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研究(外国教育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研究

【摘要】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又地处欧陆中央,欧洲每次大规模的战争都会波及到德国,资源除了煤炭之外大都匮乏。德国教育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德国分裂公国强化统治,富国强兵的需要,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背景密不可分的。它极大地影响了欧洲教育的风格,是后世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点典范。由于德国重视初级教育,较早地抓教育,国家强大也是来源于方法的更为先进、合理;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本文主要研究17-19世纪德国教育体系,即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的发展。

德国的近代教育体系主要是从中古世纪以后开始发展,起初,受教育权只属于贵族以及神职人员,随后才逐渐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体系的发展兴盛起来。而义务教育的传统则是建构在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下,普鲁士王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立国民教育系统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就曾写过一篇《普胜法》,就普法战争全局分析普法小学教育之不同,由教育关系到一场战争的胜负,看民族兴亡。从整体上看德意志历史上,教育关系一直关系到到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复兴、强大。德国教育的某些理念对我国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启示。因此,深入研究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1.初等教育方面

德国教育体制,最需要提的就是德国的初等教育。德国初等教育真正创始于1528年。16世纪以前,德国教育以教堂学校为主,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对德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马丁·路德首次提出义务教育主张,但主要力量放在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16世纪中期,各公国先后颁布了有关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例如1559年的威丁堡法令决定国家在每个村庄设立初等学校,强制家长送女子入学。魏玛公国1619年的法令要求开列6-12岁男女儿童的名单,以保证适龄儿童入学上课。特别是进入18世纪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从1713年起接连颁布了教育法令,详细规定了政府设校,强迫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办学经费,教育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设施。最为著名的是1763年,普鲁士颁布的《乡村学校规程》,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年龄,适龄儿童不入学的,父母将被罚款;对我完成义务教育的儿童发给证书,作为就业凭证,还规定了教育经费问题和教育收费标准等等,进一步完善的义务教育制度。但这一时期的法令大多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实施。直至19世纪初,德国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并颁布了《初等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得到切实贯彻。1885年,普鲁士实行了免费义务初等教育,,到十九世纪末。德国初等教育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文盲率不到百分之一。

德国大力发展教育是有历史根源的,德国位于欧洲大陆的中央,在历史上,又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尤其是拿破仑战争失败后,国王发表了“我们必须以智力来弥补物力的损失”的名言。初等教育的发展是德国的国民素质得以提高,国家实力也增强了。毛奇元

帅曾把1871年普法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德国的小学教育。

2.中等教育方面

1537年,斯图谟首创了分级教学形式和固定课。1708年,德国成立第一所实科中学。实科中学的兴起标志着德国近代中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形成。19世纪初,洪堡被任命为普鲁士教育部长,提出了科尼斯堡计划和立图安尼学校计划,他的计划后来被他的后任苏佛恩付诸实施,对19世界德国中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十九世纪中期,德国中等教育机构进行改革,威廉·冯·洪堡对中等学校进行改革,形成了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相互并存的局面,中等教育季候主要分为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两种。使中等学校正规化、科学教育逐渐加强。

文科中学是德国十七、十八世纪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由斯图谟首创,他的前身是1528年梅兰克顿倡导的分级式拉丁学校。斯图谟式文科中学重视古典。到17,18世纪,文科中学既保持了古典传统,更把升学预备教育和培养职业者作为重要任务。

实科中学是德国近代着重讲授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校。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那个时候,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拉丁文和希腊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文科中学,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17世纪末普鲁士神学家A.H.弗兰克就曾计划建立一种加强实科教学的教育机构。1705年,虔敬派牧师C.择姆勒提出了建立实科学校的设想,并于1708年和1737年

先后建立了实科班,但相继解散。1747年,另一虔敬派牧师J.J.黑克尔在柏林建立了一所“经济、数学实科学校”,并得到发展。这类学校通常修业6年,主要培养工、农、商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学生多为市民阶层子弟。但学校名称不一,授课内容也不完全一致。实科中学的发展,得益于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出于对实科的需求,实科教育也就随之兴起。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生产方式的较量。

可以说德意志民族成为近代史的主角,它可以在几十年内成为世界的中心,也能够在二战后在一片废墟上不用五十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成为战后欧洲恢复最快的国家。原因就是教育的成功。

3.高等教育方面

威廉·冯·洪堡领导废除了骑士学校和武士学校等。大学成为双轨制,它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学术教育,二轨是职业教育。学术教育,其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有大学,后有中等教育的预备学校(文法学校),再后有初等教育性质的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负担培养学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职业教育,其发展是自下而上的,即先有小学,后有因工业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职业学校,负担培养熟练劳动力,两轨之间互不贯通。优点是两轨学校系统之间分工明确,分别承担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职责,

提高了办学效益。其最大的弊端是严重危害了教育机会均等,背离了现代教育普及化、公平化的基本精神。1812年,取消原有的大学招生制度创建柏林大学等新型大学,强调学术自由、教学与科学研究统一,形成现代风格的大学制度,建立研究生班制度,自此德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盛时期。1810年颁布的有关教师资格考试的敕令,此时各种师范学校应用而生。1814年出现了以“市民学校”正式命名教育机构

国家影响的加强,实科教育风气的增长,特别是科学发展和发明的涌现,培根,笛卡尔等新人思想的传播,是具有现代理念的大学在德国首先出现的重要原因。1694年建立的哈了大学,就是一所新式大学。新大学的特征之一是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为此大胆选用了崇尚理性,善于思考和富有冒险精神的学者任教,为大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奠定了大学的高水平科研和教学的基础。

在十九世纪初,对德国高等教育发展最有影响的是1810年洪堡建立的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是在民族丧失精神独立,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建立的,可以说一开始人们就对他寄予民族振兴的厚望。柏林大学建立后,德国出现了一些按照柏林大学精神建立或整顿大学,如1818年创建的伯恩大学,1826年建立的慕尼黑大学等等。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在十九世纪还建立了和大学功能不同的高等工业学校或其他专业性学院,为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专业人才。从而奠定了现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