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

合集下载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应具有—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缓和坡段应自然地配合地形设置,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之间,不宜插入最短的缓和坡段,以争取较均匀的纵坡。

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

3.纵坡设计时,应对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以保证公路的畅通和稳定。

4.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微丘区和潮湿地带的路段,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

5.纵坡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应考虑填挖平衡,并尽量利用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减少借方和废方,以降低工程造价。

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一)最大纵坡最大纵坡是指各级公路容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1.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1) 汽车的动力特性:要根据公路上主要行驶车辆的牵引性能确定。

在一定的行驶速度条件下确定(2) 公路等级愈高,要求行车速度愈快,但从汽车的动力特性可知其爬坡能力愈低,因此不同等级的公路有不同的最大纵坡值。

(3)自然因素:公路所经地区的地形、气候、海拔高度等自然因素,对汽车行驶条件和爬坡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2.最大纵坡的确定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公路等级和自然因素,但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增加1%。

在非汽车交通比例较大的路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纵坡适当放缓,平原、微丘区一般不大于2%~3%;山岭、重丘区一般不大于4%~5%。

小桥涵处的纵坡可按表1-3-1的限值设计,但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大于5%;位于城镇附近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紧接大、中桥桥头两端的桥头引道纵坡应与桥上纵坡一致。

公路设计 纵断面设计 坡度、坡长的应用及竖曲线半径的选取及设计高程的计算

公路设计 纵断面设计 坡度、坡长的应用及竖曲线半径的选取及设计高程的计算
i合 i纵2 i横 2 0.082 0.0482 9.33% 9%
五、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P139)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 规定。
2、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 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 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和坡段。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越岭线 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
(一)坡长限制 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坡长
➢坡长限制,主要是对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和一 般纵坡的最小长度加以限制。
最小坡长限制:任何路段 最大坡长限制:陡坡路段
1.最小坡长限制 :
(1)规定最小坡长的原因
①纵断面上若变坡点过多,纵向起伏变化频繁影响了行车的 舒适和安全;
②相邻变坡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短,以便插入适当的竖曲线 来缓和纵坡的要求,同时也便于平、纵面线形的合理组合与 布置。
最大纵坡(%)
3
456 7 8
9
➢ 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 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 坡可增加1%。
➢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 用原有公路的改建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增 加1%。
(3) 自然因素: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2.最大纵坡的确定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 规定如表3-9所示。
最大纵坡
表3-9

道路工程重点

道路工程重点

道路工程重点1、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特点有:(1)机动灵活,货物装卸可以实现直达运输,在小于100--200km短途运输中,可以做到经济可靠、迅速及时。

(2)运输面广,适应性强,能满足政治、经济、国防各方面的需要。

(3)速度快,造价低,道路运输投资少、周转快、造价低。

(4)运量大。

虽然单车客载货量较小,但车辆数量多,道路运输客货总运量和总周转量占得比重大。

(5)运费高,污染大。

车辆数量增多会带严重的环境污染。

2、公路的分类: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称为干线公路,干线公路分为:①国道②省道③县道④乡道。

3、公路的分级: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4、公路分级出入口控制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控制或不控制5、城市道路的分类与分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分类依据道路的路面结构层厚度。

混凝土最小18cm 。

6、公路设计依据的汽本分为三类,即:小客车、载重汽车、半挂车。

7、机动车设计车辆分为三类:①小汽车(包括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②普通汽车、③大型车8、设计速度概念:“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安全顺适地行驶的最大车速。

9、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10、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一年365天8760个小时的交通量从大到小顺序排列起来,排在第30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30位小时交通量。

11、年平均日交通量:公路普遍采用的交通量计量单位,它是用全年总交通最除以365,即年平均日交通量(简称A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用来确定公路等级、评定运输费用等有重要作用,但直接用于公路几何设计却不适宜。

12、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依据的交通量。

13、道路通行能力: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管制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条车道或道路的某一断面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9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9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九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 C 】A. 1000~4000辆B. 2000~6000辆C. 5000~15000辆D. 15000~30000辆2.当道路的设计车速为80km /h 时,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应不小于 【 B 】A. 80mB. 160mC. 320mD. 480m3.高速公路及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规划交通量的预测年限为 【 D 】A. 10年B. 12年C. 15年D. 20年4.设汽车总重为G ,滚动阻力系数为f ,则滚动阻力f R 为 【 A 】 A. f G R f ⋅= B. f G R f += C. f G R f = D. f G R f -=5.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二级公路的净空高度为 【 C 】A. 4.0mB. 4.5mC. 5.0mD. 5.5m6.关于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正确的说法是 【 B 】A.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行驶阻力之和C.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或等于各行驶阻力之和D.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7.计算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所采用的横向力系数λ为0.035,某三级公路设计车速为60km /h ,路拱横坡为1.5%,则该公路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为 【 A 】A. 1417.3mB. 2834.6mC. 809.9mD. 566.9m8.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 【 D 】A. 3s 行程B. 5s 行程C. 6s 行程D. 9s 行程9.各级公路都必须保证的视距是 【 B 】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错车视距D.会车视距10.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标定出公路的 【 C 】A.起点B.路线带C.中心线D.终点11.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 D 】A. 3:2:1B. 2:1:2C. 1:2:3D. 1:1:112.设ϕ为路面与轮胎之间的附着系数,G 为分配到制动轮上的汽车重力,则作用在汽车上的最大制动力为 【 B 】 A. ϕG B. ϕG C. ϕG 21 D. ϕ/21G 13.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速度行驶 【 C 】A. 3~6s 的行程为宜B. 6~9s 的行程为宜C. 9~15s 的行程为宜D. 15~20s 的行程为宜14.两个同向回旋线间无圆曲线而经相衔接的平面线形称之为 【 B 】A.卵形B.凸形C.复合型D.C 形15.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 【 A 】A.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C.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 【 A 】A.二次抛物线B.三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D.双曲线17.新建的二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采用 【 D 】A.路面中线处的标高B.路基边缘与中线的平均标高C.路面边缘处的标高D.路基边缘处的标高18.越岭线在选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B 】A.平面与纵面B.纵断面C.地质与土质D.横断面19.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置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一般为 【 A 】A. 0.5mB. 1.0mC. 1.5mD. 2.0m20.《规范》规定:位于海拔3000m 以上的高原地区,最大纵坡折减后,若小于4%,则采用 【 C 】A.折减后的纵坡值B. 2%C. 4%D. 5%21.不是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计算依据的是 【 D 】A.夜间行车前灯光束照射的要求B.跨线桥下视距的保证C.控制离心加速度D.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22.经验认为:使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时,要得到视觉上协调而又舒顺的线形,回旋线参数A 和与之相连的圆曲线之间应保持 【 C 】A. R /9≤A ≤R /3B. R /9≤A ≤RC. R /3≤A ≤RD. R ≤A ≤3R23.计价土石方数量计算公式是 【 B 】A.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B.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C.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D.计价土石方数量=借方数量24.护坡道的作用是 【 A 】A.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B.路基排水的重要设施C.属于路基防护工程范畴D.设置弃土堆的理想位置25.在土石方调配中,采用人力挑运土方,一“级”为10m 。

各级公路设计参数

各级公路设计参数

各等级设计参数表各级公路设计平曲线长度不宜过短,从线形设计要求方面考虑,曲线长度按最小值的5-8倍即1 000-1 500m较适宜,故本次修订列出平曲线最小长度的“一般值”,取“最小值”长度的3倍。

平面设计中采用小转角、大半径圆曲线一般均属条件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小转角设置大半径圆曲线系曲线长度规定所致,否则路容将出现扭折,还会引起曲率看上去比实际大得多的错觉。

鉴于小转角的不利的一面,对其使用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并把7°-10°转角亦归于小转角之列,要求少用。

以7°作为引起驾驶者错觉的临界角度也只是一种经验值,因为通过选择合适的圆曲线半径,或设置足够的长度的曲线可以改善视觉效果,这才提出小转角的最小曲线长度的限制问题。

驾驶者在大半径圆曲线上行驶时,方向盘几乎与直线上一样无须调整。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9 000m时,视线集中的300-600m范围内的视觉效果同直线没有区别,因此圆曲线半径不宜过大。

回旋线过长,超高渐变率过小,将导致曲线段路面排水不畅。

因此应按排水要求的最小坡率0.3%计,故规定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0.3%,即1/330。

仅规定“直线的长度不宜过长”,给设计人员留下空间去作分析、判断,以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

如日本、德国规定直线最大长度不宜超过设计速度的20倍,即72s行程;西班牙规定不宜超过80%的设计速度的90s行程;法国认为长直线宜采用半径5000m以上的圆曲线代替;《标准》(2003)规定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系在超高最大值为8%时经计算调整的取值。

(1)回旋线长度最小按3s行程计。

(2)小圆曲线的回旋线内移值按行驶力学上要求的小于10cm 计。

本规范规定复曲线间回旋线的省略,以设缓和曲线两圆位移差小于0.10m为条件。

理由是从一个圆曲线过渡到另一个圆曲线,驾驶者在方向盘操作上,比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困难;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80km/h时,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仍规定小于1.5时可省略回旋线,较澳大利亚推荐的半径比1.3有所提高。

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

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

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表3.0.15的规定。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表3.0.15━━━━━━┳━━━━━┳━━━━━┳━━━━━┳━━━━━┳━━━━━━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地┃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形┃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最大纵波┃┃┃┃┃┃┃┃┃┃┃3┃5┃4┃6┃5┃7┃6┃8┃6┃9(%)┃┃┃┃┃┃┃┃┃┃━━━━━━┻━━┻━━┻━━┻━━┻━━┻━━┻━━┻━━┻━━┻━━━在海拔2,000米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的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最大纵坡应不大于8%。

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

第3.0.16条纵坡长度山岭、重丘区的公路,当连续纵坡大于5%时,应在不大于表3.0.16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

纵坡长度限制表3.0.16━━━━━━━━┳━━━━━━━━━┳━━━━━━━━┳━━━━━━━━纵坡坡度┃坡长限制‖纵坡坡度┃坡长限制(%)┃(米)‖(%)┃(米)�━━━━━━━━╋━━━━━━━━━╋━━━━━━━━╋━━━━━━━━>5—6┃800‖>7—8┃300━━━━━━━━╋━━━━━━━━━╋━━━━━━━━╋━━━━━━━━>6—7┃500‖>8—9┃200━━━━━━━━┻━━━━━━━━━┻━━━━━━━━┻━━━━━━━━第3.0.17条平均纵坡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和缓和坡段的规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利行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纵坡,一般以接近5.5%(相对高差为200-500米)和5%(相对高差大于500米)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三公里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线形设计9.1一般规定9.1.1 路线设计应使公路线形同地形、地物、景观相协调,应使线形流畅、连续、视觉良好,保证行驶安全、舒适与经济。

9.1.2 公路线形是由平、纵、横三个面组成的立体形状,选线时,必须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面的组合。

9.1.3同一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长度不宜过短,线形技术指标应尽量保持相对均衡。

两相邻不同设计路段之间其技术指标应逐渐变化。

9.1.4线形设计的要求与内容随公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不同而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60km/h 的公路,应注重立体线形设计,尽量做到立体线形连续、指标均衡、景观协调,使行驶视觉良好、安全舒适。

设计速度愈高,线形设计所考虑的因素应愈周全。

对于平原区高速公路还应避免长距离采用单调乏味的单一线形。

设计速度为≤40km/h 的公路,首先应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正确地运用线形要素,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力求做到各种线形要素的合理组合,并尽量避免和减轻不利的组合,以提高服务质量。

9.1.5 线形设计除应从行驶力学上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在营运上达到经济、合理外,还应注重驾驶者的视觉、心理及生理方面的要求。

9.1.6应根据设计条件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技术指标的最小(或最大)值,并保持各种线形要素的均衡性、连续性,避免线形突变。

9.1.7在路线交叉前后应尽可能采用技术指标较高的线形。

9.1.8 平面线形设计应结合地形、地物、地质、大型构造物(桥梁、互通立交、隧道)等不同特点,选用相应技术指标进行组合设计,应合理运用直线和曲线(圆曲线、回旋线)线形要素,不得片面强调以直线或以曲线为主,或必须高于某一比例。

9.1.9 对立体线形应运用公路路线透视图,或动态连续透视图,或公路路线动态模拟系统进行检验与评价。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9.2平面线形设计9.2.1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大工10春《道路勘测设计》在线作业1-3

大工10春《道路勘测设计》在线作业1-3
7. 汽车行驶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外部因素作用,能保持或很快恢复原行驶状态和方向,而不失去控制发生侧滑、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3
8.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数μ值的大小。
A. 快速路
B. 主干路
C. 次干路
D. 支路
正确答案:ABCD 满分:4 分 得分:4
2. 交通量的观测的目的是()。
A. 获得交通量
B. 交通性质
C. 交通量变化
D. 100%
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 得分:3
4. 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A. 大于25000辆
B. 10000~25000辆
C. 3000~7500辆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3
10. 一般在计算行车速度较低时,平均行车速度大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
A. 70%~85%
B. 90%~95%
C. 60%~80%
D. 60%~95%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3
D. 2000~5000辆
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 得分:3
5. 随着交通密度的增大,平均车速()。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小
C. 不发生变化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 得分:3
正确答案:ABCD 满分:4 分 得分:4
5. 汽车代表车型()。
A. 大型车
B. 小客车
C. 中型车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hA.K1+350.5B.K1+149.5C.K1+450.5D.K1+249.510.新建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采用( )。

A.行车道中线处的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置超高、加宽前该处中线标高B.行车道中线处的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置超高、加宽后该处中线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置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D.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置超高、加宽后该处边缘标高11.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C.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D.解决路线的根本走向A.真坡是指最大纵坡B.真坡是指平均纵坡C.真坡是指定线所放的坡度根本上就是今后纵断面的设计坡度D.真坡是指最小纵坡13.数字地面模型简称为( )。

A.DMTB.TMDC.MDTD.DTM14.设为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G为传到制动轮上的车重力,那么作用在汽车上的最大制动力为( )。

A.GB.GC.G/D.G/15.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当同向曲线间的直线很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曲线构成反弯的错觉,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

这种线形称为( )。

A.S型曲线B.断背曲线C.C型曲线D.反弯曲线16.用作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

A.5%B.6%C.4%D.3%17.横向力系数μ的适宜范围为( )。

A.0.3~0.4B.0.4~0.5C.0.1~0.15D.0.2~0.318.定线就是在选线布局之后,具体标定出公路的( )。

A.起点B.路线带C.中心线D.终点A.平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无关B.平、纵设计均与设计车速有关C.纵断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有关D.平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有关,而纵断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无关E.平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无关,而纵断面设计与设计车速有关A.一级公路应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会车视距B.高级公路、一级公路的视距采用超车视距C.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不小于超车视距D.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2倍E.各级公路都应保证停车视距A.对最大、最小合成坡度均没有限制B.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以保证路面排水畅通C.对最大合成坡度没有限制D.合成坡度i H是由纵向坡度i Z和横向坡度i h组合而成,即i H=E.合成坡度i H是由纵向坡度i Z和横向坡度i h组合而成,即i H=A.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C.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D.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E.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A.汽车重心越低,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好B.汽车重心至后轴的距离越大,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差C.汽车纵向倾覆现象和纵向倒溜现象的发生次序无法确定D.发生纵向倒溜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倾覆现象E.发生纵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倒溜现象A.沿溪线不便于施工和养护,往往成为方案选择中放弃沿溪线的因素B.大体沿山脊布设的路线称为山脊线C.大体沿分水岭布设的路线称为越岭线D.沿溪线城镇居民点多,便于为工农业生产效劳,常成为山区选线中优先考虑的方案E.越岭线的展线形式有匀坡线展线和直连线展线两种A.任何减小视线远看的因素都会导致车速的提高B.车速越高,视角越小C.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和心理紧张的程度随着车速的增加而增加D.车速越高,注视前方越远E.车速越高,视角越大26.属于公路栽植功能的有( )。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平纵组合,不正确的是( A )。

A.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大小不必保持均衡B.避免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C.避免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D.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面线形的反复凸凹2.关于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正确的说法有(AE )。

A.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C.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D.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小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E.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大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3.设竖曲线半径、长度和切线长分别为R、L和T,转坡点处坡度角为ω,则竖曲要素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BD )。

A.L=R/ωB.L=RωC.L=R+ωD.T=1/2LE.T=L4关于土石方调配的复核检查公式,正确的有( B D )。

A.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挖方B.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借方=填方C.横向调运方+纵向调运方+填方=借方D.挖方+借方=填方+弃方E.挖方+填方=借方+弃方5.关于越岭线,正确的有(AB )。

A.相对高差200~500m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平均纵坡以接近5.5%为宜B.相对高差在500m以上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平均纵坡以接近5%为宜C.越岭线路线布局以平面设计为主D.越岭线按以直线方向为主导的原则布线E.越岭线应走在直连线与匀坡线之间6.关于竖曲线,正确的有(AE )。

A.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B.四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可不设置竖曲线C.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抛物线D.竖曲线的形式只能采用圆曲线E.竖曲线的形式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7.平面设计时,关于直线的最小长度,正确的有(BE )。

A.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2倍为宜B.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6倍为宜C.当设计车速≥60km/h时,对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D.当设计车速≥60km/h时,对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没有限制E.当设计车速≥60km/h时,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2倍为宜8.在某一排档,关于汽车的临界速度V k,正确的是(ADE )。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九竖向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表9.0.1场地名称适用坡度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3~3.0广场兼停车场 0.2~0.5室外场地:1、儿童游戏场 0.3~2.52、运动场 0.2~0.53、杂用场地 0.3~2.9绿地 0.5~1.0湿陷性黄土地面 0.5~7.0城市居住区规划区设计规范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节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3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3一、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二、基地车行道纵坡不应小于0.3%,亦不应大于8%;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但其长度不应超过80M,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

道路勘测习题

道路勘测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与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_1、一条公路的等级是在公路计划任务书编制阶段,通过经济和交通调查,进行分析、论证和比较,在设计任务书中确定。

2、三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3、公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结构组成和线形组成。

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

5、划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产用地及其他备用地的分界控制线称为道路红线。

二、选择题。

1、我国二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是指AA 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C 混合车辆的数量D 各种车辆折合成半挂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一阶段设计是指AA 施工图设计B 技术设计C 初步设计D 方案设计3、公路基本建设项目勘测设计一般应采用BA 一阶段设计B 二阶段设计C 三阶段设计D 四阶段设计4、确定公路等级的时间是在AA 规划阶段B 勘测设计阶段C 施工阶段D 竣工阶段5、两阶段设计是指AA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B 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C 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D 技术设计和变更设计6、公路测设的主要程序即通常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为BA 一阶段设计B 二阶段设计C 三阶段设计D 四阶段设计7、公路等级的划分依据有BA 车道数B 交通量C 地形D 设计车速8、初步设计应编制DA 决算B 概算C 修正概算D 预算第二章 汽车行驶理论一、填空题1、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制动减速度S J 、制动时间S t 、制动距离S l 。

2、横向力系数μ越大,则汽车行驶的稳定性越不好。

3、横向力系数μ与V、R、I4、汽车牵引力的大小与车速成反比。

5、汽车行驶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阻力包括空气阻力、滚动阻力。

二、选择题1、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A Ψ=f+IB Ψ=f-iC Ψ=f·ID Ψ=f/i2、汽车在某一档位以速度V 做稳定行驶,相应的动力因数为D,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汽车所能克服的纵坡度i为A i=D+fB i=D-fC i=DfD i=D/f3、关于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是DA发生横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滑移现象B发生横向滑移现象之前先发生横向倾覆现象C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同时发生D横向倾覆现象和横向滑移现象发生的次序无法确定4、关于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正确的说法是DA驱动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各行驶阻力之和C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小于各行驶阻力之和D驱动条件是指汽车的牵引力必须等于各行驶阻力之和5、关于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正确的说法有BEA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条件B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C附着条件是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D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小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E附着条件是指牵引力不大于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力6、关于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正确的说法有BA汽车重心至后轴的距离越大,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差B汽车重心越低,汽车的纵向稳定性越好C发生纵向倾覆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倒溜现象D发生纵向倒溜现象之前先发生纵向倾覆现象E汽车纵向倾覆现象和纵向倒溜现象的发生次序无法确定7、要减小汽车行驶阻力,可采取的措施是BCA加大路线纵坡B降低路表面粗糙度D降低汽车重心C增加路面平整度8、为避免汽车在路面上打滑,可采取的措施是DA加大油门增大牵引力的办法B低排挡增大牵引力的办法C降低车速的办法D增加路面粗糙度和干燥程度的办法9、横向力系数μ越大,则A 横向、纵向安全性均越差B 横向稳定性越好C 横向、纵向稳定性均越好D 横向稳定性越差10、道路阻力包括A 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B 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C 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D 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11、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平衡方程为CA T = Rf ± Ri ± Rw ± RjB T = Rf + RiC T = Rf ± Ri + RwD T = Rf ± Ri12、横向力系数是CA 横向力与法向反力的比值B 法向反力与横向力的比值C 横向力与汽车自重的比值D 法向反力与汽车自重的比值13、假设方向盘转动角速度为定数,汽车由直线匀速驶入圆曲线的轨迹为BA 双纽曲线B 回旋曲线C 抛物线D 圆曲线14、汽车在匀速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C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惯性阻力B 滚动阻力、磨擦阻力、坡度阻力C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D 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15、汽车重心越高,则纵向倾覆稳定性AA 越差B 越好C 不变D 下坡时越差,上坡时越好16、横向力系数μ的大小与汽车的质量的关系是AA 成反比B 成正比C 无关D 有时成反比,有时成正比17、与汽车横向稳定性无关的选项是DA 行车速度B 公路弯道的半径C 超高坡度D 路线纵坡第三章平面设计一、填空题1、设交点JD 处路线转角为α,缓和曲线角为β,则设置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是 。

2-2-2(1)《道路勘测设计》

2-2-2(1)《道路勘测设计》

2-2-2(1)《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课程习题集一、名词解释1.公路技术标准2.高速公路3.临界速度5.汽车的最大爬坡度6.汽车的动力上坡8.汽车的制动性能10.极限最小半径13.行车视距14.停车视距16.视距包络图18.最大坡长19.道路线形设计23.爬坡车道26.超高27.超高值28.经济运距29.道路选线30.定线31.导向线32.二次修正导向线35.直线型法36.曲线型法38.环形交叉40.交织长度41.交织段长度44.断链45.定测46.公路网47.公路网拥挤度二、单项选择题3.为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交通部在1990年制订了交通发展长远规划,并计划从“八五”开始用30年左右的时间来完成该计划,该计划的名称是()。

A7918工程B211工程C三主一支持D五纵七横4.我国现行标准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等级。

A三个B两个C六个D五个5.根据现行标准规定,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15000~30000辆B25000~55000辆C45000~80000辆D60000~100000辆6.根据现行标准规定,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A15000~30000辆B5000~15000辆C45000~80000辆D60000~100000辆7.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预测。

A10年B15年C20年D30年8.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预测。

A10年B15年C20年D30年9.高速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5kmB10kmC15kmD20km10.一、二级公路设计路段长度不宜小于()。

A5kmB10kmC15kmD20km13.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一般采用()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

A第1位B第10位C第30位D第50位14.在线形设计时,车座数小于或等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车辆折算系数为()。

公路纵断面的规范要求

公路纵断面的规范要求

8 公路纵断面 8.1 一般规定 8.1.1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1 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宜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

 2 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8.1.2 沿河及可能受水浸淹的公路,按设计标高推算的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表8.1.2规定洪水频率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的安全高度。

表8.1.2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公 路 等 级 高速公路 一 二 三 四 设计洪水频率 1/100 1/100 1/50 1/25 按具体情况确定 沿水库上游岸边的路线,路基最低侧边缘标高应考虑水库水位升高后地下水位壅升,以及水库淤积后壅水曲线抬高及浪高的影响;在寒冷地区还应考虑冰塞壅水对水位增高的影响。

 大、中桥桥头引道(在洪水泛滥范围内)的路基最低侧边缘标高,一般应高于该桥设计洪水位(并包括壅水和浪高)至少0.5m;小桥涵附近的路基最低侧边缘标高应高于桥(涵)前壅水水位至少0.5m(不计浪高)。

 8.2 纵 坡 8.2.1 公路的最大纵坡不应大于表8.2.1的规定。

 表8.2.1 最 大 纵 坡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 1 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2 公路改建中,利用原有公路的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3 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的四级公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8.2.2 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应按表8.2.2的规定予以折减。

纵断面设计-纵坡及坡长

纵断面设计-纵坡及坡长

纵断面设计-纵坡及坡长第一节概述路线纵断面图:沿着公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展开即为公路的纵断面。

纵断面图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成果,也是公路设计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把公路的纵断面图与平面图结合起来,就能准确地定出公路的空间位置。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公路等级、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综合考虑路基稳定、排水以及工程经济性等,研究纵坡的大小、长短、竖曲线半径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以便达到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

路线纵断面图的构成:纵断面图上由两条主要的线和文字资料两部分构成;(1)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反映了沿着中线地面的起伏变化情况;(2)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线,是经过技术上、经济上以及美学上等多方面比较后定出的一条具有规则形状的几何线,反映了公路路线的起伏变化情况;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两种线形要素所组成。

直线(即均坡度线)有上坡和下坡,是用水平长度及纵坡度表示的。

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坡度的大小,用高差与水平长度之比量度,即路线纵断面图上的标高:(1)设计标高,即路基设计标高,《规范》规定如下:1、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

2、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行车道中线处的标高。

第二节纵坡及坡长设计一、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和坡长限制(一)最大纵坡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

纵坡大小的取值必须要通过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后合理确定。

1.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1)汽车的动力性能:考虑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按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来确定。

(2)公路等级:不同的公路等级要求的行车速度不同;公路等级越高、行车速度越大,要求的纵坡越平缓。

公路坡度

公路坡度

首先是国家有关的道路标准:1、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里的坡度表:各级公路最大纵坡表3.0.15━━━━━━┳━━━━━┳━━━━━┳━━━━━┳━━━━━┳━━━━━━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地┃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形┃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最大纵波┃┃┃┃┃┃┃┃┃┃┃3┃5┃4┃6┃5┃7┃6┃8┃6(%)┃┃┃┃┃┃┃┃┃┃━━━━━━┻━━┻━━┻━━┻━━┻━━┻━━┻━━┻━━┻━━┻━━━当然等级以外的公路,超过9%坡度的公路也可以经常见过,俺杭州一哥们供职于交通设计院,他设计过浙江某沿海国防公路,坡度最高达到25%。

粗略折算,坡度*0.56=角度,不同角度的正切坡度对照5°≈9%10°≈18%30°≈58%45°= 100%汽车一般能轻松爬上15%的坡度,普通轿车极限能爬上20°陡坡,最好的6×6军用越野车可爬60%(31°)的坡。

货车在各种地区的各种道路上行驶,所以必须具有足够的爬坡能力,一般max在30%即16.7°左右在城市里最常见的大坡是地下停车场的坡,10%--15%,粗略估算:坡度*0.56=角度,最大的坡15*0.56=8.4度然后回到俺们深圳骑车者,最关心的公路坡度话题1、大南山---海拔311米,全程盘山公路,那段路大约有2.5KM,海拔落差283米(起点海拔29米,观景台海拔311米).南山的盘山路可能是深圳周边的盘山路里最陡的,虽然路程不长,但坡度极陡,极端考验人.大南山盘山公路坡度达到11%。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道路路线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道路路线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道路路线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单选题]1.新建一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宜采用()。

[2019年真题]A.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B.行车道中(江南博哥)心标高C.路面中心标高D.路基外侧边缘标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8.1.1条规定,公路路基设计高程规定如下:①新建公路。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宜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路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②改建公路。

宜按新建公路的规定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高程。

[单选题]2.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当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其平均纵坡不大于()。

[2019年真题]A.3%B.4%C.5%D.5.5%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4.0.20条第3款规定,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

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单选题]3.设计速度100km/h的公路,在纵断面设计时,当单一纵坡坡度采用4%时,其最大坡长应为()。

[2019年真题]A.700mB.800mC.900mD.100m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4.0.21条规定,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应符合表4.0.21(见题3解表)的规定。

根据题意,纵坡坡度等于4%,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公路,由表可知最大坡长应为800m。

题3解表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单位:m)[单选题]4.一般情况下,公路隧道长度大于100m时,洞内路段的纵坡应大于0.3%,小于()。

[2019年真题]A.3.0%B.3.5%C.3.8%D.4.0%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8.0.4条,隧道及其洞口两端路线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隧道路段平、纵线形应均衡、协调。

园林坡度细则

园林坡度细则

园林坡度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应不大于表3.0.15的规定。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表3.0.15
━━━━━━┳━━━━━┳━━━━━┳━━━━━┳━━━━━┳━━━━━━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
━━━━━━╋━━┳━━╋━━┳━━╋━━┳━━╋━━┳━━╋━━┳━━━地┃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
形┃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
最大纵波┃┃┃┃┃┃┃┃┃┃
┃3┃5┃4┃6┃5┃7┃6┃8┃6┃9
(%)┃┃┃┃┃┃┃┃┃┃
━━━━━━┻━━┻━━┻━━┻━━┻━━┻━━┻━━┻━━┻━━┻━━━在海拔2,000米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的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最大纵坡应不大于8%。

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均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

第3.0.16条纵坡长度
山岭、重丘区的公路,当连续纵坡大于5%时,应在不大于表3.0.16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

纵坡长度限制表3.0.16━━━━━━━━┳━━━━━━━━━┳━━━━━━━━┳━━━━━━━━
纵坡坡度┃坡长限制‖纵坡坡度┃坡长限制
(%)┃(米)‖(%)┃(米)�━━━━
━━━━╋━━━━━━━━━╋━━━━━━━━╋━━━━━━━━
>5—6┃800‖>7—8┃300
━━━━━━━━╋━━━━━━━━━╋━━━━━━━━╋━━━━━━━━
>6—7┃500‖>8—9┃200
━━━━━━━━┻━━━━━━━━━┻━━━━━━━━┻━━━━━━━━
第3.0.17条平均纵坡
为了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和缓和坡段的规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利行驶,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纵坡,一般以接近5.5%(相对高差为200-500米)和5%(相对高差大于500米)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三公里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第3.0.18条合成坡度
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与纵坡的合成坡度值不得超过表3.0.18的规定
合成坡度值表3.0.18
━━━━━━┳━━━━━┳━━━━━┳━━━━━┳━━━━━┳━━━━━━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
━━━━━━╋━━┳━━╋━━┳━━╋━━┳━━╋━━┳━━╋━━┳━━━地┃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
形┃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
合成坡度值┃┃┃┃┃┃┃┃┃┃
┃10 ┃10.5┃10 ┃10.5┃10.5┃11.0┃10.5┃11.0┃11.0┃11.0
(%)┃┃┃┃┃┃┃┃┃┃
━━━━━━┻━━┻━━┻━━┻━━┻━━┻━━┻━━┻━━┻━━┻━━━
三、四级公路,在山岭、重丘区的工程特别艰巨路段,合成坡度值可适当增大。

各级公路在积雪严寒地区,合成坡度值应不大于8%。

第3.0.19条高原纵坡
在海拨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表3.0.19的规定折减。

最大纵坡折减后,如小于4%,仍用4%。

高原纵坡折减值表3.0.19━━━━━━━┳━━━━━━━┳━━━━━━━┳━━━━━━━
海拔高度(米)┃3,000—4,000 ┃>4,000—5,000 ┃5,000以上
━━━━━━━╋━━━━━━━╋━━━━━━━╋━━━━━━━
折减值(%)┃1┃2┃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