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积累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积累的古诗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积累的古诗词1.《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4.《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鸟》【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7.《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9.《绝句》【宋】僧志南古木阴中系(jì)短篷,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春游曲》【唐】王涯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11.《二月二日》【唐】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1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3.《病牛》【宋】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4.《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5.《和乐天春词》【唐】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小学三年级必备古诗词大全

【篇一】
1、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yì)为鬼雄(xiónɡ)。
至今思项(xiànɡ)羽,不肯过江东。
2、三衢(qú)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fàn)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tiān)得黄鹂(lí)四五声。
小荷才露(lù)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8、晓(xiǎo)出净慈(cí)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bì)竟(jìnɡ)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yǔ)四时同。
接天莲(lián)叶无穷碧,映(yìnɡ)日荷花别样红。
9、春日
[宋]朱熹(xī)
胜日寻(xún)芳泗(sì)水滨(bīn),无边光景一时新。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lóu)蒿(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tún)欲(yù)上时。
10、题西林壁(bì)
[宋]苏轼(shì)
横(hénɡ)看成岭(lǐnɡ)侧(cè)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lú)山真面目,只缘(yuán)身在此(cǐ)山中。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qián)坤(kūn)。
5、石灰吟(yín)
[明代]于谦(qiān)
千锤(chuí)万凿(záo)出深山,烈火焚(fén)烧若(ruò)等闲。
粉骨碎(suì)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竹石
[清代]郑(zhènɡ)燮(xiè)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乡村四月
[宋]翁(wēnɡ)卷(juàn)
绿遍(biàn)山原白满川,子规(ɡuī)声里雨如烟。
小学三年级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摘抄

小学三年级关于热爱祖国的古诗摘抄【篇一】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题西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篇二】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3、《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篇三】1、《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2、《春愁》清•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菊花。
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4、《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三年级上册古诗日积月累全部

三年级上册古诗日积月累全部日积月累一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第4课古诗三首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
犹:仍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须记:一定要记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萧萧:风声。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30首

三年级必背古诗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7、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8、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梭中。
10、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1、清明唐-杜牧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2、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3、乐游园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4、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5、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6、小池南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印怜屐齿应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8、墨梅元-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19、乡村四月南宋-翁卷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0、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增补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必背古诗和日积月累文本

(增补版)部编版三年级上必背古诗和日积
月累文本
必背古诗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 《咏鹅》- 骆宾王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日积月累文本
1. 《小学生日记》
这是小明的日记,他记录了自己每天的研究和生活情况,通过这样的积累,可以提高写作和观察能力。
2. 《课外读物》
学生可以通过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3. 《成语故事》
通过研究成语的起源和故事,不仅可以扩大词汇量,还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的渊源。
4. 《科普小知识》
通过了解一些科学性的小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好奇心。
5. 《自然观察记录》
学生可以记录每天的天气、植物、动物等自然现象,通过观察和记录,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必背古诗和日积月累文本的内容汇总。
这些古诗和文本的积累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三年级暑期古诗词积累三十首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5.《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6.《夏日山中》—李白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7.《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2.《客中行》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0.《子夜秋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3.《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4《.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精选5篇)古诗词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这次给大家整理了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篇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诗今译】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名句赏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
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
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
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
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
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
【注词释义】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时在这一天,有佩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来避灾的习俗。
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推想。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小学语文三年级古诗词背诵【篇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今译】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好像地上寒冷的清霜。
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低头思念着自己的家乡。
【名句赏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本诗是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全诗仅20个字,已从时间、环境、气氛及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绘,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小学三年级优美古诗句子积累

小学三年级优美古诗句子积累1.小学三年级优美古诗句子积累篇一1、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胡适《鸽子》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3、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白居易《中秋月》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5、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刘彻《秋风辞》2.小学三年级优美古诗句子积累篇二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5、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王维《秋夜曲》3.小学三年级优美古诗句子积累篇三1、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2、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3、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三年级下学期古诗三百首背诵篇目

三年级下学期古诗三百首背诵篇目126、示儿(宋)陆lù游you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bēi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jì无忘告乃nǎi翁wēng。
127、秋夜将晓出篱lí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yuè上摩mó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128、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jì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gēng织zhī,也傍bàng桑sāng阴yīn学种瓜。
129、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lí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jiá蝶dié飞。
130、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31、晓出净jìng慈cí寺sì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lián叶无穷碧bì,映日荷花别样红。
132、春日(宋)朱熹xī胜日寻芳泗sì水shuǐ滨bīn,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33、题临安邸dǐ(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做汴biàn州。
134、游园不值(宋)叶绍shào翁应怜lián屐jī齿chǐ印yìn苍cāng苔tái,小扣kòu柴chái扉fēi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35、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36、墨梅(元)王冕miǎn我家洗xǐ砚yàn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mò痕hén。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qián坤kūn。
三年级古诗词积累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品赏析:王维的家在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地处华山之东,所以 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 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然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 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 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7)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赏析:《江畔独步寻花》写的是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独自漫步成都锦江江畔,欣 赏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动人景象。杜甫是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之为“诗圣”。他的 诗敢于大胆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罪恶,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反映了唐代由 盛到衰的历史。安史之乱后,杜甫弃官住在了成都的浣花溪边的草堂。这首诗就是写草堂 附近的邻居黄四娘家的春天景象。所以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 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全诗描写动静相应,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 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 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 之中。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他生 于公元701年,死于761年,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 为维,字摩诘。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三年级上册语文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积累部分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25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附: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积累部分】
古诗部分
古诗要求:会熟背,会全诗默写,含题目、作者、朝代。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前山后处处梅。(王安石)
4、成语名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5、《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6.《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7.植物儿歌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三年级古诗背诵篇目

寒亭区实验小学(文昌校区)三年级必背古诗篇目班级:姓名:三年级古诗背诵篇目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7.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8、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1、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2、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13、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4、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15、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菊花【唐元稹】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7、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部编版上册三年级语文古诗背诵及日积月累

部编版上册三年级语文古诗背诵及日积月
累
一、古诗背诵
1.1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2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3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日积月累
2.1 《论语》名句积累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2 诗词大会经典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2.3 成语典故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不知道真相。
刻舟求剑:比喻死守教条,不知变通。
守株待兔:比喻不思进取,只等待运气。
三、研究建议
1. 每天坚持背诵古诗,加强语感培养。
2. 深入研究诗词背后的典故和文化内涵。
3. 积累诗词名句,提高语文素养。
4. 参加诗歌朗诵、写作等活动,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希望同学们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研究中,通过古诗背诵和日积月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大全

【导语】诗词是中⽂独有的⼀种⽂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律⾓度来划分的。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必背古诗词⼤全》,希望帮助到您。
【篇⼀】 1、春⽇ 宋朱熹 胜⽇寻芳泗⽔滨,⽆边光景⼀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2、乞巧 唐林杰 七⼣今宵看碧霄,牵⽜织⼥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穿尽红丝⼏万条。
3、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
4、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
5、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下, 天似穷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
【篇⼆】 1、九⽉九⽇忆⼭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2、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夜深篱落⼀灯明。
3、望天门⼭ 唐李⽩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4、饮湖上初晴后⾬ 宋苏轼 ⽔光潋滟晴⽅好,⼭⾊空濛⾬亦奇。
欲把西湖⽐西⼦,淡妆浓抹总相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
【篇三】 1、游⼦吟 唐孟郊 慈母⼿中线,游⼦⾝上⾐。
临⾏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草⼼,报得三春晖。
2、别董⼤ 唐⾼适 千⾥黄云⽩⽇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识君。
3、江南春 唐杜牧 千⾥莺啼绿映红,⽔村⼭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寺,多少楼台烟⾬中。
4、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扣柴扉久不开。
春⾊满园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
5、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年级古诗积累大全

三年级古诗积累大全1.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3.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8.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9. 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 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12.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水,半夜鲤鱼来上滩。
14.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6. 花影【宋】谢枋得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17. 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8.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9. 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0.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21. 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三年级古诗文积累篇目

三年级古诗文积累篇目
1、《论语》十则
2、《孟子》五章
3、登幽州台歌
4、宿建德江
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江上梅
7、问刘十九
8、四时田园杂兴•春日
9、普安建阴题壁
10、竹里馆
11、嫦娥
12、过华清宫
13、枫桥夜泊
14、春夜洛城闻笛
15、秋思
16、月夜
17、送元二使安西
18、浪淘沙(唐刘禹锡)
19、凉州词(唐王之涣)
20、凉州词(唐王翰)
21、从军行(其一)
22、元日
23、四时田园杂兴
24、泊船瓜洲
25、雨后池上26、秋日
27、襄邑道中
28、寄扬州韩绰判官
29、过松原晨炊漆公店
30、夜雨寄北
31、浪淘沙(唐白居易)
32、吴兴杂诗
33、竹石
34、已亥杂诗(其五)
35、社日
36、出塞(唐王昌龄)
37、芙蓉楼送辛渐
38、乞巧
39、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0、滁州西涧
41、乌衣巷
42、泊秦淮
43、赠花卿
44、江南逢李龟年
45、寒食
46、菩萨蛮黄鹤楼
47、西江月井冈山
48、程门立雪
49、李广射虎
50、卧薪尝胆。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积累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积累古诗: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成语:一、和时间有关的成语:争分夺秒惜时如金一刻千金三年五载日久天长日上三竿周而复始二、含有比喻的词语: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车水马龙、汗如雨下、如狼似虎、呆若木鸡三、表现朋友情谊的成语:高山流水情同手足手足情深肝胆相照地久天长深情厚谊情投意合惺惺相惜四、形容惊慌、紧张的成语:胆战心惊心惊胆寒大惊失色担惊受怕惊慌失措惊恐万状惊魂未定心惊肉跳五、表现态度的成语:暴跳如雷怒气冲冲和蔼可亲和风细雨横眉冷对声色俱厉斩钉截铁模棱两可六、由反义词组成的成语:起死回生顾此失彼古往今来深入浅出声东击西朝令夕改朝三暮四三长两短七、含有“无”字的词语:无缘无故无影无踪无穷无尽无依无靠无声无息无法无天无拘无束无时无刻八、带重叠词的成语:洋洋得意彬彬有礼赫赫有名跃跃欲试头头是道姗姗来迟振振有词井井有条九、描写外貌的成语:相貌堂堂、虎头虎脑、白里透红、面黄肌瘦、骨痩如柴、慈眉善目十、描写心情愉快的成语:欣喜若狂、心花怒放、眉开眼笑、开怀大笑、兴高采烈、笑容满面十一、以“千×百×”形式组成的成语:千方百计千奇百怪千回百折千疮百孔千锤百炼千娇百媚十二、以“千×万×”形式组成的成语: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千呼万唤、千变万化、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十三以“有×××”形式组成的成语:有头有脸、有始有终、有头有尾有血有肉、有口无心、有凭有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古诗积累篇宋.叶绍翁宋代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三年级古诗积累篇⑥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三年级古诗积累篇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
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
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
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挑”字用得极为准确。
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叶绍翁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生卒年不详。
曾任朝廷小官。
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赏析,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赏析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
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
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
濛,一作“蒙”。
亦:也。
奇:奇妙。
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赏析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
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
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
映:遮映译文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赏析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
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
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
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
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前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体态,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
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呀!胡令能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
唐贞元、元和时期人。
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
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
唐贞元、元和时期人。
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
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
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人物评价胡令能,现存於《全唐诗》仅存四首,其中《小儿垂钓》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他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低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也代成都。
译文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
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赏析《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
春夜喜雨》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