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商管理本科-组织行为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2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工商管理本科-组织行为学考试历年真题常
考点试题带答案
卷I
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
1.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比较固定和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称为()。
A.领导素质
B.领导方式
C.领导方法
D.领导者的工作作风
2.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容。
3.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利、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
A.原始动机
B.习得动机
C.一般动机
D.生理性动机
4.社会知觉
5.按照心理学分析,动机具有()。
A.始发功能
B.选择和导向技能
C.强化技能
D.维持技能
E.再生机能
6.强化理论的强化类型有()。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归因
E.自然消退
7.“7S”模型中,“软性的S”是()。
A.战略、制度、人员和作风
B.结构、制度、人员和技能
C.制度、人员、作风和技能
D.战略、结构、制度和技能
8.虚拟团队的特征有()。
A.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B.团队成员的地理位置具有集中性
C.团队采用电子沟通方式
D.团队具有宽泛型的组织边界
E.团队成员心理相容
9.群体促进效应对管理群体过程有何意义?
10.区分冲突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
A.合作程度
B.竞争程度
C.工作绩效
D.凝聚力
11.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是()。
A.组织体系
B.组织战略
C.组织层次
D.组织体制
12.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满足主观需要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态度
13.小道消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
A.留言式
B.偶然式
C.单线式
D.集束式
14.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
A.四个步骤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
15.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是人事管理学和()。
A.社会管理学
B.人类学
C.领导科学
D.组织管理学
16.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有效管理非正式群体
17.最早使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的是()。
A.泰勒
B.莱维特
C.维卡
D.斯克伯兹
18.论述激励的作用。
19.托马斯提出了冲突管理二维模式,即坚持己见性和()。
A.竞争性
B.回避性
C.妥协性
D.合作性
20.试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领导者的启示。
21.简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22.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有()。
A.知觉防御
B.首因效应
住在富人区的她
C.晕轮效应
D.投射
E.价值观
23.角色期待
24.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是()。
A.群体规范
B.群体凝聚力
C.群体转移
D.群体规模
25.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组织作风
B.共同的价值观
C.组织目标
D.组织规范
26.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公平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27.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而深刻的认同的组织文化是()。
A.主文化
B.亚文化
C.强文化
D.弱文化
28.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是()。
A.系统认知
B.系统思考
C.团队学习
D.创新
29.路径—目标理论与其他领导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
A.立足于领导者
B.立足于下属
C.立足于领导风格
住在富人区的她
D.立足于领导行为
30.薛恩认为典型的“职业锚”有()。
A.技术职业锚
B.管理能力职业锚
C.创造性职业锚
D.安全感职业锚
E.自制独立职业锚
31.提出双因素理论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麦格雷戈
C.赫兹伯格
D.麦克里兰
32.影响个体对他人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
A.动机
B.价值观
C.个性特征
D.情感
33.属于解决冲突的技术的是()。
A.任命批评家
B.引进外人
C.重构组织
D.资源开发
34.作为领导活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决策具有()。
A.目标性
B.选择性
C.创新性
D.关键性
E.层次性
35.在正式组织中,按照指挥链和职权关系,上级在运用职位权力命令和控制下级的活动和行为时所发生的垂直方向的冲突,这是()。
A.冲突的讨价还价模式
B.冲突的社会模式
C.冲突的系统模式
D.冲突的官僚模式
36.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A.创造性能力
B.优秀的品格
C.独特的个性
D.超强的记忆
37.联系实际谈谈管理者如何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水平。
38.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是()。
A.现场实验
B.准实验
C.心理测验
D.实验室试验
39.简述价值观的作用。
40.双环学习经常发生在()。
A.组织成立初期
B.组织衰退期
C.组织成熟期
D.组织的渐进或根本性创新时期
41.简述组织渐进式变革的内容及其优缺点。
42.人的个性具有的特征有()。
A.差异性
B.倾向性
C.稳定性
D.整体性
E.社会性
43.把能力分为智力、专门能力和创造力三类,其划分的标准是()。
A.倾向性特点
B.差异性特点
C.适应性特点
D.独立性特点
44.简述群体规范的作用。
45.心理学家舒兹认为人际关系需求主要有()。
A.包容需求
B.控制需求
C.成长需求
D.感情需求
E.安全需求
46.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
A.事业生涯管理
B.事业生涯开发
C.事业生涯设计
D.事业生涯选择
47.常用的测量人际关系的方法有()。
A.社会测量法
B.关系分析法
C.层次分析法
D.参照测量法
E.实验测量法
48.最先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是()。
A.霍曼斯
B.洛克
C.舒兹
D.塔吉乌里
49.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有()。
A.设立规则与程序
B.设置联络员角色
C.任命吹毛求疵者
D.组建特别工作组
E.成立工作团队
50.创造性行为最显著的特点是()。
A.系统性
B.社会性
C.首创性
D.开放性
51.管理者应当使组织保持适当的冲突水平,限制破坏性冲突,促进建设性冲突,这种观念属于()。
A.传统观念
B.人际关系观念
C.相互作用观念
D.经济人观念
52.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是()。
A.现场实验
B.准实验
C.等级排序实验
D.实验室实验
53.最普通的非正式沟通形式是()。
A.偶然式
B.流言式
C.单线式
D.集束式
54.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这种现象是()。
A.群体促进效应
B.社会惰化效应
C.群体协同效应
D.群体互动效应
55.领导威信有两个特点,一是持久性,二是()。
A.系统性
B.外在性
C.短期性
D.内在性
56.在非正式沟通网络中传播效应最高的是()。
A.单串型
B.饶舌型
C.集合型
D.随机型
57.组织文化
58.现代素质理论对领导者素质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育人方面,二是()。
A.用人方面
B.识人方面
住在富人区的她
C.个人历史方面
D.文化传统方面
59.领导行为方格论中的“9一1型”领导是()。
A.贫乏式领导
B.任务式领导
C.乡村俱乐部式领导
D.团队型领导
60.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心理关系是()。
A.组织承诺
B.心理契约
C.人际关系
D.组织关系
61.最有效的群体规模是()。
A.3人或5人
B.5人或7人
C.7人或9人
D.9人或11人
62.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是()。
A.组织体制
B.组织关系
C.组织规模
D.组织模式
63.在个性心理中,有“好坏之分”的是()。
A.气质
B.能力
C.性格
D.情绪
64.对人的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起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有()。
A.爱好和兴趣
B.价值观
C.抱负水准
D.外界环境
E.个性
住在富人区的她
65.组织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的有计划和全局性的,旨在提高组织效能,使其健康运转的组织更新过程是()。
A.组织变革
B.组织发展
C.组织适应
D.组织演进
66.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67.领导行为理论从领导的有效性出发,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风和()。
A.个性
B.能力
C.行为
D.素质
68.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
A.社会惰化
B.从众
C.社会促进效应
D.刻板印象
69.激励的影响因素有()。
A.激励时机
B.激励频率
C.激励程度
D.激励方向
E.激励环境
70.引发行为最直接的原因是()。
A.动机
B.需要
C.目标
D.情感
71.简述组织文化的积极作用。
72.对员工要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住在富人区的她
D.“自我实现人”假设
73.规定了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A.角色同一性
B.心理契约
C.角色期待
D.角色知觉
74.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是()。
A.需要
B.动机
C.目的
D.行为
75.管理者应如何开展有效反馈?
76.领导权力包括资源控制权、奖惩权和()。
A.专长权
B.决策权
C.人事权
D.指挥权
77.在员工—组织关系中,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
A.经济合同
B.社会规范
C.心理契约
D.价值观
78.事业生涯设计
79.群体规范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督导的作用,这是群体规范的()。
A.标准功能
B.导向功能
C.评价功能
D.动力功能
80.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有()。
A.政治素质
B.道德素质
C.知识素质
D.能力素质
E.社会素质
81.动机的源泉是()。
A.价值观
B.行为
C.目标
D.需要
82.现代社会中,始终约束领导决策活动过程的因素是()。
A.社会需要
B.法律责任
C.组织资源
D.创新能力
83.工业心理学
84.群体思维
85.下列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是()。
A.事业部制
B.立体组织制
C.矩阵制
D.职能制
86.从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和冻结三个过程的是()。
A.克利程序
B.卡斯特程序
C.罗西程序
D.勒温程序
87.联系实际谈谈控制方位论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88.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89.决定人的行为方向的是()。
A.价值观
B.抱负水准
C.动机水平
D.激励程度
90.在组织文化的维系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因素是甄选过程、社会化和()。
A.市场化
B.高层管理人员
C.结构化
D.人际关系
91.行为的直接动因是()。
A.动机
B.需要
C.目标
D.态度
92.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根基是()。
A.以关系为导向
B.以任务为导向
C.以利益为导向
D.以信仰为导向
93.决定着决策活动的方式、方法,使决策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的是()。
A.决策的基本规则
B.决策的有效性
C.决策的目的性
D.决策的选择性
94.在组织和群体中,最适合处理日常性工作的网络沟通形式是()。
A.轮式沟通
B.Y式沟通
C.链式沟通
D.全方位式沟通
95.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员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的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然消退
D.惩罚
96.最早对群体助长现象进行研究的是()。
A.舒兹
B.勒温
C.特里普利特
D.麦迪
97.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现有主客观条件下能够顺利实施,这是领导决策的()。
A.对比则优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系统分析原则
D.时效原则
98.组织变革
99.个性倾向性
100.组织行为学
卷I参考答案
一.综合检测题
1.参考答案:D
解析: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比较固定和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
领导者素质:一般是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
考点:过时考点
2.参考答案:(1)影响人们的行为的因素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而分为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两大类。
(2)激励因素是指那些能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它往往与工作本身的特点与内容有关,如成就、赏识、责任感等:保健因素是指与外界的工作环境有关的因素,如公司政策与制度、工资、职务保障等,这类因素如缺少会引起员工不满和消极情绪,但具备时不会激起强烈的激励。
(3)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要应从激励因素入手,改善保健因素不能直接对人产生激励。
因此,强调内在激励。
这也是双因素理论的重要观点。
解析:书面解析,稍后推出
考点:过时考点
3.参考答案:B
解析:按照动机的由来可分为原始动机:与生俱来的动机;习得动机:后天获得的动机;一般动机。
考点:过时考点
4.参考答案:社会知觉是知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心理过程,是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
它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某个具体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解析:书面解析,稍后推出
考点:个体心理与行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觉与行为
5.参考答案:ABC
解析:始发功能: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驱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选择和导向功能:动机又是人们评价周围事物和进行学习的基础,能指导人们作出相应选择,从而使行为朝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进行。
强化功能:行为的结果对动机具有反作用。
动机会由于良好的结果而加强,使行为反复出现;也会因坏的结果而削弱以至消失。
考点:过时考点
6.参考答案:ABCE
解析:四种强化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自然消退。
考点:领导行为,激励,激励理论
7.参考答案:C
解析:帕斯卡尔和阿索斯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这本书的核心就是7S管理模型。
他们认为日本企业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重视软性的S—作风、共享价值观、技能和人员。
相反,西方则将注意力集中在硬性的S—战略、结构和制度上。
考点:过时考点
8.参考答案:ACD
解析:虚拟团队的特征有:
1、团队成员有共同目标;
2、团队成员地理位置的离散性;
3、采用电子沟通方式;
4、宽泛性的组织边界。
考点:群体行为及其管理,团队,团队建设与管理
9.参考答案:群体促进效应,又叫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
对群体管理过程的意义:通过集体训练员工完成某项简单的任务,单独培训员工完成某项复杂任务,这样群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会带来最大收益。
解析:书面解析,稍后推出
考点:过时考点
10.参考答案:C
解析:一些冲突支持群体的目标,并能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它们是具有建设性的功能正常的冲突。
但也有一些冲突阻碍了群体的工作绩效,它们是具有破坏性的功能失调的冲突。
考点:过时考点
11.参考答案:D
解析:组织体制: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考点:过时考点
12.参考答案:C
解析: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考点:个体心理与行为,个体心理与行为,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13.参考答案:D
解析:小道消息能非常迅速地从四面八方向整个组织传送信息,构成典型的簇式传播链,一些人积极地向其他人传送。
小道消息的传播分为四种方式:单线式是通过一连串的人把消息传播给最终的接收者;流言式是指主动地把小道消息传播给其他人;偶然式是按偶然的机会传播小道消息;集束式是把小道消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
考点:过时考点
14.参考答案:C
解析:1、弄清要研究的问题;
2、查阅与某种行为问题有关的理论和信息资料;
3、形成假设;
4、选择正确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5、实际观察、测试和实验;
6、解释研究结论。
考点:绪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15.参考答案:D
解析: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学科是人事管理学和组织管理学。
考点:绪论,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16.参考答案: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的,能否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
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都有重大的影响。
应该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发挥其积极作用。
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管理应该做到:
1、正视并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
在正式群体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实。
对于领导者来说,应掌握本组织有多少非正式群体,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背景、思想倾向、核心、行为目标及活动方式等,从而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2、区别对待不同
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作用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支持和保护的原则;对中间型和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对其成员要主动接近、了解,与他们建立感情,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对具有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采取“分化瓦解”“集体粉碎”的政策。
3、注意做好非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工作
任何非正式群体中都有一个或几个核心人物,他们在非正式群体中有较高的威信,对群体成员的影响力大,做好他们的工作会影响一批人。
因此,管理者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成员的积极行为。
解析:书面解析,稍后推出
考点:群体行为及其管理,群体行为基础,非正式群体与管理
17.参考答案:B
解析:教材没有标准答案。
20世纪60年代,莱维特在《心理学年鉴》中首次采用“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将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从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扩大到了组织心理。
考点:过时考点
18.参考答案:在管理中,激励对于发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内在原因,动机是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而激励则为行为提供了动力。
个体的行为常常受到外界推动力和内在吸引力的影响,若推动力与吸引力的方向一致,两者指向同一方向或同一目标,则易产生较强的合力,激发行为的动机,强化行为的动力。
激励可以发挥人的潜力。
经验表明,经过激励的行为与未经激励的行为效果大不相同。
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其能力的大小,而且取决于激励的水平,即积极性的高低。
能力固然是取得绩效的基本保证,但是不管能力多强,如果没有激励去调动,则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潜力而不能发挥出来。
只有获得强有力的激励,才能使能力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兴趣。
激励具有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与兴趣,解决工作态度和认识倾向问题的独特功能。
激励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有效的激励能够把有才能的、组织需要的人吸引过来,并长期为组织工作。
激励能够调动和提高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践表明,激励能提高员工接受和执行任务的自觉程度;能够解决员工对工作价值的认识问题;能使员工感受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与迫切性,进而更自觉、主动、有创造性的完成本职工作。
解析:书面解析,稍后推出
考点:领导行为,激励,激励概述
19.参考答案:D
解析:美国行为科学家托马斯提出了冲突管理的二维模式合作性和坚持己见性。
提出了五种冲突管理策略:竞争、回避、妥协、迁就、合作。
考点:群体行为及其管理,冲突与冲突管理,冲突管理
20.参考答案: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由赫西和布兰查德提出,也称情景领导理论,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赫西和布兰查德认为,依据下属成熟度,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就会取得领导的成功。
1、当下属处于不成熟时,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在这种领导方式下,由领导者进行角色分类,并告知下属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何地做。
它强调指导性行为,通常采用单向沟通方式。
2、当下属处于初步成熟度阶段时,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者既提供指导性行为,又提供支持性行为。
3、当下属处于比较成熟阶段时,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者极少进行命令而是与下属共同进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工作的开展和沟通。
4、当下属处于成熟阶段时,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
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者几乎不提供指导或支持,通过授权鼓励下属自主做好工作。
解析:书面解析,稍后推出
考点:领导行为,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领导理论
21.参考答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和睦融洽的同事关系。
解析:书面解析,稍后推出
考点:个体心理与行为,个体心理与行为,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22.参考答案:ABCD
解析:由于人们的需要,经验和思想方法诸方面的差异,常常造成人们的知觉和客观事物不一致,知觉不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这就叫知觉的错误或错误的知觉,或知觉的歪曲或知觉的偏见。
主要有四种A知觉防御:人们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
B首因效应: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方法C晕轮效应: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D投射:以己度人的思想方法。
考点:个体心理与行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知觉与行为
23.参考答案: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做出怎样的行为反应。
解析:书面解析,稍后推出
考点:个体心理与行为,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24.参考答案:A
解析:群体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群体转移:是指讨论可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
群体规模是指组成—个群体的人数多少。
考点:过时考点
25.参考答案:C
解析:组织文化的内容:组织目标、共同的价值观、作风及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及规章制度。
组织目标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共同的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考点:过时考点
26.参考答案:A
解析:“OEC”管理法即全面质量管理法:OEC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期望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强调通过提高员工对实现组织目标重要性与可能性的认识来增强激发力量,并将工作绩效与奖酬挂钩,通过情感调整M为正值,感情增长。
综合激励理论强调工作任务本身的激励,认为这是一个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独立变量,所有这些,在OEC模式中均有所体现
考点:过时考点
27.参考答案:C
解析:组织主文化分为强文化和弱文化。
强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更大,与降低员工的流动率有更直接的关系。
在强文化中,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强烈的认可和广泛的认同。
主文化就是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
亚文化就是在这一范围里相对处于次要状态的文化。
(主文化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采取的行为方式,而亚文化是只有少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及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
考点:过时考点
28.参考答案:B
解析:学习型组织概念
1、学习型组织方法:发现、纠错、成长;
2、学习型组织核心:在组织内部建立组织思维能力;
3、学习型组织精神:学习、思考和创新;
4、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系统思考;
5、组织学习的基础:团队学习。
考点:组织行为,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
29.参考答案:B
解析:路径—目标理论是权变理论的一种,主要代表有罗伯特·豪斯教授、特伦斯·米切尔教授。
该理论与以前的领导理论最大区别在于立足于下属而非领导。
豪斯教授认为领导方式必须是下属乐于接受的、领导方式必须具有激励性。
考点:领导行为,领导及领导理论的发展,领导理论
30.参考答案:ABCDE。