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课文古诗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文原文及赏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文原文及赏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课文原文及赏析
《古诗三首》包括《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这三首古诗,下面我将为您展示这三首古诗的原文及赏析。

《绝句》原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
此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燕子和鸳鸯等春天特有的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喜爱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
这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三衢道中》原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赏析:
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萌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古诗三首》课文及教案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古诗三首》课文及教案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古诗三首》课文及教案三年级语文部编版《古诗三首》课文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等11个字,会写“寒、径”等13个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挑”。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山行【课时目标】1.会认“径、斜”2个字,会写“寒、径”等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学过的古诗、成语,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欣赏美的欣赏,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古诗,体验情趣: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古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美妙的境界。

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是诗人作诗的素材,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美景在诗人笔下变得更加奇妙。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1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很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绝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峰海拔297米。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篇二】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教案1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三年级17课古诗三首课文讲解

三年级17课古诗三首课文讲解

三年级17课古诗三首课文讲解课文一:《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古诗是北宋文学家韩愈所作的,用来描写了一只鹅。

这只鹅生活在绿水之中,白色的鹅毛浮在水面上,它用红色的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首先,我们注意到诗的韵律和韵脚,这个诗的格律是七绝。

这意味着每一句都是四个字,每两句之间的韵脚音是要求押韵的。

这种韵律给了诗歌节奏感和韵味。

接着,我们来看诗的意境。

诗中描述了白鹅在水中的景象,通过对鹅的描写,表达了韩愈对人与人之间相争斗争的无奈和不解。

诗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话直接点出了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友爱共处,不应该互相伤害的道理。

此外,诗中采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白鹅的白毛和绿水形成鲜明的对比,红掌拨动的清澈水波给人以生动的画面。

这首诗在课本中出现,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韵律和表达方式。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和理解,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诗中所讲述的道理,教学生学会友爱、宽容和合作。

总结起来,这首《咏鹅》是一首朗诵性强的古代诗词,通过对鹅的描写,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友爱与和谐的思考。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对古诗韵律和意境的理解,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学会友爱、宽容和合作的重要价值观。

课文二:《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古诗是唐朝文学家李绅所作的。

诗中描写了农民耕种的艰辛和他们生活的困难。

每年春天,农民们辛辛苦苦地种下一粒粟麦,在秋天时,却能收获万颗子粒。

然而,尽管四海的土地都没有闲置,但是农民们仍然饿死。

这首诗的格律是五言绝句,每一句都是五个字,具有押韵和平仄之别。

李绅巧妙地运用了平仄和押韵的技巧,使得整首诗有了流畅的音感。

诗中最引人深思的是对农民生活的描绘。

这首诗所表达的是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悲悯之情。

农民们为了生计艰辛劳作,但是他们的努力却往往无法换来充足的食物。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17课文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17课文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17课文
一、《登金陵凤凰台》
诗人:白居易
千里黄河第一滩,登临景阳凤凰台。

清风浩荡满地烟,日月照耀三山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纵望远岫连碧海,望尽潇湘无限城。

千山共潮满天色,此景复何漫长情。

岂知鱼龙腾跃处,动荡爽朗藏玉京。

二、《桃源行》
诗人:王维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絃。

岸芷汀兰参差荇,都门帐饮无绪。

座中泛起相思波,桃花岸上人似钩。

天际低低远蒙蒙,江心寥寥柳垂
丝。

浪淘尽处是青山,莫听潮声江流水。

三、《凉州词》
诗人:白居易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枯藤老树昏鸦断,几处早莺争暖栖。

总角落花不开,柳芽依旧短。

近黑松深处有人家,常闻萧鼓入夜还。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郎骑竹马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读《登鹳雀楼》、《郎骑竹马来》、《静夜思》三首古诗;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行文特点;3.能背诵《登鹳雀楼》全诗和《静夜思》的前两句。

二、教学重难点1.《登鹳雀楼》、《郎骑竹马来》两首诗的意境;2.《登鹳雀楼》全诗的背诵。

三、教学过程1. 感知新课1.教师放映一段登鹳雀楼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感受《登鹳雀楼》的意境;2.展示《郎骑竹马来》和《静夜思》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形象。

2. 词语解释1.尽:全部用完;2.窮:到底,到头;3.層:层次,楼层;4.无嫌猜:彼此没有顾虑和猜疑。

3. 课文整体理解1.听读三首古诗,并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行文特点;2.询问学生对三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学习《登鹳雀楼》1.教学全诗,要求学生必须背诵前两句;2.分析全诗的意境和行文特点。

5. 学习《郎骑竹马来》1.阅读诗歌,了解整首诗的情节和意境;2.分析诗歌的构成特点。

6. 学习《静夜思》1.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2.背诵前两句。

7. 课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登鹳雀楼》的意境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简短诗歌;2.随堂测试《静夜思》的前两句的背诵情况;3.分角色小组朗读《登鹳雀楼》、《郎骑竹马来》等。

四、课堂总结1.整体回顾古诗三首,再次营造古诗的韵味;2.感谢学生的参与与表现。

五、作业布置1.继续背诵《登鹳雀楼》全诗和《静夜思》的前两句;2.写一首自己的古诗或词。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三首古诗的意境和行文特点,背诵《登鹳雀楼》的全诗和《静夜思》的前两句。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共39张PPT)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共39张PPT)
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古诗主题
《山行》是一首明艳、充满生气描写和赞
美深秋山林风景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
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
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竖向笔画端正,横画均匀。上下中心对齐,重心安稳。
学写字
学写字
书写技能:“文”点画居中,横画宜短,撇与点交叉处正对上点。“刂”竖
画短,竖钩长,两笔端正,间距适中。
学写字
书写技能:“”点撇间距适中;三横画平行均匀,竖画居中。“皿”呈扁
形,竖向笔画间距均匀,两边竖向中稍斜,底横宜长。
学写字
书写技能:“艹”横画稍长,两竖居中,稍向中斜。“匊”撇短,横折钩下
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
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
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
爱好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
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
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是
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
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
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
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
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
tiǎo 挑战、挑灯
朗读古诗
在山中行走
题目
这首诗写的
是诗人在山
中行走时所
看到的风景。




作者简介
杜牧
(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
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

所有三年级古诗

所有三年级古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古诗及其译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部编版课文古诗包括十二首,其中上、下册各六首。

下边整理分享这十二首古诗的原文及译文。

第一部分上册古诗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第17课《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风平浪静时湖面就像一面未打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的一枚青螺。

第二部分下册古诗第一课古诗三首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小学生三年级的古诗大全

小学生三年级的古诗大全

小学生三年级的古诗大全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学习古诗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里,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小学三年级古诗大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欣赏和学习古诗。

1.《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登乐游原》 - 杜甫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6.《悯农》 -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七步诗》 - 曹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8.《白日依山尽》 - 杨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青青子衿》 - 王之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10.《静夜思》 - 李清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1.《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暮光》 - 张若虚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的古诗大全,希望能够为小学生们提供一些欣赏和学习古诗的素材。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古诗中蕴含的情感和智慧,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

期待孩子们在古诗的世界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启一段美丽的诗意之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共收录六首古诗。

其中第4课《古诗三首》包括一首唐诗(《山行》)和两首宋诗(《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现对这三首古诗加以整理分享。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原文及教案【原文】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教案】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生说话练习)二、故事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下面请同学们先听一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故事发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一位文学家,他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士。

他的诗立意新奇,优美隽永,骨气雄劲,在当时文坛别具一格。

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文武全才。

但当时,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使他有志难伸。

他在长安做过几年官,但没有实权,长期在江南求职,最后还到湖州做过刺史,相当于市长。

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诗篇。

在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前,他想起自己虽文武全才,却无人赏识,所以他的诗大部分较为低沉,但一首诗除外,这首诗以它优美清新的风格传唱千古。

这首诗就是________,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湖南长沙的岳麓山。

(课件:岳麓山)岳麓山地理: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峰海拔297米。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1. 课文原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头思故鄉。

《春曉》春眠不覺曉,处处闻啼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知识点《登鹳雀楼》本篇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该诗以描写“放眼下观”、“上远眺望”为主要意境,表现了作者豁达乐观、追求卓越、永不停步的人生态度。

常见生字词汇:黄河、千里目、丹凤、羽毛、振翅。

《静夜思》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诗歌选取“明月”“故乡”等意象,表现了墨客随性自白、怀念故乡的感情。

常见生字词汇:舉頭、低头。

《春曉》该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描写了“春晨醒来”的美妙景象。

诗歌选取“春天”“鸟语花香”等意象,传达了生命的活力和美好的希望。

常见生字词汇:花落、知多少。

3. 教案课前准备1.展示诗歌,引入主题。

2.学生阅读古诗,学习字词。

课堂教学1.分别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并分析诗歌内容,理解意境。

2.分组,几组同学互相朗读选择的古诗,并讲述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古诗的知识点和生字词汇。

4.自由发挥,让学生在写作方法上寻找新的方法,并且为他们提供有关的帮助。

课后复习1.回顾古诗内容,巩固生字词汇,以备课堂使用。

2.写出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将他们写好的文章分享给其他同学。

结论《古诗三首》是应该学会的经典诗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和常识。

这些诗歌能够让学生具备用语言抒发自己感情和情绪能力。

三年级上语文课本上古诗词必背

三年级上语文课本上古诗词必背

三年级上语文课本上古诗词必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赠别》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律,要发挥每⼀个⽼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7课《古诗三⾸》课⽂原⽂ 望天门⼭ 【唐】李⽩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 孤帆⼀⽚⽇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 【宋】苏轼 ⽔光潋滟晴⽅好, ⼭⾊空蒙⾬亦奇。

欲把西湖⽐西⼦,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两相和, 潭⾯⽆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翠, ⽩银盘⾥⼀青螺。

【篇⼆】部编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17课《古诗三⾸》教案:望天门⼭ 教学要求: 1.会认本课的7个⽣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观赏图⽚,揭⽰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河壮丽。

⼤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图⽚) 2.师:⼤家知道这是哪⾥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被叫做天门⼭,谁来说说⾃⼰看了这些图⽚之后有什么感受? 3.师抽答。

4.⼤家都说了⾃⼰看了天门⼭的图⽚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李⽩也去到了天门⼭,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这⾸诗。

5.下⾯请⼤家齐读课题--《望天门⼭》(教师板书课题)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由朗读,要求读准字⾳,读通诗句。

2.指导⽣字的读⾳。

3.全班齐读,分⼩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节奏划分,指导学⽣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 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和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和古诗

三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和古诗以下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部分必背课文和古诗:
必背课文: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2. 《金色的草地》
3. 《爬天都峰》
4. 《大自然的声音》
5. 《秋天的雨》
6. 《风筝》
7. 《宇宙的另一边》
8. 《我变成了一棵树》
必背古诗:
1. 《望天门山》
2. 《饮湖上初晴后雨》
3. 《夜书所见》
4. 《望洞庭》
5. 《早发白帝城》
6. 《采莲曲》
7. 《绝句》
8. 《惠崇春江晚景》
9. 《三衢道中》
10. 《忆江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其必背课文和古诗的目录也会有所不同。

如需更全面准确的资料,可查阅最新版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3--6年级古诗

3--6年级古诗

山居秋暝(王维)读背19页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回乡偶书(唐贺知章)(三年级上册23页课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三年级上册24页课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读读背背 41页羊跪乳,鸦反哺;人之情,孝父母。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敬承。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读读背背 62页晴对雨,地对天。

旷野对平原。

山川对草木,碧海对桑田。

山青青,水澹澹,溪流对山涧。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读读背背 85页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黑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88页课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就义诗夏明翰 89页课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读读背背 108页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能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读读背背 133页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三年级下册11页课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晚春韩愈阅读链接18页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踏春菩萨蛮五代蜀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阅读链接18页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惜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唐]李绅咏春——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

(山西民谣)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阅读链接19页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游李叔同(弘一法师)读读背背 20页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三年级,老师通常会教授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帮助学生建立对古诗的基本了解和兴趣。

下面是一些小学三年级必背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古诗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以静夜和明月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乡之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出夜晚的景象,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古诗是中国唐代的诗人王之涣创作的。

诗人通过描绘鹳雀楼的高耸和壮观,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和超越的精神。

这首诗既有豪情壮志,又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3.《咏鹅》- 骆宾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古诗是中国唐代的诗人骆宾王创作的。

诗中讲述了诗人和鹅之间的亲近,描绘了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情感。

通过这首诗,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4.《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古诗是中国唐代的诗人李绅创作的。

诗中反映了农民的艰辛与辛苦,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通过学习这首诗,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农田的辛勤劳作和农民的生活困境。

5.《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古诗是中国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创作的。

诗中通过描绘草原的景象,表达了生命不息、循环往复的哲理。

这首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通过背诵这些古诗,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可以加深对古诗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这些古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引导孩子们去思考人生、思考大自然,并激发他们对文学和语言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的课文古诗
三年级上册
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5.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6.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8.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9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1.琵琶行(节选)
【唐】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2.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3.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4.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5.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6.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7.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8.庚申正月游齐安
【宋】王安石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19.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三年级下册
1.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5.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0.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2.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3.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4.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5.春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6.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7.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8.破阵子春景
【北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9.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0.绝句
【南宋】志南和尚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