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意识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洋流教学设计实践(3篇)

洋流教学设计实践(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洋流作为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海洋生物的生存、分布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洋流,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本教学设计以“洋流”为主题,旨在通过实践探索,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海洋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和特点;(2)掌握洋流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3)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洋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2)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归纳,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2)培养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关注海洋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和特点;(2)洋流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3)洋流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洋流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2)洋流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环境;2. 提问:海洋中存在哪些现象?海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授1. 洋流的定义、分类、分布和特点(1)展示洋流定义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洋流的含义;(2)介绍洋流的分类,如暖流、寒流、上升流、下降流等;(3)展示洋流的分布图,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4)讲解洋流的特点,如流动速度、流动方向、流动范围等。

2. 洋流的运动规律和影响因素(1)展示洋流运动规律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2)讲解洋流运动规律,如科里奥利力、地球自转、海洋地形等;(3)分析影响洋流运动规律的因素,如纬度、海洋地形、气候等。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1. 前言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环境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为例,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方法。

2.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理念2.1 科学素养培养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地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创新能力。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2 环境意识培养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地理教学可以通过真实案例和生动的图表、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到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2.3 信息技术的运用新课程要求教育信息化,地理教学应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网络资源等教学工具,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3. 教学设计实例3.1 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地球与地理》为例,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基本属性,认识地球的多样性和连续性,理解地球作为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可以结合地球的形状、地理坐标、地球的层次结构等方面,通过图例、图片、实地调查等方式让学生感知地球的多样性和连续性。

同时,通过介绍地球的水资源、气候区划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作为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的设计针对这一单元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演示,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地理坐标,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地球的多样性和连续性,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地球作为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的重要性。

关于大学生海洋意识调研报告-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关于大学生海洋意识调研报告-中山大学海洋学院

没有主动了 解,无所谓
和我无关,不关心 主动全面 了解
没有主动了 解但比较关 心
主动了解 部分
图五
3.2.3 主动参与性不高
2015 年 1 月,珠海市夜光藻爆发,但是只有 1.2%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详细的了解爆 发的原因,绝大多数同学只是知道有这件事的存在,更有 33.73%的同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图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大家的参与程度就不高,由此可见一斑。
确对待我国政府与邻国在产生海洋纠纷时的外交政策和处理方法。
知道
不知道
不关心
图三
了解 了解一些 不了解 不关心 图四
3.2.2 高度关注国家海洋争端问题
随着 1982 年《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国家管辖范围内的海域明显扩大,南沙的周围邻 国纷纷觊觎南沙群岛,悍然侵占南海海域。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向有关各方提出了“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积极主张,但公理和公正从来不会自己送上门,仍需要我们努力争取。
图六图七资料文件管理关联具体征收安置项目实现从征收项目立项调查摸底征收补偿风险评估等全过程各个阶段资料的汇总管理包含立项批准文件征收范围图城乡规划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土地预审意见调查摸底结果征收补偿方案各户评估结果社会风险评估论证意见等材料对于阶段内缺失的材料系统会自动提醒
关于大学生海洋意识
调研报告
——以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学生为调研对象
3.2 调研结果分析
图一 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3.2.1 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
从本次调研结果第 14 题结果显示,63.4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海洋意识不太强,32.69% 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海洋意识,仅仅 3.85%的人认为自己有很强的海洋意识(图二)。 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海洋意识普遍薄弱,处于中下水平,因此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教 育非常有必要。

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4.2海水的性质和运动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4.开展小组活动,以“关爱海洋,从我做起”为主题,制作一份宣传海报。要求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向他人传递海洋环境保护的理念,提高环保意识。
5.观察身边的海洋现象,如海滩、港口等,思考这些现象与海水性质和运动的关系,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思考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作业布置时,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了解海水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海洋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探讨海水性质和运动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2.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海域的海水性质和运动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观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生动有趣的案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海水性质和运动。其次,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需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地理学科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作业选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作业批改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分享和互助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将知识传授与品德教育相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海水性质和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提高地理素养,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以“海洋”为例

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以“海洋”为例

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以“海洋”为例篇一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以“海洋”为例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海洋”为例,探讨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二、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理念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大单元为基本单位,通过整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强化实践体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能力。

三、以“海洋”为例的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在“海洋”这一大单元中,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掌握海洋的基本概念、特征、分布等基础知识;了解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现状及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其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其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教学内容设计在“海洋”这一大单元中,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海洋基础知识:包括海洋的形成、分布、特征等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探讨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3)海洋与人类生活:探讨海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交通运输、气候变化、食物供应等。

(4)全球性海洋问题:介绍全球性海洋问题的现状及挑战,如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教学方法设计在“海洋”这一大单元中,教学方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综合实践海洋教学(3篇)

综合实践海洋教学(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资源的日益丰富,海洋教育在培养公民海洋意识、提升国家海洋战略地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综合实践海洋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将海洋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海洋情怀。

本文将围绕综合实践海洋教学的意义、实施策略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一、综合实践海洋教学的意义1. 提升学生的海洋意识: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地球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综合实践海洋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海洋的奥秘,认识到海洋资源的珍贵,从而增强海洋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海洋教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等,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通过综合实践海洋教学,可以培养一批具有海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综合实践海洋教学的实施策略1. 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海洋课程。

课程内容应涵盖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师资培训:加强对海洋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海洋博物馆、海洋公园、海洋研究所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海洋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海洋环保志愿者活动、海洋科普讲座等。

5. 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海洋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海洋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

三、综合实践海洋教学的未来展望1. 完善海洋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海洋教育法规,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海洋教育目标和任务,确保海洋教育质量。

发展海洋文化与培养国民海洋意识问题研究_韩兴勇

发展海洋文化与培养国民海洋意识问题研究_韩兴勇

DOI:10.14015/ki.1004-8049.2007.06.012海洋经济与安全发展海洋文化与培养国民海洋意识问题研究韩兴勇 郭 飞【内容提要】在发展海洋经济的时代,让国民重视海洋,认识到发展海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而为培养国民的海洋意识,提倡和发展海洋文化及教育是重要的举措。

国民有了强烈的海洋意识,对国家发展海洋会有强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努力提倡和发展海洋文化及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发展海洋文化的必要性、中外关于海洋意识的比较、我国的海洋文化和海洋教育的现状及如何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为提倡国民海洋意识和教育作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海洋文化 海洋意识 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首先需要明确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让国民重视海洋,认识海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海洋社会文化资源亟待开发,即使有一些研究,也是零星的,没有从整个海洋社会文化的传统、民俗、民族的特色去结合现代项目的开发。

很多地方在名义上开发了一些海洋经营和文化项目,但是因为没有特色,各地区十分雷同,缺乏内涵,因此缺少人气,没有能够形成海洋经济产业和海洋文化相结合的海洋社会基础,特别是海洋文化的提倡和教育,相比大陆文化为中心的提倡和教育更是薄弱。

因此,培养国民的海洋意识,提倡和发展海洋文化及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一、发展海洋文化的必要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已越来越成为国际上关注的一个焦点。

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经济问题正变得日趋重要。

海洋经济和利用海洋资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发展重点。

历史表明,一个临海国家如果只限于陆地发展,而忽视海洋的优势,就必然发展缓慢甚至导致衰退;只有注重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陆地与海洋的一体化发展,才能繁荣和壮大国家经济。

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拓宽我国的生存空间。

海洋是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生物资源、能源、水资源、金属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基地。

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安全意识教育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安全意识教育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安全意识教育研究作者:吴军来源:《新课程·下旬》2017年第05期(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摘要:当下人类热衷于开发海洋,一时间关于海洋国土的纷争逐渐导致国际关系日益紧张,而保护海洋国土不被侵占是每个国民的责任,在此背景下,我国公民海洋意识逐渐觉醒,但依然显示出很大的盲目性。

就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安全意识的渗透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海洋安全意识;教育研究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海洋意识的强弱对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以及海洋战略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海洋安全意识的有效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海洋诸岛的历史变迁、熟知国内外相关海洋法规,培养学生具备理性的海洋意识。

一、扩充海洋知识,增强海洋安全意识一方面,目前国内很多高中学校地理教材中的海洋知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学生在课内可吸收的海洋知识十分有限,导致其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按照新课程教学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应在教学前对学生所储备的海洋知识量、所喜欢的海洋知识点进行仔细的调查分析,遵从新课标教学标准和实际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案,以科学、可行的宗旨扩充课堂海洋知识,实现增加学生海洋知识储备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另一方面,高中地理教材乃至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地图几乎全为横版地图,横版地图的缺点是从视觉直观上看,很多小岛屿与岛礁容易被忽视,海洋和陆地被人为分割开来,造成海洋国土不被重视。

这一点也可作为海洋意识教育的着手点,高中地理教师可将地理教学课件中所用到的地图,或者教室内悬挂的地图,以及其他场合需要的地图,一律改用竖版地图,竖版地图中陆地和海洋国土连为一体,它在教学中的反复出现,外加教师的反复讲解,可逐渐在学生心目中形成我国版图不仅只有960万km2陆地,还有300万km2海域组成的海洋权属意识。

二、整合课程模块,强化海洋安全教育(一)必修教材海洋知识缺失,海洋安全意识难以形成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程基于必修课的视角又增设了一些选修课,其中“海洋地理”被作为一个专门的模块出现在选修课教材内容中,可见海洋意识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是选修内容,“海洋地理”往往在实际教学中遭受落空,因专门增设了“海洋地理”选修模块,将原选修模块中“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国土整治”转移至必修内容中,为缩减教材内容,原必修内容中的有关海洋教育内容就不得不被统统删除,导致必修课中缺失了海洋意识教育,而选修课又得不到重视,因此,所以海洋教育看似被重视,事实上却遭到了弱化。

学生海洋文化教育方案

学生海洋文化教育方案

学生海洋文化教育方案1. 引言:介绍海洋文化的重要性和学生海洋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 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解释文化的概念,探讨海洋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包括历史、地理和生态等方面。

3. 学生应该了解的海洋文化知识:列举一些学生应该了解的海洋文化知识,比如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

4. 教育目标和意义:明确学生海洋文化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包括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等。

5. 教育内容与方法:介绍学生海洋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包括海洋文化的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实地考察和互动体验等。

6. 教育资源和工具:介绍学生海洋文化教育的资源和工具,包括教材、多媒体、模型和实验装置等。

7. 教学组织与管理:讨论学生海洋文化教育的组织与管理问题,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的培训与评估等。

8. 学生发展与评价:探讨学生海洋文化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提出适当的评价方法,包括考核成绩和评估效果等。

9. 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强调家庭和社区在学生海洋文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家庭和社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资源。

10. 学生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分析学生海洋文化教育对学生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将海洋文化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结合。

11. 持续改进与研究:强调学生海洋文化教育的持续改进和研究,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教材的优化和评价体系的建立等。

12. 总结:总结学生海洋文化教育方案的重点,并强调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结:学生海洋文化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海洋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海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合理的教育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以及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可以培养学生对海洋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的职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海洋文化教育方案应该与时俱进,持续改进和研究,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反思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海洋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

2. 使学生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及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海洋意识,提高他们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海洋资源概况2. 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3.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 海洋资源的保护5.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的海洋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

2. 教学难点:海洋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的直观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海域,提问“你们知道中国的海洋资源有哪些吗?”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的海洋资源概况,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丰富性。

3. 课堂讲解: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分布,让学生掌握各种海洋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4.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掌握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中国海洋资源的基本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解。

3. 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4. 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海洋资源的图文资料和视频。

2. 准备案例分析所需的详细案例资料。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讨论框架。

4. 准备作业布置的指导和要求。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海洋公园、渔港等。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在地球上的分布、特点和重要作用。

2.掌握海洋的物理属性、水文特征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3.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二、教学内容1.海洋概述–海洋在地球上的分布和特点–海陆面积比例和海洋深度–海陆相接处的地形和陆缘大陆架的特点–海面的物理特征2.海洋水文特征–海洋的水温、盐度和水压分布规律–海水的密度和卫星测高技术的应用–海水的循环系统和水汽循环–海洋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影响3.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海洋食物链和生态平衡–海洋生态环境的面临的问题和保护措施4.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三、教学重点1.掌握海洋的物理属性、水文特征及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相结合。

2.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

3.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

五、教学时序安排时间内容10 min 课堂小测验30 min 介绍海洋概述30 min 海洋水文特征和海洋生态系统30 min 海洋资源和环境保护10 min 结束语和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验。

2.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

3.期中和期末考试。

关于我国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建议

关于我国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建议

关于我国中小学开展海洋教育的建议近年来,海洋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我国应该更加重视中小学生海洋教育的开展和推广。

海洋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海洋意识和科学精神,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此,我向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建议,以期能够推动我国中小学海洋教育的发展。

首先,应该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

教师是海洋教育的关键人物,他们需要掌握海洋知识,了解海洋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

因此,教师培训应该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政府可以组织专门的培训机构,邀请专家学者来进行现场授课和培训。

此外,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项目化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其次,应该建立海洋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

海洋教育资源的共享对于推动中小学海洋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

这个平台可以包括海洋教材、课件、教学视频等。

此外,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科学家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和科普讲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要加强中小学海洋实践教育。

理论知识是海洋教育的基础,但实践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参观海洋科研机构、海洋博物馆,还可以参与海洋科考活动和海洋科技竞赛。

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海洋科学知识的了解,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另外,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科研项目。

学生在学习海洋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可以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海洋科研课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海洋生物的适应性特点,或者探究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这样的科研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应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海洋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海洋教育与科研活动。

例如,可以邀请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和科普活动,向学生介绍海洋科学知识和相关行业的发展。

地理的论文

地理的论文

地理的论文•相关推荐关于地理的论文(通用14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地理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的论文篇1摘要:目前,我国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认识不正确、学习不科学、依赖性强等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主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和提高学习效益等措施,进而改善高中地理教学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学习思维多元化地球知识高中地理是一门认知地球科学的重要学科,高中阶段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进展却并不怎么顺利。

通过长期的教学活动的实践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看出,学生普遍的感到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广泛、学习的难度较大。

高中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时所反映出的状况非常的不理想,因此,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学习现状和遇到的典型问题1、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初中阶段,地理学科一直以来都因为所占的分数比例比较小而长期被学生轻视,大多学生都把地理学科看成一门不重要的学科,并且在高中的学习当中也继续漠视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思想是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再加上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难度较大,导致了学生们在地理学习中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畏惧地理学科的学习。

高中地理结合了理科和文科的特点,不再像初中地理只需要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够考一个不错的分数,而是更加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不再是一门纯粹的文科学科,而很多学生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许多学生以为只要通过不断的记忆就可以学好高中地理,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对基础的地理知识背的滚瓜烂熟,而在考试当中却不知道该如何做题。

因为高中地理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让很多的学生感觉到自身的努力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回报,进而对地理学科产生厌倦感,有的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3、学科思维差。

培养生态意识,探究海洋生态——海底世界课程教案分享

培养生态意识,探究海洋生态——海底世界课程教案分享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水体之一,海洋承载着无数物种的生命和繁衍,但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了海洋的稳定与健康,给数亿人口的生命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面临与现在相似的生存问题,我们需要通过传递生态意识与培育环保意识来保护海洋环境。

为此,海底世界课程已成为了在校学生学习并了解海洋生态和海洋保护意识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海洋生态主题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实施,海底世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海洋环境的现状和危机,提高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环保、保护海洋生态的实际行动中去。

我们将通过教案分享的方式来介绍一下海底世界课程的教学过程和实施步骤。

一、课程教学目标1. 理解海洋生态的重要性,认识海洋环境的现状和危机。

2. 培养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保护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和海洋保护行动中去。

3. 了解海洋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生命体系,强化生命多样性的意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海洋生态概览介绍。

主要讲授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等方面的知识点。

2.海洋环境分析及现状介绍。

通过介绍当前海洋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对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

同时展示海洋生命体系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的生存状况及其前景。

3.海洋保护行动与案例分享。

教学海洋保护相关知识和方法,着重介绍一些保护海洋生态的行动和相关案例,激发学生关注环境和生态、愿意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

4.实践操作和实验演示。

为学生提供机会亲身观察、感受海洋生态和相应的环保行动,加深对海洋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同时增加学生探究与发现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步骤1.调研准备阶段。

为了更好地教授海洋保护相关知识和激发学生参与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在课前通过寻找一些相关的环保和保护海洋的实例或经验进行研究和调研,既可以增加教师相关知识面,也可以在教课的过程中举出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解。

融合思政教育的高中地理“海洋教育”单元教学设计

融合思政教育的高中地理“海洋教育”单元教学设计

融合思政教育的高中地理“海洋教育”单元教学设计蔡凯特1,2李加林1刘伟龙3陆雄风1,2曹琪1,2徐皓11.宁波大学土木工程与地理环境学院(315211)2.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15211)3.宁波市李惠利中学(315041)[摘要]探索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育人之需、时代之需。

“海洋教育”内容与“海洋强国”背景密切相关,蕴含诸多尚待挖掘的思政元素。

文章利用单元教学设计,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指导,以“知识基础—思维进阶—价值升华”为主线,依次设置“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海洋权益”三大版块,生成“海洋教育”单元,以“版块I”为例,借助“四环节”和“双链条”开展融合思政教育的地理教学活动,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思政教育;海洋教育;高中地理[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3)07-0096-04一、引言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下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

从这些论述中可提炼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即学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需充分调动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潜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地理学科肩负着将学生培养成爱家、爱国、爱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如何深挖中学地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地理教学,成为新时代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方向[3]。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海洋教育”内容与“建设海洋强国”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密切相关,其思政育人潜力巨大。

然而,该部分地理课标的制定和地理教材的编写侧重于学科的逻辑与架构,重视知识间的衔接与呼应,故其内容顺序和版块设计若从落实思政教育的角度来看,尚有可优化的空间。

3.3海水的运动潮汐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3.3海水的运动潮汐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4.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思考题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关注潮汐现象和问题,提出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2.通过设问和解疑,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潮汐的成因、类型和周期性变化。
3.结合潮汐对海洋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潮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结合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引导学生关注潮汐对海洋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最后,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巩固所学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潮汐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同时,将育人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对海水的运动潮汐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继续学习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4.总结潮汐现象在生产、生活和科研等方面的应用,强调潮汐知识的重要性。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潮汐的成因、类型、周期性变化及其影响。
2.学生进行总结,教师补充和完善总结内容,确保学生对潮汐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5.融入情感教育: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潮汐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培养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潮汐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4.3海洋与人类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4.3海洋与人类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等。
2.强调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海洋问题,积极参与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4.分析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讲解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
5.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7.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探讨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策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讨论主题:
1.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
2.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3.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如何应对?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我会在各组之间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8.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9.作业布置:布置与海洋资源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海洋与人类”章节的教学,学生对海洋的概念、分类及地理分布等知识已有一定了解,但对其深入的内涵、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可能仍存在认知不足。此外,学生在分析地理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能力。

海洋组教研活动目标(3篇)

海洋组教研活动目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海洋教育在培养学生海洋意识、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全面提升海洋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本教研活动目标。

二、教研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海洋教育重要性的认识(1)通过教研活动,使教师深刻认识到海洋教育在培养学生海洋意识、传承海洋文化、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投身海洋教育的热情。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加强海洋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对海洋教育规律的认识。

(2)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能力。

(3)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海洋教育课题研究。

3. 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1)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优化海洋课程设置,形成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课程体系。

(2)整合海洋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海洋教育与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1)探索适应海洋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加强海洋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加强海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1)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海洋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水平。

(3)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6. 深化海洋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1)加强与国外海洋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海洋教育资源。

(2)开展国际海洋教育项目,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3)提升我国海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7. 推动海洋教育事业发展(1)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海洋教育政策制定,为海洋教育事业提供政策支持。

(2)加强海洋教育宣传,提高社会对海洋教育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

(3)开展海洋教育公益活动,提高全民海洋意识。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以《洋流》为例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以《洋流》为例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以《洋流》为例摘要:新课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新课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

本文以“洋流”为例,探讨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洋流;立德树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四个要素,怎样在地理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一线教师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洋流”为例,探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明确地理核心素养根据洋流的课程标准要求和知识特点确定本课的地理核心素养目标如下:区域认知:洋流在四大洋中普遍存在,洋流的形成跟陆地相关,洋流的命名也是跟区域相联系,通过洋流的学习可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综合思维: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需要综合前面学习过的大气运动地球运动等知识,学习理解洋流可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人地协调观:洋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通过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海洋忧患意识,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动手绘制“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示意图”,运用洋流的分布规律来指导航海和海洋战争等。

二、教学过程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本节内容的教学,我设置了五个环节,通过教学设计的这五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环节一:历史事件,导入新课珍珠港事件导入新课,日本舰队为什么不直线行驶,美军为什么没有发现日军舰队?设置两个探究问题,让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是有洋流因素的,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洋流的兴趣。

环节二:自主学习,理解概念先让学生在书中找到洋流的概念及概念的关键词,再播放洋流视频,加深对洋流的认识。

设计意图:洋流概念有些抽象,视频可以把洋流形象化,学生自主在书本上找到洋流的概念及概念的关键词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环节三:讲解启发,理解原理以北太平洋为例,教师讲解启发让学生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当代我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代我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当代我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经济的兴起,海洋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我
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知晓程度不高,海洋法律法规普及率不高,特别
是在青少年中缺乏海洋意识和海洋保护观念。

因此,开展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研究显得
十分必要。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全民海洋意识的提高和海洋保护观念的树立。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文献阅读、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将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充分了解
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存在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
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的发展。

四、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全面了解我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原因;
(2)明确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3)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我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的改善和发展。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我国全民海洋意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指导和建议;同时,加强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在年轻一代树立海洋保护观
念和文化,培养现代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境更加恶劣 。
存 在 的大 量 自然 资源 , 内心就会产 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索 欲望 , 他 们 会 愿 意
学好地理知识 , 探 索 更 多 自然 资 源 宝 藏 。
三、 让 学 生 了解 海 洋 中的 生 态 环 境
然而 , 由 于种 种 原 因 , 我 国 的高 中 地 理 课 本 一 直 没 有 详 细介绍海洋方面 的知识 , 部 分 高 中 学 生 一 提 到 我 国 的 领 土
●课 堂教 学 与研 究 ●
P O l l 4 . 1 己 断诨 稚 哥 学
高 中 地理 教 学 中海 洋 意 识 教育 研 究
江 苏 省 盐城 市 时杨 中学 周 慧
我 国有 四大 海 域 : 渤海 、 黄海 、 东海、 南海 , 它 们 是 我 国 神 圣 不 可 侵 犯 的 领 土 。 这 些 海 洋 中 存 诸 有 大 量 的 自然 资 源, 它 们 是 我 国 天 然 的 宝 库 。这 些 海 洋 也 承 载 着 我 国 的 历
题 。钓 鱼 岛 位 属 于 我 国东 海 , 它距 温州市 3 5 8千 米 、 福 州 市 3 8 8千 米 、 基隆市 1 8 8千 米 , 面积约有 4 3 8 3 8平 方 公 里 , 海 域 面积为 1 7 . 4万 平 方 公 里 。 日本 人 认 为 钓 鱼 岛 属 于 他 们 是
的海 洋 环 境 变 成 这 样 的 ?教 师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海 洋 边 缘 有 大陆架 、 大 陆坡 、 海沟 、 海盆、 海 岭 的区别 , 它 们 就 像 陆 地 中的高 山、 平地、 河 流 的 区别 。 即 使 同样 是 海 , 海 底 也 不 是
题 。 比如 钓 鱼 岛 归 属 的话 题 是 近 年 来 一 直 被 各 国 争 议 的 话
数值最高 的, 教 师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是 什 么 原 因 导 致 我 国
活 中 就会 注 意保 护 环 境 , 并 愿 意 学 习 相 关 的 科 学 知 识 保 护
海 洋 的 环境 。 四、 让 学 生 知 道 海 洋 中存 在 的领 土 纷 争 谈 到海洋这个名 词 , 有 些 学 生 曾 听 到 过 一 些 相 关 的 话
壳表面年年都在升温 , 北 冰洋陈年 的积雪 开始融化 , 海 洋 面
积继续扩大 , 人们可生存的空 间缩小 。由于环境 恶化 , 我国

迁 。然 而 , 海洋是怎样形成 的?
部 分海域 出现赤潮 现象 , 它 给 予 人 类 一 个 警 示 。2 0 1 1年 我 国渤 海 湾 出 现严 重 溢 油 事 件 , 4 5 0吨 重 油 漂 入 渤 海 , 给 海 洋
就知道我们有 9 6 0万 平 方 公 里 的 土 地 , 却 没 有 意 识 到 我 国
随着 环 境 污 染 日渐 严 重 , 人 们 已 经 意 识 到 目前 的 生 态
环 境逐 渐 恶 化 , 然 而 依 然 有 些 人 抱 着 侥 幸 的心 理 , 认 为 自己
还有 3 0 0多 万 平 方 公 里 的 海 洋 疆 域 , 这 意 味 着 我 国 高 中 学 生 海 洋 意识 的缺 失 。海 洋 教 育 是 我 国地 理 教 育 中 不 可 缺 少 的部 分 , 高 中 地 理 教 师 要 在 地 理 教 学 中 增 强 学 生 的 海 洋
比如 , 高 中地 理 教 师 引导 学 生 学 习 “ 海 洋 污 染 与 生 态 破 坏” 时, 教师可 以引导学 生 了解 由于环 境受 到污 染 , 我 们 地

让 学 生 了解 海 洋 的 历 史 变 迁
学生在学习地 理时 , 能 够意识 得 到 , 因为历 史 的变 化 , 我 国 多 次 的 地壳 变 动 使 我 国 的 地 形 结 构 反 复 改 变 。 比 如 岩 土层 、 粉土层 、 粘 土 层 都 意 味 着 他 们 承 载 着 过 去 的 历 史 变
没有完全开发的领 域 , 经 过 初 步 探 测 就 可 以 知 道 中 国 近 海 地 区蕴 藏 有 天 然 气 的盆 地 已有 7个 , 它约有 7 O万平 方 公 里 , 那 么 在 海 洋 更 深 处 还 有 多 少 宝 藏 呢 ?学 生 能 意 识 到 海 洋 中
的环境变化 , 当海 水 也 遭 到污 染 时 , 便 意 味 着 人 们 生 存 的 环
意识 。

多 制造 一点 点 污 染 也 无 关 紧 要 , 反 正 自 己有 生 之 年 也 不 会 没有赖以生存的资源 , 许多学 生也受 到这些 观点 的影响 , 环 保 意识 淡 薄 , 高 中 地 理 教 师 要 引 导 学 生 从 海 洋 意 识 为 切 人 点 让 学 生 了 解 到 我 国环 境 污 染 的严 重 性 。
平 坦 的 。学 生仔 细 观 察 海 域 , 会 了 解 到 现 在 我 们 所 处 的 陆
史文化 , 曾经 有 无 数 历 史 事 件 发 生 在 我 国 的 海 洋 上 。 海 洋 记 录 着 我 国 千 万 年 的 沧 海 桑 田 的变 化 。海 洋 也 预 示 着 我 国 间才能再生。我国陆地上的煤矿 、 石油 、 天 然 气 资 源 已呈 现
枯 竭 的 情 况 。然 而 由 于 科 学 不 够 发 达 , 海 洋 资 源 却 是 人 们
造 成 极 严 重 的 污 染 。 认 识 到 污 染 的严 重 性 , 学 生 在 日常 生
以 高 中地 理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学 习 “ 海底 地形 与 成 因” 为
例, 教 师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去 思 考 中 国 地 图 上 我 国 四 大 海 洋 的
外 观 变 化 。学 生 会 发 现 我 国的 海 洋 变 化 为 由北 向南 的海 域 颜 色 由深 变 浅 。 同时 南 海 的海 底 平 均 深 度 也 是 四 大 海 域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