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6.11 力学实验
2015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6.11 力学实验
3.两种实验过程的比较: 类型 探究性实验 ①提出问题 实 验 过 程 验证性实验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器材 ③实验原理 ④实验步骤 ⑤数据分析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⑥实验结论
四、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为了简单而明显地表示出有
根据纸带求滑块速度,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速度
v B=
。
(2)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要测出某一过 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还必须测出这一过程滑块 (写
出物理量名称及符号,只写一个物理量),合外力对滑块做功 的表达式W合= 。
(3)算出滑块运动OA、OB、OC、OD、OE段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 功W以及在A、B、C、D、E各点的速度v,以v2为纵轴、W为横 轴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v2-W图像,可知该图像是一条 ,根据图像还可求得 。
专题六 物 理 实 验 第11讲 力 学 实 验
一、误差与有效数字 1.误差:
误
差
产生原因
实验仪器不精确 实验原理不完善 实验方法粗略 测量、读数
大小特点
总是偏大
减小方法
更新仪器, 完善原理, 改进方法 画图像或
系统误差
或偏小
可大可小
偶然误差
不准确
取平均值
2.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测量者估读出来的,是偶然误差的
【破题关键】 0.1mm 位。 (1)明确:毫米刻度尺应估读到______ 不需要 估读。 (2)记住:游标卡尺读数时_______ cm ,直径的 (3)注意:审题时看清长度的测量要求单位是___ mm 。 测量要求单位是___
2015届高考物理(全国)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6 物理实验 第1讲 力学实验
单位:cm
x1
x2
x3
x4
h
10.76 15.05 19.34 23.65 48.00
s 80.00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物理(QG)
专题六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物块的加速度 a=
m/s2(保留 3 位有效
数字)。
(2)因为
,可知斜面是
粗糙的。
【疑惑】(1)怎样利用逐差法计算加速度? (2)分析斜面是否粗糙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用平抛运动、能量守恒定律探究弹性势能 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多用电表的使用
探究牛顿第二定律 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的应用 对伏安法测电阻的内、外接法的考查
探究弹簧劲度系数与长度的关系
近几年新课标高考物理实验试题注重以下 几个方面的考查: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物理(QG)
专题六
1.基本仪器的使用,近年实验题中主要考查
①
0.100 0.091 0.084 0.077
I-1/A-1
6.99
8.00
②
10.0 11.0 11.9 13.0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物理(QG)
专题六
(3)在图丙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
作图,根据图线求得斜率 k=
A-1·Ω-1,截距
b= A-1。
热点重点难点专题透析·物理(QG)
22
23 22 23 22
23
22 23
是否在考纲列表中 是 否
否
是 否 是 是
是
否 是
分值 5分 10 分
7分
8分 8分 7分 6分
9分
6分 9分
知识点 长度测量、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2015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1.1 力与物体的平衡
的摩擦力、地面对它的支持力都没有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选A。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物体A和斜面体组成 的系统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斜面体 的摩擦力为零。对物体A施加沿斜面方向的推力时,物体 A所受 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斜面体受力情况没 有发生变化,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故选项 A正确。
专题一 力与直线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
【主干回顾】
【核心精华】 知识规律 (1)受力分析四关键。 ①选对象:首先要选定研后分析接触力。 ③明规律:只分析性质力,不分析效果力。 ④找关系:两物体间存在摩擦力,一定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
(2)物体受力平衡三要点。 ①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 ②平衡条件:F合=0或Fx=0,Fy=0。 ③平衡关系:物体受到的任一个力都和其余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解析】选A。原木P的支撑点M、N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M处 的支持力竖直向上,N处受到的支持力垂直MN斜向上,故A项正 确、B项错误;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C项错误;N处 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项错误。
(2)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明确研究对象→隔离物体分析→画受力示意图→验证受力合理
性。
(3)善于变换研究对象:若不能直接判断研究对象与接触的物 体间是否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和摩擦力,可以采用变换研究对象, 借助其他物体的受力判定。
【对点训练】
1.(2014·广东高考)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
2015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辅导与训练课件:1.2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a小球质量大于b小球质量
B.在t1时刻两小球间距最小
C.在0~t2时间内两小球间距逐渐减小 D.在0~t3时间内b小球所受斥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
【破题关键】
(1)由题干中“当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受到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相互排斥恒力作用”可知两个小球在该段时间内 匀变速直线运动 。 做_______________ (2)由题干中“小球间距大于L时,相互间的斥力为零”可知 匀速直线运动 。 两个小球在该段时间内做_____________
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3)求推力F 第二定律列方程
选0~0.9s时间段为研究过程 F。
【解析】选B。撤去推力F后,物块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由v-t图像求得小物块在加速和减速两个过程中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 10 m/s2,a2=10m/s2,在匀减速直线运
3
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30°+μmgcos30°=ma2, μ= 3 , 选项B正确,C错误;由此判断mgsin30°=Ffm=
现有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作用一段时
间后撤去推力F,小物块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为C点,小物块从A
到C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物块到C点后将沿斜面下滑 B.小物块加速时的加速度是减速时加速度的 C.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推力F的大小为6N
球的加速度小于b球的加速度,因此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选
项A正确;在t2时刻两球速度相同,此时距离最小, 0~t2时间
内两小球间距逐渐减小,因此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由两球
高考物理2轮复习精品教学案 专题15 力学实验(教师版)
2015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5 力学实验【2015考纲解读】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是必考内容,且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考实验题除了对教材原有学生实验进行考查外,还把考查内容延伸到演示实验中,甚至拓展到迁移类实验、应用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以及“研究性学习”类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验仪器或实验方法重组,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迁移到情景新颖的实验中去,高考物理实验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对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如实验步骤的排序、纠错;实验器材的选择,包括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表量程的选择;实物连线和运用图象与表格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论的总结及误差分析;实验方案的改进创新等.2.重视对基本仪器的读数、构造原理、重要实验方法及电学实验中的故障分析的考查,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等的读数.3. 设计性实验是考查的热点.在近几年的各地高考中设计性的实验题比较多,此类实验能够综合考查考生创造性地应用已学知识、方法、原理,灵活处理陌生实验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设计能力.4.电学实验在高中阶段所占比例较大,是实验考查的重点,各地高考实验题中必有电学实验题.对物理实验的考查通常是以独立题型出现,在高考中实验试题的命题一般是一个力学实验和一个电学实验.一个以考查演示实验或基本实验的基础实验知识、基本实验技能为主;另一个一般以考纲要求的基本实验为载体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创新,考查考生对基本实验的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预测2015年高考实验考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一个力学实验题:以打点计时器为主要实验仪器,涉及位移、速度测量的基本力学实验,分值较少,难点不大,命题形式为填空题(或选择性填空).2.一个电学实验题:以电流、电压的测量为基本测量的设计性电学实验,涉及实验电路和方法的设计、实验原理的迁移、实验器材的选择、电路实物连线及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等,分值较多,能力要求较高,命题形式可能为填空、选择性填空、电路图或实物连线、图象图表分析等.【知识网络构建】【重点知识整合】一、测量读数类仪器使用1.游标卡尺(1)各种游标卡尺的有关参数如下表所示:游标尺(mm)精确度(mm) 刻度格数刻度总长度(mm) 每小格与1毫米差(mm)10 9 0.1 0.120 19 0.05 0.0550 49 0.02 0.02标上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此某一刻度线不需读出)对齐,由游标上对齐的刻度数(即格数)乘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得出毫米以下的小数;③总的读数为毫米整数加上毫米以下的小数.特别提醒:(1)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可根据游标尺刻度格数的倒数计算,单位为mm.如5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150mm=0.02 mm.(2)游标卡尺的读数不需要估读.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量程一般为0~25 mm,精确度是0.5 mm÷50=0.01 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①从固定标尺上读出整毫米数,要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如果露出再加上0.5 mm.图14-1②0.5 mm 以下的读数则等于与固定标尺上横线对准的可动圆周上的读数(要估读一位)乘以精度0.01 mm.③测量长度为上述二者之和.如图14-1中所示读数为6 mm +0.5 mm +20.2×0.01 mm =6.702 mm.特别提醒:螺旋测微器的使用要注意两点:(1)半毫米刻度线;(2)估读,末位估读的“0”不要漏掉.二、力学实验 1.“纸带类”实验 (1)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接在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使用时,每隔0.02 s 打一次点,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通过研究纸带上点迹间的距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纸带的应用①利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测出与n 点相邻的前、后两段相等时间T 内的距离s n 和s n +1,由公式v n =s n +s n +12T算出.(如图14-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就是根据此法求得物体瞬时速度的.图14-3②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在“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中,就是据此求得物体最终获得的速度大小.因此要选取纸带上打点间隔基本相等的部分进行测量.③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a .利用a =ΔsT2求解:在已经判断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利用Δs =s n +1-s n =aT 2求加速度a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用“逐差法”,s n -s m =(n -m )aT 2.b .图象法 利用v n =s n +s n +12T算出相应时刻点的速度,画出v -t 图象,根据图线的斜率计算加速度. 2.“胡克定律类”实验(1)原理:利用橡皮条或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计算(测量)其长度的变化分析力的变化情况或建立F -x 坐标系,描点画图研究力的变化规律.(2)应用①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 ②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三、实验误差1.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从性质和来源看,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1)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就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要减小系统误差,必须校准仪器,或改进实验方法,或完善实验原理.2.有效数字(1)测量既然总有误差,测量的数值就只能是近似数,如“174.2 mm”最末的一位数字“2”是不可靠数字,但它仍有意义不能舍,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大概数量关系,比如这里174.2与174.8相比是接近174还是175就显而易见了.像174.2 mm 这种带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为误差所在位.在实验中,测量时要按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2)确定有效数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单位无关.②关于“0”在有效数字中的特殊性:0在前时,从左往右数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才是有效数字.0在后时,计入有效数字.③乘方不算有效数字;比如3.020×10-3m/s 中的-3不是有效数字,10也不是. 3.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累积法. (3)图象法. 四、创新实验1.创新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科学性原则.(2)可靠性原则.(3)方便性原则.(4)准确性原则.2.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思路【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实验数据的读取例1、(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4-5所示,读数为______mm.(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14-6所示,读数为________cm.图14-5 图14- 6【解析】(1)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0.5 mm,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11.7×0.01 mm=0.117 mm,则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5 mm+0.117 mm=0.617 mm (0.616 mm~0.619 mm都对).(2)主尺上的读数为0.6 cm游标尺上的第15条刻线与主尺的某一刻线对齐,游标尺读数为15×0.05 mm=0.75 mm,则游标卡尺的读数为0.6 cm+0.075 cm=0.675 cm.【答案】(1)0.617 mm(0.616 mm~0.619 mm)(2)0.675 cm考点二“纸带类”数据的处理例2、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4-9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 V、50 Hz的交变电源.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图14-9(1)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相邻计数点AB、BC、CD、DE、EF间的距离s1、s2、s3、s4、s5,它们依次为________cm、________cm 、________cm 、________cm 、________cm .(2)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各点时,物体的即时速度v B、v C、v D、v E 依次是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3)根据以上结果,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4)根据(2)中得到的数据,试在如图14-10所示的坐标系中,用作v-t图象的方法,从图象中求物体的加速度a.图14-10(5)从图象上求纸带上的A、F点所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v A=________m/s,v F=________m/s.并由此计算:当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的时刻,物体已经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______s了.(6)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 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毫米刻度尺要估读到十分之一毫米,由图可知s1=1.00 cm,s2=1.40 cm,s3=1.84 cm,s4=2.26 cm,s5=2.67 cm.(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所以v B =s 1+s 22T=0.120 m/s, v C =s 2+s 32T=0.162 m/s,v D =s 3+s 42T =0.205 m/s,v E =s 4+s 52T≈0.247 m/s.(3)法一:公式法.a 1=v C -v B T ≈0.42 m/s 2,a 2=v D -v C T =0.43 m/s 2,a 3=v E -v D T≈0.42 m/s 2,∴a =a 1+a 2+a 33≈0.42 m/s 2.法二:逐差法. 由公式a =s m -s nm -n T 2,得a 1=s 3-s 12T 2=0.42 m/s 2,a 2=s 4-s 13T 2=0.42 m/s 2,a 3=s 5-s 23T2=0.42 m/s 2,∴a =a 1+a 2+a 33=0.42 m/s 2.(4)图象如图14-11所示.在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即为加速度的数值. ∴a =0.290-0.0790.5m/s 2=0.42 m/s 2.图14-11【变式探究】图14-12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图14-12(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2)图14-13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14-13解析:(1)1 cm+1 mm×2.0=1.20 cm.(2)加速度的一半,12a=2.8-0×10-20.06-0m/s2=0.467 m/s2,所以加速度大小a≈0.933 m/s2.答案:(1)1.20(2)加速度的一半0.933考点三“胡克定律类”实验的处理例3、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依次逐个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 kg,取g=10 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i(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减I,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 i=(X加i+X 减i)/2的数据如下表:挂在橡皮绳的钩码个数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 i/mm)甲乙1 216.5 216.52 246.7 232.03 284.0 246.54 335.0 264.25 394.5 281.36 462.0 301.0(1)同一橡皮绳的X加i_______X减i(大于或小于);(2)______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3)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求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N/m);(4)为了更好地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小于(2)乙(3)由所给数据得改变量如下表所示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改变量(X i-X1)/mm甲乙12 30.2 15.53 67.5 30.04 118.5 47.75 178.0 64.86 245.5 84.5图14-14由图14-14可得k乙=57~70(N/m)或图14-15对于甲同学的数据,因为只有前几个数据可认为在弹性范围内,由图14-15中切线的斜率得k甲=25~34(N/m).(4)尽可能使伸长量在弹性范围内,同时有足够大的伸长量,以减少长度测量的误差.【变式探究】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14-16上标出.(g=9.8 m/s2)(1)作出ml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14-16答案:(1)如图所示(2)0.248~0.262考点四创新实验例4.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自行车的初速度与其克服阻力做功的关系.设计实验的主要步骤是:①在学校操场的跑道上画一道起点线;②骑上自行车用较快速度驶过起点线,并同时从车把手处自由释放一团很容易辨别的橡皮泥(其在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③车驶过起点线就不再蹬自行车脚蹬,让车依靠惯性沿直线继续前进;④待车停下时,记录自行车停下的位置;⑤用卷尺量出起点线到橡皮泥落地点间的距离x、起点线到终点的距离L及车把手处离地高度h.若自行车在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f并保持恒定,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1)自行车经过起点线时的速度v=________.(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所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表示)(2)自行车经过起点线后克服阻力做的功W=________.(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所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表示)(3)多次改变自行车经过起点时的初速度,重复上述实验②~④,则每次只需测量上述物理量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就能通过数据分析达到实验目的.【难点探究】难点一测量性实验测量性实验一般以某一原理或物理规律(公式)为依据,通过测量相关的物理量,从而实现测定某个(或某些)物理量或物理常数的实验目的.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高中物理实验涉及的测量性实验大多为间接测量实验,即通过直接测量和推导计算来间接得到待测量,联系直接测量量和待测量间的关系是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例1 、利用图6-13-2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 1、测量值x 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6-13-3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x t -t 图线;图6-13-3(3)由所画出的x t -t 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_ 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点评】本题是在教材学生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基础上适度延伸和拓展命制的,属于间接测量性实验,考查考生对基本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属于最基本的实验能力要求,要求考生深刻理解基本实验原理,领悟其中渗透的实验思想、方法、理论,并能迁移应用.难点二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科学家已归纳、总结和证明了的结论,通过实验过程的再现,加深对规律适用条件和结论的理解.解决验证性实验相关问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给定的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实验情景领会命题意图,找出实验中应测定的物理量,明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怎样的定量关系才能达到实验目的.例2 、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6-13-5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导轨底端C点的距离,h表示A与C的高度差,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x表示A、B两点间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将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_______.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t2与x的关系式为1t2= ________.图6-13-5(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 点)下滑,测量相应的x 与t 值,结果如下表所示:以x 为横坐标,1t 2为纵坐标,在图6-13-6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________×104 m -1· 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6-13-6【答案】 (1)Mgxh d-mgx M +m b 22t 2 2Mh -md gx M +m db 2 (2)如图所示 2.43【解析】 (1)滑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滑块的重力势能减少Mgxh d,砝码的重力势能增加mgx ;滑块通过遮光片的速度v =b t ,此时系统的动能E k =12(M +m)v 2=M +m b 22t 2,此即为系统动能的增加量;若机械能守恒,则有 Mgxh d -mgx =M +m b 22t 2,即1t 2=2Mh -md gx M +m db2 【点评】 本题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再设计,将传统实验方法中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改为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装置,这需要学生从验证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出发,根据实验条件理解实验步骤,明确需要直接测量和间接计算哪些物理量,需要验证什么关系才能表示小车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变式探究】利用如图6-13-7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测出下落时间t ,通过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v 0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通过v =2gh 计算出瞬时速度v 0C .根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得出高度h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根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0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答案】D【解析】 选项A 、B 中用重力加速度g 计算末速度,相当于已经承认该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选项A 、B 错误;高度h 应该用刻度尺测出,故选项C 错误、D 正确.难点三 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探索某种物理规律、研究某个物理问题.近年来探究性实验在高考实验中占的比例逐步增大,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将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实验情境中,由题给条件自行选定实验原理,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器材去研究物理现象,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信息分析各物理量中的内在联系,找出其中所包含的物理规律.例3、为了“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现提供如图6-13-8所示的器材,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图6-13-8(1)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2)在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如图6-13-9所示的一条纸带,在A、B、C、D、E五个计数点中应该选用________(填“B”、“C”或“D”)点的速度才符合实验要求,因为:_________________.图6-13-9【点评】“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应该先逐渐变疏后均匀不变,本实验给出的打点纸带有明显的误差,这是由于摩擦力没有被完全平衡造成的,解答时无需理会.【变式探究】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加挂钩码,做实验研究弹力跟弹簧总长度的关系,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弹簧的质量可以不计,取g=10 m/s2.(1)根据实验数据在图6-13-10给定的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跟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图6-13-10(2)根据作出的图线写出弹力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答案】(1)如图所示(2)F=30(L-0.06)N【解析】 (1)描点,作出F-L图象如图所示.(2)根据图象计算斜率k=30 N/m,得弹力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关系为F=30(L-0.06)N.【历届高考真题】【2012高考】(2012•重庆)(1)如图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__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的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_____(填“d”或“e”)得到的值较小,用_____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2)某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利用铜片、锌片和家乡盛产的柑橘制作了果汁电池,他们测量这种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并探究电极间距对E和r的影响,实验器材如图所示.①测量E和r的实验方案为: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U和流过电源的电流I,依据公式______,利用测量数据作出U-I图象,得出E和r.②将电压表视为理想表,要求避免电流表分压作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③实验中依次减小铜片与锌片的间距,分别得到相应果汁电池的U-I图象如图中(a)(b)(c)(d)所示,由此可知:在该实验中,随电极间距的减小,电源电动势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电源内阻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曲线(c)对应的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当外电路总电阻为2500 Ω时,该电源的输出功率P=________mW.(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光学d e(2)①U=E-Ir②如图所示③不变增大0.9754780.268【解析】(1) 玻璃砖的光学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接触面的污渍会影响接触面的平整,(2012·上海)29.(8分)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某同学尝试用DIS测量周期,如图,用一个磁性小球代替原先的摆球,在单摆下方放置一个磁传感器,其轴线恰好位于单摆悬挂点正下方,图中磁传感器的引出端A应接到____________,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当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时,磁性小球位于____________,若测得连续N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单摆周期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_(地磁场和磁传感器的影响可忽略),(2)多次改变摆长使单摆做小角度摆动,测量摆长L 及相应的周期T ,此后,分别取L 和T 的对数,所得到的lg T -lg L 图线为____________(填:“直线”、“对数曲线”或“指数曲线”);读得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c ,由此得到该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___,【答案】(1)数据采集器,最低点(或平衡位置),2tN -1,(2)直线,4π2/102c ,【解析】(1)只有小球在最低点时,磁感应器中的磁感强度才最大;连续N 个磁感应强度最大值应有N-1个时间间隔,这段时间应为(N-1)/2个周期,即:12N T t -=因此T=2tN -1 (2)根据:2LT gπ=取对数得:11lg lg lg 2lg 22T L g π=+-因此图象为一条直线;图象与纵坐标交点为C,则1lg 2lg 2C g π=-整理得:22410C g π=【考点定位】磁场、力学试验(2012·广东)(2)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L 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 1至L 6,数据如下表表:代表符号 L 0 L x L 1 L 2 L 3L 4 L 5 L 6 数值(cm )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______,③图16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的差值(填“L 0或L 1”),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_g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 2),(2012·山东)21.(13分)(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 和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 m/s 2,若用ag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 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①6;7【或7;6】 ②1.00;1.20③2.00;偏大【解析】 ①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是常数2x aT ∆=,可知开始位移之差为2cm,所以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0.2001/ 1.00/0.2v m s m s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0.2329/ 1.17/0.2v m s m s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课件(热点突破+命题预测+押题):专题十三 力学实验(共34张PPT)
[总结提升] 1游标卡尺不估读,以 mm 为单位,10 分度卡 尺读数,小数点后只有 1 位,20 分度和 50 分度读数,小数 点后有 2 位. 2螺旋测微器要估读, 以 mm 为单位, 小数点后必须有 3 位, 同时还要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热点二
纸带类实验问题的处理(含频闪照相)
热点一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命题规律: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是高考考 查的热点,题型为填空题.
(1)(2014· 高考江苏卷 )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 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如图
B 所示的部件________( 选填“A”、“B” 、“C”或“D”).从图中 0.410 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mm.
(2)(2014· 高考福建卷)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
60.10 数如图甲、 乙所示, 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 4.20 cm 和________ mm.
[解析]
(1)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先将锁紧装置锁紧,即旋紧
B.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0+41.0×0.01)mm=0.410 mm. (2)金属杆长度由刻度尺示数可得,由题图甲得 L=60.10 cm. 由题图乙知,此游标尺为 50 分度,游标尺上第 10 刻线与主 1 尺上一刻线对齐,则金属杆直径为 d=4 mm+ ×10 mm= 50 4.20 mm.
单位:cm x1 10.76 x2 15.05 x3 19.34 x4 23.65 h 48.00 s 80.00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4.30 m/s2 (1)物块的加速度 a=______________(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h 2 a < g = 5.88 m/s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s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训练1-6-1《力学实验》
[名题回访] 1-1.(2014·广东深圳一模)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中: (1)实验器材:A.长木板;B.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 纸带;C.细绳、小车、砝码;D.装有细砂的小桶;E.薄木板;F. 毫米刻度尺.还缺少的一件器材是________.
(2)实验得到如图(a)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 间隔为 T;B、C 间距 s2 和 D、E 间距 s4 已量出,利用这两段间 距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4.逐差法 逐差法是物理实验中处理数据常用的一种方法.凡是自变量 做等量变化,而引起应变量也做等量变化时,便可采用逐差法求 出应变量的平均变化值.逐差法计算简便,特别是在检查数据时, 可随测随检,能及时发现差错和数据规律,更重要的是可充分地 利用已测到的所有数据,并具有对数据取平均值的效果.还可绕 过一些具有定值的未知量,从而求出所需要的实验结果,可减小 系统误差和扩大测量范围.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二轮知识专题大突破
专题六 物理实验
第1讲 力学实验
基础记忆 思维对接
实现一二轮无缝对接
一、力学实验中的测量问题
二、误差与有效数字 1.误差
2.有效数字 (1)定义: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据,有效数字的最 后一位是测量者估读出来的,是误差的来源. (2)位数:从数字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 0.012 5 为三位有效数字. 三、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解析] (1)根据胡克定律有 mg=k(x-x0),得 k=81.7 N/m,
则1k≈0.012 2 m/N.
1 (2)k
-n 图象如图所示
(3)由1k -n 图象可得图线的斜率为 5.72×10-4 m/N,则有1k= 5.72×10-4n,整理得 k=1.75×n 103;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综合讲与练:专题六 物理实验(含2014高考题)
专题六 物 理 实 验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高考对学生实验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十四个实验:①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②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③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④验证牛顿第二定律;⑤探究动能定理;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⑦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⑧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⑩练习使用多用电表;⑪传感器的简单使用;⑫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⑬测定玻璃的折射率;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2.高考除了对课本中原有的学生实验进行考查外,还增加了对演示实验的考查,利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对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加以重组,来完成新的实验设计。
1.熟知各种器材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多用电表等。
2.以课本实验为基础,注重复习实验的目的、原理、设计思想、步骤、数据处理方法、注意事项等。
3.把各个实验分门别类,如测量类的实验、验证类的实验、探究类的实验等,找出各个实验的相似点,掌握各类实验的方法。
4.重视创新设计性实验的复习,这类实验往往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法的创新。
第1讲 力学、光学实验与创新考向一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1.游标卡尺的读数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测量值=固定刻度整毫米数+半毫米数+可动刻度读数(含估读值)×0.01 mm。
[例1] 用游标卡尺测得某样品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其读数L=________ m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边长a如图乙所示,其读数a=________ mm。
[解析] 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样品的长度L=20 mm+3×0.05 mm=20.15 mm。
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样品的边长a=1.5 mm+23.0×0.01 mm=1.730 mm。
[答案] 20.15 1.730(1.729~1.731均正确)[感悟升华]1.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各尺的分度,把数据转换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据,先读主尺数据,再读游标尺数据,最后两数相加。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练课件力学实验名师课件
效数字).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 堂 说课】稿获 高奖考PP物T- 理高二考轮物 专理题二复轮 习专讲题练复 课习件课力件 学:实专验题 名五师力学ppt实课验件((最优新选版)本)推 荐
图3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 堂 说课】稿获 高奖考PP物T- 理高二考轮物 专理题二复轮 习专讲题练复 课习件课力件 学:实专验题 名五师力学ppt实课验件((最优新选版)本)推 荐
最新版本 说课稿 高考物 理二轮 专题复 习讲练 课件力 学实验 名师ppt 课件( 优选)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 堂 说课】稿获 高奖考PP物T- 理高二考轮物 专理题二复轮 习专讲题练复 课习件课力件 学:实专验题 名五师力学ppt实课验件((最优新选版)本)推 荐
②求解瞬时速度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 速度.如图1所示,求打某一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只需在这一点的前后 各取相同时间间隔T的两段位移xn和xn+1,则打n点时的速度vn=xn+2Txn+1 .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 堂 说课】稿获 高奖考PP物T- 理高二考轮物 专理题二复轮 习专讲题练复 课习件课力件 学:实专验题 名五师力学ppt实课验件((最优新选版)本)推 荐
图1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 堂 说课】稿获 高奖考PP物T- 理高二考轮物 专理题二复轮 习专讲题练复 课习件课力件 学:实专验题 名五师力学ppt实课验件((最优新选版)本)推 荐
高考题型1 纸带、光电门类实验
1.纸带的分析和数据处理 (1)两个关键点 ①区分计时点和计数点:计时点是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计 数点是指测量和计算时在纸带上所选取的点.要注意“每五个点取一个 计数点”与“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说法是等效的,打点计时器 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时,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5×0.02 s =0.10 s. ②涉及打点计时器的实验均是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待打点稳定后, 再释放纸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B=
。
(2)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要测出某一过 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还必须测出这一过程滑块 (写
出物理量名称及符号,只写一个物理量),合外力对滑块做功 的表达式W合= 。
(3)算出滑块运动OA、OB、OC、OD、OE段合外力对滑块所做的 功W以及在A、B、C、D、E各点的速度v,以v2为纵轴、W为横 轴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v2-W图像,可知该图像是一条 ,根据图像还可求得 。
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将数据填写在适当的表格中,即为列
表法。
2.平均值法:把在同一状态下测定的同一个物理量的若干组数
据相加求和,然后除以测量次数。
3.作图法: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优点是直观、简便,有取平均
值的效果。由图线的斜率、截距、包围的面积等可以研究物理 量之间的关系。
热点考向一
游标卡尺的读数
【典题1·师生探究】(2014·福建高考)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 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 径分别为 cm和 mm。
【破题关键】
A和C两点 的中间时刻,利用中间 (1)求B点的瞬时速度:B点为_________
前后两点的平均速度 。 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某一过程合外力对滑块做的功:
动能定理 。 ①选择规律:_________ mgx=Δ Ek 。 ②方程式:________ v2-W图像可以直观 (3)明确为什么作v2-W图像而不作v-W图像:________________ 地得到合外力的功与速度v的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解答】(1)由打出的纸带可知B点的速度为vB= x 3 x1 。
2 Δt
(2)由做功定义式可知还需要知道滑块下滑的位移,由动能定 理可知W合=ΔEk,即mgx=ΔEk。(3)v2-W图像应该为一条过原点 的直线。根据图像还可以求得滑块的质量 M。 答案:(1)
x 3 x1 2Δt
(2)下滑的位移x mgx 滑块的质量M
【破题关键】 0.1mm 位。 (1)明确:毫米刻度尺应估读到______ 不需要 估读。 (2)记住:游标卡尺读数时_______ cm ,直径的 (3)注意:审题时看清长度的测量要求单位是___ mm 。 测量要求单位是___
【解析】直尺的最小刻度为0.1cm,因此读数应为60.10 cm,
(3)过原点的直线
【解题悟道】
打点计时器及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
(1)打点计时器的认识和正确使用。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低压交流4~6 V;电火花计时器
工作电压为交流220V。 ②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2)纸带的应用。 ①判断物体运动性质。 a.若Δx=0,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做匀速直 线运动。 b.若Δx不为零且为定值,则可判定物体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 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题中学生错误地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而题目中通过动滑轮拉动的小车所受拉力应为弹簧测力计读数 的两倍,造成计算错误,不得分。
【精讲精析】(1)本实验需要测定小车受到的拉力,由题目条
件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一定值,
小车所受拉力应为弹簧测力计读数的两倍,所以只需记录弹簧
②求解瞬时速度。
利用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
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求打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只需在这
一点的前后各取相同时间间隔T的两段位移xn和xn+1,则打n点
时的速度 v n x n x n 1 。
2T
(3)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图所示
因为a1
x5 x 2 x6 x3 x 4 x1 a a 2 3 3T 2 3T 2 3T 2 a a a 3 x 4 x 5 x 6 x1 x 2 x 3 所以a 1 2 。 2 3 9T
专题六 物 理 实 验 第11讲 力 学 实 验
一、误差与有效数字 1.误差:
误
差
产生原因
实验仪器不精确 实验原理不完善 实验方法粗略 测量、读数
大小特点
总是偏大
减小方法
更新仪器, 完善原理, 改进方法 画图像或
系统误差
或偏小
可大可小
偶然误差
不准确
取平均值
2.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测量者估读出来的,是偶然误差的
热点考向二
纸带类实验的处理方法
【典题2·师生探究】(2014·西安一模)为了“探究动能改变
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把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有滑轮的)一端垫起,把质量为
M的滑块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重锤相连,重锤后连 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倾角,直到轻推滑块后, 滑块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如图甲所示。
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时间间隔为Δ t=0.02×5s=0.1 s。
(2)频闪照相机:用等时间间隔获取图像信息的方法将物体在
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下来。
(3)光电计时器:记录遮光时间。
三、力学实验 1.验证性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探究性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 关系,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3)图上的连线不一定通过所有的数据点,应尽量使数据点合
理地分布在线的两侧,且线要细;
(4)作图时常通过选取适当的坐标轴使图线线性化,即“变曲
为直”。 (5)注意区别横、纵坐标轴的物理意义、标度及单位。 (6)明确图像的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
(二十一)
(二十二)
来源。
(2)从数的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0.0125为三位有
效数字。
二、基本仪器的使用 1.长度测量类仪器: (1)毫米刻度尺的读数:精确到毫米,估读一位。
(2)游标卡尺的读数: 游标尺/mm 测量结果(游标尺上第 n个刻线与主尺上的某 刻度线正对时)/mm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0.1n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0.05n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 +0.02n
(2)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
出的a-F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3)若得出的a-F图像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
。
【现场答案】
【失分诊断】(1)题中小车受到的拉力是弹簧测力计读数的两
倍,而学生机械套用了教材中本实验的原理,错误地认为小车
受到的拉力为砂桶的重力,因此错选了c、d,不得分。
游标卡尺是50分度,精确到0.02 mm,因此读数为4.20 mm。
答案:60.10 4.20
【解题悟道】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1)10分度的游标卡尺,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只有1位,20分
度和50分度的游标卡尺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有2位,且对齐
格数不估读。 (2)螺旋测微器以mm为单位,小数点后必须有3位,对齐格数要 估读,同时还要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热点考向三
应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典题3·师生探究】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
量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和弹簧测力计均水平固定。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下列操作是
。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
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c.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 的质量
3.两种实验过程的比较: 类型 探究性实验 ①提出问题 实 验 过 程 验证性实验 ①实验目的 ②实验器材 ③实验原理 ④实验步骤 ⑤数据分析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方案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
⑥实验结论
四、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列表法: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为了简单而明显地表示出有
第二步: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 靠近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纸带穿 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之从静止开始向 下加速运动,打出纸带,如图乙所示。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O、A、B、C、D、E、F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Δ t,
测力计的示数,不需要测定砂和砂桶的质量。为了减小实验误
差,应将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且
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故一定要进行的操作为 a、 b。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Ff=ma,a出的a-F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图。
(3)由a= 2F Ff 可知,图线的斜率k= 2 ,所以小车的质量
m m m
m= 2 。
k
【正确答案】(1)a、b (2)A
(3)
2 k
【解题悟道】
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六个要求
图像法是物理实验中广泛应用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以下为
作图的规则:
(1)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位 数和结果的需要来定; (2)要标明轴名、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的间距按有效数字的 位数标明数值;
刻度 格数 10
20 50
刻度 总长度 9
19 49
每小格与 1毫米差 0.1
0.05 0.02
精度 /mm
0.1
0.05 0.02
(3)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测量值=固定刻度整毫米数+半毫米数+
可动刻度读数(含估读)×0.01mm。
2.时间测量类仪器:
(1)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一般每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