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9《短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9《短诗三首》(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短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鹅、湖、翠”等10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课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性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爱好,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三首短诗《鹅湖》、《翠竹》、《秋夜》。

通过对这三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诗歌的魅力。

2. 生字词:鹅、湖、翠、鹅湖、翠竹、秋夜、珍惜、修辞、想象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词,理解词语意思。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课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多媒体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诗歌图片。

2. 学具:(1)课本。

(2)文具盒。

(3)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生字词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生字词。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意境。

4. 修辞手法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举例讲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

5. 小组讨论与表达:(1)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和原因。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

这三首短诗分别为《春晓》、《静夜思》和《登鹳雀楼》。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短诗,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哲理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短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三首短诗,学生能够培养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和欣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诗歌的理解:由于这三首短诗的语言和意境都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哲理。

2. 诗歌的韵律:学生可能难以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读起来可能不够流畅。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和教案。

2. 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诗歌的背景和相关资料。

3. 录音机,用于播放诗歌的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哲理美,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朗读:学生跟随录音机朗读这三首短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老师逐句讲解这三首短诗的意义和哲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4. 背诵:学生反复朗读和背诵这三首短诗,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5. 讨论: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三首短诗的意境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要加强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学习和欣赏。

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

2. 诗歌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

3. 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4. 诗歌的意义和哲理。

作业设计1. 背诵这三首短诗,并能够正确地朗读。

2. 写一篇关于这三首短诗的感悟和体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反思

9.短诗三首【教学内容】教科书 P36~37 内容。

【教学目标】1. 会认 2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感悟“诗”的整体特点,比较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教学重点】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学难点】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悟“诗”的整体特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朗诵导入1. 教师朗诵《短诗三首》。

2. 让学生体会这三首诗和第一单元学的诗有什么不同。

3. 教师小结导入: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三首诗,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课题)二、学习生字1. 学生齐读诗歌,注意停顿与节奏。

2. 学生自学生字,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读通字词,了解字义。

3. 同桌互读,正音。

4. 检查反馈。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学习词语,造句理解。

5. 书写练习。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初知大意1. 学生朗读诗歌,说一说,每首短诗写的都是什么?2.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3.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第一首诗写了诗人对母亲、童年往事的回忆;第二首诗写了诗人对大海的感受和赞叹;第三首诗写了母亲对诗人的爱护,以及诗人对母亲的怀念。

四、学习诗歌1. 指名朗读,要求:把控节奏,注意感情基调。

2. 想一想:这首诗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句型?(指名回答)3. 教师明确:四句话;一个感叹句,三个反问句。

4.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思考:诗人认为大海是什么样的?5. 同学们,这首诗歌通过星光、花香来衬托大海,表明大海波涛的清响一直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影响着诗人的思潮,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对自然的歌颂。

五、课堂小结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初步了解了每首诗歌的大意,并学习了第二首诗歌,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2. 布置作业:写生字,完成相应课后练习题。

第2课时一、复习旧知1. 学生齐读诗歌。

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5. 诗歌的情感表达: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诗歌的情感表达,如通过自然景物、人物形象、象征手法等,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情感美。
6. 诗歌的文化背景:通过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文化美。
7. 诗歌的欣赏和创作: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诗歌的欣赏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通过介绍和分析三首诗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文化美。
解决办法: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讨论、分析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通过举例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
(3)通过介绍和分析三首诗的文化背景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文化美。
九.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1)诗歌朗诵: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进行朗诵练习,录制视频上传至班级群,同学和老师会进行评价和反馈。
(2)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提交诗歌文本,同学和老师会进行评价和反馈。
(3)诗歌鉴赏报告:让学生选择一首诗进行深入鉴赏,撰写鉴赏报告,包括诗歌的背景、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提交报告文本,同学和老师会进行评价和反馈。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诗歌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诗歌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二、拓展建议
1.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通过朗诵自己的诗歌或他人的诗歌,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9 短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9 短诗三首》的内容和意义。

–能够准确朗读和理解诗歌内容。

–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和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诗歌展示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能够听懂他人朗读的诗歌,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用心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朗读,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唱歌或者朗诵一首与《9 短诗三首》相关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一首诗《春晓》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描述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纠正发音和语调。

3.分组小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春晓》的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1.教授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相关生字词的写法和意思。

2.针对生字词设计游戏或者练习,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4.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二首诗《秋思》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表达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让学生分组演绎《秋思》的情感表达。

5. 创作小诗(20分钟)1.引导学生参考前两首诗的风格和情感,创作自己的小诗。

2.学生相互分享创作,欢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6. 学习诗歌(15分钟)1.讲解第三首诗《钓鱼》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描写和情感。

2.学生跟读诗歌,品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

3.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表演《钓鱼》的情景。

7. 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天学习的内容,总结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继续接触并学习诗歌,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课后作业1.背诵《9 短诗三首》中的一首诗。

2.仿写一首关于自己生活的小诗。

3.练习相关生字词的书写。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针对《9 短诗三首》进行了分析和讲解,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案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案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短诗三首》选入了冰心的《繁星》(节选)、《春水》(节选)和艾青的《小池》。

这些短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便于学生朗读和感悟。

通过学习这些短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能够理解和体会诗歌的基本情感。

但学生在朗读和感悟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短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短诗,理解短诗的大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短诗,理解短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和感悟,深入理解短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短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短诗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预习短诗,对短诗有一定的了解,准备好朗读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感受,引出今天的课文《短诗三首》。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个展示短诗,让学生初步感知短诗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短诗的语言特点和音乐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朗读短诗,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短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b.短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c.你觉得短诗的语言有哪些特点?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短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短诗三首》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包括《春晓》、《静夜思》、《寻隐者不遇》三首古诗。

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能够背诵these poems. The unit 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意境和表达。

However, they may st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se poems and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behind them.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helping students appreciate the charm of these poems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and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三. 教学目标1.Knowledge objectives:–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of the three poems.–Students can recite the three poems.2.Ability objectives:–Students can analyze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se poems through reading and discussion.–Students can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thoughts about these poems in their own words.3.Emotional objective:–Students can develop interest and appreciation for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四. 教学重难点1.Key point:–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of the three poems.2.Difficult point:–Appreciating the beauty of these poems and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behind them.五. 教学方法1.Approach:–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 discussions and activities.–Context-based teaching: Use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phrases.–Cultural education: Integrate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2.Teaching ds:–Multimedia teaching resources: Use pictures, videos, and music to create an immer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Handouts: Provide students with printed copies of the poems for easy reading and recitation.六. 教学准备1.Prepare teaching materials:–Print out the three poems for students to read and recite.–Prepare handouts with analysis questions and discussion topics.2.Prepare teaching equipment:–Projector and computer for multimedia teaching resources.–Whiteboard and markers for writing and presenting.七. 教学过程1.Introduction (5 minutes)–teachers will use a short video or picture to introduce the topic of “spring” and lead into the three poems.2.Presentation (10 minutes)–teachers will read the three poems aloud to the students, emphasizing the rhythm and rhyme.–teachers will expln the meaning of some difficult words and phrases, using the context-based teaching approach.3.Practice (10 minutes)–students will read the three poems aloud, following theteacher’s lead.–students will answer some analysis questions about the poems, which were prepared by the teacher.4.Consolidation (10 minutes)–students will 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the culturalbackground behind these poems.–each group will choose one poem and present their findings to the class.5.Extension (10 minutes)–students will write a short essay about their favorite poem, explning why they like it and what it means to them.6.Summary (5 minutes)–teachers will summarize the mn points of the class and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appreci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7.Homework (5 minutes)–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practice reciting the three poems and fi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oets 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behind the poems.8.Blackboard (5 minutes)–teachers will write the three poems on the blackboard, along with their authors and the publication dates.This detled teaching design takes into account the knowledge, abilities, and emo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students, and uses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ds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回顾和思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9《短诗三首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9《短诗三首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朗读《短诗三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短诗三首》的理解和朗读。

•运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表达诗歌情感。

难点
•理解抽象诗歌语言,提升对诗意的把握能力。

三、教学准备
•课件:《短诗三首》PPT。

•手段:黑板、彩色粉笔、CD音响。

•素材:准备课文朗读音频。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巩固前几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2.学习新知:呈现《短诗三首》诗歌内容,详细讲解诗意和文中隐含的
情感。

3.听读诗歌: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4.课堂练习:分组或个人朗读诗歌,注重语音语调的运用。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内容,梳理《短诗三首》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色彩。

2.分组朗读:让学生进行分组朗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3.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领悟其中的诗意。

4.诗歌赏析:展示相关插图或图片,让学生进行诗歌形象联想,增强理
解深度。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学生对《短诗三首》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深入诗歌世界,感受诗歌的美丽与魅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教案3篇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短诗三首》(繁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那一首首优美的诗,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言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三首小诗。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

4.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一)。

(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月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子。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儿时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5)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

(6)试着背诵诗歌。

(7)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诗歌的?请你归纳一下。

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请你按照以上思路来学习《繁星》(一三一)和《繁星》(一五九)。

2.交流自学内容。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2. 学习三首优美的短诗,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能力。

3. 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通过诗歌创作体验和表达自我情感。

教学重难点:1. 学会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寓意。

2. 能准确理解和吟读不同风格的诗歌,体会其中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3. 能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堂环境布置。

2. 准备三首优美的短诗,以及相关的配图展示。

3. 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课题。

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9.短诗三首》。

请同学们看一下板书上的标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短诗吗?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学习三首优美的短诗,来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能力。

2. 热身训练。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然后大声朗读出来,让同学们一起欣赏。

3. 观察诗歌配图。

请同学们看一下PPT上的图片,你们能通过图片想象出来这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吗?二、学习课文(30分钟)1. 朗读诗歌。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朗读出这首诗歌。

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以及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

2. 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请同学们在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过程中,留意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字词运用。

教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发现、分析和讨论诗歌中的优美语言和寓意。

3. 吟读诗歌。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练习吟读这首诗歌。

教师可以按照诗句节奏进行分段掌握,并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创作诗歌。

请同学们在课堂上创作一首有关季节的短诗,并交换作品,互相欣赏,同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5. 展示诗歌配图。

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配图,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同学们也可以自己设计和制作相关的配图。

三、课后作业(10分钟)请同学们回家后复述一下这三首诗歌,并记录下你的感受和体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第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第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9短诗三首》的内容和韵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模仿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背诵《9短诗三首》。

•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课本《9短诗三首》•宣纸和毛笔•讲解诗句的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歌曲《碧云天》,引入古诗的氛围,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与讨论(15分钟)1.老师朗读《9短诗三首》,指导学生理解诗意。

2.学生分组讨论各首诗的意境和感受。

3.学生展示讨论结果,相互交流。

3. 听写与默写(10分钟)1.老师播放《9短诗三首》朗读。

2.学生听写其中一首诗。

然后默写全文。

4. 诗词表演(15分钟)1.学生分组,各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朗诵或表演。

2.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点评。

5. 诗词创作(1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的古诗,自行创作一首新的古诗。

2.学生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9短诗三首》这些传统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学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代诗人的情感与力量。

六、作业布置1.背诵《9短诗三首》中的一首诗。

2.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古诗。

七、扩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唐诗三百首》中的相关诗歌,进一步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和深远意义。

以上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短诗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小池》、《春晓》和《静夜思》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词。

但他们在鉴赏古诗词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帮助他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画意美和情感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难点:欣赏古诗词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朗读、讨论、品味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图片等。

2.音频:准备课文朗读的音频文件。

3.黑板:板书重点词语和诗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诗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这三首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三首诗都是古代诗人写的,它们都很有韵味。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韵味十足的诗歌。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朗读结束后,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朗读和表演。

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意语气、情感和节奏的把握。

表演时,可以加入动作、表情等,展现诗歌的意境。

其他同学在观赏过程中,学会欣赏诗歌的美。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三首诗的意境?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与朗读《江南春》、《曾静》、《空山》三首诗歌。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短诗中的景物、情感和想法。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4.培养学生爱诗文、爱生活的情感。

5.通过表演、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江南春》、《曾静》、《空山》三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韵律和美感。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景物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江南春》、《曾静》、《空山》三首诗歌的印象和意境。

2.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诗歌的情感和美感。

3.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四、教学内容1. 《江南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媚梨花水定寒。

又是明年能过否,依旧行人并水滩。

•诗歌背景:描写江南春天的景色,流淌着新春的气息。

•教学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春天的气息。

•教学活动:朗读诗歌,描述春天的景色,讨论诗歌背后的含义。

2. 《曾静》未散旋风吟短篷,萍叶如人不绝鸿。

年年手种曾静处,簇簇重生雨后红。

•诗歌背景:描述了一个安静、宁静的场景,在雨后红枫叶生长。

•教学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活动:朗读诗歌,绘画描绘红枫叶的场景,讨论诗歌中的意义。

3. 《空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长相伴,思念永不休。

•诗歌背景:描绘了一个山间清幽的景象,在秋天的夜晚展现了月光的美丽。

•教学内容: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感受宁静与美好。

•教学活动:朗读诗歌,写诗歌中表达的思念之情,分享自己对空山的联想。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听课前的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资料引入诗歌背景,唤起学生对春天、雨后红枫叶、空山的探索兴趣。

2.听课中的引导:老师适时停顿,让学生思考诗歌中的意义,帮助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3.课后的总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感想和体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短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首短诗的内容、主题及作者背景,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
2.学会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4.通过对短诗的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5.请同学们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所学短诗,互相朗读、鉴赏,感受诗歌的美。可以邀请家人谈谈他们对诗歌的看法,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2.家长协助孩子一起查找并阅读至少一首与课堂所学短诗同一诗人的其他作品,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特点,增进对诗歌文化的认识。
3.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首短诗,为其创作一首歌曲或编排一段舞蹈,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下节课向全班同学展示,分享你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创作一首以“春”为主题的短诗,要求运用课堂所学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表达你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短诗进行背诵和鉴赏,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课后请同学们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短诗进行深入学习,尝试从诗歌的形式、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并完成以下作业:
-撰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鉴赏短文,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画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插图,展现你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元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3.讲解:详细讲解短诗的内容、主题及作者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

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短诗三首》选入了冰心的《繁星》(七一)、艾青的《月夜》、叶圣陶的《花牛歌》。

这些诗都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们在意象的选择、意境的创设、情感的表达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展现了现代诗歌的多样性。

冰心的《繁星》(七一)以繁星象征光明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艾青的《月夜》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晚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叶圣陶的《花牛歌》通过描绘花牛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嬉戏,表现了童年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

但是,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3.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2.诗歌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2.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诗歌。

3.欣赏法: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诗歌的美。

六. 教学准备1.诗歌文本。

2.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例如,可以播放月亮的视频,让学生在美丽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

2.呈现(10分钟)呈现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诗歌的音乐美。

3.操练(10分钟)讲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例如,可以讲解冰心的《繁星》(七一)中“繁星”象征光明和希望的意象,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对诗歌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第1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第1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短诗三首》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短诗三首》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美”。

本节课的三首短诗:《春晓》、《题临安邸》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分别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杭州的美丽和冬天的雪景。

这些短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诗歌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和欣赏古典诗歌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短诗;理解短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短诗,理解短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难点:欣赏和分析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发现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诗歌内容、图片、音乐等的课件。

2.短诗文本:准备《春晓》、《题临安邸》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文本。

3.黑板:板书重点词语和诗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杭州的山水和冬天的雪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春晓》、《题临安邸》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三首短诗,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关注发音、节奏等方面,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诗歌。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短诗三首》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短诗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春水》、《小鱼》和《花牛》三首小诗。

这些小诗文字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些小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

但他们在理解和欣赏诗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中的小事有一定的感知,但需要通过诗歌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启发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3.课文译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如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呈现(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如春水、小鱼、花牛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朗读错误。

然后,选取部分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大家对示范朗读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9《短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9《短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9《短诗三首》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短诗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春水》、《小鱼》和《花牛》三首小诗。

这些诗歌都具有简洁明快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寓意。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诗歌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欣赏诗歌的美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义和美感。

2.难点: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欣赏诗歌的美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启发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歌的文本、图片、音频等资源。

2.教学素材: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情境创设和辅助教学。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创设情境:播放大自然的音频,如鸟鸣、水流等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

b.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如春天的景色、小鱼游动等,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c.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a.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气和韵律的把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并背诵三首短诗:“快乐的游戏”、“三月的雨”、“风”•能够运用正确的朗读语音和语调朗读这三首短诗•能够通过朗读这三首短诗,表达出对自然、生活和游戏的情感•能够根据这三首短诗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简单的创作,创作范围不限于诗歌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正确朗读这三首短诗,表达其中所表达的情感•能够理解这三首短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难点•能够根据这三首短诗的情感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达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热身•全班学生站起来进行体操和舒展运动,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2.导入•让学生观看课件或打印好的诗歌,并读出这三首短诗的标题,引导学生猜测这三首短诗可能是写什么的,并引导学生展开关于这三首短诗的讨论。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自然、生活和游戏等常见事物进行认知和理解,为后续朗读和创作打好基础。

3.朗读•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这三首短诗,重点关注语音和语调的正确使用。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朗读或单独朗读,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和反馈。

4.表情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这三首短诗的基础上,通过表情和动作等方式表达出对所描述事物的情感。

•比如:当学生朗读“三月的雨”这首短诗时,可以用手模拟下雨的样子,并用朗读的语音和语调表达出对下雨的情感。

5.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三首短诗,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创作内容可以是对自己所喜爱事物的叙述或感受。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创作或单独创作,老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反馈。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出关键点和易错点,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参考。

四、教学评价•老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以及诵读大会等方式进行评价。

•学生的诵读能力和创作能力均应是教师信任和评价的重点。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9.短诗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短诗的特点和韵脚。

2.学习三首不同类型的短诗,了解其内容和意境。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三首短诗的内容和韵脚,能够正确朗读。

2.难点:理解短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5分钟)老师出示三幅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的场景和情境,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短诗的特点和意义,初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短诗一《暖阳里》(10分钟)1.学习韵脚–老师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听出其中的韵脚“阳-凉”。

–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韵脚的重要性和作用。

2.学习诗歌内容–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听懂每一个字的意思。

–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齐声朗读、教师和学生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诗歌的学习和朗读。

3.学习诗歌意境–带领学生探讨短诗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短诗所表达的温暖和感性。

3.短诗二《课间操》(10分钟)1.学习韵脚和语言特色–老师先带领学生听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韵脚和语言特色。

–老师与学生探讨短诗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

2.学习诗歌内容和意境–老师一边讲解课文的内容,一边向学生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想法。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短诗所表达的意境。

4.短诗三《小蚂蚁》(10分钟)1.学习韵脚和语言特色–老师先带领学生听课文,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韵脚和语言特色。

–老师与学生探讨短诗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

2.学习诗歌内容和意境–老师一边讲解课文的内容,一边向学生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和想法。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感受短诗所表达的意境。

5.诗歌朗读比赛(15分钟)老师先展示课堂活动的标志或奖牌,引导学生参加朗读比赛。

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一首诗或多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领悟,讲述自己拍到的照片或者记录的一些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那一首首优美的诗,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言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
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三首小诗。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
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

4.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一)。

(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抓住“月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子。

)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
(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儿时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
(5)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

(6)试着背诵诗歌。

(7)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诗歌的?请你归纳一下。

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请你按照以上思路来学习《繁星》(一三一)和《繁星》(一五九)。

2.交流自学内容。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1)出示第二首诗,交流:
①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强调了星星的光、花的香、思潮里波涛的清响。

)
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大海的热爱。

)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出示第三首诗,交流:
①这首诗中有两个“风雨”,请你圈出来,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风雨”指的是刮风下雨,第二个“风雨”指的是作者遇到的坎坷、挫折。

)
②心中有了“风雨”,作者要躲到哪里?(母亲怀里)
③一个“躲”字,你体会出了什么?(“躲”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同时也赞颂了母亲怀抱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四、拓展延伸。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新诗”,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和日本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现代诗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它的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

其诗歌形式自由,意蕴丰富,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本课所选的三首短诗均为抒情诗。

五、布置作业。

1.阅读《繁星》中的其他诗歌。

2.搜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并摘抄下来。

短诗三首
怀念往事热爱大海赞颂母爱
1.借助多媒体,把诗歌、画面、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真实感受;作者对童年、大海、母亲的感情,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2.反复地诵读诗歌,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现代诗歌的语言朗朗上口,采用个人读、齐读、轮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