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死亡婉语映射的社会人文观念
古代中国的死亡文化与习俗
古代中国的死亡文化与习俗中国自古以来,死亡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古代,死亡不仅是人类生命的终点,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中国的死亡文化与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人对死亡的认识和态度,揭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一、古代中国的死亡文化古代中国的死亡文化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祭祀、冥婚、葬礼仪式等。
其中,祭祀是古代中国最常见、最重要的死亡文化之一。
祭祀的目的在于缅怀死者、祭拜祖先、祈求平安和发财。
在古代,祭祀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宗族祭祀、宫庭祭祀和民间祭祀。
宗族祭祀是指以家族或氏族为单位进行的祭祀。
宫庭祭祀则是指王室进行的祭祀,如祭天、祭祀先帝等。
民间祭祀则是指在各种节日、纪念日或逢凶化吉时进行的祭祀活动。
除了祭祀,古代中国的死亡文化还表现在冥婚、葬礼仪式等方面。
冥婚是指在死者逝世后,将其与另一位死去的人婚配,以达到给死者安慰、助其神魂及早转世的目的。
在古代,冥婚多数是在牛羊等牲畜的带领下,在村庄周围、田地边缘等地区举行的,旨在消除人们心中的恶鬼和妖怪,使死者的灵魂走得远离附近村庄的居民。
葬礼仪式是古代中国死亡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之一。
在古代,葬礼仪式的尊严和隆重,是将死者安葬于地下的一种典礼性表现。
葬礼仪式一般包括安置遗体、出殡和入土仪式等环节,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出殡仪式。
在出殡仪式中,死者遗体通过花轿和仪仗队等进行护送,让死者在众人注目的情况下离开人间,进入地下世界。
在古代,葬礼仪式的热闹和隆重,代表着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
二、古代中国的死亡习俗古代中国的死亡习俗,是指古代中国人在对死者的看法、生死观念、尊老爱幼等方面的表现。
在古代,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看法不同于现代,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必然发生的事情,人只有在永别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在随后的生命旅程中更好地生活。
在古代中国,人们对死者的恭敬,体现在多种方面。
例如,中国古代祭祀仪式中,祖先排在第一位进行祭祀;在亲朋好友聚会或参加各种喜庆活动时,也习惯于先提起家里去世的长辈,以示对身后事的关注和关爱。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死亡的美学意蕴-文档资料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死亡的美学意蕴前言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说: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problem。
生存与毁灭是人类所探讨的永恒话题。
当今的科学对生命诠释已颇具权威,面对死亡无数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却难以突破瓶颈,当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死亡奥秘时就会发现,死亡可以是一种崇高的美,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许多思想家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孔子“逝者如斯夫”。
当其弟子问到他关于死亡问题的看法时,说“未知生焉知死”【1】死亡对人是最大的不甘,可是儒家却希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种永恒的追求,从而超越自身价值。
于是便有了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以死亡换取一种神圣的道德实现,建构了以伦理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封建统治者就是通过这种价值观来促使人们去立功、立德、立言,在必要的时候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道家把对死亡的看法归于自然,主张“无为”把万物归结为“道”,认为“生亦自然,死也亦自然【2】。
其中以庄子的死亡观最具典型,也最有浪漫主义色彩,庄子在他夫人去世之时,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悲痛欲绝,他反而“鼓盆而歌”,可见庄子面对死亡那么的超然。
道家认为“生死”是天道,所以既不要悦生,也不要恶死。
“生死齐一”,顺从自然。
佛家认为有生必有死,死只不过是无数的生死轮回中的一道而已,认为人生极苦,但可以通过修佛向善来积功德,最后达到涅,进入极乐世界。
佛教的生死观旨在劝人为善,积累功德以求能善始善终和再世善果。
且不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观持何种态度,单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杀身成仁的洒脱之死,还是涅而死,死都具有它一定的审美价值。
当生命之花心甘情愿地为真善美,为正义而陨落时,人的生命便开始进入了诗化的美学境界,生命也因此变得崇高,死亡便具有了一种深层次的悲美。
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无论是追求宗教上的极乐世界,还是献身社会以求名垂青史,当我们必死无疑,就要死壮美和有意义,达到了儒家所说的立功立德立言。
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解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载体。
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这些委婉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笔者从语言的灵物崇拜、传统的生命价值观、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独特的人文景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死亡;委婉;文化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原义为“说得好听些的话”。
其主要特征就是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能够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从而不必为谈论这些事感到窘迫。
委婉语并非汉民族独有的语言现象,它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都有反映。
但是汉语中委婉语的数量却远远多于其他民族语言,特别是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谈及委婉语时曾经说过:“…死‟的别名为最多。
”[1]这话的确不假。
清人梁章钜在《浪迹丛谈》卷九《人死别称》条就列举了19 个“死”的别名;龚延明《古代“死”的别名》一文中列举了67 个;吕友仁、冯好杰在《〈古代“死”的别名〉补遗》中又增补了186 个。
在这些“死”的别名中有很多都是死亡委婉语。
当然,他们所涉及的仅仅限于古代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死亡委婉语的数目已经远远不止这些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汉语中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这就有必要探究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层的文化内涵。
一、语言的灵物崇拜语言本来是与劳动同时发生和发展的一种交际工具。
但在远古时代,人们因对生死、地震、雷电、火山爆发、日月全蚀等自然现象不理解,在“万物皆有灵”观念的影响之下,人们认为各种现象包括言语现象都是精灵变化所至。
他们对言语产生神奇的幻想,同时也萌生出崇敬或恐惧感,认为言语有一种超人的神奇力量,既可以降福又可以免灾,以至于将言语所代表的事物和言语本身等同起来,即将表示祸福的词语看成是祸福本身,因此在言语生活中,小心谨慎地使用与祸福有关的词语,唯恐触怒神灵。
这样就产生了语言的灵物崇拜,为避凶而形成的避讳等语言现象皆由此而来。
汉语死亡委婉语研究
第一章引言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言语语境的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者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或言语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1委婉语按其涉及的对象或范围来分类,可以分为“性委婉语”、“死亡委婉语”、“政治委婉语”等。
本文委婉语涉及的对象是“死亡”,研究的对象是汉语委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1.1 死亡委婉语的界定古今中外,“死亡”都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但死亡以及与死亡有关的事物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加上基本相似的世界和原始人类所面临的相同困惑和恐惧,于是在各民族的语言中,出现了大量与死亡等有关的替代语。
在英语中,有关死亡的代用语达400多种,如sleep, depart, be with God, go to a better world等。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更加丰富多彩,曾有学者从文学作品、文献数据到日常言语交际,统计各种“死亡”的同义表达方式多达480种。
在张拱贵的《汉语委婉语词典》中,我们可以看到400多个死亡禁忌的替代语。
那么什么叫作死亡委婉语呢?据委婉语的定义,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在特定的言语语境的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趋吉避凶的心理,人们不愿直接说出本意,而选用与“死亡”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或言语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关于死亡委婉语的定义,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按照束定芳先生在《委婉语研究:回归与前瞻》中的表述:“狭义的委婉语是委婉词语,一般是约定俗成的,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在一定范围内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词或短语。
”2广义的委婉语是指“通过各种语言手段(如否定,时态,语态),或是话语手段(如篇章等)临时构建起来具有委婉功能的表达方法。
”③那么,笔者认为狭义的死亡委婉语包括固定下来的,涉及人类“死亡”的词或短语,如“去世”,“见马克思”等,而广义的是指那些运用各种语言或言语手段生成固定的或临时生成的死亡委婉语。
简析汉语委婉语中关于“死亡”的表述
( 枣庄学 院 大学英语 教学 部 , 山东 枣庄 摘 2 7 7 1 6 0 )
要 : 委 婉语 并 非是 汉 民族语 言 中独有 的文化 现 象, 它 在 世 界 各 国 语 言 中也 有 反 映 , 但 是 汉 语 中
委婉 语 的数 量-  ̄ 1 7 / S _ 远 多 于其 它 民 族 , 特 别 是 关 于 “死 亡 ” 委 婉 语 的表 述 犹 多, 这 是 由 汉 民 族 特 有 的 历 史和 文化 底蕴 决定 的 。经过 几千年 的发展 , 中华 民 族 有 其 特 有 的 宗教 文 化 、 等级 制度 、 价值 观 等 ,
二、 传 统等 级 制度 的影 响
在 中 国古代 , 一 个 人 在 生 前 所 处 的 社 会 等 级 不
第 l 3卷
第 1期
淮海工学院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 o u ma l o f H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H u m 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想 , 同时 也萌 生 出崇敬 或恐 惧感 , 认 为言语 有一 种超
限 , 他 们把 名物 之 间 的联 系看 作 是 内在 的 、 必然 的 , 从 而 把 语 言 当 作 灵 物 加 以 崇 拜 。 “死 亡 ” 委 婉 语 就 是语 言 的灵物 崇拜 的反 映 。
人 的神 奇力量 , 既可 以降 福 , 又 可 以免灾 , 以至 于将
委 婉语 在 不 同场合 下 的说 法 , 探 究 其 中 蕴 含 的 汉 民
族 独 特 的社 会 人 文 观 念 。
中国古代的死亡文化与葬礼习俗
中国古代的死亡文化与葬礼习俗在中国古代,死亡是人们所无法避免的一个命题。
古人对于死亡的观念与态度,与现代人存在着许多的不同。
在古代的中国,人们一直将死亡看作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不仅有时机和时限,而且具有神秘的和超自然的情感。
在古代的中国,死亡被视为一个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时刻之一,它有着极其丰富和独特的文化意义。
因此,人们对于死亡文化和葬礼习俗的认识是非常深刻和细致的。
一、死亡文化的整体认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死亡并不是作为一个荒谬的、意义不明的现象来看待的,而是被看成是一种“变化”,它代表了一种肉体上的变化和精神上的解放。
因此,对于自然的死亡,人们寄托了很深的情感,也常常将一些否定现世和赞美来临天堂的死亡文化融入其中。
在古代的中国,人们一直将死亡看作是人生的一种终结,是一个人来到人生尽头的时刻。
就像是老人过世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说:“妈妈回家了。
”这句话就代表了死亡是一种回归、回到自己的家里的过程。
二、与死亡文化相关的习俗在古代的中国,人们通过葬礼等仪式,来处理死亡事宜,并且回归自然中。
尤其是发生在家庭内的死亡,无论是因病、意外还是年老而死,亲属们都需要尽早处理,来避免影响家风和社会风气。
在古代的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葬礼文化的重要时期,那个时候,人们对于宴飨和卜祭等方面的传统仪式进行了相当的发扬,针对如何处理死亡事宜,出现了很多成形的规矩和习俗。
比如传统葬礼就是相当复杂的一个过程。
要先选好地点,或者是家族祖坟,或者是特意建造的墓穴,然后安置灵柩,等待亲朋戚友的前来拜别。
接着会有祭扫仪式,家人和祭师会对死者进行祈祷和化缘。
过程中,人们的习俗和思维方式与现代人很不同。
比如说,当时认为死者到了另一个世界之后会有各种神灵呼唤,于是宗亲们就会抄录一本神名和呼唤方法的大集。
同时,在葬礼仪式中,还会有一些细微而又深奥的变化和步骤,这些步骤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人们会在灵柩的左右两边,摆上相对应的物品。
所有的这些物品都有着各自明确的象征意义。
古代的死亡文化与习俗
古代的死亡文化与习俗在古代,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人生大事。
对于人们来说,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送别故人、如何展示对逝者的哀思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各种死亡文化和习俗应运而生,有效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一、说“死”禁忌在古代,说“死”是一个极为忌讳的话题,人们往往通过其他方式来描述死亡。
例如,他们常用“归去”、“长眠”这样的词语来表示死亡。
虽然今天我们已经可以自由地讨论死亡,但在一些地方说“死”仍然被视为禁忌。
二、“三年不解”,尊重故人在古代,有一种尊重故人的做法,称为“三年不解”。
具体来说,家人去世后,整个家庭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然后家人会穿上孝服,房间内会悬挂起故人的遗像或相片,为故人守灵,每天会摆放故人喜欢的东西,以此来尊重故人。
“三年不解”源于古人的一种思想,认为人死之后发生了转化,而他们的精神是会继续存在的。
因此,要保持三年的守灵,是为了让故人安逸,不受打扰。
但是这种习俗在现代已经逐渐消失。
三、丧葬的仪式在古代,死者的处理方式非常严格。
通常,死者的身体会被放在一个由棺材和棺材板组成的盒子中,然后送往墓地或家里的祠堂。
最后,火化仪式要一直进行到死者的灰烬消失不见为止。
如果是富人或皇室成员,他们的殡葬活动通常会非常隆重,花费巨大的财富和人力。
例如,用大理石制成的墓碑和陪葬品等。
如果是穷人,在丧葬时需要举办一些小型的仪式或者喜语,通常有亲戚邻居前来献花和丧礼,以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之情。
四、哀思表达的方式在古代,人们对死者的哀思表达方式非常多样化。
例如,人们会穿上孝服,喧嚣和喜悦的行为都被视为是不合适的。
在某些地方,人们会在故人的葬礼上唱歌、跳舞。
这些表现方式的深层含义,通常是为了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中感到安慰和关爱。
在现代,这些哀思表达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种尊重故人的精神仍然继承下来。
五、祭祀活动在古代,人们认为死者的精神世界需要得到平衡。
因此,在一些地方,人们会摆放供品、烧香、唱念佛经等方式来缓解故人的灵魂,以达到平衡状态。
浅析汉语传统死亡委婉语
浅析汉语传统死亡委婉语所谓委婉语,就是用委婉、弯曲的说法,来回避某些不好的事情,让说话者或接受者更为接受,心悦诚服,以至得到抚慰、开导和激励。
在某种意义上,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自古以来,人们讳莫最深的是死亡,故汉语中的传统死亡委婉语数量非常庞大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本文从传统死亡委婉语的类型以及背后的语言文化内涵这两方面来浅析死亡委婉语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
标签:古代死亡委婉语汉语委婉语分类研究传统汉文化一、引言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包括不同的时代、地域与文化背景,为了避免那些让人感到恐怖、惊吓、害怕、羞耻、自卑或者痛苦的事情,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来进行非直接的言语表达,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或者降低说话人及语言理解接受者的痛苦。
人们使用委婉语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避讳,趋利避害的本能是委婉语产生的原动力。
而从古至今,最令人避讳的就是死亡这个话题。
所以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语言体系。
本文重点则是浅析传统的汉语死亡委婉语。
二、汉语传统死亡委婉语类型从死亡委婉语所涉及的对象,可将其分为:1.表示身份等级的死亡委婉语古代的奴隶制和封建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这些等级规范同样也参透在死亡委婉语中。
对不同阶级和品级的人的死亡,有不同的称呼。
《礼记.曲礼下》里面清楚说道:“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帝王之死为“崩”,“崩背”,“告崩”,意为帝王之死如山崩。
帝王之死还可用“殂落”来指代。
如:王筠《说文句读》中说:“殂之言徂也;徂,往也;此谓不忍死其君者,讳而言徂也。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我获射之,必殂。
”但是后来,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唐人墓志中也不乏将“崩”用于普通人死亡的例子,如:《张士高墓志》:“(张士高)去武德五年二月十四日,崩于魏地。
”(《唐续》3页)《秘书省司辰师赵府君墓志》:“君春秋六十有一,以武德九年岁次景戌朔四月一日已未崩于雍州万年县崇义坊。
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异同
第27卷第10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27, No.10 2007年10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October. 2007, 147~148 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异同陈 蓉(宁夏大学 外国语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内容提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委婉语有其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
本文主要对汉语和英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作一比较分析,来探讨由此所折射出的东西方国家的不同风俗、文化和价值观。
[关键词] 死亡委婉语;中西文化[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07)10-0147-02一、委婉语的定义委婉语,是指“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
”(张涤华,1988)委婉语可以说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润滑剂,“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磨擦而停止,人们将充满仇恨。
”(Enrigh,1985)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委婉语的出现都有避讳和禁忌功能。
在中国,避讳,又称讳饰,源于周朝,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x桓公六年》记载:太子生,鲁桓公向申儒询问如何命名,申儒答曰,“周人以事讳神,名,终将讳之。
”在西方,英国作家George Blunt 于16世纪80年代初首创了euphemism一词,并将其定义为 a good or favorable interpretation。
语言学家Goodenough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其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转引自Hudson, 1980)如他所说,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邢福义,1958)委婉语产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反映了特定民族的历史、宗教、风俗和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特点,本文将以委婉语中与人们生活关系相对密切的一种——死亡委婉语—为例对委婉语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共同性及差异做出简要剖析。
浅谈古代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语
浅谈古代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语刘安邦(乡宁县第三中学)摘要:“死”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是一种普遍的自然规律。
在文明的进展进程中,中华民族用一系列委婉语来代替“死”那个黑色的词语。
这些委婉语除符合交际中的礼貌得体原那么外,还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心理禁忌、文化观、生死观和认知方式等。
委婉语在语言交际中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交流加倍顺畅,人际关系加倍和谐,语言运用加倍丰硕。
关键词:死;委婉语;文化因素;语言交际一、引言委婉又叫“委曲”“曲折”“婉转”“曲指”,是汉语修辞的一种,它能够令人们的话语更得体、表达更含蓄。
闻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是如此给“委婉”下概念的:“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统治阶级,以致灾祸,因此说话时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季绍德在谈到委婉语时说:“在必然语言环境里,碰到直说会强烈刺激对方情感或估量直接表达会阻碍语言成效的时候,便不言本意,采纳一种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这种修辞方式叫委婉。
”陈望道先生在他的《修辞学发凡》中说“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衬托暗示的,名叫委婉辞。
”二、关于“死”的委婉语死亡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自然现象,因此成为人们最大的恐惧,尽管如此,在生活中人们仍是希望自己能够长寿,乃至永生不老,很忌讳说“死”那个词语,于是便用各类各样的委婉语来代替。
张拱贵《汉语委婉语词典》中搜集的从古至今表达“死”禁忌的委婉语竟达四百多条。
认真研究这些委婉语就会发觉它们与汉民族的心理禁忌、民族文化观、生死观、认知方式等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一)与汉民族趋吉避凶的心理有关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也是人类必需面对的一个现实。
我国古代人民用“死”来表示。
“死”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歹”,象人膜拜垂首于枯骨旁,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对“死”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说明:“死之言澌也,澌,尽也。
是澌为凡尽之称。
人尽曰死,人所离也。
形体与魂魄相离也。
”可是死亡毕竟是一件令人痛楚的情形,又是一个人们不肯提及的话题,用一些委婉语来代替也正符合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要求。
古代文学中的死亡意象
古代文学中的死亡意象死亡,作为人类永恒的命题,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
在古代文学中,死亡意象被广泛地运用,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描绘手法,更是一种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媒介。
通过对古代文学中的死亡意象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方式。
古代文学中的死亡意象多种多样,既有对死亡的恐惧和悲伤的描绘,也有对死亡的超越和解脱的表达。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母、王夫人等人物的死亡描写,展现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
贾母临终前的痛苦和无助,以及王夫人的突然离世,无不让人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等人的死亡和复活,以及唐僧的修行之路,更是展现了死亡与超越的主题。
通过对死亡的描绘,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在刻画人物形象,更是在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古代文学中的死亡意象还经常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意境。
在《诗经》中,诗人通过对花朵凋谢、树木凋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死亡无情的感慨。
在《离骚》中,屈原以巧妙的比喻手法,将自己的流亡之苦与草木凋零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意境。
这种将死亡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的描写方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使读者对死亡的思考更加深入和细腻。
在古代文学中,死亡意象还常常被用来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在《论语》中,孔子曾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贵和对于知识的追求。
通过对生命和死亡的对比,古代文学作品呼唤人们要珍惜生命,努力追求真理和智慧。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对生命的反思和对死亡的思考,以及对红楼梦的解读,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通过对死亡意象的运用,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在描绘生死的边缘,更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古代文学中的死亡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死亡有着深刻的敬畏和恐惧。
这种敬畏和恐惧源于对未知和无法掌控的恐惧,也源于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认知。
从死亡委婉语分析死亡文化的中西差异
摘要:委婉语在汉语及英语中的使用是一种典型的而且普遍的文化现象。
死亡委婉语作为委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同时,死亡委婉语的使用折射出了不同文化下的死亡文化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死亡委婉语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死亡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关键词:委婉语;文化内涵导言:委婉语(euphemism)是一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生活中那些使人尴尬、令人不快和令人恐惧的事物的修辞方法,它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委婉语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折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观,并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社会地位。
人们对委婉语的使用暗示了他们不同的文化程度,也使他们避免了许多难堪的局面,减少了不必要的误会。
纵观历史,死亡的委婉语层出不穷,这源于人们对于死亡这一话题的恐惧、厌恶以及人们的宗教观和封建迷信思想乃至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
因此,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概念而是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的使用总是存在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属性。
一、汉语中死亡委婉语的使用在中国,道教和佛教思想深入人心,庄子称死亡为“蜕化”,来表明生死是一个整体,死和生一样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分割。
众所周知,道家的信条便是寻“道”,而什么是真道呢?就是在“道IlJ”“瑶池”及“蓬莱”这样的仙境修炼已达到最终的“仙化”“遗形”和“瑶池添座”(张拱贵,1996)。
而佛教的最高境界则是“涅盘”“圆寂”“归西”“仙逝”等,这些都是死亡的委婉语;当然也有一些贬义的表达用于惩罚那些作恶多端的罪人,比如“十八层地狱”。
在古代,中国人有着明显的身份地位即等级制度的划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帝王将相的死和贫民百姓的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另外,对于忠臣的死人们也毫不吝惜他们的敬仰之情。
人们用“夭折”来形容未成年小孩儿的死来寄托哀思。
人们用“玉碎珠沉”来形容美女的离去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由此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可见一斑。
死亡委婉语面面观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
第 (+ 卷第 ! 期 K.4 L (+ M. L !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5$0-() 50-/’0/ 67-8-$’) #$%&’() $* +(,-(’ ./(01/&2 3$))/4/
在任何一个社会, 任何一种文化中, 都存在着语言禁 忌, 而最普遍、 最典型的禁忌大概就是 “死亡” 了。死亡是 无人能超越的生命终点, 死的神秘、 对死亡的恐惧、 以及死 亡给生者带来的痛苦使人们不敢或不愿直言它, 因而, 死 亡成了全人类共同忌讳的话题, 死亡委婉语也就出现在各 民族的语言中。每一种语言的产生都会受到该民族的地 域文化、 宗教文化、 道德观念、 风俗习惯、 民族心理和审美 情趣等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 语言作为文化符号, 也蕴涵着 特定民族的文化价值、 风俗习惯、 审美情趣等。死亡委婉 语的产生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 它也承载了极其丰 富的文化信息。通过死亡委婉语这一特定视角, 我们可以 窥见特定民族的心理结构、 思维方式、 宗教文化、 地域文 化、 传统积淀、 社会行为和价值准则。下面, 我们就从部分 汉英死亡委婉语入手, 来了解其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在上述 各方面的差异。 死亡是全人类共同的归宿, 对于死者和生者来说, 死 亡都是残酷的。人们为了减轻对死亡的恐惧和生者为死 者悲痛的程度, 普遍把死亡看成是永恒的睡眠。在汉语 中, 人们用 “长眠” “ 、 与世长辞” 来讳言死亡; 英语中, 人们 把死亡说成 -. /012 304425 064227, 人们总是愿 -. 64227。另外, 意相信人死后并不会就此灰飞烟灭, 而只是离开这个世界 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反映到汉英这两种语言中, 分别用 “去世” “ 、逝世” 、 “ 谢世” 、 “ 过世” 、 “ 下世” 、 “ 不在了” 、 “走 了” “ 、过去了” 、 “ 离开了我们” 以及英语中 的 -. 82709-、 -. 42012 -/:6 ;.948、 -. -0<2 .52 ’ 6 82709-=92、 -. >2 ?.52、 -. 7066 0;0@、 -. 7066 .5、 -. 60@ -/2 406- ?..8>@2 来代替死亡。由此可 见, 对于死亡这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 全人类有着相似
关于“死”的古今委婉词探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近150个关于“死”的古今委婉词,并通过整理分析表明:古代一些关于“死”的委婉词现代消失或不常用了、古代一些关于“死”的委婉词现代意义有变化和近现代新产生了关于“死”的委婉词这三大类。
关于“死”的委婉词的古今变化,主要体现在:数量上减少,形式上多音化,宽容化,意义上通俗化,理性化等趋势。
通过对其复杂多样的原因解析,探析出其委婉词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死;委婉词;变化绪论根据东汉《说文》记载:“委,随也。
”“婉,顺也”,可见“委婉”一词从两个单音节词到一个双音节词,含有随他人之意,顺他人之情感的意思。
直至现代汉语才将其归纳为修辞格式之一。
现代对于委婉的定义说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概念大同小异。
《现代汉语词典》给委婉词下的定义便是表达言词、声音等婉转曲折委婉的语气的词。
胡裕树在《现代汉语》里写道:“避忌的借代是用婉曲的词语来代替某事物的直接说法,有的书上叫做避讳或委婉”,直接表明语言禁忌是委婉词产生的最根本的动力。
语言禁忌是语言灵物崇拜的结果,“在语言不知为何物的时代,语言被赋予了超人的神秘的力量,人们认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语言的灵物崇拜就产生了。
”[1]古人不懂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其结合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所以古代汉语里所保存的大量的并分类细致的关于“死”的委婉词。
从这些繁多的委婉语中可以反映出古代社会等级制度、道德崇拜、佛教崇拜、乐天知命等丰富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人最忌讳的莫过于死亡,即使是在现代医学技术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死亡依旧有着本能的恐惧,或为了对逝者表示礼貌尊敬,也产生了大量具有时代色彩的关于“死”的委婉词。
一、关于“死”的委婉词的古今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通过整理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词,我们不难发现其古今变化主要分为三点:1、数量减少古代关于“死”的委婉词现代消失了和不常用的统计出有90个,如表示皇帝之死的“驾崩”、“宾天”,表示父母之死的“见背”、“苴杖”,表示其他人物之死的“捐宾客”、“弃禄”等等。
古代中国的死亡与阴间信仰
古代中国的死亡与阴间信仰在古代中国,死亡一直被视为人类生命的终结和转折点。
与其他文化一样,中国人对死亡和阴间都有着独特的信仰和仪式。
这些信仰和仪式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死亡的理解,也反映了他们对来世和灵魂的美好幻想。
中国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会进入阴间,受到祖先、鬼魂和神灵的管理和裁决。
因此,在古代中国,人们十分重视祭祀和墓葬仪式。
他们相信通过祭祀祖先和鬼神,可以保证死者灵魂在阴间得到保护和安顿。
在祭祀仪式中,古代中国人会摆放丰盛的食品和饮料,以供死者和祖先享用。
他们认为祖先会从阴间返回世界,接受这些祭品,并为他们的后代祈福。
祭祀仪式还包括燃烧纸钱和香烛,以供给阴间的鬼魂和神灵。
这些仪式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也是古代中国人对阴间世界的一种态度。
古代中国人对阴间的信仰还体现在文化和文学作品中。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详细描述神灵、怪物和神话的典籍。
其中有许多有关阴间的描写,如恶鬼、地狱和仙境等。
这些描写揭示了古代中国人对死亡和阴间的恐惧和幻想。
在《封神演义》这样的文学作品中,也描绘了死后的世界和鬼神之间的争斗和裁决。
这些作品不仅让人们了解到古代中国对阴间的想象,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来世的期待和追求。
古代中国人对死亡和阴间的信仰还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
他们相信死后的灵魂需要守护和指引,因此,在丧礼中经常有摆放路牌和祭坛的传统。
古代中国人还相信在丧期期间,死者的灵魂会回到世界,所以会有许多禁忌和仪式。
比如说,在鬼节中,人们会摆放食品,点燃纸钱,并舞龙灯以抵御鬼魂的侵扰。
这些仪式和习俗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和追念,也是对阴间权力的抗拒和抑制。
总之,古代中国的死亡与阴间信仰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人对死亡的理解和阴间的想象不仅体现在祭祀仪式、文学作品和社会习俗中,也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古代中国的死亡与阴间信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世界。
网络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研究
网络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盛行,网络语言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网络语言中,人们对于某些敏感话题往往会使用委婉语,以避免直接触及尴尬或不适。
而关于“死亡”这一话题,更是常常被人们避而不谈,因此在网络上出现了许多委婉语。
本文将探讨在网络语言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以及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和心理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在网络语言中常见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语。
在网络上,人们对于“死亡”这一话题往往会使用一些比较婉转的词语或表达方式,如“离世”、“永远离开”、“与世长辞”、“仙逝”等。
这些词语既避免了使用直接的“死亡”这一词语,又能够表达出相似的含义,使人们在谈论“死亡”这一敏感话题时不至于让人感到过于沉重和不适。
委婉语的使用与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死亡”有着一定的避讳和敬畏之情。
使用委婉语来代替直接的“死亡”这一词语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与此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也日益趋向于理性和冷静,因此在网络语言中使用委婉语来表达“死亡”这一话题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表现。
委婉语的使用还与人们心理意义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面对“死亡”这一无法逃避的话题时,人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恐惧。
通过使用委婉语,不仅可以缓解这种焦虑和恐惧,同时也能够给予人们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安慰。
在网络语言中使用委婉语来表达“死亡”这一话题,也可以被视为人们对于心理压力的一种应对方式和调节。
委婉语的使用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
一些人认为,通过使用委婉语来代替直接的“死亡”这一词语,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和理解变得模糊和混淆。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加需要正视和理性面对“死亡”这一话题,而委婉语的使用可能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逃避和回避的心态。
对于委婉语的使用,既需把握好尺度,也需要有所警惕和审慎。
网络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的使用既受到了社会文化的影响,也与人们的心理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挽联”中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意涵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挽联”中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意涵我国文字拥有数千年之悠久历史,且在博学浩瀚的中国文学领域中,蕴含着相当多元“生死文化”之意涵,而其中在“中国对联文学”的架构上,它正是“汉”民族所孕育出独特的文学艺术。
对联在文学领域里,它广为社会大众所接纳,是深具社会教育功能的民俗文学。
具有“句式自由,长短不拘,词语精练,寓意深长,对仗工稳,声情和谐,文采激扬,趣理盎然”之特色。
在这数千年来畅行于文坛之中,以均衡和谐的对仗格律,形成“雅”、“俗”之间所共同欣赏的文学架构,它历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今日社会大众中也广泛的被应用着。
在五花八门的对联形式中,有一种叫做挽联,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对象。
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是由一副诗句对联写在白布或者白纸上,通常是用宽一尺半,长为八尺多的白布做成的。
挽联是古代“挽歌”的变体之作,是用来哀悼死者的“联语”。
挽联,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字、音韵之美,也有形象、风格之美;作为一种礼数,不但具有书法、质地之美,还具有人情、人性之美。
其中蕴含着“寄托哀思”与“宣泄悲苦”等生死文化意义。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挽联中所蕴含的生死文化意涵。
挽联的由来挽联最初由挽词演变而来,挽联为古挽歌之变体,挽歌者,即古丧家之乐。
按古人送葬,皆绋绑以挽丧车前行,故谓之挽;后人由此挽歌变而为哀死者之联语,悬之丧幄。
它正在中国文学里,能够呈现出生死文化之意涵,也是我国民间传统“殡葬文化”独特标志之一的对联,也正是生者悼觐亡者的中国对联文学,是由古代挽歌所演变成文体。
至于挽联书写,大都求其功稳,不宜过份夸张,落入俗套,期间悲吊挽联,常以真情流露迭有佳作传世。
其尊崇惋惜之意,酸楚悲恻之情,溢于言表,怎不动人心弦!挽联是中国“悼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化”独具风韵的标志之一。
随着挽联内涵和外延的扩展,挽联对于人们调节文化生活,宣泄紧张、压抑和痛苦的情境,构建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功用。
古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语的类型及文化意蕴
On the Types of Euphemism of "Death" in Ancient Chinese and Their Cultural Implications 作者: 庞兆勋
作者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出版物刊名: 韶关学院学报
页码: 92-95页
主题词: 古汉语;“死”;文化意蕴;委婉语
摘要: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委婉语是语言禁忌的产物。
在我国古汉语里,有
关“死”的委婉语数量极多。
由于人们的地位、职业、死因、长幼、性别不同,死亡委婉语可以
分为九种类型。
这些委婉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道教崇拜、佛教崇拜、崇尚正义、乐天知命等丰富的文化底蕴。
死亡,痛苦,残疾,身体缺陷的委婉语
死亡,痛苦,残疾,身体缺陷的委婉语一、死亡的委婉语1、民间对死的敬称,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陨”者。
2、亲人或朋友死了叫去世,逝世。
3、小孩子或未满18岁的死了叫夭折4、突发死亡叫遇难。
5、羽化:古称成仙为羽化,称年高或尊长者之死。
(苏轼《胡堑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弃养:对父母去世约婉称。
(父母去世,子女不能奉养,锁甜。
弃养。
)7、迁化:谓一般人之死。
(《汉书;外戚传》):“恕迁化而扬下令,魄放逸以飞。
8、见阎王:谓作过坏事的人之死。
9、上西天:含贬义,对作过坏事为人的死亡代称。
10、驾鹤西去:死的婉称。
11、撒手人寰:人寰指人间,撒手人寰指离开人间,即死亡。
12、归西:也是死亡的意思。
二、痛苦的委婉语1、原来有些你自以为很重要的人,你不联系他,他就真的永远不会联系你。
2、我不仰慕前世,也不期盼来生,我只求这辈子与你携手此生!3、有时候,是自己的感觉欺骗了自己。
4、有一些人,他们赤脚在你生命中走过,眉眼带笑,不短暂,也不漫长。
却足以让你体会幸福,领略痛楚,回忆一生。
5、远方零散的闪烁着几颗璀璨的繁星,不知曾几何时可曾飘入我的心房,给那黑暗的希望指引方向,给那幸福的彼岸装上芳华!6、后来啊,人海十万里,谁可善待你。
7、时光的流逝,可以使人淡忘很多往事,但彼此间的爱意,却永远都不会磨灭。
8、有人说,时间让人忘记疼,我不觉得,时间只能让人习惯疼。
9、纵然我有千万般好,你也不会看到,因为你没有一双爱我的眼睛。
10、我很小心地落地,擦过一些光芒,季节的干净一如我季节的沧桑。
三、残疾的、身体缺陷的委婉语1、盲人:失明2、聋人:失聪3、哑巴:失语者这是字面和口头比较尊重的说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古代死亡婉语映射的社会人文观念
作者:李军华, LI Jun-hua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刊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33(1)
引用次数:0次
1.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 1981
2.王殿珍"死"类词语的文化内涵 1998(3)
3.蒋冀骋左传 1988
4.温显贵死亡用词的文化考索[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6)
5.南川死文化 1995
1.学位论文宋颖文化视角下的委婉语研究2009
禁忌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的文化现象之一。
思维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反映,在语言交际中表现出来,就形成了禁忌语。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尽量避免提及那些禁忌领域,也尽量避免使用禁忌语。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不得不谈及那些敏感方面,但又不能直接明了地将它们表达出来。
为满足交际需要又不至于犯忌,人们便使用含蓄曲折,拐弯抹角的方式把话说出来,这种表达方式就是委婉语。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交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许多学者已从修辞学、语言学、语用学及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了研究。
目前这方面的成果颇丰,然而,有关它的文化层面的研究几乎没有。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背景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交际。
为了揭示委婉语的文化特色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尝试从文化层面,主要从委婉语与文化的关系及文化因素对委婉语应用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克服交际中存在的障碍、提高交际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导论。
导论介绍了委婉语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论文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委婉语作了简单综述。
首先给出了委婉语的定义,其中包括著名学者对委婉语所下出的定义,并作了详尽的解读。
此外,论文还介绍了委婉语其它的一些语言特征:包括发展过程、分类、特点以及构成方式。
第二章分析合作原则、间接言语理论、面子理论和距离理论。
这些原则和理论指导着不同文化背景下委婉语的使用。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
第三章阐述了委婉语与文化的关系,其中包括委婉语与交际、委婉语与社交语境之间的关系。
说明委婉语虽然是一种语言学概念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它真实地反映了每个民族历史文化生活,进而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交际和社交语境是文化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对委婉语的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这一章还从大量的分析中得出社交语境对委婉语具有解释功能,而且指引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下选择恰当的委婉方式,做到语言礼貌得体。
最后在文化背景下研究委婉语的社会功用,指出文化对委婉语的社会功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分析了各种委婉语包括官方委婉语、经济委婉语、新闻委婉语、社交委婉语在交际中的应用并挖掘出其深层的文化背景因素。
其中,社交委婉语具体包括年老委婉语、贫穷委婉语、职业委婉语、性委婉语、死亡委婉语等。
在社会交际中,应考虑委婉语与社会文化变量,如:年龄,性别,地位,职业等的关系,因为这些变量会影响人们说话做事的方式。
第三部分是结论。
语言反映文化。
为了提高文化交际能力,在了解委婉语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清楚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避免造成交际障碍。
总而言之,委婉语是为了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产生的,在语境中恰当的运用委婉语,实现更和谐有效的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tdxshkxxb200901033.aspx
下载时间:201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