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蚕病毒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在养蚕生产中最常见的病毒病具有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性严重等特点,对养蚕生产影响较大。介绍了家蚕病毒病(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病毒性软化病和浓核病)的发病规律、病征、病程,并提出了家蚕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蚕病毒病;发病规律;病征;病程;防治措施

病毒病是养蚕生产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蚕病,具有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性严重等特点,对养蚕生产影响较大。病毒病是由病毒寄生后对引起寄主的一系列疾病,根据病毒寄生的种类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血液型脓病(又称体腔型脓病、核型多角体病,简称NPV)、中肠型脓病(又称质型多角体病,简称CPV)、病毒性软化病(又称空头病,简称FV)和浓核病(简称DNV)[1]。因此,养蚕时要掌握病毒病的发病特征、发病规律,才能对其进行科学防治,以提高养蚕收入。

1 病毒病的发病规律

1.1 传染来源

1.1.1 残留病源。病毒病病毒致病力非常强,在常温下经过2~4年仍有致病力。病蚕尸体、蚕沙、残桑、烂茧中和已污染的地面、墙壁、屋顶、灰尘、蚕具、簇具等病体、环境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都是重要的传染来源[2]。畜禽抢食病蚕后的粪便中,还有洗涤过蚕具被污染的水池和堆放过蚕沙、旧蔟的地方也隐藏有病毒病的病原微生物。

1.1.2 桑园害虫与野外昆虫。家蚕的NPV、CPV、FV、DNV会使桑园中野蚕、桑蟥、桑螟等相互感染,家蚕的CPV与松毛虫也会相互感染,感染病毒后的虫体的排泄物、尸体通过污染蚕叶,待蚕食用染病蚕叶后就会感染病毒病。

1.2 传染途径

病毒可通过食下传染和创伤传染2种方式使家蚕染病[2]。NPV既可通过食下传染传染,又可通过创伤传染感染家蚕。创伤传染发病率较高,即使接触到很少量的病毒,也能引起100%的感染。CPV、FV和DNV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食下传染,该种传染方式主要是因病蚕的排泄物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直接污染桑叶,导致家蚕食用蚕叶后迅速染病。

1.3 病毒病发病与环境的关系

气温高、空气干燥的环境下,桑叶易失水萎缩,但是此时蚕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消耗体能大,失水的桑叶不能满足蚕生长所需的水分或营养,造成家蚕抵抗力下降,若此时期没有彻底消毒防病,家蚕极易感染病毒病,并造成大面积蔓延。此外,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下,病毒病也易流行。该时期易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湿度大,造成蚕座闷热潮湿;桑叶质量差,水分含量多;连续喂湿叶易导致家蚕水分及营养失调,抗病力下降,造成病毒极易传播。低温春蚕前期和晚秋蚕后期影响较大,会使家蚕的龄期延长,造成蚕体抵抗力下降,染病几率增大[1]。

桑叶的质量对家蚕的消化系统、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抗病能力影响非常大。若家蚕食用过老过嫩叶、泥叶、虫口叶、瘪叶以及日照不足[1]导致的叶质偏嫩水分含量过多的桑叶等,导致蚕的体质虚弱,抵抗力下降,易发病。

2 病毒病的病征

2.1 血液型脓病

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引起[3],在各个龄期的各发育阶段均有发生。其寄生范围广,以多角体(主要是六角体形的)的形式在家蚕血细胞、脂肪体、皮肤真皮细胞和气管上皮细胞的核内寄生,因此又被称为核型多角体病。染病家蚕一般为体呈乳白色、病体肿胀、体壁易破、狂躁爬行、尸体易腐烂[3]、有腥臭。由于感染病毒的时期不同,还出现下列不同症状的染病家蚕。一是不眠蚕。家蚕的各个龄期均可发生,在群体中大部分家蚕即将入眠时,病蚕体壁紧张发亮,呈乳白色,不食桑叶,狂躁爬行,不能入眠,最终体壁破裂,流脓而死[2]。二是起节蚕。家蚕的各个龄期均可发生,病蚕生长停滞,体呈乳白色且不转青,体壁松弛、多皱,体躯变小。前节的节间膜向后套叠[2],终至出现典型的病征而死。三是高节蚕。又称“竹节蚕”,多在4~5龄蚕盛食期发病,病蚕各环节节间膜或环节后半部靠近节间膜处隆起,形似竹节,隆起部位和腹足均呈明显的乳白色,有时附近也有深浅不匀的乳白色斑块。四是脓蚕。多在5龄后期至上蔟前发病,病蚕环节中央隆起,形似算盘珠状,体壁紧张发亮,呈乳白色,发病严重时,爬行缓慢,终因腹脚失去把握力,从蚕箔坠下体壁破裂,流脓而死。有部分发病迟的家蚕死于蔟中或结薄皮茧而死亡。五是黑斑蚕。一般大部分在3~5龄发病,发生特征为:出现对称性的病斑,如黑褐色的焦脚、黑色气门及大的斑块等,病蛹体色暗褐,体壁易破,一经震动即流出脓汁而死,此病症在生产上少见。

2.2 中肠型脓病

若质型多角体病毒寄生于家蚕的中肠圆筒细胞且在细胞质内形成多角体病毒的一种传染性蚕病,又称质型多角体病。本病春蚕期发生少,夏秋蚕期发生多,特别以5龄5~6 d发作为多。潜伏期因食下病毒量、感染时期和饲育条件而不同,通常在7 d左右。肠内细菌大量繁殖,可加速其发病和死亡。该病发展经过缓慢,病程长,可拖延2~3个龄期;染病的家蚕发育慢、体型瘦小,染病较重的家蚕在饷食后几乎不生长[3],蚕体不见增粗,也不转色;食桑与行动极不活泼,常呆伏于残桑中或蚕座四周;发育极为不齐,蚕体大小差异显著,甚至同一蚕群内龄期也有差别;大蚕发病严重时,会出现空头、下痢、吐液、缩小等症状,在第8环节及其前数环节的背面透现黄白色或白色,体壁显著“白化”,肛门处常有乳白色或淡褐色粘液状稀粪附着[3]。在5龄后期发病,呈现“空头”症状,形状如熟蚕,捉上蔟后,大部分不结茧。该病的外部病征与病毒性软化病及细菌性胃肠病极为相似,但撕开蚕体腹部体壁可见中肠后端有乳白色褶皱,或用手挤压蚕体尾部,会出现乳白色粪便或粘液。

2.3 病毒性软化病

病毒性软化病是由软化病病毒寄生而引起的传染性蚕病,夏秋蚕期常有发生,又称空头病、亮头蚕。发病初期仅见蚕食桑减少,发育不良,眠起不齐。个体间大小差别较大。染病的家蚕经常会表象出起缩、空头、缩小、下痢和吐液等症状,死后尸体扁瘪。一般在各龄饷食后1~2 d内会表现出起缩症状,特别是5龄期家蚕中出现较多。病蚕很少食桑或完全停止食桑。在群体中体色灰暗不见转青,整体变小,体壁皱,有时吐液,粪便一般为黄褐色稀粪或污液,最后萎缩而死。各龄盛食期均会出现空头症状,一般在大蚕期出现较多,病蚕很少食桑,体色失去原有的青白色,胸部稍膨胀,半透明微带淡暗红色,逐渐全身均转变为半透明,粪便一般为黄褐色稀粪或污液,死前吐液,死后尸体软化,发病的蚕室及蚕座有异常臭味。2.4 浓核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