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的作文开头_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长的作文开头_作文素材
关于成长的作文开头(一)
成长是缓缓流淌的溪流。

悄然地,我们就长大了。

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坦然。

同时,也学会了修饰与包装。

似水流年,流走了少年的纯净与质朴,正如苇岸在《白桦树》中所述:在白桦树的生长历程中,为了利用生长,总是果断地舍弃那些侧枝和旧枝。

可以说成长是—个兑变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至成熟。

每蜕去一层躯壳,痛苦在所难免。

作家刘墉说,成长是—种美丽的痛。

关于成长的作文开头(二)
成长的故事很多很多,有欢乐也有悲哀;成长的岁月很长很长,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感悟。

岁月不会回头,抓住今天的每一秒,把希望系于明天的彩云,成长就是希望编织的彩带,串连回忆和向往时间从指间不经意地弹落,往昔的格子爬满了蜘蛛的足樱它正在里面结网,把每一个格子都尘封起来,只是有的地方密密麻麻模糊难辨,有的地方稀稀疏疏明朗清晰。

这种感觉是用灰土裹着的黄金,如果不去品它,便永远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那就是成长的故事。

关于成长的作文开头(三)
成长是一曲刚健的歌谣。

走进田间地头,听拔节声声,走进森林旷野,听万籁和鸣。

噪动与喧腾,追逐与奋争,这就是成长的旋律。

在成长的行列里,弹奏的是辉煌的音响。

成长是—道色彩的流程。

飘去了鲜艳的连衣裙,飞走了粉红的蝴蝶结。

一身校服,一围凝重的色彩。

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看到的是教科书一脸的严肃。

堆积的课本一如大山的深沉。

—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关于成长的作文开头(四)
成长是艰难的跋涉。

穿越《伤心地铁》后,是—条曲折的山路,身后蜿蜒,脚步依稀前面,长满荆棘,堆满鲜花。

勇敢地追寻,路就会在脚下延伸,成长即路。

成长的故事很多很多,有欢乐也有悲哀;成长的岁月很长很长,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感悟。

岁月不会回头,抓住今天的每一秒,把希望系于明天的彩云,成长就是希望编织的彩带,串连回忆和向往。

春天的作文开头春节作文开头帮助别人的作文开头海伦凯勒作文素材(一)
朋友们,你相信奇迹吗?你相信既盲又聋又哑的人也能成为作家吗?有的,这个人便是伟大的海伦凯勒女士。

她在一岁多的时候,因为生病,从此眼睛看不见,并且又聋又哑了。

由于这个原因,海伦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

她家里人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替她请来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师苏丽文小姐。

海伦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渐改变了。

她了解每个人都很爱她,所以她不能辜负他们对她的期望。

她利用仅有的触觉、味觉和嗅觉来认识四周的环境,努力充实自己,后来更进一步学习写作。

几年以来,当她的第
一本着作“我的一生”出版时,立即轰动了全美国。

海伦凯勒虽然五官残缺,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学教育。

以后更致力于教育残缺儿童的社会工作,这种努力上进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效法,海伦凯勒真可算是个残而不废的人。

启示:海伦凯勒能够不因缺废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上进,所以最后才有卓绝的成就。

小朋友既聪明又健康,假如还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话,真是很难为情哟!
海伦凯勒作文素材(二)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

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猩红热而引致失明及失聪。

后来籍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是海伦凯勒!她是一个聋盲哑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

1882年1月因患猩红热致盲致聋。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为凯勒的老师。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

1902–1903撰写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译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1908–1913着《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应邀去好莱坞主演电影。

1924年成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的主要领导人。

1929年着《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

1930年旅游英国。

1931–1933年荣获坦普尔大学荣誉学位。

访问法国、南斯拉夫、英国。

1936年10月20日老师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着《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

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海伦凯勒延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

她天生聪明伶俐,出生不到六个月,便能清楚地说出「tea」(茶)、「water」(水)等几个单字,对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锐。

她好奇地看着。

没什麽好大惊小怪的。

所以,她万万没有想到海伦凯勒会使出这麽原劲儿往前倾,事隔不久,母亲一个人静静回想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她发现海伦凯勒的观察力似乎特别灵敏。

通常一个周岁大的婴儿,应该是懵懵懂懂的,对什麽事情都没有企图深入了解的倾向,可是海伦凯勒却别有细腻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体去感受变化的奇妙。

而为人父母的,能幸运地生下一个天赋优异的小孩,当然是得意洋洋罗。

但是这份喜悦到底能持续多久呢?当父母亲正兴高采烈畅谈海伦凯勒美好未来的当儿。

起先,父母亲采用实验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虽然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领,他们除了被动地猜想海伦凯勒的比手画脚,有时也教导海伦凯勒凭藉肢体动作,表达喜怒哀乐。

另外,海伦凯勒也学习运用触觉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

就这样一点一的累积,四、五年以后,大凡孩子们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伦凯勒都能以触摸的方式领略。

只是父母亲不是残障教育的专家,所以海伦凯勒学到的肢体语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难说了。

向来关心女儿的父母亲,也一直挂心这个问题,尤其他们想到自己终有年老体衰的一天,到时候要是海伦凯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沟通,那海伦凯勒往后的遭遇,将是非常悲惨的。

於是,在海伦凯勒七岁那年,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苏利文老师。

苏利文老师跟海伦凯勒很投缘,她们认识没有几天就相处融洽,而且海伦凯勒还从苏利文老师那里学会了认字。

一天,老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了「水」这个字,海伦凯勒不知怎麽搞的,总是没法子记下来。

老师知道海伦凯勒的困难处在哪儿,她带着海伦凯勒走到喷水池边,要海伦凯勒把小手放在喷水孔下,让清凉的泉水溅溢在海伦凯勒
的手上。

接着,苏利文老师又在海伦凯勒的手心,写下「水」这个字,从此海伦凯勒就牢牢记住了,再也不会搞不清楚。

不过,苏利文老师认为,光是懂得认字而说不出话来,仍然不方便沟通。

可是,从小又聋又瞎的海伦凯勒,一来听不见别人说话的声音,二来看不见别人说话的嘴型,所以,尽管她不是不能说话的哑巴,却也没法子说话。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苏利文老师替海伦凯勒找了一位专家,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海伦凯勒还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伦凯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碍学会说话伦凯勒这份爱心,辅助他们健康快乐的过生活。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

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导师安妮·莎莉文走进了她的生活。

在安妮的帮助下,海伦学会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

她学会了读书和说话,脾气不再暴躁,甚至开始和亲人以外的人沟通。

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语言的着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海伦认为视力和听力丧失的悲剧往往发生在那些因贫困而无法给予孩子及时治疗的家庭。

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引发的罪恶现象。

海伦加入了美国社会(Socialist Party of America)和国际产业工人协会IWW(Industrial Workers of the World),成为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1924年,海伦开始为刚萌芽的美国盲人基金会募集基金,这项工作成为她生命的重点。

1927年,她出版《我的宗教》(MyReligion),叙说她皈依斯维登堡教派的过程,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Midstream)。

曾着有《我是怎样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的》和《我为什么要加入IWW》两篇文章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

但西方历史教科书往往褒扬海伦凯勒早年与疾病抗争的故事,而其成年后作为一名社会主义者的事实被故意忽略了。

在《老师告诉我的那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犯下的错误》书中曾提到这一点。

()海伦凯勒一生一共写了14部巨作。

大学期间发表了《我生命的故事》。

《我的生活》是她的处女作。

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海伦凯勒作文素材(三)
是生命与爱拯救了海伦·凯勒——这是生活、爱和希望的感受——是对永生的臆想的信心,她唤起我们生的愿望。

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也许这真的是最后一天。

美丽的生命,必定有爱。

所以海伦被人们看成善良和快乐的化身,至于罪恶、不洁、恶毒、邪恶、卑贱、堕落,则与她毫无相干。

她就像山谷里的百合花一样纯洁,像天空中的小鸟,像田野里的羊羔一样的单纯、快乐。

海伦向人们昭示着一个生活的起码道理:“我,一个盲人,向你们有视力的人作一个提示,给那些善于使用眼睛的人提一个忠告:想到你明天有可能变成瞎子,你就会好好使用你
的眼睛。

这样的办法也可使用于别的感官。

想到你明天有可能变成聋子,你就会更好地聆听声响,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铿锵的旋律。

去抚摸你触及的一切吧,假如明天你的触觉神经就要失灵;去嗅闻所有鲜花的芬芳,品尝每种食物的滋味吧,假如明天你就再也不能闻也不能尝了。

“让每一种感官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为世界通过大自然提供的各种接触的途径向你展示的多种多样的欢乐和美的享受而自豪吧。


她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既完整又充满诗意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美与生命连在一起,生命与爱连在一起。

一旦这些联系的纽带中断,大自然中的美就会和人类一起灭亡。

有生命就有爱,有爱就有美丽的人生。

生命与爱交织成世界上最优美、最温馨、最难忘的生命交响曲,自远古唱到今天,因爱而生。

爱是生命的精神支柱,生命因爱而伟大崇高,充满爱的人生是富有而充实的人生,渴望爱的人生是富有幻想与追求的人生。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作文素材(四)
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给无望世界带来希望。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她还说: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

她说:“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缺憾。

我不敢说从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因此我总是极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


“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高考万能作文素材感人作文素材感动作文素材学着做最好的自己——最新成功类作文经典素材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或许只是因为一次小小的跨越,出现在你眼前的却是春暖花开的美景。

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功的,只是不知
你愿不愿意为了梦想而不断地改变自己。

张静初:捡起每一个小果果
张静初,这个而立之年的女子,外表虽然娇柔,内心却异常坚强,有梦想肯坚持。

从《孔雀》到《唐山大地震》,从《拉贝日记》到《尖峰时刻3》,她的演出一直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

2014年,与黄海波合作出演电视剧《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再次引起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谈到成功,张静初一脸微笑:”成功从来没有捷径,我只不过是恰当的时间,及时将每一个果果捡起而已。


小时候,她发现每次哥哥从山上回来,篮子里的果果都比其他伙伴的多。

哥哥告诉她:”我在树上摘的和其他人差不多,下树后其他伙伴急着回家,而我会把树下草里的每一个果果捡起来,拾到篮篮的才是自己的。

”哥哥说的这句富含哲理的话,从此种到了她的心灵中慢慢向上吐芽,向下扎根。

为了演好《红河》这部电影,她每天早上都会跑步到桥头看越南人过关,看他们来买菜,也跟她们聊天、推车,学习说越南话。

拍戏的过程中,她差一点就跌入深不可测的悬崖。

演出成功之后,媒体兴奋地评价她为”章子怡之后又一个具有国际明星潜质的女孩”,有人甚至开始叫她”小章子怡”.她微笑处之,她知道,这只不过是努力捡起来的那些小果果对自己的回报而已。

【多维解读】
1.学会付出。

人生路上从来就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收获,只有一次次的付出,才会有一次次的收获。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说的这是这个道理。

2.小事做起。

再巨大的成功,往往也源于一次次细小的积累。

从小事做起,将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做得精彩,你的梦想成会慢慢地变成现实。

【适应话题】
付出、回报、细节、勤奋、梦想、追求、成功。

孙宁:外交部里的8 0 后翻译
在李总理的记者会上,要用英语翻译出汉语原文的韵味来相当不容易。

因为李总理特别喜欢”打比方”,比如”壮士断腕”、”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么多比喻中,最难翻译的应该是”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翻译很巧妙地借用了英语Talkingthetalkisnotasgoodaswalkingthewalk的习惯说法,很自然,外国人一下子就能听懂。

坐在总理身边的那位翻译官,就是80后小伙孙宁。

孙宁操着一口标准的英式英语,而且每次翻译完总理的回答后,都会帮李克强礼貌性地补充一句:”Thankyou!”在一次翻译完后,李总理侧头笑道:”你代我把Thankyou都给说完了。

”孙宁最早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

南外的学生都是英语高手,但孙宁是最拔尖的。

南外一位英语名师说:”那阵子我工作比较忙,出版社有一本英文短篇故事集,要让我来进行审校。

我就想到了请孙宁帮忙。

”当时,孙宁还在上高二,但在老师眼里,他已经达到了翻
译级的水平。

有一次校长问孙宁,将来怎么打算。

当时他非常坚定,要上北京外国语大学,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贡献。

”后来他报了北外大,又进了外交部。

心无旁骛坚持下来,现在他实现了当年的志向。


【多维解读】
1.彬彬有礼。

一个人的成功,与其广博的知识与执着的追求自然是分不开的,但与之相比,个性的完善也是极为重要。

知书达礼的孙宁,真是格外光彩。

2.心有理想。

作为中学生,我们天天在接受知识的熏陶,但扪心自问,有多少人能够像孙宁一样,自小便有着一种美好的梦想,有着一种执着的追求呢?
【适应话题】
风采、追求、梦想、成功、人格、完善、贡献。

李坚柔:替补席上的励志姐
索契冬奥会女子500米比赛,犹如一部悬念丛生、意外不断的宫廷大戏,夺冠大热门范可新意外摔倒出局,决赛三名领先的选手全部摔倒,滑在最后的李坚柔意外收获一枚金牌。

对于25岁才出现在国际赛场,28岁才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老队员,这枚金牌是对李坚柔多年来辛苦训练、坚持到底的回报。

不少媒体与网友们称,李坚柔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励志姐”.
李坚柔属于中长距离的运动员,她在国内比赛中最好的成绩是2008年全国锦标赛1000米的冠军。

按照中国女队主教练李琰的话来说:”李坚柔当时是国内选中,为数不多的敢于和王濛一拼的队员,但是实在是拼不过。

”她曾进入过国家队,由于成绩并不突出,又被退回省队。

()遭到这样的打击,李坚柔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在省队进行训练。

如果不是王濛在赛前意外受伤,她今年甚至不可能获得参加比赛的机会。

出人意料的是,从半决赛到决赛,她的最大对手一个接一个的摔倒,摔出赛道,摔没了金牌。

李坚柔则兢兢业业,稳稳当当地滑向终点。

李坚柔已经在冰场上奋斗了18年,这18年她品尝了伤病的痛苦、失利的挫折,但她一直没有放弃,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多维解读】
1.把握机遇。

人生道路上,总会有一些机遇摆在我们面前。

关键是,当机遇来来临之时你有没有能力抓住它。

要知道,机遇只为那些有准备的人而来。

2.坚持不懈。

论年龄,她早已经过了黄金时代;论成绩,她也并非最好。

可最宝贵的是,十八年来她一直还在坚持。

毫不放弃,让李坚柔终究成功。

【适应话题】
坚持、毅力、机遇、追求、梦想、成功、挫折、奇迹。

杰克逊:梦想让硬币唤醒
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年少时经常抱着一把吉他,在家乡印第安纳州的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地下通道里卖唱。

一天,美国卓越的黑人音乐家琼斯恰巧路过那里。

他觉得迈克尔唱得不错,便驻足听了起来。

每听完迈克尔一首歌,琼斯都会从口袋里掏出一美元硬币,漫不经心地丢到迈克尔的面前。

迈克尔连续唱了7首歌,琼斯也连丢了7个硬币。

当时,迈克尔不知道琼斯的真正身份,以为对方是来挑衅的,便怒气冲冲地问:”你是在戏弄我吗?”
琼斯哈哈大笑道:”在这连阳光都见不到的地下通道里,每首歌最多只能值一美元。

想让我一次性把硬币都掏给你,你得换一个更上档次的地方,比如在你的个人演唱会上。

”这句话一下子唤醒了迈克尔。

他觉得,那个人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提醒自己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而不是每天在地下通道里做一个小小的街头卖艺人。

第二天,杰克逊便开始和四个哥哥商量着组建一个乐队,由自己担任主唱。

不久之后,他们去了大城市纽约。

迈克尔兄弟组建的”TheJackson5”流行音乐组合,很快在全美引起轰动,并签约知名的美国摩城唱片公司。

自此,迈克尔的身份一路狂飙,他的一张演唱会门票在当时平均要卖到40美元,这是他几年前在地下通道好几天收入的总和。

【多维解读】
1.选择平台。

一根古树,把它搁在乡村里,或许只能成为柴火;把它放进博物馆,或许就成了文物。

人生就是这样,不一样的平台,价值也许完全不同。

2.胸怀梦想。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梦想有多美,生活便有多美;你的梦想有多大,天地便有多大。

有的时候,梦想的大小,决定着你走出道路的远近。

【适应话题】
成功、梦想、追求、改变、位置、舞台、提醒、价值。

盖泽尔:别太在意你自己
在美国,盖泽尔博士几乎是妇孺皆知的儿童文学作家。

因其杰出的成就,他一直被人们称为”天才”,甚至是”国宝”.有意思的是,盖泽尔没有博士学历,也没有博士学位。

他开始发表作品的时候,要用个笔名,为了好玩,就用上了”博士”这一头衔。

有一天,几位美国知名作家现场签名售书,盖泽尔博士也在其中。

一个十一二岁的学生从人群中挤到博士跟前,举着铅笔让他签名,尽管用铅笔签名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但盖泽尔博士还是欣然答应了他。

孩子接过签名,说了一句:”噢,签错了,我找的不是你。

”说完转身离去了。

这一下,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盖泽尔博士脱口而出:”原来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几位助手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助手轻声地说:”博士先生,请不要在意。

”盖泽尔博士镇定地说:”我当然在意,但我在意的不是孩子,而是我自己。

现在我明白了,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我们所看重的那个自己,对于别人,可以是珠宝,也可以是没有价值的瓦砾。

我们不能期望别人眼里的自己会光芒四射,那样会令自己失望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面对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盖泽尔博士放低自己的姿态,与他平等相处,自然就遇事不惊不
愠了。

【多维解读】
1.放低自己。

人际交往中,凡事不要太在意自己。

你把自己放得很低,别人才有可能将你高看一等。

你尊重他人的同时,或许你便赢得了他人尊重的机会。

2.乐观生活。

他不是博士,却能给自己冠以博士的头衔;他没有获得小孩的尊重,却给了小孩善意的理解。

乐观的心态,让他收获了生命的另一种风景。

【适应话题】
乐观、低调、大度、美德、反思、掌声、姿态。

中考作文经典素材运用点拨初中作文经典素材积累与点拨2013时新作文素材运用点拨
作者/ 林逾静
偷偷地补助,暖暖的关怀
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大三学生小伟并不担心这个学期的伙食问题,因为学校已经“偷偷地”给他的卡里汇去了三个月的生活补助。

这是中国科技大学正在实施的”隐形资助”制度所带来的好处。

据报道,中科大对于贫困大学生,从资格审查到认定到资助方式,都遵循“科学而人性”的原则,让最需要接受资助的大学生体面地接受资助:学校“一卡通”中心按要求每月提供平均每餐费用处于基准线下的学生名单,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名单与学校的贫困生数据库进行交叉对比,两者重合即被视为“隐形资助”对象。

名单确定后,学生无需自己申请,学校会“偷偷地”地将生活补助打到其卡上。

中科大如此的程序操作,因为有了大量隐形状态下调查数据的支撑,以及动态的援助管理,不仅保证了扶助的针对性和公正性,也体现了高校应有的人文关怀。

这种制度被学校师生广泛赞誉,被称为“是一群理科学者科学思维的产物,具有典型的中科大风格”。

如今,各高校都设有针对贫困生的助学金,但由于“僧多粥少”,到底谁才是最需要资助的人,成为高校的一件头疼事。

而且,贫困生资助既体现着关爱,也关系到尊严,如何处理好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矛盾,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和巧妙的工作艺术。

这不仅考验着学校的智慧,也能映照出一所学校的精神品格。

此前,部分高校“不恰当”的扶贫资助方式曾遭媒体和公众质疑:昆明某高校通过“比惨”演讲,挑选所谓的“贫二代”;福州莱高校让申请人上台陈述家庭状况,由“围观”同学票选特困生和贫困生;有的高校,不仅在学校公示栏公布贫困生身份信息,还将学生父母的姓名、健康状况甚至是联系方式也一同晒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