
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挫折。
社交媒体上的虚拟形象只是一个局部的展示,而不是完整的真实。
此外,社交媒体的广告和营销也对个人的身份认同产生了影响。
广告和推销活动通过创造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试图影响人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例如,一些社交媒体上的偶像和名人经常代言各种产品,他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使用的品牌,试图塑造自己作为成功和受人认可的形象。
这种广告营销活动对个人的身份认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追求特定的生活方式和品牌时感到自身的认同。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变得日益密切。
社交媒体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然而,这也给他们的身份认同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影响,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积极影响1. 提供个人表达空间社交媒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他们可以在平台上分享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兴趣爱好和自己的观点。
这种表达方式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和展示自己的个性,进而形成清晰的身份认同。
2. 丰富多元的交流渠道社交媒体让青少年能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
他们可以结识新朋友、加入不同的社群,并在这些互动中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通过与不同背景的个体互动,青少年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形成更开放、包容的身份认同。
3. 接触多样化的信息社交媒体为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从新闻事件到学术知识,各种领域的信息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获取。
通过接触这些多样化的信息,青少年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拓展知识面,从而对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更加理性和深入的思考。
二、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消极影响1. 美化和夸大个人形象在社交媒体的虚拟世界中,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功,从而形成一种夸张和美化的个人形象。
这种现象可能会使一些青少年感到自卑和焦虑,觉得自己与别人相比有所不足,进而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质疑。
2. 社交比较导致自我价值观扭曲社交媒体中存在大量的社交比较,许多青少年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评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这种不健康的比较导致了自我价值观的扭曲,使一些青少年感到自卑、失落,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消极影响。
3. 社交媒体泛滥的信息和虚假内容社交媒体中存在大量的信息和内容,其中不乏虚假、夸张和不实的内容。
有些青少年可能会被这些信息所误导,导致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混淆和误解。
三、如何减少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不良影响1. 引导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学校和家长可以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社交媒体。
新闻传播中的身份认同与舆情表达
新闻传播中的身份认同与舆情表达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新闻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身份认同与舆情表达在新闻领域中日益受到关注。
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感,而舆情表达则是指个体通过言辞和行为来表达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情感。
在新闻传播中,身份认同往往会对舆情表达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身份认同会影响个体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和选择性。
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关注与自身身份认同相关的新闻话题,对于与自身无关的事件选择性忽视。
例如,在一个体育迷聚集的社群中,对于体育赛事的报道就会更加受到关注,而对于政治或金融领域的新闻可能会相对冷漠。
这种身份认同对新闻传播的选择性关注也会在舆情表达中得到体现,导致不同社群展示出的舆情表达差异较大。
其次,身份认同还会影响人们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评价。
同一件事情在不同身份认同的人眼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评价。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宗教身份认同对新闻事件的解读。
不同宗教信仰者对于同一事件的态度和观点可能截然不同。
在舆情表达中,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读和评价也会导致不同舆情观点的出现。
除此之外,媒体的身份认同也会对其舆情表达产生影响。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平台,其身份认同对于新闻报道的主题选择、角度偏好以及信息传递方式都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例如,左倾媒体和右倾媒体在报道同一事件时可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这种身份认同导致的媒体舆情表达差异也会进一步影响受众的看法和判断。
在新闻传播中,身份认同与舆情表达的关系不仅仅是单向的。
舆情表达也会反过来影响个体的身份认同。
当一个人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表达时,他会根据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来选择表达方式,并倾向于与自己身份认同相符合的方式。
而与自身身份认同相符合的舆情表达又会进一步强化个体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
这种循环作用会让人们在新闻传播中形成一个封闭的舆论圈,对于不同意见和观点更加排斥和抵触。
针对身份认同与舆情表达的相互影响,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寻求一种全面客观的新闻传播方式。
社会媒体上的身份建构与个人认同
社会媒体上的身份建构与个人认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个人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分享生活的点滴,并与他人进行互动。
同时,社交媒体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身份建构和个人认同的场所。
本文将探讨社会媒体上的身份建构与个人认同,并分析其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媒体对身份建构的影响社交媒体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广泛展示自我形象和表达个性的平台。
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可以发布照片、文字、视频等形式的内容,通过自我展示来构建自己的身份和形象。
比如,一个人可以通过发布旅行照片展示自己的旅游爱好,或者通过发表观点来表达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思想深度。
此外,社交媒体的互动性质也促进了个人身份的建构。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回复和分享,个人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同,从而增强自己对特定身份的认同感。
例如,一个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环保的观点,而得到了众多朋友和关注者的点赞和评论,这将进一步增强个人对环保事业的认同感和身份认同。
二、社会媒体对个人认同的影响社交媒体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身份建构,同时也对个人的认同感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认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群体认同:社交媒体为各种特定群体提供了一个集结、互动和表达的空间。
个体通过关注和参与特定群体的话题、讨论和活动,从而加强对该群体的认同感。
例如,一个人加入了一个音乐社交平台,与其他音乐爱好者分享和讨论音乐,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对音乐群体的认同。
2. 文化认同:社交媒体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得个人可以接触到全球范围的文化内容。
个体可以通过浏览、分享和评论有关自己文化背景的内容,从而加深对自己文化认同的感受。
比如,一个在海外生活的中国留学生通过社交媒体与国内朋友分享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加深了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
3. 虚拟化认同:社交媒体上的虚拟化角色和身份也对个人认同产生了影响。
在游戏社交平台上,个体可以扮演特定角色,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和竞争。
社交媒体与身份认同:数字时代的个人表达
社交媒体与身份认同:数字时代的个人表达在当今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交流和表达平台之一。
通过社交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身份认同。
然而,社交媒体也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虚拟身份”,人们往往在网络空间中展示的自我与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交媒体与身份认同的关系。
1. 社交媒体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社交媒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兴趣、观点和生活方式。
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呈现自己的身份认同。
例如,一个热爱旅行的人可以发布自己在不同国家的旅行照片,以展示自己喜欢冒险和探索的个性。
而一个关心环保的人则可以通过文章和视频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见解和实践,树立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
然而,社交媒体的存在也促使人们在展示自我时表现出自己期望的形象,这可能导致某种身份认同的虚拟化。
人们往往会选择性地展示自己的生活亮点,而隐藏生活中的负面和不完美之处,以展示一个更加美好和理想化的形象。
这种现象可能造成人们对社交媒体上的他人产生偏见,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他们真实的身份和行为。
因此,社交媒体对个人身份认同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
2. 社交媒体上的身份建构与维护在社交媒体上建构和维护身份认同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提供了多种工具和特性,帮助人们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
2.1 个人资料与自我介绍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资料和自我介绍是展示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
人们可以在个人资料中填写自己的姓名、年龄、学校、工作等基本信息,从而帮助他人更好地了解自己。
同时,人们也可以在自我介绍中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和目标等,进一步展现自己的身份认同。
然而,个人资料和自我介绍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模式化的现象。
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资料往往不能完整地展示一个人的全面形象,只能提供一部分信息。
同时,人们在填写个人资料时也往往会受到社交媒体平台的限制和要求,可能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
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问题研究
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问题研究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问题研究引言:新闻报道是社会传媒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通过传递信息和引导公众意识,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媒体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问题,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的概念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谁的核心认知。
身份认同可以包括国家、地域、性别、种族、宗教、职业等不同层次的认同。
群体认同是指个体对某个特定群体的认同感,如民族、团体、社会阶层等。
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和社会角色的意识。
二、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认同新闻报道往往强调个体的身份认同,通过报道个体的特点、经历和观点,加强个体认同感。
例如,在报道某个国家的重大事件时,媒体会突出强调该国的国家认同,强调国家的独立性、文化特色和国民精神,以增强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感。
新闻报道中的群体认同新闻报道也经常关注群体的认同,强调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
例如,报道某个社会团体的活动时,媒体会突出强调该团体的群体认同,强调团体的使命、目标和成就,以增强公众对该团体的认同感。
三、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问题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的冲突在新闻报道中,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群体的认同有时会发生冲突。
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国家层面上认同自己是某国的公民,但在地域层面上认同自己是某个省份的居民。
当这两种身份认同发生冲突时,个体可能会感到矛盾和困惑。
新闻报道中的身份认同与群体认同的塑造新闻报道对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具有塑造作用。
报道内容的选择、报道方式的呈现等都会影响公众对个体和群体的认同感。
因此,媒体在报道中应该注意平衡个体和群体的认同,避免对某一方面过度强调,造成认同感的偏颇。
社交媒体与身份认同
社交媒体与身份认同在当今社会中,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Facebook、Instagram、Twitter还是WeChat、微博等平台, 人们通过这些媒体与朋友、亲人和全世界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情绪。
然而, 社交媒体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份认同。
首先, 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身份的平台。
通过发布个人照片、分享旅行经历以及发布观点和思考, 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中创造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个人形象。
例如, 一个热衷公益的人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参加慈善活动的照片和心得, 以展示自己关心他人的身份。
这种方式使人们能够通过社交媒体来凸显自己与独特身份的相关性。
其次, 社交媒体还能够强化共同身份的认同。
通过参与特定社交群体的讨论和活动, 人们可以与拥有相似兴趣和价值观的人们建立联系。
例如, 一个喜欢音乐的人可以加入一个音乐爱好者的社交媒体群组, 在那里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喜好和观点, 与他人互动, 感受到群体认同的温暖。
社交媒体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来连接具有共同身份的人们, 打破了地理和时间上的限制。
然而, 社交媒体不仅仅是身份认同的展示和强化平台, 它也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
社交媒体上的虚假形象和完美主义倾向, 让人们感到比较和自卑。
当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别人精心打造的生活和完美外貌时, 很容易与自己进行比较。
如果无法达到他人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所谓"完美", 人们可能会感到自卑和失落。
这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身份认同随着社交媒体的影响而被扭曲, 拥有真实身份的感觉逐渐消逝。
此外, 社交媒体上的争吵和仇恨言论也会对人们的身份认同造成负面影响。
在争论和辩论的过程中, 人们很容易被集体认同所影响, 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 进而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观点。
特别是在网络喷子言辞激烈的情况下, 很多人不敢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 害怕遭到攻击和谩骂。
这样的环境使人们往往更加趋向于追随所谓的主流观念, 而不是坚守自己的独特身份和观点。
社会媒体对年轻人身份认同的塑造
社会媒体对年轻人身份认同的塑造社交媒体如今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他们表达自我的渠道和构建身份认同的平台。
由于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年轻人越来越依赖这个平台来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
然而,在这种便利和无限可能的背后,社交媒体对年轻人身份认同的塑造也带来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社交媒体成为许多年轻人形成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上传照片、发布状态、参与话题等方式,他们希望以特定的形象呈现自己。
这种自我塑造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年轻人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内容来展示自己,以迎合社交媒体上其他人的审美和价值观。
虽然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权利,但社交媒体往往将个体塑造为特定的类型,让人们感觉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获得认同和接纳。
其次,社交媒体带来了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许多年轻人习惯将自己的生活细节在社交媒体上公之于众,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美。
然而,这种追求导致了隐私泄露的问题。
个人信息的公开和滥用风险增加,年轻人的身份认同也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不真实。
他们不再仅仅面对家人和朋友的评判,还要面对社交媒体上无数陌生人的评价和评判,这加剧了对他人观点的过度关注,使他们更加追求虚幻的形象。
此外,社交媒体还可能导致年轻人对自我的不确定感。
在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有一个个人资料页面,上面呈现了他们的照片、个人信息和交友圈。
这样的页面形成了一个个人品牌,年轻人通过维护自己的页面来展示自己对外界的吸引力和独特性。
然而,这种表现形式很容易导致对自我的过度关注和评判,甚至让年轻人混淆了自我认同和网络形象之间的界限。
他们开始纠结于如何在社交媒体上找到真正的自己,而这个问题在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虽然社交媒体对于年轻人身份认同的塑造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也不能否认它的正面影响。
社交媒体为年轻人提供了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和分享经验的机会,他们可以从他人的观点和经历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此外,社交媒体也能促进年轻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传播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
投射与身份认同他人的投射如何影响身份认同的建构
投射与身份认同他人的投射如何影响身份认同的建构投射与身份认同:他人的投射如何影响身份认同的建构投射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想法、情感或特征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并根据对其的投射来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个人对自己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感知和确定。
本文将探讨他人的投射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一关系。
1.媒体投射与身份认同的建构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常常通过影视作品、广告和社交媒体等形式塑造社会中的角色形象。
我们在观看、接触这些媒介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中人物形象的影响。
这些形象的塑造与个人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
比如,在观看一部电视剧时,我们可能会在某一角色上发现了一些与自己相似的特质,进而生成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身份认同。
2.家庭投射与身份认同的建构家庭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之一,家庭成员对个人的投射对身份认同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评价和态度等都会对子女产生影响。
比如,如果父母期望子女成为科学家,子女可能会在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我是一名科学家”的身份认同。
3.社交关系中的投射与身份认同的建构社交关系是一个人形成身份认同的重要环节。
当他人对我们的投射与我们自身的观念相吻合时,我们容易对这种投射产生认同感,从而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
比如,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如果朋友们将我们视为坚强、乐观的人,我们可能会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来巩固这一身份认同,并在行为中展现出这些特质。
4.文化传承中的投射与身份认同的建构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受到文化的塑造和传承。
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他人的投射对身份认同的建构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某些传统文化强调对家族的忠诚和责任,个人可能在他人的期望和影响下形成对自己家族身份的认同,并在行为中展现出来。
总结起来,投射与身份认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无论是通过媒体、家庭、社交关系还是文化传承,他人对自己的投射都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
用写作探索身份认同讲述个人故事的重要性
用写作探索身份认同讲述个人故事的重要性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的媒介和工具,通过写作,人们可以深入思考并探索自己的身份认同。
个人故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经历、情感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写作在身份认同探索和个人故事讲述中的重要性。
一、写作为身份认同探索的媒介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理解,包括性别、文化、社会角色等方面。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份认同,并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第一,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
个体的身份认同与其经历密切相关。
通过回顾和记录过去的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和身份发展。
例如,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成长经历的文章,通过回忆童年的点点滴滴,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勇敢面对挑战的人,这种经历塑造了我的勇敢和坚韧的身份认同。
第二,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探索内心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内心的世界表达出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
例如,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心灵成长的文章,通过表达内心的挣扎和成长过程,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对诚实和正直的重视,这成为了我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二、个人故事在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个人故事是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我们独特的经历和回忆。
通过讲述个人故事,我们可以更加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身份认同,并与他人建立共鸣。
第一,个人故事可以增强身份认同的认可感。
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
例如,我曾经在一个写作社群中分享了自己经历的故事,得到了他人的赞赏和共鸣,这强化了我对自己身份认同的自信和认可感。
第二,个人故事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通过讲述个人故事,我们可以与他人建立起情感和共鸣的桥梁。
例如,我曾经与一个朋友分享了自己在外地生活的故事,她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们通过交流,更好地理解了对方的身份认同和人生价值观。
三、结语通过写作探索身份认同讲述个人故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营性报社的身份认同研究——以R报社实习经历为例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学一班李亚宁目录一、引言 (2)二、国内研究背景 (2)三、理论基础 (3)四、关于经营性报社身份认同的研究 (5)(一)经营性报社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是自我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5)(二)媒介人的自我认同倾向是经营性报社认同的核心倾向 (6)(三)受众的认同对经营性报社的自我认同影响越来越小 (7)五、总结 (8)摘要: 媒介是我们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媒介的身份认同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提议。
笔者对报社这一重要的传统媒介兴趣颇丰,尤其是对转企之后的经营性报社的运行和发展很感兴趣,本文主要以在R 报社的实习经历为参考背景,用参与观察的方法,从社会学角色理论和组织运行的角度对报社这一传统媒介的身份的自我认同做一个比较微观的分析,目的在于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报社这一实体。
关键词:经营性报社角色理论自我认同一、引言中国的媒介角色在社会认知的范围内处于阶段变化性的状态中。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媒介角色大体稳定。
改革开放之后,媒体角色开始发生变化,媒介的各种功能也开始在人们的试探中得到开发和使用。
1媒介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媒介角色的认知。
报社作为最早的媒介之一,它的意识形态功能根深蒂固,其发展和变革受到大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的影响。
现在经营性报社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身份认同与其角色的扮演息息相关,其自我认同也主要是从其角色和功能方面体现出来。
二、国内研究背景中国的媒介改革每一阶段都带有不同的特征,而每个阶段的媒介特征都与面临的问题密切相关。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30年来媒介制度特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媒介复兴阶段,第二阶段是媒介产业化酝酿阶段,第三阶段为媒介产业化推进阶段。
1978-1991年间,在面对媒介发展的两大矛盾,媒介事业体制的行政拨款制与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和媒介事业单位的财产权与创收要求之间的矛盾,在具体1中国媒介制度变革论/陈鹏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1环境要求和利益的诱惑下,媒介组织开始进行自下而上、横向示范的制度变迁过程。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成为中国传媒管理体制的一个特色。
报业在这一制度大背景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改革力度不大。
1992-2002年间,随着邓小平改革开放观念的深入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媒介机构意识到了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文件的发出,打破了媒介行业避讳产业的禁忌,使报业、广播电视等行业找到了自身在产业体系中的定位。
由于报社的意识形态功能的禁锢,其马上实现产业化是不可能的。
过去,由于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一切以宣传为中心,总编辑和编辑业务处于部门核心地位,而报社的行政领导负责一些边缘性和保障性的事务。
这也充分显示出,报社的经营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
体制改革之后,报社的管理格局明显出现了变化,率先改革的是《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社为了加强内部企业化管理的强度,在全国首创了社长领导下的总编制、总经理分工负责制,依托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报业管理体制,极大地推动了报纸的产业化进程。
1994年,《金华日报》对报纸的采编和经营做了分离式改革,于当年12月1日成立了全国报业经营首家股份制公司。
1报纸的编辑业务由报业这一事业单位来完成,而编辑业务之外的广告、发行、印刷等业务则由报社下属的新闻发展总公司来完成。
《羊城晚报》和《金华日报》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为报业提供了制度移植的模板,促进了制度创新的步伐。
通过下属公司的产业剥离手段进行的产业化探索和通过合并打造的集团化尝试成为这一时期的报业制度特征。
虽然没有突破事业的限制,但报业在产业化探索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2-2008年,进入到21世纪,中国成功加入WTO,国家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又深化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开放促改革,中国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了。
中国媒介直面国际竞争的压力,在外部竞争压力和内部利益推动下,传媒业的变革迎来了新的制度环境的变化。
报业在前期集团化的基础上加紧进行“产事分离”和转企改制工作,报业实现了突破。
报业的突破源于对媒介二重属性在新闻出版行业的精细划分。
最主要的改变是,对于报刊而言,将政治性较强的党1吴小刚:《是天上掉馅饼吗—金华日报社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践与思考》,《陕西报业信息》第106期,/NewsInfo.asp?id=635报党刊和一般经营性报刊进行区别对待,前者保持事业属性,后者可以整体改制,如果前者和后者在一起的实行“剥离转企”。
目前“出版、发行、报纸上市公司已达11家,市值2000多亿元,净融资达240多亿,大大解放了出版生产力。
”1以上从历史纵向发展的角度对报业的发展和改革做了一个大体的介绍,主要从组织和制度角度对其进行解析,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报社的角色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目的是让读者对报业的发展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为下文的身份认同研究提供背景基础。
经营性报社最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其自身的运行和发展都带有企业的性质,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挖掘其角色的扮演,其与一般企业还有很多不同之处。
经营性报社的角色扮演与其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是自我认同还是来自外界的认同都受到其角色和功能的影响。
三、理论基础“角色”本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20世纪20至30年代一些学者把它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美国芝加哥学派最早系统地运用了“角色”这一概念,其中以乔治.米德的研究最为著名。
米德使用此概念旨在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象扮演某个觉得(米德称之为“嬉戏阶段”)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米德称之为“群体游戏阶段”)。
他认为角色在互动过程中形成,角色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的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
角色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拉尔夫.林顿认为,角色是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结构部分提供给行动者的一组规范。
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表演。
林顿将社会行为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系统,个人接受和遵循这些规范。
2之后,“完形主义心理学”和社会戏剧论,帕森斯、默顿、达伦多夫、哥夫曼等对角色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体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1柳斌杰:《与时俱进的中国新闻出版社》,《求是》2009年第4期2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编.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六章.第一节群体和组织的基础,即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处于社会地位上的人的行为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然而,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的角色集。
报社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它所扮演的角色也绝不仅仅是单一的,它也处于“角色集”的笼罩之下。
笔者在R报社实习,亲身感受到了报社的氛围。
R报社为某一报社集团下的经营性报刊,规模适中,经营业绩不太突出,但报社的做新闻的氛围很浓。
R报社其内部结构主要分为:新闻部、编辑部、广告部、财务部和热线室,在实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新闻部,整个新闻部又分为街区部、民生部、时政要闻部三个部,每个部下面记者有不同的分工。
四、关于经营性报社身份认同的解析(一)、经营性报社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是其自我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报社这一传统媒体最早扮演的是党的“喉舌”的角色,通过在研究背景的介绍,转企后的报社的宣传功能逐渐淡化,为了生存和发展,其经济属性的性质逐渐增产,在产业化的过程中,报业集团化使报社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但其宣传功能却越来越流于形式化。
报社这一传统媒介总是在履行其传播媒介的功能,但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党报党刊属于体制内范畴,它的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报业集团下的经营性报社的处境相当困难。
通过实习观察,报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不仅仅是报纸发行量上的竞争,还有新闻素材、来源和新闻质量的竞争,这些是一个报社在报业这一大环境下生存的必要事项。
举例说明,在R报社一篇新闻事件与其他报社的新闻事件相同的情况下,哪家报社出刊及时,出刊内容充实、丰富,出刊的版面大小,这边面上是两篇文章的比较,但背后却是两家报社实力的竞争。
在角色类型的划分上,报社所扮演的是功利型的角色。
功利型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1作为功利型角色的经营性报社,其实现利益最大化,获得更多的读者,这是其生存的前提,也是其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角色,对其存在的价值的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它的其他的社会功能,如提供新闻和信息,监控社会变化;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普及科学知识,教育和引导大众;注重媒体的娱乐性;服务经济等功能来说,这些所有的功能都要为其自身的生存让步。
任何一个角色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其自身存在的真实性和有价值性。
报社也不断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除了定期发行纸质报纸之外,还开通了数字报纸,这为其自我认同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二)、媒介人的自我认同倾向是经营性报社认同的核心倾向媒介人是媒介的骨干与核心,是媒介的内在灵魂所在。
媒介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直接影响着媒介的角色认同。
媒介作为一个组织或机构,它的运作和发展直接受这些媒介人的操控,所以说,媒介人素质的好坏、对其自身角色的定位影响了报纸的质量和报社的自我认同。
笔者发现R报社的新闻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对新闻已经麻木。
在他们看来,新闻是他们赚钱的工具,新闻的素材来源的丰富性和可炒作性是他们工作的动力。
极少数新闻人还保持着新闻的梦想和对新闻的执着追求。
R报社一位首席记者是笔者接触到的一位坚守新闻梦想的媒介人。
他在报社工作了十几年,有很多晋升的机会,但他都没有接受,在他眼里只有新闻才是他的动力。
在编制外的组织中,组织内的员工没有很好的福利待遇,工作的压力很大,工资也往往不尽人意,为了生存,几乎每个人都把职位和工资看得很重要。
在经营性报社中,也是如此。
在经营性报社中,媒介人的角色是一个单纯的付出劳动获取报酬的交易过1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编.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六章.第二节程,期间或许夹杂着个人的感情在内,但主要还是利益性的,媒介人在其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已经失去了对其工作的原本的性质的理解。
就像韦伯所说的那样,在“工具理性”为指引的社会下,太多的感情是不会存在的,也是不允许的,这是不符合社会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