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案

合集下载

第二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实行实物配给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允 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 经营一些中小企业
允许商品买卖、恢 复自由贸易
按劳取酬的“工 资制”(按劳分 配)
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开始时间:1921年 3.根本目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 4.内容:
5.特点: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 济形式并存,
(2)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 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 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列宁逝世
(二)、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的巨大成就
(三)、1936年宪法和“斯大林 模式”的形成
1936年宪法
(1)内容:
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联经济得到 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 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 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6.作用:(1)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巩固了工 农联盟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二)、苏联的成立
因此,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2、1923年4月,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中国工作
的父亲写信,她在信封的下方写的国名应是( )
A、沙皇俄国 C、苏联
C B、苏维埃俄国(苏俄)
D、俄罗斯
A 3、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世界上
一流工业强国的国家领导人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列宁 D.戈尔巴乔夫

【优质】九年级历史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案

【优质】九年级历史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授课)【理论支持】把教学方法的一般原则和历史知识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是探索历史教学规律和研究历史教学方法的出发点。

由此可见,历史专业知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都是一个历史教师要很好地完成任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抓好历史教学的标准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史事不但记得住,而且能从现象看到本质,从观念上升到概念,进而能够分析判断;同时培养学生的品德、意志,使学生牢固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本着这样的理念,运用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必须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学生的知识是通过理解得来的,而不是教师灌输得到的,需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新知识的。

基于这样的理论支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教案设计,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预习思考题及答案: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查阅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讨论苏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分别采取的什么重大举措?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在经济上采取的重大举措,苏联的成立则是党在政治上采取的重大举措。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
1922年底, 最初入盟的是俄 罗斯联邦、外高 加索联邦、乌克 兰和白俄罗斯。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联国歌 —— 《牢不可破的联盟》
请注意区别:
沙俄 苏俄 苏联

(1547年—1917年) (1917年—1922年) (1922年—1991年)
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 (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 进行斗争。1928开始,苏联开始在全国实行 两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 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依据国情,遵循客观经 济规律。 •②发展商品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要保持产业结构的平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④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 •⑤要坚持依法治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⑥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工作; •⑦加强监督机制; •⑧加强公民的法制意识等。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 业国?
①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 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苏联先后完成第一、 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由 传统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生产总 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得到 加强。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 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 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 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 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 皇时代的2.6%上升到 1937年的13.7%。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七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学生思考探究
比较分析,交流探讨
作业设置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什么是新经济政策,它有哪些措施?
2.阐述斯大林模式
教学反思
请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种经济模式的不同。
【引导】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列宁领导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先后完成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两种政策实施的历史阶段不同,都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但是两者在发展方向和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方面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项目
内容
教学重点
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关于列宁和斯大林的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他们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方面作出的努力却知之甚少。让我们通过学习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来进一步加深对让们的认识和了解吧。出示课题。
章节(课题)名称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时
1
总课时
2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知道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做法;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弊端。
过程
方法
自学和分组讨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误”,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时间和实质)

[K12学习]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时间和实质)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目的、时间和实质背景: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目的: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以巩固政权。

时间:1921年,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实质:社会主义改革(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易错微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人民的不能满,苏俄出现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例题1列宁认为,既然不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中间环节,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基于这一认识,苏俄开始实行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五年计划D.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列宁在国内战争结合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剧了国内矛盾,之后实行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答案B。

例题2 《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

“退却”是指()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现农业集体化C.“斯大林模式”形成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A解析:1921年俄国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经济,以恢复经济,答案A。

1.1920年,苏俄重工业产量比“一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也只有“一战”前的一半。

因此,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2.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为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俄国实行了()A.新经济政策B.颁布《土地法令》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3.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说:“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土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第2课_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第2课_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

《第2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2、了解苏联的建设成就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严重弊端【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学习难点】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我的自学】学生自学教材,标划课本内容列宁时期------(一)实施新经济政策(背景、时间、内容、意义)(二)成立苏联(时间、成员国)斯大林时期-----(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时间、目的、重点、计划)(二)农业集体化(时间目的)(三)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评价)【我的自查】学生自测学习成果(运用比较法填写空白处,请在填写过程中体会比较法的功效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合作探究】(1)假如可以在时间隧道任意穿梭,你想在1861年、1918年、1923年、1992年给俄国的朋友写信,你如何书写这个国家的名称呢?(2)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你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拓展延伸】正确决策并适时调整政策,,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

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拐杖和思路是指哪一经济政策?(2)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材料二所说的苏联模式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邓小平借鉴列宁的思路,对我们僵化的经济政策做出了什么重大调整?(5)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达标测试】1、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下列史实和他有关的是①十月革命②新经济政策③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农民伊凡将自己的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然后将一部分赚得的钱在商店里买了一双马靴。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目标:●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

●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1、阅读教材P2内容,概括出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对比两个政权)2、在教材上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开始时间、地点、领导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3、分条记住苏维埃政府巩固政权所采取的措施。

4、能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及结果,理解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_______年3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推翻了_______________统治。

之后,俄国建立了_______________临时政府,它与革命中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存在,_______________掌握着主要权力。

2._______年___ 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___________ 的方针。

____月___日晚,列宁秘密来到__________的起义总指挥部——______________,领导起义。

____月___日,起义取得胜利。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主席。

4.苏维埃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______耕种。

5.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______________迁到____________。

6.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__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国家由此诞生。

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1、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2、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重点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自主探究】1、阅读第一个标题:“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完成下列问题:(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 _________________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阻碍了的发展。

(2)在________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允许_______并存,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_________”。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__。

后来,苏联扩大到______个加盟共和国。

2、阅读第二个标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下列问题:(1)背景:年列宁逝世,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继续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2)__________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____。

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_______国变成强盛的_______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位、世界第位。

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步伐。

(3)苏联在_____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______________国家”。

第2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案

第2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学案

第2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学案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一、自主复习(20分钟)★要求:1.2分钟仔细阅读并填充完整“线索图解”,理解体会本单元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内化于心;2. 15分钟紧扣课本,疯狂记忆“主题问题”, 5分钟对桌互相检查并纠错;3.1分钟将复习中存在的疑惑写在横线上(要求:言简意赅,明确清晰,书写规范)。

(一)线索图解 2分钟(二)主题问题 20分钟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是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的标志。

回答: ⑴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编制的? ⑵★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时间? 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⑷★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工业基地)⑸★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2.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1954年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回答: ⑴这部宪法是什么机构颁布的?它的颁布取代了此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哪一文件? ⑵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⑶★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我国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请回答: (1)请完成三大改造的表格。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其中:①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②三大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2)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是什么?(3)★三大改造完成于何时?有什么历史意义?(4)三大改造中存在哪些问题?4.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是以曲折失误为代价取得了重大成就。

请回答;(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2)★这一时期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了哪些失误?其中:①★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失误?这些失误的主要标志有哪些?②★如何评价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怎样的危害?为此,党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怎样的成果?④你认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有哪些?起止时间及标志是什么?领导机构是什么?⑤“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案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一位伟人往往造就一个时代,一段历史常常铭刻一份记忆。

学习历史就要以史为鉴,史为今用。

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历史课堂,汲取历史中的智慧。

上新课前,先提问两个问题: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无产阶级通过这次革命打碎了旧的世界,建立了新的世界体系。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但是如何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学们,世界上有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只能在探索中前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去了解那段历史。

二、进入1、请同学们把学案拿出来,用1分钟时间检查和批阅第一部分填空题的预习。

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同学们预习之后,你们知道本课主要介绍哪两位领导人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斯大林板书)我们说其实一部国家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民的追梦史。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列宁和斯大林带领俄国人民所追寻的梦想。

3、首先进入第一篇章“苏俄梦——复国梦”苏俄建立之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创伤始终很难复平,俄国人民要恢复自己的国民经济,是他们目前要追寻的一个梦想。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战后俄国的状况。

①同学们,从这段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不能继续实行下去了?(不能)②正如列宁所说的:③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苏俄在经济上推行了什么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③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知识点,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说一下。

④新经济政策是不是比共产主义政策更优越呢?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

4、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经济政策的确要优越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那么新经济政策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我们来看材料。

①同学们,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农业和工业都得到了发展。

)②所以说,同学们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效果。

正如列宁所说:……就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并取得效果的同时,俄国大地上的苏俄还在追寻另一个梦想。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作 用: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注意: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体现出列宁
( 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 )的精神
苏联国歌 —— 《牢不可破的联盟》
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 1922年 “苏联”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的名称?在地图 上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 国?
俄罗斯、白俄罗斯、 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
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 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 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 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指的是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内战争已经结束,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 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战时共
两个五年计划完 成之后,苏联由农 业国变成工业国, 工业总产值超过德、 英、法,跃居欧洲
第一位,世界第二 位。工业生产占世界
工业生产的比重,由 沙皇时代的2.6%上升 到1937年的13.7%。
小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
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 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 折。
列宁的逝世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是一个重大损失。
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 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
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
争。1928开始,苏联开始在全 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
自学指导二 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1、工业化建设:时间: ~ 年;领导人: ; 内容:重点发展 ;结果:苏联由传统的 国 变成了强盛的 国, 力量也大大加强。 2、农业集体化:为了适应 的需要,自 年 代起,苏联开始大规模的 运动。 3、新宪法的制定: 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 布苏联是“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 体制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 ”。 4、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积极:它在 的情 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对发挥过 作 用。 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 ;第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 了 ;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 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没有 ,农业产量 长期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 下,大量 。

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
在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以后,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又会是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参与学习活动
答:一是加强红军建设,二是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答: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探索新知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但是,这当中好像出现过一些问题,有没有同学查到?
这样的结果是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句话?什么是“列宁的思路”、“后来苏联的模式”。
答:1928开始,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一五”计划开始于1928年,主要力量和资金集中于重工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二五”计划开始于1933年,重点完成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简述一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很好,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斯大林模式”。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在集体化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行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人民产生了不满的情绪。
讨论回答: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后来苏联的模式”指的是“斯大林模式”。

沙市实验中学电子备课模板

沙市实验中学电子备课模板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
方法
质疑导学法
教学
准备ppt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前置测评】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导入新授】方案一:复习导入
方案二:投放图片《列宁和斯大林》,通过故事创设情景导入
方案三: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
索,出示材料导入新课
2、借助历史资料,直观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
3、斯大林模式的含义?特点?
4、尝试总结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一分为二突出主要方面)
创设情景,导入新授,激发求知欲学生自学课文,自主释疑
重点突破:解析史料,层层设疑
教师投放材料,指导学生看图片,读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汇总答案,推选代表发言,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他们通过分析历史资料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课堂辩论: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之我见》指导学生根据所学对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展开辩论,通过辩论能恰当的对斯大林模式作出正确的评价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思维拓展】: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得到哪些启示?(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结合国情合理调整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均衡健康发展;保护生产积极性等等))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①战争破坏国民经济。②战时共产主义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内容如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对于苏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D、结合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谈谈你对列宁用新经济政策替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这部宪法的颁布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 也就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苏联的确 立。
这种“高度集中”体现在政治、 经济两个方面,这种政策的实施,对当 时的苏联起到什么作用了呢? 9页-----10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 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 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 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新经济政策
2.农业集体化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都采取了哪些具体 措施呢?
从毛主席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语中,我们就可以看
出这个农业集体化的优缺点。
这种过粗、过大的方式,必然会产生一 些负面影响,从而不利于苏联今后经济的继 续发展。
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936 年宪法正式宣布苏联是“工农社 会主义国家”。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 一个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 。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的工业化
列宁
斯大林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继续
他们的经济建设,1928——1937年,
在这十年中,苏联先后完成了第 ---、第 ----个五年计划。 重点是发展---。
苏联在进行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 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 联的经济是什么样的呢?

九年级课程教案: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发

九年级课程教案: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发

九年级课程教案: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求。

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也是学生走向高中阶段的关键年份,在这一年的课程中,我们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在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发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政治课程在政治课程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去深入了解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意义,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国家民族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在广大青少年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文课程在语文课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阅读、写作、口语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文学作品、新闻、科技文献和史料等阅读材料,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析和评价不同文本之间的不同处理方式和思想方法。

同时,还应该加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文明行为习惯。

三、数学课程在数学课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数学基本功的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通过真实情境应用数学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外活动中组织数学建模、数学竞赛和数学游戏等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英语课程在英语课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在学英语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知识。

五、历史课程在历史课程中,我们应该重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历史发展的主题。

既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也要通过历史来理解今天的社会和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六、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在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采集、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范文】XX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范文】XX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分析

XX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分析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

(板书课题)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

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学案 教案 教学设计
A.1949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
2、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3)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会强调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贯彻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二:1958年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归纳为四个字“多、快、好、省”。有些人害了右倾保守的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在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1958年6月21日社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3)大跃进时期;瞎指挥、浮夸风、高指标。
(4)由于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认识不清,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1、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及疑问。
2、教师指导学生编制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教学案
编写人王洪光单位平邑兴蒙学校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通过复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掌握中国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出现的失误。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就及失误,并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4)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这种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用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用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 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 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 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 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 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 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前苏联笑话一 漫画:《片面的经济》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 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读材料思考:1925年,苏俄基本完成经济恢复后, 在经济上仍面临着何种任务?为此苏联采取了哪 些政策? 任务: 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就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 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 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所以,他就明确 提出一个要贡税论,就是说要农民,除了 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 业品上,他要把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 然后这样让农民买东西的时候付出更多的钱, 就是说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积累工业化的资金。
思考2:这段话反映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 哪些具体内容? 余粮收集制,中小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思考3:“慧眼识真假”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农民 说他拿100卢布到粮食店中购买了100斤粮食。这 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耶巴达里大叔的生活自由(1918—1937) 好不容易挨到1920年,我们的红军终于摆平了国内外的敌人。 大旱灾可饿死了不少人。听说邻村都起来反了,水兵也闹起来了。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教案设计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教案设计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教案设计。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我们必须结合具体历史,历史教育来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过程,为青年学生传授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让他们了解、尊重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教学目标1.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思想和历史背景;2.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的核心思想;3.运用理论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理论基础;4.了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差异,思考其中的原因;5.培养应对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

二、教学内容1.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传统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2.关键时期的选择:从1957年到1966年之间的岁月,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挑战和貌似合适之计的选择之间迷失了方向,全党进行了一场自我反思的大辩论,这场大辩论成为批判修正主义、批判主观主义、消除保守思想的中央级辩论;而且这个时期提出了“两个凡是”的原则,使得中国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3.确立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路径。

4.革命和建设的两个阶段的理论建构。

三、教学方法1.以案例和经典阅读推进教学:透过历史光景里的重点人物,并对其思想和理念次序和脉络进行解读,从而联系到大时代背景,推进主题,设计各类实用科学实现实践的做法,进而深入学生在历史领域的学习认识和研判培养。

2.解读历史事件的过程:针对一些历史事件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细化其过程及因果关系,从中提取合理的方法模式,通过教育方式,让学生加深了本事应用实际,丰富规律原则的深刻掌握和推动运用有效过程的理论增长。

3.探讨并实际体验历史的方法:对历史中有关的方法进行探讨,例如“自学”、“反思”、“写下自己的历史”,引出历史中具体和深入的基础性问题,明白学习的重点是对于历史的理解和体验。

四、课堂评价1.列表法、会议法、计划法、小组讨论法、问题解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

历史人教版九下《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历史人教版九下《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与此同时,加快了实现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称为“斯大林模式”。

例题1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答案B。

例题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其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B解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这一成就得益于斯大林模式,答案B。

1. 以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属于斯大林实施的是()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C.成立苏联D.实行五年计划2. 下列符合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情况的是:()A.重工业由外国资本家经营B.市场经济繁荣C.经济危机严重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3.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排斥市场调节C.权力高度集中D.民主法制健全4. 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直接促成这一飞跃的是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农业集体化1.D解析:斯大林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实现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答案D。

2.D解析:斯大林领导下,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课件www.5yk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要认识到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即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三、温故知新、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其性质是一场革命。

同年的11月,起义爆发,这就是著名的十月革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主席是3、苏俄实行了政策来粉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四学习过程导学问题一、苏俄(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很顺利吗?主要有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导学问题一、、阅读教材第7页,找出并写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

年,苏俄实现新经济政策:作用是。

导学问题二、你能分清沙俄、苏俄与苏联吗?请说出。

导学问题三、请写出最早加入苏联的四个加盟共和国。

导学问题四、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表现在那两个方面?请说出,各自又有什么成果?导学问题五、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以及特点?请评价一下斯大林模式。

四、知识梳理五、918年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921年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六、当堂达标知识点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A、1918年B、1921年c、1922年D、1924年2、苏联建立的时间是()A、1917年B、1919年c、1920年D、1922年3、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作出的探索是()A、实行新经济政策B、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颁布新宪法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4、1922年,在苏俄不可能出现的是()A、喀秋莎到市场上买土豆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资本c、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的粮食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知识点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4、列宁逝世后,领导苏联人民确立了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经济建设路线的是()A、赫鲁晓夫B、斯大林c、斯达汉诺夫D、勃列日涅夫5、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A、十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c、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D、“二五”计划期间6、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是()A、苏联的成立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新宪法的制定7、“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主要有()(1)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3)损害了农民的利益(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5)民主与法制健全A、1、3、5B、1、2、4、5c、1、2、3、4D、2、3、4、5能力提升、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留给我们许多教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农、轻、重的比例要协调发展B、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B、要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D、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2、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1)十月革命的开始(2)二月革命(3)苏俄迁都(4)苏联成立(5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6)列宁的逝世A、1、2、3、4、5、6B、2、1、3、4、5、6c、2、1、5、4、3、6D、2、1、3、6、4、53、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B、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D、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4、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

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

”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5、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A、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B、列宁—颁布1936年苏联新宪法c、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D、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才轮到重工业••••••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着手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材料2、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历史学家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材料3、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请回答:请回答:(1)请问通常工业化按什么途径进行?(2)苏联的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的?为什么会采取这样的途径?(3)苏联采取的工业化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4)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7、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开始了崭新的探索,然而无论苏俄,还是苏联,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在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出现了两次重大转折,请分析这两次转折分别出现在哪位领导人时期,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挑战中考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表明他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A、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施新经济政策D、创建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七、史海拾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

苏维埃俄国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918年夏,协约国帝国主义与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联合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起进攻,很快占领了苏俄大约3/4的国土,致使国内最重要的粮食和燃料被切断,40%的工厂因缺乏燃料而停工、停产,交通运输几近瘫痪,人民忍饥挨饿,苏维埃政权抵御侵略的物质后盾极其匮乏、脆弱,形势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决定把国内一切工作都纳入战时轨道,制定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基本内容有:①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②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裕农民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③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④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⑤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度.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为:(一)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属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二)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群英会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三)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实质是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课件www.5y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