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药煎服方法浅见

合集下载

中药房煎煮说明

中药房煎煮说明

中药房煎煮说明
中药煎煮是指将中药材放入水中进行煮沸的过程,用于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并制成药液或药汁。

以下是中药房煎煮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材料准备:根据处方要求,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和适量的清水。

药材可以事先研磨成粉末或切碎成小块,以便更好地溶解和提取。

2. 比例测量:根据处方指示,准确测量中药材与水的比例。

不同的药材和处方有不同的比例要求,一般来说,一份药材需要用10倍至20倍的水进行煎煮。

3. 水煮:将清水倒入煎煮锅中,放入中药材。

按照处方的要求,以高火将水煮沸,然后转为小火保持煮沸状态。

4. 炖煮时间:煮沸后,根据处方要求进行炖煮的时间。

一般来说,炖煮时间在30分钟至2小时之间,具体时间根据药材的
性质和需要提取的成分而定。

5. 过滤提取:炖煮完成后,将煎煮液过滤出来,除去渣滓和杂质。

可以使用纱布、滤网等工具进行过滤,以确保药液清澈透明。

6. 冷却保存:将过滤后的煎煮液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冷却,然后存放在密闭容器中保存。

根据药液的使用情况,可以选择将其保存在冰箱中以延长保质期。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中药煎煮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免煎煮时间过长导致有效成分过度损失或煎煮不充分。

同时,根据处方要求,可以使用不同的煎煮方法,如水煮、蒸煮、煮沸后冷却等方式来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

如果对中药煎煮不熟悉或不确定,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

中药汤剂煎煮和服用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和服用方法

中药汤剂煎煮和服用方法中药汤剂是中医药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煎煮和服用中药汤剂可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进行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时,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煎煮方法1.材料准备:先将所需中药将齐备,按照方剂要求的比例准备好。

若有使用砂锅煮药的要求,煮药锅盖、漏网等煎药辅助工具也需备齐。

2.准备水:选择适量的清水,一般按照药材的重量比例确定,药材和水的比例通常为药材重的10倍。

3.清洗药材:将需要使用的中药材放入盆中,用清水反复冲洗,去掉杂质和灰尘,特别是有泥土残留的药材需要特别留意。

4.煎药技巧:将清洗好的中药放入煮药锅内,加入适量清水,高压锅一般加水到药材淹没即可。

一般草药加水开煮,再转小火煎煮15分钟左右,木质药材则需先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再用武火煮沸,转文火煎煮30分钟左右。

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煮沸过度。

5.筛滤药液:将煎好的药液稍微放凉后,用细眼滤网将渣滓滤去,保留药液。

滤药液时,可使用滤袋或纱布袋加强过滤效果,避免杂质进入汤剂。

6.分装保存:将滤好的药液分装到瓶子或容器中,尽量一次性饮用完毕,避免长时间存放导致药效减损。

二、药剂服用方法1.剂量使用:中药汤剂一般分为多个剂量,按照医师的建议和药方的指示使用,遵守药方的计量,不可自行增减。

2.温度调控:饮用汤剂时要控制好温度,不宜过热或过凉。

一般建议汤剂温度保持在40-50摄氏度,避免烫伤口腔。

3.分次饮用:一般服用中药汤剂时,建议分次饮用,每次的服用量可以适量减少,增加饮用次数,这样有助于提高药效。

4.配合饮食:药剂饮用前后一般不宜食用过多的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同时,避免饮用刺激性和影响药效的饮料,如酒、浓茶等。

总结: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药方进行操作,以上介绍的是一般的煎汤和服用方法。

在煎煮时注意火候的控制和药液的过滤,确保药液的质量。

在服用中药汤剂时遵循医师或药师的建议,注意剂量的使用和药物的合理配合,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和保证身体的健康。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

中药材的煎煮技巧正确操作方能发挥功效中药作为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煎煮是中药制剂的常见方式。

正确的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发挥最佳的功效,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容器:煎煮容器应该选择能够适应中药材数量的容器,保证药材可以充分地受热。

2.洗净煎煮器具:在开始煮药前,应该彻底清洗煎煮器具,确保没有污垢和异味。

二、煎煮方法1.正确的水药比: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和处方要求,掌握好水药比的比例。

一般来说,常用的水药比为10:1,即10倍的水与中药材的重量。

但也会有例外,根据中医师的要求进行调整。

2.先水后药的顺序:在煎煮过程中,首先将水加入到煎煮容器中,然后再加入中药材。

这样可以确保药材受热均匀,充分释放药效。

3.材料浸泡:在水材比和顺序确认后,将中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确保药材能够充分地吸收水分。

4.冷水、热水两次煎:将浸泡后的药材隔水加热,煮至沸腾后,可以根据处方要求进行冷水、热水两次煎的方法。

这样可以充分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

5.火候控制:在进行煮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

一般来说,首次加热时采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煮药的时间和火候根据处方要求进行控制。

6.过滤煎汁:煮药完成后,需要将药渣过滤掉,只保留煎汁。

可以使用纱布或细网过滤器进行过滤,确保药汁干净透明。

三、注意事项1.遵照中医师的处方:中药煎煮的操作方式和火候都有可能因处方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因此,应该遵照中医师的处方要求进行操作。

2.药材质量检查:在进行煎煮前,一定要对中药材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受潮、发霉或者有害物质等情况。

3.避免受潮:中药材在煎煮过程中容易受潮,应该避免受潮。

可以事先用纱布包好,避免接触水气。

4.避免过度煎煮:煎煮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有效成分的损失,因此,要根据处方要求控制煎煮时间,避免过度煎煮。

正确的中药煎煮技巧可以确保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并在服药过程中发挥最佳功效。

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

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是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常见方法。

正确的煎煮方法可以保证中药的疗效,而错误的煎煮方法则可能导致中药的药效降低甚至失效。

因此,正确的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中药的煎煮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中药煎煮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煎煮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首先是中药材,根据医生的处方准备好需要的中药材,并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其次是煎煮器具,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煎药壶或者煎药罐等器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清水和火源,确保煎煮过程中能够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其次,煎煮方法。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煎煮方法,以确保中药的药效。

首先是水量的控制,一般来说,中药的煎煮水量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合理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水量要能够覆盖所有的药材,并且留有一定的余量。

其次是火候的掌握,煎煮中药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用途来控制火候,一般来说,煎煮时先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煎煮一定的时间。

最后是时间的控制,不同的药材和用途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一般来说,煎煮时间要根据医生的处方和药材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控制。

最后,注意事项。

在进行中药煎煮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首先是煎煮过程中要保持通风,避免药味过重影响身体健康。

其次是煎煮过程中要保持专心,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中药的药效降低。

另外,煎煮后的药液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保存和使用,避免药液变质影响疗效。

总之,正确的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于中医药学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备工作、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掌握中药的煎煮方法,确保中药的疗效。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使用中药,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煎煮和使用,保障自己的健康。

中药煎药正确方法

中药煎药正确方法

中药煎药正确方法
中药煎药是中医治疗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不正确的煎药方法会影响煎药的药效和安全性。

以下是中药煎药的正确方法:
1. 配方选择:选择合适的药方,并根据个人情况确定用药量。

2. 材料准备:将中药材按比例配好,必要时清洗干净。

3. 清水浸泡:将中药材放入煎药锅或容器中,加入足够的清水浸泡20-30分钟,让中药材充分吸水。

4. 加水煎煮:将煎药锅置于火上,加入清水,火力调至小火,煎药时间根据不同的药材和配方而定。

5. 过滤取汁:煎药时间到后,将中药渣过滤出来,取得药汁。

6. 调整剂量:药汁可能过于浓缩,需要根据配方调整剂量,最后将药汁喝下即可。

7. 清洗煎药锅:清洗煎药锅,准备下一次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煎药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配方,不要随意更改用药量和比例。

同时,煎药过程中要注意火力和煎药时间,避免煎药过度或不足。

最后,中药煎药后的药渣可以用来制作中药浴,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 1 -。

中药煎服方法(简约版)

中药煎服方法(简约版)

中药煎服方法(简约版)
1、煎煮方法:
①浸泡:将药放入砂锅内,倒入凉水浸泡30~60分钟,加水量以超过药物2~3横指为宜。

②煎煮:一般药物,先用大火煎沸,再用小火煎30分钟左右;如果是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第一煎大火煮开锅后再煎10~15分钟,第二煎煮沸后再煎10分钟即可;滋补药第一煎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煎30分钟左右,第二煎煮沸后再煎30~40分钟。

③先煎、后下:先煎药需先煎30分钟以上;后下药入锅前先浸泡30分钟,并在中药煎好前最后5~10分钟入锅,大火煎开,开锅即得,煎煮时一定要盖锅盖。

将草药放入搪瓷锅中煎煮草药putting herbal to an enamel pot to
2、服药方法:
①一付中药需要煎2次,煎好后混在一起,分2~3次服,一日一剂。

②除清热解毒药外,其他药一般均应温服。

③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1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消食药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服。

这是一般的煎服方法,特殊情况请遵医嘱。

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概述

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概述

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概述
中药传统方剂服用方法可以概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按方剂煎煮:将中药按照比例配好,加入适量的水,并放入煎药锅中煎煮。

煎煮的时间和火候根据方剂的要求而定,一般需要煎至水量减少一半左右。

2. 滤去渣滓:煎好的中药会产生一些渣滓,可以用纱布或药渣袋滤去这些渣滓,保留药液。

3. 方剂温服:将滤去渣滓的中药药液倒入杯中,待稍凉后温热饮服。

注意不要喝得过烫,以免烫伤口腔和食管。

4. 口服时间:一般每次服药时间是在饭前或饭后30分钟左右,避免与进食时间过于接近。

服药剂量和频次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来进行。

5. 多喝温水:为了促进药物的吸收和排毒,服用中药方剂期间,可以适量多喝温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总之,中药传统方剂的服用方法需要依照具体的方剂和医生的指导来进行,关注药材的煎煮时间和温服时间,遵循医嘱,按照正确的方法服用,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另外,中药的服用期间也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避免影响药效。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煎药器具的选用选用砂锅、搪瓷锅、不锈钢锅,而不要选用铁锅、铜锅、铝锅。

二、煎药的基本步聚1,中药材先用干净的水清洗一下,再用冷水浸泡,水没过药材2-5厘米,先浸泡1-2小时。

2,大火(武火)烧开后转成小火(文火)继续煎煮,一般的药第一次煎煮沸后再煎30分钟就可以,过滤并倒出药液。

第二次加少量水煎煮沸后再煎15分钟,药品质时坚硬者可多煎5-10分钟,两次煎的药液兑到一起混合均匀,一般为400毫升左右,分两次或者三次服下,一副药一般都是服用一天。

小儿酌减。

3,清解、发表药时间要短些,药液未沸时用武火,沸后用文火,并须时常搅拌。

三、特殊中药煎法1,先煎购买的药剂内凡注明“先煎”者如无特殊指定则先煎10-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物一起煎煮。

有些药物质地坚硬或者有毒,需要大火先煎30分钟左右,个别特殊的中药先煎的时间更长一点,比如生附子一般需要先煎一个小时以上。

2,后下有些药物气味芳香(如薄荷)或走窜(如砂仁),需要后下。

在其他药物第一煎出锅前5-10分钟内将后下的药物加入进行煎煮,需要盖严锅盖。

3,包煎有些药物有绒毛或者细刺,需要在煎药前把它们装入纱布袋中再与其他药物一同煎煮。

4,另煎对于一些比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需要单独煎煮,一般煎煮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2小时,煮好的药汁最后兑进其他煎好的药汁里。

5,烊化(溶化)阿胶需要烊化,放入煎好的热药液中溶化后服用。

6,冲服有些粉剂(如三七粉),倒入适量水或药液中冲服即可。

注意事项:1,如果没有特殊指定,混合的中药汤液分二次温服,即早饭前与晚饭后各服一次。

如果服药后感觉肠胃不适,可以分三次服用,即在中午饭后再服一次,这样每次服用的药量相应的减少了。

2,有些特殊的药物或者外用中药,需要遵医嘱使用。

3,有条件的尽量自己煎药,有些机器煎的药物浓度不够,会影响疗效,有些没煎好还会吃了不舒服。

4,生附子20克以下的要先煎够一个半小时,20克以上要煎够2个小时以上,中途不可加凉水,如水量不够直接加开水。

中药内服的煎服方法

中药内服的煎服方法

中药内服的煎服方法1.一次煎服法:将中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煎至沸腾,然后转小火煎20-30分钟,将药液倒入杯中,待凉后温煎服用。

在煎药过程中要不断翻动,以防止药材粘锅。

2.分次煎服法:将中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煎至沸腾,然后将药液滗入另一个容器中,再用同样的方法加水煎一次。

重复3-4次后将所有药液混合起来,待凉后分次温煎服用。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尤其适用于粗纤维的中药材。

3.加药煎服法:在一次或分次煎药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可适当加入一些清热、理气或安神的中药材,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加药的方法是在原有的药材煎药过程中加入所需的其他药材。

4.保温煎服法:将中药材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煎至沸腾,然后将药液倒入保温桶中,放入热水中保温2-3小时。

这样可以使药液更加浓缩,提高药效,并且药液在服用时仍然保持良好的温度。

5.浸泡煎服法:将中药材加水泡浸30分钟,然后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左右,待凉后温煎服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质地较硬的中药材,如石榴皮、艾叶等。

中药煎服的注意事项:1.选用优质的中药材,尽量避免使用过期、虫蛀或霉变的中药材。

2.在煎药过程中要不断翻动药材,以避免煎糊。

3.煎药的火候应适中,过热会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过低则无法达到功效。

4.服用前注意药物的质量是否正常,如有异味或异常,应及时停止服用。

5.量取药液时要使用无菌容器,并避免污染。

6.服用中药时最好空腹或饭后2小时服用,以增加药物的吸收。

7.针对个人体质和病情,应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合适的中药剂量和煎服方法。

谈谈中草药的煎药和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谈谈中草药的煎药和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谈谈中草药的煎药和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煎药方法及注意事项汤剂又称煎剂,系用生药或炮制后的药加水直接煎熬而成。

方法简便、吸收良好、作用较快,是中草药最常用的一种剂型。

一般地讲,煎药容器应采用砂锅或搪瓷锅,也可用铝锅、铜锅,但不能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或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

药锅应根据药量选择大小。

若过大,则底部受热面积大,容易煎干;若过小,则会因药物压缩过紧,不能添加适量的水而使其有效成分难以充分煎出,同时,煮沸后药液还容易溢出。

一些具有硬壳的果实或种子类药物,如荔枝核、桔核、带壳苡仁、金樱子、山栀子等,煎前应打碎,以便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

煎前最好将药物用冷水浸泡一下,这样对于质地坚硬的药物可浸出一些有效成分,便于煎熬;对于质地轻清的药物又可避免临煎加水时漂浮水面。

加水量以淹过药物二横指为宜,第二煎时,水稍高出药物表面即可。

一般先用武火(急火)煎至沸腾,定时搅动,再用文火(慢火)徐徐煎煮约半小时许(第二煎可二十分钟)将药液倾出。

两次煎取的药液混在一起,分两次服用。

有入主张剂量大和滋补一类药物,应煎三次,兑一起后分两次服。

上述是一般的煎药法,但许多不同的药物尚需采取不同的煎熬方法。

例如发汗解表、理气、质地轻清和芳香挥发的药(如苏叶、荆芥、二花、菊花),应该武火速煎,水沸后10~15分钟即可,以防减损有效成分、降低药效。

而质地粘腻、滋补一类的药(如人参、黄精、当归、熟地)应文火久煎,待沸腾后再煎半至一小时或更久,以尽量煎出其有效成分。

第二煎的时间可比第一煎缩短1/3或1/2左右。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煎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

矿石及贝壳类质地坚硬的药物,如石膏、石决明、龙骨、牡砺、鳖甲等,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需先下煎煮,即先以武火加热至沸,煎15分钟后再放入其它药物。

麻黄则需先煎2~3副,掠去水面的沸沫,再投入其余药物。

质地轻清的芳香、解表药,如薄荷、浮萍、藿香、佩兰等,大多含挥发性成分,不能煎煮过久。

中药煎药操作方法

中药煎药操作方法

中药煎药操作方法(一)一般汤剂的煎煮方法1.煎药用水: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

2.煎药加水量:根据中药的质地、吸水性决定加水数量,一般以水浸过药物表面3—5厘米。

第二煎用水量可少一些,以超过药渣1—2厘米为宜。

3.饮片的浸泡:在煎煮前,将饮片进行浸泡,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

要求先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20—30 分钟再煎煮,以利其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一般以花、叶、茎类药物为主的汤剂浸泡时间稍短,而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类药物为主的汤剂浸泡时间稍长。

4.汤剂的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汤剂的煎煮时间应根据药物的性质而决定,煎煮次数一般为煎煮两次。

一般药物以水沸后20-30分钟为宜,第二煎时间可稍短。

解表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以水沸后15-20分钟即可,滋补类药物和质地坚硬的药物时间须长,可煎30-35分钟。

5.煎药的火候:沸腾前用“武火”(强火);沸腾后改用“文火”(弱火),保持微沸状态即可。

煎药时勤搅动,防止药液沸腾外溢或煎干煮焦。

6.煎药量:煎好的汤药过滤留取药液。

儿童服药液量一般为50—150毫升;成人为200—300毫升,或根据医生处方要求煎取药液量。

(二)特殊煎煮方法凡本规程规定或处方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煎汤代水”、“榨汁”等特殊要求的药物,应按要求进行操作。

1.先煎品种及煎煮方法:先煎品种:生石决明、生石膏、生磁石、生赭石、生紫石英、生自然铜、生龟甲、生鳖甲、生珍珠母、生牡蛎、生瓦楞子、生紫贝齿、生龙骨、生龙齿、生寒水石、生蛤壳、生禹余粮、川乌、草乌、附子、水牛角、滑石块、白海巴、金礞石(布包先煎)。

煎煮方法:将先煎的药物煮沸20—30分钟,再加入群药同煎。

2.后下品种及煎煮方法:后下品种:薄荷、鲜薄荷、鲜藿香、鲜佩兰、紫苏叶、砂仁、豆蔻、钩藤、番泻叶、沉香。

煎煮方法: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加入后下药同煎。

3.包煎品种及煎煮方法:包煎品种:旋覆花、车前子、葶苈子、六一散、青黛、黛蛤散、生蒲黄、滑石粉、儿茶、金礞石、海金沙。

中医中的药物煎煮与服用技巧

中医中的药物煎煮与服用技巧

中医中的药物煎煮与服用技巧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使用。

在中医中,药物煎煮与服用技巧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中药物煎煮与服用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药。

一、药物煎煮技巧在中医中,药物的煎煮是将药材通过水的煮沸、煮煎等方式,提取药物有效成分的过程。

药物煎煮技巧的掌握对于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煎煮技巧:1. 水量控制药物的煎煮过程中,水量的控制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水量应该根据具体的药物配方和剂量要求来决定,为了保证药效的最大化,一方面要确保药材充分浸泡,另一方面也要避免溶解成分过多而影响疗效。

2. 火候掌握药物的煎煮过程中,火候的掌握也非常关键。

不同的药物可能需要不同的火候,一般来说,要求药材的煎煮过程中火力要温和,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过大的火力可能会导致药材的破坏,从而影响疗效。

3. 煎煮时间药物的煎煮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掌握。

一般来说,根据药材的特性和目的,煎煮时间可以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草药类药物的煎煮时间较短,而树皮、根茎等材料的煎煮时间则需要相对较长。

4. 煎煮器具中医药物的煎煮中,合适的煎煮器具也非常重要。

传统上,中医药物多使用砂锅或陶瓷锅进行煎煮,这是因为这些器具的热传导性能较好,能够更好地保持火候稳定。

二、药物服用技巧药物的服用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环节,而药物的服用技巧也对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服用技巧:1. 时间控制药物的服用一般需要根据具体药物的要求和医嘱来控制,尽量按照规定的时间服用。

一般来说,中药的服用一般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进行,以保证药物的效力和安全性。

2. 饮水配合在服用中药的过程中,饮水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药物的服用需要通过饮水来保证药物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合适的饮水量还能够减轻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煎药方法1.准备药材: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处方,准确准备所需的药材,注意药材的保存,应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霉变。

2.洗净药材:将药材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注意不要用肥皂水或洗涤剂清洗,以免对药材产生污染。

3.切割药材:将药材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薄片状,切削时应注意刀口的清洁与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4.加水煎煮:用陶瓷、砂锅或炖盅等容器,加入适量的清水,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将火调至大火加热,待水开后改成小火焖煮,时间一般不低于半小时。

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火候和水量,保持药材的完整性和药性不被破坏。

5.过滤药液:将煮好的药液通过棉纱袋或细糙布过滤,以去除杂质和药渣。

6.药液冷却:将煮好的药液放置在通风处,待其自然冷却至适宜温度后,即可服用。

二、注意事项1.服用前的准备:服用中药前,应先洗净双手,不要碰触其他物品,以避免交叉感染。

2.药材的选择与保存:药材的选择应注意完整度和质量,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购买。

已过期的中药应立即丢弃,避免食用。

3.药材的切割:切割药材应尽量避免手指与药材直接接触,以防止污染。

切削时要注意刀具的锋利和稳定性,以确保安全。

4.煎药时的火候:煎药时,应注意人工调节火力,控制火候,避免煮沸过久或过短。

应根据药材的性状和药性,合理控制煎煮时间。

5.药液的过滤:药液过滤时,应使用干净的、无棉屑的棉纱袋或细糙布,以确保药液的净化。

6.药液服用温度:服用药液时,应注意药液的温度,不要太烫,以免烫伤口腔黏膜。

7.准确服用用量:服用中药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准确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8.调整饮食:在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副作用。

9.调整生活方式:对于服用中药的病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以提高康复速度。

消失的行当—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消失的行当—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消失的行当—煎中药的正确方法中药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瑰宝,千百年来保护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在一次次疾病和瘟疫面前,都是中药拯救了中华文化的延续。

中药的采集、炮制、煎药都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如今的大多的中药都是在煎药机中制作而成,且不说疗效有无变化,就“三碗水熬成一碗水”,“文火下药,武火熬”等流传千古的方法,一台机器肯定是无法实现的,那我们带回家熬制的中药到底该怎么煎呢?一、普通药物(无先煎后下等药物)煎煮法1.头煎(1)浸泡:将中药倒入药煲内,加3—4碗水(800mL—1000mL)浸泡30分钟;如果药物体积较大,可用手按压一下,使水能充分浸泡药材,无需加过多的水。

(2)煮药:用大火煮沸后把火调至稍小,保持微沸状态,40分钟煲至1碗水(约250mL)即可饮用。

(部分药物煮沸20分钟煮至1碗即可,就诊时会特别交待。

)2.复煎(翻煲)煎好头煎后将剩余的中药渣加2碗半水(约700mL)大火煮沸后40分钟煲至1碗(约250mL)。

与头煎隔4小时以上再服。

二、特殊药物煎煮法1.先煎药(1)一般先煎药:沈大夫常用一般先煎药如石膏、水牛角、羚羊骨、龟板、鳖甲、牡蛎、龙骨、磁石、珍珠母、龙齿、三七等。

此类药物倒入药煲内,加2碗水(500mL)浸泡10分钟(其余药物按普通药物煎煮法先浸泡),然后先煎药大火煲20分钟,再把其他药(渣和水)倒入一起煲中一起煎煮40分钟至1碗水即可饮用。

(2)特殊先煎药沈大夫常用特殊先煎药如:熟附子(/制附子/淡附片)、制川乌等。

此类药物倒入药煲内,加2碗水(500mL)浸泡10分钟,大火煮沸后把火调小,保持微沸状态,煲1小时。

其余药物处理同前。

2.后下药:沈大夫常用后下药如砂仁、蔻仁(/豆蔻)等。

此类药物在“普通药物”“头煎”即将煎好5—10分钟前倒入煲中同煎,可不浸泡。

复煎与其余药物一起即可,无需再后下。

3.焗服药:沈大夫常用焗服药如:薄荷,肉桂等。

焗服药不需要煎煮,只需将其倒入碗中,将煲好的中药汁倒入,像泡茶一样焗5-10分钟即可饮用。

中药标准煎剂煎煮方法

中药标准煎剂煎煮方法

中药标准煎剂煎煮方法
中药标准煎剂煎煮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步骤来进行煎煮的。

一般步骤如下:
1. 准备药材:按照方剂所需的比例准备好各种药材,并进行清洗和处理。

2. 准备容器:选择适合容纳药材和煎剂的锅或瓦斯炉,并清洗干净。

3. 浸泡: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以上,使药材充分吸水。

4. 加水:在浸泡好的药材上加入适量的水,水的量一般是药材的3-5倍。

5. 正式煎煮:煎药时采用的是温火煮沸,沸腾后改用文火煎煮一定时间,具体时间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外观变化来调整。

6. 监测:在煎制过程中,需要经常观察药液的外观和颜色的变化,以及闻气味来判断药液是否煮沸。

7. 过滤:煎煮时间结束后,将药液过滤将药渣去除。

可以用纱布或细筛过滤。

8. 汇总药液:将过滤好的药液汇集在一起。

如果需要分数次服用,则可以将药液分装在适当的容器中。

以上是中药标准煎剂的一般煎煮方法,具体的煎煮步骤和时间可能会根据药材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中药煎煮中药学

中药煎煮中药学

中药煎煮中药学
一、中药煎煮传统煎煮方法
•水煎法:将中药材与适量清水放入煮药锅中,煮沸后改用文炉小火炖煮,持续煎煮一段时间,直至提取出有效成分。

•冲泡法:将中药材与适量开水冲泡,轻轻搅拌一段时间后,即可饮用。

适用于饮片剂等。

•先煮法:将药材先用水煮沸,煮沸后立即捞出,将药汁倒掉。

然后再次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煮煎,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

二、中药煎煮新煎煮方法
•微波煎煮法:将中药材与适量水放入微波炉中,使用微波炉设定好的煎煮模式进行炖煮,便于控制时间和温度。

此法省时省力,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高压蒸煮法:使用高压蒸锅进行煎煮,将中药材放入气密的容器中,在高压蒸煮下提取药物有效成分。

该方法能更好地保存中药的活性成分。

•超声波煎煮法:利用超声波的振荡和微流动效应,加速中药药材的煎煮过程,缩短了煎煮时间,并提高了提取效率。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

简述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煎煮方法是中医药学中重要的制药技术,它包括药材的选配、破碎、清洗、浸泡、炖煮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介绍10种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水煎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炖,直至药液浓缩。

2.浸泡煎煮法:将药材用适量清水浸泡数小时或过夜,使其充分吸水。

然后将浸泡的药材一同加入锅中,进行水煎煮法。

3.煎煮时间控制法:不同的中药材需要不同的煎煮时间。

如易溶性药物,需要短时间的煎煮,而不易溶性药物则需要长时间的煎煮。

4.冷水煎法:将药材加入冷水中,然后再煮沸。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带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5.蒸煮法:将药材放入蒸汽锅内,用蒸汽加热,使其药液浓缩。

6.砂锅煎煮法:将药材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将砂锅放入炉上,用小火慢炖。

7.多次煎煮法:将药材用水煎煮一次,然后过滤药液,再用相同的药材再次煮沸。

重复煎煮多次,直到药材的性能发挥完全。

8.滚煮法: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至刚刚淹没药材,然后用大火煮沸。

此后调小火慢慢煮沸,直至药材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

9.盐煎法:将药材与适量盐混合,然后加水煎煮。

盐的存在可以提高药材的药效。

10.筛选煎煮法:将药材用适量清水煮沸,然后将煮沸后的药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将渣滓去除,再进行第二次煎煮。

以上是10种常用的中药煎煮方法的简要描述。

煎煮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不同药材的性质和用途需求。

中药煎煮是一门技术活,掌握好煎煮方法可以更好地提取药材的有效成分,增加中药的疗效。

中药煎煮的关键在于火候的控制,需要注意火力大小、煎煮时间以及加水的分量等因素。

只有熟练掌握中药煎煮方法,才能制备出质量优良的中药制剂,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学和中医药学的发展。

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法

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法

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法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煎法和服用方法对于中药的药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法:
一、煎法
1.水量控制:中药要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水煎煮。

水量应该是药材的3-10倍,具体取决于药材的种类和使用目的。

2.火候掌握:中药煎煮时,火候要适中,不能太旺或太小。

煮到水沸后,再用小火煮20-30分钟,如果水量太少,需要及时加水。

3.药物处理:煮药时,药物需要切碎或研磨成细粉,以保证其药效的最大化。

4.滤渣处理:煮好的中药需要过滤渣,可以用纱布或滤网进行过滤,以保证药液的纯净。

二、服用方法
1.时间控制:中药的服用时间应该在饭前或饭后一小时以后,空腹时服用效果更佳。

2.药量控制:中药的药量要根据病情和药性进行控制,不能贪多嚼不烂。

3.服用方式:中药可以煮成茶或煮水服用,也可以制成丸、散、丹等剂型。

4.注意事项:中药的服用需要根据医师的指导进行,不能盲目
服用,有些中药有副作用,需要谨慎使用。

总之,中药的正确煎法和服用法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环节,只有正确掌握这些技巧,才能实现中药的最佳治疗效果。

简述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简述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

简述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中药汤剂是中药常用的制剂形式之一,具有剂量方便、易于储藏等特点。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是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关系到汤剂品质和药效。

下面重点介绍10条关于中药汤剂煎煮方法的详细描述。

1.选料选用新鲜、无虫、无霉变、无异味污染的药材,按照处方所需量准备。

对于粉末剂和现代制剂,要保证质量合规,购买合法经营的产品。

2. 清洗用清水将药材洗净,干坚果类药材可以先用清水浸泡2-3小时,保持水位高于药材,再用清水冲洗。

3. 切片药材要按要求切片,马蹄形、长条形、斜切或整干等不同形式均需根据处方要求进行处理。

4. 加水将切好的药材加入适量清水,一般为使用药量的8-10倍,大枣等药材可加入冰糖,煮出的汤苦涩者,可加枣仁、桂圆等食用即可。

5. 入锅将加好水的药材放入专用陶瓷煎药罐或不锈钢锅中。

锅子一定要干净,煮药前可以将锅子先焙热一下,排除残留的脏东西和异味,避免影响药材汤剂的质量。

6. 加热将药材和水一起煮沸,转中小火,保持微沸或慢煨,药材不得煮过头。

7. 收汁待浓度适宜后(火炉煎1.5小时,炉温控制在90-100℃;加压蒸煮15分钟,炉温控制在110-120℃;机械煮制2-3小时),用滤网过滤,压榨余汁,连接过滤袋后挤干,取汁。

8. 加药部分汤剂煎煮完后,还需要再加入一些药材或制剂,此时应坚持清洁和卫生的原则,保证不污染药材。

9. 再煎加药后再次加水,按照上述煎煮流程再次煮制,依照处方要求选择慢煨或急火加热。

10. 加工待煎制好的药材汤剂放晾,倒入容器中盖紧,可保鲜至一周左右,也可进行其他加工处理制成颗粒、胶囊等剂型,更便于保存和使用。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是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处方操作,保证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以保证煎制出的中药汤剂具有较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方药煎服方法浅见
【摘要】中药是我国古代医学中治病救人的主要物质依据,中药学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中药所具备的这些重要作用,是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加以利用才可以实现的,如煎煮、烘烤、研磨、碳化等。

其中煎煮是最重要的一种应用方法,也是最基础的一种中药服用方法。

正确的煎煮服用方法才能保证中医药效,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现本文就来从煎煮方法、煎煮用具和煎煮用水这三方面来探讨中药的煎服方法。

【关键词】中药;药效;煎煮方法;火候;器具;用水
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除了外用的药方以外,几乎所有的中药方都是要以煎服的方式来使用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而在煎服的过程中,若不能够严格谨遵医嘱进行煎煮和服用,就会使药方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治疗效果,加重患者病情。

为此,研究中药的煎服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非常重视药材的煎服方法,每位医者在完成处方的最后一个环节都是要“书其服饵之节”,也就是要写明药方的煎服要求与注意事项。

但在现代中医临床应用中,很多医师和患者都忽视了煎服的重要性,而大都是采用统一的“一剂两煎,每服半碗”的煎服方法,甚至还有些医院或药店是直接采用机器煎药。

其实这些煎服方法是存在很大弊端的,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药方,不能以正确的煎煮方法服用,很难达到预期的疗效,且浪费了药材资源。

1.中药方药的煎煮方法
古代医学理论有云:“煮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

”、“故方药虽中病,而煎煮失度,其药必无效。

”中药方药的煎煮方法所具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事实上,在中药学中,汤剂是最常见的一种服用方式。

其制作方法就是将处方中的各种药材根据要求进行碾碎、焙制、醋泡、碳化等处理后,将这些药材放入一定的溶剂中,以直接煎煮或隔水蒸炖的方式熬制出药汁。

其中所用的溶剂大都是纯水,有些方药也有用酒、醋或童尿等作为溶剂。

直接煎煮又可以分为武火急煎、文火慢煎和特殊煎煮等几种形式。

1.1武火急煎
所谓武火急煎,乃大火煎煮三两沸或数分钟即可;武火急煎是因为某些药材成分不宜久煎,为保持所煎煮中药足量的有效药物成份,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而必须采用快速煎煮的方法。

例如,银翘散是治疗风热感冒著名的疏风清热解表剂,吴鞠通氏在该方下注:“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这是因为该方主药银花、薄荷、荆芥之属含有挥发油、皂甙等,在持续的高温作用下容易挥发降低药物的疗效,故不宜久煎。

调和脾胃的名方逍遥散方解谓“薄荷后下”也是这个道理。

《伤寒论》大承气汤规定“先煎煮枳朴,后下大黄,再纳芒硝”,此乃大黄久煮之后,所含蒽醌甙、蕃泻甙及大黄素容易破坏而失去清热泻下作用。

因此,大黄入药不宜久煎。

至于“芒硝后下冲服法”,是使甘草在煎煮过程中不与芒硝接触,防
止了芒硝盐析出与甘草酸发生异常的理化反应从而影响正常的药物疗效。

《伤寒论》附子泻心汤先用麻沸汤渍三黄,再另煮附子,取两液合并温服。

既避免了大黄久煮鞣质溶出过多,也避免了大黄鞣质沉淀附子碱的弊病。

1.2文火慢煎
文火慢煎,就是指加热至药液沸腾之后,用小火保持其微沸状态,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需要,连续煎煮二三十分钟乃至数小时。

与武火急煎相反,有些中药则须久煎久煮,方具疗效。

例如《伤寒论》炙甘草汤,张仲景注曰:“原方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阿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该方以清酒与水共十五升,煎煮之后仅剩三升,其煎煮时间不可谓之短。

《金匮要略》酸枣仁汤“原方以水八升,煮酸枣仁约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温病条辨》增液汤“水八杯,煮取三杯”,都是久煮。

这是因为方中地黄、人参、酸枣仁、麦门冬之类含有多醣、多种氨基酸、脂类及蛋白质,均不易溶解于水,故应延长煎煮时间,提高药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确保临床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毒性较剧的药物,也应当久煎,借以破坏或降低其毒性。

如《伤寒论》四逆汤“原方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真武汤“原方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苏沈良方》七枣散“以乌头大者一个,炮良久,水一碗,煎至一盏”。

按《中药大辞典》释“中国乌头久煎剂及熟附片煎剂,对离体心脏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熟附片作用较强,煎煮越久者强心越显著,毒性越低。

而生乌头的冷浸液或煎煮时间较短者,仅表现短暂的振幅增大,继而心脏抑制及心律紊乱。

”因此认为乌头、附子“、、、、在加热煎煮或炮制后,总碱含量减少,毒性也大大减低。

”《中药学》云:“附子经过炮制与煎煮,乌头碱被分解,毒性减弱,但强心作用并不减弱。

其强心的有效成分为耐热的非生物碱部分。

”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古代医家缺乏现代科学技术,但他们的认识却与现代中药药理分析不谋而合,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1.3特殊煎煮法
在中医临床上,某些药物还有特殊的煎法。

例如介壳类、矿石类药物,其质重且难出味,应打碎先煎。

某些贵重药品,为了保持其有效药物成分,防止混合煎煮时被其他药物残渣吸收或粘附,应另炖另煎再取汁兑服。

例如人参、羚羊角、藏红花、阿胶等。

为防止煎煮之后药液浑浊以及对咽喉、消化道的不良刺激,有些药物煎煮后应用丝绢或纱布包煎,如赤石脂、旋复花、海金沙等。

2.煎煮用具
中药方药在煎煮的过程中,对煎煮用具的选择也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这是因为煎煮用具的材质也会对药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讲,煎煮用具以银质器具最佳,瓷者次之。

一般都是采用陶瓷器具作为煎煮用具。

不能采用铜器、铁器或者锡器作为煎煮用具,以免改变药性或降低药效,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3.煎煮用水
煎煮用水的选择是否合理对于中药方药的临床药效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古人在选择方药的煎煮用水时格外讲究,就煎煮用水的种类来讲,就有井水、河水(长流水)、阴阳水(新烧开水和冷水各半兑合而成)、麻沸水(开水)、甘澜水(千扬水)、地浆水、潦水(雨水)、米泔水之别;还有蜜水合煎、醋水合煎、酒水合煎之异。

在当前人们大都是采用纯净的自来水或者洁净的地下水作为煎煮用水。

另外,还有一些方药在煎煮时是需要加入一定的酒来煎煮,或者是在服用时兑入酒后饮用。

这主要用来活血活血祛淤、通络止痛及清热解毒。

加入酒后可以提高某些中药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的药物浓度,藉以增强疗效。

另外,药液中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尤其是病损部位的微循环,增强病理产物的分解与吸收,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4.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药方药的煎服方法,指出在煎煮方药时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选择煎煮方法,如武火急煎、文火久煎以及特殊煎煮法等。

并且要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和洁净正确的煎煮用水,以确保方药的药效质量。

这些都是需要现代中医临床医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必须要引起中医医师和患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永华,崔英先,于德刚.中药汤剂煎煮操作浅议[J].山东中医杂志,2004(10).
[2]荆秀峰.中药汤剂煎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