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料为中心
从“竺可桢气候变迁曲线”存在的问题谈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研究方法
从“竺可桢气候变迁曲线”存在的问题谈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研究方法作者:易德生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第04期[摘要]竺可桢先生以物候学方法为主,结合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成果,写出我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经典杰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30多年过去了,这篇论文的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
本文从竺可桢先生论文的不足之处出发,提出了能够更准确研究我国气候历史变迁的各种新方法。
[关键词]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历史气候变迁;新方法[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4-0039-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4.019 [本刊网址]中国学界关注本国历史气候变迁问题无疑是受到西方地理学传入的影响。
建国前对气候变迁的研究很零散,并且主要是从历史文献记载的史料中提取气候变迁的信息。
建国后,中国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竺可桢先生,以他五十多年的一贯对中国气候变迁的关注,结合先秦考古成果和对2000多年来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以物候学方法为主,写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引用率极高、影响极大的历史地理(或科学史)论文。
这篇论文比较成功地建立了我国近5000年来的温度变化序列(为方便计,竺先生所建立的序列如有学者所简称为“竺可桢气候变迁曲线”),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关于我国历史气候变迁研究的总结,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乃至世界气候史研究领域的经典杰作。
30多年过去了,随着更多新的研究方法被引进,关于中国气候变迁的论著也日益增多;鉴于“竺可桢气候变迁曲线”的重要性,学者们在讨论中国气候变迁的时候,自然避免不了与此曲线的对比。
在对比中发现,无论从历史文献资料引用的正确与否、从气候变迁研究方法等等方面看,竺可桢气候曲线仍然有很多需要讨论、改进或进一步精确化的地方。
比如对于历史文献资料的运用问题,有学者认为,竺可桢在历史文献上的分析和使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对文献误解或疏忽;(2)所据史料缺乏普遍指示意义;(3),推论勉强等。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读后感
气候,历史发展的催化剂——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读后感近日来,我拜读了竺老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所感良多。
梁启超曾说:“二十四史非史也,是二十四姓的家谱罢了。
”这种说法显然太过具有主观性,但其有时代背景,也反映了中国朝代封建专制的性质。
如今,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知道历史的发展变革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读了这本著作后,我体会到气候也是历史发展的催化剂甚至是决定因素之一。
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老先生,在研究中把我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分为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
在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农耕文明遭受战火破坏,发生的历史事件如西周灭于犬戎、东汉末到南北朝的大分裂、金人和蒙古人灭掉两宋、清兵入关;而商周相继、秦王扫六合、汉唐盛世、元朝大一统都诞生在温暖期。
而在研究中竺老又将整个中华史分成了四个研究时期:考古时期、物侯时期、方志时期和仪器观测时期。
对上古夏商时气候的研究,竺老创造性地分析各地考古出土的动物化石辅以甲骨文记录,通过亚洲象、竹鼠在温带殷墟的化石推断出当年的气候较之后来稍热;这样别具一格的方法可以说是十分精巧,通过这个结果和一些当时求雨用的甲骨文,使得对那个遥远年代的分析更加准确。
在阅读中,另一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研究结尾时,竺老自谦地将这个研究称为“小学生阶段的研究”;这种谦虚苦干的学者态度,着实令人动容,也应该是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引为榜样的。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在古代中国,无论是多么强大的朝代,其经济基础都是农业生产;虽然宋元时商业发达曾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主旋律还是重农抑商。
因此,气候对于一个农业国来说就是生命线,一旦气候变冷,就会导致粮食减产。
从竺可桢曲线中不难看出,每一次气温的谷值都对应着朝代变革或是大乱世(如三国、五代十国、宋灭元兴等)。
因为气候变冷时,以古代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保证农田生产稳定粮食,继而导致饥荒(若如遇上王朝末期的土地兼并则更甚);这种饥荒往往赤地千里,史书中常有“年大饥,人相食”如此惨烈的记载,而走投无路的人民百姓成为流民引发农民起义。
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
历史地理第十二辑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满志由于当今世界对未来气候演变趋势的关心,历史时期的气候亦成了大家重视的问题,这是因为用过去的气候变化事实毕竟可以对未来气候情景作定性的类比,以便估计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目前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记载研究历史气候主要的内容集中在两个基本气候现象上,这就是冷暖问题和干湿问题。
对于冷暖问题从研究方法上来说,大致有两类,一是用物候评价方法,如竺可桢先生的著名论著所建立的物候方法①,二是用气候事件指数拟合方法,即把气候事件按一定的规律拟合成指数,从而分析冷暖变化②。
物候评价方法与历史学研究中的考订方法有相近之处,不过是用气候学的原理来解释。
由于史料记载的错综复杂,评价的具体过程几乎事事不同,这样给研究的客观性带来了问题。
那么,这种复杂的评价方法的背后是否存在共同的东西呢?这是本文所想探讨的。
当然这是一种初步的尝试,错误在所难免,希望有识之士多多指正。
一、均一性原理均一性原理是自然科学研究中普遍适用的一个原理,特别是在涉及历史上自然现象变化时,经常作为一种基本的方法基础,如地敏质学中常用到的“将今论古”方法,其基础就是均一性原理,同样古气候、历史气候研究亦是如此。
历史气候研究中通常建立这样的假设:过去出现的气候,今后必将还会出现,现在出现的气候类型必定可以从历史气候中找到相似的类型。
这种假设就是根据古今气候属于同一性质的原理提出的。
因此均一性原理也是用历史气候资料作超长期预报和分析的基础。
显然如果这个均一性原理不成立,那7研究历史气候至少缺少现实的意义。
这个原理在历史气候研究方法上的意义是:如果根据现代气候资料能找到生物分布界线、生物物候期以及寒暖事件频率等现象与气候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关系同样存在于历史时期。
例如,现代柑桔和芒麻年收三次的种植地区最北不过亚热带北界(图1),即这两种作物至少在亚热带地区生长,这就是一种关系。
因此只要知道了历史时期这两种作物的分布地区,利用这个关系就可以知道该地区的历史气候类型。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概述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是环境科学和历史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通过对古代文献记载、考古遗址和自然记录的分析,研究者们对中国气候变迁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
最为著名的研究成果是竺可桢先生绘制的竺可桢曲线,该曲线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材料的研究,将中国近五千年气温变化制成了一张清晰、简明的曲线图。
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显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
在这之后,年平均温度有23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而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这些气候变迁的特征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中有丰富的记载,而且也得到了考古遗址和自然记录的佐证。
研究者们还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历史文献、农民记忆、冰川记录、树木年轮、湖泊和沉积物等多方面的资料,对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过去几千年中中国气候的暖期和寒期交替的特征,还为我们了解古代气候的湿度、温度等变化情况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研究是一个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领域,通过综合分析古代文献、考古遗址和自然记录等多方面的资料,我们可以对过去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够为今后的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1. 简述气候变迁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迁,作为地球系统长期演变的一部分,不仅是自然界的内在规律体现,更是关乎人类社会福祉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水资源分配、人类健康乃至全球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
理解并应对气候变迁,对于人类有效适应未来环境变化、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和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气候变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它塑造了地球表面的物理和生物条件,决定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态系统类型与物种分布。
古代诗歌中的气候信息及其运用
( 北京 ) 中 国 大百 科 全 书 出版 社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代秋季的节令比之战国延后一个月, 气候 南都赋 中提到 ) 穰
温暖的结论 + 。诗歌中还含有诸如对生物分布界 限的描述 , 如东汉张衡在 ( 6(
系 ,
历史时期柑橘种植北界与 气候变化的 关 复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1995 年第 5 期。 ( 北京 ) 科 学出 版
! 竺可 桢 :
∃王 绍武、赵宗 慈 :
析 ,
近五 百年 我国 旱涝 史料 的 分 地理学报 , 1979 年第 4 期 ; 张瑾 瑢 : 清代档 案
中的气象资料 , 历 史档案 , 1982 年第 2 期 ; 龚高法、 张丕远、吴祥定 等 : 历 史 时 期 气候 变 化 研 究方 法 ,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3 年 ; 葛 全胜、张丕远 : 历 史 文献中气候信息的评介 , 地理学 报 , 1990 年第 1 期 ; 简慰民、袁凤华、郑景云 : 中国 第二 历史 档案 馆藏 有 关民国时期气候史 料 , 历史 档 案 , 1993 年 第 2 期 ; 邹逸麟、张修 桂 : 关于 历史气 候文献 资料的 收集和 辨 析问题 , 历 史自然 地理研 究 , 1995 年第 2 辑 ; 满 志 敏 : 历史旱涝灾害资料分布问 题的研 究 , 历史 地理 ( 第 16 辑) , ( 上海 ) 上海 人民出 版社 , 2000 年 , 第 280 - 294 页 ; 满志敏 : 传世文献中的气候资料 问题 , 面 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 2000 年国际 中国历史地 理 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 济南 ) 齐鲁书社 , 2001 年 , 第 56 - 75 页 ; 满志敏 : 关 于历史 时期气候 研究的 问题答 赵 志乐先生 , 中国历 史地理 论丛 , 2004 年 第 3 期 ; 杨 煜达 : 清代 档案中 气象 资料 的系统 偏差 及检验 方法 研 究 % % % 以云南为中心 , 历史地理 ( 第 22 辑 ) ,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7 年 , 第 172- 188 页。
中国历史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国历史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国历史论文选题参考1、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2、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3、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4、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与美学精神5、用Kriging方法对中国历史气温数据插值可行性讨论6、中国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与相关性研究7、论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8、从美、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看中国历史教学新大纲9、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10、中国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集的重建方法述评11、论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及其社会影响12、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13、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4、中国历史大疫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15、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的过程与机理16、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退隐:中国环境史》1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图书馆事业有关的出洋考察18、中国历史考古学分区问题的思考19、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20、中国历史古城的保护与利用二、中国历史论文题目大全1、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2、中国历史战场地域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4、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5、自然灾害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与中国自然灾害的关系6、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及对策7、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Ⅱ): "好(坏)天时"与历史上的"顺(乱)世"8、中国历史时期的森林文化及其发展9、《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10、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谈翻译理论的发展11、中国历史地名辞典12、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应对的启示13、《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14、中国历史上的散乐与百戏15、中国历史地震烈度表研究16、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生产与生活17、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基于中国历史数据的检验18、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兼论整体性保护策略的可能性19、中国历史上一次可能的慢地震——1597年10月6日渤海地震20、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三、热门中国历史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关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统一性问题——对黑格尔曲解中国历史特点的驳论2、《集结号》:对于20世纪中国历史的凭吊3、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4、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料为中心5、新旧之争:晚清中国历史教科书6、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分析7、对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思考8、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9、由中国历史气候记录对季风导致唐朝灭亡说的质疑10、明清史与宋元史:史学史与社会史视角的反思——兼评《中国历史上的宋元明变迁》11、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中)12、《孽海花》与中国历史小说模式的现代转变13、中国历史大洪水14、中国历史:社会性别分析的一个有用的范畴15、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16、中国历史上的皇权和忠君观念17、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18、中国历史人口周期性巨大波动的自然原因初探19、中国历史上死亡一万人以上的重大气候灾害的时间特征20、试论井上靖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美学特征四、关于中国历史毕业论文题目1、中国历史探空资料中的一些过失误差及偏差问题2、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3、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利用策略4、中国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特征的新认识——纪念竺可桢《中国过去五千年温度变化初步研究》发表30周年5、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下)6、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7、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8、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揭示的千年干湿变化和重大干旱事件9、世界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10、世界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11、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12、天时、气候与中国历史(Ⅰ):太阳黑子周长与中国气候13、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1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15、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16、中国历史大疫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研究17、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18、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9、中国历史文献中的高分辨古气候记录20、中国历史上森林破坏对水旱灾害的影响——试论森林的气候和水文效应五、比较好写的中国历史论文题目1、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讲授体会2、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3、中国历史水灾案例数据库的建立及相关问题探讨4、重新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小农经济5、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结构:一个超稳定系统6、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科学体系的建立与方法论研究7、中国历史大地震的矩震级8、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9、中国历史蝗灾动态的社会影响及生态环境意义10、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11、中国历史时期冬半年气候冷暖变迁12、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及治蝗13、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14、东晋南朝的守国形势——兼说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对立15、中国历史之中的连续和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民族主义16、论中国历史上反对“与民争利”的思想17、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18、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19、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 20、关于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几点认识。
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和依据
气候变化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物理学院李佳明摘要:地球的气候不断地在变化着,气候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变化即为气候变化。
一段时间可能是指几十年或几百万年。
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总体上在时间上是缓慢的,而现代气候变化是快速的。
对于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是国家和国际制定气候政策的支撑和依据,因此对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具有很深刻很现实的意义。
本文旨在讨论目前研究气候变化的主要依据和一些方法。
一、地质时期古气候的主要研究方法1、生物学方法。
这是地质时期和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各种古生物(包括喜冷、喜暖、喜干和喜湿的古植物和古动物)的生存范围、分布区域以及随时间的变化,都可以为古气候研究提供极好的证据。
比如应用极广的微体古生物(包括植物孢粉、微体动物象介子生物的化石等)。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微体古生物的数量、分布范围等,来研究气候变迁。
2、地质学方法。
包括通过研究不同地点和不同时期地层沉积相的变化,恢复沉积环境,并与现代的气候条件比较(将今论古),以确定古气候状况。
这里沉积作用指的是固体物质从空气或水体的悬浮或融解状态中沉积下来的过程。
如黄土是一种风积物,从粉尘物质的产生、搬运、沉降到发育微黄土的全过程中,一直暴露于地表空间,受到当时大气圈及区域生物气候条件的直接影响。
这样可以通过分析黄土——古土壤层中粉尘颗粒的大小,来确定当时的风速大小、气候干燥度等。
通过分析孢粉等含量可以知道当时古生物的生长情况,从而知道气温、降水等的变化。
3、冰川学方法。
主要步骤为以下两步:(1)同位素含量与降雪的温度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氧同位素来推算古代温度。
一般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下降1ºC,δ18O(氧同位素的变化值)约降低0.7‰。
(2)定年:利用冰盖中氧同位素的含量,可以确定气温序列,但这一序列是什么年代的,则需要定年。
积雪的物理状况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使冰盖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明显的层状结构,每年一层,就如同树木年轮一样,这样,在冰盖表层就可以用肉眼直接分辨年层。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考古资料的挖掘以及现代气候数据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中国气候在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地球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
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来说,研究其气候变迁的历史过程,对于理解中国文明的发展脉络、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制定适应性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总体趋势和特点,包括气温、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等方面的变化。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响应和适应。
我们还将分析气候变迁对中国文明演进的影响,探讨气候因素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我们将总结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成果,并提出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和适应性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深入了解中国气候变迁的历史过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制定适应性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希望能够推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性挑战。
二、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气候变迁的历史也极为丰富和复杂。
近五千年来,中国的气候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自然环境,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距今约五千年至三千年期间,即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中国的气候相对温暖湿润。
这一时期的黄河流域,湖泊众多,植被茂盛,为早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从距今约三千年开始,即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气候逐渐转向寒冷干燥。
这一转变可能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湖泊退缩,植被减少,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入距今约一千年的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再次发生显著变化。
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_以文献资料为中心
自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 就有学者利用历史 文献资料对历史气候 进行探索# 。到了 70 年代 初, 竺可桢先生积数十年之研究, 发表了著名的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 , 标志 着利用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历史气候的研究完全进 入了一个科学化的范畴。从竺文发表的 30 年来,
∀ 中国科学院资源 科学 与技 术局、国 际地圈 - 生 物 圈计划全国委员会编: ∃ 过去 2000 年中 国环境 变化综 合 研究预研究报告%。
∋ 6∋
时期的水旱灾害资料, 分省区进行整理, 前后共 整理达 20 多个省区。在 70 年代后徐近之整理的 水旱灾害资料曾在内部刊印过 ∗, 为历史气候的 研究提供了便利。这大概是最早整理并供学术界
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料为中心
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料为中心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料为中心摘要:气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发展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从文献资料的角度,总结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包括历史文献资料的解读、古代气候记录的重建和气候模型的应用等方面。
同时,对这些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今后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发展方向。
1. 引言气候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有着重要影响。
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在的气候变化,还能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
近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在科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资料的综述,总结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从而为更准确地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机理和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提供参考。
2. 历史文献资料的解读历史文献资料是了解古代气候变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对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灾害事件、农民生产状况等进行分析,可以推测出古代气候的变化趋势。
例如,根据明代文献中的记载,可以推断出当时中国北方地区的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
然而,历史文献资料的可用性和准确性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和修正。
3. 古代气候记录的重建古代气候记录的重建是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树木年轮、冰川冰芯、湖泊沉积物等自然材料中的气候敏感指标进行分析,可以重建出古代气候的变化序列。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技术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手段,对古代气候变化进行精细化重建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4. 气候模型的应用气候模型是了解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通过模拟地球大气、海洋和陆地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不同时期和区域的气候变化情景。
近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在气候模型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深入理解过去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气候趋势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国过去200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回顾与展望
中国过去2000年来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回顾与展望1刘钰1*,徐方建2, 3,张建魁4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100083)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66071)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00049)4中国西安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710021)E-mail:cugbliuxiaochen@摘 要:过去2000年气候和环境变化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PAGES和CLIVAR等国际计划将获取过去2000年来连续、高分辨自然记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
由于缺乏过去气候变化的直接观测资料,一般是提取与古气候相关的代用指标进行研究。
众多学者对各种不同代用指标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不同指标所蕴涵的气候意义也不尽相同,甚至于相同指标在不同地区或者是不同时间段、不同时间尺度上也会出现差别。
近几年来,该项工作更是获得了蓬勃发展。
本文从湖泊沉积物、树木年轮、冰芯、石笋、孢粉、海洋沉积物、珊瑚、历史资料等方面,回顾了国内近年来对过去近2000年来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指出了该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要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过去2000年; 气候变化; 代用指标; 研究方法1. 引言气候变化的研究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气候变化研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成为与经济、环境等相关的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历史时期尤其是近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的关系更加紧密。
客观科学地分析过去200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对于正确认识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等热点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PAGES和CLIVAR等国际计划已将获取过去2000来连续、高分辨自然记录作为项目的工作重点之一。
自竺可帧先生对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进行了初步研究[1]以来,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不断的努力,我国在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由于缺乏过去气候变化的直接观测资料,一般研究均是提取与古气候相关的代用指标进行研究,不同指标所蕴涵的气候意义也不尽相同,甚至于相同指标在不同地区或者是不同时间段、不同时间尺度上也会出现差别。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历史时期的世界气候是有变迁的。
非常丰富的中国历史文献为研究我国古代气候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作者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
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一3℃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
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这种气候变迁是全世界性的。
气侯变冷时先从太平洋西岸开始,由日本、中国东部逐渐向西移到西欧。
温度回升时则自西向东行。
充分认识历史上气候的变迁情况并掌握其规律,“古为今用” ,对气候的长期预报是有所补益的。
目次一、考古时期(约公元前3000一1100年)二、物候时期(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三、方志时期(公元1400一1900年)四、仪器观测时期(从公元1900年开始)结论前言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沈括(公元1030-1094年)、刘献廷(公元1648-1695年)对于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无常,早有怀疑。
但他们拿不出很多实质性事实以资佐证,所以后人未曾多加注意。
直到现世纪二十年代,“五四”运动、即反帝反封建运动之后,中国开始产生了一种新的革命精神:一部分先进分子引入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革命斗争;在这种新形势下,近代科学也受到推动和扩展,例如应用科学方法进行考古发掘,并根据发掘材料对古代历史、地理、气象等进行研究。
殷墟甲骨文首先引起一些学者的注意,有人据此推断在三千年前,黄河流域同今日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潮湿[1]。
但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成绩毕竟是有限的;或因材料不足而作了错误的判断。
例如,近三千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许多变动,但它同人类历史社会的变化相比毕竟缓慢得多,有人不了解这一点,仅仅根据零星片断的材料而夸大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重要性[2],这是不对的。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笔记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笔记一、开端的好奇咱老祖宗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差不多五千年呢,这气候的变迁啊,就像一场超级漫长又超级神秘的魔术表演。
你想啊,五千年的时间跨度,那气候得发生多少故事?就好比一部超级长篇的连续剧,一集一集的情节都不一样。
我有时候就琢磨,那古代的人啊,他们是不是和我们一样,会因为突然变冷的冬天而瑟瑟发抖,对着老天爷喊:“老天爷啊,您这是咋啦,咋突然这么冷呢?”就像我们现在遇到极端天气时的抱怨一样。
二、古代的气候线索我去翻了好多古老的典籍,哇,这里面可藏着不少气候的秘密呢。
比如说里啊,描写了好多植物,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说明当时那地方的气候啊,可能比较温暖,桃树才能长得这么好,开得这么艳丽。
我就想啊,当时的人们是不是在桃花盛开的时候,会像我们现在春游看樱花一样,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赏花呢?还有那些描写农业生产的记载,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这可都和气候息息相关啊。
要是气候不好,庄稼没收成,那老百姓可就惨喽,肯定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
三、王朝更迭与气候再看看历史上那些王朝的更迭,嘿,这里面也有气候的影子呢。
有些王朝在兴盛的时候,气候好像也比较给力,风调雨顺的。
就像唐朝,那时候国力强盛,文化繁荣,是不是和当时的好气候也有关系呢?说不定啊,那时候的老百姓们每天都是笑嘻嘻的,粮食堆满仓,日子过得可滋润了。
可是呢,当气候变得恶劣的时候,像干旱或者洪水,这就像给王朝来了一记重拳。
比如说元朝末年,各种天灾人祸不断,老百姓饭都吃不上,那不得起来造反啊,就像困在笼子里的野兽,被逼急了。
四、温度的起起落落这气候变迁里啊,温度的变化特别有趣。
我发现有些时期啊,中国的气温明显比较高。
那时候啊,北方的一些地方可能都能种上原本只能在南方生长的作物。
这就好比你把热带的植物突然搬到了温带,还能长得不错呢。
我就在想,当时的人们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是不是在想:“老天爷这是给我们开了个大礼包啊,啥都能种啦!”可是呢,又有一些时期,气温骤降,冷得要命。
气候变化研究的中国知识贡献及其影响局限
气候变化研究的中国知识贡献及其影响局限
气候变化在过去几十年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全球性关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
排放国,中国在气候变化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在气候变化研究
中做出的贡献不仅有助于全球了解当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和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情况,还对
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中国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贡献,首先体现在气候变化现状的确定和预测上。
中国气候
变化领域的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制定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详细
的研究和预测。
中国的研究机构还拥有许多长期观测站点,提供可靠的气候数据,为全球
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中国在气候变化影响和应对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的农业、水资源和公共卫生等领
域都将受到影响。
此外,中国还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开展碳捕捉和储存技术研究等手段,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尽管中国的气候变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首先,中国的
气候变化研究还存在着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足的问题。
中国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整体机制的
研究,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趋势和影响。
其次,中国在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
动方面也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例如,中国需要加强对碳排放、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
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
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中国历史气候”主要指新石器时期以来中国地区的气候变化过程。
包括气温冷暖和干湿状况两大要素。
分为高温期(Hypsithermal)或大暖期(Megathermal)与气候适宜期(Climatic optimum)。
适宜期又分温暖期和寒冷期。
科学家竺可桢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规律。
其后不少专家进一步研究,我的博士导师邹逸麟教授、张修桂教授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满志敏教授,以及地理学家张丕远先生等都有的研究成果。
我自己也在1996年发表《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的时空差异性及其影响》(详见人大《中国地理》1996、11,P99-102)。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有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交替变化。
. 第一个温暖期(前3000年—前1100年). 第一个寒冷期(前1100年—前770年). 第二个温暖期(前770年—公元初年). 第二个寒冷期(公元初年—600年). 第三个温暖期(600年—1000年). 第三个寒冷期(1000年—1200年). 第四个温暖期(1200年—1400年). 第四个寒冷期(1400年—1900年). 新的波动期开始(全球气温上升)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
西安半坡遗址(前5600年—前6080年,仰韶文化)有河鹿、竹鼠、獐、貉等亚热带动物骨胳遗迹;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亚洲象、犀牛等热带大型动物遗骸;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
证明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要高2—3℃,亚热带动植物的北界生长线比现在也要北上2—3个纬度,代表着相当温暖湿润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约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770年,即西周寒冷期。
中国历史上近来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近来气候变迁中国历史上近XX年来的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该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满志敏利用文献物候资料研究了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均一性原理、限制因子原理、气候影响的同步性原理、人类影响的差异性原理和模式、生物响应气候冷暖变化的不对称原理等基本理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22]历史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经济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倪根金认为其变化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破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23]王晖利用古代土壤学的新研究成果和先秦古文献与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对商末黄河中下游的气候环境进行考察,认为商后期干旱的气候和饥荒是周武王克商的直接导火线,导致商周之际的改朝换代[24]秦冬梅以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气候异常期,具体表现为冷暖变化、干湿变化的异常及各种自然灾害数量的增多,这种异常的气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粮食歉收,从而间接地影响社会安定程度[25]王开发通过对上海地区大量孢粉样品的研究发现沪杭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具有多次的波动,表现出5个凉期和4个暖期[26]中国是个水灾频仍的国度,水与生态环境问题必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樊自立和方英楷撰文对塔里木河水资源问题进行探讨樊文指出,在气候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消耗由以自然生态为主转向以人工绿洲生态为主,从而使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是:沙漠化与绿洲化并存,互有消长,“人进沙退”和“沙进人退”皆有,但以沙进人退为主;上游灌区引水增加,人工绿洲由原先多分布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向山前平原推进,面积不断扩大,使这里生态环境改善;河流中下游由于水量减少,古代绿洲消亡,天然植被退化,沙漠化扩大,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处于沙漠和绿洲之间由林地、草地和自然水域构成的过渡带不断缩水,防护功能不断减弱,形成了沙漠危逼绿洲的严峻形势[27]方文则总结了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5次改道,引起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剧变、绿色走廊衰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保护塔里木下游绿色走廊的18条措施[28]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炎黄子孙的灾难河学者们对黄河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格外关注王星光撰文对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进行研讨,他指出,黄河清是一种自然现象,却又不可能出现在正常条件下,只有当流域内大范围出现持续干旱少雨、冬季过于寒冷、地震等异常情况时,才会出现该现象黄河清是干旱和黄河断流的前兆,同时,还与社会*、文化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成为奇异的文化与社会现象[29]王尚义就黄河下游水患及中游河口至龙门间土地利用方式的环境后果提出了新观点:东汉水患频率高于西汉,灾情也更为严重;东汉时期河口镇至龙门间的农耕人口减少了九成以上,该区与整个黄河中游一样,迁入了大量游牧民族,原始的游牧对天然植被破坏极大,是造成东汉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的主要原因[30]还有论者著文探讨了黄土高原人为水土流失的历史根源与防治对策,有较强的现实意文[31]张健民利用汉中、兴安2府所存碑石资料,考察了清代后期陕南地区堰渠水利发生的种种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清代后期该地区以水患为主的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2]王建革对清代大清河的治理进行研讨,太行山一带森林和植被的破坏加剧,引起水土流失加重,使得永定河、子牙河的泥沙量上升,是大清河决口泛滥的关键原因清*为了减轻水患,将治水重点放在永定河、子牙河堤坝系统的修筑,使清浊分流,其治水过程突出反映了专制王朝由紧到松的治水特点[33]郭声波探讨了历史上四川(含重庆)农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形及农地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认为水土流失与耕作方式有关,水土流失程度与农地垦殖面积、垦殖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34]张芳撰文论述了清代南方山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并提出要“以史为鉴”,山区开发应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道路[35]许怀林还分析了近代以来江西的水旱灾害及其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36]全新世中期气候转变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可能作用 | [<<]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重要演化进程之一--古代文明的起源或复杂社会的初现一直是学术界普遍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多的例证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固然有其内在的演化和发展规律,气候环境变迁的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近年来考古学材料和全新世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探讨全新世中期—大约前后的气候转变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作用1 5 a 气候事件研究表明,5 前后气候转变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全新世最为显著的气候变化之一如在太平洋地区,沉寂已久的气候开始重新活动;在欧洲,全新世最适宜期停止活动的阿尔卑斯山冰川在前开始发育;在非洲大约 5 a 前后发生了变幅大、影响广、发生突然的“撒哈拉干旱”事件或“气候危机”,并直接导致了非洲地区全新世最适宜期的结束;在两河流域,对波斯湾海底沉积物堆积通量的变化分析表明,5 前后发生的重要气候转变在中国地区,5 前后的气候事件也有较为明显的反映;如在我国西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的冰川发生冰进,墩德冰芯记录也肯定了冰峰出现于 a 前后;在黄土高原,关中盆地全新世古土壤在 6 -5 a 发育中断,反映了一次较为明显环境变化;内蒙古岱海在5 a 左右出现低湖面;北京地区5 ± a 前后云杉花粉再次繁盛;在宁镇一带大约5 -5 a ,对剖面孢粉分析,推算当时气温下降值比现在低1-2&;C或3-4&;C,冷锋时可达5-6&;C ;杭嘉湖平原的孢粉研究也表明低温值的高峰大约发生在 5 a ;这次降温事件在考古学上称为仰韶中期的寒冷期2 5 前后的考古学现象研究表明全新世中期-5 a 前后,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如在西亚两河流域,5 前后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诞生;在非洲,涅伽达文化II的早期,即5 a 前后,一个个以灌溉为基础的地方灌溉区文明—“诺姆文明”开始出现;在秘鲁海岸,大约5 以后不久原始居民开始建筑庙宇;同样在秘鲁,尽管高地农业耕作已经几千年,但当地先民开始同时食用农产品和海产品这一现象也出现在上述太平洋地区气候发生显著变化之后;在智利北海岸大致同一时期,原始居民的文化也开始明显复杂化;在日本,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型建筑物的修建、埋葬上所体现的阶级分化以及代表高级身份、限制分配的商品的开始出现等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这一时期中国的考古学文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龙山文化开始取代仰韶文化,社会开始酝酿变革首先是社会群体内部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和社会地位的分化,接着社群之间也出现分化,在考古学遗存中出现中心聚落和贵族墓葬,如大地湾晚期遗址,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牛河梁、东山嘴以及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出现的一些功能特殊、规格较高、面积较大的聚落或遗址群研究表明,这一时期随葬武器开始成为时尚,以前的墓很少用武器随葬,而到了这一时期,在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江浙的菘泽文化、安徽的薛家岗文化和两湖地区的大溪文化晚期的墓葬中则普遍用制作精良的石钺随葬,可能表明战争开始成为经常性的社会现象,这一时期城堡的出现也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最早的城址当推湖南澧县的城头山,其具体年代尚有待于进一步确定,其次是河南郑州西山土城,距今约 5 - a ,属仰韶晚期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山城址发掘的10多个坑内发现仍弃的完整或散乱的人骨,其中一些人骨明显呈挣扎状,有的尸骨不全,身首异处,可能说明当时氏族间掠夺性战争的情况这些考古学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明显开始复杂化,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些要素开始出现,或者说中国古代文明开始起源3.a 气候事件对文明起源的可能影响上述世界范围内的全新世中期气候转变和考古学现象在发生时间上一致性,暗示气候转变与这一时期社会复杂化存在某种联系,但由于目前考古学材料和测年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气候环境变迁对古文化演化影响的机制和过程还不十分清楚但有一些学者尝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如西亚两河流域,研究者认为干旱事件导致先前比较分散的住民向两河流域的三角洲地带聚居,从为灌溉系统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并最终促进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诞生;气候转变在尼罗河流域古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可能与西亚地区类似对于这次气候事件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影响机制可能比较复杂,鉴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的提高,作者认为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出现,除了社会本身发展的因素外,很可能还与由于气候转变导致的资源紧张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有关研究表明仰韶早中期是我国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当时中纬度地区陆地上的温度可较现代高 2 -3°C以上,我国东部平均气温较现代高°C这一时期是我国原始人口增长和古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经过这次增长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史前人类的活动范围和人口规模随着5 前后的降温,史前中国掀起了新的一轮移民浪潮这次移民与仰韶早中期的移民不同,早期的移民一般是扩张或殖民性的,是为了解决各宜居地日益增加的过剩人口,是从中心地区向人口稀少的边缘地区疏散多余的人口,迁徙的方式是和平牧歌式的;而这次迁徙主要表现为从四周向中心地带迁徙,从高地向变干后适合住居的低地迁徙,迁徙的结果是对新资源的开发,意味着多个社会共同体对同一资源的瓜分在这种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中,社会共同体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另外,前后降温直接导致的粮食减产,也大大增加了人口压力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燕辽地区红山文化中晚期出现了牛河梁和东山嘴遗址、甘青地区葫芦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出现的大地湾遗址,它们的出现除了与原始宗教可能有关外,更可能是在资源紧张状态下的一种文化调整首先,资源紧张也会导致私有观念的产生,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促进复杂社会的产生;另外,一些宗教设施的出现还可能与先民对环境转变所带来生产上一些不利因素的反映有关,因为比起前气候最适宜期,以后的气候则不如前期风调雨顺,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社会,古人可能通过宗教上的一些仪式来乞求风调雨顺,以保丰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气候虽然发生转变,但毕竟是发生在全新世适宜期中的气候转变,因此不足以对人类活动产生特别不利的影响,相反一定程度的气候转变带来的刺激反而可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此时,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中国古代的气候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岁月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全部历程我国已故杰出科学家竺可桢,从浩如烟海、帙卷繁杂的地方志、二十四史、古诗文集、古游记、古地理书籍以及历代私人笔记等文史资料和考古资料中,对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我国近五千年的气候,有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第一次温暖期发生在公元前XX年到公元前XX年考古发现,公元前多年前的中华大地正值新石器时代晚期,整个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年平均气温比现在大约高3—5℃,当时的华北地区呈现出一派亚热带风光XX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挖掘出带有彩色的陶器和手工磨制的石器生产工具等这些文物经放射性碳—14测定,距今约六七千年,史学家称之为“仰韶文化”在西安附近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獐和竹鼠等亚热带动物和竹林可以认定,“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安地区是暖湿气候考古的另一重要发现是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古址,发现了10万多件甲骨文,还有大象、虎、豹、貘、水牛、野猪和熊等典型的热带动物残骸河南古代称“豫州”,简称“豫”,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殷墟是殷代故都同一时期在河北阳原地区和陕西也挖掘出大象的残骸证明多年前,我国华北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曾呈现出谷牧兴旺,人畜繁盛的景象,史称“殷墟时代”这一温暖期持续了约多年第一次寒冷期出现在公元前—公元前XX年间,即西周时期据《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XX年和XX年的周孝王时,长江支流汉水两度结冰,接着又发生大旱当时西安的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奴隶主让奴隶取河冰贮入冰窖,以备奴隶主夏天消暑降温之用周朝初期的寒冷只持续了XX年第二次温暖期出现在公元前XX年的东周春秋时代到公元前初的秦汉时代这个时期我国气候普遍转暖据《春秋》记载,公元前、和XX年的冬天,鲁国未出现结冰现象,以至连宫廷王室也找不到用于夏季消暑降温的冰块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提到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柑桔在长江中游地区广泛种植,桑树遍布鲁国;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在渭水流域也很茂盛秦朝和西汉气候继续温暖,物候生长发育要比清初早3个星期,说明这一时期,整个亚热带北界比现在更偏北这次温暖期大约持续了XX年之久第二次寒冷期出现在公元初年到公元XX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三国时代,曹操在铜雀台种橘,只开花不结果,气候已比汉武帝时寒冷公元XX年,曹丕到淮河的广陵视察兵士演习由于严寒,淮河突然结冰,演习只得停止这是目前所知的历史时期。
怎样研究古气候
怎样研究古气候《雪国列车》中南宫民秀表面上是一个瘾君子,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认真、细腻的人。
南宫民秀根据列车外一架飞机上的雪越来越少,十年之前只能看见机尾,而十年后能看见机身,而且窗外还有雨滴,判断气温在回暖。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来研究气候变化,这些仪器还没发明以前的气候变化,该怎么研究呢?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几种让人脑洞大开的研究古气候的方法。
方法1:日记、史书等古文献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日记。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被要求写过日记,还记得“日记三要素”吗?日期、星期、天气。
这里的天气,就是气候情况的记录啊!还有我们在日记中记录的事情,比如“今天下雪了,冻成狗了”、“今天好热,估计有四十多度,在马路上煎了个鸡蛋”,这些都是天气情况的反映。
当然,不是谁的日记都可以用来研究气候。
要选取那些有记日记的好习惯的、坚持几年甚至几十年记日记的名人的日记。
比如清朝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够档次!他的日记从1858年7月31日开始,止于1904年6月27日。
他在日记中除了记载光绪皇帝小时候“作诗极迟,三刻余得两句”、“生书前后四日尚未成诵,难极矣”等不争气的事情外,还写道:“忽雨忽晴,如入炊笼中,郁蒸特甚”——说明天气闷热;“晴,风转西南,甚暖”——是个好天气;“秋风起,颇凉,可棉衣”——这是穿了秋裤还觉得冷……外国人也有记日记的好习惯。
1989年在韩国公州发现的《丙子日记》就是一部研究气候变化的好材料。
该日记的记录者是南平曹氏,记录了1636年清军入侵朝鲜,南平曹氏痛失三个儿子、丈夫被清军掳走的情况下逃难的曲折生活。
在逃难中还能坚持记日记,让从来不记日记的笔者惭愧啊!该日记中也记录了相关的天气情况,比如记录三月时节就下暴雨夹杂冰雹,过后没几天又连续下雪的诡异天气。
日记能作为气候研究的资料,史书当然也可以了。
日记可以以天为单位,史书可能就要以季度、年为单位了。
但是,史书的时间跨度比日记要长很多。
百科知识精选历史气候
中国研究历史气候的发展阶段我国是气候史料最丰富的国家。
我国历史气候研究是由竺可桢开创,一直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
到80年代,已经历过两个发展阶段。
70年代初及以前是开创阶段。
这一阶段的代表学者是竺可桢等老一辈科学家。
竺可桢积50多年的工作,广泛地搜集、考证和引用我国气候史料,成功的描述出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轮廓。
其中,《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集多年研究之大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
这一时期工作地主要特点在于这些成果是科学家个人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果,故在广度上、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大量工作主要依据典型气候事例的比较,对全国范围的覆盖度不大,也缺乏连续气候序列求出的统计规律性。
因而所得出的气候变化的轮廓是粗略的,尚需不断订正和充实。
但无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时期已经奠定我国历史气候研究的基础,并已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70至80年代是气候史料信息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是从全国性协作开始的。
由于全国气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整编了500多年来覆盖全国的地方志中的系统性气候史料,参照其他史料,完成了几乎全国范围内的120个逐年旱涝等级的长达500多年的序列。
在此基础上绘制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成果。
这是当前国内外年代最长的气候序列图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研究各种自然史的一本基础性资料。
此外,各地气象、水文、文史单位也进行了大量当地气候序列的整编。
这一阶段的工作使我国历史气候研究有了更完善与全面的资料整编,得以做出许多定量分析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一些外国科学家应用上述系列的研究成果。
世界历史气候变迁自公元前4000年以来,世界范围的气候经历了多次冷暖干湿的变迁。
通过对文化发展较早或所获得的气候变迁证据较明显的地区,如埃及尼罗河流域、欧洲和北极等地区的历史资料的分析,可将世界历史气候变迁分为下述几个时期:①大西洋期(公元前4050~前2650)。
亦称气候适宜期。
温暖多雨,平均气温比现代高2.5℃,尼罗河洪水位比现代高12~20米,热带半雨区雨量约为现代的3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
料为中心
近三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的快速流通,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的方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借助丰富的文献资料,研究人员在探索过去的气候变化、分析变化原因和预测未来趋势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历史气候研究的方法中,文献资料无疑是重要而宝贵的资源。
中国自古文明悠久,历代统治者都有记录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等信息的习惯。
这些古代文献记载着气候现象、灾害事件和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气候数据。
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研究人员可以重建过去的气候变化序列,并从中发现规律和趋势。
近三十年来,借助文献资料进行历史气候研究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精细化。
首先,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了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存储和整理工作上。
通过数字化存储和整理,大量的古代文献可以更方便地被研究人员利用。
其次,研究人员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方法来处理和分析文献资料。
这种方法的引入使得历史气候数据的提取和处理更加准确和高效。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跨学科合作,将历史气候研究与考古学、地理学和气候模型等领域相结合,开展多层面的研究工作。
在历史气候研究的方法中,校正和修订文献资料的准确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由于古代文献的特殊性,例如文字含糊不清、记载不准确等问题,研究人员需要准确地理解文献中的信息并进行校正。
为了排除文献资料中的人为和自然干扰,研究人员制定了一系列校正和修正方法,包括对比多个文献资料、
与现代天气观测数据对比以及相关性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研究人员可以更准确地提取和分析历史气候数据。
除了文献资料外,地质学研究和树木年轮也成为了历史气候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岩石和冰芯中的气候指标、以及树木年轮中的气候信号,可以重建过去的气候变化序列,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和验证。
这些多角度的研究方法相互印证,为历史气候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激发了对过去气候变化的深入思考。
研究人员不仅着眼于对气候变化原因的解析,还致力于探讨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通过对过去气候变化事件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供参考和启示。
总之,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以文献资料为中心,通过数字化存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的应用,以及跨学科合作的推动,不断提高了历史气候数据的提取和处理准确性。
同时,借助地质学研究和树木年轮分析等方法的应用,也为历史气候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可靠的验证手段。
这些进展不仅促进了对过去气候变化的深入了解,还为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包括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存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地质学研究和树木年轮分析等方法的运用,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提取和分析历史气候数据,重建过去的气候变化序列。
这些研究方法的相互印证,为历史气候研究提供了更可靠和全面的数据支持。
此外,通过研究过去气候变化事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
气候变化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供参考和启示。
总之,中国历史气候研究方法的进展为我们深入了解过去气候变化并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