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同步提升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10课、小石潭记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ɡ)怡.然(yǐ)翕忽.(hé)卷.石底以出(quán)B.差.互(cī)为坻.(chí)悄怆.(chuànɡ)俶.尔远逝(chù)C.青树翠蔓..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翠绿的藤蔓)可.百许头(大约)斗折D.以其境过清.(凄清)水尤.清冽(格外)悄怆幽邃..(幽静深远)2、下面句子中的“以”字与“全石以为底”一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亚夫军细柳,以.备胡。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山之一毛。

3、选出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A、全石以为底(我认为小潭的底部是整块石头)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久停留)4.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地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影.布石上(映)C、斗折蛇行..(像蛇爬行一样) D、不可久居.(居住)(2)、《小石潭记》中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牙差互D.四面竹树/环合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潭上气氛一小潭源流一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4.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选自《》,作者,字,(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

柳宗元与并称“韩柳”。

“永州八记”是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2)按要求用原文默写。

①第一段写小石潭环境幽美的句子是:,,。

②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

③文中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

5.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100字左右)6.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

粗线勾勒时,寥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环合”的主要特点。

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令人神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冽.()坻.()缀.()翕.()怆.()邃.()佁.()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如鸣.佩环()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③潭中鱼可百许.头()④影布石上,佁然不动()⑤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⑥隶.而从.者()()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③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从课文中找出作者表达自己感情的句子。

二、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其岸势犬牙差.互()斗折.蛇行()其境过清.()6.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写了潭边的哪些实景?7.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似与游者相乐”展示了怎样的境界?8.游览到最后,作者怡乐的心情起了变化,是什么心情?我们怎样理解?(二)山中与裴秀才书王维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②者,携手赋诗,步仄迳③,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④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⑤,麦陇朝雊⑥。

斯之不远,傥⑦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含答案)

一、填空(8分)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2、《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三、理解性填空(8分)1、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2、《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心情愉快的句子是:3、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4、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四、内容理解(9分)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卷石底以出D、其岸势犬牙差互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五、对比阅读(11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同步检测(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基础积累(13分)1.给加粗的字注音。

(3分)篁( )竹卷( )石底以出为坻( )翕( )忽幽邃( ) 犬牙差( )互2.填空。

(8分)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的气氛。

④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人。

3.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为为坻为屿不足为外人道也B.之乃记之而去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D.尔俶尔远逝惟手熟尔二、阅读理解(37分)(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15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为,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4.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字。

(2分)5.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映)6.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全石以为底。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3分)8.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4分)(二)比较阅读(2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同步测试(含答案)

同步测试一、基础达标1.给下列字注音。

篁()冽( ) 坻( ) 嵁( ) 怆( ) 邃( )2.下列字形全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凄神寒骨蒙络摇缀B.如铭珮环其岸势犬牙差互卷石底以出C.日光下彻伐竹取道似与游者相乐D.寂辽无人佁然不动俶尔远逝3.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闻水声,如鸣珮环 B.似与游者相乐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近岸,卷石底以出。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佁然..不动( )(2)俶尔..远逝( )(3)往来翕忽..( )(4)下.见小潭(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其岸势犬牙差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8.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9.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习题解析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同步习题解析版)

10《小石潭记》(同步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dǐ)B.为屿.(yǔ)为嵁.(zhàn)蒙络.(luò)C.佁.然(yǐ)参.差(cān)披拂.(fú)D.俶.尔(chù)翕.忽(xī)寂寥.(liáo)【答案】D【解析】A.有误,“为坻”的“坻”应读“chí”;B.有误,“为嵁”的“嵁”应读“kān”;C.有误,“参差”的“参”应读“cēn”;D.全部正确。

故选:D。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心乐之.乃记之.而去B.其.岸势犬牙差互以其.境过清C.乃记之而.去隶而.从者D.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答案】D【解析】A.心里十分高兴。

之:在这里是代词,代指此句中前面的部分。

/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之:在这里是代词,代指此句中前面的部分;B.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

其:代词。

/因为环境过于凄清。

其:代词;C.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而:表承接/跟着同去。

而:表承接;D.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不可长久停留。

可:可以。

故选:D。

3.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青/树翠蔓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牙差互D.以其/境过清【答案】B【解析】A.有误,应为:青树/翠蔓;B.正确;C.有误,应为:其岸势/犬牙差互;D.有误,应为:以/其境过清。

故选: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答案】B【解析】A.句子成分残缺,缺少宾语的中心语,在句末加上“问题”即可;B.没有语病;C.否定词运用不当,在“和平”后面加上“没”即可;D.语序颠倒,将“辉煌”放到“战绩”前即可。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课课练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一、积累与运用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2)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4)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5)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6)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2.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

(3)其岸势犬牙差互。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填空题(1)《小石潭记》作者,字,代杰出的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是《》中的一篇。

(2)“记”是古代的一种。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3)《小石潭记》一文先写,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和,写和。

(4)《小石潭记》的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写,抒发之情。

4用课文中原句填空。

(1)从课文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2)“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与上文的哪一句相呼应?(3)写潭中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4)写潭中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二、阅读(一)(25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3分)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2分)3.形容流水的声音清脆悦耳的句子是。

(2分)4.作者为什么将小潭称之为小石潭?(用原文回答)(2分)5.作者写潭中游鱼的作用是什么?(2分)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含答案)基础题1.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托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他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写下了多篇山水游记,合称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B.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C.不可知其.源以其.境过清D.心乐之.乃记之.而去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B.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 选出下面译句有错的一项()A.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溪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溪岸的形状跟犬牙相比还差一些,也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阅读题 (一)【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环永之治①百里,黄溪最善。

黄溪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

祠之上,两山墙立,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

其缺者为崖峭岩窟。

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②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③不可状④。

其略⑤若剖大瓮,侧立千尺。

溪水积焉,黛蓄膏渟⑥,来若.白虹,沉沉无声。

有鱼数百尾,方来会⑦石下。

(节选自柳宗元《游黄溪记》)[注释]①治:州府所在地,简称“治府”。

②揭水:撩起衣服,涉水而行。

③殆:几乎。

④状:形容。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及其参考答案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清冽.卷.石底坻.嵁.犬牙差.互翕.忽佁.然悄.怆幽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隔篁竹篁竹:(2)水尤清冽尤:(3)为坻坻:(4)为嵁嵁:(5)潭中鱼可百许头许:(6)日光下澈澈:(7)佁然不动佁然:(8)俶尔远逝俶尔:(9)往来翕忽翕忽:(10)悄怆幽邃悄怆:邃: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皆若空.游无所依C.似与游者相乐.D.其岸势犬牙差.互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从: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隶而从者( )(2)见:①下见小潭( )②明灭可见( )(3)清:①水尤清冽( )②以其境过清( )(4)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明灭可见( )5.请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乃记之而去古义:今义:往(2)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古义:今义: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6.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青/树翠蔓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牙差互 D.以其/境过清7.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小石潭记》选自《》,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______”。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

“永州八记”是______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2)按要求用原文默写。

①第一段写小石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中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6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一.基础识记1.《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唐代________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

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 .本文是其中的第篇.答案:《全唐文》|柳宗元|子厚|河东|“唐宋八大家”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四。

解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如第一空要填《全唐文》,而不能填《永州八记》.引号处要按特有的文学名词填写,如第五空为“唐宋大八家",而不能填空“唐宋散文家”,第六空要注意前面句中的提示信息“被贬永州”来帮助记忆。

点评:本题不难,文学常识题常考题,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

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2.注音:篁( ) 佩( ) 洌( ) 坻()屿( )佁( )翕( ) 邃()寥()俶( ) 怆( )嵁()答案:篁(huáng)|佩(pèi)|洌(liè)|坻(chí )|屿( yǔ )|佁(yǐ)翕(xī )|邃( suì)|寥( liáo )|俶(chù )|怆(chuàng )|嵁(kān)解析:根据所学所记正确填写注音,“篁"“怆"“嵁"三字要注意区别韵母的前后鼻音;“坻”“邃”“俶”三字要注意声母的平翘舌音;“洌”“寥"要注意声母l与n区别;“佁”“翕”两字要注意正硬标调点评:本题判断点较多,有难度。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3.10《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3.10《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3.10《小石潭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篁竹(huáng)清冽(liè)B.为坻(chí)为嵁(kān)C.参差(cēn cī)佁然(yǐ)D.俶尔(shū)翕忽(xī)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青树翠曼往来翕忽B.犬牙差互水尤清冽竹树环合C.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D.其境过清隶而从者纷至沓来3.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裨形胜(增益)B.彰示来者(过来的人)C.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D.五色交辉(交相辉映)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位发言人________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________,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

③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A.庄重演练引导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5.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排比、拟人)B.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对比、夸张)C.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反复、拟人)D.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是母亲的情怀。

(拟人、比喻)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

——(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小石潭记(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同步测试:小石潭记(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10小石潭记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佁.然(yǐ)隶.而从者(lì)B.珮.环(pèi) 寂寥.无人(liáo)C.清冽.(liè) 往来翕.忽(xī)D.日光下澈.(chè) 参差.披拂(chā)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皆若.空游无所依若:是。

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文: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潭西南望过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者高兴愉悦的心情。

5.仿照示例,赏析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为坻为屿为宫室器皿B.之乃记之而去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D.尔尔远逝惟手熟尔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5小题,共225.0分)2.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4分)①伐竹取道伐:②下见小潭见:③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④以其境过清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译文: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译文:4.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其岸势犬牙差互6.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1)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2)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精选(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7.给加线的字注音篁()竹卷()石底以出为坻()怡() 然不动寂寥()无人翕()忽幽邃()犬牙差()互8.理解填空(2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句子:理由:10.解释下列加线的词(2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1.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1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答:13.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2分)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15.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4分)16.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三、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7.《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人名)(1分)18.文学常识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解析)

10 小石潭记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

篁()竹水尤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俶()尔往来翕()忽犬牙差()互悄怆()2.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1)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2)伐竹取道伐:_____________(3)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下:_____________ 尤:___________(4)佁然不动佁然:___________(5)俶尔无逝俶尔:___________(6)往来翕忽翕忽:___________(7)乃记之而去乃:_____________(8)隶而从者隶: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⑴乃记之而去去: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⑵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文: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潭西南望过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不足为/外人/道/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其中/往来种作5.文学常识填空记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体裁),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课文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字________,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世称“_______________”。

他曾在柳州做官,所以又称“______________”。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10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 给加点字的词注音篁.竹( ) 清冽.( ) 为坻.( ) 下澈.( ) 怡.然( ) 翕.忽( )俶.尔( ) 差.互( ) 寂寥.( ) 悄怆..()幽邃.( )龚.古( ) 恕己..( ) 奉壹.( )2.解释下列划线的重点词语(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心乐之()(3)水尤清冽()(4)卷石底以出()(5)潭中鱼可百许头()(6)日光下澈()(7)怡然不动()(8)斗折蛇行()()(9)以其境过清()()(10)俶尔远逝()(11)往来翕忽()(12)悄怆幽邃()3.文学文化常识柳宗元(773-819),代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2)清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3)以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4)为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5)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6)而乃记之而去()潭西南而望()(7)游皆若空游无所依()同游者()(8)环如鸣珮环()四面竹树环合()5.指出下列划线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用作状语,(2)下见小潭(方位名词用作动词,)(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用作状语,)(4)俶尔远逝(形容词用作状语,)(5)潭西南而望(方位名词用作状语,)(6)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7)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8)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9)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乃记之而去古义: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2)崔氏二小生古义: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3)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4)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表示约数今义:7.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B.潭中鱼可/百许头C.四面/竹树环合D.以其境/过清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小石潭记》过关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按原文填空。

1.文中写小石潭人迹罕至的句子是:。

2.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

文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

3.文中和“皆若空游无所依”这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4.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同时抒发作者政治受挫遭贬后忧伤心情的句子是:,,。

5.文中写作者离开小石潭原因的句子是:,。

二、圈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字词并解释。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下见小潭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俶尔远逝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凄神寒骨
三、辨析下列一词多义。

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
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
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而:乃记之而.去潭西南而.望
隶而.从者
四、解释下列重要实词。

水尤清洌.蒙.络.摇.缀.
参差
..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其岸势.犬牙差互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悄怆.幽邃.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
五、翻译下列重要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六、作者开头说“心乐之”,可是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矛盾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