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播电视媒介生态
广播高端访谈节目的媒介生态环境分析
全 国拥有 S NG 设 备 或 者 经 验 的 城 市 频 道 从 技 术 手 段 与 内 容 共 享 方 面 达 成 的 全 国 第一
头脑 。
其 次 . 市 电视 台 之 间 既 要 加 强 合 作 . 要 保 留城 市 台 的 地 方 特 色 。 强 城 又 加 合 作 不 是 为 了丢 掉 特 色 , 反 是 要 更 努 力 地 张 扬 地 域 性 、 市 性 、 近 性 的 特 相 都 贴
色优势 , 固守阵地 , 心营造 出~批 具有 “ 土化 ” 精 本 的地 方 品牌 节 目。 以地域 亲
注释 :
解 读 和 评 论 的 对 话 节 目深 受 重 视 。 由 于 嘉 宾 多来 自全 国知 名 高 校和 研 究机 构 , 是 相 关 领 域 的 权 威 , 这 类 节 目 被 称 为 高 端 访 谈 从 媒 介 系 统 、 会 系 统 和 受 众 群 社
体 三 者 之 间构 成 的传 播 生 态 系统 来 看 ,
懂得 合作带 来的 社会 效益和 经 济效 益 , 更要 以虚怀 若谷 的心态 , 学会 在经 营
自主 化 的 同 时 , 展 多 种 形 式 的 互 惠 合 作 众 家 之 长 , 达 到提 升 媒 体 整 体 开 采 以
竞争 力的 目的。既要 在合作认 识上达 成一 致 , 又要 在合作 中保 持清 醒独 立的
中 双 方 必 须 克 服 “ 傲 ” 自卑 ” 两 种 意 识 倾 向 。 于 城 市 台 间 不 存 在 领 导 与 高 “ 的 由 被 领 导 的 关 系 , 市 电视 台 间 的 合 作 不 可 能 依 靠 行 政 命 令 来 强 制 形 成 , 惠 、 城 互
从媒介生态环境看三大电视现象
j ■
F 争HHJ rH婶与:/  ̄/ :簿Ⅳ 上 // : /:
瓢 叮 m 邢T 册 . 。
口
媒介生态环境是 近年 来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 主要是研究媒介活动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 有专家预测 。 现在人 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 了, 网络媒体对读者进行分割. 使纸
碰 ) 真情 ) 的( 访谈在卫视和央视 国际频道播 出。当年他们 拍 括央视在内的第一阵营 。安徽卫视从一个地方频道成长为可 摄的 ‘ 还珠格格 ) 曾创下圆内最高的 电视剧收视率。 从产业链 收视人 口达到 5亿,成 为具有全 国竞争 力和影响力的全 国性 方面来看 ,93 以来 , 19 年 湖南广 电征地 20 00亩 。 先后建成 湖 频道 。 引起了广泛关注。
影响力々以 1 9 9 7年以来我国 电视界出现的三个 电视现 象为
安 徽现 象— — 电视 剧 大 赛 场
电视 “ 淮军” “ 、 安徽 电视现象“ 成了继 “ 南现象 之后 湖
又一个令人瞩 目的电视 现象。20 年 , 新周视与凤凰卫视、 东方卫 样本来说明不同媒介 的生态环境 ,不同的经营理念和营销策 视 、 湖南卫视、 北京卫视一起评为 20 年中国卫视前 5 , 03 名 被 略会对不同媒介产生迥异的影响。 这三个令人瞩目的现 象是 : 称为 五星上将 。 中国 电视节 目榜 ) ( 对安徽卫视 的评语是 .
造城市文化品牌
安微 卫视的最 大特 点与优势 是在 电视剧 的营销 上 , 以 电视 剧太卖场 ” 而著称 。 他们提 出以电视剧这一最受观众欢 i的最犬众化的节目类 型为卫视主要内容定位之一,建 立超 馥 比较完整的 电视剧 营销体 系, 实现以购买、 包装、 推广 到销售 的系统化运作。 安撇卫视建立起八大剧场 将每周 目的大多数 肘段充分利用起来. 构成不 同的电视剧卖场 , 形成每周播 出电 视剧 l 7 . 3 集 周末白天播 出 2 集 的高密度 、 0 大规模、 全方位 的电视剧投放体系。 品牌栏 目的打造也是安徽 台内容 创新 的重 中之重,他们 提 出了晚 间自办 栏目的板块化战略。主要从三个方 面人 手, 即: 形态策划 的原 创性 、 特性; 独 集中优势资源 , 重点投人 强 效推广 。 细心维护。 通过全台性 的栏 目策划活动提高栏 目的原 创性 、 不可替代性和可成长性 。据北 京美 兰德公 司 20 03年调 查<周末大放 送 ) 已成为全国 知名的 品牌 . 稳定观众人数在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播电视行业是传统的媒体行业之一,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 媒体融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越来越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媒体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广播电视企业通过开展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等业务进一步扩大传播渠道。
2. 视频流媒体服务:随着互联网带宽的提升和视频压缩技术的成熟,视频流媒体服务逐渐崭露头角。
像Netflix、Hulu和腾讯视频等视频流媒体平台受到了大量用户的青睐,传统电视节目的观看时间逐渐减少。
3. 内容个性化和定制化:随着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广播电视行业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企业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定制化服务,以增加用户粘性和满意度。
4. 直播和互动互动性:直播内容逐渐占据了广播电视行业的一席之地。
近年来,许多社交媒体平台也开始提供直播功能,用户可以通过互动弹幕实时与主持人或其他观众进行交流。
这种互动性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 4K/8K技术:高清晰度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
4K和8K技术使观众能够享受更高质量的画面,提供更加逼真的观看体验。
总的来说,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时刻,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用户体验。
媒介生态的变化
媒介生态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生态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正逐渐失去其垄断地位,而社交媒体、网站、博客等新媒体正在迅速崛起。
这种变化对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他们不得不迅速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创新自己的业务模式、改变经营策略,以保持其市场竞争力。
一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开始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新的业务模式。
而新媒体的兴起为我们带来了更加多元化、即时性更强的信息来源。
我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获取到更加丰富、全面的信息。
这种信息的多样化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我们更加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虚假信息、谣言、低俗内容等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对公众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影响。
同时,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总之,在媒介生态变化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不断创新、适应新的媒介环境,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同时也需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传播虚假信息。
- 1 -。
《2024年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全媒体发展研究》范文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全媒体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传媒业的一大趋势。
我国广电行业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全媒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以期为广电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广电全媒体的发展现状1. 发展速度与规模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我国广电全媒体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各类广电机构纷纷加强与新兴媒体的融合,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从电视、广播到网络、移动终端,广电全媒体的传播渠道日益丰富,传播范围越来越广。
2. 业务模式创新为了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我国广电全媒体在业务模式上进行了诸多创新。
例如,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跨平台、跨终端的媒体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开展直播、短视频等新型业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三、广电全媒体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1. 技术瓶颈尽管我国广电全媒体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面临技术瓶颈。
例如,在高清、超高清等高质量视频传输和处理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
此外,在信息安全、数据保护等方面也需加强技术保障。
2. 内容同质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各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部分广电媒体在内容上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创新和差异化。
这导致用户在信息获取上产生疲劳感,降低了媒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人才培养与引进广电全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然而,当前我国广电行业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部分广电机构对人才的培养投入不足,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广电全媒体发展的需求。
四、广电全媒体发展的策略与建议1.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我国广电行业应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提高媒体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性能。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成为了国家媒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1、发展历程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我国广播电视媒体开始进行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试图将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与新技术相结合,以提升媒体的传播效果和覆盖面。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互联网开始得到普及,这为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此后,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2、发展成果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成果已经十分显著。
首先,在媒体覆盖面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能够覆盖全国各地,为人们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务。
其次,在媒体形态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形态和内容,包括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移动电视、移动广播等。
最后,在媒体影响力上,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娱乐、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存在的问题1、内容质量不高尽管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式和内容已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在内容质量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网络媒体的内容质量不高,存在着低俗、娱乐性强、虚假夸大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象和影响力。
2、版权保护不力随着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版权保护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一些网络媒体在转载、复制、传播他人作品时存在侵权行为,这不仅损害了原作者的利益,也阻碍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3、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网民的支持和参与,但是现实情况是,不少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着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这严重损害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形象和信誉。
我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与发展对策
浅谈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播业务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生姓名XXXX学号202031406指导教师XXXXXX院系新闻传播学院专业新闻与传播年级2020 级教务处制2020年5月(摘要)新媒体的出现给广播电视带来很大的冲击。
进入21世纪以来,多种形式的广电媒体不断诞生并获得了受众广泛的支持,这给我国传统的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怎样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获得新的机会,是传媒行业对于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重要思考。
本文在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的基拙上,浅析新媒体对广播电视行业的影响,以及广播电视行业在新媒体的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趋势目录绪言 (4)第一章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现状 (5)1.1 网络广电媒体的发展现状 (5)1.1.1 网络视频 (5)1.1.2 网络广播 (5)1.2 手机广电媒体的发展现状 (6)1.2.1 手机电视 (6)1.2.2 手机广播 (6)1.3 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7)1.3.1 数字电视 (7)1.3.2 IPTV (7)第二章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9)2.1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9)2.2 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9)2.3 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策略 (10)参考文献 (12)绪言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促进了新媒体这种新的媒体形态的出现。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媒体的形态经历了一场重大的变革。
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未能跟上技术发展的媒体形式逐渐被淘汰出人们的视野。
而一些吸收了先进理念和科学技术的媒体形式因其具有独特的优点而获得了大众的支持(例如今日头条)。
在媒体行业,升级更新是主流,未能跟上主流趋势的媒体形式就会逐渐被淘汰,广播电视媒体也不例外。
为了在技术变革中获得优势,广播电视媒体纷纷开始升级系统,进行技术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媒介形态不断产生,传统的媒介形式逐渐得到完善,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呈现出新的的局面。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新闻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媒体环境的日益丰富多样,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了解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动向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现状1.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仍然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尽管互联网媒体发展迅猛,但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很多人觉得早晚电视新闻比较权威、可靠,对于社会热点事件和重大新闻的报道,广播电视媒体依然是人们获取最新信息的重要渠道。
2.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可忽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新媒体平台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位置。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受到了来自互联网视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对新闻的独占地位正在受到挑战。
3.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带来信息过载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多元化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多种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但这也给人们带来信息过载的困扰,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该选择哪种媒体来获取信息。
4.内容呈现方式日益丰富多样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广播电视新闻的内容呈现方式日益丰富多样。
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媒体已经开始尝试视频直播、虚拟现实、全景图像等新的报道手段,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5.广播电视新闻面临信任危机近年来,随着假新闻和质量参差不齐的新闻频频出现,广播电视新闻面临着信任危机。
观众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质疑日益增加,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加强自律,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1.立足本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广播电视媒体应该牢记自己的公共服务属性,提供更为客观、真实、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广播电视新闻要努力打破利益驱动的报道导向,聚焦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整合资源,提升综合报道能力随着新闻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整合自身的资源,提升综合报道能力。
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时代下新媒介生态演变
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时代下新媒介生态演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方式。
传统媒体被新媒体所取代,媒介生态也在这一转变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二十一世纪数字化时代下新媒介生态的演变。
首先,新媒介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
传统媒体指的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形式的媒体。
在数字化时代,新兴的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微博、视频网站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随处可得。
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和收视率不断下滑,广告收入也在减少。
这种情况迫使传统媒体不得不转型,加快自身的数字化进程。
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线上版面和网络视频平台,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其次,新媒体在传播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几乎可以瞬间传遍全球。
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新媒体平台上的新闻稿件、视频和图片可以立即发布,成为热门话题。
这一特点使得新媒体成为政治宣传、舆论引导等的重要渠道。
政府、政治人物和组织机构通过新媒体与民众进行互动,传递信息和控制舆论。
同时,个人和民间组织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实现自我表达和互动交流。
此外,新媒体的个性化和定制化特点也推动了媒介生态的演变。
传统媒体往往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信息的选择和呈现受到编辑和记者的控制。
而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通过个人博客、微博、社交媒体账号等,个体可以自由发布信息和观点,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体,并与他们进行互动。
这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传播模式使得信息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同时也提高了受众对信息的参与度。
然而,新媒体的兴起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互联网上,各种信息和观点混杂在一起,很难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虚假信息的传播给社会带来了混乱,影响了公众的判断和行为。
第二,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了关注焦点。
浅析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浅析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摘要】广播电视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
本文首先介绍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背景情况,接着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包括内容形式多样化、用户群体越来越广泛等特点。
也展望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未来趋势,如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通过对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广播电视新媒体在技术和内容方面将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对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未来趋势,背景介绍,分析,展望,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广播电视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广播电视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形式,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和跨平台传播。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5G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应用,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和动向。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逐渐向融合传播、交互体验和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对于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从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相关从业者和学者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2. 正文2.1 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1. 新媒体技术日益普及和发展,推动了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2. 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逐渐增多,内容呈现多样化趋势。
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逐渐向新媒体平台拓展,不仅有直播节目,还有点播节目、短视频、音频节目等,满足了不同用户对内容的需求。
3. 用户参与度增加,互动性提升。
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推出了更多互动节目和活动,吸引了更多用户参与,增强了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4. 广告和商业模式逐渐成熟。
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通过精准的用户定位和数据分析,实现了精准投放广告,提高了广告效果和变现能力。
浅析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浅析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广播电视行业也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逐渐与新媒体融合,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实现内容的多样化和形式的创新。
本文将就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浅析。
1. 多屏融合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5G技术的逐步成熟,用户观看视频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
传统的电视观看模式逐渐被多屏融合所取代,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多种设备观看视频,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化。
在这种趋势下,广播电视机构也在积极拓展新的媒体渠道,提供更多元化的内容服务。
2. 内容创新与个性化定制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内容主要受众为大众化,但新媒体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电视新媒体可以通过用户画像和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内容推荐,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 跨界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了迎合年轻用户的口味和阅读习惯,广播电视新媒体积极寻求与其他行业的合作,进行跨界融合。
如与影视公司、文学社区、音乐产业等进行合作,实现内容、IP的共享和交流,拓展内容版图,提升用户黏性。
4. 数据化运营与精细化管理广播电视新媒体在运营管理上更加注重数据化和精细化,通过数据分析和运营策略优化,提高内容的传播效率和用户的黏性。
也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用户体验,通过精细化的管理,逐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二、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未来趋势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广播电视新媒体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不断拓展内容版图,提升服务质量。
广播电视新媒体还将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内容与商业的深度融合,拓展盈利渠道。
3. 交互式体验和虚拟现实应用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多地应用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通过技术手段,与用户进行互动,提升用户参与感和满足感,深化用户与内容之间的情感链接。
4. 多元化的营销模式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通过精准营销和用户画像分析,打造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我国媒介产业发展趋势
我国媒介产业发展趋势我国媒介产业发展趋势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日渐壮大和重要。
媒介产业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影电视剧等传媒业务,对于信息传播、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
一、技术方向:1. 人工智能技术将助力媒介产业的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可以在媒介产业中实现更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推送。
例如,通过语音识别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命令快速找到想要的电视节目或新闻。
此外,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机器自主创作,进一步拓展多媒体内容的表现形式。
2. 5G技术的应用将加速媒介产业的转型升级。
5G技术将带来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为传媒业务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例如,通过5G技术,用户可以实时观看高清视频流,而无需等待缓冲。
此外,5G技术还将推动VR、AR等新媒体形式的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媒介体验。
3. 区块链技术将提升媒介产业的可信度和版权保护。
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有效避免信息被篡改和抄袭。
在媒介产业中,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确保作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并提高信息传播的可信度。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为媒体广告提供更加透明和公平的生态环境。
二、市场趋势:1. 内容消费模式的变革。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线性广播电视节目逐渐失去用户的关注。
未来,用户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和个性化,而不仅仅是广告和娱乐。
因此,媒介产业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高品质、多样化的内容服务,例如定制化内容推荐和用户生成内容等。
2. 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
媒介产业正在向多媒体、跨界融合的方向发展。
例如,互联网电视和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了用户消费媒体内容的主要方式。
未来,媒介产业将进一步融合互联网、电信、IT等行业,创造更多的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新的业务模式和价值链。
广播电视发展和现状
广播电视发展和现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的发展与变革也日益显著。
其在信息传递、文化传承等方面作用依旧重要,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发展历程广播电视是一种现代传媒技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初,广播电视还处于试验阶段,但其快速发展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广播电视发展进入数字时代后,其形式呈现多样化,包括卫星电视、网络电视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二、现状剖析1.竞争激烈,市场份额减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转向在线视频等新形式的娱乐方式,相对于传统电视而言,广播电视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2.以内容为王,付费内容是发展趋势。
用户追求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内容,对于单一的平面内容已经产生了厌倦,具有更多创意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用户。
同时,用户的需求也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的转型升级,付费内容成为了广播电视的主要趋势。
3.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规范化。
为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对技术规范和行业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改革,促使广播电视行业的规范化得到进一步落实,推动广播电视行业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发展趋势1.打造网络和电视混合播放平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构建网络与电视融合的播放平台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用户也将拥有更加便利的体验。
2.增强与新媒体的结合力度。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快速影响了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将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新媒体的业务,加强与新媒体的结合,达到自身转化与发展的目的。
3.增加本土节目的生产,强化文化传承。
我国的各个省市具有各自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中需要注重本土化、个性化和多元性,从而推动当地的文化传承和传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机遇并存,需要借助技术创新、政策扶持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努力。
2023年电视广播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电视广播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电视广播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视广播市场之一,该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增长,投资持续增长,这孕育了电视广播市场的繁荣和创新。
目前电视广播业的市场形势总体上呈现出了以下特点:1.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阶段,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电传媒行业内外部竞争加剧,电视广播媒体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
2.文化产业成为新倍增点。
中国电视广播行业内正在加强本土内容的生产,减少对外购买内容的依赖,并进一步改善品质,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3.大众媒体的特性更应考虑公共利益。
伴随着我国社会化程度和竞争程度的提高,电视广播宣传产品的公众利益属性也越来越重要。
二、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新媒体的发展助推电视广播行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很多电子设备、博客等媒介的发展,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在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挖掘流量、用户和市场需求,既受到压力,也有更新发展的助推。
2.内容和技术相结合,重在“新”和优质内容产出。
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变化,电视广播媒体传播形式不断更新,创新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使电视广播行业在传统电视广播媒介上尝到了一丝丝的甜头,这种观念的落地膜拜电视广播媒介走上了一个优化内容产出体系的道路,将优质内容为核心,推出具有新时代特色、人性化、通俗易懂的内容。
3.低俗内容已经不再适合成为电视广播业的命题。
我国2018年,对于不健康低俗内容被广告被投诉、非法信息严谨打击、非婚恋爱红利减弱、生育率数据低迷等问题,电视广播行业都要求合规并主动持续地改进,以满足\。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平台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 多平台发展。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已经覆盖了传统电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并逐渐实现了互联和互通。
各大电视台和广播台也开通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和手机APP,让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终端实时观看和获取相关信息。
2. 内容丰富多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化。
通过新媒体平台,用户可以观看到各类电视剧、综艺节目、动画片、纪录片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同时还可以获取到时事新闻、专题报道、教育资源等各类信息。
3. 传播渠道拓宽。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依靠电波传播,受限于地域和频率的限制。
而新媒体平台则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无论是通过自有网站、社交媒体还是视频平台,都可以实现全国乃至全球的传播,大大拓宽了传播渠道。
4. 用户参与度提高。
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积极参与的主体。
用户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节目进行互动,还可以参与一些互动游戏和投票活动。
这种互动性质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和黏性。
二、未来趋势1. 个性化定制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通过用户的观看习惯和兴趣偏好,新媒体平台可以自动推荐适合用户的内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2. 多屏融合。
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实现多屏融合的发展,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终端实时同步观看节目。
通过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视节目和新闻资讯。
3. 互动体验升级。
新媒体平台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体验。
未来,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与节目进行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互动,让用户感受到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观看体验。
4. 媒体融合发展。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广播电视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结合体,具有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的特点,成为当今媒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一、广播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1. 多元化内容生产我国广播电视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电视节目制作不断向数字化、高清化、立体化等方向迈进,各大卫视频道纷纷推出高质量的内容。
新媒体平台如优酷、爱奇艺等也成为了内容制作的重要渠道,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新媒体推出了大量的原创内容,更好地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2. 用户体验不断提升广播电视新媒体注重用户体验,通过不断引入互动、社交等元素,提高了观众的参与度和黏性。
移动端的发展也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媒体内容,极大地便利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3. 广告变现模式创新传统的广告模式已不能满足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需求,新媒体平台探索了一系列的变现模式。
付费点播、内容付费订阅等,都为广播电视新媒体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
4. 技术和平台不断创新广播电视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同时也在技术和平台方面不断进行创新。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为广播电视新媒体注入了新的生机。
1. 内容付费将成为主流随着观众对于内容质量和体验的不断追求,内容付费模式将成为广播电视新媒体的主流模式。
订阅模式、点播模式、会员模式等将成为未来付费的主要方式。
2. 多屏融合向纵深发展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加注重多屏融合。
即通过电视、手机、平板等多种终端实现内容的无缝传播,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观看体验。
3. 数据分析将成为关键数据将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来广播电视新媒体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内容推荐。
4. 技术驱动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的应用,广播电视新媒体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驱动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发展前景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发展前景探析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冲击。
然而,虽然广播电视受到了压力,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调整,广播电视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发展的前景。
一、广播电视面临的挑战1.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新媒体的发展破坏了广播电视的传统媒体生态。
新媒体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及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而且让用户更容易参与互动,吸引用户的固定时间减少,给广播电视的收视率带来巨大压力。
2.社交媒体的发展让观众可以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减少了从广播电视中获得信息的需求。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进行即时沟通,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朋友们交流沟通,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媒体平台。
这也引起了广播电视的困扰。
3.内容库、额度以及直接付费的游戏对广播电视的分配方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像Netflix、Apple TV和Amazon Prime等流媒体服务纷纷推出自己的账户服务,用于数字媒体权利的竞争,必须在良好的流量影响和大量订阅用户基础上进行业务拓展。
广播电视产业自身也在不断探索更加丰富、高质量的内容,并且不断寻找新的用户,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4. 互联网广告市场日益发达,通过自己的介绍吸引消费者并吞噬了广播电视的市场份额。
虽然传统广告仍占据广播电视广告的重要部分,但互联网广告的快速发展给广播电视增加了竞争。
媒体也要面临压力和挑战,为了推动自身业务的增长,需要更多地创新营销策略,以提高与消费者的互动和粘性。
二、广播电视发展的前景1.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广播电视媒体不仅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便利,而且可以利用新技术与新媒体,并与内容创作者联手,更加紧密地与用户交互。
2.智能电视的引入为广播电视产业增加了新的可能性。
智能电视的引入为广播电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平台,也为广播电视与新技术的结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媒介生态的名词解释
媒介生态的名词解释传媒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的影响力愈发显著。
在这样一个信息多元的时代,我们经常听到媒介生态这个概念。
那么,什么是媒介生态呢?媒介生态是由传媒学家尼尔·波特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媒介生态(Mediascape)是媒介、技术和社会环境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
简而言之,媒介生态是指媒体、技术和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首先,媒介作为媒体生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传递信息、形塑公共观念的角色。
传统的媒介形式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而在数字化发展的推动下,新媒介如微博、微信、直播等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媒介不仅提供信息,还影响着受众的认知和判断。
同时,媒介也被社会、政治和商业等力量所驱动,因此,媒介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输的工具,更是一个具有价值观念和利益驱动的载体。
其次,技术是媒介生态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媒介的形态,同时也对社会和公共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超载和虚假信息的问题。
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媒介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媒介生产和消费的方式,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
最后,社会环境是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媒介生态状况的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政治因素对媒体的自由度、报道方式等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因素决定了媒体的资金来源和经营模式。
文化因素则决定了受众对媒体内容的接受和评价。
因此,媒体不仅仅是一个中立的传播工具,更是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的产物与反映。
同时,媒介也塑造着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现实。
媒介生态的形成与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媒介、技术和社会环境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媒介向受众传递信息,技术不断演进改变媒介形态,而社会环境则是媒介生态中的定海神针。
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媒介生态的运作方式和效果。
媒介生态的发展趋势
媒介生态的发展趋势
1. 数字化和多媒体化:大量的数字化和多媒体化媒介正在涌现,媒介生态逐渐从传统的纸媒体向数字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2. 网络化: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媒介生态逐渐向互联网方向转移,网络媒介愈发重要。
3. 平台化:过去几年来,许多新的媒体平台逐渐崛起,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这些平台已成为媒介生态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4. 移动化:移动设备的普及使人们每天都离不开手机,移动终端媒介已成为媒介生态的一大趋势。
5. 个性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媒介生态个性化的发展,人们将更有利于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偏好来定制获取信息。
6. VR/AR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将为媒介生态带来更为丰富的形式,逐渐形成更加融合、互动、沉浸的媒介生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当前广播电视媒介生态。
到底中国目前的广播电视媒介生态状况怎么样,我们用徐光春局长,当前中国管广播电视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话来评价。
他在去年上任当了广电总局局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厅局长会议上,对中国广播电视现在状况做了一个总结。
当然成就很多,我们就不细说了,20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3、40年乃至4、50年走过的道路,电视发展速度非常快,频道、节目、生产方式都有很大变革。
但是成就我们不细讲,先来看存在的问题,媒介生态中不良状态究竟是怎样的。
徐光春讲的:"目光短浅,视野狭隘"。
国内广电从业人员,自己的视野通常是非常有限的,说得不好听,我自己总结一句话,基本上是"国内电视学湖南,湖南电视学港台,港台电视学日本,日本电视学欧美"。
前两年电视娱乐节目热时,电视湘军在全国有非常大的影响,带来的娱乐节目、游戏节目,谈恋爱速配节目都是比较热的,后来又出现了晚间电视说新闻,这些节目形态都可以看到港台的影子,连那个"快乐大本营"的节目策划本身就是台湾人。
速配节目是非常男女的翻版,而非常男女是很早的starTV的日本的速配节目的翻版。
我们的电视从业人员基本上在抄袭模仿。
这几年的好现象是与其这样"国内电视学湖南,湖南电视学港台,港台电视学日本,日本电视学欧美",干脆直接拿过来用。
中央2套已经把Survivor这样的节目买来在放,湖南台干脆就买个欧美的节目来做。
我们承认自己的落后,要学就学最先进的东西。
但目光短浅影响到了整个广电领域。
说得不好听点,广播电视这几年在国内算是非常火的一个领域,广电从业人员待遇也不错,社会地位也不错,基本上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和未来走向没有什么考虑,因为活得很好:你到电视台去打工一个月都有一两千。
他何必呢?干嘛要有危机感,没有。
第二、"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在座的如果在广播台电视台工作或与他们合作过就知道,现在大家都在改,全国45个上星频道,带来的巨大压力就是每个频道都不好活。
但改革基本上都停留在改版上,节目的改版、微调。
基本上节目变了改了,但几乎每次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为什么,你每次只改产品,生产产品的机制和流程不改,能保证质量吗?中国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基本上都属于小作坊式生产。
像广播台怎么做节目,现在采编播合一,一个人就是一个节目,要撑一两个小时,最长三个小时,每个人每天拎一小筐CD、两瓶水就进直播间了,这是最常见的,然后就去聊去侃,没得说了就"各位听众听一首歌吧"。
电视生产,用我的话也是小农作坊式。
现在基本上采编播三个人就一组,基本上一个节目创意这拨人,策划这拨人,制作这拨人,做的节目好坏都没有人竞争。
所以生产方式不改革,光去改一个终端产品,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各自为政,力量分散"。
广播在86还是88年,珠江台改革开始起步,出现了热线电话,直播,全国广播电台纷纷效仿,大行其道,各地电台就开始走系列台的道路。
像什么北京台有7个系列台。
但过去全国的电台即便挂着专业台的名称,每个台做的都是综合台的节目。
不管叫经济台、音乐台,都是综合台的模式。
电视也一样,现在说要专业化频道改造,但所有的专业台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一样。
所以这种各自为政就会出现,一个台如果有四个频道或频率的话,必然在市场上争夺,最微观的来说四个台可能都要抢同一个客户,而且可能互相压价。
文艺台这个广告30秒收100块,我经济台就收50块,少儿台干脆就不要钱--我们还真有不要钱给人做广告的。
所以,广播和电视在国内都有这情况。
电视过去有有线无线台之分,今年中央下令把它们合并,这样才可能在资源配置更良性化。
现在还存在问题,但是必须要合并,打破在小市场上有多频道争抢,几败俱伤,而且重复建设的局面。
低水平的重复不能走向市场,现在电台电视台做的节目都是产品而不是商品,做完就入库了,像DISCOVERY频道的节目,一个节目做出来卖到全世界去,一个节目成本非常高,但是卖出去后算到单个商品上去的成本就非常便宜了,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
举个例子,中央台的节目在全国来说算是制作费最高的了,《新闻调查》的制作费原来50分钟节目高的时候能达到80万到100万。
那么,再去看DISCOVERY的节目,一个小时的制作费,分A/B/C 三档,最便宜的是40万,最高的是100万,美元。
要这么看来成本太高了,但别忘了,他一个节目做出来,可以卖到一千家台去。
单个成本核算一下还会高吗?这就是今天做节目的机制、运行方式带来的大问题。
"方向不明,后劲不足"。
到底中国的广播电视往哪走,不知道。
后劲,最重要的资源不外乎人、财、物。
物先不说,财,没有钱怎么行。
中央电视台今年广告费又下滑了,他号称一年广告六十个亿,但成员多少,其实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一万零一百多人。
马上开第12频道,我估计就将近一万一千人了,平均一个频道九百人。
一个频道900人的台,很吓人的。
再算一下六十亿分到一万人身上,每人每年创多少。
再说,中央电视台六十个亿去年投入到节目上,只花了三个亿,其他的成本都哪去了。
作为广播电视发展的问题,这很明显。
徐光春也说了,这么多年来国家领导能这么大胆讲广电系统问题的,这是第一个人,因为到了这个时代,不能不面对这些问题了。
你老是这么"沾沾自喜、小富即安"的农民心态来看待广播电视行业,危机已经四伏了。
为什么中央最近发的十七号文中,已经开始允许资本进入媒介,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刚才我们借用徐光春的话作了个描述,下面我们从几个层面上来对广播电视媒介的生态环境来作些分析。
A、多元化媒介市场开始形成,未来3-5年竞争将加剧。
什么叫做多元化媒介市场,到一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的媒介市场应该是多元化的,每种媒介都会在细分中找到自己位置。
中国这两年还稍好,前两年电视一支独秀,广播都活不下去了,报纸这两年才缓过劲来,开始向前发展。
我们看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已经开始出现媒介市场的多元化现象。
也就说电视媒介能找到自己的受众群,但也有部分受众离开电视转向其他媒介,每个受众都根据自己需要来寻找自己的媒介消费形态。
再举个例子,像到了美国英国,广播和电视相比,在收听和收视上不会有太大差异,在广告收入上是一比四,这个情况在我们国内太不正常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年广告收入1.2亿,中央电视台是60亿,这个比例差距多大。
这现象其实说明我们经济形态不成熟,导致老百姓消费形态不成熟,还有媒介发展不平衡。
单一媒介独统天下是不正常的。
下面就从新闻角度来分别谈一下五种媒介,电影就不包括了。
广播,本地化,专业化。
总体来讲,在国内是比较惨的,经营和管理都比较差劲,很多地方都没法活下去。
惨是自身带来的。
第一,历史比较长脑筋比较旧,从业人员也比较老,广播工作者对自己的改革也不到位。
和他们打交道就会发现心态很有意思,大量的人盲目悲观,觉得广播完了,明天就要死掉了,我们都退休吧;也有盲目乐观的,觉得广播还会再造辉煌,像五十年代那样--怎么可能呢。
所以这样一种心态支配下,国内广播改革一直非常困难,现在打开收音机在非黄金段听,几乎所有频率都是卖药的。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给这样的节目一个很好的名称,叫"坐台节目"。
谁给钱,就让谁上来做节目。
我讲个我们的研究发现。
以北京为主,为联网用户增多,广播用户回流。
为什么这样,因为北京电台改革了,好听了。
尽量让七个系列台各有明确定位,市场区隔和目标受众更明确。
改革后的经济效益,中央电台去年广告的合同额1.2亿,北京电台的广告到款额就有1亿8千万。
北京仅仅交通台,前年广告收入四千万左右,去年就上涨到了七千万。
前年总台1亿1千万,去年1亿8千万,这个上涨幅度是吓人的。
所以说要想在多元化媒介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自己改革,同时也要有环境,去宁夏甘肃,再改革也不会有1亿8千万收入。
北京上海的广播听众回流和老百姓自己生活方式变化也有关,例如私家车增多,人的流动性增强,这都带来了广播的新的生机。
把所有的媒介都提供给你,你会把时间都放在电视上吗?媒介消费时间是不会变化太多的。
而且随着中产阶级的增多,观看电视的人还会变少。
现在电视收视率最高的,前一段统计是中央8套播的《情深深雨蒙蒙》,在座各位肯定不是其观众。
再说个俗例子,现在越是有钱有权的人,基本都不在家里呆着,不呆着,他能看电视吗?所以广播受众的增加,在2000年之后才在中国初现端倪,但这在欧美70年代就出现了。
广播要活下去只能靠自己的细分化。
美国广播电台一万两千家,平均规模一个电台15人左右。
现在已经出现大量无人电台,就是母台这边做完节目后把它发到子台去,自动播出系统就把它播出了。
其中音乐台就有4000多家,音乐类型又分20多种,我们这边则完全没有区分。
电台规模和成本都在压缩,才能生存。
电视,专业化,观众流失。
在有线无线合并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合频道,受众细分。
我个人觉得方向是对的,但现阶段做法有问题。
中国电视经过两次大规模重复建设,对中国电视普及是很重要的,但是也造成很多问题。
一次是省级电视台普遍上星,大而全的重复建设。
本来中宣部希望省台上星来解决覆盖问题,结果没有想到反而把中央台挤掉了。
明显发现省台联合体拉广告比中央台厉害,而P&G等公司也发现去省级几个卫视台投放广告比去中央台便宜得多,而且效果不差。
这就是市场,利益的驱动是最根本的。
现在45个上星频道但看所有频道都一个模子,为什么?因为所有频道都是一个定位,市场没有细分,综合台,湖南有什么河南学什么,山东山西都一样。
所以形态雷同、栏目雷同,连内容都开始雷同。
电视产业结构上存在问题,不是改一个台的问题。
例如海南台干脆调整自己定位,把自己改编成一个旅游频道,湖北把自己改成公益频道,但绝对不可能到位,因为每个省台都是省政府的喉舌,怎么改?要天天露省长省委书记到的脸才行啊。
第二次,则是最近小而全的重复建设。
现在有线无线合并以后,全国?quot;生活频道"的台不知道有几百家,叫"影视""经济"都很多,连"妇女"都有好几十家。
而全美国老百姓看的专业频道只有DISCOVERY一个。
当然它还有细分,什么nature/science等等。
既然是专业频道,是让全国老百姓看的,而现在中国电视则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全国几百家生活频道,但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台,因为都是每晚上放20分钟生活节目,剩下全放电视剧。
因为国内不缺频道,最缺的是内容、节目。
电视基本经营单位是频道,老百姓消费是消费节目。
未来的危机不是频道让默多克来了,而是频道多了,将来播谁的节目?DISCOVERY前四年的节目是免费提供的,为的占领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