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放牛班的春天》中看行为主义心理学
以爱之音传递教育真理——《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以爱之音传递教育真理——《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最近几年,由于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要求在孩子们身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非常关注“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心理教育,并试图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来探讨如何平衡社会的对教育的日益增长的要求和孩子们的实际需求。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关于法国乡村小学生的电影,叙述的是一位教师的奋斗史。
该片记录了一位勇敢坚强的教师在面对学生和社会的负面因素时,用爱和耐心来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的故事。
影片的背景是虚弱的乡村,这些孩子们受到家庭、社会环境和贫困的压力,他们缺乏学习的激情和知识,很多孩子们停滞不前,常常在老师们的教育下产生逆反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放牛班的春天”中所涉及的心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表达了老师们应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知识储备的盒子来看待,从而教会学生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这部电影也表明,孩子们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而老师的言行和关爱也能影响孩子们的情感和成长。
此外,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另一个显著的心理教育原理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影中可以明显看出,电影中的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
有时候,教师会给孩子们布置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而这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动手能力。
此外,这部电影中也体现出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以爱的音调传递教育信息”。
在教室里,老师可以用温柔耐心的态度来请求、要求学生,同时还采用一些轻松欢快的方式来传授知识,这样能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在心理学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放牛班的春天”中最重要的心理概念就是“以爱之音传递教育真理”,这表明,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而且还要对孩子们充满爱心,用耐心去指导孩子们,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地学习到知识,感受到爱的温暖。
综上所述,“放牛班的春天”的心理教育内容十分丰富,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教育的参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前儿童行为分析举例子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前儿童行为分析举例子导读:,并改变了孩子们以及他自己命运的故事。
影片获得了全球奖最佳电影奖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影片题材陈旧,却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作品。
《放牛班的春天》海报代久远,但其中蕴含的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教育理念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马修和校长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一、教育理念的冲突:行为主义者与人本主义者的对立《放牛班的春天》体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教育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产生的不同结果。
虽然人本主义心理学有自身缺陷,但是这种理念促进个体发展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前提,影片中男主人公的人本主义思想使得这部作品处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校长的刻板对新同事也不例外(1)缺乏建设性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越是压抑,就越是恣意妄为以观众的眼光来看,只看到校长习惯性的打骂政策与马修学监的温和诙谐、宽容善良两种作风和人格的鲜明对比。
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却反映了两种教育理念和心理学流派的对立。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以"行动和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花样百出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
校长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可以说把行为主义的教育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管理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表现出来就是学生们在人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背后则是捣乱破坏无所不为。
学生们被压抑得越厉害,背后的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
行为主义者的做法的弊端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影片中校长将人视为动物,只有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却忽视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
仅以行为主义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校长的教育手段也颇多可指责之处,问题在于他的强化只注重负面的惩罚却忽视了正面鼓励引导,注意力全放在学生所犯的错误上,对他们的顽劣行为极力压制,却对学生们的正确反应熟视无睹,更不会及时加以引导成为积极反应。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放牛班的春天”代表着这群被社会遗弃的孩子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季节。
当处于自己人生低谷的克莱门特·马修老师,来到了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学校做学监,遇到了这群不学无术、野蛮、冷漠的问题学生.在与这群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马修老师用他春天般温暖的心,融化了他们心里的坚冰,带领他们找回自信,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马修老师到来之前的“池塘之底”是一个到处被阴影笼罩的地方,学生一直生活在恐惧和害怕之中,而院方的高压政策激化了这群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但是没有耐心的校长却只懂得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压制学生,体罚、关禁闭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了家常便饭。
马修老师的到来无疑是给这群学生带来了希望,虽然一开始的他们并不能理解马修老师所做的一切,还处处和他作对,花招百出的捉弄他,每到上课时间,都吵吵闹闹,一会儿在黑板上乱画,一会儿骂老师秃头、亮光头。
但是马修老师并不在意,而且用一颗善良的心包容了他们.因为他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知道他们的需求。
在长期的鄙视与压制下,孩子们迫切渴望受人理解、被人尊重。
马修老师的教育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人文关怀。
马修老师是个好老师,因为他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纵观整部电影,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罗杰斯提出)”贯穿始终.马修老师的第一节课就是特别的,他没有用严肃的表情面对学生,也没有对他们提出什么要求,反而是要他们写下自己的梦想。
在面对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皮埃尔时,尽管他经常捉弄别人,还侮辱院长、老师,干了数不清的坏事,但是他没有放弃他,而且极力的劝阻想改变校长体罚学生的想法,想保护这群孩子极强的自尊心。
即使是面对屡教不改的孟丹的时候,马修老师也人仍改初衷.当他决定为郭合班隐瞒错误并且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情感先导”的理念。
他“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差生没有任何歧视,并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分配给不同的任务。
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赏析
影片中还有那些细 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或使你受到启发吗?
多年以后,如果你已经为人师 或者为人父母,有机会重新观看 这部影片,一定又会有新的启迪 和收获。。。。。。
“永远别说永远,凡事 都有可能”——马修。
回忆影片镜头,马修老师是如 何感化、教育他们的呢?
接下来,我们试图从加德 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马斯洛的 需要层次理论来理解影片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 在着七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 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 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 加德纳认为在每个人身上都不同程度地 拥有上述基本能力。由于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 表现出个体的智能差异。
两个心理学流派的强烈碰撞
行为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以“行动——反应” 为口号的校长,采用 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 大棒政策,频繁而花 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 是他的强化手段。
影片中代表人物
校长教育的结果和弊端:
1、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其表现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 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 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 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 比如被冤 枉后放火的孟丹。 2、他的强化只着重于负面惩戒而忽视正面鼓励, 永远只把眼睛钉在学生所犯的错误上,对他们的 淘气顽劣行为极度敏感,而对他们的正确反应熟 视无睹,更别说及时加以引导,促使其转化为积 极反应。学生们无时无刻不被告诫着不许这样做, 不许那样做,却没有人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 怎样做。
人本主义心理学
永远面带微笑的 马修老师摒弃了 体罚、关禁闭, 相信人的内在潜 力,努力发现孩 子身上的闪光点, 犯事大家受罚,皮鞭和被监禁暴 力淫威下,尘封的心灵开始扭曲,如以葛贺 克为代表的攻击性儿童,他用残忍的方式砸 伤麦神父;以贝比诺为代表的孤儿——缺少 依恋而孤僻,甚至抑郁的儿童,天天在无望 中守望希望;单亲家庭中问题儿童——对音 乐极有天赋,但又自尊心十足,相当敏感的 莫翰奇。
放牛班的春天
从学习与教育心理角度看《放牛班的春天》汉语言文学师范世承140100392 顾佳妹如果以我们的第一印象来概括“池塘之底”的孩子们,无非是“问题”二字。
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他们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更是由于校长较为极端地使用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他们进行教育。
这群孩子对于校长的畏惧与服从,实际上类似于“条件反射”。
因为学生一旦有了错误的出现,依据校长奉行的“行动——反应”,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不会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是通过关禁闭、劳动、暴力体罚等方式来使他们做出所谓“正确”的反应。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以动物实验为基础,电影中校长无疑是将孩子们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他们内心丰富的活动和情感因素。
这就是校长的行为主义教学的弊端所在。
这种处罚不断地刺激学生,学生为了免受处罚,便会在表面上被动服从,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敌意。
所以在这所学校中,这群孩子亟需的学习,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情谊基础上的人格的成长。
与校长这位行为主义者完全对立的马修的人本主义教学,做到了这一点。
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和意愿。
尽管他们顽劣,但是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有认真的憧憬。
因为这种比较积极的信号的存在,他主动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价值观方面的适宜的教育。
对于佩皮诺与郭邦,他主要以鼓励为主,没有因为他们能力不够而将他们排斥于合唱团之外,而是给予他们适当的职位与适当的尊重。
使不自信的他们获得从内而外的被认同感与归属感。
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他并不像校长那样使用重罚,而是通过温和的方式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
误伤神父的孩子,承担起照顾神父的责任,最终在实践中产生了愧怍,得到了自发式的教育。
这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一方面体现,那便是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真诚的、可信赖的有感情的指导者。
此外,马斯洛认为人类存在两种潜在的力量,一股是防卫的力量,使人有退缩倾向,不愿意接受挑战。
校长的行为实际上诱发了这群孩子内心的这种力量的形成,学生们在情感上对于校长的反抗与防卫,转化为他们对学习的消极。
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 观后感心理学体会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心理学体会示例文章篇一:《〈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与心理学体会》《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啊,可太让我有感触啦。
电影里那些事儿,就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真实。
电影里有个叫马修的老师,他到了那个像被世界遗忘的学校。
那学校里的学生啊,一个个都调皮捣蛋得很。
我就想啊,那些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他们就像一群被困在黑暗里的小野兽,见谁都想咬一口。
这让我想起我班上的那个调皮鬼小明,他也老是捣蛋,不是在课上弄出怪声音,就是偷偷揪女生的辫子。
老师批评他,他还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当时我就觉得他可讨厌了,就像电影里那些孩子让人头疼。
可是马修老师不一样呢。
他没有像别的老师那样对那些调皮孩子又打又骂。
他就像是一阵春风,轻轻地吹进了那个冰冷的学校。
他看到那些孩子唱歌的天赋,就想着用音乐来改变他们。
我当时就想,这能行吗?那些调皮蛋还能唱歌?这就好比把一群小狼崽训练成温顺的小羊羔,可能吗?马修老师开始教他们唱歌的时候,那些孩子也不怎么配合。
他们就觉得马修老师和之前的老师没什么两样,肯定也是来折磨他们的。
我能理解那些孩子的想法,要是我老是被批评,突然来个新老师,我也会怀疑的。
不过马修老师可没放弃,他一直耐心地教着。
他就像一个园丁,那些孩子就是他花园里长满刺的野玫瑰。
他小心翼翼地修剪着,想要让他们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电影里有个孩子叫皮埃尔,他的嗓音可好了。
但是他的性格也很倔强,就像一头小倔驴。
马修老师发现他的才华后,想让他当领唱。
可是皮埃尔一开始还不领情呢,他觉得马修老师是在故意针对他。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心里可着急了。
我就想冲着屏幕里的皮埃尔喊:“你这个傻小子,老师这是在帮你呢,你咋就不明白呢?”这多像我们有时候啊,大人给我们的好机会,我们却以为是在害我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下真的开始变了。
他们不再是之前那副调皮捣蛋的模样,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开始懂得尊重,懂得合作。
我就感叹啊,音乐的力量可真大呀。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教育中的诸多问题与可能。
影片中的教育场景和人物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能带来许多启示。
首先,影片中的学生背景复杂,多来自问题家庭或有着不良过往。
这些孩子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被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他们的自我认知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先入为主的负面评价会让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他们不断被认为是无可救药的,就可能真的放弃努力,走向自暴自弃的道路。
然而,新学监马修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他没有被这些孩子的表面行为所迷惑,而是尝试去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这体现了教育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
马修明白,孩子们的不良行为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受到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他不将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学生本身,而是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源。
马修采用了音乐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音乐具有舒缓情绪、促进情感表达和增强团队合作的作用。
通过组织合唱团,马修让孩子们找到了一种积极的情感宣泄途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信心。
对于那些在学习上表现不佳的孩子,音乐让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改变了对自己的认知。
在教育过程中,马修还充分运用了奖励机制。
他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哪怕是微小的改变。
这种正强化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积极行为,让他们更愿意去表现出良好的一面。
相比之下,之前的校长采取的惩罚手段,如关禁闭等,只能暂时压制学生的不良行为,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内心。
影片中,我们还能看到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马修以平等、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待学生,他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像是一位朋友和引路人。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安全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敢于尝试新事物。
在教育心理学中,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础。
另外,马修的教育方式也符合个体差异的原则。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1.简介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是由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于2004年上映。
该片以教育为主题,讲述了一位音乐教师在一所寄宿学校中教导一群问题学生音乐的故事。
电影通过展示主人公展现对学生的关爱与理解,并呈现了教育对学生和教师心理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分析2.1 学生的成长环境2.1.1 教育制度:学生所处的学校采取的是严格的寄宿制度,学生缺乏自由和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可能造成限制。
2.1.2 家庭背景:电影中的学生来自各种家庭背景,其中一些学生可能受到家庭问题的影响,如家庭破裂、家庭暴力等。
2.2 学生的学习特点2.2.1 学习兴趣:学生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通过音乐获得了情绪的宣泄和自我认同。
2.2.2 学习障碍:一些学生存在学习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2.3 教师的教育方法2.3.1 温情关怀:教师通过温情和关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3.2 个性化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学习计划和教学方法,提供了个性化的教育帮助。
3.效果评价3.1 学生的成绩提升:通过教师的悉心教导和个性化教学,学生的音乐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在音乐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2 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教师的关注下,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附件:-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剧照和海报- 学生的成绩单和音乐比赛获奖证书注释:1.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指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学习风格等特点,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寄宿制度:寄宿制度是指学生在学校寄宿,与家庭分离,学校提供住宿和生活服务,学生在校园内度过大部分的时间。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影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现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1.个体差异: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学校的校长、音乐老师克莱门特、学生们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
校长以严格的纪律要求学生,希望通过惩罚来管理学校;克莱门特则以开放、自由的方式对待学生,鼓励他们发展个性。
这种个体差异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
2.动机与目标: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群在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他们缺乏自信和动机。
克莱门特通过鼓励他们发挥个性、表现才能,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和增加动机。
通过音乐的学习与创作,他使学生们发现到自己的潜能,并且学会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3.自我概念与自我肯定:学生们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下,常常受到严格的批评,导致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否定的自我概念。
克莱门特通过接纳学生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逐渐让他们树立起积极的自我概念,并在音乐表演中找到自我的肯定。
4.人际关系: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对学生们的成长和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学生们经历了从互不了解、互相排斥,到相互接纳和支持的过程。
他们通过音乐的学习与共同的目标,建立了密切的人际关系,帮助彼此克服困难。
5.情绪与情感:学生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带给他们很多的负面情绪,如焦虑、沮丧、自卑等。
而克莱门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用音乐来宣泄情感。
通过音乐的情感表达,学生们逐渐学会面对负面情绪,并找到一种有效的情绪释放方式。
总之,《放牛班的春天》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运用,揭示了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激发学生动机、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处理情绪与情感等方面的手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这些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对于我们理解教育与学生的关系、开展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放牛班的春天与心理学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心理学《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讲述是1949年发生在法国乡村一所专为“再教育”儿童设置寄宿学校——“池塘之底”里的故事。
在这里,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用自己音乐和宽容拯救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教师马修的教育哲学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闪现着一些心理学的运用。
一、行为主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儿童的大多数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
在“池塘之底里”里,学生的来源五花八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需要被矫正的行为,他们的相互模仿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没有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是通过关禁闭,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给孩子们树立了反面的榜样。
而马修老师对他的学生真诚并且宽容,具有同理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
用音乐这一优美、健康向上的事物打动了孩子的心灵,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一种高尚的兴趣,使孩子们受到音乐的熏陶,接触到正面积极的事物。
二、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前三种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这种需要是无止境的。
对这些孩子而言,他们可能只有生理需要得到了勉强的满足,他们几个礼拜才能够见一次家人,甚至永远见不到父母,有一些还要被周围的同学欺负,犯错误后要被关禁闭。
他们不被尊重,当然也不尊重别人;他们不被包容,不被理解,也就无法体谅那种被宽恕被体谅后的感激。
马修老师给了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他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在为了组合唱团将大家分组时,没有让让幼小的皮皮诺和走音的郭邦感到被放弃或是被抛弃,而是分别任命他们为“合唱团指挥助理”和“乐谱架”。
《放牛班的春天》的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了在法国农村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怀着包容和爱的教育理念,用音乐改变了几十个“问题孩子” 的生活,拯救了他们的心灵,给他们的人生带去春天般的温暖,带去希望。
出纯粹地欣赏影片外,细细观察后会发现在马修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闪现着一些心理学原理的运用。
一、在人本主义环境中学习一个人若在关系融洽、和睦、健康上进的群体中环境中,就会有利于学习。
在真诚、尊重和理解的气氛中,人们的态度会从僵化刻板转向灵活变通,生活方式从墨守成规转向富有创兴精神。
教师应当成为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尽量避免对学生作出强制性的命令、决定,是学生对教师有值得依赖和可亲近之感。
对照看来,“池塘之底”就是一个彻底的反例。
学校的名字就给人阴森之感,这里充满阴暗和恐惧。
老师只是实施惩罚者,学生只是接受惩罚者。
唯一的教育理念就是“行动——惩罚”,没有调查,没有辩解。
只有暗无天日的禁闭室,无穷无尽的体罚。
对校长而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表面的管束有方以达成升迁得目的。
学生关心的不是学习,而是时刻想着在这样混乱的环境里怎样不受同学的欺负,不受老师的惩罚。
马修却是唯一的例外,他给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最大的宽容。
第一天上课,全班同学耍弄马修,丢他的帽子,封他“光头”的外号。
若是校长,必定又会全班惩罚。
但是,当校长那个来兴师问罪时,马修先替孩子们圆场,让所有人免受惩罚。
看到莫翰奇在黑板上丑化自己时,他不但没气急败坏,还开起玩笑也给莫翰奇画一张侧像。
他不会板着脸面对学生,不会像其他老师一样讨厌见到这群难管束的学生。
马修反而把自己的精力倾注在这个问题班,不惜跟校长起冲突,不顾所有老师的嘲讽,办起合唱团。
在白天带孩子们练唱,在夜晚为孩子们谱曲作词,在他的努力下,这个学校发生惊人的变化。
老师们十分惊讶,如此天籁竟是出于一群恶魔之口,渐渐地老师们也意外发现孩子们可爱的一面。
体育老师为孩子们烧热水洗澡,算术老师加入合唱团为孩子们伴奏,甚至校长也忍不住在孩子们踢球时也补上一脚。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从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摘要:《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在一个叫池塘之底的借宿学校里,里面大部分都是“问题少年”,一位叫马修的老师,用自己的爱心和音乐,感染着这群学生,使这群学生得到真诚的爱以及感受到音乐给予的快乐。
整个影片都渗透着阳光的温情,从那细细密密地铺满法国郊野常见的树林,到迷离飘渺的林中的雾气,以及马修老师那温文的性格,不紧不慢的节奏,如细雨般,感化着我们的心灵。
关键词:心理学爱音乐1 引言:一个阴森冷酷的校舍——池塘之底,注定是被人遗忘的角落:一位自私冷漠的校长,一群顽劣成性的问题少年,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老师,组成了这部影片的基本框架。
校长的粗暴专制与马修老师的温存善良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前途,对于学生缺乏爱心,经常体罚学生,后者把学生当做自己一样看待,给予尊重,给予爱护,并让这爱,化为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帮他们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春天。
男主角皮埃尔,一位有着天使面孔的学生,他孤僻,有偷窃行为,但是他在音乐方面又极富异禀,马修老师发现了他的天赋,并加以培养,皮埃尔的母亲也在马修老师的建议下,送儿子去私立学校学习音乐,最终皮埃尔成为大音乐家。
可见马修老师对学生们的影响之大。
从心理学方面讲,我们也可以得出不同启示。
2 从发展心理学上看孩子的成长问题发展心理学所要遵从的原则中有一个是教育性原则,即选择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设计研究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被试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试的心理发展、有利于教育这一重要问题。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在音乐的熏陶下,有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
马修老师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深知音乐的非凡魅力及其感染力,于是当他发现这个学校没有音乐课程时,运用自己的才华组成了合唱团。
学生们虽然很调皮,但是却热爱着音乐,在合唱团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他们通过歌声释放自己的心灵,他们通过歌声去感受这美好的生活。
在歌声中,他们得到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马修老师的每一次肯定,都成为他们内心积极向上的力量。
用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简析影片 《放牛班的春天》的影响
用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简析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的影响每个人心中都有春天,只是寒风呼啸的隆冬过于漫长,没有人鼓起勇气挖掘心中一直存在且不曾离去的春天,马修老师帮孩子们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春天。
该片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佩皮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马修遗下的日记,莫安琪慢慢回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当马修老师作为代课老师进入这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一切都在发生微妙的改变。
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华生的行为主义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华生认为,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
学校的校长一直奉行着体罚,只要学生犯了错误,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就是一种外部刺激,校长认为体罚可以使学生产生恐惧从而控制学生的行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的恶作剧愈演愈烈,这种做法夸大了教育和环境的作用。
斯金纳强调行为矫正,不论何时,成人都应注意不去强化儿童的不良行为,对待影片中孩子们的不良行为,校长没有采取循循善诱,而是一味的体罚禁闭,反而强化了孩子们的行为。
个体学习的行为就是由特定条件引起的反应,个体当前行为的后果改变了未来的行为,或者个体模仿了他人的行为。
在塘底学校,所谓的问题儿童都会被送到这里来接受教育,当孩子们被送进来时,内心已经自我认识自己是一个问题儿童,再加上校长和老师的严厉的对待,变相的体罚,孩子们做错了事情只会受到惩罚,然后孩子们相继模仿。
然而,没有老师对他们循循善诱,马修老师做到了。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当马修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孩子们因为调皮将马修老师的资料袋疯传,校长听见教室里的吵闹声,冲进教室,孩子们因为惧怕校长的体罚鸦雀无声,然而,马修老师隐瞒了事情的真相。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法国电影,讲述了一个乡村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
电影中涉及到了许多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下面将对《放牛班的春天》进行教育心理学分析。
首先,电影中的教师克朗斯基通过运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和鼓励的方式,改变了学生们一开始消极厌学的心态。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概念叫做自我实现预言,即人对自己有信心时,就会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为;而当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就会表现出消极抵触的态度。
在电影中,克朗斯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这让学生们感到被重视和被期待,进而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其次,电影中的学校环境也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种概念叫做社会支持,即人们在社会环境中感受到的支持和关怀。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学校里的组织和管理相对宽松,学生们能够有比较自由的学习空间,并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帮助。
这种社会支持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此外,电影中体现了学生个体差异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和性格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个别化的教学方法。
在电影中,克朗斯基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另外,电影中也触及了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需求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克朗斯基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认同感。
他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平等、信任和理解的关系,给予学生相应的情感关怀,这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总结来说,《放牛班的春天》通过教师的积极态度、个体化的教学、社会支持、情感关怀和音乐教育等方式,成功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些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启示,即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情感支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第一篇:《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放牛班的春天》在此之前,也看过一遍《放牛班的春天》,那是在大一的时候。
以前看怎么也不明白为何片名会取之为“放牛班的春天”,也疑惑过为何会有像“池塘之地”般的学校,还有譬如“马修老师为何选择给学生组合唱团?”之类的问题,然而对于片中各个学生貌似“怪异”举动却从未迟疑过,我想这也许也是符合我当时年龄心态的一种心理活动,对于多少有些叛逆的年龄,看待像大家眼中的叛逆行为却多了一份看似平常的态度。
此次观看该影片,不知道真的只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还是因为对待事物的看法不一样,看到了两年前看不到的一些东西。
当然也明白了“春天”涵义,明白了“音乐”的魅力,还有“池塘之地”的普遍性和现实性。
同样,影片中学生们的转变,甜美清亮的合唱声音,还有悠扬歌声中传递出来的信心、梦想、感动和希望,也让人心灵震撼!走过冬天,才会迎来春天。
无论是对于马修老师、麦神父,还是“池塘之地”学生们,在学校期间,无疑有着大家眼中认为的冬天,马修老师的到来,不仅是对学校对学生,甚至是对学校的老师都带来了春天;同时,在学校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也让他重新获取了对音乐的信心,对生活的希望,给自己人生也带来了“春天”。
也许作为一名代课老师,作为一名中年失意的音乐家,马修老师如他日记中所说的“失败”,因为他“多年来在不同领域尝试”都失败了,深信着会面临最悲惨的未来,最终选择了来到这锁学校,也许这动机都会让他成为一名不合格的老师。
其实起初也确实是这样,我想最开始的马修老师也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和信心会教育好这一群大家眼中的“问题生”,但是秉着一份教师的职责,还有他善良正直的心,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燃烧的火焰。
这是一所寄宿学校,学校里的学生一言一行都被学校的老师监控着,他们似乎没有自由,就像是已经被抛弃了一样,随时都会无条件无反抗被校长惩罚,他们就像是在阳光下那些漂浮跌落的尘埃,连自己漂浮和跌落都不受自己的控制。
《放牛班的春天》心理学分析与对人性的延伸
《放牛班的春天》心理学分析与对人性的延伸【摘要】电影《放牛般的春天》为我们展现了一群问题儿童在一位职场失意的老师的带领下,在音乐的熏陶下,由叛逆重回童真,拥有自信,懂得感恩。
一部影响深远的教育影片,我们看到了人性在环境中发展,人性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
【关键词】音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人性1.心理学分析1.1音乐心理学当最后一个音符落地,那由音乐带来的感动深深的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灵魂完美的契合。
音乐以它特有的方式震撼着每个人,也让我们知道了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人的思维存在和精神价值的存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性格甚至人生。
音乐是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的,在每一个跳动的音符的带动下,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斥着感动。
1.1.1从影片自身分析在众多教育类电影中,情节大多老套,不外乎问题学生在遇到了好的老师,老师们用正确的方法改变或者说是感化了他们,然而本部影片在故事情节中加入了音乐这一元素。
在欣赏这部电影的同时也是享受了一场听觉上的盛宴。
影片中的色彩跳跃度极低,颜色几乎接近了饱和,这为观众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在视觉上耗费的心神,从而将其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影片的理解以及音乐的感悟。
1.1.2从剧中人物角度分析新来的学监克莱蒙马修,多年来在不同的领域的尝试都失败了,他深信自己的未来将是最为悲惨的。
当他提着行李来到这所谓的“池塘之底”时,自认为自己的人生也是到了“池塘之底”,然而,虽然只是一名代课老师,一个失意的中年音乐家,他对于音乐的那份执着与热爱一直都在,那小小的公文包塞满了乐谱,那不仅盛放着他多年来的心血,更是贮藏着他对音乐的梦想。
在那样失意的年月里,又遇到了一群“劣迹斑斑”的问题学生,一个苛责自私的院长,但是这个平凡的小人物,却借用这些孩子实践了自己对音乐的爱和陶醉,借用了莫翰奇把自己升华为音乐家的假设,完成了自己伟大的理想。
莫翰奇以及众多孩子在音乐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他们向往自由与美好,在一起的合唱中,音乐洗涤着他们的心理。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讨论的问题演示版
张葛兰 梁燕 范百芝 夏云鹤 孔申 陈秋菊 刘孟海 陈佳欣
1、校长的教育思想属于什么心理学流派?有什么根据?
校长的教育思想属于行为主义心理流派。 ⑴ “行动-反应”为口号,代表刻板冷酷的,比如影片中所有的 教师在马修来之前对待孩子的反映均是对应着校长的“行动-反应” 为口号。
3、你最喜欢影片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我们最喜欢音乐教师马修这个角色。
因为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中对人的尊重,对 人的价值的尊重。在组建合唱团的过程中,他让孩子们 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他尊重每一个孩子,并照顾每一 个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
例如他让什麽都不会的可爱又可怜的小皮诺做合唱团的 指挥助理,让五音不全的郭邦担当起乐谱架的重任。而 在这些小小的细节举动充分体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学说,即:人是有情感需要的,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他用激将法来挖掘桀骜不逊的莫杭治,培养他的才华, 让他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自觉的追求自我 实现的目标,变成了个向上的好孩子。
马修老师属于人本主义流派。
⑴因为他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摒弃了体罚,禁闭,努力发现 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合唱团成了孩子们心灵的避难所。他用 平凡的爱创造了不平凡的感动。影片中人本主义思想无处不 在—突出人性,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如合唱 团的建立、写梦想的卡片。
⑵他坚信人具有内在潜力,他永远面带微笑,带着真诚,宽容, 接纳来面对和救治这些问题孩子,即使孩子们拌他摔了一个大 马趴。比如他对待学生伯勒克伤害马桑时的处理方式,没有报 告给铁血的校长,而是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去照顾马桑大叔, 最后使他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看清了老师的本性,用 照顾马桑而不用“刺激-反映”,使学生从心底承认了自己的 错误,并和马桑大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细节:蒙丹在“同化” 他的时候生动的影片中暴露无遗, 那就是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 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比如处理蒙丹“偷钱”的 方式,即便是知道这是个误会依旧刻板不去理会。比如因为答 不出玛丽莎内是怎么死的而被罚抄答案一百遍。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心理学角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心理学角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我认为这部电影是行为主义论与人本主义论的冲突,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惩罚的政策与马修学监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作风、两种人格形成强烈的对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
1、影片概述:教师马修刚到学校时,遇到了保安马克森斯大叔遇害导致一只眼睛暂时性失明。
校长要根据“行动—反应”原则对肇事者进行严厉的惩罚。
但是找不到是谁犯的错就让他们互相举报,在此之前取消一切娱乐活动直到找到作案者,并轮流对他们进行六小时关禁闭的惩罚。
但新来的教师马修对此做法不认同并表示“这只会让他们互相中伤”。
情景分析: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行为主义学派;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
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以说雷厉风行不遗余力的,但是这种强化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当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需要被矫正的行为时,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没有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行动惩罚”的原则下,通过关禁闭,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只着重于负面惩戒而忽视正面鼓励,永远只把眼睛钉在学生所犯的错误上,对他们的淘气顽劣行为极度敏感,而对他们的正确反应熟视无睹,更遑论及时加以引导,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给孩子们树立了反面的榜样。
2、影片概述:莫郎奇在课堂上画了一幅关于辱骂校长的画被关禁闭、做劳动。
情景分析:刺激—反应的联结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的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是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而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的报复就会更加的肆意妄为。
3、影片概述:即将走的学监告诉马修伤害马克森斯大叔的凶手是谁,在听到校长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殴打时,马修并没有对其进行举报,而是对他进行了其他的“惩罚”让他答应照顾马克森斯大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放牛班的春天》中看行为主义心理学摘要一位富有才华却失败的音乐家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
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
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宽容仁爱心理音乐在国庆之前的心理电影赏析课上我们班看了一部名为《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让我感触很深,心里久久才平静下来。
1.影片概述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富有才华却失败的音乐家马修作为代课老师到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去教书的事情,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管理制度。
让马修产生了一种想改变学校的管教制度的想法,他反对用强权制度压迫学生的校长,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试着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孩子们冰冷已久的心,想让他们的心重新换回希望。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由于种种的原因,孩子们的思想,心灵都受到了极大冲击,特别当时学校的口号是:犯规,惩罚。
随意关禁闭。
为了制服叛逆的学生,也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学校的教师几乎有点残酷地对待学生,教师们个个行为乖戾,行动令人匪夷所思。
他们忘记了说笑,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与品位。
在他们眼里,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这几乎成了职业习惯,或者说思维定势。
每天如临大敌,与学生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
但是马修却是和蔼地对待这些孩子,就是从这时开始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差生了不同的影响。
校长奉行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政策,马修学监坚持温和诙谐、善良宽容作风。
1.1行动——反应的教育模式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扮演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
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
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
行为主义者的做法之弊端也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那就是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
经过长期的这种方式影响,孩子们逐渐地麻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背后暗暗的报复老师。
孩子们之间也产生了不信任,尽可能地使坏,第一天:佩比诺,原任管教匆匆逃走,因为哈让没收了穆东的香烟,而被剪刀所捅;穆东被视为无药可救的孤独的灵魂纵身跳楼自杀;大家讽刺辱骂他“秃子”、“光弹头”;马桑斯大叔眼睛被学生安装在门上的机关刺破。
他精心锁好的珍藏这人生梦想的乐谱的皮包被学生撬锁盗走。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们收到校长和教师们的冷酷对待造成的。
1.2宽容——仁爱的人文情怀于此相对,马修学监便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了,他与校长对待孩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将学生当成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做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会在满足学生作为正常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马修帮助学生实现了哪几点。
首先是安全需要:虽不能说他将学生完全从校长的淫威下解脱出来——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是这种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总是站在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第一节课:马修怎么做的——推开木门看到骷髅嘴里叼着点燃的烟头,刚上讲台就被滑倒,飞出的皮包被学生四下抛传。
直到校长的出现,教室才恢复了本该的平静。
然而,马修还是用善良的谎言,宽容了这群孩子,在一双双惊谔的目光中开始了师生的对话。
让“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肠”皮埃尔维持秩序,回来后和皮埃尔比画。
(体现了他的机智)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理想,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
学生的答案真实生动而又可笑滑稽:消防员、牛仔、驯虎员、亡命徒、间谍、将军、热气球驾驶员、战士……(体现了他的细心。
他们并非无药可救。
)因此,他首先是一个能给予学生安全感的老师。
归属与爱的需要:他给予弱小而无依无靠的Pépinot 更多的关爱,到最后几乎完全充当了父亲的角色。
尊重的需要:当发现校长的十万法郎是Corbin所偷时,他询问了原因;想要一只热气球的愿望是意料之外的天真和单纯,为此他不忍心打碎这个孩子的人生梦想,于是又一次成为了包庇窝藏“坏孩子”的“同谋”。
审美需要:这无需拿什么特别的例子来多说,整部电影的核心事件——成立合唱团——足以凸现这一点。
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集中体现在那个有着“天使脸孔”的音乐天才皮埃尔身上,可以说,完全是马修的慧眼识珠,为皮埃尔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1.3刺激——反应的关系在这部电影中,从头至尾体现的就是行为心理学中刺激——反应的关系。
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如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
相应的,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应答性条件反射和反应型条件反射。
应答性条件反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操作强化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
由此理论,斯金纳提出了“强化”和“惩罚”的理论,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强化的作用。
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理论的应用。
在《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的学校是一所行为偏差的青辅修院,由于面对的是一群令人头疼的问题儿童,院中的传统教育理念是坚持:犯规——处罚。
这种教育理念其实就是一种对行为改变技术理论的运用。
我认为,在面对问题儿童的教育管理时教育者立下行为规则并对儿童行为进行影响、强化,可能马修和校长都希望孩子们都能变乖一点,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原因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2.两种人性观的不同反应不同人性观,产生不的刺激,进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在《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我们发现对于斯金纳的行为改变技术理论的运用基于两种不同的人性观:一种,是以哈善校长为首的性恶观;一种,是以马修老师代表的性善观。
2.1哈善校长为首的性恶观以哈善校长为首的性恶观教育派认为院中的孩子都是无可救药的恶魔。
因此,当孩子一旦出现违规的行为就不问缘由就施行“犯规——处罚”,且这种“犯规——处罚”常常是过度的虐待(如:关禁闭,鞭打)和不公正的(如:在校长寻找对麦神父恶作剧的元凶时使用的点名制度,当被选中的人是无辜的波尼时校长也只用了一句“算他倒霉”来总结)。
从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校长的这种教育其实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相反的甚至达到了负效果。
孩子们在校长面前中规中矩,而在他背后则更是猖狂,对学校的行为规则不屑一顾。
2.2马修老师代表的性善观在马修老师看来,院中的孩子固然调皮捣蛋,但是并非像校长他们眼中所看到的是无可救药的。
记得剧中有一幕是三个孩子把马修老师重要的乐谱偷到厕所去了,当马修老师正在处理时有一个老师闯了进来,当时有这么一段对话:马修老师愤慨地对另一个老师说“凡事您只看到邪恶的一面”而那位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在这里!是的”。
事实上,院中的孩子并非都是无可救药的。
真正无可救药的应该是院中坚持己见、首先把孩子可以教好这一观点否决掉的校长和老师们。
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我们从影片中马修在处理盖贺克伤害麦神父的事件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善良可爱的一面——当麦神父病重被转送出去时,照顾麦神父多日的盖贺克看着被搬运走的神父担心地问了一句:“他会死吗”。
马修老师在处理盖贺克伤害麦神父的事件中也运用了处罚来强化规范盖贺克的行为,但是,在马修手中处罚的效果出来了,被处罚的孩子最终从心里明白了自己行为的错误。
相信以后他再也不会轻易做出伤害别人的事了。
但是,如果换是校长来处理这件事,运用他的老一套:鞭打、关禁闭等。
相信受到处罚孩子不会真正感受到伤害人所带来的真正痛苦也不会明白自己行为的过错性。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
正是马修与校长不同的人性观才使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同,对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刺激,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
3.两种行为的强化对待他人的分寸不同,产生不同的刺激,进而产生不同反应结果。
影片中校长给波尼可以得到糖果的便条的行为是一种正强化;哈善校长为了处罚学生的犯规行为而取消课外活动和禁止亲人探视的行为就是一种负强化;鞭打和关禁闭是惩罚。
3.1负强化这些原本认为能有效影响和改变学生们恶习的行为都没有取得好的成效。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于“度”的把握,以哈善校长为首的教育管理者过度地使用负强化和惩罚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这种“犯规——处罚”的频繁使用一方面引起了学生对老师权威性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全盘否决;另一方面,频繁的处罚使学生对处罚本身麻木,即使教师再怎么处罚仍旧屡教不改的破坏教规。
而在马修老师这里强化和惩罚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正强化马修老师在教授莫翰奇唱歌时就时常以激励的眼神关注他,马修老师的这种眼神的关注其实就是一种正强化的行为。
在马修老师的这种关注下皮埃尔的音乐才能的到了充分的发挥。
马修老师也会运用惩罚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如在马修老师的第一节课中他把捣乱的学生罚去站墙角,在黑板上绘画莫翰奇的幽默肖像,处罚盖贺克去照顾麦神父等行为。
这些行为虽然同是一种处罚行为但是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很大反感和心理对抗。
因此,马修老师的教育行为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而校长却失败了,尽管他们都希望孩子们变乖,但是校长等人没有把握好尺寸,与马修的方法产生不同的刺激,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行为与刺激的关系,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话语会产生不同的刺激,导致不同的结果,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于他人相处时,都能很好地把我分寸,理解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和睦的与人交往。
参考文献备注:本文搜集的资料均来自网络,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