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单元知识点汇总与教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ppt课件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ppt课件
2019 9
教学建议
4
先估测,再实际测量。这是测量技能的进一 步训练,同时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2019 10
注意问题

让学生理解直尺上的每一大格表示1厘米。
2019
-
11
教学建议
1、小组讨论 测量弯曲物体 的长度。 2、重点指导 测量的方法。
用直尺测量和画 线段
2019
-
12
5
教学建议
6
2019
教学建议
1、认识 “米”以及 “米”用字 母如何表示。 2、学生用 米尺实际测 量。
7
2019 16
教学建议
体验1米有 多长,然后 通过观察米 尺,引导学 生讨论1米 里有多少1 厘米,在交 流过程中认 识米和厘米 之间的关系。
2019 -
8
17
教学建议
分米的认识 1、认识分米以及如 何用字母表示。 2、分米与厘米之间 的关系。
注意问题
让学生理解一步、一庹(tuǒ) 一步:从后脚尖到前脚尖之间的距离,通常叫做一步。 一庹:两臂左右平伸,掌心向前,两手指尖之间的距 离,通常叫做一庹。
2019
-
26
教学建议
2
让学生充分测量、交 流、使学生体会建立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
2019 6
1
注意问题
让学生理解一拃(zhǎ) 一拃: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为 “一拃”。
2019
-
7
教学建议
认识厘米 观察直尺、建立厘米 长度观念。
2019
-
8
3
教学建议
4
让学生测量自己橡皮长度。通过交流测量的 方法和结果,指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直尺进 行测量。

完整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完整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全册)

完整版)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全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和厘米。

用字母“m”表示米,用字母“dm”表示分米,用字母“cm”表示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是1米=10分米=100厘米。

线段有三个特点:直、有两个端点、有长有短,可以量出长度。

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画线段的方法是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是指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商以后还有余数的情况。

例如,21÷5=4……1读作“21除以5商4余1”。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利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是:除数是几,就根据和几有关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有余数除法应用题中,一定要在商和余数的后边都带上单位名称。

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等于商乘以除数再加上余数。

例如,21=4×5+1.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可以使用进一法或去尾法。

第三单元:认识1000以内的数数数的方法根据数目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十个十个地数,零散的再一个一个地数。

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1000以内数的组成是百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

读数的方法是从最高位读起,百位上是几读几百,十位上是几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读作零,末尾的不读。

写数的方法是哪一位上有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零(起占位的作用)。

比较数的大小可以按照位数从高到低逐位比较,如果某一位上的数字不同,则数字大的数更大;如果所有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则位数多的数更大。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厘米、分米、米—分米的认识教案(7)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厘米、分米、米—分米的认识教案(7)

分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2.采用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初步理解分米、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体验1分米的长度。

2.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长度单位,你们想一想,如果老师想要知道我们教室的长度是多少,该用哪一个长度单位呢?(生:米)对了,请坐。

(师板书:米)师:你们再想一想,1米大约有多长呢?谁会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对,1米大约就是这么长,米一般用来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师:当我们要测量较小的物体时我们该选用哪一个长度单位呢?(厘米板书厘米)那么1厘米有多长呢?谁能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同意吗?师:同学们,看来你们对米和厘米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在生活中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就会闹出笑话来的,你们看:4月10日,星期五今天早晨,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坐到4米高的凳子上,开始认真地听讲。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吗?(长度单位不对)那你能帮他改一改吗?师:看样子,米和厘米用在这里都不合适,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帮忙。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二、同伴合作,探究新知1、估一估(出示小棒)这根小棒有多长呢?你能试着估一估它大约有多长吗?(学生汇报)2)、量一量(1)看来同学们的估测结果各不相同,那么这根小棒究竟有多长呢,你能想出有什么好的办法知道它的长度吗?(用尺子量)(2)动手实践。

在你的桌子上就有一根和老师一样长的小棒,赶快行动量一量吧。

师:(学生汇报测量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好吗?生:用小棒的一端对准格尺的0刻度,另一端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及时表扬你的测量方法真准确)师:同学们通过测量已经知道了我们手中小棒的长度是10厘米。

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教学设计
5.关注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厘米、分米、米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问题解决。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测量态度和良好的空间想象力。
b.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课后巩固,拓展延伸:
a.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b.推荐拓展阅读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让学生猜测这些物品的长度,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准确测量这些长度。
b.你是如何测量物体长度的?
c.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点,纠正错误认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5.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a.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b.与学生一起参与实践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精确测量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厘米、分米、米》教案

《厘米、分米、米》教案

《厘米、分米、米》教案第一节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对长度单位进行正确换算。

教具学具1.有大石头、地毯、长方形、布、竹竿的课件。

2.硬币、曲别针、文具盒、橡皮、铅笔、等边三角形纸片、正方体小方块等。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如下几种实物:一块大石头、地毯、一块长方形布、一根竹竿。

师:你知道它们有多长吗?如何去测量?生1:把两臂伸直测量。

生2:用拃去测量。

生3:用脚去测量。

生4:就是用身体的一部分去测量。

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生1:大石头有2个两臂伸直的长度。

生2:长方形布有5拃长。

生3:竹竿有4个脚长。

师:什么东西最长?(因为测量用的标准不同,所以无法判断谁最长)师:同学们,两臂伸直的长度。

一拃的长度,一只脚的长度,这三者的长度不一样,也就无法判断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的长度谁最长,对吗?生:对。

师: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也知道。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统一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用测量实物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要有统一的标准。

并有想要掌握长度测量的正确方法,并正确使用这些单位。

二、探究新知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数学课本的宽)。

(1)选定标准。

①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量数学课本的宽有多长,也就是它的这条边有多长(手势比划),那么我们可以找些什么物品作为量的标准呢?②学生自主选定物品作标准。

如硬币、曲别针、等边三角形纸片、正方体小方块等。

(2)学生测量操作。

(学生分小组用自己选定的物品作标准量数学教科书的宽,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交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厘米、分米、米》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厘米、分米、米》教学设计

《厘米、分米、米(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会用指定的物品作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描述测量的结果。

3、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乐趣,了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使用不同测量工具得出不同测量结果的原因,感受建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掌握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1、教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蜡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揭示课题,我们都要进行测量。

本学期第一节数学课我们就学习测量。

2、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学生估计后发言。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

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

(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预设:方法1,两支笔一端对齐,在铅笔上一根蜡笔长度的地方划上线,再移动蜡笔接着量。

方法2,可以用几根蜡笔接着摆,看一看一支铅笔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4、同桌合作,测量桌面的长。

(1)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

(2)同桌合作进行测量。

(3)交流:(重点说一说用的什么工具,怎样测量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测量结果)预设测量方法和结果:①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4根铅笔那么长;②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3个文具盒那么长;③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6拃。

5、议一议: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不同呢?(1)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

数学冀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

《厘米、分米、米》本课教学先通过让学生估计一支铅笔的长度引入测量观念,接着通过测量,认识,练一练,想一想等方法,让学生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理解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安排为:厘米,线段,米,分米及单位间变换。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对长度单位进行正确换算。

铅笔,蜡笔,橡皮,铅笔盒,直尺,毛线,彩带。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来看大屏幕,多多昨晚做了一个梦,看看他梦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发言。

师谈话:这幅图画里面出现了很多有关长度的句子,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学习有关长度的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教师展示一支铅笔和一只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只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支蜡笔的长度?学生估计后发言。

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3、师:同桌间一起来量一量我们的课桌,一会交流一下测量结果。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试量后交流。

(可能出现不同的星法)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如铅笔盒)去测量。

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

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①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4根铅笔那么长;②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3个文具盒那么长;③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6拃;④……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教案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厘米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单元主备人: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1页到3页内容。

学习目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能在直尺准确找出指定的厘米数。

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学生尺。

学习过程:一、掲题示标:1、故事引入:在古时候,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人们常常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帮古人解决这个难题。

下面请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并把课题齐读两遍。

2、口述并出示目标:(1)、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我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通过学习我能学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过渡语: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怎样才能学会这个新本领呢?下面请出我们的学习指导。

二、口述并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3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

思考并讨论: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并口头展示。

)三、自研共探:1、看一看(自学探究)。

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议一议(小对子交流)。

1、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时你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你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2、尺子上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可以用哪个字母来表示?可以记作什么?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察小对子交流情况,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帮助和提醒,促使每个小对子及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3.说一说(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进行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方老师或其他成员可以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示完之后,给与评价或奖励。

冀教版二数下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复习

冀教版二数下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复习
第一单元 厘米、分米、米复习
JJ 二年级下册
知识点1 感悟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1.数一数,填一填。
一根木棍大约有( 6 )支
长。
一根木棍大约有( 8 )把
长。
所用的测量物体的( 测量单位 )不一样,量出的结
果也不一样。
知识点2 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仔细观察,认真填。
铅笔①有( 3 )个 铅笔③有( 5 )个
(2)再在直尺上找出3个2厘米的长度。 (答案不唯一)
4.找一找,填一填的测量方法中,( ① )是正确的。
知识点2 会用厘米作单位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写出下列物体的长度。
5
3
易错点
起点不是从“0”刻度起,测量物体 的长度易错
3.算一算,填一填。
4
长,铅笔②有( 4 )个 长, 长,所以铅笔( ③ )最长。
提升点 统一工具,估计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3.估一估,比一比。
2 4 5
4.根据下图填空。
小马大约是( 5 )个 高。 小羊大约是( 3 )个 高。 公鸡大约是( 1 )个 高。
知识点1 知道“厘米”的含义
1.填一填。 (1)尺子上的( 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2)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
4
提升点 根据长度的长短关系会判断路程的远近
4.昆虫王国举行跳远比赛,它们分别跳了多远?填一填。
谁是冠军?在对应的
10
内画“√”。
9
奥数--巧数线段的条数
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共有( 3610 )条线段。
拓展二:下图中,图1比图2多几条线段?
1、 2、
2+1=3(条) 1+2+3=6(条) 6-3=3(条) 答:图1比图2多3条线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1单元 厘米、分米、米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1单元 厘米、分米、米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1单元厘米、分米、米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三个长度单位的意义,学会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厘米、分米、米这三个长度单位的意义,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转换。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更多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

2.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来巩固。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米尺、卷尺、直尺等测量工具。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引起学生对长度的兴趣,并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讲解:介绍厘米、分米、米这三个长度单位的意义,并通过实际测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它们的大小。

3. 换算:讲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换算练习。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利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结果。

板书设计:1. 厘米、分米、米2. 三个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意义3.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4. 实际测量活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作业设计:1. 填空题:填入适当的长度单位,完成句子。

2. 计算题: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应用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1. 厘米、分米、米的定义厘米:厘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符号为cm,它是米的百分之一。

1厘米等于0.01米。

分米:分米也是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符号为dm,它是米的十分之一。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汇总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米(m)、分米(d m)、厘米(c m)、毫米(mm)。

2、长度单位的进率: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长度单位换算: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4、长度单位的加、减或比较:两个不同的长度单位的数量进行加、减或比较大小时,必须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

5、物体实际测量方法:(1)依据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一般比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如教室、操场、旗杆、大树……比较短的物体依据实际情况和显示的数字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如:大拇指到食指之间的距离大约1分米,我们的手指甲长约1厘米,教室门高约2米,数学书长约20厘米,书桌高约7分米……(2)在进行物体测量时,先要把直尺或米尺的零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直尺或米尺上的什么数字,长度就是这个数字。

如果是一把断尺测量物体,同样要将断尺左边与物体一端对齐,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准断尺什么数字,然后用另一端的数字减去左边的数字,就是物体的实际长度。

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有余数除法以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有剩余,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

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了。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3、除法列竖式计算方法:(1)先写“厂”表示除号。

(2)在除号里写被除数。

(3)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4)把商写在除号的外面,被除数上面,并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5)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6)用被除数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得结果写在横线下面,与个位对齐。

4、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再利用乘法口诀试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被除数﹣商×除数最最重要是把乘法口诀表背到倒背如流的境界检验自己你是最棒的没有人是你的对手第三单元:认识千以内的数1、数位顺序:(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2)相邻两个数位之间是十进率: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3)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2、千以内数的读写:(1)写数时从最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哪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在哪一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厘米、分米、米|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厘米、分米、米|冀教版
交流。问: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
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量一量)
(6)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四、方法应用。
1、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四、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米尺,折尺,卷尺,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测量结果记录表,宽1厘米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竞赛
20+30= 25+20= 100+300= 200-100= 400-300=
85-60= 95-68= 86+59=
二、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测量自己家的桌子的长,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家的桌子有多长呢?(学生交流自己家的长)
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老师的身高是1米74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再估计一下,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
我们平时上课用的黑板到底有多长呢?下面请两位同学上来测量一下,到底有多长?
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绳子
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绳子,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绳子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米并测量_冀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米并测量_冀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厘米、分米、米认识米并测量_冀教版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

2、初步建立一米的长度概念。

明白1米=100厘米。

教学重难点:以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1、揭题:谈话引入:哪个同学能用尺子测量出黑板的长度?测量时你感到方便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的单位“米”。

2、出示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我能认识长度单位“米”,会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并明白1米=100厘米。

(过渡语:小孩们你们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吗?同学们专门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

如何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呢?下面请学习指导来关心我们吧。

)研探展评(一)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第7-8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

摸索并讨论:1、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什么作单位?能够用字母什么来表示?记作什么?常见的尺子有哪些?2、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的小格?1米等于多少厘米?(自学5分钟后,小对子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对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师巡视、总结。

)(二)自研共探1、生先自学:认真看课本第7-8页内容,重点看书中的情境图。

(时刻4分钟,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

)2、4分钟后小对子交流下面的问题(1)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什么作单位?能够用字母什么来表示?记作什么?常见的尺子有哪些?(2)周围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的小格?1米等于多少厘米?(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子间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巡视,观看小对子交流情形,对合作不太好的小对子给以关心和提醒。

)3、汇报展现:(针对对子交流中的问题以小组汇报展现)。

学生汇报时有不足或不准确的地点,老师或其他成员能够及时给予补充,在展现完之后,给与评判或奖励。

知识归纳: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能够用米作单位。

米能够用字母“m”表示,1米记作1m。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厘米》厘米、分米、米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厘米》厘米、分米、米说课教学课件复习
因为曲别针短,橡皮长,测量单位不一样,测量出来的 结果也不一样。
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
1厘米
尺子上的“厘米”是国际上统一 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
“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 1厘米记作1cm。
要准确表示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
1厘米
直尺上任意两个相邻数字 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返回
四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返回
四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正方形
返回
四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返回
四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这支新铅笔刚好18厘米。
交流量一一下量测书量上的的方铅法笔和有结多果长。。
左端与0刻度对齐,右端与哪 个数对齐,就是多少厘米。
左端与0刻度对齐
右端刚好与11对齐 书上的铅笔有11厘米。
1. 量一量你的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我的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答案不唯一
2. 看图填空。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XX
课后作业
四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情境导入 观察下面的图形。
按特征把它们分成两类。
返回
四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探究新知
我是这样分的:
返回
四边形的认识 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
我是这样分的:
这些都叫四边形
四边形都有四条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认识米和分米1。

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或较远的距离时,一般用米作单位.米用字母“m ”表示.2。

分米是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分米用字母“dm ”表示.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空。

(1)矿泉水瓶的高是2( )。

(2)亮亮的身高是120( )。

(3)教室的长是10( )。

(4)文具盒的长大约是20( )。

【解答】 (1)分米 (2)厘米 (3)米 (4)厘米米、分米和厘米三者之间的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填一填。

5米=( )分米400厘米=( )米1米40厘米=( )分米3米30厘米=( )米( )分米【解答】 50 4 14 3 3用尺子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或线段)的一端,物体(或线段)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米或分米)。

(易错题)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解答】 (3)的测量方法正确.画线段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位置。

用直尺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解答】 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每份分得同样多,但还有剩余,并且剩余的部分不够再分,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有11朵花,每个花瓶里插( )朵,插了( )瓶,还剩( )朵.11÷□=□(瓶)……□(朵)【解答】 3 3 2 11÷3=3(瓶)……2(朵)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一个数除以8,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 )。

【解答】 7,6,5,4,3,2,1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先写,再把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写在的里面和外面左侧,计算时商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

用竖式计算.67÷9 73÷8【解答】 67÷9=7......4 73÷8=9 (1)有余数除法的试商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试得的商与除数的乘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且比被除数小。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冀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冀教版)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1、一拃:手张开,中指到大拇指尖端一庹:两臂张开,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一步:前脚脚尖到后脚脚尖2、要想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就要统一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

短的物体用厘米测量,长的物体用米测量。

3、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

1厘米记作1cm。

分米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

1分米记作1dm。

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1米记作1m。

1米=10分米=100厘米 1m = 10dm = 100cm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4、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测量。

用直尺测量物体:把物体的左端对准0刻度线,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5、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画线段:从尺子的0刻度线开始画,画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毛线拉直后可以看作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可以测量。

6、米尺的长度是1米。

7、在直尺上找几厘米时,用结束的厘米数减去开始的厘米数就是要找的长度。

例:3厘米到5厘米的长度是:5-3=2(厘米)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在平均分物体时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

在平均分物体时有余数,说明没有正好分完。

用算式表示余数时要用“……”连接。

2、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余数最大是:除数-1(比除数小1),最小是:1。

4、 21÷5=4……1 读作:21除以5商4余15、没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商=被除数÷除数6、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7、 22÷4=5 (2)第三单元认识1000以内的数1、数位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2、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3、算盘上每一档(或叫做杆)代表一个数位,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上数。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厘米、分米、米第5课时分米的认识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厘米、分米、米第5课时分米的认识
【重点】理解余数的含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难点】理解余数的含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个?列式计算。
10 ÷ 2 = 5(个) 其中10叫做( 被除数),2叫做( 除)数,结果5叫 做( )商。
分苹果。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到盘子里,说 一说可以怎样放,有几种方法?
2. 19块月饼,每8块装一盒,够装( 2)盒,还剩( 3)块。 19 ÷ 8 = (2盒) ······ 3(块)
3. 读出下面的除法算式。 25÷6=4 ······1 读作:25除以6商4余1 43÷5=8 ······3 读作:43除以5商8余3
37÷7=5 ······2 读作:37除以7商5余2 52÷8=6 ······4 读作:52除以8商6余4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剩余部分不够再 分一份时,剩余部分是余数。 2. 余数的单位名称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1. 看图填空。
有15颗星,每2颗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份,还剩( )颗。 = (份) ······ (颗)
1. 看图填空。
有15颗星,每2颗分成一份,可以分成( 7)份,还剩( 1)颗。 15 ÷ 2 =7 (份) ··1···· (颗)
2. 用你喜欢的方式,估测一下你家餐桌有多长。
答:我用拃量的,有11拃多一点,我的一拃有13厘米, 我家餐桌约有1米50厘米。 答案不唯一
第2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结合生活中平均分不能正好分完的事例来认识有余数除法。 2.理解余数的含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步:从前脚最前端到后脚最前端的长度。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1--4单元知识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1--4单元知识点

1.在直尺上,任意两个相邻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2.“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3.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4.画线段时,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要画的指定长度的刻度为止5.“米”是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6.在长度单位中,比厘米大,比米小的单位是分米, 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 1分米=10厘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0分米=1米。

7. 在实际生活中,一根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

8.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剩余的就是余数9.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余数还可以继续分,要除到余数比除数小为止。

10.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最大为比除数小1的数,最小为111.在解决租船、租车的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用商加上1才是所求的租船的条数或租车的辆数。

12.10个一百是一千13.个、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14.计数器上从右向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15.读数时,从最高位读起16.拨数时算珠靠梁,定好个位,一个上珠代表5,一个下珠代表117.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千克和克,千克用字母kg表示,克用字母g表示,1千克=1000克18.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 )、( ),用字母表示分别是( )、( )、( )。

19.用1分米长的木棒,量( )次是1米;用50厘米长的木棒,量( )次是10分米。

20. 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厘米可以用字母( )表示。

21.24÷5=4……4读作( ),余数( )(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比除数小。

22.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 )、( )、( )、( )。

23.39÷□=☆……4,□最小是( )。

24. 一个数从右起,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易错集锦易错点1:厘米、分米和米三个单位大小分不清楚。

误区点拨:(1)描述物体的长度时,不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在实际生活中,一根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课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

在选择合适的单位时要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来判断。

易错点2:测量物体的长度出错。

误区点拨:(1)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尺子没有放平,或者物体的一端没有和0刻度对齐,而是与尺子的左端对齐。

(2)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可以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就长几厘米;如果物体的一端不对着尺子的0刻度,用物体两端所对着的刻度相减,得到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第一单元厘米、分米、米■教材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是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初步的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定量刻画的方法认识客观世界的开始。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包括:自选工具测量,认识厘米以及用厘米测量物品和线段的长度,认识米以及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认识分米以及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

结合单元内容,安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我们的测量”。

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定义,教材特别重视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注重在实际测量中体验长度单位的含义。

本单元的编写有以下特点:1.在实际测量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含义。

2.借助实物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

3.在用厘米作长度单位的测量活动中,了解线段。

4.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实际意义,知道分米,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初步认识线段。

3.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能正确的进行测量。

4.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重点:能够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初步认识线段。

难点:在测量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能正确的进行测量。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2课时。

1 估一估测一测◆教学内容教科书1页、2页,比较铅笔和蜡笔的长度,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选择的物品都是学生每天使用的。

本节课的测量活动对学生来讲,没有困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不同测量结果的原因,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会用指定的物品作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描述测量的结果。

3.感受和同学合作学习的乐趣,了解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不同测量结果的原因,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难点:会用指定的物品作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描述测量的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铅笔、蜡笔、课件、直尺学生准备:铅笔、蜡笔、文具盒、曲别针、橡皮◆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多媒体展示1只铅笔和1只蜡笔,并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铅笔和蜡笔。

解答问题:(1)铅笔和蜡笔,哪个长?那个短?(2)估计一下,1只铅笔的长度等于几只蜡笔的长度?2.小组合作,动手比一比,并解答上述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实际量一量。

要让学生学会量的方法:方法1:两支笔一端对齐,在铅笔上一根蜡笔长度的地方画上线,在移动蜡笔,接着量。

方法2:可以用几只蜡笔接着摆,看一看一支铅笔大约等于几只蜡笔的长度。

3.找同学来展示自己比一比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

(在这个过程中,要学生体会“大约”的意思是大概,差不多。

)设计意图:直接给出问题,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抓住重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动口的空间。

了解“大约”的含义,体会“量”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1.指一指:哪个是课桌的长?2.同桌合作,选用身边的物品作为测量的工具,实际测量一下,看看课桌的长是多少?(教师指导各组选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3.汇报答案,交流各组使用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并发现问题:为什么大家的结果都不一样呢?4.讨论:为什么大家的测量结果会不一样呢?解决问题:1.查看学生指出课桌的长2.请各组分别使用不同的工具来进行测量3.汇报结果,发现,这一次结果都一样。

4.小组进行讨论后发现,选择的工具不同,不统一,测量结果也会不同。

得出结论:要想得到同样的结果,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测量结果不一样”是因为使用的工具不一样,使学生想到:数据不一样,是因为使用的工具不一样。

最后让学生都用蜡笔再次进行测量,通过结果的一致性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三)巩固新知教材2页,试一试:同桌合作,用蜡笔测量课桌面的宽。

(四)达标反馈教材2页1、2题答案:第1题,让学生用自己的橡皮做工具测量同样的课本,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第2题,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学习用品,铅笔、蜡笔的结果是一样的,铅笔盒的测量结果可能不一样。

(五)课堂小结1.谈谈自己的收获:在测量物体时,只有选择统一的工具进行测量,才会得到统一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阐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六)布置作业1.估测时,大家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就(),要使用()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得到物体的长度。

2.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度大约是()个橡皮的长。

3.你的书包的长度大约是()个铅笔盒的长。

4.你的课桌的高度,大约是()根铅笔的长。

5.数学课本封面的宽度大约是()根蜡笔的长。

答案:1.不同统一2.3.4.5.答案不统一。

◆板书设计估一估测一测要得到同样的结果,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

◆教学资料包统一度量衡南北朝时,各国度量衡的标准不一,如北朝魏、齐一斗等于古二斗(古斗指王莽时所定的标准),一斤等于古二斤;北周则一斗比古斗仅大百分之六,一斤比古斤仅多二两;南齐则一斗等于古一斗五升,一斤等于古一斤八两。

长度方面,北朝一尺比古尺增二至三寸,南朝则增不到一寸。

全国度量衡的不一致,给工商业发展带来很大不便,于是隋文帝作了统一的规定:隋一尺等于古尺一尺二寸八分,等于南朝的一尺二寸;隋一斗等于古斗三斗;隋一斤等于古三斤,并下令在全国推行。

度量衡的统一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

”唐承隋制,基本以此为准,唐以后虽稍有变动,但基本仍保持隋制。

秦始皇统一的度量衡统一度量衡古代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

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

1标准尺约合今0.23公尺,1标准升约合今0.2公升。

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

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2 认识厘米◆教学内容教科书3、4页,认识厘米并测量。

◆教学提示“厘米”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长度单位,本节课“认识厘米”是在上一节“要得到统一的结果,就要用统一的测量单位”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学中要借助直尺和实际的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1.经历体会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估测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结合组直尺和实际物品,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几厘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图钉学生准备:直尺、橡皮、铅笔、图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回答问题:要想准确表示物体的长度,获得统一的结果,应该怎么办?2.观察直尺,你都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回顾,引入这节课的统一的长度单位,通过对直尺的观察,对直尺产生初步的印象。

(二)探究新知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1、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有这样的问题:我们想知道这支笔有多长?操场的跑道一圈有多长?拿笔时手离笔尖的距离有多长?……2、像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吗?试试3、我们说了这么多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对,都和长度有关,实际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树有多高?水有多深?房间有多宽?这些问题实际上也都是在说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4、你们想知道它们究竟有多长吗?该怎么解决呢?用什么量呢?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尺子:你们都有吗?拿出来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汇报。

课件展示尺子刻度、数字、0刻度、cm1厘米=1cm师:厘米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之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

(板书:认识厘米)3、认识1厘米的长度:在国际上我们就规定从0到1之间这么长的距离为1厘米,仔细看这个长度,记住它!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调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回顾,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1厘米有多长,学生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图钉的长是1厘米,我的拇指宽是1厘米等,帮助学生对1厘米形成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4、在你自己的尺子中找一找从哪到哪也是1厘米?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的说从哪到哪就是一厘米?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尺子中的秘密了。

用你的手在尺子上比划出一厘米的长,看一看,举起手来,这是多长?闭上眼睛,用心体会一下,把这个长度记在脑子里!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在身边或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大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差不多)大家用大约这个词用的很好,当我们量出的长度不是非常准确的时候,多一点,少一点的我们都要说大约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和发现,让学生找到测量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测量中有效的规避这种错误的做法。

4、认识几厘米①在我们的尺子上,大家能很快的找到了1厘米,那么除了1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反馈:你找的是几厘米,谁愿意到前面来指着说一说。

别的同学找出的2厘米在哪呢?-------不管是从1—2还是从3—5,这些都是2厘米长。

②我来说几个,请你看一看这是几厘米:0—3、0—5、0—6,这么快,你们是一厘米1厘米数出来的吗?那用什么好方法?③这就是尺子上标有数字的目的,0刻度是起跑线,从0开始,跑到几就是几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