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近30年降水天气变化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措施

合集下载

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分析

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分析

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分析作者:闫丹阳来源:《山西农经》 2017年第18期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分析□ 闫丹阳摘要:在21 世纪,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气候变化。

而山西省地处大陆东岸中纬度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以灾害性天气较多,属于灾害频繁区。

基于此,本文就对山西省气候变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分析,以期提高山西省的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山西省;气候变化;低碳发展;循环经济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8-0031-01 中国图书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吕梁市离石区气象局山西吕梁033000)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多,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短缺,还对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山西省作为“华夏民族的摇篮”[1],有着巨大的能源,因此,我国需要始终抓住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发展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制定出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从而促进山西省可以快速发展。

1 加强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 年8 月,山西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排到全国的前25 名,可见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是多么迅速[2]。

但是山西省还没有意识到气候变化对经济结构的重要影响,造成山西省在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中发展速度逐渐降低。

基于此,山西省需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山西省需要将以往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结构,从而拉动山西省居民消费,提高山西省的国内生产总值。

其次,早在2005 年,我国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并与2007 年又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直到2012年,我国已经以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在此背景下,山西省需要紧抓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发展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

山西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山西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Climate Change Analysis in Shanxi Province for
Nearly 50 Years
作者: 杨丁[1] 方凤满[1] 任健美[2]
作者机构: [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2]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山西太原030012
出版物刊名: 资源开发与市场
页码: 60-62页
主题词: 山西省 气候变化 距平法
摘要:根据近50年来山西省18个气象基准站1960-2004年间的逐月气温、降水量和山西气象观测台(太原站)1966-2005年的逐月太阳辐射资料的统计,对山西省的气候变化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结果表明,近50年来山西省气温上升趋势明显,而且在1990年有一次明显的跃变(1990年的累积距平等于零),年平均温度以0.25℃/10a的幅度上升;降水的年变化呈下降趋势,平均以18.7mm/10a的幅度下降,在1990年也有一次跃变;年总太阳辐射量亦呈下降趋势,且在1982年有一次明显的突变,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以每10年238.9204MJ/
m^2的幅度下降。

1982年以前以正距平为主,1982年后以负距平为主,且跃变的幅度较明显。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

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山西省太原市气象资料一、概述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省会及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全市地处温带冷半湿、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区,总体呈现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降水分布不均等特点。

下面详细介绍太原市的气候特点及气象资料。

二、气候特点1. 季节特征太原市春季从3月中旬开始,夏季从6月中旬开始,秋季从9月中旬开始,冬季从12月中旬开始。

四季温差显著,春秋温和,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2. 年降水量太原市年降水量为450毫米左右,入夏后7、8月份为主雨季,雨量占全年约60%。

3. 年平均气温太原市年平均气温为10.5℃左右,冬季平均气温为-5℃左右,夏季平均气温为25℃左右。

4. 日照时数太原市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小时左右,大部分集中在春夏季节。

5. 风力特点太原市风力较强,多数月份平均风速大于3级。

春秋季节为最为明显的风季。

三、气象资料1. 温度太原市近期气温差异较大,气温波动较为频繁。

请市民及时增减衣服,以应对气温变化。

2. 降水近期太原市气温较低,雨雪天气较频繁,请市民注意防范路面结冰等安全问题。

3. 风力太原市风力较强,请市民注意加强物品固定,防止被风吹倒造成损失。

4. 空气质量太原市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居多,请市民注意保护好自身健康,并降低排放污染物。

5. 日照时数近期太原市日照时数较少,请市民调整作息时间,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

四、小贴士1. 多层衣服由于太原市气温波动较大,请市民适当增减衣服,以应对气温变化。

2. 防护雨具由于太原市降雨频率较高,请市民随身携带雨具以备不时之需。

3. 物品固定由于太原市风力较强,请市民注意加强物品固定,防止被风吹倒造成损失。

4. 关注空气质量由于太原市空气质量状况不佳,请市民注意关注空气质量指数,并采取有关措施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山西忻州年度气象总结

山西忻州年度气象总结

山西忻州年度气象总结一、气象特点山西忻州位于中国北方,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地区的气象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明显的四季变化忻州的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半干旱型大陆性气候,四季鲜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春季温暖宜人,秋季凉爽干燥。

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的体验。

2. 多风天气忻州地处内陆,地势较高,受到西北风的频繁吹袭。

因此,在秋冬季节,忻州的多风天气是一个显著的气象特点。

风力大、风速快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3. 降水分布不均忻州的年均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忻州的夏季多雷雨天气,降水量较大,农作物生长繁茂。

而冬季则很少有降水,且干燥寒冷,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年度气候变化1. 冬季:寒冷干燥忻州的冬季一般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到翌年的三月下旬。

这段时间的气温很低,常常低于零下十度,最低甚至可达零下二十度左右。

但是,由于盛行西北风,使得寒冷的感觉更加明显。

此时,忻州经常出现风力很大的风雪天气。

2. 春季:温暖宜人从四月份开始,忻州进入了温暖的春季。

此时,气温逐渐回升,昼夜温差适中,非常适宜人们的活动。

此时期正值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

3. 夏季:炎热多雨六月、七月和八月是忻州的夏季,这个时候气温较高,最高可达四十度左右。

忻州的夏季多雷雨天气,降水量很大。

在高温和降雨的共同作用下,忻州的自然生态得到很好的恢复,山林葱茏。

4. 秋季:凉爽干燥九月份开始,忻州进入了秋季。

此时,夏季的高温逐渐消散,天气变得凉爽宜人。

秋季由于降水量的减少,空气相对干燥,风力较大,但是并不影响人们的出行和农作物的生长。

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忻州的气候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寒冷的冬季和干燥的冬季给农田耕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温暖的春季和凉爽的秋季则是农作物生长的黄金季节。

忻州的夏季多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对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

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忻州的多风天气也给农民的耕作带来了一定困扰。

山西省山洪灾害特点与防治

山西省山洪灾害特点与防治

.3 突 发 性 $ 山 洪 灾 害 一 般 由 局 部 暴 雨 形 成 # 尤 其 是 高 强
度 %短 历 时 %局 地 性 的 大 暴 雨 #是 形 成 山 洪 的 主 要 成 因 $ 由 于 降 雨 强 度 大 #加 上 特 定 的 地 形 %地 质 等 下 垫 面 条 件 #导 致 山 洪 来 势 凶 猛$ 我 省 山 丘 区 以 风 化 严 重 的 石 灰 岩 %黄 土 丘 陵 沟 壑 区 等 组 成 的 山 体 #易 冲 蚀 #有 利 于 滑 坡 %泥 石 流 的 形 成 ’山 丘 区 坡 陡 谷 深 %地 形 起 伏 大 #产 汇 流 时 间 短 #洪 水 呈 暴 涨 暴 落 # 从 降 雨 到 山 洪 形 成 一 般 只 需 要 几 个 小 时 #最 短 的 甚 至 在 一 小 时 以 内 #极 易 突 发 成 灾 $
地处迎风坡流域内地形起伏有利于暴雨发生并形成山洪灾害而西北部的平鲁右玉一带地区距水汽源地较远暴雨发生机会相对少山洪灾害出现的次数也少季节性由于我省特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特定的气候条件导致降雨在年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也决定了山洪及山洪灾害发生相应的季节性经分析我省小流域山洪灾害发生时间统计表明山洪绝大多数发生于汛期破坏性山洪的突发性致使其危害性破坏性极强山洪成灾迅速洪水洪峰流量大上涨历时短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房屋倒塌冲毁农田交通中断甚至溪河改道破坏性主要表现在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损坏严重防治目标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目标是确保人员安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确保重要交通干道和通信干线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山洪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给人类自身带来严重问题而且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采取耕还林还草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产业发展和城市及村镇建设要根据各地山洪灾害风险的程度合理进行布局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主动避灾意识开展预防监测工作提前预报及时撤离危险地区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山洪灾害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的规划并与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采取因地制宜的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山洪防治的措施山洪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大所以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保证人员安全为主要目标山西省山洪灾害特点与防治杜保存4山西省水利建设开发中心5太原要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危害很大文中在对山西省山洪灾害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要求及措施关键词山洪灾害和谐防治中图分类号6

近42年山西省晋城市地温与气温时空特征研究

近42年山西省晋城市地温与气温时空特征研究

近42年山西省晋城市地温与气温时空特征研究近42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持续影响,山西省晋城市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地温与气温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地温与气温的时空特征对于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近42年来晋城市的地温与气温的变化情况、时空特征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初步预测。

一、近42年来晋城市地温与气温的变化情况晋城市地处太行山脉腹地,地形起伏较大,气温变化明显。

通过对晋城市近42年来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晋城市的气温整体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

尤其是近20年来,气温增幅更加明显,平均气温相较于1970年代已经上升了2摄氏度左右。

而在地温方面,由于城市的建设活动、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地表的热岛效应日益显现,地温明显高于气温,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中,地温甚至高达40摄氏度以上。

二、晋城市地温与气温的时空特征1. 时序特征通过对晋城市过去42年的气象数据进行时序分析,发现晋城市的气温和地温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而地温则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和工业区,热岛效应明显。

近几年来,晋城市的气温变化较为剧烈,尤其是在冬季,极端气温事件频繁,气温波动较大。

2. 空间特征晋城市不同地区的地温与气温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城市中心地区、工业区、繁华商业区等人口密集地区的地温明显高于郊区、山区等地区。

而气温方面,受城市建设影响,城市中心地区的气温也明显高于郊区。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大,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显现,地温与气温的差异也在逐渐增大。

1. 自然因素气候变化是地温与气温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晋城市的气温整体上升。

太行山脉腹地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也对地温与气温的分布产生了影响。

2. 人为因素城市建设、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都会对地温与气温产生影响。

尤其是城市建设带来的热岛效应,加剧了地温与气温的差异,使城市气温更加高于郊区、山区等地区。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山西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其影响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各种气象灾害、水热资源要素时空分布格局的变化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等。

其中,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最脆弱的行业。

山西省忻州市为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降雨量为345-588mm,年平均气温为4.3-9.2℃,位于黄河和太行山之间,特别适合各种杂粮作物的种植,有“中国杂粮之都”的美称。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虽然有利于农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忻州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机构,发展特色产业,但是气候变化相对较大,极大地阻碍了当地农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和分析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气候因素,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重要工作。

一、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1.常见气象灾害的影响1.1干旱。

山西省忻州市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分布不均匀。

干旱是忻州市的主要天气灾害之一,对农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的干旱可以造成水源枯竭,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都无法保证。

1.2大风。

忻州市每年平均大风天数超过40天,春季占全年总数的85%以上。

在夏季,大风还伴有雷暴,对农业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大风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包括两方面:生理损害和机械损害。

生理损害通常是指农作物水分严重失衡,这将增加蒸腾速率,并且失水严重将导致作物枯萎。

机械损伤通常是指农作物折断、大面积农作物倒伏、谷物掉落、花朵和果实掉落以及根部折断的现象。

1.3霜冻。

霜冻灾害是忻州市农业生产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忻州市霜冻灾害发生时间最晚在4月初结束,最早在10月初发生,在空间上从北向南呈下降趋势。

霜冻的发生对农作物影响非常大,一旦发生霜冻,轻者造成减产,严重时造成绝产。

各种农作物都会受到霜冻灾害,如果霜冻出现较早,蔬菜等作物将受到严重的灾害;如果结束较晚,作物的幼苗和果树开花都将受到影响。

1.4冰雹。

山西水旱灾害及减轻灾害的对策

山西水旱灾害及减轻灾害的对策

产损失。 据统计 , 全省 15 —19 年 , 90 90 因涝渍受灾面 积 为 l 14 8 . 9万 h 其 中成 灾 面积 为 6 . 2万 h , m, 51 mz 农业减产损失粮食 5 . 万 t 40 ,棉花 04 万 t . 8 ,油料 25 .7万 t直接 经济 损失 价值 为 2 1 元 , , .4亿 问接经 济 损失为 04 亿元。 .3
2 6 . 8亿 元 。 2 24
2 1 灾 害情 况 .
随 着 现 代 工 业 的高 速 发展 和 城 市 的 迅 速 扩 大 ,
据统计 ,15 — 90年全省 累计受 灾面积 为 9 0 19
城市工业需水量急剧增加 , 这些产品主要是原煤 、 洗
精煤 、 电量 、 、 发 钢 化工产品。 需水超过了水资源的承 载能力 , 出现 了严重缺水的局 面。目前 , 全省城市缺
其 防 洪和 蓄水 能 力
维普资讯
第 4期 ( 总第 16期 ) 4 20 0 2年 1 月 1
10 0 6—8 3 f 0 2 0 7 19 2 0 )4— 6—0 3
山 西水 利 科技
S HANX IHYDROTECL NI I CS
N . ( oa N . 4 ) o 4 T tl O 1 6
开辟 新 水 源 等 工 程 措 施 以及 完善 水 法规 体 系、建 立 健 全 水 旱 灾害预 警预 报 体 系、防 洪 优 化 调 度 的 实施 等 非 工 程 措 施 。 关 键 词 : 旱 ; 涝 ; 害 ; 策 干 洪 灾 对 中 图分 类 号 :4 ¥2 文 献 标 识码 i B
山西地 处 华 北黄 土 高 原 , 自然条 件 复杂 , 个水 是 旱灾 害 频 繁 的省 份 , 失 巨大 , 损 严重 制 约着 山西 经济

山西水灾调研报告

山西水灾调研报告

山西水灾调研报告山西水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水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加深对山西省水灾灾情的了解,我们特派员工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旨在了解山西水灾的发生原因、灾情严重程度以及对灾区的影响,为今后防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等多种调研方法。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水灾的发生原因通过与相关部门的交流以及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山西水灾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气候变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环境破坏、水库和水体管理不善等。

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增加和降雨频率增加,进而增加了山西水灾的风险;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环境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和水域污染,使山西水灾的危险性加大;水库和水体管理不善导致了山西水灾的程度加剧。

2. 水灾的灾情严重程度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发现,山西水灾的灾情严重程度在近年来有所增加。

主要表现在灾害面积增大、死亡和失踪人数增多,农田受灾严重,房屋和基础设施被破坏等。

特别是在山西某县,今年的水灾造成了数十人死亡,成千上万人受灾,农田损失严重,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3. 水灾对灾区的影响水灾对灾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田受灾导致农作物减产,给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房屋被毁、基础设施被损坏,给灾区的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员伤亡和失踪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四、建议和对策针对山西水灾的发生原因和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水灾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灾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降雨量和水位变化,提前预警,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

2. 加强气象预测和水资源管理。

加强气象预测,及时发布天气预警,提前安排抢险救援工作。

加强水库和水体管理,提高防洪能力,减轻灾害程度。

3. 加强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开展耕地保护,减少水土流失。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受温带季风影响明显。

地处内陆高原,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凉爽,温差大,降水集中,气候干旱。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备受关注。

一、年气候特征分析1. 年降水分配不均:山西省朔州市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以夏季为主,占全年降水的60%以上。

春季降水较少,气温逐渐升高,农作物生长开始,缺水情况较为严重。

秋季降水较多,有时伴随着强降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2. 年温度变化明显:山西省朔州市年温度变化比较明显,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较高,温差大。

冬季气温低于0℃的日数较多,有冰冻天气出现,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影响。

夏季气温高,植物生长期缩短,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3. 年气候异常事件频发:山西省朔州市经常受到台风、暴雨、旱灾等极端天气的影响。

这些异常气候事件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造成较大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确定性。

二、对农业的影响1. 降水不足影响农作物生长:山西省朔州市由于降水分布不均,导致春季农作物生长期缺水,影响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

夏季降水集中,有时可能引发暴雨,造成洪涝灾害,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针对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特点和对农业的影响,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农业生产者也要根据气候特征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农作物品种,科学施肥、灌溉,提高抗灾能力,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山西省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山西省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山西省各省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山西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山西省经常受到洪涝、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给该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洪涝是山西省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该地区降水不均衡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在夏季季风影响下,山西省往往会出现暴雨、强降雨和洪水等气候现象。

过去几十年来,山西省因洪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非常惨重。

特别是在2024年,山西省遭受了一次稀有的特大暴雨,造成了山西省内各个地区的严重洪涝灾害,导致了大量农田和居民房屋的毁坏,损失数亿元。

其次,旱灾也给山西省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下水资源严重匮乏,加之气候干旱,导致山西省成为中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早在历史上,山西省就因旱灾而苦不堪言。

尤其是近年来,山西省持续性干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给该省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据统计,近五年来,山西省因旱灾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

另外,山西省还经常受到地震的袭击。

山西省位于华北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

尽管山西省的地震活动不如四川和青海这类地震频发地区剧烈,但地震带来的破坏仍然不容忽视。

例如,2024年山西省东部发生的徐水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的倒塌和人员伤亡,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带来了严重影响。

总的来说,山西省的自然灾害损失严重,给该省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面对这些自然灾害,山西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优化农田水利建设等。

但是,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频率仍然是山西省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挑战,需要继续加强相关的预警和救援工作,提高抗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山西省造成的损失。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年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影响
山西省朔州市位于中国北方,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该地年平均气温较低,呈典型的温带半湿润气候特征。

朔州市的气温变化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其中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在-10℃左右,最热的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在22℃左右。

由于山西省位于内陆地区且离海较远,气候干燥,气温变化较为明显。

朔州市的降水分布不均匀,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其中7月到9月是降水最多的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

相反,冬季降雪较多,一部分降水转化为降雪。

年平均降水量在400-600毫米之间。

这种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朔州市的夏季气温高,干燥少雨,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作物在高温条件下易受热害,缺水也会导致产量下降。

农民需采取有效的灌溉措施来保证作物生长的需要。

降水分布不均匀也影响了农业生产。

由于夏季降水多集中在较短时间内,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秋季降水略多,容易导致秋粮收成时的霉变。

农民需要根据降水情况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灌溉方案。

冬季寒冷还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大部分地区有降雪现象,而降雪较多时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困扰,如压垮农作物、损害农田等。

农民需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如搭建保温棚等,以保证冬季农作物的生长。

山西省朔州市的气候特征对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民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农作物种植,采取灌溉措施,以及加强农业防洪、防霉等工作,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近48a山西暴雨日数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近48a山西暴雨日数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有 所 减 少 , 别 是在 晋 东 南 南 部 一 带 和 吕粱 山北 部 地 区减 幅最 大 。 特
关键 词 :山 西 ; 雨 日数 ; 雨 频 坎 ; 空分 布 ; 化 趋 势 暴 暴 时 变
中 图分 类 号 :P 2 . 2 4 6 6 3; 4 7 P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7 4 ( 0 0) 2—0 2 l, 7 18 2 1 0 0 5—0 7
换 以 及 合 成 分 析 等 常 用 的统 计 方 法 , 分 析 在
全 省 暴 雨 发 生 日数 的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基 础 上 , 点 讨 重
论 暴 雨 日数 的 变 化 趋 势 。
天气 带来 的影 响. 来越 大 。 越 因此 , 研究 暴雨 的气 候特
征 和变化 特征 , 助于 提高灾 害性 天气 预 报能力 , 有 进 而 为 地 方 经 济 建 设 和 防 灾 减 灾 做 出 贡 献 。 山西 气 象 工 作 者 对 17 年 以 前 的 山 西 暴 雨 94 的 气 候 特 征 和 预 报 技 术 方 法 进 行 了 总 结 。 些 年 来 近 对 山 西 暴 雨 的研 究 大 都 为 个 例 诊 断 分 析 。 而 对 , 山 西 暴 雨 的 气 候 特 征 进 行 全 面 分 析 的 较 少 , 近 几 对
摘 要 :利用 I 省6 』 J西 8个 气 象 台站 近 4 ( 9 l 2 0 年 ) 逐 日 降 水 资 料 , 用 线 性 趋 势 分 析 、 n — n al 8 a 16 - 0 8 的 采 Ma nKe d l 法 、 re 小 波 变挣 以及 合 成分 析 等 统计 方 法 , 析 了 山 西省 暴 雨 发 生 次 数 (日数 )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及 其 变 化 规 律 。 Molt 分 的

山西省主要气象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

山西省主要气象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

山西省主要气象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及气象服务措施摘要:随着天气模式和游客数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山西省游客数量已进入山西省旅游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游客的穿着和旅行装备都需要参考旅游区的气候特点、舒适的气候环境已不再是旅行的北京资源了,而是一种稀缺资源,也是旅游吸引点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山西省旅游;气象灾害影响;服务措施引言目前气象服务能力正在加强,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已成为旅游部门和气象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

随着旅游人数越来越普遍,需要深化旅游部门和地区气象部门两个部门的合作,进一步提高旅游业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以及更彻底和有针对性地为各级游客、旅游经营者提供气象服务,保护地区资源和促进旅游业发展。

1.山西省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对旅游业的影响1.1暴雨洪涝气象灾害暴雨是指短时间内持续24小时的强降雨。

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暴雨或持续降雨而在低洼地区发生的洪水和内涝现象。

虽然洪水的形成与水土流失和上游人员涌入导致河流蓄洪能力降低有关,但持续时间长、强度高的暴雨往往是洪水的主要原因。

洪水灾害不仅影响旅游业的正常运行,而且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果当地降雨量较大,则容易引发洪水,如果暴雨范围大或持续时间长,则更容易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山西省的夏季雨量充沛,但全年雨量分布极不均匀。

旱季和雨季的降雨量差别很大。

降雨集中在每年炎热时节,也是山西省暴雨的主要季节。

高强度、长期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对旅游业造成致命打击。

1.2干旱气象灾害干旱是一种气候现象,在某一特定地点,一个月、一个季节或一年的降雨量明显低于一年平均降雨量,而且它还阻碍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一场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减少了农产品的生产,它还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工业生产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

山西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尽管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易受内蒙古地区冬季冷气影响,干旱也发生在寒冷时节。

山西省冬季时间长容易爆发干旱,春季干旱通常也会持续多日,冬季气温低且空气干燥。

近30年昌吉市气温和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策略

近30年昌吉市气温和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策略

近30年昌吉市气温和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策略摘要:本文选取1991-2020年昌吉市的气温、降水探测数据,采用常规的线性趋势法对近30年昌吉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展开分析,并提出防灾减灾策略。

结果表明:1991-2020年昌吉市年平均气温总的来说表现为下降趋势;从四季平均气温变化来看,近30年昌吉市除了春季呈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其他季节(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均呈降低趋势;昌吉市平均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是由夏、秋、冬三个季节的温度变化造成的。

近30年昌吉市平均最低气温与年平均气温保持一致均呈下降变化趋势,而昌吉市平均最高气温与全球气候变暖保持一致,呈上升变化趋势。

近30年来昌吉市降水量、降水日数均表现为减少的变化趋势,昌吉市降水量、降水日数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8.407mm/10a、-9.695d/10a;昌吉市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4-8月,5 月为昌吉市年降水量的最高值;春季、夏季是昌吉市降水量比较多的季节,秋季较少,冬季降水量最少。

昌吉市气温、降水量的异常变化会导致极端灾害性事件的不断攀升。

因此,针对异常气候变化,应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和响应能力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水平。

关键词:昌吉市;气温;降水;变化特征;防灾减灾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呈增暖趋势,全国各地气候发生了很大波动变化[1-2]。

在此大形势下,昌吉市气温、降水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本文选择1991-2020年昌吉市气象要素数据,对近30年昌吉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展开分析,以掌握昌吉市气温、降水发生规律,这对于对更加可靠地来响应气候变化,趋利避害,推动昌吉市经济安全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1.资料与方法本文气象资料主要包含1991-2020年昌吉市气温、降水观测数据资料;文中采取采取气候倾向率的方法来分析昌吉市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

2近30年昌吉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2.1昌吉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2.1.1昌吉市平均气温变化特征通过1991-2020年昌吉市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了解到(图1),近30年昌吉市年平均气温总的来说表现为下降趋势,平均气温变化倾倾向率为-0482℃/10a,降低趋势比较显著。

山西气候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山西气候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山西气候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山西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地处华北地区,其气候特征主要受到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

温带季风气候是指在四季明显、冬季较冷夏季较热的季风气候类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西气候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1. 气候季节的划分山西的气候季节主要可划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个季节。

春季通常从3月开始,天气转暖,气温回升,昼夜温差逐渐变大。

夏季从6月开始,气温高,相对湿度大,降水量多,雷雨较为频繁。

秋季从9月开始,气温逐渐下降,降水量逐渐减少,天空晴朗无云。

冬季从12月开始,气温最低,日照时间短,降水量较少。

2. 温度和降水特点山西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中,温度和降水是关键指标。

山西的平均气温因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夏季,山西气温较高,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上,最高气温可达30摄氏度左右。

冬季,山西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0摄氏度以上。

降水方面,山西夏季降雨较多,通常集中在七月和八月,而冬季降水较少。

3. 季风影响因素山西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受到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山西位于北纬35度至40度之间,属于季风气候带,冬季受到西北季风的影响,夏季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

此外,山西地势高低起伏较大,西部为丘陵和山地,东部为平原,这也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山西的气候特点受到季风气流的带动,使得气温和降水呈现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4. 特殊气候现象山西气候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特征还表现在某些特殊的气候现象上。

例如,春季山西经常会出现沙尘暴天气,这是由于受到西北气流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沙尘。

夏季常常有雷雨天气,有时会伴随着强降雨、冰雹和大风。

冬季则会出现大范围的雪灾,积雪较厚,对交通和生活带来不便。

总结:总体来说,山西是一个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地区。

它的季节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且受到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了解山西气候的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提前做好生产、生活和旅游等方面的准备。

晋城市四十年气候及主要气象灾害浅析(1971年-2010年)

晋城市四十年气候及主要气象灾害浅析(1971年-2010年)

晋城市四十年气候及主要气象灾害浅析(1971年-2010年)摘要:通过分析晋城市四十年气候及主要气象灾害,进而认识当地的气候演变规律,为当地政府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关键词:气候;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晋城市位于太行山南端,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征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略长于秋;气候温和适中,雨热同季,大陆性季风强盛持久,海洋性季风的作用相对较弱;春季干燥多风,十年九春旱;夏季炎热多雨,热雨不均;秋季温和凉爽,阴雨稍多;冬季干冷,雨雪较少。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霜陈、洪涝和大风。

一、气候变化特征1.气温变化特征由于本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所以,气温的年变化特点是:冬冷夏热,春秋适宜,四季变化显著。

据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1. 7℃(1971年--2010年,以下同),1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 2.5℃; 7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4. 1℃;春季(3月-5月)气温回升较快,月平均气温递升5.5℃-7.2℃;秋季(9月- 11月)气温下降急,月平均递减5.6℃-6.9℃。

春季以4月份气温回升的最多,平均回升幅度为7.2℃,日平均递升0.24℃。

秋季以11月份降温最大,平均降温幅度达6.9℃,日平均降温0.23℃。

6月、7月、8月3个月的温差最小,仅达I. 5℃左右。

气温的年变化特征是:夏季(6月-8月)温差最小,冬季(12月-2月)次之,春季、秋季变化最大。

气温的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为26.6℃。

总趋势是由北向南递减;山区低于平川、丘陵。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6℃: (2002年7月15日和2005年6月22日),但出现极少,自1971年以来仅出现过两次。

年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分出现在7月份。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9.0℃:(1972年1月26日),由南向北递减,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2月,出现在l月份的最多。

2、降水变化特征2.1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匀晋城市降水量的时间分布很不均匀。

山西省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山西省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山西省降水变化特征分析摘要:本文选用山西省38个台站1958~2013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对山西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近56年山西省四季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却有很大的差异;山西主要有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吕梁山区、五台山区。

阳城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大同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两地之间的降水量相差40%左右;春季降水分布同年平均降水量类似,夏季降水量具有明显的经向分布,东西部降水量较大,中部降水量小,秋季平均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季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分布特征基本与春季降水量类似。

关键词:山西省;降水量;变化特征1、研究资料和方法本文主要选用山西省境内38个台站1958~2013年逐月降水量数据,选用线性倾向估计发,对山西近56年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T检验对降水信度检验。

季节划分主要采用常规划分标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到次年2月份。

2、山西省降水时间分布特征2.1四季降水量变化如图1所示为山西省1958~2013年春、夏、秋、冬四季逐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1958~2013年山西省春季降水量在28.0~158.5mm之间,其中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64年,最小降水量出现在1962年,最大降水量将近是最小降水量的5.7倍,说明山西省春季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近56年山西省春季降水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1mm/10a,但是并未通过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结合多项式拟合结果,山西省春季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呈现出波动见效的趋势,其中20世纪60年代降水量偏多,进入到70年代逐渐减少,80年代的降水量偏多,90年代偏少,在21世纪之前山西省春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从21世纪往后降水量则逐渐下降。

1958~2013年山西省夏季降水量在153.3~425.6mm之间,其中夏季降水量最多的年份为1964年,最少年份为1962年,夏季最大降水量将近是最小降水量的2.8倍,说明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近30年降水天气变化特征分析及
防灾减灾措施
摘要:本文采用山西省气象局1991~2022年的降水量资料,选用一元线性回
归法对近30年山西省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991~2022年山西省
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4.979mm/10a,下降趋势不
太显著;1991~2022年山西省除了夏季外,其余三季降水量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只是气候倾向率有一定差异;年内降水主要集中
在夏季,占年内降水量的55.0%,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分别占年内降水量的
16.7%、23.7%,冬季降水量最少,只有年降水量的4.6%;年内降水量主要出现在
4~10月份,且每月的降水量均在1000mm以上,这段时间的降水量达到了
17537.6mm,占88.3%,尤以6~9月份降水量最为集中,高达13552.3mm,占
68.2%。

关键词:降水变化;特征;防灾减灾;措施
引言
1860年以来的140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上升,20世纪90年代和1998年可
能是过去1000年来最暖的年代和年份,导致增温的原因主要来自人为因素。

已经
发生和未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或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如
森林草原植被分布的改变、降水量的减少、农业的减产等。

山西省气候变化显著
地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干旱是山西省主要的气候特征。

山西省处于我国北方农
牧交错带,是全球变化反应敏感的生态脆弱带之一。

山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远低
于人均1000 m'的严重缺水界限,耕地平均占有水量3255 m'/hm2 ,仅为全国平
均水平的1/9,是严重的缺水省份。

降水量的变化会影响到水资源的供给,不仅关
系到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由于山西省黄河流域的面积占到
全省面积的62% ,其降水量的变化将通过人黄流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中下游河南省、山东省的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

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北方干旱化的
背景下,有必要对地处季风边缘带山西省降水变化的规律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

1降水天气变化特征
1.1年际变化
1991~2022年山西省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24.979mm/10a,下降趋势不太显著。

近30年山西省年平均降水量为620.7mm,其中年降水量的最大值为852.2mm,出现在2003年,最小值只有468.0mm,出现在1997年,两者之间相差384.2mm,说明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

结合逐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图1),1992~1997年、2003~2019年山西省逐年降水量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后者下降幅度要远远高于前者;1991~1992年、1997~2003年、2019~2022年降水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且中间增加幅度最为明显。

图1 1991~2022年山西省逐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图
1.2月际变化
1991~2022年山西省年内降水呈现出单峰型变化特征(图2),其中年内降水量以7月份(4628.5mm)最高,占年内降水量的23.3%,以1月份(234.8mm)最少,占1.2%。

另外,1~7月份降水量呈现出逐月增加的趋势;从7月份往后降水量则开始逐月下降。

年内降水量主要出现在4~10月份,且每月的降水量均在1000mm以上,这段时间的降水量达到了17537.6mm,占88.3%,尤以6~9月份降水量最为集中,高达13552.3mm,占68.2%。

图2 1991~2022年山西省年内降水量变化图
2防灾减灾措施
2.1加强预警系统
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让公众能够更早地了解灾害情况,增加应对时间。

无论是气象预警、环境预警、灾害预警、安全预警、卫生预警等等,每个系统都有其重要性。

加强预警系统能够提高我们的预防意识,让我们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

例如,在气象预警方面,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一场强台风的消息,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以减少台风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预警系统也能够提高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

例如,在灾害预警方面,一旦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预警系统能够提前将预警信息传递给我们,以帮助我们尽快采取应急措施,救援受灾群众。

加强预警系统也能够促进协作与合作。

例如,在环境预警方面,如果某个地区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周边地区可以通过预警信息得知这一情况,以采取相应措施。

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各个预警系统的建设,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

2.2加强建筑安全
对新建筑和老旧建筑进行安全评估,加固建筑结构和防火、防震、防水等设施,提高建筑物的抗灾能力。

建筑安全关乎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加强建筑安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提高建筑师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建筑师需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安全因素,施工人员则需要遵循施工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大
家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二,要严格执行建筑安全法规和标准。

法规和标准
是保障建筑安全的重要措施,必须要严格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建筑
事故的发生。

第三,要加强建筑的结构和材料质量监管。

建筑的结构和材料质量
对于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加强监管。

建筑部门要对建筑进行检验,确保其结
构及材料质量符合安全标准,以保证建筑的牢固和安全性。

第四,要进行定期的
建筑安全检查。

定期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建筑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
整改,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加强建筑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每个
人都需要关注建筑安全,积极参与到建筑安全工作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
产安全。

2.3开展灾害演练
定期开展灾害演练,让公众了解应对流程和方法,提升应对能力。

灾害演练,可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实践机会,使人们学会面对困境要冷静,要迅速有序地疏散,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比如学校组织应急灾害演练活动。

演练中,学校组
织各部门、各班级的工作人员、全体师生、库房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等参与。


动开始前,学校广播宣布:大火突然爆发,请大家迅速有序疏散到集合点,出口
方向有指示牌,请大家有序排队,打开楼道门,勿推挤,不要逆向回楼。

在演练
过程中,人们能熟悉灾害发生时的逃跑流程,提高安全意思,不至于在灾害到来
时慌乱。

演练结束后,学校可以特地召开会议,进行总结。

提出关于应急疏散的
细节问题,比如楼梯通道的畅通度、灾后生活的保障等等,还有班级之间的协作
配合。

通过灾害演练,学校的应急疏散工作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营造一个
安全的学校环境。

2.4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灾害的效率和能力。

应急救援体系是指
在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和协调各类救援力量,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行
动的综合机构和措施。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的重要保障。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可以增强事故瞬间决策能力。

完善的应急救援体
系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信息障碍,使救援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2.5加强社会宣传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公众意识,让公众了解防灾减
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

加强社会宣传,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它可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国家政策、社会现象和历史背景。

在当前信息时代,宣传
方式的多样化带给人们更多的权利参与社会事务,同时也具备了更多的责任。


强社会宣传可以增强国家安全。

加强社会宣传可以通过宣传一些国家安全相关的
知识,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确保国家安全。

总之,加强社会宣传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需要。

在宣传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发挥公众的主体作用,让社会宣传
更加立体化、多样化,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东亚夏季风对山西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进一步分析夏季降
水发现了更为精细的山西省季风边缘带。

2003年和1997年是山西省降水量最多
和最少的年份。

年降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下降最显著的区域发生在阳泉以西
的喇叭型中部地区。

降水变化存在准3年、6~7年的年际周期振荡和准11年、16
年的年代际周期振荡。

自然灾害是突发性的,我们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减少自
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杨倩, 刘登峰, 孟宪萌,等. 1960—2017年山西省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
特征分析[J]. 人民珠江, 2019, 40(6):7.
[2]杨倩等. "1960—2017年山西省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人民
珠江 40.6(2019):7.
[3]次仁卓嘎. 拉孜县气象灾害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措施[J]. 2021.
作者简介:郭文昕(1995.05),男,汉族,山西朔州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大气环境气象观测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