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技术 第四章 (二)

合集下载

第四章数据处理与应用课件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第四章数据处理与应用课件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SUM( ) ▪ AVERAGE( )
▪ MIN( ) ▪MAX( )
求和 求平均值 求最小值 求最大值
▪COUNTI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指定区域中符合条件的单元格计数
▪SUMIF( )
指定范围中符合条件的值求和
▪AVERAGEIF( )
指定条件求平均值函数
▪Rank( )
大小排序
例:=sum(A2:A16)
数据缺失
逻辑错误
数据异常
数据重复
格式不一
1、字母代表列、数字代表 行
2、单元格书写方式:列在 前,行在后。例如:A25 3、单元格区域书写方式。 A2:A11,A2:E5
数据计算——公式
公式的格式: = 表达式
其中表达式有运算符号,常量,单元格地址,
=A2+B2
函数以及括号组成。
例如:
=B4+100 =(A1+B1)/2 =B4*A4
If函数
格式:=if(条件判断,“结果为真的返回值”,“结果 为假的返回值”) Eg:=if(成绩>90,“优秀”, “合格”)
课堂练习
94
课堂练习
(1)通过观察上表,获得一等奖的判断条件是:_成__绩__>__=_90分 (2)物理老师通过电子表格软件的“IF函数”快速得到了学生的 等级,那么“赵杰” 同学所获得“等级”单元格的函数编辑栏 内的函数应该=I是F(:C_8_>__=_9_0_,_“一等奖” ,“二等奖”) (3)物理老师想把表中数据复制到新建数据表中进行编辑,但不 想连同D列中的函数粘贴到新表,比较恰当的方式是: ________ (A.在B新表中手动输入;B、选择性粘贴为数值C、选择性粘贴为图 片)

第4章大数据技术教程-MapReduce

第4章大数据技术教程-MapReduce

第四章分布式计算框架MapReduce4.1初识MapReduceMapReduce是一种面向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的编程模型,也一种并行分布式计算框架。

在Hadoop流行之前,分布式框架虽然也有,但是实现比较复杂,基本都是大公司的专利,小公司没有能力和人力来实现分布式系统的开发。

Hadoop的出现,使用MapReduce框架让分布式编程变得简单。

如名称所示,MapReduce主要由两个处理阶段:Map阶段和Reduce 阶段,每个阶段都以键值对作为输入和输出,键值对类型可由用户定义。

程序员只需要实现Map和Reduce两个函数,便可实现分布式计算,而其余的部分,如分布式实现、资源协调、内部通信等,都是由平台底层实现,无需开发者关心。

基于Hadoop开发项目相对简单,小公司也可以轻松的开发分布式处理软件。

4.1.1 MapReduce基本过程MapReduce是一种编程模型,用户在这个模型框架下编写自己的Map函数和Reduce函数来实现分布式数据处理。

MapReduce程序的执行过程主要就是调用Map函数和Reduce函数,Hadoop把MapReduce程序的执行过程分为Map和Reduce两个大的阶段,如果细分可以为Map、Shuffle(洗牌)、Reduce三个阶段。

Map含义是映射,将要操作的每个元素映射成一对键和值,Reduce含义是归约,将要操作的元素按键做合并计算,Shuffle在第三节详细介绍。

下面以一个比较简单的示例,形象直观介绍一下Map、Reduce阶段是如何执行的。

有一组图形,包含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种形状图形,要计算每种形状图形的个数,见下图4-1。

图:4-1 map/reduce计算不同形状的过程在Map阶段,将每个图形映射成形状(键Key)和数量(值Value),每个形状图形的数量值是“1”;Shuffle阶段的Combine(合并),相同的形状做归类;在Reduce阶段,对相同形状的值做求和计算。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四章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四章

某罐头厂生产肉类罐头,其自动装罐机在正常工作
时每罐净重服从正态分布N(500,64)(单位,g) 。某日随机抽查10瓶罐头,得净重为:505,512,
497,493,508,515,502,495,490,510。问装
罐机当日工作是否正常?
为了降低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一般从选取适当的
和增加试验重复次数 n来考虑。因为选取 数值小的显著水平 值可以降低犯Ⅰ类型错误的概率,
著差异。
甲生产线(x1) 71 56 54 71 57 62 69 73 72 65 62 62 54 78 70 58 53 78 63 67 乙生产线(x2) 53 54 60 56 49 51 53 66 58 70 70 66 65 52 71 58 55 53 56 55
74 62 61 77 59
n≥30)。
【例4-1】某罐头厂生产肉类罐头,其自动装罐机在正
常工作时每罐净重服从正态分布N(500,64)(单 位,g)。某日随机抽查10瓶罐头,得净重为:505
,512,497,493,508,515,502,495,490,510
。问装罐机当日工作是否正常?
(1) 提出假设 无效假设H0:μ =μ 0=500g,即当日装罐机每 罐平均净重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标准净重一样。 备择假设HA:μ≠μ0,即罐装机工作不正常。 (2)确定显著水平 α =0.05(两尾概率)
小或试验误差越大,就越容易将试验的真实
差异错判为试验误差。
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归纳如下:
表4-1 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
客观实际
检验结果 否定 H 0 Ⅰ型错误( ) 推断正确(1- ) 接受 H 0 推断正确(1- ) Ⅱ型错误( )

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管理制度

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数据处理技术,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适用范围包括公司内部所有与数据处理相关的部门和个人。

1.2 定义和术语解释- 数据处理技术:指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技术。

- 数据处理:指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的过程,包括数据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等环节。

- 数据准确性:指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真实可信,没有错误或偏差。

- 数据安全性:指保护数据免受非法获取、篡改、破坏或泄露的能力。

- 数据有效性:指数据能够满足特定目标并有用于决策和业务运作。

第二章:数据处理技术规范2.1 数据采集规范- 所有数据采集必须建立明确的数据字典,包括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约束条件等。

- 数据采集必须进行数据验证和合法性检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数据采集必须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可信,未经授权的数据不得被采纳。

2.2 数据存储规范- 数据存储必须设立权限控制机制,确保数据的访问权限合理分配和保护。

- 数据存储必须定期进行备份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数据存储必须进行分类管理,按照敏感程度和保密级别进行合理划分和存储。

2.3 数据处理规范- 数据处理必须有明确的业务逻辑和处理流程,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 数据处理必须进行日志记录,记录数据处理的相关操作和结果。

- 数据处理必须进行事务管理,确保数据处理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

2.4 数据传输规范- 数据传输必须使用加密通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 数据传输必须进行身份认证,确保数据的传输仅限于授权的用户和系统。

- 数据传输必须进行传输完整性校验,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或损坏。

第三章: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管理3.1 责任分工- 公司需指定专门部门或责任人负责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 各部门和个人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规范的有效执行。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四章《表格数据处理—数据计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四章《表格数据处理—数据计算》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四章《表格数据处理—数据计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分《4.2.1表格数据处理》中的内容。

由于本节课是会考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所以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条件,我将该部分安排为表格数据计算和表格数据排序、筛选两个课时的内容,本节属第1课时的内容,主要学习表格数据计算中的两种方法,即公式法和函数法。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每个学校的教学条件不一,学生在计算机能力上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初中就有对Excel的操作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的学生限于初中学校的教学条件,甚至连基本的概念都不懂。

因此在本堂课之前复习了Excel单元格地址的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其次,他们思维活跃,动手操作的欲望强烈,并且他们已经学习过Office中的Word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Word的工具完成一定的任务,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基本需求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公式法或函数法对表格数据进行计算。

(2)能熟练地写出某单元格的计算公式。

(3)能灵活地应用数据填充功能来减轻计算工作量。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来理解、掌握表格中的公式和函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各学科相整合的意识。

(2)通过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对未知知识探索的能力及自学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

3、情感与态度(1)能将本堂课所学的运用Excel的公式法和函数法进行数据计算应用于实际的生活,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意识。

(2)通过学习利用Excel进行数据计算,体验计算机功能的强大,使用的便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机械CADCAM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版

机械CADCAM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版

第一章概述1. CAD、CAPP、CAM 技术各具有哪些功能?为什么要进行CAD/CAM 技术的集成?2. 分析应用CAD/CAM 系统进行产品开发设计的作业过程及其特征。

3. 简述CAD/CAM 系统硬件的组成,并分析各自在系统中的作用。

4. 简述CAD/CAM 系统软件的组成,并分析各自在系统中的作用。

5. 概述CAD/CAM 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应用领域。

6. 分析CAD/CAM 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CAD/CAM 支撑技术1. 阐述数据结构的概念。

何谓数据的逻辑结构?何谓存储结构?2. 阐述栈与队列数据结构的概念及其特点。

3. 简述数据的文件管理与数据库管理的区别。

4. 何谓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数据库?为什么当前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大多为关系型数据库?5. 什么是工程数据库?与一般商用数据库比较,工程数据库有哪些特点?6. 什么是产品数据管理(PDM)?它有哪些功能作用?并说明PDM 的实施对CAD/CAM 系统集成的意义和作用。

7. 简述计算机局域网的组成和常用的拓扑结构。

8. 阐述常用的网络CAD/CAM 系统结构模式和作业原理。

9. 描述可视化技术的含义及其基本流程。

10. 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有哪些?分别阐述产生式表示法和框架表示法是如何进行知识表示的。

11. 什么是正向推理?什么是反向推理?各自有何特点?12. 专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几部分?各部分的功能作用如何?简要描述专家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数据处理技术1. 在CAD/CAM 作业中如何对数表和线图进行计算机处理?2. 分析函数插值与函数拟合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第四章图形处理技术1. 何为窗口?何为视区?如何将窗口内的图形在视区内显示?2. 闸述Cohen-Sutherland 直线段的剪裁方法与处理步骤。

3. 描述多边形剪裁的基本思想。

4. 有一任意平面直线段,试求将之变换到与X 轴重合的复合变换矩阵。

5. 分析计算机辅助绘图的各种方式特点以及应用场合。

研究生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第四章

研究生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第四章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举 例
1. 判断颜色对销售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实际上也
就是检验具有同方差的四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是 否相等的问题 2. 如果四个总体的均值相等,可以期望四个样本 的均值也会很接近 § 四个样本的均值越接近,我们推断四个总体均值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Pro trial version
1. 随机误差
2.
在因素的 同一 水平 ( 同一 个总体 ) 下 ,样本的 各观 察值之间的差异 § 比如,同一种颜色的饮料在不同超市上的销售量 是不同的 § 不同超市销售量的差异可以看成是随机因素的影 响 ,或者 说是 由 于 抽样的随 机 性 所 造 成 的, 称 为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 在因素的不 同 水平 ( 不 同 总体 ) 下 , 各观 察值之 间 的差异 § 比如,同一家超市,不同颜色饮料的销售量也是 不同的 §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所造成的,也 可能 是由 于颜色本 身所造成 的,后者 所形成的 误 差是由系统性因素造成的,称为系统误差
什么是方差分析?
(例子的进一步分析)
① 检验饮料的颜色对销售量是否有影响,也就 是检验四种颜色饮料的平均销售量是否相同 ② 设µ1为无色饮料的平均销售量,µ2粉色饮料的 平均销售量,µ3为橘黄色饮料的平均销售 量, µ 4 为绿色饮料的平均销售量, 也就是检 验下面的假设 ① H0: µ1 = µ2 = µ3 = µ4 ② H1: µ1 , µ2 , µ3 , µ4 不全相等 ③ 检验上述假设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方差分析
1 2 3 4 5
该饮料在五家超市的销售情况 无色
26.5 28.7 25.1 29.1 27.2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

地震数据处理第四章:动校正及叠加

反射波时距曲线:
(1)共炮点:
2 2 t 2 ( x d 2 2 xd sin ) v
2
当倾角=0时,为水平地层; 当倾角<>0时,时间最小点向 上倾方向偏移,其横向距离为
xm 2d sin
共炮点反射波时距曲线是以炮点位置的法向深度d为参数的 双曲线。
(2)共中心点:
t
2 4 x cos d 2 x 2 cos2 t 02,M ( ) v v2
Δti表示地震波在第i层的垂直 双程旅行时间;
地震波由震源S点出发,到达 反射点D后返回接收点G; 地面中心点M与反射点D在同 一铅垂线上;
炮检距为x。
水平层状介质的反射时间t不能表示为炮检距x的 显函数,可近似展开为:
x t ( x) t (0) 2 c2 x 4 c3 x 6 vrms
NMO
动校正误差来自四个方面: (1)地层、构造或岩性等因素破坏前提假设条件; (2)速度误差引起动校正误差; (3)动校正拉伸量随t0的减小而严重,浅层和远炮 检距的拉伸比较大; (4)离散采样。
第二节 水平叠加
一、水平叠加的原理
设共中心点道集 x (i)(i 1,2,..., M , j 1,2,..., N ) ,其中M为样点 数,N为道集中的道数,各道已经进行了正常时差校正,要 确定一个标准道 y(i)(i 1,2,..., M ) ,使得标准道与各记录道的 差别最小,现讨论如何确定这个标准道。
2 2 2
炮点法向深度ds与中心点法 向深度dm之间的关系:
dm ds x sin / 2
是动校正速度;它表示反 射波的横向视速度,界面 倾斜时,它大于地层速度; 界面水平时,它等于介质 速度。

【2024版】食品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四章

【2024版】食品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四章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单个样本平均数的u 检验 1. u 检验u 检验(u -test ),就是在假设检验中利用标准正态分布来进行统计量的概率计算的检验方法。

Excel 中统计函数(Ztest )。

有两种情况的资料可以用u 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样本资料服从正态分布 N (μ,σ2),并且总体方差σ2已知;✓ 总体方差虽然未知,但样本平均数来自于大样本(n ≥30)。

【例4-1】某罐头厂生产肉类罐头,其自动装罐机在正常工作时每罐净重服从正态分布N (500,64)(单位,g )。

某日随机抽查10瓶罐头,得净重为:505,512,497,493,508,515,502,495,490,510。

问装罐机当日工作是否正常?(1) 提出假设无效假设H 0:μ=μ0=500g ,即当日装罐机每罐平均净重与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标准净重一样。

备择假设H A :μ≠μ0,即罐装机工作不正常。

(2)确定显著水平α=0.05(两尾概率)(3)构造统计量,并计算样本统计量值样本平均数:均数标准误:统计量u 值:(4)统计推断 由显著水平α=0.05,查附表,得临界值u 0.05=1.96概率P>0.05,故不能否定H 0 ,所以,当日装罐机工作正常。

2.t 检验 t 检验(t -test )是利用t 分布来进行统计量的概率计算的假设检验方法。

它主要应用于总体方差未知时的小样本资料(n<30)。

其中, 为样本平均数,为样本标准差,n 为样本容量。

[例4-2]用山楂加工果冻,传统工艺平均每100g 加工500g 果冻,采用新工艺后,测定了16次,得知每100g 山楂可出果冻平均为520g ,标准差12g 。

问新工艺与老工艺在每100g 加工果冻的量上有无显著差异?(1)提出无效假设与备择假设 ,即新老工艺没有差异。

,即新老工艺有差异。

(2)确定显著水平 α=0.01(3=520g所以(4)查临界t 值,作出统计推断 由df =15,查t 值表(附表3)得t 0.01(15)=2.947,因为|t |>t 0.01, P <0.01, 故应否定H 0,接受H A , 表明新老工艺的每100g 加工出的果冻量差异极显著。

高中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基础分册教材目录

高中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基础分册教材目录

高中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基础分册教材目录高中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基础分册教材目录:第一章:计算机系统基础1.1 计算机硬件组成1.1.1 中央处理器1.1.2 内存1.1.3 输入设备1.1.4 输出设备1.1.5 存储设备1.2 计算机软件分类1.2.1 系统软件1.2.2 应用软件1.2.3 开发工具软件1.3 操作系统基础1.3.1 操作系统概述1.3.2 常见的操作系统1.3.3 操作系统功能1.4 网络基础1.4.1 网络概述1.4.2 网络拓扑结构1.4.3 网络协议1.4.4 网络安全第二章:信息处理与管理2.1 数据与信息的概念2.1.1 数据的基本概念2.1.2 信息的定义2.1.3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2.2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2.2.1 数据采集方法2.2.2 数据处理技术2.2.3 数据的存储与检索2.3 数据库管理系统2.3.1 数据库定义与特点2.3.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2.3.3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第三章:网页设计与开发3.1 基础3.1.1 概念与作用3.1.2 标签与元素3.1.3 常用属性3.2 CSS样式与布局3.2.1 CSS基础知识3.2.2 CSS选择器与样式规则3.2.3 CSS布局技巧3.3 JavaScript编程3.3.1 JavaScript语法与基础3.3.2 JavaScript事件与交互3.3.3 JavaScript动画与效果第四章:程序设计与开发4.1 基本编程概念4.1.1 程序与算法4.1.2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4.1.3 编程语言分类与特点4.2 基本程序设计技巧4.2.1 输入输出4.2.2 运算与表达式4.2.3 条件与循环4.3 面向对象编程4.3.1 类与对象4.3.2 继承与多态4.3.3 封装与抽象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数据保护法:保护个人数据的法律法规。

2、网络安全法:规范网络安全行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法律法规。

第四章 数据处理 (Excel选择、填充题)

第四章 数据处理 (Excel选择、填充题)

第四章数据处理(Excel选择、填充题)4.5自测题()一、选择题1. Excel2000中,当在某一单元格中输入的字符内容超出该单元格的宽度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出的内容,肯定显示在右侧相邻的单元格中B.超出的内容,肯定不显示在右侧相邻的单元格中C.超出的内容,不一定显示在右侧相邻的单元格中D.超出的内容可能被丢失2. Excel2000中,当选取一个单元格(或区域)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Del>键与使用“编辑”莱单中的“删除”命令功能相同B.使用<Del>键与使用“编辑/清除”命令中【全部】功能相同C.使用<Del>键与使用“编辑/清除”命令中【内容】功能相同0,输入若干空格符也可清除其中内容3. Excel2000中,当前工作表上有一人事档案数据列表(包含编号、姓名、年龄、部门等字段),如欲查询部门的平均年龄,以下最合适的方法是A.排序B.筛选C.数据透视表D.建立图表4. Excel2000中,在一张工作表中公式单元格(或区域)作移动或复制时,以下错误的说法是A.若将选定的一个公式单元格(或区域)单独移动到其他位置时,其公式中的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都不变B.若将选定的一个公式单元格(或区域)单独复制到其他位置时,其公式中的绝对引用不变,相对引用自动调整C.若将选定的一个公式单元格(或区域)连同相关的数据区一起移动到其他位置时,其公式中的绝对引用不变,相对引用自动调整D.若将选定的一个公式单元格(或区域)连同相关的数据区一起复制到其他位置时,其公式中绝对引用不变,相对引用自动调整8.常选用不同的图表类型来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数据的趋势变化常用折线图B.柱形图能直观地表示同一属性的不同数据值的大小C.表示总量为)的不同数据所占的比例选用饼图为好D.三维图形能美观地表示各种类型的数据9.如果将A2单元格中的公式“=B2*$C4”复制C 6单元格中,该单元格公式为A.=B2* $C4B.=D6* $C8C.=D6* $C4D.=D6* $E810.建立区域名,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选定区域后,利用编辑栏中的名称框B.选定区域后,利用“插入”菜单中“名称”子莱单中“指定”命令C.选定区域后,利用“格式”菜单中“工作表”子菜单中“重命名”命令D.选定区域后,利用“插入”菜单中“名称”子菜单中“定义”命令11.对于Excel2000所提供的数据图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独立式图表是与工作表相互无关的表B.独立式图表是将工作表数据和相应图表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工作簿C.独立式图表是将工作表数据和相应图表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工作表D.当工作表数据变动时,与它相关的独立式图表不能自动更新12.关于工作表复制中对数据源范围和目标范围的选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源范围可以是单个单元格,也可以是多个单元格B.不管源范围包含多少个单元格,选定目标范围时可以只选定起始单元格C.源范围可以选定多个不连续的区域,并且依原样复制为不连续的区域D.可以选定与源范围区域大小、形状一致的区域作为目标范围13.设置两个条件的排序目的是A.第一排序条件完全相同的记录以第二排序条件确定记录的排列顺序B.记录的排列顺序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C.先确定两列排序条件的逻辑关系,再对数据表进行排序D.记录的排序必须符合这两个条件之一14.要对Excel 97图表进行修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修改工作表的数据,再对图表作相应的修改B.先修改图表中的数据点,再对工作表中相关数据进行修改C.工作表的数据和相应的图表是关联的,用户不论对哪一个进行修改,另一个会自动相应更改D.当在图表中删除了某个数据点或数据系列的标示后,则工作表中相关数据也被删除15.一个单元格的信息包括A.数据、公式和批注B.内容、格式和批注C.公式、格式和批注D.数据、格式和公式16.关于数据透视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据透视表是依赖于己建立的数据列表并重新组成新结构的表格B.可以对已建立的数据透视表修改结构,更改统计方式C.对数据透视表和对数据列表进行分类汇总的操作是不相同的D.数据列表中的数据一旦被修改,相应的数据透视表会自动更新有关数据。

第四章数据处理技术第五节零点漂移与增益误差处理

第四章数据处理技术第五节零点漂移与增益误差处理
图4.18
① 零点校准:先令输入端短路(开关S1闭合),此时 有x=0,得到输出为y0,按式(4-4) , 有
式4-5
五、零点漂移与增益误差处理
1.误差模型
② 增益校准 :令输入端接上一个已知的标准电压(开 关S2闭合),此时有x=E,得输出为y1, 于是有
式4-6
③ 联立求解式(4-5)和式(4-6) ,可得两个误差 因子为
温度 变送器
压力 变送器
紫外 光源
样气分析池 排出
三通阀
臭氧滤除器
紫外光 检测器
多路 模拟 开关
AB
A/D
DB 微型 CB 计算机
阀控制
显示器
图4.22 臭氧分析仪结构示意图
五、零点漂移与增益误差处理
4.环境因素综合补偿技术与程序设计
(2)环境因素补偿技术
按式(4-9),吸收系数α是一个多变量函数,
当环境温度为0℃与大气压为0.101325MPa时,
吸收系数为α0。
五、零点漂移与增益误差处理
4.环境因素综合补偿技术与程序设计
(1)臭氧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显然,由于吸收系数与环境因素有关,按式(4-8 )测量样气光强还不能准确知道臭氧浓度,还需要弄
清α随环境变化的规律,并进行补偿,才能真正解决问 题。现已知α与α0、T、p之间有下列近似关系:
其中
图4.17
x是输入的被测量(例如直流放大器的输入电压)
y是是带有误差的测量结果(例如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ε是影响量(例如零点漂移或干扰) i是偏置量(例如直流放大器的偏置电流 ) k是影响特性(例如放大器增益的变化)
五、零点漂移与增益误差处理
1.误差模型
无误差的理想情况下: 系:

课后习题二(第四章、第五章)

课后习题二(第四章、第五章)

课后习题二(第四章、第五章)1、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便于增加外设,同时( C )A. 减少了信息传输量B. 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C. 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D. 以上均不对2、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缺点是( C )A. 地址信息、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B. 地址信息和数据信息不能同时出现C. 两种信息源的代码在总线中不能同时传送D. 数据信息不能双向传送3、总线中地址线的作用是( C )A. 用于选择存储器单元B.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C. 用于指定存储器单元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选择地址D. 以上均不对4、微型机读/写控制信号的作用是( D )A. 决定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流方向B. 控制存储器操作(读/写)的类型C. 控制流入、流出存储器信息的方向D. 以上的任一种作用5、在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响应时间最快的方式是( C )A. 链式查询B. 计数器定时查询C. 独立请求D. 以上三种均可6、在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中独立请求方式响应时间最快,是以( B )为代价的A. 增加处理机的开销B. 增加控制线数C. 增加存储器的容量D. 增加处理机的时钟频率7、同步通讯之所以比异步通讯具有较高的传输频率是因为( E )A. 同步通讯不需要应答信号B. 同步通讯方式的总线长度较短C. 同步通讯用一个公共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D. 同步通讯各部件存取时间比较接近E. 以上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8、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 D )A. 存放程序B. 存放微程序C. 存放特殊的数据D. 存放数据和指令9、存储字是( A )A.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组合B.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个数C. 存储单元的集合D. 与存储器无关10、存储字长是指( B )A.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组合B. 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的二进制代码个数C. 存储单元的集合D. 以上均不对11、存储周期是指( C )A. 存储器的写入时间B. 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C. 存储器进行连续读或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D. 与存储器的具体实现技术无关12、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的特点是( A )A.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B. 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C. 容量大、速度快、成本高D. 容量大、速度慢、成本低13、一个16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 B )16214=14+32 = 46KA. 48B. 46C. 36D. 3214、一个512KB的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其地址线根数是( D )512219=KA. 64B. 32C. 20D. 1915、某计算机字长为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则它的寻址范围是(C )216=16+16 = 32K64A. 64KB. 32KBC. 32KD. 无法确定16、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如果考虑电源和接地引脚,则该芯片引出的引脚数最少是(A )29=9 + 8 + 4 = 21512A. 21B. 19C. 17D. 1517、若主存每个存储单元为16位,则( B )A. 其地址线也为16位B. 其地址线与16无关C. 其地址线最少为16位D. 其地址线与16有关18、通常计算机的内存可采用( A )A. RAM和ROMB. RAMC. ROMD. 磁盘19、EPROM是指( C )A. 只读存储器B.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C. 可擦除的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D. 电可擦除的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20、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A )A. 不一定是可改写的B. 一定是可改写的C. 一定是不可改写的D. 以上均不对21、下列说法中( D )是正确的A. 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B. 半导体RAM是易失性RAM,而静态RAM中的存储信息是不易失的C. 半导体RAM是易失性RAM,而动态RAM中的存储信息是不易失的D. 半导体RAM是易失性RAM,而静态RAM只有在电源不掉时,所存信息是不易失的22、下列说法中( B )是正确的A. EPROM是可改写的,但改写一次后不能再次改写B. EPROM是可改写的,且可多次改写C. EPROM是可改写的,是用电信号直接改写D. EPROM是可改写的,是用磁信号直接改写23、和动态MOS存储器相比,双极性半导体存储器的性能是( C )A. 集成度高、存取周期快、位平均功耗少B. 集成度高、存取周期快、位平均功耗大C. 集成度低、存取周期快、位平均功耗大D. 集成度低、存取周期快、位平均功耗少24、在磁盘和磁带两种磁表面存储器中,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按存储方式分( B )A. 二者都是顺序存取B. 磁盘是随机半顺序存取,磁带是顺序存取C. 磁带是随机半顺序存取,磁盘是顺序存取D. 二者都是随机半顺序存取25、磁盘的记录方式一般采用( A )A. 调频制B. 调相制C. NRZD. NRZ-126、在磁表面存储器的记录方式中( D )A. 不归零制和归零制的记录密度是一样的B. 不归零制的记录方式中不需要同步信号,故记录密度比归零制高C. 归零制的记录方式中需要同步信号,故记录密度高D. 不归零制记录方式由于磁头线圈中始终有电流,因此抗干扰性能好27、磁盘存储器的平均等待时间通常是指( B )A. 磁盘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B. 磁盘旋转半周所需的时间C. 磁盘旋转2/3周所需的时间D. 磁盘旋转1/3周所需的时间28、相联存储器是按( B )进行寻址的存储器A. 地址指定方式B. 内容指定方式C. 堆栈存取方式D. 队列存取方式29、一个四体并行交叉存储器,每个模块的容量是64K×32位,单体的存储周期为200ns,在下述说法中( B )是正确的A. 在200ns内,存储器能向CPU提供256位二进制信息B. 在200ns内,存储器能向CPU提供128位二进制信息C. 在50ns内,存储器能向CPU提供32位二进制信息D. 在50ns内,存储器能向CPU提供128位二进制信息30、主存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目的是( A )A.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B. 扩大主存容量C. 即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了存取速度D. 降低主存价格31、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射是由( C )A. 操作系统来管理的B. 程序员调度的C. 由相应硬件自动完成的D. 主存自身即可完成32、采用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C )A. 提高主存的速度B. 扩大外存的存取空间C. 扩大存储器的寻址空间D. 以上都正确33、常用的虚拟存储器寻址系统由( A )两级存储器组成A. 主存—外存B. Cache—主存C. Cache—外存D. 以上任意组合均可34、在虚拟存储器中,当程序正在执行时,由( C )完成地址映射A. 程序员B. 编译器C. 操作系统D. CPU以下为书上相关例题35、在系统总线的数据线上,不可能传输的是( C )A. 指令B. 操作数C. 握手(应答)信号D. 中断类型号36、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内并行传送4字节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则总线带宽是( B )÷⨯)(104=202A. 10MB/sB. 20MB/sC. 40MB/sD. 80MB/s37、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 MHz,宽度为32位,地址/数据总线复用,每传输一个地址或数据占用一个时钟周期。

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技术和应用

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技术和应用

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技术和应用第一章: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往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已经无法满足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处理需求,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技术和应用,以及其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情况。

第二章:非结构化数据的定义和特点非结构化数据指拥有高度自由度的数据形式,通常不符合任何预定义的数据模式,没有明显的结构和格式,因此难以被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等系统所处理。

非结构化数据的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其特点在于数据来源广泛、数量大、复杂度高、维护难度大。

第三章: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技术3.1 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一种重要技术,可用于从文本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文本分析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文本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建模分析。

文本预处理包括分词、去除停用词、文本归一化等步骤;特征提取包括词袋模型、TF-IDF等方法;建模分析包括聚类、分类、情感分析等方法。

文本分析的应用场景包括社交媒体的舆情分析、网站评论的情感分析等。

3.2 图片分析图片分析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从非结构化的图片数据中提取信息的技术。

图片分析可以分为特征提取和图像识别两个部分。

特征提取从图片中提取特征向量,图像识别通过训练模型实现对图像的分类或者对象的检测等。

图片分析的应用场景包括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

3.3 音频分析音频分析是通过对非结构化的音频数据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音频分析包括去除噪声、特征提取、信号分类等步骤。

音频分析的应用场景包括语音识别、声纹识别等。

3.4 视频分析视频分析是通过对非结构化的视频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技术。

视频分析包括视频处理、特征提取、行为分析等步骤。

视频分析的应用场景包括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

第四章: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4.1 社交媒体分析社交媒体中包含着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对于企业而言,社交媒体分析可以了解用户需求和品牌知名度。

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Stata)4 变量的生成与处理_OK

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Stata)4 变量的生成与处理_OK
第四章 变量的生成与处理
1
导论
• Stata 对数据的处理是以变量为前提的 • 若没有需要分析的变量,则Stata将一பைடு நூலகம்用处 • 熟悉变量的内容和分布、生成新变量、改变旧变量等是
处理数据的第一步
2
本章主要内容
4.1. 变量的测量水平 (measurements)
4.2. 新变量的生成、规则及 注意事项
– 有些统计程序(如,% 或众数)适用于所有类型数据;其他统计程序 (如,均值、标准偏差、相关关系)仅适用于定距或定比数据
– 某些统计程序稳健,即便一些基本的假定被违反,分析结果也不受影 响;另一些统计程序的假定一旦被违反,其结果就变得无意义
• 对定性数据,计算均值毫无意义
• 模型选择的需要:数据形式和变量的测量直接影响到模型的 选择
|----------------------------------------------------------|
1. | 21 2106018504 50 5 girl
1|
2. | 35 3505154103 100 18 boy 0 |
3. | 32 3205093703 246 8 boy 0 |
属性贴标签(label data, label variable;label define) 4.12.重新命名变量 4.13.变量的格式 4.14.生成随机数
3
4.1. 变量的测量水平 (measurements)
4
• 离散和连续测量 • 离散方式(discrete measure):由定性测量和定序测量组
• 字符型变量的缺失值以双引号表示,引号中什么也没有。 但这与空白不是一回事
• 在Stata中,缺失值被默认为大于正数的最大值;在使用if 条件从句和排序数据时尤为重要

数据管理规定管理要求(3篇)

数据管理规定管理要求(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数据资源的管理,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交换、应用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数据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数据管理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二)安全可靠:确保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风险。

(三)开放共享:推动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创新发展:鼓励数据管理技术创新,提高数据管理效率。

(五)协同治理:建立数据管理协同治理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第二章数据分类与分级第四条数据按照以下分类进行管理:(一)个人信息数据:指涉及个人身份、生理、心理、行为等信息的数据。

(二)公共数据:指政府部门、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获取和管理的,对公众开放的数据。

(三)企业数据: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获取和管理的,用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和业务运营的数据。

(四)其他数据:指不属于上述三类数据的其他数据。

第五条数据按照以下分级进行管理:(一)一级数据:涉及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利益等重大利益的数据。

(二)二级数据:涉及重要行业、重要领域、重要企业等数据。

(三)三级数据:涉及一般行业、一般领域、一般企业等数据。

(四)四级数据:涉及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等数据。

第三章数据采集与存储第六条数据采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数据采集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二)最小必要:采集的数据应当限于实现特定目的所必需的范围。

(三)知情同意:采集个人信息数据时,应当告知数据主体采集的目的、范围、方式等信息,并取得数据主体的同意。

第七条数据存储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安全可靠: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二)分类存储:按照数据分类分级要求,对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气象卫星数据处理技术综述

气象卫星数据处理技术综述

气象卫星数据处理技术综述第一章气象卫星数据的基本概述气象卫星数据是指通过卫星获取到的用于气象预测和科学研究的大气和地球物理学数据。

它们包括卫星图像、温度和湿度、风速和风向、云量和类型以及其他位置和时间相关的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科学家们可以检测到不同区域的气象和环境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和天气变化的机理。

第二章气象卫星数据的处理技术气象卫星数据处理技术是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处理气象卫星数据,以获取更有用的信息。

这些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图像处理技术卫星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图像增强、图像分类和图像分析等。

其中,图像增强技术可以改善卫星图像的质量,并使其更容易被阅读和分析。

图像分类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时间和天气条件将不同的卫星图像分类。

最后,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算法来检测、测量和识别不同的元素。

2.数据压缩技术卫星数据是由成千上万的像素组成的,因此需要使用数据压缩技术来减少存储空间的需求。

数据压缩技术将重要的数据从较低质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来,并利用不同的编码和压缩算法来压缩数据。

3.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使用气象卫星的核心技术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将不同波段的辐射数据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生成高质量的卫星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用来监测各种自然灾害、气象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4. 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算法对大量的气象卫星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检测和预测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并找出不同气象变化的原因。

第三章气象卫星数据处理的主要应用气象卫星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象预测气象卫星数据是气象预测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

通过分析卫星图像、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等数据,气象预测者可以准确地预测天气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2.自然灾害监测卫星数据处理技术可以用来预测和监测自然灾害,如洪水、台风、地震、森林火灾和干旱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提高应急响应和减少人员伤亡。

科学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

科学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

科学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第一章:引言科学研究必须有可靠的数据支持,而科学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数据是指以实验、观测、调查等方式获取的数字化数据,它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科学家来说,如何采集、处理和分析数据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科学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技术。

第二章:科学数据的收集技术收集科学数据的方法有很多,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在此,我们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科学数据收集技术。

1.实验数据收集技术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数据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实验可以控制变量和条件,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实验可以通过实验室的设备进行实施,也可以在野外进行。

2.观测数据收集技术观测是指对某种事物的现象或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测量的过程。

观测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获取大量的数据。

观测可以使用现场观测、遥感观测、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

3.问卷调查数据收集技术问卷调查是收集大量数据的常用方式之一。

根据研究的问题,可以编制出一份问卷,通过调查获得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

4.案例研究数据收集技术案例研究是指对某些已发生的事情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案例研究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但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第三章:科学数据的处理技术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才会产生实际意义。

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

1.数据预处理技术数据的质量决定了后续处理的可靠性。

因此,数据预处理是数据处理的前提。

预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采样、数据可视化等。

数据清洗是指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异常值,数据采样是指对数据进行抽样,从而减少数据处理的负担,数据可视化是指将数据转换为图表,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

2.特征提取技术特征提取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更具体、更易于处理的特征。

特征提取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并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值法通常有线性插值和抛物线插值等两种形式。 (1)线性插值法 设某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 性曲线如右图所示。将曲线按 一定的要求分成若干段,将两 相邻分段点之间用直线相连, 以代替相应的曲线段。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2.插值法(分段拟合法)
在(xi,xi+1)之间,其对应的线性逼近值为:

或: 实现线性插值的步骤如下: ① 将校准曲线进行分段,选取各插值基点。 ② 确定各插值点值,计算值,拟合直线段的 斜率值,全部按一定规律存放在存储器中。
以上两步骤在设计智能仪表中完成。仪表工作后自 动完成以下几步。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2.插值法(分段拟合法)
③ 根据测量结果查表或与各插值基点比较,确定 x所在区间(xi,xi+1),取得该段斜率ki,插值基 点值xi,yi。 ④ 计算 ⑤ 计算
⑥ 计算
根据以上步骤,可得线 性插值法的程序框图如右图所 示。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2.插值法(分段拟合法)
差压式流量计的流量与差压关系的实测曲线
பைடு நூலகம்
按非等距分为三段,以折线代替曲线,则流量为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2.插值法(分段拟合法)
式中,

(2)抛物线插值法
线性插值法能解决大部分非 线性校正问题,但有一些特殊情 况需另外考虑。如右图所示,当 传感器校准曲线某部分很弯时, 如仍用线性插值法,则产生很大 误差 。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1.连续函数拟合法
此方法的目标是用一个确定的解析函数来拟合所得标 定曲线(校准曲线)、包括确定该函数的类型、具体结 构形式及其一切必要的参数,然后通过函数的数值计算 求得精确的测量结果。 对于如右图所示校准曲线,可用 如下线性方程进行拟合: 由于 则 得到 于是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1.连续函数拟合法
例如铁-康铜热电偶,是一种非贵金属热电偶,具有较高的灵敏 度。但其分度特性只在400℃范围以内表现为线性(符合等级精度要 求),在800℃这样较宽的测量范围就呈现非线性特性。分度特性可 用曲线表示,如右图所示。
为了方便在800℃的宽测量范围内进 行分析处理,希望能用一个连续的数学表 达式来近似铁-康铜热电偶输出信号(毫 伏)与被测变量(温度)之间的关系,即 要回归出一个经验公式拟合标定曲线。
第四章 数据处理技术
主要内容
一、 数据处理技术概述 二、 标度变换处理与程序设计 三、 数字滤波及其程序设计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五、零点漂移与增益误差处理 六、控制技术及其算法 七、相关测量及其算法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设计仪表时,总希望得到线性的输入输出关系,但 实际上,很多变量与测量转换所获得的电信号(往往因 传感器的特性是非线性的)都呈非线性关系。例如热电 偶在测温中产生的毫伏信号与温度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纸浆浓度变送器在测量中输出的电流信号与纸浆浓度之 间是非线性关系,等等。 为了最后获得输入输出之间的线性关系,模拟式仪 表不得不采用校正机构或线性化电路对测量特性进行补 偿校正。这些硬件补偿措施的效果不可能很好,却增加 了成本,降低了可靠性。智能仪表充分利用微机的运算 能力,通过测量算法进行非线性校正,而不需要任何硬 件补偿装置,与硬件补偿方法比较,既可大大提高精度 ,又能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1.连续函数拟合法
选择一些代表性的分度表数据(每10作为一个关键 点)代入上式求解,可获得回归方程:

即: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2.插值法(分段拟合法)
插值法又称分段拟合法,它把校准曲线的整个区间划 分成若干段,每段用一个多项式拟合,根据输入量x所在 的区段,即可按该段的拟合多项式计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由环境因素变化等原因引起的漂移和增益波动误差 属系统误差,可能有一定变化规律,但变化频率很低, 不能依靠滤波或其它概率统计的办法来消除;而必须先 建立系统误差模型,再根据模型通过自动校准技术削弱 该系统误差。自动校准的基本过程是在开机后每隔一定 时间自动测量基准量,如基准电压和地电位等,然后计 算确定误差模型,获得误差因子。在再次测量中,则根 据测量结果和误差因子进行计算校准,从而消除零点漂 移和增益变化引起的误差。 线性化算法的关键在找到一合适的校正函数。根据 对传感器特性的标定情况,线性化方法可有曲线拟合、 插值、查表以及本章第一节讲到的非线性标度变换等多 种方法,后者仅适用于非线性关系可用数学公式确切描 述的情况。

根据分度特性曲线和有关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宽范围情况 铁-康铜热电偶分度特性为非线性。这时回归分析工作包括两个主 要内容:

① 确定非线性函数类型; ② 求解相关函数中的未知参数。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1.连续函数拟合法
用最小二乘法直接求解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是非常复杂的 ;变 量代换又多了一步工作,代换关系的确定也只能用曲线上几个点的对应 值求解,并不能保证精度,转换处理的意义不大。因此,一元非线性回 归往往直接用曲线上几个点的值来求解方程参数和进行精度检验。所选 择的几个点应相距较远并具有代表性。 对铁-康铜热电偶特性曲线进行一元非线性回归时,设数学关系式 的形式为二次多项式,即:
式中,x表示热电偶输出,y表示被测温度,显然多项式中a0=0,选 择一些代表性的点上数据(例如)代入,可获得回归方程: 式 4- 1

即:
四、数字线性化技术与程序设计
1.连续函数拟合法
为了保证数学关系式的精度,还需要选取另外一些有 代表性的点上数据代入式(4-1)进行检验,判定关系式 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若不合,则要重新确定,或者选择其 它的多项式形式。 若不管铁-康铜分度特性曲线形状如何,也可以进行一 元线性回归。设其数学关系式的形式为一次多项式,即线 性形式,则 这时就可以根据最小二乘原理,充分利用分度特性表的 数据,求解系数a0和a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