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条规范最新版本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强条执行标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强条执行标准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强条执行标准是《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其中强制性条文是:
1.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3.1.32钢管上严禁打孔。
3.5.3.52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
4.6.2.2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1,且不应大于500mm。
道路等规范强条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强制性条文第3.4.1:交叉口范围内的最小净高应符合表3.4.1的规定,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
表3.4.1 最小净高第4.3.3: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出1.2m的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3.3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第5.5.1:在互通式立交匝道出入口处,应设置车道变速车道。
第6.2.9:无人看守或未设置自动信号的铁路道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图6.2.9)严禁有任何妨碍机动车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机动车驾驶员要求的最小瞭望视距(Sc)应符合表6.2.9的规定。
表6.2.9 道口最小瞭望视距《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强制性条文第3.4.2 :新建、改建交通工程规划中的平面交叉口规划,必须对交叉口规划范围内规划道路及相交道路的进口道、出口道各组成部分作整体规划。
第3.4.2-5:改建、整理规划,检验实际安全视距三角形限界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实有限界所能提供的停车视距允许车速,在交叉口上游布设限速标志。
第3.5.2-3: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必须满足安全停车视距三角形限界的要求,安全停车视距不得小于表3.5.2-1的规定。
视距三角形限界内,不得规划布设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标高1.0m且影响驾驶员视线的物体。
表3.5.2-1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安全停车视距第3.5.5: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内的规划最小净高应与道路规划最小净高一致,并应根据规划道路通行车辆类型,按下列规定确定:1 通行一般及机动车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为4.5-5.0m,主干道应为5m;通行无轨电车的道路,应为5.0m;通行有轨电车的道路,应为5.0m2 通行超高车辆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根据通行的超高车辆类型确定。
3 通行行人和自行车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为2.5m。
4 当地形条件受到限制时,支路降低规划最小净高应经技术、经济论证,但不得小于2.5m;当通行公交车辆时,不得小于3.5m。
GB50010-2010混凝土(强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强条》GB50010-20103.1.7 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总说明中必写)。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此条,以前房子交戸使用后甲方怎么用就怎么改,出了问题又找设计,此条对设计人员是一种保护。
3.3.2 对持久设计状况、暂短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当用内力的形式表达时,结构构件应采用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γ0S ≤R (3.3.2-1)R=R(f c, f s, a k,...)/γRd 3.3.2-2)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不应小于1.0;S——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对持久设计状况和暂短设计状况按作用的基本组合计算;对地震设计状况按作用的地震组合计算;R——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R (·)——结构构件的抗力力函数;γRd——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对静力设计,一般结构构件取1.0,重要结构构件或不确定性较大的结构构件根据具体情况取大于1.0的数值;对抗震设计,采用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代替γRd 的表达形式;fc、fs——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根据本规范第4.1.4 条及第4.2.3 条的规定取值;a 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时,可另增减一个附加值。
注:公式(3.3.2-1)中的γ0S,在本规范各章中用内力值(N、M、V、T 等)表达。
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1、γRd—对静力结构构件取1.0;2、γRd—不确定性较大的结构构件根据具体情况取大于1.0(见3.2.2条解释):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性能有明显影响时,需考虑不利影响。
最新规范强制性条文

最新规范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2.0.1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详细核对设计文件,依照施工地段的地势、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0.2 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同意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关于从事电气、起重、建筑登高架设作业、锅炉、压力容器、焊接、车辆驾驶、机动船艇驾驶、爆破、瓦斯检验等专门工种的人员,应通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
2.0.3 施工单位均应按国家规定建立健全各级安全治理机构和设立专职或兼职安全检查人员。
2.0.4 施工现场要设置足够的消防设备。
2.0.8 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爱护用品,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做必要的检验,保证其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爱护用品严禁使用。
3.1.3 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房屋、变电所、发电机房、临时油库等均应设在干燥地基上,并应符合防火、防洪、防风、防爆、防震的要求。
3.1.7 易燃易爆品仓库、发电机房、变电所,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用易燃材料修建。
炸药库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工地的小型临时油库应远离生活区50m以外,并外设围栏。
3.1.8 工地上较高的建〔构〕筑物、临时设施及重要库房,如炸药库、油库、发〔变〕电房、塔架、龙门吊架等,均应加设避雷装置。
3.3.7 民工在接近高压线操作时,其安全距离为:10kV以下不得小于0.7m,20~35kV不得小于1m,44Kv不得小于1.2m,否那么必须停电后方可操作。
3.3.8 各种电器设备应配有专用开关,室外使用的开关、插座应外装防水箱并加锁,在操作处加设绝缘垫层。
3.3.9 在三相四线制(应改为三相五线制,后有说明)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中,电力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做接零爱护;在非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做接地爱护,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并不得在同一供电系统上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最新强条规范修改变更新旧对比-《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

现强条 规范
对应原 规范
强制条文内容
强制条文说明
10.1.1
11.1.1
母线槽的金属外壳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
护导体可靠连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原规范 11.1.1 条修改而成。
1
每段母线槽的金属外壳间应连接可靠,且母
修改后的规范不再强调母线
线槽全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不应少于 2 处; 槽支架的接地;修改后的规
范允许母线槽外壳在经设计
2
分支母线槽的金属外壳末端应与保护导体可 靠连接;
核算情况下做保护接地的接 续导体。
3
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11.1.1
12.1.1
金属梯架、托盘或槽盒本体之间的连接应牢 固可靠,与保护导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本条在院规范 12.1.1 上补充 了桥架超过 30 米应增加与保
强制条文说明
景观照明灯具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人行道等人员来往密集场所安装的落 地式灯具,当无围拦防护时,灯具距地 面高度应大于2.5m; 金属构架及金属保护管应分别与保护导
本条实在原规范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 进项了局部修改。随着城市美化,建 筑物里面反射等应用众多,有的由于 位置关系,灯具安装的人员来往密切 的场所或易被人接触的位置,因而要 有严格的防灼伤和防触电措施。当选 用镀锌金属架构及镀锌金属保护管与 保护导体连接时,应采用螺栓连接。
本条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照明装置 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0617-2010 中第 4. 1. 12 条强制性条文基本等效,在该条文 的基础上增加了铜芯软导线的截面积要求。 按防触电保护形式,灯具可分为 I 类、Ⅱ 类和Ⅲ类。
本条是在原规范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进行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2.3防火风管的本体、框架与固定材料、密封垫料必须为不然材料,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应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与点燃试验。
4.2.4复合材料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不然材料,内部的绝热材料应为不然或难燃B1级,且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检查数量按材料与风管加工批数量抽查10%,不应少于5件。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观察检查与点燃试验。
5.2.4防爆风阀的制作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不得自行替换。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对材料品种、规格,观察检查。
5.2.7防排烟系统柔性短管的制作材料必须为不然材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核对材料品种的合格证明文件。
6.2.1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设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
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用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20%,不得少于1个系统。
检查方法:尺量、观察检查。
6.2.2风管安装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2.输送还有易燃易爆气体或安装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通过生活区域或其他辅助生产房间时必须严密,并不得设置接口;3.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20%,不得少于1个系统。
检查方法:手扳、尺量、观察检查。
6.2.3输送空气温度高于80℃的风管,应按设计规范采取防护措施。
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20%,不得少于1个系统。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7.2.2通风机传动装置的外露部位以及直通大气的进、出口,必须装设防护罩(网)或采取其他安全设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依据设计图核对、观察检查。
7.2.7静电空气过滤器金属外壳接地必须良好。
GB50210装修工程验收规范(强条)

GB50210-2001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设计3.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必须进行设计,并出具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1.5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当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荷载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有关原始资料,对既有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材料3.2.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3.2.9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防腐和防虫处理施工3.3.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严禁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严禁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水暖电燃气通讯等配套设施3.3.5 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抹灰工程4.1.12 外墙和顶棚的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吊顶工程6.1.12 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饰面板(砖)工程8.2.4 饰面板安装工程的预埋件(或后置埋件) 连接件的数量规格位置连接方法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饰面板安装必须牢固检验方法:手扳检查检查进场验收记录现场拉拔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8.3.3 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复验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幕墙工程9.1.13 主体结构与幕墙连接的各种预埋件其数量规格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9.1.14 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及幕墙面板的安装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细部工程12.5.6 护栏高度栏杆间距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护栏安装必须牢固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手扳检查。
(整理)道路等规范强条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强制性条文第3.4.1:交叉口范围内的最小净高应符合表3.4.1的规定,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
表3.4.1 最小净高第4.3.3: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出1.2m的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应符合表4.3.3的规定。
表4.3.3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停车视距第5.5.1:在互通式立交匝道出入口处,应设置车道变速车道。
第6.2.9:无人看守或未设置自动信号的铁路道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图6.2.9)严禁有任何妨碍机动车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机动车驾驶员要求的最小瞭望视距(Sc)应符合表6.2.9的规定。
表6.2.9 道口最小瞭望视距《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强制性条文第3.4.2 :新建、改建交通工程规划中的平面交叉口规划,必须对交叉口规划范围内规划道路及相交道路的进口道、出口道各组成部分作整体规划。
第3.4.2-5:改建、整理规划,检验实际安全视距三角形限界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实有限界所能提供的停车视距允许车速,在交叉口上游布设限速标志。
第3.5.2-3: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必须满足安全停车视距三角形限界的要求,安全停车视距不得小于表3.5.2-1的规定。
视距三角形限界内,不得规划布设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标高1.0m且影响驾驶员视线的物体。
表3.5.2-1 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要求的安全停车视距第3.5.5: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内的规划最小净高应与道路规划最小净高一致,并应根据规划道路通行车辆类型,按下列规定确定:1 通行一般及机动车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为4.5-5.0m,主干道应为5m;通行无轨电车的道路,应为5.0m;通行有轨电车的道路,应为5.0m2 通行超高车辆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根据通行的超高车辆类型确定。
3 通行行人和自行车的道路,规划最小净高应为2.5m。
4 当地形条件受到限制时,支路降低规划最小净高应经技术、经济论证,但不得小于2.5m;当通行公交车辆时,不得小于3.5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给排水暖通强条部分最新版本

8.3 自动灭火系统
8.3.7 下列建筑或部位应设置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火柴厂旳氯酸钾压碾厂房,建筑面积不小于100㎡且生产或使用硝化 棉、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胶片、硝化纤维旳厂房; 2.乒乓球场旳轧坯、切片、磨球、分球检验部分; 3.建筑面积不小于60㎡或储存量不小于2t旳硝化棉、喷漆棉、火胶棉、 赛璐珞胶片、硝化纤维旳仓库; 4.日装瓶数量不小于3000瓶旳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旳灌瓶间、石坪库; 5.特等、甲等剧场、超出1500个座位旳其他等级剧场和超出2023个座 位旳会堂或礼堂旳舞台葡萄架下部; 6.建筑面积不不不小于400㎡旳演播室,建筑面积不不不小于500㎡旳 电影摄影棚 。 8.3.8 下列场合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 1.单台容量在40MV•A及以上旳厂矿企业油浸变压器,单台容量在 90MV•A及以上旳电厂油浸变压器,单台容量在125MV•A及以上旳独立变 电站油浸变压器; 2.飞机发动机试验台旳试车部位; 3.充可燃油并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旳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
8.3 自动灭火系统
8.3.3 除本规范另有要求和不宜用水保护或灭火旳场合外,下列高层民 用建筑或场合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并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除游泳池、溜冰场外)及其地下、半地下室; 2.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及其地下、半地下室旳公共活动用房、走道、办公 室和旅馆旳客房、可燃物品库房、自动扶梯底部; 3.高层民用建筑内旳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合; 4.建筑高度不小于100m旳住宅建筑。
8.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强条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强条
1.供电要求:建筑物的电力供应应符合国家电力行业的标准和规定。
供电方式可以是市电供应、分布式发电或者是通过太阳能等新能源供电。
2.照明系统:建筑物的照明系统应满足建筑物内各个区域的照明需求,并采用节能高效的照明设备。
照明设计应合理安排光源位置,以及照明装
置的布置,确保照明均匀、舒适。
3.插座和开关:建筑物内应设有足够的插座和开关,以满足居民的各
种用电需求。
插座的位置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以方便使用。
开关的
布置应符合使用习惯和人体工程学原理。
5.火灾报警和安全系统:建筑物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以确保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火灾报警系统应具备可靠的探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报警。
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包括入侵报警、可燃气
体泄漏报警等多种功能,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
6.接地和防雷保护:建筑物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以保证电气设备的
安全运行。
防雷保护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确保建筑物免受雷击危害。
7.紧急备用电源:建筑物内应设有紧急备用电源,以保证关键设备和
设施在停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备用电源可以是柴油发电机或其他类型的
备用电源设备。
8.设计文件和验收:电气设计应编制详细的设计文件,记录电气系统
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参数。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保电气系统符合设
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强条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第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3000㎡以上工程,每300㎡至少应有1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2第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3第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
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
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5第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6第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土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7第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
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
最新规范强制性条文

最新规范强制性条文(安全)1.0.3 建造施工现场暂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220/380V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2 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3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3.1.4 暂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3.1.5 暂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4 暂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5.1.1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 TN-S 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 电源侧零线或者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图 5.1.1)1.0.3 建造施工现场暂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220/380V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2 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3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3.1.4 暂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
3.1.5 暂时用电工程必须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4 暂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验收手续。
5.1.1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 TN-S 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 电源侧零线或者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图 5.1.1)5.1.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路线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
结构设计容易犯的强条[1]新规范
![结构设计容易犯的强条[1]新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ec2a9a40029bd64783e2c12.png)
总说明中容易漏掉或错写的强条:1、目前规范改版比较集中且频繁,每次出图前应对总说明中使用的规范核对一下版本。
2、《混凝土规范》第3.1.7条,设计应明确结构的用途,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3、《混凝土规范》第4.2.2条,一级钢筋有原来的HPB235改为了HPB300.4、《混凝土规范》第11.2.3条,对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工程,对纵向受力普通钢筋的要求,注意应加上第4.2.2条中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这一规定。
【《抗震规范》第3.9.2条同】5、《荷载规范》第1.0.5条,在列表写活载时,注明中要加上活载取值的设计基准期。
(活荷载取值按设计基准期为50年考虑)6、《荷载规范》第4.1.1条和第4.3.1条,凡工程中设计到的功能房间的活荷载,都应该在总说明列表中写出来,否则容易被判为违反强条。
7、《荷载规范》第4.5.1条和第4.5.2条,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和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应在总说明中注明,否则被判为违反强条。
(楼梯、阳台、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取1.0kN/m,屋面板、挑檐、雨篷、预制小梁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取1.0kN)。
【此处有一点不确定,规范上写的对住宅、宿舍等栏杆的顶部荷载写的是0.5kN/m,如果我们写1.0会不会被判为强条--有些审图很变态】8、《抗震规范》第3.9.4条,应写明钢筋替换原则,虽然钢筋替换是设计人员做,可是经常审图会针对这一条提出强条。
(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9、《地基基础规范》第10.1.1条,说明中应强调要验槽,并注明与原勘察报告或设计文件不一致、或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向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来,一起协商出处理意见。
10、《桩基规范》第8.1.5及8.1.9条应在总说明或基础说明中注明。
【应对原文根据工程特性适当调整】11、有剪力墙的结构,应将《高规》中第7.2.26.3和7.2.26.4条写入总说明。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之强条篇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之强条篇4.1.5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的消防水池、水塔和高位消防水池等应采取防冻措施。
4.1.6雨水清水池、中水清水池、水景和游泳池必须作为消防水源时,应有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的水量和水质的技术措施。
4.3.4当消防水池采用两路消防供水且在火灾情况下连续补水能满足消防要求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根据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100m ³,当仅设有消火栓系统时不应小于50m³。
4.3.8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共用的水池,应采取确保消防用水量不作他用的技术措施。
4.3.9消防水池的出水、排水和水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池的出水管应保证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能被全部利用;2消防水池应设置就地水位显示装置,并应在消防控制中心或值班室等地点设置显示消防水池水位的装置,同时应有最高和最低报警水位;3消防水池应设置溢流水管和排水设施,并应采用间接排水。
4.3.111高位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出水、排水和水位,应符合本规范第4.3.8条和第4.3.9条的规定;4.4.4当室外消防水源采用天然水源时,应采取防止冰凌、漂浮物、悬浮物等物质堵塞消防水泵的技术措施,并应采取确保安全取水的措施。
4.4.5当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地表水作为室外消防水源时,应采取确保消防车、固定和移动消防水泵在枯水位取水的技术措施;当消防车取水时,最大吸水高度不应超过6.0m;2当井水作为消防水源时,还应设置探测水井水位的水位测试装置。
4.4.7设有消防车取水口的天然水源,应设置消防车到达取水口的消防车道和消防车回车场或回车道。
5.1.6消防水泵的选择和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泵的性能应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的要求;2消防水泵所配驱动器的功率应满足所选水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上任何一点运行所需功率的要求;3当采用电动机驱动的消防水泵时,应选择电动机干式安装的消防水泵;5.1.8当采用柴油机消防水泵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柴油机消防水泵应采用压缩式点火型柴油机;2柴油机的额定功率应校核海拔高度和环境温度对柴油机功率的影响;3柴油机消防水泵应具备连续工作的性能,试验运行时间不应小于24h;4柴油机消防水泵的蓄电池应保证消防水泵随时自动启泵的要求;5.1.9轴流深井泵宜安装于水井、消防水池和其他消防水源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轴流深井泵安装于水井时,其淹没深度应满足其可靠性运行的要求,在水泵出流量为150%设计流量时,其最低淹没深度应是第一个水泵叶轮底部水位线以上不少于3.20m,且海拔高度每增加300m,深井泵的最低淹没深度应至少增加0.30m;2轴流深井泵安装在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上时,其第一个水泵叶轮底部应低于消防水池的最低有效水位线,且淹没深度应根据水利条件经计算确定,并应满足消防水池等消防水源有效储水量或有效水位能全部被利用的要求;当水泵设计流量大于125L/s时,应根据水泵性能确定淹没深度,并应满足水泵气蚀余量的要求;3轴流深井泵的出水管与消防给水管网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5.1.13条第3款的规定;5.1.12消防水泵吸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防水泵应采取自灌式吸水;2消防水泵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时,应在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设置有空气隔断的倒流防止器;5.1.13离心式消防水泵吸水管、出水管和阀门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组消防水泵,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或检修时,其余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2消防水泵吸水管布置应避免形成气囊;3一组消防水泵应设不少于两条的输水干管与消防给水环状管网连接,当其中一条输水管检修时,其余输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给水设计流量;4消防水泵吸水口的淹没深度应满足消防水泵在最低水位运行安全的要求,吸水管喇叭口在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下的淹没深度应根据吸水管喇叭口的水流速度和水力条件确定,但不应小于600mm,当采用旋流防止器时,淹没深度不应小于200mm;5.2.4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高位消防水箱在屋顶露天设置时,水箱的人孔以及进出水管的阀门等应采取锁具或阀门箱等保护措施;5.2.5高位消防水箱间应通风良好,不应结冰,当必须设置在严寒、寒冷等冬季结冰地区的非采暖房间时,应采取防冻措施,环境温度或水温不应低于5℃。
建筑规范强条

办公建筑中的锅炉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气、废水、废渣和有害气体及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5.13
办公建筑的开放式、半开放式办公室,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
5.0.2
6.2.4.5
危险地段应设置必要的警示、提示标志及安全警戒线。
6.2.7.4
建筑内设置电梯时,至少应设置一部无障碍电梯。无障碍电梯要求见3.7节无障碍电梯部分。
8.1.4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办公建筑中的变配电所应避免与有酸、碱、粉尘、蒸汽、积水、噪声严重的场所毗邻,并不应直接设在有爆炸危险环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也不应直接设在厕所、浴室等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
《无障碍规范》GB50763-2012
垂.3.3
垂直升降平台的传送装置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
3.7.3.5
人行天桥桥下的三角区净空高度小于2.00m时,应安装防护措施,并应在防护措施外设置提示盲道。
4.4.5
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警戒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条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工程有GB、JBJ版本。
GB/T、JGJ/T后面不带“T”的标准、规范都不含准强制性条文。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
第二节前引部分
第八条标准封面应包括标准类别、检索代号、分类符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英文译名、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机构等要素。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封面还应包括标准备案号。
第九条标准编号由标准代号、发布标准的顺序号、发布标准的年号组成。
同一类或同一领域标准的代号应统一。
当标准中无强制性条文时,标准代号后应加“/T”表示。
例如:某项有强制性条文的国家标准编号采用“GB 50×××-20××”表示,某项无强制性条文的国家标准编号采用“GB/T 50×××-20××”表示。
第十条标准名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标准名称应简练明确地反映标准的主题内容;
二、标准名称宜由标准的对象、用途和特征名三部分组成;
例如:钢结构设计规范
(对象)(用途)(特征名)
三、标准应根据其特点和性质,采用“标准”、“规范”或“规程”作为特征名;
四、标准名称应有对应的英文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