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古诗两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范文大全)
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范文大全)第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20、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离别容易再会难,因而以送别饯行表达深厚的情意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
还记得学过哪些送别诗吗?2、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诗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
请看诗题(揭题),谁来读,指导读出节奏。
二、同时呈现,比较题意1、谈发现:比较这两个诗题,你发现了什么?① 都有一个“送”字。
② 都有地名。
③ 都有人名。
2、顺学情适时理解“之”“使”。
3、理解题目含义。
三、整体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1、都是送别诗,两位诗人会怎样送别自己的好友呢?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这两首诗,注意读正确,读出节奏。
2、练读——指名读、正音、点评。
3、这两位诗人分别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送别的呢?出示:——(时间),——(谁)在——(地点)送——(谁)去——(地点)。
朗读第一首诗前两句,填空。
4、感悟第一首诗的送别之景:①怎样的三月才叫烟花三月?在烟花三月的长江两岸,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美景?(理解“烟花”,学生想象画面)②这么美的景色如果让你用诗句来形容,你想到了哪句?③为什么是“西辞”呢?看地图分析。
5、感悟第一首诗的送别之景:①诗人王维又是在什么时间送别友人呢?学生读诗句,填空。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早晨?王维眼中看到的是什么?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窗外绵绵的春雨、依依的杨柳……。
)③窗外那么多美景,诗人为什么只看到“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看到柳,即生挽留、不舍之意。
王维多想再留留自己的好友啊,可毕竟皇命难违,重任在身。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案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莫、腊、浑、疑”等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体会诗人的心境。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美。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题西林壁》)【教学过程】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1、导语: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了《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写庐山的古诗,诗人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板书课题,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自读课文中1、2两条注解,读读诗题的意思(苏轼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上写的一首诗)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1、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2、自由吟诗,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
3、学生试说自己已经读懂的诗句的意思,或提出不理解的。
4、理解前两句。
找出诗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横”、“侧”、“远”、“近”、“高”、“低”)。
再出示“岭”和“峰”。
给它们组成不同的词语:山岭、峻岭、高峰、奇峰、山峰……读读前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看说一说。
读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试着说一说。
师归纳: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
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庐山是那么雄奇壮观,千姿百态,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每一回看到的景象却不一样;横着看,连绵不断的峻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近处看,从高处看、低处看……看到山的形状、姿态却不一样。
有感情地齐读前两句。
5、理解后两句。
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前两句写看到的景象,后两句写自己的感受)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诗人这样多次、多角度地看庐山却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教师小结: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觉得没有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身在庐山中。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教案「篇一」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稚、侧”,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
《小儿垂钓》。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录音)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
(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用钓竿钓线部分,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
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看多媒体录像,作者简介。
)四、学习前两句1.指名读第一句。
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
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出示投影图,指图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蓬头:形容头发乱。
稚子:儿童,幼小的孩子。
垂纶:垂。
东西的一头向下;纶:丝。
2.指名读第二句。
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坐在哪?投影出示插图帮助理解侧坐:身体象一边歪斜着坐。
莓苔:河边的蒿草。
映:遮掩、遮蔽。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
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
出示投影边听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1.齐读第三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是如何通过简练的文字,表达出如此美丽的景色和深刻的情感?
(二)讲授新知
1.解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古诗两首》,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诗句的含义。
2.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5.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为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同学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话题: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美好意境。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2.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课后作业:布置与《古诗两首》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反馈评价: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两首》的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对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对古诗意境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效交流。
4.作业评价:
教案古诗两首(秋浦歌
教案古诗两首(秋浦歌一、教学内容《古诗两首》(秋浦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课。
本课包括《枫桥夜泊》和《登高》两首古诗。
其中,《枫桥夜泊》描绘了诗人夜晚泊船枫桥附近,欣赏江南水乡美景的情景;《登高》则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3. 学会诗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情感;2. 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掌握诗文中的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诗文打印稿;3. 生字词卡片;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景色?诗人是如何描绘这种美景的?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诗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文内容;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4. 讲解诗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并结合PPT展示诗文意境;5. 朗读与背诵:学生跟读、齐读诗文,并进行背诵练习;6. 实践运用:学生运用诗文中的生字词造句,体会词语的用法和情感。
六、板书设计《古诗两首》枫桥夜泊思念家乡登高思念亲人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 运用诗文中的生字词造句,并写在作业本上;3.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古诗文的朗读和背诵较为熟练,但对诗文意境的理解还有待提高;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古诗两首》(秋浦歌)的后续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制定;2. 教学难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三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三篇】《古诗两首》教案二教学目标:1、熟悉三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沟通。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看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沟通。
4.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现、课堂互动沟通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育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力量。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把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预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蕴义深刻,是悠久中华之珍宝。
那今日我们就从展现你们所会的古诗开头,一起走进这奇妙的古诗世界。
谁情愿把自己会的古诗与大家一起共享?出示(课件1:望庐山瀑布)同学们会的古诗可真多呀!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首古诗?是啊,很多诗人都被庐山的美景所感动,留下了千古名句。
今日我们也一起去爬庐山好不好?好大家做好预备,我们动身了。
(课件2:风光片)师配乐#教案# 导语:随着美丽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漫,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
现在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课件3:课题)跟教师一起朗读课题。
1、请结合课文解释,理解题目意思。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2、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8《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了解两首古诗的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
3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
(2)释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
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3)一二句写今:
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
(4)三四句吊古: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经院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二首
1、解释诗题,简单介绍诗人。
(1)《春日偶成》作者宋代诗人程颢。
(2)这首诗是作者春日郊游,即景生情,意兴所致写下来的。
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
2、一二句写景:
淡云、轻风、红花、绿柳,加上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
3、三四句抒情:
身处这宜人春色里,使人陶然若醉,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4、指导反复朗读,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三、请学生搜集有关描绘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并背诵。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2023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重点难点】1、识字写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十三个认读字和六个会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两首古诗。
3、学习古诗《春晓》,感悟意境,练习背诵。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词卡,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1、学习了前面的几篇课文,同学们觉得春天怎么样?2、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很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4、两首古诗的题目是什么?看──看书,谁能读准确?板书:春晓村居(区分“春、村”的读音)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古诗,画出本课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开火车读,指名读)3、交流识字方法,记忆生字:⑴加笔画、加偏旁组字自──首十──古古──居亡──忙因──烟口──知⑵换笔画,换部分组字。
读──诗对──树──村睡──眠闪──问──间──闻屋──居醒──醉亲──童外──处岁──多放──散4、读词语巩固读音两首古诗冬眠到处见闻乡村居住烟花童话散步三、正确流利的读古诗1、自由读。
2、同桌互读,能背的可以背给同学听。
3、自愿到前面读或背,让大家欣赏。
四、重点理解《春晓》,感悟意境1、许多同学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春晓》这首诗了;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诗人:孟浩然)2、再谈谈这首诗,说说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根据学生质疑可适当引导:⑴晓:是天刚亮的时候。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⑵眠:就是睡觉的意思。
⑶闻:就是听的意思。
⑷啼:就是叫的意思。
3、请学生们看着课文中的图画,听老师范读古诗,听听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字音拖长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⑴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⑵教师描述,引领大家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4、古诗两首《春日偶成》
4、古诗两首《春日偶成》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自读古诗,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音乐美。
2、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体会其中的含义。
教学准备:插图、投影
教学过程:
●一、自读古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二、指名朗读,正音。
●三、多种形式朗读:范读、学生各自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熟读诗歌,对照译文,理解诗意。
●五、朗读诗歌,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先自悟,再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名交流:
《春日偶成》:淡云轻风红花绿柳近午的日光长流的河水
2、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学生先自悟,再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名交流:《春日偶成》:表现了诗人在春天无比高兴、愉悦的心情。
3、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七、练习背诵:自由练习背诵,同桌互背,小组比赛背,指名背诵,齐背。
●八、作业:。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古诗两首》《江南》《日偶成》教案 苏教版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3、办手抄报:“诗歌里的春天”。(★选做)
六、板书设计:
江南春(杜牧)
莺啼绿映红(写景)
村郭酒旗风
南朝寺(抒情)
楼台烟雨中(忧国忧民)
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余心乐
傍花随
教后反思:《江南春》反思:
春的景致直观地带给人美好的遐想,那么怎样和同学一起品味春色呢?那就把诗意和儿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读诵积累与情意熏陶结合起来。《江南春》就是将春景与情结合在一起的诗。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主要内容包括:课文《古诗两首》(《夜书所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语文园地四中的“读读写写”、“说说写写”以及“拓展阅读”部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古诗两首》的字词、句式和内容,理解古诗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 通过语文园地四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掌握课文《古诗两首》的字词、句式和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学习《夜书所见》: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讲解字词、句式,分析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讲解字词、句式,分析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4. 语文园地四学习:(1)读读写写: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说说写写:学生口头描述,锻炼表达能力;教师指导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3)拓展阅读:学生阅读拓展文章,拓宽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夜书所见》:字词、句式、意境、情感。
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字词、句式、意境、情感。
3. 语文园地四:读读写写、说说写写、拓展阅读。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家庭作业:(1)背诵《夜书所见》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以“秋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课后练习题:见课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和语文园地四的内容,学生对秋天的认识更加深入,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6.小组合作展示:各小组选取一首古诗,结合课堂所学,进行小组合作展示,可以采用朗诵、表演、PPT展示等形式。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理解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了解古诗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提高文学素养。
4.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的内容,提高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1.朗读练习。
让学生分组朗读两首古诗,要求语气、节奏、情感表达到位。
2.书写练习。
让学生抄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巩固字词书写能力。
3.语言表达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古诗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强调古诗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如关爱自然、珍惜时光、家国情怀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简要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鼓励全体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感悟两首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课文中生字、生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品)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诗、童、闭、林、黄、立等6个字。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看图和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所见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读《识字4》中的儿歌。
2、夏天了,知了在干什么?知了又叫什么?(蝉)3、出示图:认记蝉,理解捕鸣蝉。
4、揭题,读题。
二、初读古诗1、出示情景图:师范读(感知课文)。
2、自由读《所见》:要求读准字音。
3、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4、同桌互读。
5、指名读,评议。
三、认记生字1、出示牧、闭、立、捕、蝉。
2、认读生字(各种形式)。
3、小老师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4、组长考察大家。
5、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四、精读古诗1、自读古诗: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
4、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
5、当一当诗人(配乐读)。
五、指导背诵《所见》六、指导写字诗、闭、童、立〖课后记这首诗我通过让学生看多媒体课件,边看边说。
学生较快理解,并能背诵。
第二课时小池一、背了《所见》二、出示课题《小池》,读题三、自学古诗《小池》1、个体自学:⑴学生自主读古诗。
⑵自主圈出生字,学一学。
⑶自主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合作学习:⑴小组互相读读这首诗。
⑵请读得最棒的小朋友带读有困难的同学。
⑶小组负责认记生字。
⑷讨论组员中不明白的地方。
3、全班交流反馈:⑴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⑵夸一夸,帮一帮:①各组派代表读古诗,评议。
②展示:说说你们组自己学懂了什么?③帮一帮:说出需要帮助的地方。
④点拨(结合指导朗读)。
四、诵读古诗1、朗读比赛。
2、背诵古诗。
〖课后记这首诗前两句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中理解。
四年级上册语文表格式教案:古诗两首
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收集有关李白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教法
Hale Waihona Puke 学法课前预习、检查预习、先学后教、问题引导。讨论法、讲授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
准备
收集有关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项目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1、说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刘禹锡,唐代诗人,洛阳人,其诗通俗、清新、有民歌特色。
2、其中哪一首与《水调歌头》相近?又有什么不同?
3、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课堂
检测
读准下列字音、掌握字形:
布置
作业
1、熟背默写两首古诗。
2、小练笔:想像《望洞庭》这首诗描写的景像,并且写下来。
教后
反思
指导朗读,读出思念之情,语调低缓:范读指名读
指导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潭: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右上的“西”字扁一些,里边为两竖,在上半格,下边的“早”从横中线起笔,比上边略大
项目
教学内容设计
集体研讨后
主备人二次备课
(由学情形成个性特色)
板书
设计
《峨眉山月歌》
李白思念故乡和友人
课堂
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学法:想一想,刚才,我们是凭借哪些法宝理解、体会、学会这《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1、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五、指导写字
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虫”不能写得太下,右边的“累”起笔与“虫”一样高,写紧凑些。
集体研讨后
主备人二次备课(由学情形成个性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4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4四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层含义。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请学生回忆过去的古诗积累,检查古诗背诵。
师:同学们刚才朗诵的这么多古诗,有的是写朋友送别,有的是写春日胜景,有的是感叹时光易逝我们理当珍惜今朝,内容丰富,包容万千。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师:人们常说一幅精美的图画,就是一首清丽的小诗。
看着这一幅幅图画,你想起了哪些古诗?(《山行》—杜牧,《赠汪伦》──李白,《回乡偶书》──贺知章,《乞巧》──林杰)。
指名有感情地朗诵,要注意引导把诗的韵味读出来。
生诵完后师说:“这真是画中有诗呀!”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屏幕出示:学习古诗方法:知诗人、解诗题;读诗句、析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吟诗文)二、学词学句,读懂诗句,想象意境1、自读诗句,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诗的节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知诗人,解诗题: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
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3、再读这首诗,联系课后注释,谁来说说诗句的意思:⑴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谁再把前两句话的意思说说:若学生说:横着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站在侧面看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老师在学生说时插问:岭和峰有什么不同?你能把看到的岭和峰画出来吗?(请学生上台板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古诗两首》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
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
[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
字伯淳,号明道。
河南洛阳人。
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
嘉祐二年(____年)登进士第。
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
在政治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
(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3)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言说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
(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
2、回忆自己看到的春景,开展“春游归来”赛诗会(既可背诵其它写春天的古诗,又可以自己创作。
)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
(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板书设计:
江南春春日偶成
千里莺啼绿映红,云淡风轻近午天,
水村山郭酒旗风。
傍花随柳过前川。
南朝四百八十寺,时人不识余心乐,
多少楼台烟雨中。
将谓偷闲学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