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I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 居民点发展与分类;居民点的含义:人们为共同生活和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

居民点的发展:无固定居民点一一固定居民点一一城市型居民点居民点的分类:城镇型居民点(城市、城镇)和乡村型居民点(中心村、基层村、自然村)2. 城市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牧业分离)3. 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工业化不仅促进原有城镇的发展,而且导致新型城市的涌现。

4. 城市定义及界定标准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和行政管辖。

城市可以理解为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

5. 城市化定义及衡量指标城市化的内涵: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人口职业转变),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地域空间变化),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城市化是国家和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衡量城市化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城市数量、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 了解古代西方城市发展各阶段的基本特征。

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略)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管子“度地篇”中城市布局城市选地以及道路系统都有精辟的论述。

如选址:“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如布局:“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维绳”,这种观点打破了原《周礼考工记》的单一模式。

――总结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受儒家礼制思想影响较大,强调中轴对称,但凸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在古代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一些城市规划布局考虑地质、地理和地貌特点,城墙不一定方,轴线不一定直,自由外在的形式是富于哲理的内在联系。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1、( )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美化的理论。

A.伯汉姆(D·Burnham)B.西谛(Sitte)C.奥姆斯特(F·L·Olmsted)D.豪斯曼(George E·Haassman)2、下列关于交通和运输之间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运输活动都会产生交通B.所有的交通行为都有运输活动的产生C.交通及运输是同时发生的活动行为D.运输是在交通行为之后发生的3、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心区B.城市道路C.绿化D.居住区4、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

A.综合规划是市政立法机构的官方陈述,它确立了及未来想要的物质空间发展相关的主要政策B.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和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

C.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是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D.综合规划要求从结构上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强调的是社会的变革5、下列四项中,( )属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D.《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6、主干法的主要内容是以下( )方面的法律条款。

A.规划行政、建设标准、开发控制B.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开发控制C.规划编制、建设标准、开发控制D.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建设标准7、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但不包括( )。

A.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B.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C.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D.未来城市空间和土地使用的建构8、以下( )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A.城市用地选择应当尊重现状条件B.城市用地选择范围尽可能选择跨越行政区界限C.城市用地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非常好的地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地区D.城市用地选择首先考虑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人口容量9.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成(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10、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提纲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一)1.城市的含义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意义。

2.城市定义: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城市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和综合性;层次性、结构性系统内部诸多要素按不同级别、层次有序地组成一个整体;动态性;环境联系性。

4.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分类:按照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分城市产业为——第一产业: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

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加工业。

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服务服务的产业。

5.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6.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务的地区。

7.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8.城市用地分10大类及英文缩写(46中类和73小类):水域和其他用地[ E ]。

9.城市建设用地9大类划分居住用地[ R ] 公共设施用地[ C ] 工业用地[ M ] 仓储用地[ W ] 对外交通用地[ T ]道路广场用地[ S ] 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U ] 绿地[ G ] 特殊用地[ D ]10.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11.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12.城乡规划法定的5个形式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3.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14.城市规划的两个阶段: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15.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强制性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控制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全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全

城市规划原理一、名词解释居民点〔PPT: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城市化〔城市规划原理P12: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三个方面。

表象的城市化过程〔百度:注重于城市人口比重、城市数量、城市规模等硬性指标的数值,忽视对城市化质量的考量。

〔而这种发展路径不可避免的产生"被城市化"现象——即在城市化指标中"被计入"的现象。

邹德慈指出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人口迁移型",农村人口通过直接<打工、经商>或间接<上大学毕业、参军复员后留城>两种方式迁居城市,每年流向大中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1亿以上。

这群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在统计上"被城市化",计入了所在城市的城市化率中,但他们在户籍上仍是农业人口,不能享受政府为当地人口提供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成为常年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候鸟"人群,最多只能做城市中的"过客",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

这种城市化更多的表现为一种不自觉、被动的过程,仅仅作为"城市化"数据的贡献者存在<PPT>①直接的城市化过程——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②间接的城市化过程——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革命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

"带形城市"理论:带型城市是十九世纪四大城市设计〔田园城市,1903;工业城市,1904;带形城市,1882;方格形城市,1811理念之一。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城市:城市是以⾮农⼈⼝和⾮农产业形成的居民聚居点。

2、城镇化:城镇化是⼈类⽣产和⽣活⽅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向城市⼈⼝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城镇体系:⼀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4、城市规划:对⼀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利⽤、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5、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规划控制的区域。

6、⽼龄化社会:当⼀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年⼈⼝占总⼈⼝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年⼈占总⼈⼝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龄化社会。

7、⽼龄社会:当65岁以上⽼年⼈占总⼈⼝数的14%时进⼊⽼龄社会。

8、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当代⼈的需要,⼜不对后代⼈满⾜其需要的能⼒构成危害的发展。

9、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是各城市在城市⽹络以⾄更⼤范围内分⼯的主要职能。

10、城市职能:城市在⼀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和承担的分⼯。

11、城市⽤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予⼀定⽤途与功能的⼟地的统称,是⽤于城市建设和满⾜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地。

12、七通⼀平:给⽔、排⽔、通电、通路、通讯、通暖⽓、通天燃⽓或煤⽓、平整⼟地是指⼟地(⽣地)在通过⼀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污⽔、电⼒、暖⽓、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13、城市总体规划:对⼀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标、发展规模、⼟地利⽤、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标、发展⽅向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规划,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

(整理)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整理)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一、1、城市的概念:是非农业人口集中,以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2、城镇化概念:人口积聚于城市,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包含了乡村—城市之间的四种转型:人口结构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地域空间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

3、城市规划的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各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是政府确定城镇未来发展目标,改善城镇人民坏境,调控非农业经济、社会、文化、游憩活动高度聚集地域内人口规模、土地使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各各项开发和建设行为,以及对城镇发展进行的综合协调和具体安排;依法确定的城市规划是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公共政策。

”二、1、西周--奴隶制社会--《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翻译:工匠规划的城市是方圆九里,每边设三座城门,城中九条南北向道路九条东西向道路,南北向道路宽九轨,(宫殿)左边是祭祀的庙堂(太庙),右边是社稷坛,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东周--奴隶制——封建制--儒家、道家、法家《管子》: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必须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采用功能分区的制度;意义: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建立了理性思维和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其影响极为深远。

西汉--封建制--“废黜百家,独尊儒术”2、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3点影响: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中国传统建筑类型;家哲学思想:居中不偏、不正不威;“天人合一”道家思想:阴阳、风水、八卦。

3、分散:霍华德“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城市规划原理-浙大考研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浙大考研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随着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品有了剩余,就产生了交换条件,而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和交换次数的频繁,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交换的场所也有临时的改为固定的市2、为了进一步扩大交换,劳动分工得到加强,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与手工业从农村分离出来,出现了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来的居民点发生了分化,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成为城市的雏形。

3、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城市大多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出现的。

有的城市为了巩固私有制,还修建了防御性的构筑物。

1、城市与防御要求中国古代城市的一些平面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道城墙,城外有深而宽广的城壕,这些从防御要求出发的假设影响到城市发展。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社会阶级的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有明显的反映,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面积,与一般居民区严格区分。

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常常可以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以超经济的手段,按照其政治军事目的,新建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

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史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交汇点,往往形成一些商业都会,在封建社会后期,形成了一个沿运河及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带;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内地沿江河的城市或地区性的中心城市。

1、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

1、不能走一些国家曾出现的情况,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大城市,在大城市外围形成圈层式的大量的环境恶劣的贫民区。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1 总则1.0.1为了科学地统一和规范城市规划术语,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规划的设计、管理、教学、科研及其他相关领域。

1.0.3 城市规划使用的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城市和城市化2.0.1 居民点 settlement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 城市(城镇) city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0.3 市 municipality; city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 镇 town经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行政地域。

2.0.5 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 城市化 urbanization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 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2.0.8 城市群 agglomeration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 城镇体系 urban system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10 卫星城(卫星城镇) satellite town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3 城市规划概述3.0.1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3.0.2 城市规划 ruban planning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章城市及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2、城市化含义: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与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与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城市化几个阶段: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与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到达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到达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根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根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开展与技术的进步,一局部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开展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立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场进入都城建立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1)田园城市理论:英国霍华德提出。

意义:提出开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

原那么;动态管理的观点。

(2)卫星城镇理论:昂温提出。

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效劳设施。

(3)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及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及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4)马丘比丘宪章:重视人及人的联系。

(5)邻里单位:要求在交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称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1、一书两证: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立工程选址意见书、建立用地规划许可证与建立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1、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开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各章知识点1. 要避免因地形等条件造成的空气滞留或风速过大。

在居住区内部,可通过道路、绿地、河湖水面等空间,将风引入,并使其与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

2. 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估。

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 柯布西埃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4.集中型形态:即城市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状态,其中包括若干子类型如方形、圆形、扇形等。

5. 居住用地占有城市用地的较大比重,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道路用地。

6. 对多层住宅而言提高层数能降低建筑的造价,6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7. 住宅群体组合方式: 成组团组合形式、成街成坊组合方式、整体式组合方式8. 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干道应占有一定比例,通常用干道网密度来衡量。

9. 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30-45m 。

10. 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

一般车行道宽度不小于9m米,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当该级道路通行公交车时,车行道宽度不小于11米。

11. 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而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12. 《管子》论著认为采用功能分区制度,以发展城市商业和手工业。

《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的著作,打破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确建立起来了,其影响极为深远。

13. “邻里单位”理论因为适应了现代城市由于机动交通发展带来的规划结构上的变化,把居住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以后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可缩你懂的)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可缩你懂的)

第一章城市、城市化和城市规划1.中西方城市概念和发展过程的比较(1)城市发展阶段——西方城市的进化阶段较为明显;我国长期墨守《周礼》的王成营造规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建城目的——西方古代每个时期建城主要目的并非仅仅围绕君主或领主等单一权利中心展开;我国则始终体现着王权至上的理念。

(3)城市职能——相对于欧洲而言,我国古代城市中经济因素体现得较少,城市的对外防守、对内统治功能居首位。

(4)城市规模——除古罗马之外,欧洲城市的个体规模普遍较小;我国古代不同人口超过百万的就有7个,一般城市的数量也多达1200-1700座。

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单一城市的用地规模也较欧洲城市为大。

(5)城市形态——欧洲城市主要源自不同的时期,如古罗马时期的城市与中世纪的城市;而我国则主要因城市类型而异,如都城和个别的商业、手工业城市,且自然发展起来的城市位数较少。

(6)城市规划——以《周礼·考工记》为核心的理智思想以及阴阳五行、易学、风水成为我国古代都城,乃至地方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指南,历经两千余年得到不间断的发展完善和传承,形成了一系列一脉相承的古代城市建设实例。

相反,欧洲城市虽在不同时期出现过有关理想城市的描述(如《乌托邦》、《理想的城市》)和规划技法(如希波丹姆创建的方格网道路系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的城市设计),但并不存在一个连续的具有传承关系的规划理论体系。

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又会促进经济发展。

二者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国际上习惯于把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作为衡量该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时,……;低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名词:城市、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产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二章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和主要理论1、了解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大体了解即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国土规划:国土资源(土地、水、气候、生物、矿藏等)的整治规划区域规划:对一定地区的国土进行综合开发,其主要表现在用地布局上。

城市规划:对具体的某一城市进行规划。

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对城市内某一区域进行规划(如开发区规划,旧城区改造规划等)城市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的目标和对城市的整体研究,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预期的安排制定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城市建设活动,改造城市空间状况,以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

居民点的形成城市的形成及定义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1、防御(春秋战国)2、城市布局与社会形态3、政治制度的影响city (church)、town 4、经济发展的影响*近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集聚、城市布局的变化、城市环境的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也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人口职业、产业结构、土地及地域空间等),其水平的高低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形式:1、城市人口的比重上升2、产业结构中,各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的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及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表现。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初期阶段(30%)2、中期阶段(60%)3、稳定阶段(基本全部转变)我国至20世纪为初期阶段,在20世纪其速度将加快(1999年29.5%、2000为36%)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弃农进城—城外贫民区形式不可取。

(番瓜弄小区例)1、苏南模式2、温州模式3、外资促进型4、西部地区发展小城镇2、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历经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南北朝、隋、宋、元等,其间排水管的出现、城市雏形、布局按方位、按星座等,其中元代的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的城市布局为中轴线布置,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及代表意义的3、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和“田园城市”2、卫星城镇理论和实践(卧城、半独立卫星城、完全独立的卫星城)3、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及“雅典宪章”4、马丘皮克丘宪章5、“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6、有机疏散理论元大都分析: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标志着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进入了以法治城的轨道。

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考研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与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意义。

罗马帝国盛时的为于今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Timgad)保存的最完整。

商都“殷”城以宫廷区为中心,近宫外围是若干聚落。

魏邺称以一条东西干道将城市划分为两部分。

罗马帝国代表为公元69年火山爆发所掩埋的庞贝(Pomoeii)城。

城市化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 4.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周礼·考工记》记述里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有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周礼》反映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战国时出现《管子》(城市选址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孙子兵法》和《商君书》《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图题:周王城平面想象图,曹魏邺城(实现了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平面图,唐长安复原图,元大都复原图。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存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1.空想主义的乌托邦,托马斯·莫尔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中财产为公有制3.欧文的“劳动交换银行”和“农村合作社”,主张建立“新协和村”4.博立叶“法郎吉”田园城市是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今天的规划界都把“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的城市规划,所制定了的个《城市规划大纲》叫《雅典宪章》。

大纲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资料包含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资料包含名词解释

1. 详细规划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4. 城市人口规模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

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5. 历史地段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6. 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7。

文物保护单位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

8。

七通一平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9. 中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10。

城市绿地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11. 城市景观规划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12。

绿地指标(三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绿化覆盖率: 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精品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精品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考查要点第一章、城市及城市发展1。

城市、城市化的概念城市: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居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

城市化: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口职业转变②产业结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特点18世纪在西欧开始的产业革命,出现现代化的工厂化大生产,资本和人口在城市集中起来,农民向城市集中,城市的用地扩大,把周围的农田变成了城市,村镇变成了城市,小城市又发展成为大城市。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3。

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特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城市是发展中城市。

2019年底,设市城市668座,其中特大城市37座,大城市48座,中等205城市座,小城市378 座,建制镇1.9万座以上.城市化水平30%左右.随着人口统计办法的改变,城市化水平数值可能提高。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道路也有区别,东部地区以发展乡镇工业、外资企业等发展小城镇,而西部地区目前还应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增加二、三产业,增加其对小城镇的辐射扩散影响,为发展乡镇工业及小城镇创造条件。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近代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

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尖锐。

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首先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
高居民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建筑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

对于准备参加城市规划原理考研的同
学来说,掌握一些复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复习的基础。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
的学科,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
教材和学术论文来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经
典的城市规划案例,如新加坡、巴黎等城市的规划案例,以加深对城市规划原
理的理解。

其次,了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是复习的重点。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
研究成果,了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同时,还可以关注当前城市规划
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研究,如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等,以了解城市规
划的最新动态。

此外,了解城市规划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是复习的重要内容。

城市规划的实
践经验和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原则,并将其应
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实践报告和案例分析,了解不同城市规划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同时,还可以参与一些城市规划相
关的实践活动和研讨会,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提高对城市规划实践
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进行综合复习和总结是复习的关键。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是一门综合性的考试,需要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复习资料和笔记。

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模拟考试和练习题,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和提高解题能力。

此外,还可以参考一些考研辅导资料和复习指南,以获取更多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总之,城市规划原理考研是一门综合性的考试,需要全面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经验。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教材和学术论文,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通过了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城市规划的最新动态;通过了解城市规划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综合复习和总结,提高解题能力和复习效果。

希望以上的复习资料对准备参加城市规划原理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