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涉外理念

合集下载

清代涉外冲突中的行商

清代涉外冲突中的行商

功能 ,本文将 重点论 述其在 此 中扮 演 的角 色 问题 。
1 保 商制度
保商 制度是清 政府 推行 以官制商 、以商 制夷 的外交 管 理 政策思 想 的 产物 ,大致 发 轫 于 乾 隆初 之 际 。在 《 柱 新 等 奏现在查 办李永 标 折 》 中提 到 : “ 外洋 夷 船 到 粤贸 易 , 言 语不通 ,凡天朝 禁令 体制及 行商课税 均未 谙晓 ,向设行 商 代为管 理 ,由来 已久 。后有 行商 内有 资本微 薄纳课 不前 者 ,乾隆 十年经原 任督 臣策楞 管关任 内 ,于各行商 内选择
是在进行 贸易的同时,也被附加了一种管理外商的责任。在 涉外冲突事件 中,行 商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 ,本 身并无职 权 ,但是又要担 负起约束外人的责任。当涉外冲突事件发生时不得不承受来自官府的多重压力,又要处理好事件 以得到
外商 的满意 ,处于一种 “ 夹心饼 ” 的 角 色,因此不得 不 曲意逢 迎 ,委 曲求 全 ,这也 是在 中 国封 建 社会 “ 商 ” 思 想 下 抑
印度公 司对华 贸易 编年史 》 中记 载 :“ 1 2日,委 员会 1月 返 回广州 ,潘 启 官 立 即来 见 多林 文 ,他 ‘ 说 总督 对 他 诉 空前严厉 ,不 独要他 捐出 巨款 ,而且企 图增加数 额 , 为 作
2 涉外冲 突 中的行 商角 色
21 行 商与官 府 .

高中历史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热点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高中历史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热点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二、晚清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 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 夏”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 事务。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 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 2.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 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1901年,《辛丑条约》 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1234567
热点微专题
微专题4 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知识整合
一、“夷夏观念” 1.概念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 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 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 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1234567
5.(2019·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四市一模,3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
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
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

中国外交机构的变迁..

中国外交机构的变迁..
中国外交机构的嬗变
六安一中刘杰
一、中国古代-------理藩院 材料 理藩院初掌蒙古事,随着清廷全国政权的建立,更为总管 蒙古、西藏、新疆等各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清统治者通 过理藩院实施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在清 代前期,理藩院还负责部分外交事务,主要是兼管位于西、北两个 陆地方向的与清朝相邻国家的外交事务。其中,处理和俄国的关系 是理藩院外交事务的重要内容。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理藩院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理藩院初期兼管外交只注重与俄国的关 系?它体现了怎样的外交理念?有何危害? 1、有利于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和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1、以苏联为主。两极格局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 营尖锐对立,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中苏结盟 2、在国际两极格局冷战对立、国内政权不稳定的背景 下,建立情报司可以更好地搜集到海内外情报,维护国 家安全,统一祖国,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加强国际联 系。
新时期的外 交决策
系统结构设计示意图
1、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新时期我国外交决策特点? 2、为什么会具有这些特点?
参考答案
1、特点: 第一, 外交决策的参与部门更加广泛, “大外交”决策机制基本建立。 第二, 决策咨询渠道更加完善,“官方- 学术界- 民间”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 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外交决策的制定权和影响力从过去 基本上集中于个人层面逐级转移到参与外交决策过程中的各种组 织机构中来。

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微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知识整合】

一、“夷夏观念”

1.概念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2.“夷夏之辨”在近代的嬗变

(1)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2)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的表现。

二、晚清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

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

2.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

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历史教案:文化交流与中外关系

历史教案:文化交流与中外关系

历史教案:文化交流与中外关系文化交流与中外关系

一、介绍

文化交流是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学习和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外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全球和平。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中外关系:一是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包括实现文明崇尚与对外交流的尝试;二是近代以来中国与外国交往的历史,涵盖了双方的互动与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

1. 文明崇尚与对外交流

中国古代文明崇尚和对外交流的意识早在古代就有体现。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的商人就开始与临近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商代青铜器与西亚铜器之间的相似之处揭示了两个文明之间的接触。而鸟兽面纹陶与东方陶器的传播,则展示了东亚地区的互通之路。

2.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

汉代时期,中国的丝绸成为世界各地的宝贵商品,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因此而开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国丝绸的出口,促进了中亚及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同时带来了希腊、罗马等文化和思想的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中亚和西亚的城市如长安、敦煌等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三、近代以来中国与外国交往的历史

1.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清朝政府的削弱,中国开始与西方国家建立联系。西方文化的影响渗入中国社会,西方科学、政治、教育等观念也逐渐传入。这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激发了一批知识分子的探索精神和国家救亡思潮。

2. 中国文化对外国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也对外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等元素在东亚地区广为传播,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例如,日本的儒学以及韩国、越南等国的文字均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共同的文化传统。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考述——以梁启超先生的“三个中国说”为考察中心

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考述——以梁启超先生的“三个中国说”为考察中心

梁启超先生所定义 的“ 中国民族 自发达 自竞争
自团结” 的“ 中国之 中国” 阶段是中国的先秦时期 , 即 中华民族从三皇五帝时代 , 经过战乱 、 争霸和民族融
在这一时期萌发的。箕子入朝鲜和水稻在东南亚及
合, 从“ 夏禹涂山之万 国” 到公元 前 2 2 1 年秦王赢政
实现大一统的历史时期 。
个社会大动荡和分裂 的时期 , 一些政权为 了保全 自 己仍对域外世 界采取 了较为积极 的态度 , 推 动 了中 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 集 中体 现在这一 时期 印度佛 教和印度 的医学知识 在 中国社 会得到 了普遍 的传 播, 与中国的本土文化互相融合 , 丰富 了人们 的精神
文化 生 活 。
现象 , 处于中外交流 的萌芽 阶段。所 以梁 氏将 之称
其为“ 中国之中国” 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二、 “ 亚 洲之 中国” — — 中外 交流的繁 荣 阶段 公 元前 2 2 1年 秦 始 皇 统 一 中 国 , 为 华 夷 秩 序 建
隋唐宋元时期 中国古代传统对外交往 的规模 和
乎是 微乎 其 微 的 , 甚 至 可 以说 处 于 一 种 相 对 封 闭 的 状 态 。这 也正 是 梁 启 超 先 生将 之称 之 为 “ 中 国 之 中 国” 的缘故 。
系史的角度看 , 这 一概 括基本上 道破 了中外关 系的 发展历程。笔者试图以梁启超 的“ 三个 中国说” 为主 线, 考述从先秦时期直至今 日中外关系发展 的历程 ,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史鉴•民俗•农艺•茶坊

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倪方六

中美贸易问题眼下是关注度较高的一个热点 话题。其实,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相当悠久:西汉 时已设专门的外事机构大鸿胪寺;唐朝始设专门 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使;北宋时期就曾颁布了世 界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法规《市舶法》和反走私法 《漏舶法》等。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 一直都是顺差,即史籍记载的“出超'

鄉时期的对外贸易

汉武帝时开通的西北丝绸之路,可以说是中 国对外贸易兴起的重要标志。汉武帝在朝廷中首 设相当于现代外交部的大鸿胪寺,接待人员中已 有专职翻译官,此即《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武 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 三令丞及郡邸长丞。”

其实,比大鸿胪寺更早的外交官员当属秦始 皇时代的“典客”。“典客”级别很高,系九卿之一, 汉景帝在位时更名为“大行令”,当时京师还设有 涉外旅店“蛮夷邸' 专门接待外国商使。

汉朝时,中国对外贸易以陆道为主,兼行海 市。当时的对外贸易通道已是四通/值,除西北丝 绸之路外,在西南有更早的“永昌道”,取道缅甸、 印度半岛,与中亚大陆的古老商道交会,被称为 “西南丝编之路”;去朝鲜半岛有“乐浪道' 不仅运 往朝鲜半岛的货物行经此道,转口日本的商品也 由此道转运南行,被称为“东北丝编之路”。

两汉时,中国国际贸易业务是当时世界上走 得最远的。《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于是五十余国 悉纳质内属,其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 外,皆重译贡献。”可见中国当时国际贸易能力之 强大。

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采用“朝贡”方式,外 国来的商品被称为“贡”或“献”,中方交换出的商 品则叫“赐”或“赏”,这实际上是一种不等价的官 方贸易行为。

古代涉外案件的历史镜鉴

古代涉外案件的历史镜鉴

古代涉外案件的历史镜鉴

作者:宋伟哲

来源:《检察风云》 2018年第14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对外交流也日益密切。这给中国带来重大发展

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涉外法律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在中国古代,同样面临

着涉外法律问题,主要是外国人犯罪问题。中国有着悠久的法律文明史,在处理涉外案件方面

积累甚多。既有成文法的规定,也有司法案例;既有宝贵经验,也有深刻教训。这是古人留下

的一份宝藏,值得后人深思。

盛唐气象背后的立法隐忧

说起中国的涉外法律,唐朝至关重要。唐朝在中国法制史上首屈一指,中华法系在唐朝奠基,《唐律疏议》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法典,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最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唐朝留给后人的印象总是磅礴大气,一片盛世景象。的确,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开放的时代之一,它同数十个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当时,首都长安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洛阳、扬州等城市也是一片繁华,全国各地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外国商人、留学生。如此众多的

外国人居住在唐朝,难免有一些人违法犯罪,这就需要法律加以规制。

外国人在中国犯罪,最重要的就是法律适用问题。唐代立法者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在《唐

律疏议》中,就设置了专门条款来解决这一问题,即著名的“化外人相犯”条。该条法律规定:“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在“疏议”部分,立法者

对这一条文又作了进一步解释:“‘化外人’,谓藩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若高丽之与百济相犯之类,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

涉外礼仪是什么

涉外礼仪是什么

涉外礼仪是什么

篇一: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

涉外礼仪重要性及意义

“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时的一种行为规范。礼是怎么产生的?有人认为:人类在狩猎时代就已经知道要有礼貌,因为在打猎时,打猎者相互间必须保持适当距离。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进,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人际交往日趋平繁,社会生活更加复杂

和多样化,“礼”也不断丰富和发展。

“礼”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以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为基

础。自从有了阶级和国家,“礼”的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时候,“礼”已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交往的“私人礼节”,而是成了国家统治的一种手段。在西方,“礼”一词,也往往指上流社会中的行为规范或宫廷礼仪,以及官方生活中公认的准则。至于平民百姓,则只要求他们遵循统治阶级的法律,供权贵们奴役驱使就可以了,达与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其是不谋而合。自从有了国家,也就出现了相应的礼仪。不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古印度、古挨及,都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礼仪。由于国家的产生,也就有了国与国的交往。国际交往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准则,

于是就产生了国际礼仪。

在人类历史上,国与国之间充满了矛盾、争斗和战争。而同时,又不

断发生谈判、议和、结盟、互派使节、互通贸易、缔结条约(协定)等国际行为。国际礼仪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它较之一

个国家内的礼仪规范又发展了一步,而逐步为大多数国家所公认和接受。

人们相互往来,要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行事,使社会生活有序地、和谐地进行。平常生活是这样。进行国际交往更是如此。在长期的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国家间通行的国际礼仪。现代国际礼仪正是历史上国际礼仪的继续和发展。随着近代工业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邮电事业的日益发达,人际交往日趋频繁,人们更需要用“礼节”来调整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交际礼节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东西。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已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标志。在现代生活中,人们之间相互来往更加注重礼节。即使是豪门巨富、达官贵人,在对待随从侍者、仆役时,有时也不能不说一声“请”,“谢谢”,“对不起”等客套话,以显示自己的教养不俗,维护表面

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

从《海国图志》看魏源的近代外交思想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1822)中举,二十四年(1844)考中礼部会试第十九名贡士,因试卷文稿草率,被罚停殿试一科,次年才补中三甲进士,以知州用分发江苏,先后任东台、兴化知县。咸丰元年(1851),授高邮知州,后遭人弹劾,以迟误驿报、玩视军机革职。不久复职,以年逾六旬,遭遇坎坷,以世乱多故而辞去。晚年潜心学佛,法名承贯。魏源一生通经博古,中西兼顾,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

魏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是清末乃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1〕关于魏源思想的研究,学术界已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涉及经济、军事、学术、改革、教育、宗教、文学、史学等等诸多领域,甚至还论及其美学思想和体育思想等。诚如梁启超所说: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2〕甚至有学者称:作为中古时代的最后一位人物和近代最初的一位人物的魏源,对他的思想怎样评价都不算高。对他的研究,可以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我们可以称之为魏源学或魏学。〔3〕正基于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在前辈学人的研究基础上,对魏源外交思想作一梳理和探析。

关于魏源的外交思想,专门研究的著述不多,即有论及,也是用魏源的开放思想、对外理念或近代历史文化观等相近的语词表达,因而比较零散。专门研究魏源外交理念的论文仅有寥寥数篇,如于醒民的《林则徐、魏源的外交思想及其实践》(发表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三期),肖钟生的《论魏源的对外开放思想》(发表于《邵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三期》),段尊群的《魏源的改革开放思想》(发表于《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二期》),张永年的《论魏源的以夷款夷军事外交思想》(发表《凯里学院学报》,2007年第一期),管宏平、李皓的《魏源对外思想三大主义及其启示》(发表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四期),陈鹏的《魏源对外思想的再认识》(发表于《邵阳学院学报》,2010年第一期)等等。这些文章多是从某一角度(如主要从中西碰撞与历史影响上谈)涉及到魏源外交思想的研究,并未作系统深入的阐述,也没有明确提出魏源近代外交思想的内涵。第一位真正立足于魏源外交思想、并进行了较详细研究的学者应该是袁南生,他在其著作《外交舞台上的湖湘人物》中,第一章就是写魏源,提出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交思想家的观点,并对其外交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认为师夷是魏源外交思想的逻辑起点,攻夷是魏源外交思想的基本策略,款夷是魏源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制夷是魏源外交思想的根本目的。但是,袁南生并未分析其外交思想的近代性,对内涵也没有全面概括。此外,关注到魏源外交思想的还有两位杰出人士,一是梁启超,他在《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史》中写道: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所提出的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三大著书目的,就是近代对外政策的三大主义,其中,攻夷、款夷是权宜之计,而师夷才是转弱为强的根本大计。〔4〕另一位是我国前外交部长唐家璇,在其主编的《中国外交辞典》中亦说:魏源的思想被誉为近代中国外交、海防和军备思想的前驱。〔5〕以上这些学者的研究对我都有很大启发,通过熟读《海国图志》,本人以为魏源的外交思想具有明确的近代性,并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以夷款夷的经济外交,博取众长,宽容开放的文化外交以及以夷攻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外交。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押题卷第四套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押题卷第四套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押题卷第四套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惯、古典文化、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________,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________,化为________。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________,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大小,作用的深浅,时间的广狭,空间的久暂,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捉摸,仿佛无所在,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果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 );道在器中,器不离道。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代外交制度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外交制度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外交制度的发展历史

一 、概论、概论 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的总称。

[1][1]中国古代管辖地区极为广,被管辖各民族的文化都不同,中中国古代管辖地区极为广,被管辖各民族的文化都不同,中原王朝对各民族的对应方式都不同,古代中国对外交的观念完全不同,儒家思想强调“人臣无外交”,政府没专门管辖外交的机关,而礼部来调整外交有关的内容,只存在临时外交使节而已,无法发展外交有关的理论及惯例。无法发展外交有关的理论及惯例。

我国已故国际法泰斗王铁崖先生认为,中华国际法的外交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在春秋战国的一些国家关系中已有一些规则和惯例,汉朝统一中原后外交内容上发生了许多变化。中国古代朝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各王朝有各特点,其特点都不同。国际法随着国家的产生,在国际交往中形成。法随着国家的产生,在国际交往中形成。[2][2][2]自周天子势弱,分自周天子势弱,分封诸侯实力不断增强,分封国家要之间要想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彼此之间就要进行往来,通过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作用,产生了强国与弱国的差异,国家之间就产生不平等的关系。由于各分封国根据自己的需要,就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一些有约束力的各国都承认和遵守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它们对当时诸侯个国的交际通商、谴使往来、宾客享宴、会盟立约、战争媾和等做了一系列原始和模糊的规定,其方法与形式都与当今国际法

十分类似。春秋战国之后的对外政策主要是朝贡册封制度。十分类似。春秋战国之后的对外政策主要是朝贡册封制度。 二、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制度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以前。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出现了中外交易往来的现象。夏朝时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政策,

促进了外国商人和贸易的开展,把外国商人纳入国内法律秩序之中,并实

施定期商船活动。汉代时期,对外交往日益活跃,政府成立了外国宗法等

机构,设立了“驻外太守”制度,以督察外国情况及控制外国商人的活动。汉代后期,外交更加活跃,出现了西汉的“和为贵”政策,为中外贸易开

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唐代时期,六朝时期已经完成了封建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了

一定的高度,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进行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

打下了基础。唐朝重申了“天下大同”的理念,积极地推动了内与外的文

化沟通,促进了海外商贸往来,拓宽了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领域。

中国传统涉外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中国传统涉外思想对越南的影响
遵循 。
关键 词 : 中国 ; 传统 涉外思 想 ; 宗藩 关 系; 亚 宗藩 关 系; 越 南 中图分类 号 : D 8 3 3 . 3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1 7 5 0 ( 2 0 1 3 ) 0 3—0 0 5 5—0 4 但 也 出现 了双方 都想 突破 的情 况 。 宋 朝 统 治者 曾试 图对 越 南 重新 恢 复 郡 县直 接 统治 , 而越南 李 朝 统 治者 则 希 望 通 过 与 中 国对 抗 , 甚 至侵 扰边 境来 扩充 实力 。经 过战 争 , 宋 朝认识 到 越南 独 立 已是 不 可逆转 的历 史潮 流后 , 便从 现 实出 发, 实行 宗 藩 关 系 。越 南 李 朝 也 认 识 到 , “中 国是
很好 的 安置 。
藩关 系 。中越 宗 藩 关 系是 越 南 对 外 关 系 中最重 要 的部 分 , 越南 人也 认 为“ 在我国( 越南 ) 整 个 的历 史 中, 总 的来 看 我 国 ( 越南 ) 的外 交 活 动 , 主 要是 对 中
元朝 灭宋 后 , 试 图将 越 南 纳 入 元朝 版 图 , 因此
圈各 国所 效仿 。越 南 自古 受到 中华文 明 的 熏 陶 , 将 这 种 以“ 华 夷秩 序 ” 为核 心 的 宗 藩 关 系理论 应 用于对 其他 周边 国 家的 关 系 中 , 形 成 所谓 的 “ 越 式 华 夷秩 序 ” 为 核 心 的 亚 宗藩关 系。这 一 涉外 思想对 越 南的 外交政 策产 生 了深远 影 响 , 为越 南历代封 建 王朝所

古代中国外交体系

古代中国外交体系

古代中国外交体系

古代中国的外交体系可以追溯到商朝和周朝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主要是以礼仪和仪式为基础的,重视和平、互信与友好。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外交体系开始发展,各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外交组织和外交手段。例如,魏国设立了官员负责对外交涉事务,秦国则派遣外交使节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涉。

随着秦统一六国,外交权力逐渐集中于中央政府。汉朝时期,外交体系进一步完善,设立了吏部、太常等机构专门负责外交事务。

唐朝时期,疆域的扩张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外交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宋朝时期,外交关系变得更加复杂。除了与周边的蛮夷国家进行交往外,宋朝还积极参与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外交事务中。

明朝时期,中国的外交体系进一步扩展,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以及欧洲等地区的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明朝还将与外国的外交关系形式化,设立了礼部和职方司等机构。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外交体系主要是基于礼仪和仪式的,重视和平、友好和互信。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疆域的扩张,外交关系逐渐发展和完善,与世界各地的国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中国古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

中国古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

中国古代的外交与国际关系

中国古代是一个重视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国家,秉持着和平、友好和

互利原则,与世界各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古代外交经历了许多变迁,但一直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和

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外交目标。

一、古代的外交理念和实践

在中国古代,外交被看作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外交的根本原则是“以友邦自居”。这一原则要求中国与他国

保持友好关系,遵守国与国之间的协议和条约。在外交实践中,中国

古代的外交官员秉持“和而不同”、“和为贵”的思想,以和平解决争端,推动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

二、古代中国的外交方式

古代中国的外交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外交婚姻是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将公主嫁给他国君主,双方可以建立亲属关系,从而增进两国之

间的友好关系。外交婚姻不仅是血缘联系的建立,也是政治联姻的一

种策略。此外,使节外交也是古代中国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国会

派遣使节前往他国,传递国家的信函和礼物,并与对方国家进行会谈,达成共识和协议。这种方式有助于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增进相互了解。

三、中国古代外交政策的特点

中国古代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为主要原则。中国古代在

外交上注重平等对待各国,不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古代中国的外

交政策以尊重他国的独立和主权为前提,通过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

方式来处理与他国的关系。中国古代还积极推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四、中国古代外交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外交政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推崇和平

共处的理念和互利共赢的原则,为两国之间的关系树立了积极的榜样。中国古代通过签订条约和协议,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指与形而上意义上的“天”相应的一切形而下世界的总和,包括了普天之下的自然万物和人文世界生发存灭及其联结互动的具体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而人在天地之间,其行为要合于天道,才能尽天命之性,化育万物。二,指中国与四方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和人民。“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礼记·月令》)因此,人们都应遵从上天的旨意与命令。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如何来构建“天下”秩序?在儒家看来,拥有崇高德性的“圣王”上承“天命”,作为“天子”来执政天下。就是说,“天命”只落实在“天子”的位置上,而不是具体人上,“天子”保持有“天命”的唯一办法就是“敬德”。孔子指出,治理天下国家者,首先要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戴亲人、尊敬大臣、体察群臣、爱护百姓、招来百工、怀柔四夷、安抚诸侯(《礼记·中庸》)。如能依此九项而为,则天下归服。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显然,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也就

是说,“和”是天下通行的道理,是天下各安其所的交往方式。而“和”的本质是“仁”,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忠恕”之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为此,孔子还从“仁”的普遍伦理确立了人际关系的两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两条原则,就是要求自尊和尊人,把自我与他人同等看待,承认他人与自我的相同心理需求。从这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宽容和尊重精神。《左传》作者曾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隐公六年”条)。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就是说,君子追求和谐,不但承认差异,而且尊重并容许有差异;而小人却是强求一致而造成相互之间不和谐。“和而不同”,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儒家主张“天下一家”,但后世儒者却多主张“王者不治夷狄”(东汉何休语,载于《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宋代苏轼语,载于《苏轼文集》卷二;明朝邱浚语,载于《大学衍义补》卷一四五)。他们旨在阐述,“中国”帝王不要去直接统治“夷狄”,应与“夷狄”各守其境,和平相处。显然,这也显示出“和而不同”的原则理念。所以,即使是明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水军巡游东南亚以及印度洋诸国时,他们也是秉持着“圣王”对于“夷狄之邦,则以不治治之”的坚定理念(明朝费信《星槎胜览·序》),来处理与这些国家间

的政治关系。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还要处理好“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所谓“王道”,就是道德来感化四夷。孔子曾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而“霸道”,则是使用武力以制服四夷。不过,儒家并不是完全排斥武力的使用,而主张“以力辅仁”。《左传》曾谈到军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天生五材(按:指金、木、水、火、土),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襄公二十七年”条)于此可见,“兵”只是昭示“文德”的手段。荀子对“以力辅仁”的思想曾做过精辟的阐述:认为讲“王道”可以“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荀子·王制》)。言下之意,用仁爱施行于天下,四方各国皆与它亲近;用道义施行于天下,四方各国皆对它尊重;用威力施行于天下,四方各国皆不敢与它为敌;而用这种它国不敢为敌的威力,来辅助协和万邦的使命,才是真正懂得王道的人。显然,《荀子》中“王天下”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与《周易·系辞下》中所阐述的黄帝、尧、舜诸圣王之“王天下”←“教天下”←“治天下”←“威天下”思维路径完全一致。

“厚往薄来”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一条原则。孔子所总结的周朝治理天下的九条纲领中就有:“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礼记·中庸》)关于“厚往薄来”,据唐朝孔颖达解释:“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礼记正义》)而“厚往

薄来”原则的提出,与儒家的义利观不无关系。孔子曾说,“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统治者,有德者)应当以“义”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不过,孔子并不否定“利”。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人之所欲、所恶者,即是人之“利”;而以其道、不以其道,即是人之“义”。所以,孔子所否定的是不义之利。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将“义”置于“利”之上,提倡“以义制利”。而孟子主张,“君子”应持“义”而忘“利”(《孟子·梁惠王上》)。后来的中国封建帝王,为了表现“天子有德”的风度,对于“四夷来朝”的行为也就一概施行“厚往薄来”的方针。譬如,十分节俭的明太祖就曾指示:“诸蛮夷酋长来朝,涉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赍予之物宜厚,以示怀柔之意。”(《明太祖实录》卷一五四)

不可否认,秉持上述理念的中国封建君臣在涉外实践过程中,也曾因不顾具体环境而执行偏颇曾带来一定的弊端。譬如我曾经揭示出明清王朝所制订的国际贸易政策,一方面对于来华的外国商人一直强调“怀柔远人”和“厚往薄来”,另一方面对于参与国际贸易的本国商人却秉持法家的“重农抑商”理念,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不公平竞争局面。然而,儒家文明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普遍价值。如上所述的这些涉外理念,今天对于我们也有十分宝贵的理论价值:第一,儒家的“天下观”,可以帮助人们从全球乃至宇宙的维度来思考世界秩序,从而避免因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所带来的国际问题治理困局;第二,儒家的“亲仁善邻”思想,可以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